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LoveLive!觀後感

觀後感3.15W

LoveLive!講述一所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傳統高校“音乃木阪學院”因爲入讀的學生人數驟減,所以正面臨着廢校的危機。九位個性鮮明的少女決定一起努力成爲偶像,希望可以憑藉偶像的名氣增加生源來挽救自己所喜愛的校園。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相關文章吧。

LoveLive!觀後感

LoveLive!觀後感

其實已經不記得第一次聽「らのLIVE 君とのLIFE」是具體什麼時候了,反正就是動新DVD的待機菜單動畫。可以說,第一遍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然後2010年冬,看了動新聖誕特輯的待機菜單動畫「Snow Halation」後,瞬間有點受不了了。找了ISO的鏡像文件,自己壓了MV,下了專輯,放在ipod裏反覆聽,那時候這個對我來說還很陌生的企劃只有四首歌。

可惜,那時候關於LoveLive!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到處查也查不到什麼有用的內容,而且那時的我也不會去逛什麼公式站,日語也是ぼろぼろ的狀態,對於繆斯的瞭解也僅僅停留在了那四首很好聽的元氣的歌曲,以及兩個當時看了覺得碉堡了的MV。

然後時間就直接跳到了12年11月(大概)的時候。偶然的查了下來年一月番的列表的時候,一個熟悉的名字印在了眼前,「ラブライブ!」,“咦?這不是LoveLive嘛!”。這個從日語假名到英文的反應也正是當時心情的寫照,畢竟,10年第一次看到這個企劃的時候,還對日語的片假名十分的生疏,只是一單的待機畫面那個LoveLive!的字樣很顯眼。12年再看到,聯想到的瞬間,驚訝和喜悅之情真是難以言表。我還記得我還馬上在豆瓣上發了一條廣播推薦這部新番,說的大概是10年就已經有了企劃,歌曲很不錯,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可惜那時候理我的人,只有F醬一個。後來大概是手賤把這條廣播刪掉了,現在有點後悔呢。

當時,看完一期動畫的宣傳視頻後,發了瘋的去補剩下的三單到五單,反覆反覆看,感覺永遠看不厭似的。學姐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喜歡這個企劃最根本的要素是喜歡這些有元氣的歌曲,如果佈教的時候,對方不喜歡這些歌的話,基本再怎麼布也是無濟於事。沒錯,當初被這個企劃吸引,不是因爲那些可愛的小姐姐,也不是因爲夥伴之間的友情或者對夢想的追逐,單純的就是喜歡她們的歌。聽了很開心,聽完還想聽。就算大部分都是合唱,並沒有很多的展示每個成員的特色(早期的歌幾乎都是這樣),也依然被吸引。

其實真正腦殘上的契機,果然還是School Fes的手遊,剛開玩的時候,一晚上就打得出不來了,記得那時候是第一次的綿羊小鳥活動,爲了拿卡,LP槽又很少,又捨不得課金,晚上睡覺都是三個小時醒過來刷一盤遊戲再睡的節奏,簡直有病。那時候還在豆瓣發了一條戲謔的廣播,吐槽自己爲了拿到睡衣小鳥眼神完全是爲了拿到哇太君的炮姐(正好那時候炮姐二期播到那裏)。可能是幾條神經病的廣播把F醬也拖入了手遊大坑(我記得明明那時候我的廣播寫的是‘手遊是坑千萬別碰’來着的)。接着發現原來niku也在坑裏。那時候真的爲了簡單的pt計算,三個人也會互相討論將近四十多條迴應。集齊一個R卡覺醒戰隊也高興的快瘋掉。這些一年前的回憶,現在想想真的是非常的美好啊。

