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實用】《目送》讀後感

觀後感5.2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 篇1

是時間教會我們只能目送光陰流逝嗎?

是歷史告訴我們只能目送歷史蒼茫嗎?

以至於我們只記得目送親人遠去而忘了回望親情。

在文章裏,作者的兒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

在我抱怨作者兒子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週末返校時,總要出現送別的情景,母親那不厭其煩的囑咐聲總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車臺階的那一刻。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說再見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過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的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記得每天都要吃維生素片"這是我每次進校車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有時甚至不懂事的認爲母親的話像‘機關槍’,‘咻咻的掃來’,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從來沒有一次回過頭,看着她說:“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母親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樣“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兒子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爲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一件事的畢業是另一件事的開始”,生命也是這樣,一個終點聯繫着另一個起點。或許母親在囑咐我的同時腦海裏會想起外婆對她離開時的囑咐,如同我身後的背影一樣,母親的身後也有一個背影。

外婆的突然離世,對母親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強忍着痛楚準備着外婆的葬禮,而父親帶過的一句話讓母親更加自責:“葬禮是給活人看的,人在的時候不多孝順一點。現在人沒了,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嗎?”後來閒聊時,母親常和我提及:年輕時和我一樣,想要什麼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後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買,現在你外婆走了,輪到我遇到你這個“小祖宗”。

我想母親和外婆也是這樣的,在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外婆對母親如同母親對我一樣百般呵護,但也少不了母親長大後對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親目送外婆離開。母親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總自責說晚了些。當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千萬要記得及時回望,及時迴應那束渴望的目光。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便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記回望啊!對自己來說,那是一種學會感恩的發現,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親翻欄艱辛的背影。不知我們回望,有會發現一個如何艱辛付出的背影。對於父母來說,那一回望。則是內心對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內心不知名的喜悅與安心吧。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

《目送》讀後感 篇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龍應臺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部分,作者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字裏行間沒有歇斯底里的情感,卻能讓人產生共鳴,體會到一種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我想作者是在用她的心酸經歷爲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們指點迷津。

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七年級的暑假幾個要好的.同學約好了騎自行車出去玩,大熱天的下午也不怕熱。途中經過爸爸做生活的工地,我隱約感覺到父親看到我並喜悅地和我打招呼,可是當時我也不知道是虛榮心作祟還是因爲處在叛逆期。就是當做沒事兒人似的和同學們談笑風生地走了。我後來想,他當時看着我的背影是否感覺到很心寒呢?

後來,我開始住校了,也開始懂事起來。那時候大部分住校生都是蒸飯自己帶菜的,每個週三中午母親都會給我送一次菜,每次囑咐一番之後出校門,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教學樓的最高層,望着學校外面通往家裏的那條公路,喘息着等着,我知道馬上就會出現媽媽騎車回家的身影,每當此時,我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讓父母親過上好的生活。

大學第一次出遠門,爸爸執意要送我。學校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爸爸說:”好,那我回去了!“我點點頭,也沒有說送他去火車站。在校門口目送着他的背影遠去,我呆呆地回到寢室。當時心裏就是有一種要跟去的衝動,於是我一路狂奔到公交車站,到了火車站之後給爸爸打電話,這個時候他已經上車回家了。我還裝着沒事兒人似的和他聊了幾句,掛了電話之後就開始哭了。說句酸的,其實不是沒有愛,只是缺少的是表達。

而今想想,自從讀高中之後在家的時間也很少很少,每次回家也只是一種短暫的停留。似乎也沒有辦法兌現心中曾許下的小小願望。時間長了,就浮躁、着急、懊惱、抱怨,漸漸地就似乎忘了其實我們背後那雙關切的眼神一直都在凝視着我們。不要說忙碌、不要談獨立,不要自私地只顧着尋找自己的方向。

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爲我們喜悅的,是父母。

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工作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懷一顆感恩之心,從微不足道的點滴開始做起吧。我們做兒女的要明白,雖然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 篇3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很多人讀龍應臺的《目送》,都會被這句話繞進去,而無法自拔,我也不例外。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一直有個抹不去的背影。那背影,不是朱自清筆下的慈父,令人懷念;也不像魯迅筆下的人力車伕,高大可敬。那背影,是你的,媽媽!是那樣的決絕,永不回頭。

