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優秀15篇)

觀後感1.0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昆蟲記》讀後感(優秀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爲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爲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讀後感2

一直以來,我對昆蟲的認知都限於這隻蟲子的顏色真是色彩斑斕,那隻蟲子的外形又是奇形怪狀。

直到最近,我閱讀了法國作家法布爾著作的《昆蟲記》。作者在書中詳細地描述了一些昆蟲的種類以及生活習性等等,使我對大自然中的那些小小的昆蟲有了重新的認識。夏天的夜空裏,一閃一閃的螢火蟲是很美麗的,那一隻只小小的蟲子看起來是那麼弱小,可誰知道那是一隻兇惡的'獵手?《昆蟲記》裏告訴我說螢火蟲能捕食體型很大的蝸牛。

道路邊的螞蟻是隨處可見的,它們一直都是在忙碌着,我不知道它們在忙些什麼。作者告訴我們,螞蟻能用觸角交流,而且蟻羣裏有明確的分工,兵蟻是爲戰鬥而生的;工蟻忙着收集食物,蟻巢深處還有一隻蟻后,它是整個蟻羣的中心。蟋蟀的叫聲也許會令人厭煩,你以爲它真的是用嘴巴“叫”出來的聲音嗎?《昆蟲記》裏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原來蟋蟀是用翼互相摩擦發出的聲響。這樣形形色色的昆蟲還有很多很多……昆蟲有的對人類有益,有的對人類有害,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區分它們,對有益的保護,有害的消除。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和這些昆蟲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裏,人類是偉大的,但是我們也絕不能忽略這些渺小的昆蟲,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在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的勇氣。在生活中我也細心觀察,發現了蝸牛爬得很慢,下雨前蜻蜓會低飛,向日葵會跟着太陽轉。我更要努力學習,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

《昆蟲記》讀後感3

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我們的“遠親”,昆蟲,每天從我們身旁來來往往,但卻很少有人去觀察、研究他們。

然而有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他們,這個人就是法布爾。不但如此,他還創作了的鉅作《昆蟲記》,這部鉅作被譽爲“昆蟲的史詩”,而法布爾也被達爾文贊爲“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在《昆蟲記》這部鉅作中,作者沒用到華麗的辭藻和熱烈的激情,但那種樸素的筆墨恰恰成就了一部嚴肅且優美的散文。整部書的故事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那些平實的文字具體而詳細,清新而自然,幽默的敘述,更是惹人捧腹大笑。個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紅螞蟻、蟹蛛、石蟬、孔雀蛾。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多麼奇異、有趣啊!在作者的筆下,天牛像個小氣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的`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生活景象,包含了關於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着人文的關懷。從這些詳實的描述中,我細細品讀,終於對法布爾一生的樂趣有所體會,他盡在探索世界生命的真正面目,字裏行間充滿着睿智的哲思。他探索着自然界蘊含的科學真理,他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是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哲學家的思考,美術家的觀察,文學家的敘述向我打開了通向昆蟲世界的大門,也是科學的大門!

《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記》,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法布爾把昆蟲作爲自己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作爲是一種樂趣,且畢生的心血都融入其中。因爲他喜歡昆蟲,把昆蟲當知己來看待,所以才能把昆蟲寫得富有神祕色彩,可以從書裏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和他仔細的觀察。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昆蟲是可愛的,是有感情的,他們是大自然的生靈,是人類的朋友,而不是令人憎恨、厭惡的對象。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在他的觀察下,已成爲一個超級“幾何大師”,“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地球不應當被人類霸佔,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爲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記》讀後感5

一開始,我聽到有昆蟲記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裏想竟然還有這種書,等我拿起昆蟲記這本書時,我一看,原來是著名的作家法布爾先生寫的,當時我很驚訝,不過我還是馬上拿起昆蟲記這本書開始讀了起來。

