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集合15篇

觀後感2.7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秋天的懷念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集合15篇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

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個重病纏身的母親,打算推着雙腿癱瘓的兒子去公園看花,希望菊花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能感染兒子,可結果花還沒看成,母親就去世了。

啊!這是多麼偉大的母親啊!

看着文中的母親,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不也像文中的母親那樣偉大嗎?

記得去年冬季,一個寒冷的雨天,我打着傘回家,一不小心,摔了個仰面朝天,把衣服弄髒了。回家後,我怕母親罵,想自己洗乾淨,但是這樣冷的天,洗衣服多冷呀!於是,我趁母親不注意,悄悄地把衣服放在門後的椅子上。夜晚,我正在屋裏寫作業,突然聽見一陣刷刷的聲音,那聲音是那麼清晰,那麼有節奏。我尋聲走去,看見母親正蹲在廚房的水龍頭旁吃力地刷着、搓着那件沾滿淤泥的衣服。望着母親那疲勞的背影,我心裏感到十分內疚,覺得母親彷彿不是在洗那弄髒的衣服,而是在洗我心裏不愛勞動的污點。天氣真冷,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突然,我看見母親的手背又紅又腫。高高隆起,手指也腫大了,整個手溼漉漉、冷冰冰的。淚水頓時模糊了我的雙眼。

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我不禁掩卷沉思:母親是偉大的,她爲了自己的兒女,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爲人子女,我們應該懂得把愛回報給母親,因爲母親也需要我們的愛!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2

〈秋天的懷念〉是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身有絕症的母親,不惜一切地教導孩子,要做生活的強者,不要懼怕病魔。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那個母親所打動,所折服。金錢可以買到許多東西,就是買不到奇蹟般的親情啊!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句話說明了兒子與女兒終於明白了母親沒有說完話的意思。母親臨死的遺願就是希望兒子和女兒一定要做生活的強者,好好兒活下去。我對這裏印象最深了,因爲很讓我感到幸福、溫馨。讀到這兒,讓我想起了另一件偉大母愛的故事。

據說有一隻母小白鼠得了腫瘤,腫瘤越來越大,專家便把它放在一個塑料盒子裏單獨飼養,過了幾天小白鼠肚子也慢慢大起來,專家估計是腫瘤造成的,便去拿刀來取幾個腫瘤基因,小白鼠在這時,用牙齒把長腫瘤的那裏撕開了一道口子,血大量地從小白鼠的身體裏流出,於是小白鼠便一口口地把腫瘤吃掉,專家看到後同情小白鼠,便不對它做實驗了。幾天後,小白鼠生了一窩小寶寶,這時專家才知道小白鼠原來是爲了它的小寶寶呀!二十一天後,小白鼠終於死了,專家又明白了一點,小白鼠寶寶們的離奶期是二十一天,小白鼠就是有這個信念才活到第二十一天!

我要向全世界呼籲,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母愛能夠創造出奇蹟!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3

離開“春語”已經好長時間了,家中的事也快告一斷落。看看春語11月份的作業,不禁又有一種創作的慾望。讀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思念》心中不禁感慨萬端。是啊!名人也是人呀,他也會經歷生老病死,也有喜怒哀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史鐵生也沒有例外,他經受了病痛的折磨,也經歷了喪母之痛,正是這種痛,讓他懂得了:人不能光想着自己,我們還有家人,還有親人,疼愛我們的人。所以他站起來了,而且站得直,站得穩。

對於史鐵生我瞭解很少,不光是他,可以說對於當代作家我幾乎是一無所知。我不喜歡當代作品,總認爲他們都是一些沽名釣譽之徒。所以我也很少去讀當代作品。史鐵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作家,像張海迪一樣。其它的一無所知。看樣要了解他的作品,還得去查他的資料。

在我對作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讀出了他對母親的懷念。那種失母之痛讓他切實懂得了母親的意思。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其實這篇文章也沒什麼難理解的,和我們現在教學生的第三單元的課文可以說表達的是同一主題,都在歌詠親情,寫父子母子相愛相憐的感情。我覺得把他作爲一篇範文給學生讀讀倒也不失爲一種明智之舉,但我不知該怎樣去做。畢竟我沒有這樣的條件,不是我說好就好的。只是想想罷了。

