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絲綢之路》有感

觀後感3.21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絲綢之路》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絲綢之路》有感

讀《絲綢之路》有感1

我喜歡看書,但從不看歷史書,唸書的時候,常常因爲歷史考試成績太差而挨老師的手板。一直覺得冗長的歷史事件雖比小說包含更爲完整的時間、人物、事件、影響,但用不摻雜觀點的態度平鋪直敘已然發生的故事,讓我覺得乾癟無味。歷史學,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科?“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歷史學作用,而何謂興替,何謂歷史規律,不讀史的我便也無從得知。

《絲綢之路》如若放在一年之前來讀,我可能也會覺得難以下嚥、無從下手,在這一年之中,我斷斷續續拜讀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構建了基本的宏觀經濟學基礎,又涉獵了《未來簡史》等宏觀導向性書籍,將我的視角從微小的個人感官推向了宏觀範疇內的縱橫交錯。以經濟推動歷史進程爲主線的《絲綢之路》,正是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路途上,利用宗教統一思想、戰爭掠奪資源、開闢貿易路徑獲得財富等手段,不斷地推動歷史的發展,而經濟行爲的全球化則帶來更爲密集的思想、資源的交互。“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在慾望的驅使下,帝國不斷更替,文明不斷髮展,世界瞬息萬變,而世界運轉的本質,卻從未改變。

歷史,並非單一的事實,而是融合了經濟、政治、宗教、軍事、文化、科技、醫療、環境的綜合體,在這個龐大的架構下,經濟基礎作爲一切上層建築的決定因素,始終根據被稱作“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來分配着世界的財富,而世界的中心從始至終都是據此轉移的,改變的,不過是“絲路”的存在形式,從有形到無形,從陸路到海路,從馬匹到車船,從絲綢瓷器到黃金石油或是稀土。

隨着財富被不斷地發掘,人類由動物性逐漸向社會性發展,有了充裕的物質條件作爲基礎,思想、文化、科技便逐一誕生、進化,同時又反向影響財富的再分配。在書中,可以看到人類對未知領域近乎相同的想象和恐懼、對新領域開拓的近乎相同的霸權和奴役、人們近乎相同的經濟行爲,通過“絲綢之路”的連接力量,將貿易、思想、文化等等推向全球化,即意味着,連接將是合作共贏,破壞即是雙刃同傷。絲綢之路無形之中控制着國家的行爲,掌握着世界的格局。

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交流的時代,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明辨是非,才能理解國家政策的動向,不被錯誤言論帶偏。自由的`言論並不都是正確的言論,而學識、文化、道德觀念的總和才決定了言論的正確性,雖古語常說不知者不罪,但更應知道不知者莫妄言。你我不過如蜉蝣於天地、滄海之一粟,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雖不能一一歷過,但也萬莫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唯有常學常新、常思常明。

歷史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學科,歷史規律從來不是單一的史實研究。各種因素盤根交錯匯成一個結果,它是過去、是現在、也是將來。所學的知識終有一天會被融會貫通,任何的疑問終會在某一些時刻得到又一種解答。這就是初讀《絲綢之路》帶給我的反思與體悟。

讀《絲綢之路》有感2

拿到書的時候,厚厚的一大本,份量很重,潛意識裏覺得我應該看不完,不外乎又是那段歷史,厚重卻又乏味。然而我錯了。談及絲綢之路,我們大部分人的印象裏僅僅只有長安到西域的這一段歷史和近年來所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前景,它在我們的腦海裏只是一個侷限於中亞的很小的範圍,並且有着特定的形式模板。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這個不起眼的被世人所忽略的中間地帶,這個滿是異域國家和邊緣國家的所在地,這個充滿着動盪,暴力並威脅着國際安全的地區竟然在一定意義上是東西方的橋樑文明的交叉點,作者在書中打開了一扇審視歷史的新窗口,讓我們看到一個複雜交織的世界。

絲綢之路上充滿了挑戰,困難,和天然屏障,也充滿着歷史的驚心動魄各種傳奇。作者跳出了西方人的"西方中心論",以這塊中部地帶作爲關鍵點,從貿易商道,宗教信仰,戰爭變革……等角度一一描繪。作者說:"這些國家(指中亞那些國家)絕非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中心,並且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人類文明就是從這裏誕生的,這個地區既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發祥地,又是各語言羣體相互競爭的熔爐,更是一個見證偉大帝國興盛衰亡的地方。朝聖者,軍隊,牧人和商人的足跡和各種交易往來的進行。思想的交流,相互的適應和不斷的提煉使得這條通道連接了兩端,將各民族地區聯繫在一起,成爲一箇中心樞紐。

對,沒錯。就是我們也會潛意識地忽略的這塊中部地帶,但我們的忽略來自歷史的偏頗,所以這樣說來也無可厚非。儘管這一地區至關重要,卻仍舊被主流史學家長期忽略,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彼得·弗蘭科潘圖站在喋喋不休的東西方爭論之間,來重新梳理闡釋我們人類最近兩千多年所走過的發展足跡。於是它將世界史的一個重要階段,植入了一個全新的框架裏面:從公元前6世紀的古波斯帝國開始,到21世紀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計劃,一條貫穿東西的通道被定義爲"絲綢之路",當然,她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絲綢、瓷器、皮毛等東西方經濟貿易的通道,她其實還負載了更爲廣博複雜的社會和政治功能,包括但不限於宗教傳播、殖民擴張、霸權爭奪、文化交流等。