當我看到樵葉蜂的時候發現,樵葉蜂這種蜜蜂根別的蜜蜂不一樣,樵葉蜂它是住在蚯蚓的管道里的,而別的蜜蜂不是住在蚯蚓的管道里的,而是自己建築掛在樹上的巢穴,比如大黃蜂、小蜜蜂等等。樵葉蜂還有個特點是,我們平常見到的蜜蜂是黑色條紋的,其他的地方都是黃色,但是樵葉蜂的條紋是白色的,其他的'地方根別的蜜蜂一樣,也是黃色的。還有你在葉子上發現很多小孔的時候,其實那些就是樵葉蜂乾的。我感覺樵葉蜂它是個剪東西的好能手,因爲法布爾他也說了那些小孔很漂亮,所以我覺得它會是個剪東西的好能手。

等我看到最後一篇碧蒼的時候,我看到一些內容,說碧蒼它每次看到死老鼠或者是別的死東西時,它都會飛過去,把那些死東西清理乾淨,當然我也知道還有很多昆蟲也是可以的,我看着看着,發現有一種昆蟲的小時候,就專門在這樣的動物裏面喝血。我推斷出碧蒼它這一個昆蟲一定是一個清潔家,所以我喜歡碧蒼。

我感覺法布爾寫這些昆蟲寫的非常詳細,直到現在我才知道給我推薦昆蟲記的原因,所以我超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讀後感6

世界是多彩的。我們周圍有許多昆蟲。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要理解它們,我覺得讀《昆蟲》是首選。寒假期間,我細細品味了這本書。以下是我看完昆蟲學的感受。

《昆蟲》一書的'作者是讓&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爾。法布爾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但他努力工作,開拓進取,成爲一名自學成才的學生。12年獲得雙學士和博士學位。但這種努力並沒有得到法國教育界和科學界所謂權威部門的認可,以至於我雖然一直夢想着能執教一所大學,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只能放棄中學教學,靠微薄的工資維持一家七口的生活。

然而,法佈雷加斯並沒有氣餒。除了認真教學,他還利用業餘時間仔細觀察和研究昆蟲。他的力量和堅韌幾乎到了忘記吃飯睡覺的地步。他對昆蟲的好奇和熱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我非常喜歡讀《昆蟲》,因爲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爾作品中的小昆蟲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滿靈性,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非常可愛。甚至連大多數人討厭的吃糞昆蟲都讓人覺得有趣。我欽佩吉恩&米德多;亨利&米德多;法布爾的毅力,因爲《昆蟲》是一本十卷兩三百萬字的書,作者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不知道要多少個春秋才能看完這本書。

我認爲我們不僅要了解這部作品的內容,還要學習作者不懈的探索精神。在這裏,我寫下看完之後的感受。

《昆蟲記》讀後感7

暑假我看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

這一部概括昆蟲種類、特徵、習性講述了昆蟲最真實的生活著作。而在這一系列的字裏行間,作者法布爾也加入了自己對昆蟲,對生活的感悟。讓它也不單單是一些科普類的觀察日記,也融入了許多對生活的情感。

在《昆蟲記》這一系列中,我印象最深的昆蟲是松毛蟲。這是一種以松樹爲食的昆蟲。在原文中這麼描寫它們卵和幼蟲:“該物體長3毫米,寬4-5毫米,外表如絲一般柔軟光滑,白中略顯橙黃色,覆蓋着鱗片,鱗片像屋瓦似的疊蓋着,排列雖然整齊,但不成幾何秩序,外觀猶如榛樹未曾開花時的花序。”“這些細小微弱的創造物只有1毫米長,它們呈蛋黃色,滿身纖毛,其纖毛又短又長,短的呈黑色,長的'呈白色。”

松毛蟲雖然是一種害蟲,當它們身上所有擁有的一些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松毛蟲和睦相處,每一隻蟲都在最大努力爲集體做貢獻。幹活時絕不懶散拖沓。不像生活中一些人,總想在一些方面投機取巧。而松毛蟲卻因爲完成自己的職責而感到滿足,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啊!