的確,現在的孩子大多在物質上是太幸福的。但是在精神上他們缺失的太多。國中階段的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感恩。雖說我們一直在給學生談感恩,但真正知道感恩的卻是鳳毛麟角。這些天我一直都在給學生講親情故事,談感恩問題,但我知道很多同學是在那裏聽故事,而並不是用心去體諒父母親。前兩天我讓學生寫一篇感悟父母愛的文章,但真正能寫出真意的更是寥寥無幾。大家到現在還在我們小的時候生活着,寫的仍然是媽媽在雨夜揹我去看病的事。而這種故事我覺着對學生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當然,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特別是我們的這些學生只要他能寫清楚故事情節就已經不錯了。但我還是有點覺得悲哀。我們的教育真的是太不成功了,中國的孩子真的會一代不如一代嗎?反正我現在教學的感受就是如此。不說了,多說也沒用,畢竟這不是哪一個人能左右的事。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4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母親手中的縫衣針,一針一線暖心間,母愛是涓涓細流,一點一滴潤心田。讀完《秋天的懷念》,我明白了,母愛是春天的陽光,照亮了史鐵生心中的黑暗。

史鐵生是一著名作家,二十歲時雙腿由於疾病而殘廢,最終癱瘓,從此無法站立行走,這對於任何人來說,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就像文中所說:“雙腿殘廢後,我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望着空中飛行的天鵝,我會忽然碎掉眼前的玻璃,聽着收音機美妙的歌聲,我會忽然把它砸壞。”由此看來,史鐵生心靈受到了多大的打擊,當然,就免不了脾氣暴躁。但是,每當這時,身患絕症的母親就會走過來,眼淚汪汪地抱住兒子,嘴裏艱難吐出幾個字:“兒啊,別難過,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每當讀到這裏我總是特別難過,試想,一位身患絕症的母親是怎樣忍受病痛的折磨來安撫兒子受傷的心靈。當讀到“每夜母親都因病痛和兒子的事疼的叫出聲而睡不着覺”時,淚水便不自覺的留下來。生命誠可貴,母愛價更高!

史鐵生的母親很細心,爲了端正兒子的心態,他不讓兒子看到飄落的樹葉。爲了讓兒子重新看到生活的美好,她忍着病痛推着輪椅,帶着兒子到北海公園觀賞美麗的花朵。然而那一次,要帶兒子看花的前幾分鐘,經常以笑臉面對兒子的母親卻突然病情惡化,永遠離開了人世。北海公園的花依舊開放,特別是菊花,開放在秋風中“黃的花淡雅,粉的花高潔,紅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睜開的爛漫”。望着美麗的花兒,史鐵生終於明白“好好兒活”的含義,於是在秋風中寫下了《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的母親是偉大的,以最後的生命喚醒兒子生活的信念,艱難歲月裏顯出母愛深似海,平凡中彰顯出母親人性的光輝。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我家庭不富裕,父親更跌斷了腿,生活的重擔全壓在母親一個人身上,起早貪黑,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忙完市場的活忙家裏的活,辛苦可想而知。可是每週都會到學校看我一次,每次手中都端着熱氣騰騰的雞湯。問我學習上有沒有困難。吃着熱氣騰騰的雞湯,聽着暖人心脾的問候,我感受到了母親濃濃的愛意。我明白了,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管生活多麼艱難,不管她們承受着多少苦痛,她們給子女的都是陽光都是愛。

母親的選擇——愛孩子。

我的選擇——回報母親。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5

重病纏身的母親,精心照顧着癱瘓的兒子,臨終前放不下兒女,這可以看出這位母親的慈愛自己的孩子。

“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這可以看出這位母親的堅強,寧宇自己再多疼痛,也不想讓兒子再多疼痛,她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癱瘓後的兒子暴怒無常,而母親呢?她能這麼眼睜睜地看着兒子這樣嗎?不!他不顧自己的喜怒哀樂,只要兒子能夠快樂,有信心地活下去,她就心滿意足了。這可以看出這位母親的無私奉獻。

這篇課文給我最大的收穫是:好好學習,好好報答自己父母對你的愛。可憐天下父母心,你們一點要好好讀書不要半途而廢,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到最好的時候才後悔。

