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推薦】讀紅樓夢有感

觀後感1.9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讀紅樓夢有感

讀紅樓夢有感1

寶黛初次相會,寶玉得知黛玉沒有玉後,就摘下那玉,狠命地摔去,並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這個情節既照了前面文中的有時似傻癡狂、行爲癖性乖張,又構成了這一回目內容的高潮,同時爲後文的情節發展、人物塑造埋下了伏筆。他掀起了多少次因玉而起的風波啊!更重要的是這一情節有着它豐富而深刻的藝術內涵,洋溢着無窮的韻味,閃爍着藝術美的光華。

首先,這一摔字,摔掉了中國封建社會那種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在寶玉心中男孩有的東西,女子也應該有,這充分說明寶玉有着男女平等的美好願望和崇高追求,這也是他叛逆性格中最絢麗的部分。

其次這漂亮的一摔,摔出黛玉的美麗。其他姐妹都沒有玉,寶玉是很早就知道的,而在見黛玉之前,他卻沒有摔過玉,爲什麼見了黛玉之後,發現他沒有玉,他卻要摔呢?在寶玉看來,神仙似的林妹妹是應該有通靈寶玉的,現在她居然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這無疑說明黛玉具有其他姐妹所沒有的內在美和外表美。一個美妙絕倫的青春少女形象,通過這個情節鮮明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深深印在我們心中。同時也表現出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何等的與衆不同、何等的光彩照人!

再次,這塊玉在別人看來不但是希世之珍,而且是寶玉的命根子。但他卻當瓦片一樣摔在地上,真可謂似傻如狂之極。但這種傻和狂裏面有着非同尋常的內涵,在那個瀰漫着富貴芳香的環境裏,作爲一個貴公子,能夠具有一般人看貴的東西,他卻看得賤,一般人沒有的東西他也不想有的性格是非常可貴的。這個時候他年紀還小,摔這塊玉,像耍小孩子脾氣,但後來他對《四書》、《五經》的冷落,對仕途、經濟的厭惡,甚至把這個家庭所給他的榮華富貴、嬌妻美妾都統統地摔掉了,不正說明他叛逆性格的根深蒂固嗎?

這是多麼高明偉大的一摔啊!他摔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摔掉了封建社會的枷鎖,摔掉了賈府的繁榮昌盛,什麼光宗耀祖,什麼封建倫理道德,都被他統統摔進了時間的車輪中!

讀紅樓夢有感2

淡的月光下,一股淒厲的風飄過,幽靈在賈府徘徊,似乎永無寧日。

初讀《紅樓夢》,總覺得它是一瀉千里的月光,淡淡地灑在大自然中,輕輕地,幽幽地。細細品味之後,就漸漸能欣賞出這美妙的月景了。

林黛玉,正如淡淡月光下的小湖一般幽靜、明澈。她嬌弱清麗,總是憂鬱哀婉、孤標傲世。同時她有着十分敏感、細膩的感情世界。由於父母的早亡,她孤身一人投靠到賈府中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這就使她養成了強烈的自尊意識。她得到了賈寶玉的傾心愛戀。不過,這也促使她的悲慘命運了釀成。由於在當時的社會中賈寶玉的祖母、母親爲了家族的利益,寶玉的前途就促成寶玉和寶釵成親,到了最後,癡情的黛玉也在憂傷中死去。月光還是淡淡的,小湖總是平靜又柔軟,還籠罩着幽怨的氣息呢!

賈寶玉,又像月光靜瀉下的叢林。總想用自己的軀體來接住直瀉而下的月光,但卻留下了昏暗的黑影。他追求隨心所欲的率性生活,他雖然幼稚,卻有很執着的清高脫俗。正因爲如此,他傾心愛憐才情洋溢、孤標傲世的林黛玉。他們思想情趣相通,相互引爲知己。但受家長制的影響,在家長們的周密安排和不知底細的情況下,與寶釵成了親。終於,寶玉也在悲與恨中選擇了離家出走……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是何等的悲痛呢!當時的社會竟然是如此的殘酷!看,月光還是淡淡的,叢林還是勇敢地接住月光,是那麼的堅決,那麼的之中……