松毛蟲在過冬時,由於每條松毛蟲體內的絲線數量已經不足,它們會合力修建一個用於禦寒的屋子。這種極高的合作意識恐怕有許多人類團隊也做不到吧!更有甚者,不爲團隊幫忙還在內部挑撥離間,導致團隊面臨信任危機,甚至有解散的風險。不僅如此,松毛蟲修築屋子的時間還是在冬天來臨之前,可謂是未雨綢繆,就算冬天提前來臨也不怕。不得不說,有時候可真是“人不如蟲”啊!

在這本書中,除了松毛蟲,還有許多其他的昆蟲。甚至連一切故事發生的地點——荒石園都做了一個描述。不過這篇文章已接近末尾,我也不一一描述了。

《昆蟲記》讀後感8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這本書,將我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使我特別着迷。書中記載了十幾種昆蟲的生活方式,上演了一幕幕昆蟲大戰,讓我知道原來昆蟲之間的愛恨情仇竟然和我們人類相似……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掠奪者——紅螞蟻。它們驍勇好戰,以搶奪爲生。它們不會哺育兒女,也不善於尋找食物,它們需要有人伺候,因此它們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搶奪黑螞蟻的蛹,孵化成自己的奴隸。在紅螞蟻進軍的途中,作者法布爾耐心地設下了四次圈套“阻擾”紅螞蟻的集團大軍前進,儘管難度一次次加大,但是竟沒有一次能夠成功阻止紅螞蟻前進的步伐。由此可見紅螞蟻不僅有着堅強的毅力,而且還具有極高準確的'記憶力。

接下來,我們再認識一下歌唱家——蟈蟈。蟈蟈爲三大鳴蟲之首,一般發出聲音的是雄性蟈蟈,在深夜的田野裏我們經常能聽到它的“歌唱聲”。蟈蟈以食昆蟲爲生,是農民伯伯的小助手,因此它還有“田間衛士”的稱號。

最後,將要登場的是勤勞者——蜜蜂,小蜜蜂的腦袋圓圓的,黑溜溜的眼睛咕嚕咕嚕地轉,甜蜜蜜的嘴巴小小的,小巧玲瓏的身子,細手細腳。別看它長得小,它可是一種危險的昆蟲,它的尾巴里藏着一根小小的毒針。毒針一旦扎到人身上,就會讓人的身體起個大泡。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小蜜蜂就會飛到花叢中採蜜,一直到秋天收集花粉結束後才放肯慢腳步,休息一下,可真算的上是昆蟲中的“勞模”了。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寫出像《昆蟲記》這樣了不起的作品,就要像法布爾一樣做一個有恆心、有毅力的人。

《昆蟲記》讀後感9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蟲子”寫出這樣的書,更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圖書節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作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這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如果沒有那種精神,就是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海里將流失掉一片智慧海域。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眼光,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懷”。在本書中,做這件職業與人生感悟熔於一爐,娓娓道來,對以種種昆蟲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做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區偶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精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臉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有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於自然界衆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顧作深刻,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充滿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不多,也一點兒不少”。

《昆蟲記》讀後感10

讀《昆蟲記》比《海底兩萬裏》要耗時很多,這也許是《海底兩萬裏》比它更好理解,故事性也更強一些吧。總之,今天終於把《昆蟲記》讀完了,原來昆蟲世界也是如此有趣,和海底世界一樣令人着迷。我知道了蟬是怎樣脫殼的,螞蟻是以蚜蟲分泌物爲食,格朗多克蠍子和納博訥狼蛛誰更勝一籌……

這本書並不像那些標準的科普書,從來沒有東拉西扯:這種昆蟲是什麼門什麼目,但又不在什麼屬什麼種。《昆蟲記》給人的感覺是很平易近人的,雖然是在描寫昆蟲的特點,但卻時常會令人發笑,感覺和作者一起走進了一個詩化的昆蟲世界,去探尋一些詩化的昆蟲的奧祕。就像天牛幼蟲是破壞樹木的罪魁禍首,終日在樹木體內以木屑爲食物;螳螂的`那對危險而完美的捕獵工具是如何爲民除害的;松毛蟲會繞着花盆排着長隊轉圈圈;蟋蟀的住宅有多麼豪華,靠自己雙手奮鬥出來的纔是最好的……。讓今人頭痛的科普文變得和戲劇小說一般有趣,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要走近昆蟲,瞭解昆蟲,讓平凡的昆蟲世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所以,在我看來作者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昆蟲學家,它更像是一個擁有特殊素材進行創作的文學家。他以千奇百怪的昆蟲爲對象,以它們的生長習性爲材料,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的可愛之處。

