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昆蟲記》有感15篇【優秀】

觀後感2.32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昆蟲記》有感15篇【優秀】

讀《昆蟲記》有感1

今日午時,我最終讀完了我最心愛的這本書《昆蟲記》。爲什麼要說是我最心愛的書呢?因爲我想這本書把一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活靈活現的從這本書中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法布爾經常一絲不苟的觀察昆蟲們趣味的“生活”,他把觀察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法布爾幾乎窮盡了大半生的時間與精力陸續寫成了10大卷《昆蟲記》。《昆蟲記》的發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爲此,法布爾還被稱之爲“昆蟲荷馬”。在1910年時,晚年的法布爾曾所以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呢!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了法布爾的一生那種刻苦勤奮、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的本事與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孜孜不倦的勁兒,簡直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是十分人能夠所理解的。法布爾對於昆蟲的研究之深,使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讓人看了以後,着實的感到了昆蟲的可愛,就連讓人最噁心的食糞蟲讓人看得都妙趣橫生。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我們應學習法布爾的這種精神,在任何情景下,幹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僅有這樣,我們再會不斷的提高,讓自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幹好每一件事,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幹好我們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這個樣貌,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我們在觀察一些事物的時候,要對那個事物表示有一種好奇心,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好的觀察日記。

讀《昆蟲記》有感2

“法布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他寫的的《昆蟲記》。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觀察昆蟲上,寫出了這部哲學著作,他用擬人的手法,用幽默易懂的語言撰寫出了這本老少皆宜的文學經典。

說起來,這本《昆蟲記》還是在我上三年級時媽媽買給我的。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本書,買回來後我碰都沒碰,任它在角落裏“生悶氣”。原因是:我討厭蟲子!雖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我還是不忍去看書裏那栩栩如生的蟲子畫像。

在我眼中,蟲子都是那種,那種長長的,軟軟的,慢慢蠕動的傢伙,還時不時打個卷兒,圈個圈兒……咦——太噁心。還有那蜘蛛,那麼多。只要看到它,我的腦海裏就會浮現出它們一個接着一個爬到我身上的樣子……掉下來再爬,掉下來再爬。雖然我很欣賞它們那契而不捨的精神,但是我想在那時候,我就不會這麼樂觀了。這種一見到蟲子就想跑的衝動一直到了五年級纔有所好轉。現在我已經完全不怕蟲子了,還能拿起來逗它玩。

就在六年級的一個暑假,我才記起來我還有一本書沒看。於是,我翻開了《昆蟲記》。我完全被裏面的昆蟲世界吸引住了,讓我完全對昆蟲產生了極大的改觀。法布爾先生讓我知道蟬的真實面貌。在《伊索寓言》上,蟬都是懶惰的,整個夏天除了唱歌什麼也不幹。愛勞動的螞蟻在儲備過冬的糧食,勸蟬也開始準備,可是蟬不聽。到了冬天蟬沒有東西吃,餓死了。可實際上,蟬是活不過秋天的,而且蟬是爲了表達自己的.喜悅才唱歌。當他在一個無比黑暗的環境下生活了四年,終於破土而出,這難道不令它感到高興嗎?

在現實生活中,螞蟻纔是最不講理的那一個。由於其他昆蟲都沒有蟬這種在樹上打洞的能力,但又沉醉於樹汁的美味,於是開始搶奪蟬好不容易打出來的“樹井”。其中螞蟻是最不知羞的傢伙,它們有的咬它的翅膀,有的則拉扯它在樹幹裏的嘴。蟬被弄得實在煩了,就飛走了,而那甜美的“樹井”就這麼被螞蟻們佔領了。

有的昆蟲看上去遊手好閒的,可是讀了以後才發現原來它們爲了生存在進行着無比激烈的競爭啊。是法布爾先生令我領悟到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昆蟲其實是非常神祕偉大的存在。只有我們用無限的愛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自然界寶貴的真理。

這裏充滿着最真實,最自然的世界。雖然殘酷,但卻神祕,雖然危險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吸引着我們進一步探索這奇妙的昆蟲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3

這是一個神祕的世界;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這是一個只屬於昆蟲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就藏在一本書中,這本書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部世界名著,出自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之手,他將他畢生對的昆蟲研究的成果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人們學會各種有關昆蟲的知識。