記得,幼兒園開學。那天,別的父母都不捨得離開自己的孩子,站在教室窗外,向裏張望,眼神裏充滿了關切與不捨。而你,媽媽卻那麼走了。

我站在原地,等待着你的回頭,再不捨地抱抱我。可你沒有,沒有回頭,更沒有不捨地抱我。風吹向你,揚起你灰色的衣角,似乎在替我挽留你。而你絲毫不爲所動,反而走得更加堅定。利落的短髮,如同你的性情。

我突然知道,這一天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於是放聲大哭,用全身的.力氣。當時,你已走到了幼兒園門口處,好像聽見了我的哭聲,停住了腳步。可是,你只是頓了一下,沒有回頭,重新邁開步子走出了我的視線。

之後,不管什麼開學,你都是最先走的家長。每次看着你的背影,我是多麼想衝上去,讓你留下。可是我知道,你絕不會回頭,於是斷了自己的念想。

直到後來——

在上七年級報到的第一天,依然是你送我上學。

那天,天氣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很清楚,到了國中,意味着一個星期都會看不見你了。心中的不捨,不言而喻。面對離別,我的心不禁透着涼意。涼意由心發出,接着,遍佈全身。

因爲開學,校園裏到處是同學和家長,我努力從衆多的家長中尋找着你,害怕一轉頭你就會不見。在寢室,你幫我鋪好了牀鋪,櫃子裏放好了東西。接着,你抱着妹妹,眼神平靜地像一汪湖水,沒有一絲漣漪。我正看得出神,你起身要走。一樣的堅定,一樣的迅速。想着從此就要開始住校的生活,我不禁跟着你走了出去。

站在寢室門口,我看見你正在走廊往樓梯口走去,穿着一件整潔的白襯衣,一條素樸的灰色長褲。因爲過多的操勞,你的頭髮有些乾澀,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我的媽媽,回頭看看我啊!看看我吧!我渴慕着,渴慕着從來都不曾發生的事。

終於到了樓梯轉口,你幾乎是衝着過去的。難道你就那麼不想多跟我待會嗎?我怕你看見,縮回身子在門裏,探出腦袋,小心翼翼地看着你轉彎。你停下了腳步,一點一點地回過頭,眼神繞過轉彎口,直達我的寢室。只可惜,你望不到自己的女兒,眼裏閃過一絲遺憾。一時間,我竟清楚地看見,你的眼角掛着淚,很晶瑩,映照出我的驚訝。

啊,我一直渴慕着的事,原來一直都在發生,只不過是在轉彎口之後,只不過是你努力不讓我看見!

回想從前,我看你離開。你走時邁的步伐確實堅定但也沉重。只是因爲我不曾看見你背影后的淚。此時,我才明白以往所謂的目送,不過是我不敢向前追的表現。

我傻傻地愣在那扇門後,看着你向前走,是一步三回頭。原本透着涼意的心,也漸漸回暖。謝謝你,我的媽媽,你在我面前的不回頭,不過是爲了讓我能更加堅強,把對你的思念化成學習的動力。

有人說,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高境界的愛。媽媽,因爲你放手,讓我學會了獨立;因爲你的永不回頭,把我推向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媽媽,我會用自己成長來回報你的“決絕”,一定!

《目送》讀後感 篇4

有感情,有生活,有理解。 父母,孩子,兄弟,朋友,生活大多與這麼多不同。 我們有時不明白,得到和失去,相遇和離開,今生她是不可預測的,到底是爲了什麼?

讀《眼睛》 ,有感動,有驚訝,而且時不時地在學習,我們的生命太短暫,所以在書中第一次品味那些朦朧的心情。

“所謂的母親和一個父親和女兒,但同時也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的記憶永遠無法消除它是清在我們加入溫暖的心“回來”的平臺告別,父親笨拙回來,父親和兒子份額的愛。然而,龍應臺寫的無奈和悲傷之路的背面。稀疏不斷告別告別親自到左邊的沉默,也許是一語中的“不追”的酒吧收集。

“兄弟,不是一種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可以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我們通過這一代人發展都是獨生家庭子女,沒有進行一個自己親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他們從未學習體會過與同齡人日日夜夜共同努力成長的生活。我們學生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企業一起工作究竟是應該怎樣的心境;我們國家或許已經看過自家孩子父母與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亦或是比較陌生環境疏離;又或許看過網絡新聞裏刀槍相向的兄弟;我們需要或許這些疑惑不已,於是翻開手中書籍——終於能夠得知,兄弟與姐妹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的歲月靜好。