於是,就像是有魔力一樣,手遊也覺得不過癮了,開始反覆的把一期拿出來重新看。陸續發現了很多一期當中的小細節。隨着對角色越來越入迷,一期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也能夠笑半天(比如那次大家比賽唱歌跳舞的分數分佈)。如果把LL純粹當作一部動畫作品來看的話,最成功的地方,我想就是它作爲一個角色導向型的作品,中心劇情簡單粗暴到根本不需要腦子去想,動畫純粹就是在認真地塑造這九個可愛的妹子,結果就足夠讓我們這些喜歡上這些角色的人讚不絕口,反覆看都不會膩。我是不太懂那些深奧的一期評論裏的高級理論。我只是單純地覺得,竟然真的有一部作品可以做到讓我百看不膩,簡直可怕。就算是EVA高達空境飛越巔峯一流,也根本做不到這種程度,但是LL居然做到了。

不過徹底發展到沒藥醫的地步,就完全拜聲優們所賜了。其實,我真的挺佩服當初選角的staff們的。記得當初第一次看完二單,就非常興致勃勃的去看Cast表,結果只有南條愛乃這一個名字稍稍有點眼熟,別的一個都不認識。到了一期開播前,我也只是勉強多知道內田和三森,好吧,新田因爲初音島III的關係也大概看到過這個名字,德井也貌似好像總在配角表裏看過這名字,至於Pile、楠田、久保、飯田等人,當時反應依然是“だれ?”。本來以爲這些陌生的名字,僅僅靠一部作品,我想我也不會過多在意,就像純桑到現在還經常開我的玩笑,3rd結束公佈的二期的時候,他給我看的每個聲優的祝福視頻,我用超不屑的態度看了,結果現在病成這樣,簡直自己打自己臉。

隨着業界良心LoveEcho!字幕組翻譯了各類Live和生放之後,就真的坑的出不來了。小姐姐們在生放上的表現,那麼真(nao)實(zi)可(you)愛(bing),真是一開始完全沒想到的。說句實話,自己的歲數也不小了,但是看了CV們的年齡之後,的確是挺驚訝的,沒想到竟然大部分人年齡都比我大。九個人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經歷,而隨着這個企劃到了第五年才真正的開花結果,九個人中好幾人的年齡也的確已經不小了。當我真正認認真真通過Live和生放開始瞭解起LL一路走來的過程的時候,纔是我真正被打動的時候,九位小姐姐正是這九個可愛的角色的真正締造者。之前連見都沒見過的名字,現在卻已經印在心裏永遠都忘不掉。更甚,有幾個成員,她們可能除了LL以外,就什麼也沒有了,她們堅持下來了,努力了,真的很難想象這些年來她們投入的熱情、汗水以及揹負不認可的時候的那份堅強。可能,有一部分不待見LL的人,理由是“太不真實劇情太假邏輯太夢幻”,可能他們更喜歡描繪‘人間真實’的WUG。可是,我認爲,真正的‘人間真實’其實正是發生在繆斯真人的這九人之間。3rd的最後,德井回憶那個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在展位上拍照的C78現場;幾乎都是靠成員的家人十張十張買出來的一單那只有四百多張的初動。一開始,幾乎都沒有人知道的企劃,如今,二期一卷的初動成爲了TV Anime史上最高初動。而這整個過程,纔是人間真實,纔是人間奇蹟,繆斯從來就不止九人而是十八人!