愛是無形的,它需要用心靈去感受;愛上永恆的,它使人終生難忘;愛上偉大的,它給人無窮的力量。

愛是無處不在的!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6

《秋天的懷念》主要講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爲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緩解“我”暴躁的情緒,轉移“我”的注意力。在她即將離別人世時,心裏還掛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文章通過生活中的幾件小事,通過在“我”發脾氣時,母親“悄悄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進來”,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園看菊花時,母親又“喜出望外”、“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等詞語和情節的`描寫,充分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同情和關愛,說明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令人感動。

有沒有一個人,會在你無助的時候在你身邊開導你?有沒有一個人,會在你無比艱難的時候在你身邊支撐你?有沒有一個人,無論你變成什麼樣,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都依然守護在你身邊?有的,那就是我們的母親。

有一種愛,亙古不變;有一個角色,總受到人們的讚頌。那種愛就是母愛,那個角色就是母親。從古至今,母親總扮演着慈愛、無私、偉大的角色,而史鐵生的母親更是驗證了這一說法。

不經意間地,眼前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史鐵生狠命地錘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道;“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立刻撲過去抱住史鐵生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飽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的深深深深情。可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母親,在一個落寞的秋天永遠地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生病的兒子……”秋天,本就是一個傷感的季節,而“我”的母親恰恰在這個傷感的季節離開了“我”,更加爲這個季節填上幾抹悲痛和憂愁的色彩。

某報紙上登過這樣一幅畫:一條鱔魚在一口燒熱的油鍋內弓着身子。畫的配文大意是爲了解開下油鍋的鱔魚一直弓着身子的謎團,廚師取出刀具破開它的肚子,於是看到鱔魚的腹部中有一條小鱔魚,原來鱔魚是爲了保護腹中的小鱔魚才弓起身子的。

母親們都是這樣,寧願自己累着,寧願自己苦着,也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的罪。虎毒不食子,兇殘的動物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類的母親。母性的光輝伴着母愛,總在我們最需要依靠的時候出現,溫暖我們寒冷無助的心。

但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有沒有想過,要怎樣報答自己的母親?我聽到過各種藉口:那是她的義務;我沒時間,忙着呢......你是不是也用過這樣的藉口來“報答”你的母親呢?其實母親們要的不多,她們不是希望你變得多富有,她們只是希望你能常回家吃她們煮的菜,陪她們說說話而已,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就是有好多人都做不到。是不是身處在繁華的都市,被物質沖刷的你,早已忘了在家苦苦守候了你那麼久的母親,甚至你覺得,錢或者其他東西比你的母親重要呢?爲什麼就是有那麼些人,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母親給予的一切呢?

我常常在陰鬱漫長的午後一遍又一遍的想起那條弓起身子的鱔魚,一遍又一遍的想起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捨與眷戀,它們就像掛在屋檐下風乾的蘿蔔條,讓我回憶起母愛是那樣飽滿、豐潤和絢麗多姿。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喝的人總會在嘴裏留下久久散不去的甘甜和醇香。母愛像天空一樣博大,像大地一樣寬廣,像海洋一樣深遠。

當你在享受母愛的時候,請看一看自己的母親,看看她臉上的皺紋,看看她頭上的銀絲吧,那都是她偉大的見證。然後,學着母親那樣,用自己雙手去溫暖她的心吧。

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平安、幸福。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7

很小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捧起秋葉,驚歎於生命的美麗。那彷彿一碰即碎的葉片,清晰而蒼老的脈絡,褐黃而沉重的葉色,確確實實撥動了那顆仍有些懵懂的心。輕踏早已枯黃卻蒼勁的草地。初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奈與堅強。

史鐵生是一位堅強的殘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後有位更偉大的母親卻鮮爲人知。不經意間,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一組鏡頭:史狠命地捶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多少深情,沉澱了多少對生命的無奈,又昇華了多少女性的堅強!