“坐汽車到海邊,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你看,這是一個不能走路了海灘。”我們沒有出生在困擾着二十一世紀的大陸,和平是我們所知道的日益強大的國家,我們知道的發展;我們只知道和平鴿文章標題來橄欖枝,和平的土地,沒有硝煙和戰火,充滿了喧囂和熱鬧快樂的歌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如此無知年輕啊! “全球兩萬六千人死於地雷不經意間,那裏有1.1億點的地雷等着被‘不經意’的土地。”今天,在東北是尚未開發的毒氣彈,這其中的悲哀,這是什麼大地無聲悲嘆或默默承受自己的男人很慘?

“老天,你爲什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什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我看着這些作者通過詢問蒼天,我試着揣度,那一刻,看着我們即將逝世的父親,她的心中是悲傷問題還是學生放下呢?我未曾親眼注視死亡,我僅僅只有一次完成一次的聽說,曾經發展與我說過話的人,曾經與我公司一起學習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體會到的,是周圍人強加給我的極度悲傷。我不知道企業要以一種怎樣的心態積極面對大量死亡,我也一直都是難以充分理解爲何這樣一個人會在這之後世界上不是憑空消失,留下的僅僅是滿足人們對他的思念,或是社會早已泛黃的照片。讀着龍應臺的文字,我才慢慢深入瞭解,面對這種死亡,不論是對於自己國家還是需要別人,唯有放下與釋然,纔是孩子最好的表達。

母親的晚年,父親的死亡,兒子的成長,兄弟的共同行爲;或自然轉變,生命的改變,花朵的綻放,古老的動物的毀滅;或國民軍流放的輾轉,戰爭留下死亡的痕跡,時間的飛逝...我們所經歷的,從未經歷過的,或從未經歷過的,可能被稱爲生命。

這本書的封底說,“這是生與死的音符,深沉,悲傷,美麗” : 這本書或一本生命的書,有家庭,有友誼,有生與死,有毀滅,有纏綿的生命。

《目送》讀後感 篇5

龍應臺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組成,取第一篇散文題作爲書名。書裏,作者用真摯、細膩而又優美的文字,捕捉生活裏常被我們忽視或者極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細細品嚐,你會發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許是龍應臺的《目送》爲何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吧。

我在讀《目送》時心裏總有一種酸楚,不免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因爲在書裏,我隨時隨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經,找到我們沒人幾乎都有過的那一剎那,那一瞬間,這就是作者龍應臺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靈動、震撼和共鳴。生活裏,幾乎每天都會真實的演繹着書中那樣平凡而動人的情景鏡頭---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們吃鮪魚”“媽,我不吃魚”“吃魚有益於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讀這本書不僅有這樣場景對話裏真實的感觸,深深的感動,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我們應當爲生命留白。

我們都知道,國畫中的“留白”,爲審美思維提供了想象、品味、鑑賞的空間,也讓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則是把自己交換給自己,停下匆匆的腳步,放置久已勞累的心靈,如閒雲野鶴一樣地逍遙,如山澗小溪一樣地自如流淌,讓疲憊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復,從而增加生命的質量。

然而生活裏,很多時候,房子、工資、成績……填滿了我們,使我們整日疲於奔波勞累,忙於應付。忙着事業,忙着生活,卻不知究竟爲何而忙?浮躁的社會,忙碌的生活,矇蔽了我們的心靈,扭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留下時間想過,能與父母、親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難道要經歷最後的目送才能頓悟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然喪失了生命中的真諦,這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在奔波勞累之餘,爲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靜靜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成長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唯有停下腳步,多陪陪他們,多陪陪親人,時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熱茶,一個擁抱……

也許,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純粹起來,爲生命留白,讓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便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閒適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覺得生活太擁擠、太喧囂、太華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放棄和舍予,這就是爲生命留白。留一點空白,去看看草葉花瓣的精緻美麗,聽聽蟲鳴鳥語的浸人心肺,去體會陽光、炊煙的輕柔舒緩,去領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潤,還有音樂繪畫的出神入化、賞心悅目,友情愛情的銷魂蕩魄、感天動地。

爲生命留白,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裏種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穫的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心靈花園