在觀看整個二期的時候,也許,劇中的角色,只是經歷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學期和畢業季,但是在瞭解了整個企劃的始末之後,我所看到的內容不僅僅是一段新生高中生偶像團體稱霸全國的茶番,而是,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煽情,都極具代入感,有幾句話,簡直就是赤裸裸對着一直以來支持着自己的粉絲們的真情告白。這時,我也只能用一句“對不起,讓我再哭一會兒”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事實上,不僅我們這羣LoveLiver,二期的配音,很多場景,CV們都是一邊哭一邊配完的。えみつんFight Club 第三回裏,南條也曾提到,就連音響監督,最後幾話也是全程一邊哭一邊錄完大家的配音。其實,真的一點也不難理解,爲什麼我們這羣瘋狗能這麼神經這麼有病的愛着這個企劃。騙錢麼?騙,但是如果是能夠給我帶來快樂與元氣的LL的話,我願意砸,又如何?已經不知道多少次,在工作上遇到煩心事的時候,聽聽繆斯的歌,就能原地滿血復活。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當不得不避免遇到畢業這個話題的時候,不管是我們LLer還是CV,我想都是極度捨不得的。那句大會結束之後繆斯就解散的臺詞之前果哥的起頭,新田把這份捨不得配的淋漓盡致。而二期另外一個讓我十分讚賞的一點,也正是在很多情節點上都做了對之前的鋪墊的完美的收束。包括:十話的最後繆斯決賽時候用的宣傳語“みんなで葉える物語”就是當初企劃設立之根本的宣傳語;十二話觀衆安可的時候回憶起的first live那時果果說的祈盼和如今已經實現的事實;十三話的天台,那個每一話ED裏都會逐漸變淡的用拖把寫的繆斯字樣,果哥一句“我們堅持下來了哦”,那哪是短短26集動畫的長度。以及最後的最後,實現吧,我們的夢想(一期主題),你的夢想(觀衆代入)到大家的夢想(咱們劇場版再來一次!)都是十分炸裂的內容。還好,這一次,LL還沒結束,我們還能再死緩一次。

不過,也正如南條在Cast Interview最後所說“既然是一部作品,就總有一天會迎來結局,告別之日終究會以某種形式來臨吧。希望到時我能無所依戀,エリチカ本身也有所成長,從我的身邊好好地道別,盡情的展翅高飛就好了。爲了能迎來最絢麗的結局,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我會想和裏一起走到最後呢。”所以,最後也借鑑本命的原話:也許,這部作品的結局,已經並不遠了。在結束之前,既然擺明了我做不到無所依戀,但至少,直到最後,請讓我一直支持下去,支持到能夠迎來的最絢麗的結局。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我會想和這部作品一起走到最後呢。

LoveLive!觀後感

我於《愛生活》之道,確乎是屬於後進的。去年秋天纔有幸看了動畫版,之後沉迷至今。這兩天,隨着第二季動畫的放送,一直如小動物般冬眠在精神病院裏的大家,開始活躍了起來。在本片的條目底下,更多了幾篇不可多得的理論文章,以供同好參詳,這是很好的。至於我本人,卻仍然覺得在自己所認識的範圍內,對於本片,似乎猶有義,所以便寫在這裏,以求治病救人,更兼與先進於本片的評論和光同塵一番。

迄今爲止,我們似乎一直將藝術水準和表達力作爲談論《Love Live!》的標準,這樣的取向並沒有什麼錯誤。誠然,一大羣女孩子在一起喧鬧的`景象總是給我們貧弱的現實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當九名藝術的女神燃燒着情熱,命運的卡牌銘刻上了南十字星,或許作品本身的形式意志、而非技巧,已經被人忽略。而在古典技巧這一體系中評判《Love Live!》,自然會得出這樣的作品沒有什麼特別這樣的結論。可是,如果借用本片狂熱愛好者們口中“西木野病院”的隱喻,我們爲什麼會生病呢?爲什麼《Love Live!》會成爲維持日常生活必需的藥品呢?爲了回答這樣的問題,必須對本片作者、甚至觀者的意志做一番探討。

所謂意志,通俗來說即是人類對於周圍事物的憂慮,帶着這些觀點、運用技巧來設定故事,或者帶着這樣的期待來觀看故事,便成了欣賞人工藝術品的形式。即使在大部分商業片中,作者的意志往往等於演技,觀者的意志則是打發時間,但只要是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相信其意志總是會在其表現手法中留下殘骸的吧。而對於《Love Live!》來說,這樣的過程在《數據庫的守護者》一文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描述,死宅們在數據庫中各取所需,滿足了自己空虛的生活。再加上種種對宅文化的解析,我們大抵已經知道了“藥”究竟是什麼。

然而,這樣的回答卻毫無意義。如果對於本片的關係者的性格和意志做一番更爲細緻的考察,我們不禁要追問:究竟誰是醫生,誰纔是病人?