在法國 ,有一本關於動物寓言故事的.書,其中有一篇《蟬和螞蟻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中的蟬真是太懶了,光顧着唱歌也不先儲存一些糧食,最後只能向其它昆蟲乞討了。但螞蟻雖然只有一點點大,但是它卻非常勤勞,總會先吃些苦去搬一些糧食儲存起來,好過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們要像螞蟻學習,做一個勤奮的好孩子。

可當讀了《昆蟲記》後,發現真正的答案簡直出乎我的意料,原來這和我想的正相反:事實上,肆無忌憚、厚顏無恥的掠奪者是螞蟻,而憨厚老實、勤懇工作的是蟬。蟬從來不會需要別人的幫助,反而是螞蟻,爲了不斷地尋找糧食過冬,有時也充當一位掠奪者。

在乾燥少雨的季節,地面上會出現一些裂縫,動物們疲憊無力地尋找着食物。即使這樣,蟬還是非常輕鬆悠閒地使用它那長長的吸管,扎進樹枝那無盡的甘泉中,一邊放聲歌唱,一邊從樹上吸取香甜的汁液。當汁液的香味從洞口飄溢出來,四處尋找食物的昆蟲就會被立刻招來,大胡蜂、蒼蠅等很多的昆蟲,但最多的就是螞蟻。螞蟻爲了接近泉水而鑽到蟬的身子下面。善良的蟬就會擡起身體,讓這些不速之客穿過,和它共享着甜美的泉水。讓其它昆蟲從旁邊繞過來,享受這頓免費的食品。在這裏它們也會你擠我搶,毫不客氣。其中螞蟻的臉皮最厚,它們會用各種無賴的手段霸佔這個地方,讓這個地方成爲它們的地盤。

而且當蟬唱了兩三個星期的歌后生命就會結束,當蟬的軀體枯乾後,就會一點不剩地運到巢穴中,連它們的同伴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看來我們要做一個勤奮的好孩子是沒錯,但不要像螞蟻一樣,成爲一個掠奪者。要像蟬一樣,成爲一個寬容大度、不小氣的人。這就是《昆蟲記》這本書給我的啓示。

讀《昆蟲記》有感4

是誰懷着孩子般純真的心,花了一生的光陰來觀察和研究蟲子;是誰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呈現出了一個美妙的昆蟲世界;是誰給世界留下了一部昆蟲的科學著作?他就是達爾文盛讚的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法布爾。

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彷彿走進了一個奇妙、神祕、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裏。讓我知道了在這個世界裏有那麼多的奧祕:迷宮蛛的網像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挖了四年土,才能換上新裝,長出翅膀的蟬寶寶對自己唱的歌是完全聽不見的;從出生到死亡,一輩子都放着亮光,永遠讓自己生活在光明的螢火蟲。這些小生靈在法布爾的筆下表現得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世界和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忠心耿耿的門衛奶奶———斑紋蜂。三個月前,它們還是年輕的時候,爲了養育兒女們辛勤地工作着,要建築家園,要採集食物,要保護兒女,每天都要幹得筋疲力盡,直到兒女們熟睡後,才能得以休息。等它們年紀大了,不能再外出勞作時,它們仍然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用它們微博的餘力繼續發揮餘熱,衷心耿耿地守衛着家園。每當有“不速之客”入侵時,“門衛奶奶”就會英勇地與那些“不速之客”戰鬥,直到把它們趕走爲止。

我被斑紋蜂對家庭的付出,對家人無私的愛所感動。在它年輕時爲了家庭奔波奮鬥着,在它老了以後,還要繼續發揮餘熱,守衛自己的家。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就是如此嗎?爲了兒女們操勞一輩子,老了以後還要爲家庭繼續發揮餘熱。只要家庭有需要,就一直服務着自己的家人,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

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的生活習慣,增長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讓我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昆蟲,更讓我知道每一種昆蟲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讓我懂得尊重每一個小小的生命。

讀《昆蟲記》有感5

魯迅先生曾說《昆蟲記》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也很有益。我也是一個“養蟲人”。因此我對《昆蟲記》喜愛有加,可我遠遠比不上法布爾。