王熙鳳,自然似月光盡情地灑在山川裏。那樣的直率,瀟灑呢!她是賈璉之妻,有着出衆的才幹和權術,因而成爲榮國府的管家媳婦。她是一個爽朗大度的人,以其談笑風生贏得老少尊卑的喜悅;又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以陰險狡詐的方法逼死尤二姐。但就是這麼一個精明幹練的女人,也自有其艱難窘迫之時,她不僅曾遭到罩衣孃的暗算,更經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氣,在賈府捉襟見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體恃強支撐,終於因辛勞力拙而死去。可悲!似淡月朗照山川。

我站在月光下,漫步於賈府之中,思緒也隨月光一同靜瀉:爲什麼是拆離而不是成全呢?爲什麼是屈服而不是抗爭呢?爲什麼是殘忍而不是博愛呢?……太多的爲什麼了,纔會釀成如此悲劇,讓你心無寧日啊!正是這不完美的情節和結構的安排,才凸現出它鮮明的個性、飛揚的靈彩,使它成爲不朽的傑作。

月光還是淡淡的,靜靜地,輕輕地……

讀紅樓夢有感3

這一回,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都是一些碎碎事。總起來看寫了兩個女孩的心事。林小紅遺帕傾心賈芸。林黛玉誤會寶玉傷心落淚。

但仔細讀,卻覺得曹公的用筆實在高超。處處扣人心絃。隨意的一筆卻能把人帶入一種急於探求的境界。當你急於探求結果時,他又緩緩的盪開一筆,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當你覺得平淡的什麼也沒有寫時,似乎該寫的又都寫出來了。曹公不有意鋪排,不大筆渲染,不矯揉造作,但人物的性格心裏卻活靈活現。

這一回先寫小紅因遺帕內心忐忑,想找到賈芸問個究竟,卻怕人猜疑,猶豫不決神魂不定。丫鬟佳蕙來找她替自己保管錢。於是姐妹倆說說心裏話。又一個小丫頭進來叫小紅描兩個花樣子。小紅找不到畫筆,又到寶釵院中取畫筆。剛到沁芳亭畔,碰到寶玉的奶孃李嬤嬤。原來李嬤嬤被寶玉逼着去請賈芸。李嬤嬤一句“你說,好好的,又看上了那個種樹的什麼雲哥兒雨哥兒的,這會子逼着我叫了他來,明兒裏叫上房聽見,可又是不好。”小紅笑道,“那一個要是知道好歹,就不進來纔是。”曹公在此處是做足了戲份的,明裏暗裏都在挑明寶玉和賈芸在一起就沒幹好事。賈芸隨着墜兒來到怡紅院中,見了寶玉,卻又寥寥幾筆,似乎什麼也沒說,並沒有什麼急事。說的全是一些沒要緊的散話。也只待了一會,寶玉就有些懶懶的,賈芸告辭,寶玉也不甚留。

但賈芸在回去的路上卻有意慢行,和墜兒聊了幾句客套話之後,便很快的把自己的手帕借墜兒之手傳給小紅,表達自己的一片心意。並且言在此而意在彼地叮囑不明內裏的墜兒:“我給是給你,你若得了她的謝禮,可不許瞞我。”看似淡淡的一筆,卻給小紅一個完美的答案。似乎之前幾個重要的情節其實都是爲小紅和賈芸鋪墊的。收到了有戲處卻無戲,無戲處卻有戲的藝術效果。

還有後半部分寫黛玉誤會寶玉傷心落淚。作者先寫寶玉心裏膩煩,在外面散步,順腳來到瀟湘館。卻聽見黛玉正念道《西廂記》裏的句子“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不覺心癢,掀簾而入,再這樣一個春困發幽情的時刻,共讀西廂該是多麼浪漫的事情,林黛玉卻惱起寶玉對她的輕薄,兩人不歡而散。薛蟠設言密語喚出寶玉,似乎又有重要事情謀劃,就像寶玉喚賈芸一樣,讓人感覺十萬火急,及至見面後又覺得只不過是吃喝玩耍之類的小事。曹公用濃墨重彩不厭其煩的寫出這些富貴閒人們在一起的忙碌事,看似輕鬆愉快的大半天時間。真實用意卻在寫黛玉的擔心憂慮,爲黛玉晚上來怡紅院找寶玉吃閉門羹傷心落淚作鋪墊。多愁善感的黛玉想到自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生活,懷疑寶玉惱她而不想理她越發傷感,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下,悲悲慼慼嗚咽起來。黛玉的哭可謂是後半部分的高潮,作者卻沒有用大量篇幅來寫她對寶玉的用情有多深,但結尾這一哭卻“落花滿地鳥驚飛”把她對寶玉的深情全寫了出來。