記得羅丹的一句名言:在我們的世界裏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法布爾發現了屬於自己的美,在自己的眼中留下了永久的快樂的世界,並用文字把這些美這些快樂傳遞給我們每一個人。撥開生活的浮雲,就可以發現那份屬於自己的美。我們曾經不也是這樣嗎?希望大家都可以將美留在自己的眼中留在自己的心中,不一定要和法布爾相同,卻一樣可以讓你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昆蟲記》讀後感11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做《昆蟲記》的書,《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生物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名作。

書中作者把我們引領到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裏。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等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及特點。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恍如身臨其境一般。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能瞭解到昆蟲世界的真實面目,還能讓我們發現大自然中蘊藏着的無窮奧妙。

我就拿書中的第三篇《石蠶》這篇文章來講。裏面的石蠶它是一種多麼聰明而又勤勞的昆蟲啊!我們人類可不能小看它們哦!這篇文章首先講了石蠶用了“金蟬脫殼”這個辦法從水甲蟲的手中逃了出來,然後它把小鞘丟在河裏後,又重新做了一個。因爲鞘是石蠶的住所也是它的.防禦工具。它們會隨時預防着水甲蟲的下一輪襲擊。如果沒有鞘,石蠶不僅沒有住所,連它的命都會丟掉。不過讀這篇文章地時候,有一個地方我很好奇,爲什麼石蠶能駕駛着它的鞘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呢?

爲了能解開我的這個疑惑,我決定做一個實驗。我拿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裏面裝滿水放進池塘裏,它會沉到水底。於是我又拿了一個礦泉水瓶裏面裝半瓶水,也把它放進池塘裏,發現它浮起來了。我這個謎總算解開了,原來呀!裝滿水的瓶子比較重,所以水就浮不住它,而裝半瓶水的瓶子較輕,那水自然浮得住它。所以石蠶依靠它的鞘也就擁有了這麼大的本事!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爾寫的《昆蟲記》除了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外,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讓我們懂得生命的可貴。讓我們一起走進昆蟲的世界裏,與它們一起生活一起快樂吧!

《昆蟲記》讀後感12

在古代,埃及人認爲,蜣螂是一種神聖的動物,而且他們認爲小甲蟲是從原球裏出來的。事實上,這個圓球只是它的食物而已,這個圓球並不好吃,它只是把別的地方的垃圾搓起來成了圓球而已。

對於蜣螂來說做一個這樣的圓球可不太容易,需要克服一些困難,但一些貪吃的傢伙仍然做得很大。等到圓球做好後,他們必須把它搬到適當的地方去,他們走得十分艱辛,而且他們走的都是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的'地方。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防止那些賊蜣螂來搶他們辛苦的成果,那些蜣螂很狡猾,他們假意幫他們運食物,等到他們不注意時,那些賊蜣螂便會把糞球運走,被偷走糞球的蜣螂就會自認倒黴,不過他們會打起精神再做一個糞球。雖然運食物回家路途十分艱辛,再遇到賊蜣螂搶走它的食物時,它仍毫不氣餒,重新再來......

