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飄》讀後感(14篇)

觀後感2.0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飄》讀後感(14篇)

《飄》讀後感 篇1

1.阿什利這麼描述梅蘭妮:她是我曾經有過的唯一的夢想,唯一活着、呼吸着、在現實面前沒有消失過的夢想。

2.思佳描述自己對於阿什利的愛情:除了在我的想象中,他從來就沒有真正存在過,我愛的是某個我自己虛構的東西,我縫製了一套沒得衣服,並且愛上了它。當思佳發現自己愛白瑞德的時候,她覺得是阿什利遮住了她的'視線,才一直沒看清這個世界。

3.白瑞德對思佳說:你有沒有想過,我是懷着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在愛你的,愛了那麼多年才最後得到你。這是怎樣的一種犧牲啊?

4.《飄》裏白瑞德說:有兩個時期是可以賺大錢的,一是在建設一個國家的時候,一是在一個國家被毀壞的時候。

5.《飄》裏阿什利說:舊時代沒有光彩,可它有一種迷人之處,有一種美,一種緩緩進行的魅力。

思佳只有在梅蘭妮即將死去的時候才發現她的力量,以及她對這種力量的依賴。她感嘆:她是我一生中唯一的女友,除了母親,她是唯一真正愛我的人。思佳這個女人,即使做了很多不爲人理解的事,但是當我讀到這的時候,我心裏還是異常壓抑,就像心頭壓了一塊重石,難以呼吸,或許這就是出於對思佳的深深憐憫吧!

表面看起來那麼柔弱的梅蘭妮,實際上內心是強大的,最可貴的是她帶給了身邊人力量。連思佳都依賴她的力量,更何況是她最親愛的丈夫阿什利呢!阿什利對於失去這種力量的恐懼和無助遠遠超過思佳。

有一段我不太理解,貌似以前阿什利並不知道自己是愛着梅蘭妮,而是以爲自己愛思佳,可是那他當時爲什麼會娶她呢?

看完了《飄》,雖然只是個簡易本,但是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復,難以自拔,依然沉浸在書裏。這個時候,我就特別想念大學同學,我想如果她在我身旁,我們就可以一起探討這本書了,就像探討《根》一樣。可是現在,我只能一聲嘆息,套用安妮寶貝那句:知我的人哪去了,知我的人哪去了,留下我一個人獨享這美麗而哀愁的心情?

《飄》讀後感 篇2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飄》,是我喜愛的書之一。我喜歡文中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我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美麗而任性,並不是一個被大家歡迎的人。她會耍手段,但很堅強,很熱情,是個活潑可愛的女人。她喜歡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愛。但命運不那麼簡單。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爲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斯佳麗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爲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爲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慾望,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慾望會成爲我們的一種動力。這種慾望會促成文化、技術的發展,也會導致犯罪和戰爭。慾望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會追求自己的幸福,雖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糾紛,但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慾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說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們可以休息,但我們決不能放棄。

《飄》讀後感 篇3

又到升國旗的時候了,大家都肅立在操場上。聽着雄壯的國歌在耳邊奏響,望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一種莊嚴、聖神的感覺在胸中升騰——我們的祖國多麼強大,我們多麼幸福。繼而,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幅幅悲壯的畫面,將我的思緒拉向65年前。

65年以前,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了我們中國,在我國聖神的領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多少無辜的生命慘死在他們的刺刀之下,多少阿姨姐姐被他們殘酷蹂躪,多少房屋在熊熊大火中化爲灰燼……一時間,羣山失色,江河悲鳴。隨着一聲聲“支拉人”、“中國的豬”“東亞病夫”的叫罵,摻和着“大東亞共榮”、“中日親善”的謊言,祖宗留下的珍寶一件件流失,我們的國人一批批被戕害,國土一天天淪喪……一想到這些,我就痛徹心扉,火冒三丈。令我欣慰的是: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國難當頭,多少仁人志士奮起反抗。地道戰、地雷戰、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全國人民一起“亮劍”,多少英雄豪傑拋頭顱,灑熱血,可歌可泣,氣壯山河。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勝利,換來了和平美好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什麼需求都會得到滿足,再也沒有硝煙滾滾,再也沒有屈辱踐踏。然而,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牢記一個法則:落後就會捱打。我們要珍藏一個信念:團結奮進,自強不息,披肝瀝膽,永不落後。讓五星紅旗永遠高高飄揚在世界東方。