這一回,寫兩個少女的愛情,可以說是花開兩頭,各表一枝。小紅內心甜蜜忐忑,她和賈芸情投意合;黛玉內心多愁善感,誤會寶玉自我折磨。

但從內容用筆的多少上看,曹公在這兩點上寫的確實不多,洋洋灑灑寫了很多無關的東西。真是無戲處有戲,有戲處無戲。

看到第十回,秦可卿給我的印象總彷彿霧裏看花,水中望月,謎團重重,難以深窺。

讀紅樓夢有感4

哪裏有一個乾淨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是我自己真正追求的?是隨波逐流還是追求真我?《紅樓夢》爲我展示的就是人心與世俗的對抗。 大觀園中充斥着人間的美與醜,善與惡,還有那些醜陋的靈魂。然而卻又那麼一個人,孤傲自潔,對抗着世俗。

當初她初進賈府,那雙似水如泉的含情目。那彎似蹙非蹙的柳葉眉,閒靜時的姣花照水,行動時的弱柳扶風,雖說寶玉稱她病如西子勝三分。但我認爲,她就是她,無需同他人比較。因爲她不食人間煙火,容不得半點污濁。於是她絕美的身影,永遠停在我的眼中,定格在我翻飛的思緒。

林黛玉,應是多麼聰明的女子,生在那樣一個年代,在她眼裏黑就是黑,白亦爲白,於是,孤傲自潔的她必定要忍受風霜刀劍的摧殘。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爲誰妍?”無人理解的她就是一朵盛開在懸崖上的花,註定是要孤獨的。“儂今葬花人笑癡,他日葬儂知是誰?”世事無常,就癡癡吧!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愁思,感慨。

探春曾說:“不要太在乎真假,這樣只會讓自己傷心。”可那麼一個生性孤傲的女子,怎能不在乎真假。於是,她用刻薄的話語包裹自己刻薄的心,用孤寂的身影撫慰同樣孤寂的靈魂。

還好,上天總是公平的,孤單的人遇上另一個孤單的人,那麼,那個孤單的人就不會顯得那麼可憐。總算還有寶玉理解她的孤傲,如此兩人走到一起,是命中註定,又或是相互安慰。

可是,恰恰又是這份孤傲阻擋了二人,最終還是處事圓滑的薛寶釵贏得了長輩的心。但是她還是沒有向世俗妥協,她依舊如一朵不畏風雪的梅花,開放在搖曳的枝頭,即使最後,雪壓枝斷。

黛玉清高的個性與世俗格格不入,與社會無法融洽,這也是她自尊的體現,悲劇的開始。她還是孤單的來,孤單的去了。我不知道她最後嘴角的笑是對人世猛烈的抨擊,無情的嘲諷,還是對自己的堅持的結果的苦笑。 也許,生在那個年代是她的不幸,是大觀園裏所有人的不幸。一如她,一如晴雯,一如四春。她追求自由,追求幸光明,卻被世俗一步一步推向無盡深淵。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直到最後,那些你以爲在乎你的人,也沒有來見你最後一面。

黛玉死了,寶玉出了家,這也正應了寶玉那句戲言:“你死了,我就做和尚去!”這也許也是最好的結局吧!

這就是封建思想帶來的結果。其實對於最後賈府的落敗我並不驚訝,因爲古代封建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必將走向滅亡。而黛玉雖然身死,但我永遠記得,如此消瘦的她,將寫滿往日情思的的手稿投入火中,用僅剩一絲氣力,割斷與這塵世最後的牽掛時的身影是多麼的耀眼。

他的身影,會永遠的停留在我的心中,不來不去!