看到這,我就想到看過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叫劉輝的人。他生下來就沒有雙臂,可他克服了歧視,克服了困難,他不僅學會了游泳,還學會了彈鋼琴,雖然他在學鋼琴時,他的十個腳趾無數次被磨破,他也不知多少次從琴凳上摔下來,但他不氣餒,不放棄,終於能彈奏出了優美的旋律,當別人問他爲什麼這樣做時,他笑着回答了一句,至少我還有腳。

不管是蜣螂還是劉輝,他們的生命中都有樂觀精神,而且遇到困難時是那樣的百折不撓,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昆蟲記》讀後感13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它是由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爲學家、文學家和博物學家,被稱爲“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寫的。

法布爾小時候很喜歡觀察動物和昆蟲,但他的父母不同意,看見他拿昆蟲就不停地責罵,但這並沒有讓法布爾改變自己的喜好,在這本《昆蟲讓》中,寫的就是法布爾接觸的昆蟲。

在《昆蟲記》的描述中,大家一定都知道蟬和螞蟻的故事,那是由於蟬一個夏天都在唱歌,冬天沒有糧食去向,受到一頓不好的待遇被轟出門的故事,而讀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蟬在樹上鑽孔,把吸管伸進洞裏去吸取汁液。螞蟻被吸引來了,便一擁而上,咬着蟬的`腿,託着暗裏的翼,爬上蟬的背,蟬被這些小人惹地心煩,放棄了自己的水井,螞蟻成了井的主人。”在《伊索寓言》中,蟬總是好吃懶做的形象出現,而螞蟻則是吃苦耐勞的象徵。在這段話中,說明了無惡不作,好吃懶做的是螞蟻,而甘願與人分享,勤勞生產的是蟬啊!

我小的時候,有一本獨特的書吸引了我——《昆蟲記》。當時還不太能理解裏面的內容。而今,當我再翻出這本書,便開始細細品讀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書中寫了許多有關昆蟲的奇聞異事。在這些數不清的故事中,我最難忘的是有關螢火蟲的。

原來小小的螢火蟲蘊藏這麼大的奧妙!生活中那些司空見慣的動物,也可能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科學祕密。生活真是處處皆學問啊!

《昆蟲記》讀後感14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裏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溼、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裏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爲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爲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裏,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着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着我,讓我感到了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這個的虛無縹緲,並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着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它們的和痛苦,比無限大的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着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鉅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昆蟲記》讀後感15

我喜歡昆蟲,也曾飼養過昆蟲,在草叢中尋覓,在穀物中翻找那些蹦跳的、蠕動的小傢伙是我的一大樂趣。起初只是出於好玩,爲了滿足好奇心,而把蟲子作爲自己的寵物。自從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後,我對昆蟲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再也無法把這些小生靈純粹當做小寵物來看待了。

曾在草叢深處捕獲了綠蚱蜢,關在玻璃瓶中,放入幾根草飼養着,但沒過多久它就絕食自盡了。對此我納悶了好久,實在想不出這是爲什麼。看過《昆蟲記》後,我知道了原因,法布爾寫道:“一個休息日,我正在門外散步,突然有什麼東西從樹上落下,還不停地叫着。我跑過去一看。原來一隻蚱蜢正在貪婪地撕咬一隻蟬得腹部。蟬徒勞地叫着,不斷掙扎,蚱蜢則死咬住不放,把頭深深紮在它的內臟中,一小口一小口地拽下來。”原來,蚱蜢是食肉昆蟲呀!

有了養蚱蜢的經驗,我對於飼養昆蟲更加謹慎了。在瞭解到蟬吃樹葉的汁後,我事先放入了幾片樹葉,再把“囚犯”關入牢房,滿心歡喜地等待着它的`變化。大約過了20個小時,當我再去觀察它時,卻發現這可伶的小蟬“六腳朝天”地躺着。我拉開紗窗,想借光細看它時,這小囚犯竟然“死而復生”,飛走了。看來這小昆蟲也會騙人啊!

在《昆蟲記》中,作者法布爾告訴我們許多昆蟲不爲人知的另一面:從圓網蛛到聖甲蟲,這兩位看似冷酷的媽媽實則是不惜用盡自己最後的精力爲兒女毫無保留地獻出所有的絲,所有精緻的食物;總被人認爲溫柔可愛的螢火蟲竟會以閃電的速度獵食蝸牛;看着笨拙的“大孔雀”蛾幼蟲會織出構造巧妙的繭……這些事例都表明了昆蟲擁有人類難以想象的智慧。

記住蟲子並不渺小,蟲子也有值得我們人類尊重的大智慧。

標籤:昆蟲記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