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貝多芬傳》 讀後感

觀後感8.26K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貝多芬傳》 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貝多芬傳》 讀後感

《貝多芬傳》 讀後感1

無數次駐足,無數次徘徊,我實在不願去窺探您耳聾時最初的心境,也不了忍撩起那段我認爲痛苦的記憶……

於是,我只是悄悄地、悄悄地諦聽,諦聽您的命運、田園、第九交響曲;只是默默地品味,品味名人傳上有關您的文字。但,您卻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我有些迷茫,您雙耳失聰,感情破裂,生活悲苦……命運,還掌握在自己手裏嗎?

您似乎看到了我的不解,於是告訴我……

您雖然患有耳疾,但卻擁有音樂——這個可以讓您思想情感任意馳聘的海洋。您在這片浩森無垠的海洋中遨遊,擷取晶瑩的浪花。於是,一曲第九交響曲橫空出世了。它的出現,似乎孕育着革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你也獲得了釋放,將音樂掌握在自己手中。

您雖被愛情所遺棄,但心中卻從不缺乏愛。因爲您對特蕾澤的愛,而綻開了一朵純潔的“花”散發着您生命中平靜的芬芳,這朵奇葩便是第九交響曲,它的綻放,讓人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夢幻、溫柔與愛。那一刻,所有的人們震憾了,狂暴的外表下,是您那顆被愛所棄盈的心!這一切都證明了,即使愛情離開了你,但是,愛並不會離開你!相反,您將愛永遠的留在自己的心中!

您雖生活貧苦,但卻有一顆高昴的頭顱。永遠都無法忘懷,那次您與歌德在大街上漫步忽然遇到了一支貴族隊伍。歌德脫帽致禮x您站立在那兒,讓那些貴族向您致禮!您可知道,這一舉動震憾了多少人的心扉?不向權貴低頭,您使自己的'人格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您雖失去了一切的“歡樂”,但您卻給世人們留下了無數歡樂。您以一個失去歡樂而創造歡樂的人們的身份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創造命運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面對許多災難,那時,我們常怨天尤人。驀然回頭時,才發現我們纔是命運的締造者。

不要因爲生活中的痛苦而放棄自己的人生,只要我們還有能力去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事,便能將所有痛苦承擔,讓它們鑄成歡樂。這句概括貝多芬一生的話:“惟其痛苦,纔有歡樂。”將一生激勵着我們,告訴着我們: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貝多芬傳》 讀後感2

順從,無保留地順從你的命運:你不復爲自己生存,而只能爲其他人生存。……啊,上帝,請給我力量讓我戰勝自己吧!——題記

中國有句古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是人。我想,這大概與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失聰後所想的大致相同。可見這種思想,並不像宗教信仰那樣,有地區界限與思想差別。中西方人同樣認爲,快樂來源於痛苦。也只有痛苦之後,纔會有快樂。

路德維希便是這樣。我們都是知道的,路德維希在28-29歲時聽力就開始減弱了,在他32歲時,在臺上指揮演奏《菲德里奧》失敗了,由此,他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甚至連遺囑都擬寫好了。可他到底還是乖乖活了下來,活到了57歲。

對於一個從事音樂藝術的人來說,耳朵是無比重要的,而作爲一位舉世聞名的音樂家,路德維希竟可以在雙耳嚴重失聰而又久治不愈的情況下堅持了那麼久。期間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中獲知些什麼?

無論是路德維希、保爾、居里、張海迪還是曹雪芹,那些衆所周知的“名人”基本都有一段坎坷的經歷。縱觀世界歷史,貌似真的少有一帆風順而且鼎鼎有名的人。

有很多人這麼說,從我們生下來開始,上帝就幫助我們安排好了一生。誠然,這種說法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事可能確實是我們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但是我們就可以因此而排斥生命、放任生命嗎?當然不行。“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路德維希說。