全書分爲25章,每一章節以清晰的脈絡和筆法重新梳理了那段被淹沒於時光的歷史,每一章節以"路"爲名,正是那一條條的不一樣的"路"鋪就了"絲綢之路",每每翻看目錄頁都會帶給我一種深刻而又肅穆的情緒。我想,有很多難以道明的情緒些東西,都在那一個個的方塊字裏吧。讀史明智。雖然自己的見解談不上多麼通透有力,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體會就已足夠。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方法何觀點不盡相同,沒有什麼孰是孰非,但只有我們去了解了歷史,才能夠把握現在,面向未來。

絲綢之路一直都是世界運轉的軸心,誰能掌控絲綢之路這一世界十字路口,誰就能在21世紀中佔得先機。 中國無疑比大多數國家都更能未雨綢繆,我國現今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這個戰略把既目光投向了世界,也把目光回溯到過去,並且展望到未來。"一帶一路"計劃以及中國爲此做出的巨大投入,都充分表明中國在爲未來着想。身爲一箇中國公民,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帶一路"的重要性,這是新的"絲綢之路",這也是中國新的歷史機遇。不僅僅是中國,自上個世紀以來,長期被視爲落後地區的絲綢之路沿途諸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等,也已逐漸積累起自己的財富,崛起成爲一股新興的強、大力量。"絲綢之路"正在復興。

讀《絲綢之路》有感3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運載着千年歷史的長河,爲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智慧與夢想;它,是使中國繁榮的一個起點,它,也是一條神祕的路。

絲綢之路所經過的國家其中有一個叫做——樓蘭,這是一個至今留有未解之謎的一個國家;樓蘭曾經是一個小國家,但卻因爲絲綢之路繁盛了起來,可這個國家在輝煌近500多年後,神祕消失了,但這個謎,卻被一個瑞典人,在不經意間揭開了……

1900年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與嚮導來到羅布泊荒原孔雀河下游進行探險考察,在考察中偶然發現了被埋在地下14個世紀的樓蘭古城,轟動了全國。

我是一個西安人,這有什麼呢?但古時的西安曾是十三個國家的首都,也是當時最大的城市,比羅馬大出整整3倍,西安的一個大明宮,就是北京紫禁城的4倍,我十分榮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我十分自豪,也十分驕傲。

那悠悠的駝鈴聲,始終縈(yíng)繞在我的耳畔;那昏黃一體的駱駝隊,浮現在我的眼前……

讀《絲綢之路》有感4

我讀完《絲綢之路》這篇文章,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蟲之路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中國使者從駱駝身上下來,右手高擎着手杖,大步向前走去。中國使者指着生後的駱駝,讓將軍看。之見每峯駱駝鎮上都託着兩個大包袱。打開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

安息國將軍高興的點點頭,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兩個的禮盒。大看一看,裏面裝着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繫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哪!

讀《絲綢之路》有感5

此書架構上十分獨特有別於其他的歷史書籍,從第一章"絲綢之路的誕生"到結語新絲綢之路,中間是各種之路,這樣的章節編排架構強烈地提示讀者絲綢之路上所流通的遠非絲綢一種物質。

絲綢之路,1877年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提出。他根據中國和歐洲史家關於中西貿易的記載,在地圖上繪製了一條橫貫歐亞的貿易路線,並命名爲"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最大的影響,並不在於貨品的流通,而在於絲路上穿行的人們將他們各自的文化像種子一樣沿途撒播,包括觀念、信仰、技術以及它們在物質上的表現。因此,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諸種文明的穿行與交流之路。歷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創生成長。而當今,這裏既有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和時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爲動盪不安的地區。

絲綢之路是生活在這條道路兩端、沿線的民族共同開闢的;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不僅僅通往中國,還通往南亞次大陸;它不僅僅是經貿之路,更是思想之路、文化之路、宗教之路、戰爭之路、資源之路;它不僅牽涉到沿線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更關涉整個世界的發展大局。絲綢之路對於人類文明進步非常重要,因爲它將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緊緊相連。彰顯出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而不是以自我爲中心,把世界上其他的文化和文明影響縮小甚至掩蓋。

在16世紀西方崛起成爲世界霸主以前,東方的絲綢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國都出現在絲綢之路上,世界主要宗教都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壯大,絲綢之路上的貿易讓全球化早在20xx多年前就已形成,古代學者聚集在絲綢之路上創造交流智慧和藝術。

絲綢之路是人類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臺,也是諸文明獲取資源和文化的共有路徑。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在爭奪絲綢之路的硝煙散去之後,是沿途文明接力傳遞、利益共享的常態。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絲綢之路就是人類文明最耀眼的舞臺。它不僅塑造了人類的過去,更將主宰世界的未來。透過這部包羅萬象的史詩鉅著,"一帶一路"的戰略價值將變得一目瞭然。

讀《絲綢之路》有感6

今天,我學習了《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今峽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這條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絲綢最有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而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

這篇課文講了公元前115年,中國使者張騫與安息國將軍友好往來(代表漢國和安息國),並交換別的國家沒有的東西。

從那以後,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中行進,他們將中國的養蟬、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歐洲,將那裏的葡萄、核桃、石榴、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到了我國。

這篇課文講了中西部都在發出勃勃生機!說明了只有互相交換你沒有的東西,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標籤:有感 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