《目送》讀後感 篇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目送》

無數次在朋友圈讀到這個句子,每一次都是如鯁在喉,難以言表,“龍應臺”三個字充滿了神祕。終於有機會拜讀《目送》,幾乎是逐字去讀,不想丟掉任何一個細節。讀出了什麼呢?讀出了父母的憐惜和體恤、朋友的牽掛、兒子的離別;讀出了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癡呆;讀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還讀出了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她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整本書娓娓道來,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在兒女長大之後,父母還未老去,在兒女有能力回報父母的時候,父母仍然在身邊。我期盼着這件美好的'事情能夠發生在我和父母身上,給予我一個報答父母的機會,讓我和父母一起慢慢地變老,一起靜靜地幸福。想到自己每次回家,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這是你爹做的你最喜歡吃的麻辣魚;不用你收拾,快去休息會;這是給你留的火雞蛋;晚上不要睡那麼晚……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感受到有爹孃在,自己永遠是孩子,有爹孃在的地方,纔是家。我們像一根漂泊的風箏,線,永遠在父母手中,那是一種生命的支撐。他們的世界很簡單,只有我們;我們的世界太複雜,裝得太多。在時光無聲的腳步中,父母越來越老了。衰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年,都在一點點地累積,或者在母親的脊背,或者在父親的頭髮,注視着,端詳着,不僅淚水漣漣,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恐懼。“我們都知道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揪心的痛……

目送,有的送別一時,有的則是送別一世。“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和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相愛……你告訴自己:注視他,注視他,注視他的離去,因爲你要記得他此生此世最後的容貌。”

“他躺在你面前,黃巾蓋着他的臉。是的,這是一具屍體,但是,你感覺他是那麼的親愛,你想伸手去握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你想站起來再去親親他的臉頰、摸一下他的額頭測測體溫;你希望他翻個身、咳嗽一下;你想再度擁抱他瘦弱的肩膀,給他一點力量……”生命的支撐沒了,內心深處會有一處被抽空的感覺,存在的根據也會變得恍惚可疑。我佩服龍應臺的勇氣,能直面這個殘酷的畫面,只爲永遠記住這個瞬間。字裏字外的柔情,是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父母那些被時光添加的東西:蹣跚、遲緩、軟弱,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無限的脆弱,認識到人生這個悲劇。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大限,只好等待着,那必將到來的日子,別無選擇。只願當這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不會懊悔,不會內疚。作爲兒女,在他們老邁衰弱時,我們曾經盡力照料呵護過,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面對着一個鐵一樣的定局,我們做出過最好的抵抗。

《目送》讀後感 篇7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

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

但是,

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爲人母,爲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目送》有感》。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說,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裏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裏?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裏,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裏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裏,試着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纔去說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 篇8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段:“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心酸:爲什麼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個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後來。

原來是因爲怕自己會想念,所以寧願離開。多無奈。

但有時候牽掛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覺間心就飄了我身邊。

牽掛牽掛,牽腸掛肚。

可我現在漸漸長大,膩煩於你的牽掛,認爲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緒便無邊際無目的地蔓延開去……

於是再後來,我看見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囑咐我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習慣。少了你的牽掛,似乎缺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曾經沒感覺,那是因爲擁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後,才發現你融入愛的牽掛,已經一點一滴滲透了我的日子,沒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親,則患了老年癡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了,卻一直唸叨着女兒的乳名。她居然還能記得。那是病之前殘存的記憶啊,如同被蟲啃過的葉子,儘管不完整,卻依舊有清晰的脈絡……

散漫的思緒被驚了回來。

我明白,牽掛在母親的生命裏,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習慣甚至於一種本能,她沒有辦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還是在現在,沒有再後來。

可依然覺得心驚肉跳。

因爲知道她一直在那裏,知道她會在家裏等我,知道她不捨得罵我打我對我嚴厲,就有恃無恐着,肆無忌憚地任性撒嬌發脾氣,索取着她的容忍、寵溺以及耐心。所以我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她不認識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記憶裏的母親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後,戀自己家,也戀父母家。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住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

這樣溫馨的場景,一輩子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重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萬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牽掛,害怕她找不到了?