在路德維希的生命中,上帝命令他不準死,於是他順從了。但如果在1802年在海利根斯塔特時,他真的自殺的話,世間又會缺失多少天才的曲子!也許在那個時候,他會覺得自殺才是上帝安排給他的唯一出路,而活下去則是自己在把握自己的'生命。誰又能否認,上帝事實上是安排他活下去呢?所以,我覺得,所謂的“上帝早就給我安排好了命運”是逃避現實的結果,而非事實,因爲誰也不知道上帝是怎麼想的。即使這世上真的存在上帝,他也會仁慈地給你安排很多岔路口,讓你去做選擇;而非暴君般,未經你同意就鋪排好你的一生。這,絕不是上帝。如果你有失敗的一生,請別埋怨上帝沒有眷顧你。他只是負責幫你批改而已。

所以,好好做完尚未填完的卷子吧,上帝會給你的卷子打分的。

《貝多芬傳》 讀後感3

又是一個寒假。空虛感十分的強。有時候,實在不知道做些來充實自己。偶然間想起,還要閱讀名著。在這種所謂命運的安排下,我看了《名人傳》。

這是本由世界著名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基羅傳》三部“英雄傳記”。雖說,這三個傳記的內容看似毫無關聯——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一個是小說家,且都是不同國籍的。但,它的實質都表達了,這些偉大的天才,爲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本身“內憂外患”,也敢於和命運作鬥爭。這種令人折服的勇氣,堅韌不拔之志着實令人感動。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讀完,會發現獲益良多。

“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這句話應該是貝多芬的一個信念之一,支撐着他從萬難中走了出來。他的童年並不算幸運。從小,他就展露出在音樂上的才能,但他的父親急於開發這項才華,並沒有考慮貝多芬的感受,用暴力的方式逼迫他練琴。當他稍微成長一些的時候,他最愛的母親也去世了,他悲痛欲絕。但是他於同年成爲了一家之主,獨自一人承擔着兩個兄弟的教育的責任。

還沒有幾年,他便創作出許多樂曲,算是小有成就。但是厄運卻在這時敲響了貝多芬的門,它在也沒有從那扇門出來。他最引以爲傲的聽覺於他漸行漸遠,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滅頂之災。但是,他沒有放棄他最愛的音樂,沒有捨棄追求真理、真善美的理想,他選擇了與命運做鬥爭,讀後感《名人傳貝多芬讀後感700字》。帶給他痛苦的還不只是肉體上的,還有精神。生活的貧苦,愛情的失意,侄子的.不孝順,更使貝多芬心力交瘁。這麼多的苦難,同時壓在一個人的肩上,這是沉重的時時刻刻都會令人窒息的一座座大山……不可思議的是,他走了過來。既使於1802年10月6日留下了舉世聞名的《海林根施塔特遺囑》,他也沒有輕生,不是嗎??相反的,更多的音樂作品在這種“風雪交加”的窘境下孕育而生,這一切的一切不是正好完美的詮釋了貝多芬的“用苦難鑄就歡樂”?

《貝多芬傳》 讀後感4

童年,一個多麼美好的詞語,它裝載着人們純樸無邪的全部,而這對於貝多芬而言,卻是奢望!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出生在萊茵河畔附近,波思一所破房子的風雨飄搖的小閣樓裏。他父親曾是男高音手,大字不識,懶懶散散,一無是處。且嗜酒成性。母親是一個廚師的女兒,出身卑賤,誕下三兒子後去世。

缺乏了母愛,失去家庭責任感的父親成爲了生活上的累贅,作爲長子的貝多芬還要肩負着養育兩個年幼弟弟的重任,他小小的肩膀啊,命運怎麼狠心!人生對他而言就是一場爲了生存而展開的戰鬥,悽慘而殘暴。爲了生計而操心,爲了養家餬口而殫精竭慮,這對於他的年齡而言實在是爲時過早。

爲時過早的還有他父親的“教育”。貝多芬從小熱愛着音樂,這份熱誠很快就被實現,因爲這隻能是養家的工作,帶有強制性和壓制性。珍貴的理想不能自由追逐,這就是被束縛的理想。相比於同是音樂追求者的莫扎特享盡家庭的溫情,簡直是無法攀比。這些悲慘的經歷在他年輕的心靈上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十一歲時,他進入了劇院的管絃樂隊;十三歲時,他成了教堂的管風琴手。由始至終,他並沒有對音樂深惡痛疾,而是深深地享受着,這簡直是個奇蹟。