表面看來,西木野醫院的患者,也就是本片的同好們自然纔是病人,而本片的製作方和九位聰明可愛的μ’s則是醫生和看護婦。但是,難道在“數據庫消費”這樣的大背景下,花田十輝不正是稍微迎合着我們的期待來創作的嗎?難道病人還有選擇生病吃藥的權力嗎?這問題似乎並不能用互動性來掩蓋過去。在這個主體客體被打消的時代,在這個從中心崩塌的世界,在這個象徵界失墜的社會,請允許我們追問:究竟誰是醫生,誰纔是病人?

更何況,我們這些懷有惡趣味的人間,本來的身份,的確是醫生。所謂萌文化、數據庫消費的一個早期的源頭,即是上世紀末澀澤龍彥提出的“少女collection”概念。在其《少女collection序說》一文中,澀澤認爲:從神話時代到封建時代,作爲主體的男性一直將少女作爲一種玩物和標本來欣賞和玩弄,這是出於男性生理的必然。然而到了男女平權的現代社會,積極地反對男權的女性開始崛起。而失去主體地位的男性,在亙古不變的利比多作用下,則開始創造意志、精神上的少女形象,用以緬懷那逝去的古典、無垢的少女,滿足着自己那業已在現世中失去的收集癖。澀澤此文寫得非常深刻,不但預先規定了宅文化的起源、更對我們思考死宅的天敵爲何是不良少女、以及宅文化中的百合趨勢這些問題很有幫助。而藉助澀澤的文章,則可以看到,在原本的“少女collection”概念中,擁有維特根斯坦一般感性的我們,本來是拿着奇怪聽診器、矯正着少女們的醫生,而不是精神科的患者。

至此,請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建築在空中花園中的西木野病院裏,穿着白大褂的醫生翻着電腦裏的病歷,選擇着病人和對應的藥品並點擊着鼠標。當確定所開的藥物信息已經傳送到配藥的護士處之後,得意的醫生自在地脫下了白大褂,露出了穿在裏面的患者服,躺倒在牀榻上,等待着護士將他自己開出的藥品送來。而這一切自主治療的規制,則均出自院方之手,“醫生”所開的藥方也在院方的計算之中……

假使這樣的超現實場景真的被擺在桌面上,那麼《Love Live!》一定是一部和《懸崖上的野餐》或者友桐夏的小說一樣不賣座的作品了吧。仔細想想,其實日本近年來的“少女空氣系”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和我們認知中的“純文學文藝片”譜系是有所相似的,同樣缺乏故事(物語)性、同樣致力於人物刻畫、甚至同樣充滿着色情的暗示。其中的差別,則只不過後者中的人物比起前者來說更爲複雜和缺乏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邏輯性罷了。也就是說所謂的文藝片,即是創作者在繆斯女神的指引下開給自己的“藥”。複雜人物怎麼過一般人的生活,這是文學所要探討的。那麼,簡單平面(數據庫)、甚至在一般人水準之下的人物怎麼過日子,便是空氣系的專長了。這樣的轉換,對於商業片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愈是複雜的人物,如果找不準切入點,描寫起來就會越艱難,“不想成爲任何人,結果只能失去作爲人都有的存在感”,西園美魚這一角色便是其代表。同樣,在《Love Live!》中性格最爲複雜的高阪穗乃果人氣不過中游這一點也可證明。

可悲的是,用簡單人物來演繹簡單故事卻同樣難以創作出《Love Live!》這樣的傑作的。如果讓我們患者的意志中,是不允許被告知醫生是根據我們需要開藥的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和早期“少女collection”的製作者們不一樣,是自封爲患者的,或者說,是自居爲患者的醫生的,這便是我們的意志。我們中的很多患者,往往也分不清楚簡單故事背景下簡單人物和複雜人物的區別。純粹的“少女collection”或者對我們來說是過於濃稠了。再者,身爲《Love Live!》這樣的偶像動畫,其所需要構建的,本來就是稍稍高於大地、卻低於天空的空中花園。(也就是《當代女神的迴歸虛擬偶像與一種文化終結》一文所論的)。