《飄》讀後感 篇4

一身橙色的封皮,上面畫着縮放的銀色小花,花赫然寫跳躍着醒目的大字“飄”。沒錯,這我今年暑假讀的書《飄》——風靡全球的世界名著。它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馬格麗泰·密西爾,公是郝思嘉小姐。次見到它,我被這本書的封面、內容和情節吸引了,就毫不猶豫地買了,想想,真值!

是遍看得太匆忙了,又沒有細細去玩味,公在我印象中是自私貪婪、小肚雞腸的潑婦形象。她報復衛希禮,代價和韓察理結婚,讓衛希禮後悔早就和媚蘭訂婚,而不和自己結婚。

可的發展並沒有象她預料的那樣。不久後,她生下一子,取名韓寒衛德。這可憐的孩子一出生,父親就死了,真是可憐至極!後來,生活拮据,生存起見,她竟然爲三百元錢,去和她的未婚夫甘扶瀾老先生結婚,還騙他說:“蘇綸和方東義結婚了。”虧她說得出口呢。 她不了媚蘭,媚蘭待她不薄,把她當作姐妹看待,她又地誤解媚蘭的好心,虛僞的,對媚蘭發脾氣,原因是媚蘭是衛希禮的妻子。總之,剛開始在,公郝思嘉的心極其狹窄,自私跋扈,貪婪成性的女人。

可當我次這本書時,我對郝思嘉小姐的'印象了,她心胸狹窄,堅強勇敢的女強人,當北佬打進餓狼陀時,她本可以和白蝶姑媽一起逃亡,回陶樂去看望生病的母親,可她並沒有做,媚蘭生孩子,需要她,她留了。

郝思嘉只愛這男人,可她。正是不,讓她一如既往地愛着衛布禮,卻又地辜負白瑞德,最後,當她終於認清衛希禮時,都晚了。 現實生活中,像郝思嘉,她們對自己擁不屑一顧,對自己沒有的渴求,最後一無。朋友,請珍惜的生活吧!

《飄》讀後感 篇5

讀書筆記還是要堅持寫下去,選了十年前讀過的《飄》。已經過去很久了,很多細節模糊了,斯嘉麗倔強的臉龐彷彿還在眼前。這本書從圖書館借的,記得當時上下冊找到的不是同一個出版社,譯名有些差別,不影響讀起來一氣呵成。還特地看了電影,很長很老的電影,然而全程無尿點,一個鏡頭都捨不得錯過。

斯嘉麗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她漂亮迷人,爭強好勝。爲了面子,匆忙嫁給一個不愛的人,沒多久就成了寡婦。爲了保住塔拉莊園,搶了妹妹的未婚夫。對妄念割捨不下,差點淪爲第三者。很多人愛她,因爲足夠真實、永不妥協、充滿魅力。

這麼久過去了,書中有兩點一如當初打動我。一個是老奧哈拉對土地的熱愛;另一個是斯嘉麗猶如小草一樣強大的生命力。

作爲一個農村長大的.80後,記憶深處是田野的浪漫,村落小房子的溫馨。我們接觸到的是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春天鮮花和香草,夏天繁星和汗水,秋天果實和月亮,冬天冰雪和寒冷。如果沒有土地,一切將不復存在。鋼筋水泥,也要建立在土地之上。而土地的柔軟,能夠孕育生命的特性,也讓它渾厚惹人愛。因爲在土地裏打過滾,因爲親眼見過土地裏怎樣長出莊稼和果實,特別理解老奧哈拉對土地的熱愛,自己也一樣熱愛土地,熱愛家園。

斯嘉麗強大的生命力,讓我深深着迷。作爲農場主的大女兒,在戰爭前她養尊處優。戰爭後經歷了一系列悲歡離合,她都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永遠充滿動力,勇往直前。如果活着,就活得漂亮一點。如果還有一點點希望,就朝着希望走過去。如果沒有希望,就拼命找到希望,只要還活着。