不久,貝多芬離開家鄉。

爲追逐夢想的他來到了德國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當時大革命爆發,席捲全歐。在此期間,貝多芬把菲爾德柏格的戰鬥詩篇譜成了音樂,這就是一位熱血青年對革命的強烈意願,激勵着人們,喚醒着人們投入到這團結的革命活動當中去。

他說:“全力向着,愛自由勝於一切。即使爲了王位,也永不背叛真理。而且,我的藝術應當致力幫助人們。”

貝多芬的行爲深深感化了我,他對音樂境界的追求上升到更高一層次,這份執着、刻苦,以及崇高的精神使他蛻變,令人敬佩。對於現在的我而言,目標路上的荊棘也不過如此,所以不能輕易改變自己追求的心態和節奏。

《貝多芬傳》 讀後感5

今天我終於將《名人傳》讀完了,這本書是羅曼羅蘭寫的,也被稱爲《巨人三傳》。

這本書把《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還有《托爾斯泰傳》合在一起,《名人傳》主要講這三位偉人遭受的種種苦難和他們是如何戰勝苦難和病魔的。

《貝多芬傳》中貝多芬耳朵失聰了。當時貝多芬非常的悲傷,他再也聽不到他熱愛的音樂了。可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熱愛的音樂,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反而更加熱愛音樂,在耳朵失聰的情況下寫出了自己的巔峯之作--雄壯的《第九交響曲》。本來貝多芬還要打算寫《第十交響曲》、《第十一交響曲》的,可惜他還沒有寫完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峯的`代表。米開朗基羅遭遇悲慘,體弱多病,仍然堅持雕塑。

托爾斯泰是俄國最富盛名的小說巨匠,被稱爲“俄國的一面鏡子”,托爾斯泰一歲就失去了母親,父親也在他九歲的時候也去世了。他陷入了悲傷絕望中,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一直保持着一顆堅強的心和不屈的信念,創作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不朽名著,成爲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巨匠。

看完這部書,最讓我有所觸動的是貝多芬的一句話:“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讓他征服我!”扼住命運的咽喉,說得多好啊,寫出了貝多芬等許許多多偉大的人在遭遇人生的風暴時對命運的不屈服、不認輸。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也會遇到“攔路虎”,遇到不如意,難道我們就該輕言放棄嗎?難道我們面對一個一個的挑戰不去努力嗎?“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們也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向命運低頭,有不服輸的精神,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去戰勝它。“上帝關上了你的一扇門,也會開開另一扇窗”。只要我們努力,總會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

《貝多芬傳》 讀後感6

一口氣,讀完貝多芬傳,不免長噓一口氣。

爲貝多芬的困苦而嗟嘆!爲貝多芬的抗爭而讚歎!爲貝多芬的才華而驚歎!

貝多芬的一生是困苦的。三歲失去教導自己的祖父,七歲失去疼愛自己的母親,兒時經常被酗酒的父親毒打,三十歲失去聽力,曾經心愛的二個女人都離他而去,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 …… 在生命的最後,依然沒有擺脫窮苦的命運。

貝多芬的悲劇一生似乎沒有快樂可言,但他畢生都在爲藝術獻聲。他說:“我的藝術應當只爲貧苦的人造福。當我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相信正是因爲這種追求,貝多芬才能忘記命運的不濟以及生活的艱辛。他完全沉醉於音樂,他的快樂來自音樂,他的幸福來自音樂,這種快樂和幸福只有他一個人能享受,這或許也是他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在與命運的搏鬥中,貝多芬無疑是勝利者。他的拼搏與他的作品都贏得了後人無限的敬仰和愛戴!