於是,不得不去遮蔽。

即使從技巧上看,《Love Live!》也是一部以“遮蔽”爲意志的優秀商業片。我們不知道得知南小鳥轉學時的高阪穗乃果的表情,也不知道高阪宣稱“再也不做偶像”時園田海未的表情這兩張想來應當充滿着挫敗和苦澀的表情都被遮蔽了。對不可言說之物保持沉默,對只能傳達之物絕不加以描繪,或許這樣奇崛的分鏡只是驗證了本片的互動性,然而在我看來,此類無表情(或者在另一些時候的神表情)的刻畫卻使得本片的空氣系本質被洗去。

比較一下《Love Live!》TV動畫版和動畫版之前的漫畫、PV等可以得知,使得《Love Live!》大紅的動畫版中,改動最大的是高阪穗乃果和絢瀨繪里兩個角色,這對本來漫畫版中的幼馴染一個從普通少女變成了沒心沒肺一往直前的center位,一個從聰明可愛的會長變成了“絕對不會認同你”的會長。花田十輝的改造,除了《數據庫的守護者》一文所提及的“物語性”之外,更有着人物之間的衝突、羈絆和情感(當然這種情感的對位法,很不幸,是以犧牲東條希的配位爲前提的)。

於是“簡單人物過着不正常的生活”這種“熱血世界系”手法被採用,兩季動畫之間人物成長的不合理也被第二季音樂劇這種看上去很萌的古典(印度)歌舞片所糊弄了過去。作爲人類(澀澤龍彥、乃至米澤穗信的《リカシブル》都已經言明,現在是男女平權的社會,女生也有資格對動畫裏的美少女們感興趣)本能的萌文化,其陰翳中所暗藏的蠻荒性,一旦被巧佞的古典技巧所演繹,其效果竟然如此美好。

換而言之,對於西木野病院的院方來說,他們必須掩蓋自己讓病人充當醫生的事實,因爲患者們所能接受的藥物的狹量,院方所採辦的藥品不足讓患者們興奮(類似於連城三紀彥《夜鼠》的構造)。而我們的結論則是,患者們永遠只接受得了超出自己能力、卻又在自己接受範圍之內的藥物,並且自己餵給自己服用。當然,這並非什麼壞事,作爲本文筆者的我,本身就是西木野病院的住人。而另一方面,儘管說遮蔽這一過程,使得人類離大地和天空越來越遠,使得言語開出的鮮花被放進了洞穴培養,但是,對於製作者來說,在無遮蔽的自繇之前,恐怕更重要的,是活下去並受歡迎。花田十輝和京極尚彥洗白《愛生活》的手段,在我看來,和時下流行的在“純文學文藝片”中加入懸疑、推理元素,是一樣合禮的。

LoveLive!觀後感

《LL》企劃最初是如何寒酸已經有很多文章描述過了,這裏就不多作介紹。我第一次瞭解到這個企劃是因爲一款日本一公司的迷宮RPG,《神と命革命のパラドックス》,對應平臺爲PS3。因爲PSP上的前作《ヒロ改造畫》是一款很有個性的作品,對新作的消息自然也是持續關注,而遊戲非常顯眼的配音表很顯然讓人過目難忘。

日本一在這個遊戲上作出了一些很大膽的嘗試,配音表上同時出現了《Love Live》角色和聲優的名字。當時這些聲優大多名氣不高,只有個別的幾個人靠着《少女福爾摩斯》混了臉熟。遊戲中的角色性格和《Love Live》企劃中的對應角色反差也相當大,總之很難讓人把二者聯繫起來。但是這9個人給遊戲唱了不少歌。