讀紅樓夢有感5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們有着各自的命運,但卻是在同一個聚焦點,他們爲自己的情愛生活了一輩子,但換來的卻是一場悲空。他們在榮國府生活,使自己快速成長,明白人生沒有你情我願,他們心中有着各自的思念。

寶玉出生時嘴裏含了一塊玉,所以取名寶玉,不喜歡讀書,最愛和姐妹們玩耍,更有一副呆樣,成爲府上府下所關注的人,深受賈母喜愛。他對黛玉一見鍾情,他希望黛玉生活快樂,黛玉哭泣時,他總是安慰她,希望和黛玉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但因家人覺得寶釵才合適。他過於傷心,最後了斷塵緣,別人覺得寶玉無能、很呆樣,但他忠於愛情,過慣了榮華富貴的生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時時處處爲他人着想。

林黛玉,在榮國府初識寶玉,日久生情,渴望與寶玉比翼雙飛。她過於憂鬱,時常想起自己父母雙亡,過於悲傷落淚,身體日漸虛弱,後因聽到寶玉和寶釵的婚事,心痛後氣絕。人們覺得黛玉柔柔弱弱,一遇傷心事就哭很無用,但你們是否想過,她寄人籬下,無依無靠,悲從中來。在整本書中“抑鬱寡歡”是林黛玉的代名詞。

寶釵品格端正,知書達理,待人隨和,人人都誇她,覺得黛玉不及她。她明辨是非,嫁給寶玉後原以爲能過幸福生活,但寶玉已畢俗緣,得來一場悲歡。

一切在改變,他們也明白了對於命運的無奈。當他們從渴望的夢境中走出時,歡樂一隨夢一起飄飛散去,只能各自認命,只是心中的滋味遠比命運的悲慘更痛苦。讀完這本書,我不會哭,只是感嘆他們的悲。“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這句話,寫盡了黛玉的一生悽慘。“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這是黛玉的佳詩,只是年幼的她完全不明白命運對她的不公。黛玉把自己的一切寄託給夢,也許她明白自己的悲運,只是希望夢不要隨她的魂散去。想來,黛玉在人們心中的嬌弱感也只是浮華,這是我體會到的,嘆一聲“悲”!

《紅樓夢》寫盡了人間悲歡,也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有道是:說到心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天下大有癡人在,還有那癡人說夢者。”誰能明白那其中的滋味?

讀紅樓夢有感6

真正喜歡上《紅樓夢》,還是畢業上班之後。十幾年來,陸陸續續買回四個版本的《紅樓夢》,擱置牀頭,閒暇之餘信手拿來,細細品味,感覺真美。今年暑假,再次品讀,雖自知才疏學淺,實在沒有資格評論這樣一部紅學鉅著,怕膚淺的理解褻瀆了曹雪芹先生的力作。然出於對曹雪芹先生的仰慕、對《紅樓夢》的喜愛,還是寫下了這篇文字,和廣大博友交流、商榷。

《紅樓夢》第五十回大致情節是這樣的:在大雪天,大觀園衆女子和寶玉在蘆雪庵爭聯即景詩。衆女子脫口而出,即景成詩,而寶玉卻卡殼“落第”了。這次活動的主持者李紈要罰他,說妙玉“櫳翠庵裏的紅梅最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如今罰你折一枝來”。寶玉樂爲,應着就走。李紈又怕路滑,要派人跟着。黛玉忙阻攔說:“不必,有人反不得了。”(即有人跟着就得不到紅梅了。)寶玉獨自去了。一會兒,就這來這樣一枝紅梅:“折枝梅花有二尺來高,旁有一橫枝縱橫而出,約有五六尺長,其間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筆,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蘭蕙。”在場之人,個個欣賞。

就這麼一個看來平淡的情節,其實蘊含着幾個人的深沉感情。要想了解有關人物的感情,又必須把這個情節放在每人平時的感情背景中聯繫去看。

先看李紈的感情。李紈青年喪夫,心如“槁木死灰一般”,對外界之事,“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平時,她不施粉黛,遍着素衣,其婆母王夫人的丫環還可以叫“彩雲”,而李紈的丫環名字卻不能帶“彩”字,只能叫“素雲”。第四十九回寫穿着時,衆姐妹“都是一色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斗篷,獨李紈穿一件青多羅尼對襟褂子。”這是舊社會典型的富家寡婦的打扮。