於是我才醒悟,平日裏讓我厭煩的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其實就是她的牽掛。可我卻毫不留情推開她關切的手,這樣的我實在是不夠成熟不夠懂事,居然沒意識到母親的牽掛是這樣珍貴。因爲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她終究會走,終究會不能再牽掛。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學會去關心她,不辜負了那份真摯的牽掛?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後的你離她那麼遠,母親能給你她不忘的想念——牽掛已很好,其餘的,也只有你回報的感情,才同樣重要。

不論身在何方,母愛就是不顧一切、跨越千山萬水也要來到你面前的溫熱牽掛,所以請你,千萬別辜負了它。

《目送》讀後感 篇9

得空逛了一次書店,偶然瞥見角落裏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綠色,看着並不晃眼,讓人感到安靜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數(除)了書名以外,看見了醒目的“龍應臺”三個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時候媽媽看了很多她的書,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總覺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異,就很滿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愜意的窩在沙發裏,撫摸着書的封面,我彷彿深深的沉入了這片綠色的“樹林”。在龍應臺的爸爸去世的同時,她的媽媽也在漸漸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嘆沒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後照顧着她的媽媽。

媽媽確實已經很老了,龍應臺的兩個兄弟每天都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她,但縱使她已然老到什麼都不記得,但她仍然記得她有一個“雨兒”這應該就是母愛的力量了吧。媽媽是一個很耽溺於美的女人,曾經勞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盞枯盡了所有油的燈,但此時的她仍然要去化妝,隆鼻,文眉,紋眼線。從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爲悅己者容,只爲了讓自己開心。我開始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奶奶”。

即將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歲的華飛屢次拒絕了身爲母親的龍應臺的接機,送傘各種關心。華飛的心理,每一個曾經作爲孩子的人都有過,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關心我們,而我們總是一臉嫌棄地厭惡的推開,或者直接遠遠地走在前面,把他們孤獨地拋在身後,而那些日漸彎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時的我們所不瞭解的。

我也曾和華飛一樣孩子氣的認爲媽媽在公衆場合大驚小怪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對路人投來的目光很敏感,有時甚至會對媽媽的行爲感到生氣,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總是以冷冷的口氣迴應我的媽媽,而當我讀到《十七歲》這一篇時,當我以母親的角度對待這裏的每一件事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爲母親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這句話在每一個身爲父母的心中的含義,這是埋藏在他們內心極深極深處的,既有苦澀又有甜蜜之處。

而我,以及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們,都如華飛一樣,排斥,厭惡,甚至怨恨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總認爲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們不再像孩子一樣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護,現在的我們,試圖掙脫父母的懷抱,逃出我們所生存的溫室,渴望着我們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認爲這時候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自己遠大的夢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們有時會願意讓我們嘗試着,放手一搏,也許這答案早已註定,但經歷過的我們發現,在21世紀,我們這些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去追尋那個我們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悵的青春,叛逆的歲月,是該出去一搏,而這個時代,真的適合我們嗎?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些,開始打算重新開始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晚了。

莎士比亞說過,時光會刺破青春的華美精緻,也許確實是這樣,當屬於青春時間過去,逐漸成熟的我們沉澱下來,青春,只會成爲匆匆流年中那一種美好的回憶。

合上書,也許,着(這)書面的顏色,就是青春沉澱下來的顏色。

《目送》讀後感 篇10

耳邊拂過清風,微透涼意,輕輕翻開書頁,書香迎面,指尖摩挲着頁面,在龍應臺細膩的文筆中,沉沉地醉去……

這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是對生命的目送。

當一位母親在家門口目送孩子離去時,必是面帶不捨。離去的孩子是否能回頭望一眼,看一看那個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的人?也許某一刻,當你回首,她依舊佇立門口,用充滿不捨的目光望着你,目送你離去;也許某一天,當你厭倦了漂泊的生活歸來時,她已不在。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愛這本書,也愛這句話,這句話一次又一次地撞擊我的心房。當我們追求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時,幾時會注意身後飽含深情的目光?幾時會發現那目光中的不捨與依戀?也許多年後的一天,在你家門口也會上演一場“目送”。等你的孩子走遠驀然回首,依然可以看見你佇立門口,看着你的目光追尋他(她)遠去的背影。那一刻,你是否渴望你的孩子跑過來,告訴你他(她)會記得常回來看看。可他(她)沒有,因爲他(她)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有多遠,你的牽掛又有多長。