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一個落寞的永遠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

隱隱地,有一種痛感自心底浮起。我想那個傷感而複雜的秋,已是長久存活在史鐵生心中,植根於成長的足跡裏了。

看過報上的一幅畫:一條鱔魚在一口燒熱的油鍋內弓着身子。畫的配文大意是說,下油鍋的鱔魚極力弓着身子,廚師不解,取出刀具剖之,才知其腹內懷有一條小鱔魚,它是爲保護腹中的小生命而努力弓起身體。

我常常在陰鬱漫長的午後一遍遍想起那條弓起身子的鱔魚,一遍遍想象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捨與眷念,它們就像掛在屋檐下風乾的蘿蔔條,讓我憶起曾是那樣飽滿、豐潤和絢麗多彩。

秋以自己獨有的魅力征服了它的熱愛者,它讓整個世界變得敏感而易傷的同時,也爲自己壘砌沉重而悲壯的堅強,展現在人們面前。

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嚐,夏天涼爽,溫暖。初秋的夜給人的侷促和失落心情瞬間消散,那是因爲母親神奇的力量作用。

當秋日以它最眩目的光彩走進我們渴盼已久的眼簾時,母親,該會有一枚心形的紅葉落在您蒼老而褶皺的手掌裏,那,是我對您的敬愛。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8

讀了《秋天的懷念》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媽媽的愛比天空的太陽還要燦爛,還要溫暖,尤其是文中媽媽說的一句話:“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我想到了我的媽媽。記得有一次,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突然發燒了,媽媽知道了,飛快地跑到廚房,從冰箱裏拿出冰來,迅速來到房間裏給我降溫,可是我這次發燒比以前都要厲害,半夜裏,媽媽帶我去了醫院。醫生說我發高燒,要打吊針。

到了輸液室,我立刻大哭起來,媽媽趕緊安慰我,和護士好不容易抓住了我,一根針頭插進了血管,我望着我的手,心裏害怕極了,痛苦極了。我靠着媽媽的胸部,聽着媽媽心跳的聲音。我隱隱約約聽到一陣熟悉的聲音,啊!

這是媽媽心碎的聲音,這鑽心般的疼痛,彷彿痛在媽媽的心窩裏。想不到媽媽比我還痛呀!我看見媽媽焦急的樣子,乖乖地停止了哭聲。等我吊完針時,天已大亮。媽媽雙眼佈滿了血絲,拖着疲憊的身子帶我回家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作者的媽媽是偉大的,世界上的媽媽都是偉大的。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9

讀了《秋天的懷念》,我體會到了文中母愛之深、母愛之偉大。作者通過人物描寫表達自己的真摯情感,通過對母親偉大、無私、包容等品質的讚頌,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及從不理解母親所作所爲到突然明白了母親用意的內心變化過程。

通過本文,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每天都在爲了我而忙碌着:早上5:00就得起牀爲我做早餐,就算晚上22點、23點多也仍在爲工作而忙碌。儘管如此,但我那時卻尚還年幼,根本不理解母親每天的辛苦,還常常會對母親亂髮脾氣。可母親卻總默默不語,寬容了我那無知且可笑的行爲。

有一天的凌晨,我起牀去洗手間,突然聽到了幾絲聲響。推開門,發現外面竟然還有燈光。正當我疑惑時,遠處一個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定睛一看,那竟是母親!母親還在爲我明天的早餐提前準備食材(因爲我晚飯時跟母親提到過想吃壽司)。藉着朦朧的微光,我看見母親顯得十分憔悴,背也微微有點駝了。

她一看見我,先是有些吃驚,但馬上就用略帶嚴厲的語氣表示我不應該大半夜不睡覺,而且還穿着單薄的睡衣在外面遊蕩……總之就是又對我嘮叨了起來。換作平時,我肯定會無情地打斷母親,並怒斥母親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她再管了。可今天我卻耐心聽完了母親的嘮叨,每句話中都飽含了對我的關心、體貼和那無私的愛。

在那個夜晚,我驟然明白了母親平日裏的辛苦,每天都總是在爲了我而操勞,可是卻還要不停地忍受着我的埋怨……頓時,我覺得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是那麼愚蠢,不僅沒讓母親的付出收穫回報,反而遭我埋怨一通。可母親卻選擇寬容我的行爲,不想讓我因爲這些小事而影響了心情。