貝多芬的一生是偉大的,最然他的作品不算最多,但是被公認爲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沒有之一。我們熟悉的作品有《歡樂頌》、《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等,最爲難得的'是他最優秀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聰後最爲困苦時創作出的。這也應了古人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看完全書,久久不能平靜,上帝不會因爲誰是天才而眷顧誰,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有句玩笑話這樣說:“點背不能怪社會,命苦不可怨政府”,話糙理不糙。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經歷挫折和痛苦,當我們面對病痛或困難的時候,就應該以這些名人、偉人爲榜樣,不再怨天尤人,唉聲嘆氣,要揚起生活的風帆,堅定生命的信念,爲了理想而努力奮鬥!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貝多芬傳》 讀後感7

正值灰暗潮溼的四月,萊茵河畔霧氣瀰漫……

年華正好的貝多芬眷戀波思的親切,萊茵河溫柔而洶涌的河水撫慰着一顆懵懂而熱切的音樂之心,潺潺流水融匯着熾熱的夢想,一路向前,來到了輕佻浮華,卻又令人心馳神往的音樂之都——維也納。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音樂像是一根堅強而頑固的柱子,爲貝多芬撐開了一片浩蕩無垠的天地。貝多芬憑着天賦的靈感與奇異的思想,一次次的在琴鍵上烙下新的篇章。正當貝多芬名利雙收是,耳疾的糾纏使他痛苦不堪。一個喪失聽力的音樂家猶如擱淺的魚,蹦跳着掙扎,卻始終抵不過失水的幹乏。無盡的逃避與隱瞞。有時,貝多芬也會轉動着深邃的眼睛,向天空投去一抹奇妙的目光。帶着深思和憂慮。他在思考什麼?人們只能從悽然的笑容中看出深深的無奈。在一紙紙書信中,貝多芬用修長着手指記敘着內心無比痛苦以及深深地自卑……猶如如的黑夜中,刺目劈下的一道閃電,迸發出的幽幽熒光撕裂了長空,雷聲吶喊着,咆哮着,浩浩蕩蕩的籠罩在身旁,使人惶恐而窒息。然而看似兇猛的痛苦終究如流星般逝去,一道耀眼的陽光劃破黑夜,撥開層層陰霾,一個不羈的靈魂站了起來,貝多芬不甘淪陷苦痛,勇敢的指揮着《第九交響曲》,縱使聽不見掌聲如雷。

"我的王國在天上"

也許是因爲貝多芬那傲岸孤僻的個性,維也納從未垂青過貝多芬,一時的光芒褪去,剩下的也只是貧困寂寞。貝多芬不畏皇權,他那大膽狂妄,肆無忌憚的`言談舉止並不討喜。在絕望的日子裏,因爲對藝術的追求使貝多芬格外珍惜生命。他說:"文字被束縛住了,但幸運的是,聲音還是自由的。"在骨子裏,貝多芬仍保持着樂觀向上的天性,但在命運的欺凌下,他壓抑着,痛苦着,卻仍然追逐着夢想。

貝多芬嚮往着南方的明媚,渴望陽光的溫度,卻只能狂風暴雨中執著地追尋。這纔是真正的英雄。

《貝多芬傳》 讀後感8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沛(女兒)的書架上發現了這本由羅曼羅蘭寫的《貝多芬傳》。之前曾經聽她提到過,說世界上沒有第二本書比這本書更勵志了,她從中受益匪淺。其實,這幾年,她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的變化,作爲父親的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中。過去調皮,軟弱,愛哭,貪玩到現在有擔當,堅韌,倔強,不服輸,喜愛讀書,她已經不再是過去我眼中的小女孩了。似乎真有一種積極的正能量引導她?我不禁從書架取下了這本書。

十九世紀後期,在經歷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後,整個歐洲從自然流派開始,更多的是描寫病態,醜惡的事物,文學上頹廢之風盛行。羅曼羅蘭深刻感受到此時的歐洲需要樹立一個偉人的形象,來遏制這種腐化墮落的社會風氣。於是,《貝多芬傳》的首卷貝多芬傳問世,羅曼羅蘭詳細通過描繪了貝多芬傳奇的一生,樹立起一種積極向上的正氣,震撼了當時的`歐洲文壇,也爲後來的米開朗琪羅傳,列夫托爾斯泰傳做好了鋪墊。