必須看到,李紈平時的這種“心如死灰”對生活基調,是封建禮教強加給她的。但是,李紈也是人,她這“死灰”時時處處都會見機復燃。正如“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她對青年男女的活動,充滿着熱情和興致。探春發起詩社,她不僅熱情參與,而且還“自薦掌壇”,稱讚這種活動“雅得很”。她雖然不會作詩,但卻有很高的詩詞賞析評論水平,而且還敢表態,敢拍板,敢定名次,衆人都很服氣,成了社中非常活躍的一員。衆人給寶玉過生日時,晝宴又連夜宴,這樣樂鬧下去,連黛玉都怕上邊怪罪,李紈卻很大膽,說:“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過生日節間如此,並不是夜夜如此,這倒也不怕。”這時的李紈,似乎忘了封建禮教需要她心如死灰,不自覺地露出了青年女人的真性情。上文“寶玉訪妙乞紅梅”一個細節,也正是李紈真實的自我表現。她罰寶玉折得紅梅來插瓶,可見她和其他青年女子一樣,燃燒着青春之火,熱愛那“花吐胭脂,香欺蘭蕙”的豔麗之美。那平日遍身素衣,不過是連李紈自己也十分討厭的虛僞的外殼。這正說明封建禮教對青年寡婦的殘害,也說明當時青年寡婦的痛苦及對封建禮教的抗爭。

讀紅樓夢有感7

《紅樓夢》實是夢一場,噩夢一場。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倖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悽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絝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纔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爲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說到碌碌無爲,終老此生。就不得不題,功名利祿。記得第一回中,士隱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頭來還是得死。下一世,誰理你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更別提其他人,“問古今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若不提,欽敬,從古至今,那些著名的壞官奸臣,呂不韋、秦檜、吳三桂、鰲拜……也是萬古留名。其實他們的才智,膽識,以及那種不畏懼命運的膽魄,也有可取之處。命運最終給他們的安排終究是殘酷的,死訊換來了呼天搶地的歡呼聲,死後還招人惡罵,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哀。難道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嗎?

其實,正義與邪惡的標準還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說,“人各有志,只能說他們樹立了不科學的人生觀。”他們的所作所爲不一定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恥,也許他們像楚莊王,三年沉迷於酒色,是別有用心,我們也許只是讓歷史矇蔽了雙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想法,畢竟這些都已成過去,無從考證……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於神說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人們還希望聖人、神仙的出現,從苦惱將他們解救,以此說來似乎還不及這些壞官奸臣。

那這些壞官奸臣錯在哪兒?失敗在那兒?--我想應該是,想得不夠長遠。就好似呂不韋,得到了皇位又怎樣?也許會更覺空虛,到頭來終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說來豈不是什麼都別做,做什麼終究都還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

其實不能這麼想,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我個人覺得,人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字“活下去”。什麼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麼都是需要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錢讓人過好日子,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認爲前乃污濁之物,即是污濁之物,爲何還要用他?即是污濁之物,爲何還需靠他活?我不覺得錢是什麼污濁之物,錢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讓它蒙羞。“功名利祿”,只是換取錢的手段罷了。人生在世,只要賺錢是爲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貪污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將別人用代價應換來的東西據爲己有。若是用正當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沒什麼不對,即使在別人眼裏顯得奢華,又怎樣,這是用代價換來的,是付出過後得來的,是一點點賺來的,本就爲了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奢華點也是自願的,沒什麼不可以的。所以爲了活下去,要賺錢。如果總想着是爲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別活了。畢竟只有少數人能享受看破紅塵的生活。既然有許多事都放不下,就別放下,糟踏了光陰。“聖人”也需“凡人”襯。

對於《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爲僧,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爲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爲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爲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爲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於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釵爲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也是無法無法擺脫父母之命嫁於寶玉,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金簪雪裏埋。”再說寶玉,最後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爲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着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爲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於寶玉而言,這不失爲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後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爲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爲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爲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那人還對我說,“做和尚的有兩種,一種是爲了逃避,還有一種就是爲了面對。”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錯紅塵”的,而面對的纔是真正“看破紅塵”的。

讀紅樓夢有感8

人世間的幸福,人世間的悲哀,早就在網上交織。剪不斷,理還亂。笑容,淚水只不過一念之差。

生活的真實,語言的真實,人物的真實,在這張網上也早就讓人如透過玻璃般看待的真真切切。

奼紫嫣紅的大觀園,奼紫嫣紅的亭臺水榭: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紫菱洲,藕香榭在這張獨一無二的網上,佔據着特殊的位置。