那個晚上,留給我的不僅是成長,愧疚、理解、感激也一併涌上心頭。

在那個寒冷的夜晚,我抱緊了母親。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0

母親偉大,陪兒子走過無數個春秋冬夏;母親無私,做兒子乘涼的大樹;母親慈愛,讓兒子感受到心的溫暖。在世時候,爲兒女打造最好的條件,兒子生病牀前牀後的伺候,兒女受辱,千言萬語的安慰,而史鐵生的母親終於讓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母愛。

史鐵生雙腿癱瘓,這突如其來的事故擊垮了他,無法面對現實的他正需要幫助,母親得了肝癌晚期,確切的說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了,但母子倆相依爲命,帶着病痛在史鐵生人生最低谷的那一段時間,無微不至的照顧着他,絞盡腦汁地爲他着想,如何才能使兒子不再低迷,不再困惑,重燃生活的希望,與此同時自己正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可她要堅持,不能讓兒子知道這一切,因爲她心裏有底,一旦兒子知道了會更加絕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母親望着窗外蕭條的落葉,冥冥之中想到了北海的菊花,這樣才能讓兒子感受生活的美好,重燃起希望的火焰,能夠獨立生活,她才能安心離去,便再三央求兒子去看花,但是兒子並不願意,狠命地捶打兩條腿,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最後兒子終於同意去看花,自己卻悄然離去,她沒有等到那一刻,史鐵生也沒有讓她失望,母親的離去讓她覺醒,深刻意識到不應該繼續蕭條下去,希望的火焰在猛烈地燃燒起來,走出了這層陰影,決心好好地活下去。

秋天是個蕭條的季節,但不是人心蕭條的象徵,母愛的無私,母愛的偉大,在這裏展現,獨自忍受着生活的不快,只是爲了我們,更好的生活,我想母愛又是無限生機的,就像那常青樹,母親就算離去,也能讓我們得到生活的經驗,母愛真的很偉大,史鐵生就是在這種純真的愛的滋養下,重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同時這對我們來說亦是一種感知,母親是條河,我們是河裏的魚兒,她是我們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樑。

秋天真的來了,窗外的樹葉都黃了,大雁也離去了,似乎是冷清,淒涼的,但是這引起了兒子對母親的懷念,一種對生活的思考,一種深深地對秋天那片“落葉”的懷念。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1

看完《秋天的懷念》,馬上想到了史鐵生先生之前寫的《務虛筆記》——一部充滿字母符號的、我沒有看懂的長篇小說。還好這部書我還是懂了點點的。

再一次想感慨一下,一個作家的作品很難擺脫自身的生活閱歷,不過也是,沒有經歷過又怎麼能寫出有特色、有意義的作品呢。

在看這本書後邊的短篇小說時,心情是很不舒坦的。在我印象中,史鐵生先生一直是與當代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很不相同的,很大程度上與其自身的身體狀況有關係吧。不過在閱讀過程中,自己的心情還是很憂鬱的,那種感覺和閱讀張愛玲、鐵凝的作品有點像,生命生活就像被設定了程序,只有日復一日機械化的體驗和走過,完全沒有變遷的可能與意料之外的結果。心裏總歸看着是難受的。

這本書中寫的最犀利的,我認爲是散文中的《“忘了”與“別忘了”》以及隨筆中的全部,直擊每個人心底最容易忽視但又彷彿事關重要的地方。作爲社會中特殊羣體中的一分子,同時又作爲一名道義擔當的作家,良知、悲憫的情懷、清醒的人性體察——他絕對無法讓自己真正平靜。

作者很多時候都提到了人道主義,並在文章中都有或明或暗的暗示。我又想起了之前韓寒普及人道主義的“義舉”。我並瞭解人道主義,心中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人應該學會關照,關照好自己,也關照好別人。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2

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認真地閱讀了《秋天的懷念》。讀完以後,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終於領略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使我激動不已,眼在流淚,心在流血。

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史鐵生的雙腿癱瘓後,他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他的母親雖然得了絕症,重病纏身,可是她還隱瞞病情,不讓兒子知道,不讓兒子加負擔。她常常想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卻都被兒子拒絕了。終於有一天兒子同意了,可是母親卻因爲病情太嚴重,就逝世了。

合上書,我靜靜地坐着,文中的情景一幕幕地出現在腦海之中,淚水彷彿正如斷了線的珠子,無聲地流淌。“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有哪位父母不關心自己的兒女呢?有哪位父母捨不得爲兒女付出一切呢?有哪位父母在兒女當難之時不挺身而出呢?況且,文中的母親卻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兒子的快樂!