以前以爲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沒有錢,等後來發現還有更痛苦的事情,是有錢都沒有辦法解決的。“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不管命運如何待你,都能夠姿態優美,從容面對。

《飄》讀後感 篇6

學校要求寫名著讀後感,無奈,也每天抱着本厚厚的書啃啊……

我最喜歡的《飄》。裏面主要是圍繞思嘉、艾希禮、瑞德的情感線索展開的。故事最後當思嘉發覺她的真愛是瑞德時,一切都遲了。瑞德對她的愛已經被她的固執隨時間慢慢消磨掉了。她固執的認爲她愛的是從小青梅竹馬的艾希禮,並緊緊抓住他不放。對愛她的那些人非常殘忍,用他們的愛當作鞭子放在愛她的人的'頭上。所以,瑞德對她不能向其他人一樣,不然,她會覺得他也軟弱可欺,於是瑞德用他日常嘲諷的方式愛她。他愛她,也理解她,於是寵她縱她。可憐的思嘉無視它,認爲他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真愛來了,不知曉。真愛走了,沒感到。故事的結局總讓人感覺一團陰影,畢竟結局讓人不快樂。它同樣讓人思索愛情的點點滴滴。

情感是複雜的,情感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因爲把兩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揉在一起本是件困難的事。我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叫《補過的愛情要不要?》,有這麼個故事。瓷盆碎了,需要修補匠修補。當它再一次被不經意打碎時你會發覺,修補過的那一塊完整無缺。所以,當我們的情感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是共同修補再呵護,而不是出現問題就找藉口說我倆不合適而拋棄它。當無法修補或修補不了時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放棄。我想,至少我們對一份情感負責吧,也是對自己負責……情感丟了就丟了,沒有誰,世界一樣瘋狂。畢竟,尋找情感的過程是一條尋尋覓覓的路。如果愛了,就認真一點。沒有誰能把情感拿的起又丟的下,除非他沒認真。

送大家一句話:珍惜+包容=長久!

《飄》讀後感 篇7

有時候特別羨慕斯嘉麗,有一個特別瞭解自己的人,而且還特別疼愛自己,有時想這種男的存在嗎?他勇敢、執着,他能那麼深地愛着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想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拒絕了。所以當他們的女兒出生時,瑞德把他所有的愛都傾注於她的身上,邦妮不像斯嘉麗,邦妮愛她的爸爸,瑞德能從她的身上找到溫暖,找到希望,找到愛。但是他曾經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瑞德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唉,想起來也的確挺傷感!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艾希裏,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德,那她就不會失去他。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以文學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飄》讀後感 篇8

我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美國名著《飄》,這是一本好書,給了我很多財富。我很樂意向我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書。

我很喜歡思嘉和瑞德,他們的個性很相向。瑞德對思嘉的付出最讓我感動。思嘉是作者花筆墨最多的一個人物,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一個人物。16歲以前的思嘉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想要什麼有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思嘉形成了與當時19世紀不符的性格。她敢愛敢恨,對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進行了激烈地挑戰。但她的媽媽埃倫則是一個標準的18世紀的淑女,她在思嘉很小的時候就向她灌輸一個大家閨秀應有的風範。思嘉的性格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

16歲以後命運之神向她伸出了魔爪,她愛慕已久的鄰家男孩希禮拋下她和他的表妹媚蘭結婚了,思嘉在情場上失意了。接着席捲而來的就是南北戰爭和成爲一個男孩媽媽的17歲的年輕寡婦。在戰爭中她從小崇拜的媽媽去世了,爸爸神經時常了,丈夫戰死了,她的家園也被毀了。從此以前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但思嘉並沒有因此消沉下去。爲了能夠活下去,她親自摘棉花,撿食物,開槍大死了一個北方佬強盜並洗劫了財務。爲了保住家園塔拉,她嫁給了她一點都不愛的弗蘭克,經營鋸木場。弗蘭克死後,瑞德成爲了她的第三任丈夫,這也是思嘉愛情的高潮。

這時的思嘉已經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女性,她憑着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同時經營鋸木場和商店。她唯一傻的地方就是還愛着希禮,當她和瑞德的愛女夭折後,才發現她其實並不愛希禮,真正愛的是瑞德。但爲時已晚,瑞德還是因傷心過度離開了她,這也是她的報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會重新得到他”。

《飄》讀後感 篇9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倘若斯嘉麗真的瞭解阿希裏就絕不會愛上他,倘若她真的瞭解瑞特就絕不會失去他。其實,她最不瞭解的,是她自己!