瀟湘妃子林黛玉,事不幹己不願多說一句。兩個不同的人在這張共同的網上相遇了,想必這就是緣分。

大觀園並不是一個好玩的地方,它是一張網,是一張封建社會的網。在網上的人固然有緣分,能夠相遇在此,這是值得樂的;但在網上的人也只能夠跳跳走走跑跑,卻始終被束縛着,有誰又能夠走的出去呢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網是美麗的,根根晶瑩的絲線是那麼令人讚歎,令人嚮往;

網是可怕的,一旦置身其中,便不能夠自拔,只能深陷下去,徹底被網羅住,無處可逃。

網,終究是網,它也有自己的本性。蜘蛛是爲了讓自己有個溫暖的家,捕殺小蟲子,對蜘蛛來說,它是美麗的,而對小蟲來說,它的可怕的;交通網是政府爲了規劃建設而建造的,可是過於錯綜複雜,司機便不能認清方向,對於政府來說固然是值得驕傲的,可對於司機來說,有時卻是模糊的;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每個人對它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就像紅樓夢一樣,是福是禍,是悲是喜,終究又有誰能夠說清楚呢

讀紅樓夢有感9

或許,兩個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題記

悲劇,不一定是要哭着看的,笑着看悲劇,你會體會到,其中的另一番滋味。

我邁着憂傷的步伐,來到幾千年前的紅塵凡間。

正是長相思芳華茂盛,淡紫悠然的日子。無垠的雪地,紅衣女子纖弱的背影橫置於地,毫無生機。青絲亂散,卻掩不住點點殷紅,猶如傲雪之梅。似乎是極爲熟悉的場景,卻又陌生如在天邊。沒錯,她就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淚水,是她詮釋心情的唯一方式。傷心了,哭。生氣了,哭。害怕了,也哭。感動了,還是哭。我終於知道,什麼是所謂的“女人是水做的”了。母喪父病,家道中落,不得不投靠於賈。縱然是受姥姥的百般疼愛,在封建的背景下,也算是寄人籬下。那個時代的女子,有才,有思想,卻更受束縛,她愛上了賈寶玉,從此,總算有了心靈寄託。

黛玉和寶玉,從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後墜入愛河。曹雪芹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往往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

種種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着着自己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我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時,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

最嘆息的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註定了她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縱使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寶玉,寶釵結婚那天,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夜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我搖了搖頭,離開這洋溢着淒涼的,紅,塵,凡,間。

《紅樓夢》的結局註定是一個悲劇,許多人看了,都會搖頭,嘆息。爲發表自己對結局的不滿。可是,爲什麼我們不能換一個角度,去觀賞同一個事物呢?

林黛玉的死,賈寶玉的出家,在別人看來,都是不可理喻的。而我卻不這麼認爲。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終結了這一場,以悲劇結尾的愛情。至少,林黛玉死了,不用那麼辛苦地在別人的眼裏活着了,不用那麼悲傷地看待自己和寶玉的愛情了,她擺脫了塵世間的喧鬧,終於,可以尋求一個真實的自己了。

同樣,對待生活,也是如此。

人的一生,就行一場旅行。旅途上,難免會有一些狂風暴雨,在自己手足無措時,該怎麼面對呢?是逃避,還是樂觀面對?我認爲,只有積極地迎接風浪的'沖刷,樂觀地面對一切困難,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旅途變得更加完美,讓前途變得更加燦爛。

有一句名言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如果,我們的心情豁達,樂觀,我們就能夠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們也知道,星星仍在,閃爍。這就是《紅樓夢》向我娓娓道來的人生哲理。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癡癡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雲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洗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讀紅樓夢有感10

相,交互也。處,交往也。相處,天下之難事也。

相處之道,若水。

水至柔。

人常言“柔情似水”。《紅樓夢》亦云:“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相處,需水般柔情,去體貼,去關心。柔,是黛玉爲寶玉被打而哭腫的雙眼,是寶釵爲黛玉燉好的燕窩,是晴雯爲寶玉補的雀金裘。相處之道,像水般浸潤每一寸土地,撫摸每一絲肌理,滋養每一方心田。