說着,說着,我便回想起了我的母親,想起了一件深情的往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田裏。記得是去年的冬天,我三更半夜地發起了高燒,母親急速地穿上了大衣,真不知母親哪裏來的這股勁,馱着我一顛一顛地向醫院走去,母親累得氣喘噓噓,一隻手緊緊地扶着我,有時伸出另一隻手撐在樹上。雖然是寒凍臘月,可是我卻見到母親的臉上淌着成串的汗珠兒。

來到醫院,因爲燒到了39.5度,所以需要輸水,還得輸三瓶。醫生說,讓明天再來,今天太晚了。母親卻說孩子的病不能推遲,要不然會得大病的。醫生給我紮了針,我便躺在牀上睡着了,母親在旁邊看書,周圍很靜,只聽見鐘錶“嘀噠、嘀噠``````”的聲音來伴隨着我入睡。

到了早晨,醫生給我輸第三瓶水時,我被驚醒了,模糊中看到了母親依舊在牀邊看書,不過母親眼睛佈滿血絲;不過母親頭上多了幾根銀髮;不過母親的書快看完了。我用微弱的聲音說:“您怎麼沒有睡覺啊?”“啊,你醒了,我睡了,也剛醒。”母親說着,便不知不覺地打了一個哈欠,我明白了,我什麼都明白了,我一下撲到母親的懷抱裏,大哭起來。

“母愛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母愛是火,點燃熄滅的燈,母愛是燈,照亮夜行的路,母愛是路,領你走向黎明”這不是詩篇,而勝是詩篇,這不是讚歌,而勝是讚歌。有多少位名家文人對母愛的讚美。

今天,我要站在草地上大聲地對全世界的少年兒童說:“母愛無價”。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3

第一次讀史鐵生先生的專著,加深了之前對其的預想:深刻、細膩,飽經痛苦卻又舉重若輕。用數字來表述,他的一生坎坷卻看似簡單:1951年出生,16歲中學畢業,18歲下鄉插隊,21歲雙腿癱瘓,21—28歲在街道辦工廠上班,因急性腎損傷回家療養,28歲起相繼有作品問世,49歲因尿毒症去死。和每個人一樣,數字串起人生,卻無法言說背後的故事和光陰。年少時的歡愉恣肆;青年折翼的痛苦、彷徨,甚至絕望;中年時漸漸接受自己,將隱痛深掩,找到文字這個放風口;最終與病魔不依不撓地鬥爭,至死方休。如果不是堅信“死亡也不能剝奪過程的精彩”,如果不是卓別林那句“着什麼急呢?早晚會死的”,如果不是慈母、手足不懈的堅持與照料,不是朋友們長久的鼓勵與陪伴……想要結束生命,並非難事。說到底,死並不難,難的是活,而且活得精彩。正是因爲他堅持下來,不僅給處境相似的人留下身殘志堅的榜樣,他的文字,更是撫慰了很多身體無患、精神有恙的“正常人”。他將帶給他痛苦與折磨的病患,細細咀嚼、反覆思量,融入筆下,成爲顆顆含淚的珍珠,其圓潤博美、哀而不傷的文字,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他也有憤怒,也在思量如何讓殘疾人過上正常日子(《“忘了”與“別忘了”》、《對話四則》);他也絕望過,將健康的期望寄於來生(《我的夢想》、《好運設計》),卻又終覺不現實,認爲沒有苦難,也就無法真正體驗幸福;對於生死,他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康復本義斷想》、《“安樂死”斷想》);長久與病魔的鬥爭,未能泯滅他的樂觀精神,以至半調侃地分享自己的小訣竅(《“透析”經驗談》)。從徐曉《半生爲人》中的描述來看,在朋友們眼中,他是個博學而有趣的夥伴。也許天生的聰慧與後天因殘疾而加劇的敏感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僞裝出快樂的模樣,但其小說中反覆出現的各種殘缺主人公(《命若琴絃》中的老少盲人、《沒有太陽的角落》中三個腿殘的青年、《“傻人”的希望》中後腦勺長得欠佳的席二龍、《在一個冬天的晚上》中的侏儒妻子)以及他們身邊或親或疏的人(《夏天的玫瑰》中勸年輕夫婦放棄搶救殘疾的嬰兒,又在其真正夭折後難過地安慰二人的賣風車老人;《來到人間》中痛苦該如何向漸漸懂事的幼女揭開她侏儒、貌醜事實的年輕父母),卻又顯然暗含了他因社會對殘障人士的漠視、諷刺以及不理解而生的幽怨與無可奈何。有時候,他對殘障主人公恓惶心境大段大段的描寫(《原罪宿命》)讓人不忍卒讀,卻又因自己粉飾太平的心理而羞愧。迴避痛苦是人之常情,正是由於這樣的心理,讓我們對別人的不幸遭遇視而不見,對沒有設置輪椅坡道的住宅小區習以爲常,對投向殘障人士的獵奇眼光心安理得。最殘酷的是強迫別人祈求,尤其當所要求的爲其正當權益之時,棄身殘之士不顧,是否也是在放棄我們自己的靈魂呢?