“我遞過一把爲他預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他說。‘會感冒的’,我說。‘不要’,他說。細細的飄雨濡溼了他的頭髮。”這是龍應臺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卻失神了,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多少次,父母遞過傘,我總是固執地不接,哪怕細雨淋溼頭髮,也弄不明白是出於一個怎麼樣的心理,只記得當時父母眼中閃過一絲的失望。其實那傘就是父母的愛——充滿着暖意與親情,卻被我們無意之間的冷漠,丟棄於角落而不知何時在風中飄散了。想到這裏,心像是被揪住。

這時,心中竟莫名地有些驚慌。

龍應臺的父親去世三年了,她仍無法釋懷,因爲她覺得自己父親在世時,她一直沒盡到爲人兒女的責任。我也有些怔神:就在前些日子,我又發現媽媽的頭髮有一根白髮,雖只有一根,卻讓我心驚不已。多少次,我將它剪了,可它又固執地長出來,在黑髮間白得那樣顯眼,像一根錐子,深深刺痛着我的心。在我父母老時,會不會像龍應臺父親一樣,孤身一人,返回故鄉,寂寞茫然地度過晚年?想到這,心又一次被狠狠攥住,抽疼抽疼。

每次我們外出學習,有哪個父母沒有站在家門口看着自己兒女的背影漸行漸遠?有哪個父母不在期待兒女可以回過頭看自己一眼?但我們沒有回頭!任父母頭上白髮漸多,皺紋漸深。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想起回頭,也許當我們想回頭時,父母已不在。

不!我不要這樣!我不要等父母老去才懂得後悔!我才國中,父母還沒有老去,我可以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我可以……剎那間,我又找回了心的方向。現在明白還不遲,對吧!我可以對父母說聲“我愛您”,我還可以幫父母洗洗腳、做做家務。

龍應臺說:“不必追。”可我說我們就得追,大步追,努力追,趁父母尚未老去。

放下書,又一陣清風拂過,是那樣的輕柔。媽媽走來,端了一杯牛奶,奶香消散了我心中的寒意。我開顏一笑:現在明白還不遲。不是嗎?

最後,我只能誠懇而尊敬地對父母道一聲:爸、媽,感謝你們給我無私的愛,讓我在你們的愛中綻放精彩!此生,能做你們的女兒真幸福!

花落花開,雲捲雲舒,但願時光停駐,讓我永遠做你們的女兒。

《目送》讀後感 篇11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題記

放下書,天氣很熱,像是斜陽不斷散發着熱浪。風扇在頭上呼呼的刮,我的視線卻凝聚在眼前這本合着的頁腳輕掀的《目送》上。

“所謂母女父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之所以對這段話記憶深刻,是因爲它適合形容每一種心懷不捨下的離別。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在即爲人母又爲人女的人生岔路口,看着深愛的人漸漸走遠。

而令我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母親的老和兒子的離。

首先是母親的老。

龍應臺費了很多筆墨在寫母親老了這件事上,將歲月蹉跎,年華老去,時光匆匆的影子投在白髮蒼蒼的母親身上。“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看到這裏,我頓時有些傷感,愁緒不知從何而起,卻固執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大概是想到在幾千個日夜後,爲我操勞無數的母親也要芳華逝去,不再能窺探到任何年輕的影子,對於熟悉的孩子,色彩,文字,那些記憶在大腦皮層的褶皺裏歇息,甚至如同龍應臺的母親一樣——會忘記她的女兒是誰。但其實讀完這一章,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去,逝去,被遺忘,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是完成這趟旅行的終點站,也是一本小說的尾聲,最後的篇章。

其次是兒子的離。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離開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裏時我內心有一絲愧疚,我這個做女兒的是不是也一直在被目送着,從牙牙學語到識字讀書,從稚嫩孩童到意氣少年。我可曾回頭留戀過?好像不曾,好像次數太少,我根本想不起來。也不知道我究竟爲什麼默認了那個心安之處的避風港一定會在原地等我,好像時間會停駐在那裏。實際上青絲下掩藏着縷縷秋霜,濫觴於青春年華的活力早已黯然無光。原來我們兩人之間也隔着一道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年少的我固執的認爲這扇門隔開的是兩個世界,或許她曾叩響這扇門,可我漠視,我淡然。

如今我的世界因爲有了太多感觸開始劇烈振翮,翻天覆宇中打開那扇門。意外發現母親還在門口等我,想到這裏鼻頭一酸,被目送者竟一直是我,遠行的是我,毫無波瀾的也是我。想起兒時怪罪母親“爲什麼不多陪陪我?”,如今母親辭掉了工作回了老家,在家裏操勞,總是拿着洋娃娃在過家家的小孩長大了,發現目送竟是一個輪迴,年輕時父母目送孩子,年老時孩子目送父母。