貝多芬出身貧寒,十三歲輟學,十七歲就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二十五歲的他剛剛在樂壇上初露頭角,耳朵開始失聰,這對音樂家而言是十分致命的,其中的痛苦更是非常人所能想象。但更難以置信的是他那些傳世之作,大部分竟是他耳聾後的作品。當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才華得到認可的時候,有誰問起他所經受的磨難和痛苦?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偉人,他們就像大海航行中前方的燈塔,指引航船前進的方向;就像沙漠中的清泉,滋潤人們乾涸的心田。但要知道,越是明星耀眼的人,越有曾經歷常人難以忍受的苦痛。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鷹,經過撕裂肌膚的痛苦,才重獲自由;美麗的蝴蝶要突破厚重的束縛,才能重獲新生。挫折是一個人成長道路上必有的絆腳石,一些人會就此而倒下,一蹶不振;一些人會在痛苦中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大步朝前,這就是成功人與失敗者的區別。

能在書籍的海洋中,沛與這樣的偉人敞開心扉交談,傾聽他們心靈的述語,從而在內心深處有所觸動,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並施之於行動。我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

《貝多芬傳》 讀後感9

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並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頓爲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嚐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着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儘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着希望。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爲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貝多芬傳》 讀後感10

在假期裏,我有幸“結識”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筆下的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他用他頑強、崇尚自由的精神,在不公平的生生枯藤上綻開了世上最美的音樂花果;他用它的音符譜寫了一個生命的讚歎。

我十分敬佩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於德國的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性格粗魯,母親僅是個女僕。有着超常音樂天賦的小貝多芬一心專注於乾枯的鋼琴、小提琴,竟沒有其他學習、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在他26歲那年,幾場大病使他的聽覺逐漸衰退,加上母親的病逝,心愛姑娘的拋棄,未婚妻的離去,多重打擊讓他的肉體和精神遭受了嚴重的折磨。上帝對一位音樂家竟這麼殘忍,多麼不公正啊!

然而,這一切的不幸沒將他打到,他勇敢地站了起來,他要反擊這個不幸,用音樂反擊!可他又是多麼的難呀!因爲雙耳失聰,貝多芬不得不用牙齒咬住系在鋼琴上的鐵絲,經過琴聲那微小的撼動,用那瘦弱的心去聆聽這世上最難擁有卻最有魅力的音符。他要創作,那是他人生最崇高的追求!

在他嘔心瀝血的創作下,於是,我們聽到了,聽到了來自於人間最美的呼喚——那是他的心聲呀!他的名曲有很多,而我最愛他的《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一段。那是多麼純美的歡樂呀!那是多麼平凡的歡樂呀!而它其中的那怕是一個小小的.音符,都是貝多芬日日夜夜的艱辛呀!只可惜,我還是一個“凡夫俗子”,還不能深刻體會其中更多的精妙所在。

最可貴的是他不向命運屈服,敢於鬥爭的精神。就像書中寫道:“噢,上帝!給我勇氣讓我征服自我。”這也是貝多芬頑強的象徵,我也爲之深受鼓舞。貝多芬的命運是那樣蹇劣,他卻能傲然挺起胸膛應對世事,何況是還生活在溫暖舒適中的我呢

我也應當不懼困難,秉承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高貴精神,把握自我的命運,“扼住命運的咽喉”,爲完美的未來奮鬥!

加油!!向自由的未來衝去!

《貝多芬傳》 讀後感11

讀完《貝多芬傳》,我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貝多芬在人生憂患的征途上,他爲了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斷,不因悲苦於與劫難一味地沉淪,那麼就定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天賦+努力,是人生駛向理想彼岸的雙槳。貝多芬,從小就受到音樂的薰陶,很小就顯現出了他獨特的音樂天賦,他8歲開辦音樂會,15歲指揮一個樂隊,18歲就成了知名的音樂家。相對於他10分的天賦,更是付出了12分的努力!他六歲就經常練琴到午夜,他平時練琴都練得手發燙!他用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只有滴血的手指才能彈出絕響,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無愧於他過人的.音樂天賦和和超人的後天努力。