史鐵生先生找到了文字這個夥伴與終身的事業,給他勇氣,伴他度過絕望,作爲他發聲呼籲的工具、平臺。不知他20xx年英年早逝之時,是否覺得殘障人士的處境有了一定改觀,若其仍在世,今天的社會又是否未辜負他的殷切期望?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4

今天,我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我讀懂了,世界的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我讀到“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時,讀懂了母親不讓兒子這樣痛苦,想讓兒子快快樂樂生活下去。我還讀懂了“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的另外一層含義。“咱孃兒倆”表面上是勸作者,實際上也是在勸自己。

媽媽爲了讓作者重拾活下去的勇氣,已經把自己快要死的痛苦拋到腦後了。我讀到“還記得我上次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媽媽想說說以前的高興事,讓兒子開心,但馬上意識到已經癱瘓的“我”根本不能跑和踩了,母親不想提起兒子的傷心字,所以不說了,因爲怕兒子不高興。我讀到“別人告訴‘我’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毛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感到作者的母親很偉大,到昏迷也忘不了“我”和妹妹。讀到這兒,我想到媽媽對我的無私的愛:有一次我從老家回來,我吐了好幾次。是媽媽一直陪我到天亮,爲此媽媽也得病了。

難道這還不足以表明媽媽對我的愛?媽媽,您真的辛苦了。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15

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都被濃濃的親情牽掛着,因爲我們學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母愛是偉大而堅強的,她給了我們無限的溫暖,給了我們無限的愛。《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講了母親雖重病纏身,但是還堅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花,而不領情的我卻不知母親的肝常常疼得她睡不了覺,還給母親帶來更多、更大的壓力。當妹妹告訴我,我才答應母親總想實現的而很難實現的願望——推我去看花。

然而就在這時候,母親出門後就一直沒回來,此時此刻,母親已經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母親臨終時的那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刻在我和妹妹的心中:我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表達了母親臨終時對我們無限關愛和依戀的感情。文中“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體現母親一顆寬容的心,也有一顆默默忍受的心。母親也是忍着哭聲而又艱難地說出這句話來的。在我的實際生活中,我的母親也是重病纏身,來照顧左腿骨折了的我。記得那時,我因爲太調皮從家二樓上的陽臺跳下來而骨折,整整在醫院裏住了5天。在這5天,母親每天晚上都來醫院照顧我,直到深夜纔回家,才睡了5小時,到清晨又在家裏準備拿早餐來給我吃,甚至還有時在我身邊睡了過去。5天后我出院了。母親自己卻患了極重的病,但是她卻沒去醫院,而是在家裏偷偷地養傷。

我發現後,母親已經病得快不行了,我想叫爸爸送她去醫院,但是她卻對我說:“不用了,無論怎樣,我都要活着。”我那時被嚇得淚流滿面,哭聲得都久久不能停下。這樣日復一日,母親終於把病魔趕走了。她好後,又深情地對我說:“無論怎樣,我都要活着,因爲我要讓這個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信任這句話:“無話怎樣,都要活着。”說着就出去了。是的,無論怎樣,都要活着。我永遠會記住這句話,因爲我需要它。

標籤:有感 懷念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