法布爾,法國人,於1823年12月降生在法國南方一個貧窮的農民家中。上學時,他常跑到鄉間野外,兜裏裝滿了蝸牛,磨菇或其他植物,蟲類。15歲的法布爾考入師範學校,他用當老師的工資買下一本昆蟲學著作,立志做一個爲蟲子寫歷史的人。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買下一老民宅,取名——“荒石園”。

法布爾用擬人化的手法爲我們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他將綠蟈蟈捕蟬寫得如同《武松打虎》一般精彩,《昆蟲記》也如同一面鏡子反應着人性世界。

我也曾如同法布爾一樣對蟲如癡如醉,我養過獨角仙、海南守宮(晰蜴的一種)、火玫瑰蜘蛛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養“獨角仙”,我得它時,是幼蟲一對。幼蟲身體白色呈“C”形有頭與三對足、大齶組成。

幼蟲需養在營養土,模仿野外富有礦物質的土中,法布爾筆下的金步甲幼蟲也是如此。在我一次次換土下,幼蟲慢慢成長,母幼先過渡至蛹期,金黃色的盜甲,三對有力的足,雖沒有公獨角仙的角但有着一對顎。

漸漸過了蟄伏期,公與母獨角仙從蛹期的殼從慢慢出來如同法布爾筆下的“金蟬脫殼”,蟬從殼中蛻變出來後,與先前的`模樣兒大相徑庭!雙翼溼潤、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條條的淺色脈絡。獨角仙與蟬有雷同,但獨角仙有着蚴黑的盜甲如同出征戰士的裝備,不出意料獨角仙是好鬥者,如果你細心觀察常常會在樹上觀察到兩隻公獨角仙爲爭奪竊窕淑女而大大出手。我的兩隻獨角仙吃着昆蟲果凍度過晚年,但他們卻沒有產生愛情的結晶;便一命嗚呼了。

法布爾曾說:“你們探究死亡,而我卻探究生命。”

《昆蟲記》雖是科普類但有着堪比文學類的一個個故事爲後代的隧蜂門衛,卑鄙無恥的小飛蟲……這就是一個昆蟲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6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感悟很深。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屬於昆蟲的世界,如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獨居才能;螳螂善於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樵葉蜂能夠不憑藉任何工具“剪”下精確的圓葉片來做巢穴的蓋子。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爲女兒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胡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爾寫《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昆蟲的本能、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着作者對人類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明白生命可以珍貴。昆蟲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亦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今天,就只能給今天留下遺憾,讓明天更加後悔。所以行動起來吧,爲了今天,更爲了明天,積極做好每一件事。

讀《昆蟲記》有感7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你知道我爲什麼會突然迷上了《昆蟲記》嗎?這是因爲我們最近學了一篇課文,叫《裝滿昆蟲的衣袋》,它的主人公和《昆蟲記》的作者是一樣的,都是法布爾。

法布爾出生在一個名叫聖萊昂的小村子裏,他從小對昆蟲十分着迷,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和優異的環境,才讓他走進了科學的殿堂,才讓他成爲了大名鼎鼎的昆蟲學家。

我一開始對昆蟲的感覺是不喜歡,因爲昆蟲裏面有可怕的黃蜂、噁心的蒼蠅、毛毛蟲。可是我看了昆蟲記以後,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因爲他把各個昆蟲的特點全都寫出來了,而且寫得是那麼的生動有趣,那麼的栩栩如生。在《昆蟲記》裏,他把我們平時說的“綠頭蒼蠅”比作腐蝕清潔工。這些蒼蠅其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噁心。你知道它們是怎麼清潔腐屍的嗎?其實它們不是在吃屍體,而是在屍體上產卵。幾天以後,你會驚訝的發現,動物的屍體變成了一攤液體,裏面有千萬條頭尖尖的小蟲子在蠕動。你一定覺得這種方法實在令人反胃,可是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好更快的`方法了。正是這些讓我們捂鼻的綠頭蒼蠅,分解了動物的屍體,併爲其他生物提供了營養。如果這些屍體沒有經過綠蠅幼蟲的處理,而是暴露在大自然中,他會被漸漸風乾。可是這樣的話,它們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消失,而且,它們會長時間地發出難聞的氣味,傳播各種病毒。