“短小臃腫,土紅色寬闊的臉,額頭隆起,頭髮蓬亂,不對稱的臉,短方的鼻子”的怪人,他有着艱苦的童年,失敗的愛情,拮据的生活,孤獨無助,接踵而至的傷病又折磨着他,特別是耳聾,對一個音樂家則是整個世界的毀滅。面對苦難而殘酷的命運,他也心灰意冷過,可那又如何呢?他無法遁形,無法逃避,也許這就是命運對一個音樂家的安排,正是這些苦難與痛苦的積聚,才使得和着貝多芬血與淚的音符噴薄而出,他對音樂的熱愛,不可馴服地戰勝了人類的平庸,戰勝了自己的命運,戰勝了他的痛苦。

我沒有貝多芬坎坷多舛的人生經歷,但他的人格精神卻能穿越時空,化作一盞長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苦難造就一個音樂的傳奇,雖然我無法面對如此多的不幸,但我應該具備的是對理想的矢志不渝,對人生的堅定不移和對挫折的不屈不撓。既然註定爲人生理想做出犧牲,我們就堅毅不屈地迎接那一刻的到來!當貧窮、殘廢、孤獨都襲向一個原本不幸的人時,當世界不給他歡樂、音樂的時候,他卻創造歡樂給予整個世界。這就是貝多芬!偉大的貝多芬!

《貝多芬傳》 讀後感12

假期裏,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名人傳》,它的故事情節很吸引我,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了。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音樂家,他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也像自己一樣,因此從小就讓他彈鋼琴拉小提琴,一練就是七八個小時,日日如此。功夫不負有心人,貝多芬最終成爲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但不幸的`是,他的聽力越來越差,後來甚至完全聽不見了,這對一個音樂家的打擊多大呀!這不但讓他在指揮時失手,作曲時也一點頭緒都沒有,但堅強的他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作曲時叼着木棒一頭,另一頭插進發聲的地方,用這個方法創作出了許多的名曲。

讀完他的故事,我又想到了既不能說話,又聽不到聲音還看不見東西的海倫凱勒。她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通過用手摸別人的嘴脣來判斷別人在說什麼,然後再通過老師細心的教導,終於學會了許多單詞。後來還創作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名著。我還想起了身殘志堅的女作家張海迪。她因爲高位截癱不能上學,但她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學業。她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和大學的課程,同時還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碩士和研究生。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例時刻激勵着我。想想我自已,我曾在練鋼琴時遇到了一個“刮音”。要用指甲快速在琴鍵上刮一到兩個八度。我的指甲很短,彈着彈着,我的手指磨破了皮,流出了血。此刻,我流着淚突然有種不想再繼續練下去的想法,但我又想起了失聰的音樂家貝多芬,想起了海倫凱勒,想起了張海迪,與這些人相比,我所經歷的困難那簡直就是小屋見大屋了。於是我立馬擦乾眼淚,把血擦乾,在傷口上纏上創口貼,調整心態,調整方法,一遍又一遍重複着再練習。最終我學會了克服困難,在一年一度的鋼琴考級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無數名人像成長路上的一盞盞明燈,照耀着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他們成功背後付出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告誡我:成功,需要勇於戰勝困難。加油吧,少年!

《貝多芬傳》 讀後感13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這句話是大音樂家貝多芬說的,這句話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

《貝多芬傳》這本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編寫的,這個故事講了偉大音樂家貝多芬一生中的故事,讓我非常震撼,我感到了貝多芬在生活和事業中的痛苦,和他頑強的'精神。

貝多芬是勇敢的、頑強的、積極的、自強的,可又一直是痛苦的。他在小時候,就在貧困中闖出了小小的一片天地,他加入樂隊掙錢,來養育酗酒的父親和兩個兄弟,19歲時她又喪失了慈祥的母親,這是多麼不幸啊;他是多麼勇敢啊;他就算是聽覺遲鈍了,甚至失去了聽覺,他也不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和熱愛;就算身體已經衰弱了,他依然與音樂爲伍,把自己的生命與活力注入了音樂之中;就算聽覺大不如以前了,仍以特殊的方式創造着音樂,也不願意告訴朋友自己的疾病,……。貝多芬一生中充滿了痛苦與困難,就像孟子中所寫:“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是因爲貝多芬經歷瞭如此之多的困難,他才能寫出傳世千古的樂曲。