仔細想想,有時連自己都不瞭解,又曾真正瞭解了誰?這是對劉若英的那首《後來》的最好詮釋: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從此蕭郎是路人。

掩卷沉思:我們怎麼樣才能更好地瞭解自己?也許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也只是個孩子,不要企圖通過簡單的認知與閱歷來定義整個世界,我們需要不斷成長。解開心靈的密碼最好的辦法是堅持閱讀,堅持思考,那靈魂就會自帶清潔功能,不會輕易迷失自我。

這一點我覺得同爲名著《簡愛》中的簡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比斯嘉麗的大大咧咧,金錢至上,甚至有點淺薄,不愛讀書,簡從小就是被書籍浸潤過的孩子,身爲孤兒的她一直在書中吸取力量。她爲了避免成爲情婦而離開心愛的人去流浪,拒絕嫁給會禁固自己天性的表哥,最後又回到出事的羅切斯特先生身邊,修得正果。以上的'每個決定都是她自己完成的,經過了深深的思考,傾聽了自己的內心。可以說簡是一個與自己心靈距離很近的人,她從不自我欺騙,也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

另外,我們常說要經營婚姻,可見好的婚姻是需要智慧去經營的。

《飄》裏的斯嘉麗和瑞特本可以成爲神仙眷侶,只可惜良辰美景奈何天,他們在很多時候只是冷嘲熱諷,更因爲各自所謂的自尊使然,使得言語和付出總是那麼格格不入。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句話:不要在表達愛時那麼吝嗇,卻在表達傷害時那麼鋒利。語言的最大魅力應該是體現在有效溝通上。

所以,我建議每一位未婚或已婚的女性都去讀一讀這本經典名著,近距離感受斯嘉麗帶給你的心靈震撼。

《飄》讀後感 篇10

《飄》是我最喜歡的外國小說之一,書的作者是米切爾。它是一部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和戰後的小說。去年看《飄》這本書時已是看第三遍,書中人物個性很鮮明,所以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主人公思嘉堅強、樂觀、精明、自私、冷酷、爲了金錢不擇手段。她的精神之柱就是愛情、土地、金錢。思嘉的悲劇在於她一直搞不清楚誰纔是自己的真愛,思嘉失去了那本應屬於她的愛情,瑞德一直深愛着她,但她卻一直陷在艾希禮盲目的愛情中不能自拔,直到最後媚蘭去世時她醒悟到自己和瑞德才是一種人時,但瑞德已心灰意冷,從此離她而去……很喜歡思嘉,雖然她自私冷酷,但她的心不壞,她愛護她家的僕人,她把他(她)當小孩一樣保護,她更愛她的紅土地,在那種戰亂特殊的年代裏,因爲生存的需要,所以我大多數看到的是她的.優點)

主人公瑞德狡詐、冷酷、倔強、精明、眼光銳利。他被思嘉堅強敢愛敢恨的性格所吸引並深愛着她,在戰亂中一直照顧她,像寵孩子一樣寵着她。他最容不得是思嘉講假話和思嘉對艾希禮的感情。他鄙視艾希禮的懦弱,但他又最理解同情在那個戰亂年代裏的艾希禮。當他對思嘉的感情感到失望時,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的女兒邦尼。當邦尼死後他離開了思嘉回到查樂斯頓去與家族和解……(很喜歡瑞德,他的坦白、他的機智果斷、還有他今人敬佩的父愛……)

另外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媚蘭了,她外柔內剛,善良博愛,靈魂高尚。是瑞德的心目中最偉大的女性。當然我想信她也是讀者心目中最偉大的女性。