這個項目最大的轉機應該是TVA第一季播放的時候。用TVA宣傳帶動手遊獲利,再通過手遊的下載量推廣認知,這種“原作=》手遊=》TVA=》周邊=》原作”的無限循環模式明顯是一個可模仿的新思路。事實上有很多公司已經開始了相關嘗試,替代了傳統的“漫畫=》動畫=》周邊”銷售鏈,比如同類型的《Show By Rock》就找到了著名的骨頭社製作TVA版本,更不用說《偶像大師》灰姑娘企劃的人氣爆炸。當然也有《艦隊Collection》這樣條件非常好卻砸在了營銷上的案例。由於手遊市場用戶數量巨大,相信今後也會有很多不怕死的土財主效仿。

因爲《Love Live》的項目開始時正是《偶像大師》系列的全盛期,很多人都把這部作品看爲對後者的拙劣模仿,而並沒有加以關注。但《Love Live》做出了一點很重要的變動,就是把用戶的位置從故事中完全消除掉,並且將本來歸屬用戶的牽引團隊責任作用集中到Honoka這一個角色身上。這樣一來用戶的身份由小組的參入者轉化爲小組的旁觀者,而完全排除了項目中可能遇到的包括挫折、失敗這些因素所帶來的負面感情。

虛淵老師曾經說過,日本是一個最迷信“みんな”這個詞語,以至於幾乎像神明一樣供奉起來的民族。這種從衆心態顯然也是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去控制的主要原因,並且不斷製造出像是《DQ》、AKB、《P&D》、韓流、《妖怪手錶》這些國民級別的現象發生。但人類的心理構造非常複雜,很少有哪些項目的策動人能從一開始就精確計算出從頭到尾的發展軌跡。

從這個角度來看,《LL》企劃很像是一場豪賭。然而他們卻成功地確保了用戶基數,所採用的方法,則借鑑了當時流行的F2P網遊:預註冊=》內測=》公測,開服後的活動=》更新=》大型資料片的循環結構。與之前將作品本身作爲基礎本體的舊式設計不同,《LL》更像是一款以現實世界作爲遊戲平臺的大型MMO,九名少女處在GM的位置,各個國家成爲不同的服務器,買單曲等於刷副本,Album是大型任務,演唱會是遊戲Event,漫畫和TVA則是起到補充資料的更新包的作用。

假設《LL》企劃的概念就是一個三次元MMO的話,劇場版就可以看作一個複合型的大規模活動。這個活動跨服,會在多個國家上映。這個活動還有巨大的參與人數,所有上映影院的容納人數要遠遠高於演唱會的容納人數並且所有用戶都會在首映時獲得同步的第一手體驗。它還對背景的設定內容進行了更新和收束,並且正式宣佈了現任GM的隱退聲明。如果這是一個遊戲的話,顯然這一切都預示着續作或者2.0版本已經上馬,很快就會推出。Sunshine企劃力推的新人大家也都看到了。

成員的年齡差已經顯現出影響,9人組合的活動形式想要一直維持下去並不容易;由於企劃本身和現實世界的時間同步,生命週期也要和現實世界保持一致,留給這個大器晚成的組合的剩餘時間已經不多了。於是就出現了劇場版中“與其老去,不如止步輝煌”的櫻花特攻思路,場面固然壯烈,但這同時也是一次對資源本身的最大限度消費,同時留給繼承者的是非常巨大的壓力。

而劇場版所做的,同時也是對舊繆斯時代的內容作出一次清算,提供給新用戶一個最好的切入點。畢竟,等到Sunshine組合綻放光芒的時候,大家只需要知道繆斯是一個屬於過去的傳說就足夠了。不過這並沒有解決新老用戶之間的溫度差,反而容易演變成“UC系”和“CE系”一樣的兩派互戰。這也是很多品牌同樣遇到並且感到頭痛的問題,至今爲止也似乎並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不過《LL》企劃的本質畢竟還是供用戶消費的商品,而不是製作者滿足個人追求用的藝術品。所以面對這樣一個資訊快餐化的大時代背景,作爲用戶也沒有必要去想太多,只要產品有娛樂價值,並且提倡了奮發向上的正面感情,那它的存在就是有意義,同時也是有必要的。

標籤:觀後感 Love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