我十分喜歡《昆蟲記》這本書,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還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的奧祕。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奧祕等待着我們去發現,等待着我們去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大自然。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勇於探索和發現,這樣我們纔有可能成功。

讀《昆蟲記》有感8

《昆蟲記》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它既是一部文學鉅著,又是一部科學百科。 它詳細介紹了許多 昆蟲的生活習性。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十分着迷。它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文字,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

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有善良的食草性昆蟲,有殘酷的食肉性昆蟲,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只爲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大自然原來這麼有趣啊!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認真地觀察毛蟲的旅行,螢的捕食過程……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就總結經驗,又設計下一次實驗。讓我體會到 “科學精神”的博大精深。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像他一樣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讓我眼界變得開闊,思維變得敏捷。它真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所以我要向你推薦。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讀出滋味,讀出感想,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讀《昆蟲記》有感9

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開啓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因此,我愛讀書!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裏,瞭解蜘蛛、螳螂、甲蟲、紅螞蟻,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讀“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着幫忙的幌子,做着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是他讓我們感受到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同時又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這本書不僅僅充滿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

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多勇敢的探索者:居里夫人、牛頓、伽利略,我們要像他們一樣,要擁有無限的探索精神,努力攀登科學的高峯。

讀《昆蟲記》有感10

暑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昆蟲記》。讀完這本書,我的心猶如一面平靜的湖水,扔進了一塊石頭,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作者以其生花妙筆,爲讀者勾畫出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

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和多次實驗,細緻而生動地記錄了多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如繁殖和捕食方式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整本書得益於作者耐心仔細的觀察和不厭其煩的實驗,再加上細緻的描寫,讓我們瞭解到了驚奇的昆蟲世界:管蟲會穿衣服,鬆蛾會預測天氣,蜘珠會用蜘蛛絲穿梭到各個地方....所有這一切,無不讓人爲之驚訝和歎賞。這本書以人性觀照生物性,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爲人們留下了一座富有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寶藏。

這也讓我們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當仔細觀察一隻螞蟻從高空掉下來去卻不會死,我被深深吸引,並通過進一步探究,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原來,因爲螞蟻很輕,重力較小,所以從高空掉下去不會死。通過仔細觀察,我的發現越來越多,我的寫作素材不斷豐富,寫作對我來說不再是攔路虎。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如果沒有像法布爾這樣的精神,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讀《昆蟲記》有感11

最近我迷上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在我一開始讀它的時候,就深深的被裏面的昆蟲吸引了。這本書寫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種類繁多,有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

在這麼多昆蟲裏,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個?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母甲蟲。不是因爲她有着美麗又可愛的外表,而是她對孩子的那份堅韌的愛。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她的卵存放在一個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的空間裏。她的卵可能會被悶死在裏面。但爲了不讓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她就想出一個好辦法,預備一個牆壁薄且精緻透氣的小房間,讓她的孩子居住。母甲蟲爲什麼會想出這麼聰明的辦法呢?因爲母愛的力量激發了她們無限的創造力,讓人敬佩不已!

當我還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微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落下來,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一二十次,對於一隻揹着沉重的小圓球的小甲蟲來說,這是怎樣的毅力呀!還要攀上陡峭的斜坡,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有時甚至可能性命都搭上,但他們依舊不放棄,勇往直前,讓人肅然起敬。一隻小甲蟲,都知道“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何況我們人類呢?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有人便會失去耐心和信心。這些題雖然有些難度,但也不是困難到極點。而且,別人能做出來,我們爲什麼不能呢?因爲我們只願意做簡單的題目,缺乏了迎難而上的進取心,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挑戰,那麼他永遠是弱者!

我很喜歡《昆蟲記》這本書,從中可以學到昆蟲身上可貴的品質,來提高自己,激勵自己!