文章最後以思嘉的一段內心獨白結束:“……明天我要想出個辦法來重新得到他,不管怎麼說,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之所以有這個結尾的伏筆,後來作者裏普利寫了《飄》的續集《斯佳麗》。

《飄》讀後感 篇11

學校要求寫名著讀後感,無奈,也每天抱着本厚厚的書啃啊……

我最喜歡的《飄》。裏面主要是圍繞思嘉、艾希禮、瑞德的感情線索展開的。故事最後當思嘉發現她的真愛是瑞德時,一切都遲了。瑞德對她的愛已經被她的固執隨時間慢慢消磨掉了。她固執的認爲她愛的是從小青梅竹馬的艾希禮,並緊緊抓住他不放。對愛她的那些人非常殘忍,用他們的愛當作鞭子放在愛她的'人的頭上。所以,瑞德對她不能向其他人一樣,不然,她會覺得他也軟弱可欺,於是瑞德用他日常嘲諷的方式愛她。他愛她,也理解她,於是寵她縱她。可憐的思嘉無視它,認爲他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真愛來了,不知曉。真愛走了,沒感到。故事的結局總讓人感覺一團陰影,畢竟結局讓人不快樂。它同樣讓人思索愛情的點點滴滴。

感情是複雜的,感情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因爲把兩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揉在一起本是件困難的事。我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叫《補過的愛情要不要?》,有這麼個故事。瓷盆碎了,需要修補匠修補。當它再一次被不經意打碎時你會發現,修補過的那一塊完整無缺。所以,當我們的感情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是共同修補再呵護,而不是出現問題就找藉口說我倆不合適而拋棄它。當無法修補或修補不了時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放棄。我想,至少我們對一份感情負責吧,也是對自己負責……感情丟了就丟了,沒有誰,世界一樣瘋狂。畢竟,尋找感情的過程是一條尋尋覓覓的路。如果愛了,就認真一點。沒有誰能把感情拿的起又丟的下,除非他沒認真。

送大家一句話:珍惜+包容=長久!

《飄》讀後感 篇12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飄》於1936年問世,該書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及戰後南方重建時期,全文故事以亞特蘭大爲核心展開,書中十二橡樹的烤肉宴會、亞特蘭大的義賣會、傑拉爾德的葬禮等等描述展現出當時南方社會風貌,書中還大量地描繪戰爭期間病員缺醫少藥、傷亡慘重的悲慘景象。主人公思嘉在此時代背景下,從生活優越的富家小姐變成了寡婦,戰爭使她面對飢餓、貧困。她捧着腳下肥沃的土壤決心要重新開闢自己的新家園,面對北佬強盜的大肆掠搶她毫不退縮,顯露出父系愛爾蘭人的強悍。

前兩次的`婚姻並非思嘉真正想要的,而白瑞德對她的愛意始終未變。終於在不顧親友的反對與勸阻下,她和白瑞德結了婚。白瑞德對他們的孩子邦尼傾注了全部心血與關懷,但思嘉對艾希禮仍然舊情不忘。直至媚蘭去世後,艾希禮像小孩子一樣比以往時候更加害怕。思嘉終於明白她對艾希禮的感情只是因爲他沒有像其他男人一樣迷上自己。這時她才知道一直以來她愛的是白瑞德,白瑞德的存在彷彿讓她重新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但一切都已經晚了,白瑞德對思嘉很失望,決定離家出走。全文結束語是思嘉自言自語的一段話:明天,我會想出辦法把他搞回來。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另一天了。

全文一方面展現出主人公思嘉堅強勇敢的頑強精神,她們家族的人從來不知道失敗的精神。即使在失敗面前她仍然昂起頭來藐視一切困難,另一方面也正是這種爭強好勝、缺乏對事物的冷靜分析、盲目追求不適合自己的東西的缺點,致使她到最後一刻才明白愛她的人是誰。但白瑞德終於結束這場感情獨角戲中走了,全文結局可謂是一個悲劇。從書中看人生,我們也能汲取到一些人生經驗。回首過往,每個人不免都有一些未被自己珍視的親人、朋友、或是一段經歷。當我們身處當下時應該理性對待周圍值得珍惜的一切,時光一去不返,只有真正意識到錯失了對自己好的人時,只能悵然一嘆。留給自己遺憾,也帶給他人傷害,除了後悔別無所剩。珍惜現有一切美好!