當我讀到貝多芬知道自己聽覺無法醫治時,我心裏彷彿被狠狠撥了一下,可想而知,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聽覺是有多麼重要,這件事對貝多芬的影響是無比之大的,可貝多芬並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迎難而上,據說他用一支小木杆咬在牙齒中間,用以在作曲時聽音。我我被深深震撼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對自己的目標毫不動搖,這是多麼偉大的內心呀,也是這種強大的內心才讓貝多芬和他的曲子百世流芳吧。

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要向貝多芬學習,不要在困難前停下腳步,而是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只要堅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實現理想。

這是一本讓人心靈震撼,並且讓人熱血沸騰的書,值得細細品讀。

《貝多芬傳》 讀後感14

貝多芬是19世紀德國偉大的音樂家,是人類精神領域的英雄。然而,他的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這期間充滿了挫折和困難。

從他國小時,他的父親爲了能把他當作神童而到處炫耀,每天都逼着他練習各種樂器。雖然繁重的作業壓得他喘不過來氣,但這也爲他將來從事音樂打下了基礎。

然而長大後的他更是深切的體會到了命運的不公。他患過肺病、、氣管炎、急性關節炎,以及在一場大病中雙耳失聰,這對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來說是多麼殘酷啊!但貝多芬憑藉他的堅強意志硬是挺過了這些挫折,並以頑強的意志創作了《第五交響曲》,這支曲子氣魄雄渾,沉鬱悲愴,正符合當時他的處境,爲後人所傳頌。

我們不能只看到圍繞在貝多芬身上的諸多光環而感嘆自己沒有天賦。事實上,只要通過努力,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功。真正促使貝多芬成功的原因,還是與他多年來的努力及辛勤付出分不開的。

許多人不能成功,總惋惜自己的命不好,,沒有天分。但愛迪生說過:“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那百分之一的天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你自己的付出。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例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你連付出都沒有,那何談收穫?

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一次一次的`磨難中,貝多芬磨練了他非比尋常的意志,這對他的成功起很大作用。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能畏懼挫折,而要勇敢地去面對,磨練自己的堅強意志,才能在今後的困難和挫折中積極進取,永不言棄,直到抵達成功的彼岸。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貝多芬就是這樣一位在風風雨雨中成長的英雄。他所獲得的功名令我們驚歎,他所走過的坎坷道路更讓我們爲之折服。我們雖然不能像他一樣遭遇如此之多的磨難,但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我們依然會勇敢克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勇敢的向前走吧!只需走過那片荊棘林,翻過那座高山,一定會有鮮花和彩虹!

《貝多芬傳》 讀後感15

咚咚,咚咚,生命之樂敲響了。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最動聽的聲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生命行走的聲音,聆聽生命跳動的聲音……貝多芬的生命之章

翻開貝多芬的生命之樂,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從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憤怒,他的悲傷,和他用痛苦換取來的歡樂。全場歡樂的音樂,正如他的人生一樣在不停的跳動。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將會失去這世界上唯一能永遠陪伴自己的.音樂時,他絕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來。在維也納舉行的《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空前的成功。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控制不了的性質。他的心在這一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脹,音樂將他的血管燃燒至沸騰。

但是世界永遠不會根據人的意志來運轉。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終於嚥下最後一口氣,原因是肝病。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在爲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

貝多芬的一生,是苦難的,但卻也是最幸福的。因爲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奮鬥了,雖然最後天不遂人願,但是他那激昂的鬥志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心絃之上。

輕輕的將書合上,靜靜的思考着。貝多芬在生命將要終結時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想他這樣一個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的人尚能如此,我們這些幸福的人們卻每天都在抱怨着,總是覺得上天對我們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禱着,希望能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機會。可是誰又爲那些殘疾人想過,他們每一天都在努力着,都在奮鬥着,從不肯放棄自己。

在看完這一本書的那一刻,我決定了,我一定要像貝多芬一樣,努力的去奮鬥,爲的不是別的,只爲我們心中同樣的不甘,同樣的不願這樣放棄,我一定要勇敢努力的創造出一片屬於我自己的天地,不管在成功路上我將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因爲我相信“凡是不懈努力的人,不怕困難的人,便一定能才成功”

標籤:讀後感 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