水至剛。

自古就有“滴水穿石”之典。水何其弱,石何其剛,而水可以穿石,可見水之剛也。水之剛,乃柔中帶剛。似王熙鳳嫵媚動人,操辦家事卻乾淨利落。相處,不可過分縱容,遇着不爽利的人、事,則需快刀斬亂麻,不可藕斷絲連。

水至韌。李白有詩言“抽刀斷水水更流。”寶刀可削鐵如泥,卻無法阻擋涓涓細流,可見水之韌。亦如《紅樓夢》中丫鬟香菱,原本也只略識得幾個字,後每日苦讀,熟讀李杜、王孟之詩,竟也寫出“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的新巧之句,也終入得海棠詩社,與探春、寶玉吟詩作對。相處,則因堅忍不拔而覓得新的天地。水至潔。“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水晶瑩透明,不浸染萬物,卻可清刷萬物之塵埃。似寶玉,家族世代爲官,人人追名逐利,而他看破官場污濁,絕不入仕,心自如積水空明。披上袈裟,只留下雪地一拜,便消失於世間。心清淨,相處則不會被污濁所染。至柔、至剛、至韌、至潔,此乃相處之道乎?非也。“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非其不爭,而是舉世莫能與之爭。似楊絳“我跟誰都不爭,我跟誰爭都不屑”,終成一代大師;有似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贏得萬人敬仰。“我們曾如此期盼被外界認可,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道於我心,意在我行。相處之道,乃是提升自我啊!

讀紅樓夢有感11

一本《紅樓夢》讓我瞭解了社會各層人的心理。鳳姐兒是個當家管事的主,事事都口無遮攔,對下人婢女呼呼喝喝,非打即罵,對賈母賈老婦人則是服服帖帖,典型貴夫人的形象。寶釵之兄,薛蟠則是一個紈絝公子哥,吃喝嫖賭,樣樣不差。在所有人物中,個性最鮮明的便是那三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劉姥姥可謂是個名人,他這人反映了當時社會最底成人物的形象,附庸權勢,可謂是八面玲瓏。他這人善於編故事,和賈姥姥講故事,纔講到火,賈府裏便着了火,他心一驚,但他語峯一轉,便又把那老太太說得呵呵笑。看!腦袋瓜轉的多快啊!

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便是《黛玉葬花》,大觀園裏桃花落了一地,被寶黛二人看到,二人認爲花落在地上,很髒,誤了這花的美豔,寶玉便覺得,花落在清溪中最美,便把花一把把撒進了溪中,而黛玉卻認爲,這水乾淨,可到了外面就不乾淨了。他覺得花須埋進土裏,才幹淨,便荷着花鋤拿着錦袋,把地上的花放進袋中,埋進土裏,黛玉可是個多愁善感的人,想到自己的親人都已死去,自己又在葬花,便哭着道:“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好一位病美人啊!

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這位作者,他將這個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在這一賈府中,呈現出來,寫了這賈府從興盛到落敗的點點滴滴,這紅樓之中可謂說,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小版,有時我也會想:要是黛玉不那麼憂鬱 ,多愁善感,把自己的書香氣息散發出來,一切相好方面想,是不是早就和寶玉雙宿雙棲了?但寶釵如何又是結局悲慘呢?紅樓“社會”獨自有他的特質,後人也只能長嘆一聲了。

讀紅樓夢有感12

賈寶玉,這個《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一個不同於那個時代的;新興人類;。

他被人說成: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的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

行爲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

可憐孤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寄言紈絝與膏樑,莫效此而形狀。;

從這首西江月;中我們不難得到世人對賈寶玉的不一般的另眼相看。

;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說出這等話的恐怕只有曹雪芹筆下的這個男子———賈寶玉了吧!這樣的呼聲是多麼了不起,此等行徑在那個時代可謂是石破天驚。賈寶玉成長在大觀園那個女人窩式的小宇宙中,在那種情況下,更好的讓他理解了女子的多才,多德,多情,正是如此,這個富家少爺的呼喊才越發引人深思。

賈寶玉在那個以科舉爲人生成功之途的時代,卻不急於考功名,也反對他人對自己用功讀書的勸戒。他並不是不愛讀書,他也曾偷看;西廂記;且讓他癡迷;他並不是文學不精通,他也曾是大觀園提詩一大能手;他並不是不聽勸,對於黛玉的苦口婆心他也是有所改過的。他這個棄功名的行爲彷彿是如今反對大學聯考制度的個別學子一般,這種行爲雖然還有待思考。但是在那個以;八股取士;爲升官發財道的門檻社會裏,他卻選擇了陶淵明式的隱居,怎能不叫人欽佩?