讀到最後,我發現這本書其實是龍應臺對於自己的目送,是作者與文字間的一種離別,每寫一行字,就是在目送自己的過往經歷,與此情此景此人漸行漸遠的距離。這些緣分,也在電腦文檔最後點擊“保存”的時候,就此別過。

人生就是在目送和被目送的交替中進行的,可目送是隻有哀傷和寂寞嗎?我想不是的。輕狂的少年總有一天會收斂鋒芒,遠去的旅人總有一天會魂歸故里,而漸行漸遠的自己總有一天會懂得珍惜,或早或晚,一直都來得及。

如果還是輕狂的少年,就請多看看家人的笑臉;如果是遠去的旅人,就請寄回旅途中的明信片;如果是目送中的背影,就請回頭,對目送你的人,回以一句“再見”。

再見自會重逢,重逢自會再見。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目送》讀後感 篇12

《目送》這本書,讀到第一篇我就哭了,時值中秋,獨在異鄉,憶起昔日與父母相處的點滴,感念到他們的付出與我的不懂事,還有團圓之夜父母獨守空房的落寞,不禁淚眼婆娑。

所謂感動,來源於作者的敘述中,喚醒了我沉睡內心的某一個記憶碎片,在別人的書中讀着自己的故事。《目送》這篇文章,以及我的記憶已然模糊的之後若干篇文章,就還原了一個個特殊的場景,讓我得以記起我以爲已經遺忘,其實早已刻骨銘心的瞬間。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是個有些敏感的人,記得工作前的一個暑假,父親同一羣職員搬運機器時,由於前方的職員一不小心鬆了鬆手,機器沉重地扯開了父親眼角的一層皮,並壓在了父親的腳背上。那一剎那,我就站在附近看着,父親頓時鮮血直流,那一科,真的感受到天都要塌了,淚水直流,幸好,最終父親並不是特別嚴重,恢復的也算快。我曾經很多次有過這樣可怕的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一覺醒來,或是擰開房門,發覺這個世界上只剩我孑然一身,我將何以維繼?明知父母與我只能攜手走過人生的一段日子,現在的我即將爲人母,生活安逸,但如果他們的突然離開對於我會太過突然,可是,什麼時候,我會“做好準備”,安然接受父母離去這樣一個現實?

那麼,我爲什麼會如此恐懼父母的離去?他們的.離開於我又意味着什麼?

父母於我,又意味着什麼?

我細細回想,從小到大我並沒有給父母帶來什麼。也許,我的所謂的相對的“優秀”讓他們多少有些在親友面前誇耀的資本,也許,我偶爾貼心的生日禮物、用獎金買的禮品會讓他們感到欣慰;而父母於我,除了扮演着“提款機”和“保姆”的角色以外,也並無極其綿延深切的情感依戀。但是,我依舊害怕他們留下我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我依舊會非常在乎他們的想法,依舊想要努力成爲他們的驕傲,想要給媽媽買最好的時裝和包包、給爸爸買他喜歡的香菸和衣服,想讓他們在退休以後手牽着手去環遊世界。我會在知道大學聯考的那幾天他們天天頂着烈日在學校附近轉悠,卻又不敢打攪我時內心五味雜陳。想到下雪天,母親溫馨的電話,囑咐我開車小心,注意安全。

我和我的父母就這樣形成了血脈相通,無法割捨的整體。《目送》中有很多這樣的片段,龍女士遲暮而又呆滯的母親,生命力微弱的如同風中搖燭,龍女士小心翼翼、體貼入微地呵護着她。這宛若一場輪迴,昔日襁褓中的龍女士與今日輪椅中的母親,就這樣構成一個愛的迴環。我想,我長大的標誌就在於,我會更多的去理解和包容父母的善意和希冀,去讀懂他們年輕的遺恨和未竟的夢想,他們的人生幾乎已是一覽無餘,那麼我要用自己的青春創造更多的驚喜;但同時,我會更多戒掉對他們的依賴,承載着他們的期待,踽踽獨行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因爲知道他們註定先我離開,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漸行漸遠,背影隱匿在地平線的那一天,依然笑着走下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標籤:讀後感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