《飄》讀後感 篇13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是一部文字優美,情節蕩起伏、扣人心絃,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

讀過《飄》後,令我感觸最深的人不是思嘉,而是梅利。我喜歡她的善良、高雅、堅強、勇敢。她會從每個人身上找到優點,即使是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她會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東西分給需要的人,即使她已窮得一無所有;她會在遇到危險時,表現出絕對的冷靜,安慰周圍的人,即使她自己心裏也害怕得要命;她會無條件地信任和寬容做錯了事的人,即使正在受傷害的是她自己;她會……她像天使一樣純潔、美麗,用善良的心照亮了窮苦黑暗的生活,贏得了周圍所有人的尊重和愛戴。

她瘦弱的身體裏閃現着剛毅不屈的精神,優雅的言談舉止,可以安撫受傷的心靈,拯救罪惡的人。除了身體虛弱外,她幾乎有所有人身上的優點,她是善良和仁慈的化身,彷彿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十全十美的人出現了,填補了人類的不足。

而思嘉卻是一種被迫的勇敢和堅強。不可否認思嘉多元化的性格,爲使命而戰的.頑強,自食其力而奮鬥的能力也讓我欽佩。戰後回塔拉那些淒涼無着落的生活,那些一個個無助的眼睛,有失去了理智的父親,過慣了小姐生活而身體又不是太好的兩個妹妹,虛弱的梅利,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還有兩個嬰兒,三個以前的黑人奴僕。這些人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她身上,沒有她這些人都幾乎無法生存。爲了保住這片紅土地,她以自己的幸福作爲犧牲,雖然手段並不怎麼光彩,但意義很重大。

我覺得她們兩個都是令人敬佩的,都是女強人,擁有自己的思想,堅強無畏,構成了這本書的閃光點。

《飄》讀後感 篇14

一個自由,開放,大膽,有創新,且敢愛敢恨的女主人公思嘉讓我肅然起敬,留連於書中的故事,忘返於她的命運。關於她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深陶醉。一口氣讀完了作品,總期待好的結局,但結果讓人遺憾。瑞德走了,她的精神支柱沒了,也許她會崩潰,她會頹廢,從此一蹶不振,但她沒有,她要找回她的瑞德,她要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爲她有着愛爾蘭人的倔強,有着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我桐信,她的這份執着,悔悟會讓她如願以償,瑞德會重新回到她身邊,愛情終歸找到歸宿,靈魂會得到安慰,一顆受傷的`心總會被時間撫平。

思嘉,媚蘭,艾希禮,瑞德這幾個人物的故事演繹了一場有缺憾的愛情故事。一個對愛執着,敢於衝破世俗的女人用她的一生深愛着艾希禮,但陰差陽錯,艾希禮最終娶了媚蘭,到媦蘭垂死之懷,兩人才明白,原來他們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美夢,他們活在夢中,夢醒了,才知道彼此的真愛。艾希禮愛的是媚蘭,而思嘉一直不願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她深愛着瑞德,她卻一直在傷害他,傷的太深。當她明的這一切的時候,都晚了,瑞德離她而去,只留下她獨自一人承受愛的煎熬。

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她是一個勇敢,獨立的人,作爲一個女人,她是強大的,戰爭沒有壓倒她,生活的重擔沒有摧跨她,她用她的堅強戰勝了生活,展現在她面前的是一片美好的生活。但戰爭,貧窮卻給她的心靈造成了很大傷害,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始終纏繞着她,夢中她孤獨,害怕,而這隻有瑞德知道,一個真正懂她,愛她的人。在別人眼中,她高傲,冷漠,脾氣壞,心腸惡毒,待人苛刻,其實她是善良的。

這樣一個女人,她的內心是強大的,她始終相信明天又是嶄新的,美好的一天,她從沒有對生活絕望過,正是她的這一種精神,吸引着我,我也要做這樣一個人,內心強大,充滿希望,迎接挑戰,生活纔會向你露出笑臉。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