賈寶玉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這一點毫不保留的反映在愛情上。他始終認爲林黛玉是他的真心愛人,可是在封建家長式的賈母的反對下,不得不使寶玉與寶釵成親。即使如此,可他也曾說過:;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前盟。之類的話。雖然對事實本身的打擊力很小,可是對封建禮教的批判卻顯陋無疑。這更能體現;紅樓夢;這部小說的線索:以賈林兩人的愛情悲劇展開。從這裏,我們彷彿看到了;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人公,彷彿看到了成千上萬被封建禮教壓迫的悲劇主人公。

紅樓夢;就是這樣一部古典文學的批判頂峯之作;賈寶玉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新人類。

讀紅樓夢有感13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

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由清朝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爲主線,描寫了四大家族之首的賈家的衰亡歷程。《紅樓夢》還被稱爲“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這首《枉凝眉》中的“閬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而“美玉無瑕”指的是賈寶玉。他們二人原先一個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林黛玉因爲賈寶玉日日以甘露灌溉而得以化作人形,聽聞賈寶玉化身的石頭被空空道人帶下凡去,便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去凡間找賈寶玉報恩。

正如歌中唱到的,“奇緣”讓他二人在凡間相遇,林黛玉因母親去世被父親送到外祖母賈母跟前照料,在賈府中見到了帶着通靈寶玉的賈寶玉。兩人一見便倍感親切,賈寶玉說:“這妹妹好像在哪裏見過。”,林黛玉心中彼時對賈寶玉卻存了誤解,以爲那不過是個被寵壞了的紈絝子弟。可是終究是緣分作怪,兩人朝夕相處竟生出情誼來。愛情中的林黛玉因賈寶玉喜,因賈寶玉哭,流盡了一生的眼淚,報答了前世的恩情。

可終究是命途多舛,隨着賈元春的去世、賈府被抄家等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寶黛二人緣分已盡,可憐情深緣淺,蹉跎一世。不知寶黛二人魂歸天際,於九霄雲上再度相見時,又會檫出怎樣的火花。

讀紅樓夢有感14

賈政的行爲與此刻的一些父親十分相似。他們對自我的兒女總抱着極高的期望,刻意堅持着距離。若兒女行爲更好些,他們不用直接的讚賞,而是用傾向於諷刺的表揚,讓人聽了也不舒服。也許他們是爲了讓兒女不致鬆懈,卻渾然不知已傷人心。其次,也許是被家人肯定吧,他們擺出的是類似於上位者的姿態,做事喜歡獨斷專橫,決定的事不容更改,彷彿如此即可體現自我的威嚴。我不知這有什麼意義,也許是爲了證明自我有一種支撐家庭的本事即便如此,這種爲父的態度和行爲都難以讓孩子理解。

所以我期望所有的父親都能夠放下自我的架子,直接坦白地與兒女交流。高高在上的嚴肅並不會增進情感,反會成爲溝通的障礙。僅有親切和藹的父親形象纔是更爲深入人心的。

讀紅樓夢有感15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書名是《紅樓夢》。這是一本非常古老的書,好像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流傳開了,距今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怎麼樣夠古老吧?它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現在就由我來介紹一下《紅樓夢》的內容吧:《紅樓夢》這本書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作者透過賈寶玉、林黛玉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揭露和批評了以寧榮二府爲代表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惡,預言了封建統治必然滅亡的趨勢。

《紅樓夢》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者之一。曹雪芹寫的這本書裏的內容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感人,文筆細膩,語言風趣,人物衆多,各有其貌,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第六章的才選鳳藻宮和第二十四章的賈母歸地府。才選鳳藻宮主要講了寧府都總管請了鳳姐兒,後來鳳姐兒又住進了鳳藻宮;賈母歸地府主要講了賈母活活被寶玉給氣死了。這兩個故事的語言優美流暢,使我看了意猶未盡。

我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吧這本書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使我深有感觸,至今仍意猶未盡還想再看一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使我留下了眼淚。

看完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可以勝過一切。

標籤:有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