讀《昆蟲記》有感12

暑假裏我又看了一遍去年寒假就看過的《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瞭解了許多關於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有趣極了。

你們知道嗎?知了唱歌是因爲它在黑暗的地下做了四年苦工,才見到光明,所以忍不住開心地縱情歌唱。在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還以爲它是熱得受不了才叫呢!有一種孔雀蛾,它們的'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天,只來得及找一個伴侶。還有捕蠅蜂媽媽,她能夠準確地估算出自己的寶寶能在多長時間內吃完她留下的食物,神奇吧?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螳螂了。螳螂雖然有美麗的容貌,在平時捕食時,總是假惺惺地擺出一副祈禱的樣子。但你可千萬別被它的外表給騙了。每當有獵物經過它面前時,它總是會打敗它,把獵物變成自己的美餐。因爲螳螂的暗器真厲害!細針般的硬勾,鋸齒一般的刺,一對健壯無比的大鉗子。這其中不論哪一個讓你碰上都是不好受的。螳螂還吃自己的同類,雌螳螂還吃自己的丈夫。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螳螂媽媽生下寶寶,幫它們建好巢之後,就什麼也不管了,我覺得螳螂媽媽一點也不稱職,不該丟下小螳螂不管。我認爲昆蟲世界裏最殘忍的就是螳螂了。

讀《昆蟲記》有感13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也是一部十分宏偉的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號。

我很喜歡法布爾優美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寫蟬向螞蟻乞討食物的文章,他是這樣描寫的: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放着大袋的麥粒,正掉着臉去背對着乞討食物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這樣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讀着這些奇妙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對法布爾產生了莫大的'敬佩之情。

我敬佩法布爾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的知識樂園。可他爲了完成《昆蟲記》,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家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窮中熬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盡了冷板凳,最終成爲傑出的昆蟲家、文學家。

法布爾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本傳世鉅著,還有“追求真理,執着探索”的科學精神。

讀《昆蟲記》有感14

暑假裏,我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作者亨利·法布爾熱愛科學,他將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獻給了研究昆蟲。這本書語言十分幽默,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昆蟲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法布爾所敘述的昆蟲習性來源於他的仔細觀察和用心的體會,他將昆蟲的.習性真實地刻畫了下來,讓人們更加了解昆蟲。

讀起那一篇篇文章,昆蟲們就像圖畫般浮現在眼前:織網、捕蟲的蜘蛛,善於僞裝的枯葉蝶,揮着大刀的螳螂,還有唱着歌的蟬……世界多麼奇妙!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人類都驚歎不已。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蟋蟀的故事。蟋蟀爲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有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裏,使四個發生器同時振動。蟋蟀還有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着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以人性關照蟲性”,在這本書裏,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體,在對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作者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熱愛。

我非常喜愛《昆蟲記》這本書,沒事時我拿起它,沉浸在其中,彷彿和法布爾一起探求昆蟲世界的奧祕。

讀《昆蟲記》有感15

19世紀末,在法國,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出版了,這本書共十卷,剛一問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就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法布爾耗盡畢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蟲學的鉅著《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布爾懷着對生命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寫成的。法布爾用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這是本書中的精華。因此, 時至今天《昆蟲記》仍被公認爲是跨越時間的不朽經典。

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後,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住了。法布爾以其充滿愛的語言,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這裏有善於僞裝的螳螂,一直爲未來做準備的天牛,勤勞有條理的舍腰蜂,爲孩子盡職盡責的母蜘蛛,有團隊合作精神的松毛蟲......每一種昆蟲的習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

正這是這樣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溼、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

讀完這本書後,原本對昆蟲一點兒也不感興趣的我,也開始對昆蟲的世界充滿了好奇,開始留心起身邊的昆蟲。漸漸的發現這些小生靈真的很可愛。他們雖不如人類高等,但卻有自己的情感。先來說說狼蛛吧。

狼蛛是有毒牙的蜘蛛中的一種,它們咬獵物的時候很精準。它們會咬住獵物身上的活動神經,讓獵物停止活動,然後再把它們殺死,吃掉。不僅如此,它的外表也極其可怕。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着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真是讓人望而生畏!雖然它的外表很可怕,獵食也很殘忍,但卻有強大的.母愛。當狼蛛產完卵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輕輕推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卵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法布爾把昆蟲當成人類來友好的對待,在他看來,昆蟲與人相等。他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記》雖然是一部昆蟲的研究記錄但卻教會了我許多。 作者對昆蟲研究的執着,也讓我深受感觸: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