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百年孤獨》有感

觀後感2.8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百年孤獨》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百年孤獨》有感

讀《百年孤獨》有感1

第一次讀《百年孤獨》,還是16年,沒有看明白。在那時的讀後感裏就有了對馬爾克斯和《百年孤獨》的差評。再讀一次時,才發現自己真是年少輕狂,有眼不識泰山。

又一次捧起這本書,讀起來覺得是不一樣的。自己嘗試着畫人物關係圖,不再糾結於書中重複命名帶來的苦惱。故事甚是好看,脈絡其實挺清晰的,前後都有鋪墊。人物是活生生的,現實中摻雜着神奇的預言,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

雖然書中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但男人們事實上只有兩類:

“所有叫奧雷里亞諾的性格孤僻,但頭腦敏銳,富於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爾卡蒂奧的都性格衝動,富於事業心,但命中註定帶有悲劇色彩。”

而女人們重名的較少,寫得就各有特點了。有勤勞能幹的老祖母烏爾蘇拉,活到了第六代孫輩的時代,像《紅樓夢》中的賈母,她們兩人的死都宣告着家族的沒落;

有第二代人的共同“情人”庇拉爾特爾內拉,後代子孫沒有名分的祖母,也活了一百多歲,會卜點卦,見證了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

還有因妒生恨、終生未嫁的阿瑪蘭妲,喜歡吸手指和吃土的麗貝卡,第四代中最美的人——迷倒衆生卻不知情爲何物,最後昇天而去的蕾梅黛絲,還有軟弱的桑塔索菲亞,以及維護舊秩序的費爾南達等人……

不得不說,馬爾克斯真行。寫全了一百多年的歷史,描盡了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故事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

第一就是世事的變更與人的延續性既對立,又統一。百年間馬孔多的居民們從閉塞走向了開放,新發明、新事物、異鄉人的涌入改變了馬孔多,小鎮升級爲市,滄海桑田,白雲蒼狗,世事無常。但人呢?一代代的延續,人的生活環境不同了,但祖祖輩輩們的性格卻依然在延續。阿爾卡蒂奧和奧雷里亞諾一代代死亡,一代代新生,應了句老話“老子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祖祖輩輩的相似,讓老祖母懷疑“世界在原地打轉”。就算是前兩代人的缺點,書中的一些疾病傳了下來。(偶然得知馬爾克斯家族有阿爾茨海默病遺傳史才知道馬爾克斯寫的這些病的來源)

偶然也會想想我們,能不能跳出自己的所處的時間和地域,去以家族的面貌,以百年的歲月去看待時間,那些快樂,那些苦難是否都會顯得微不足道呢?會不會茅塞頓開、不再孤獨呢?

第二就是產生了自由的嚮往。書裏很少看到規矩,沒有三綱五常的束縛,人都是自由的,在大家庭裏有自己的隱私,可以做自己的事情,阿瑪蘭妲可以終身不嫁,麗貝卡長大後可以重拾吃土的陋習,蕾梅黛絲可以光着身子在家裏走來走去,第六代野奧雷里亞諾也逐漸逃脫了費爾南達的嚴密控制……自由地生活着,情愛也是自由的。甚至,孤獨也是自由的!

是啊,孤獨是最大的自由。奧雷里亞諾上校可以一個人在作坊裏打磨小金魚,麗貝卡可以一個人生活到老……。這些人不用擔心別人的打擾,也不用擔心自己會餓死,更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

有時真感覺自己不自由,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也會擔憂看不清的未來。連孤單都害怕別人說成孤獨!

幸而讀了些書,可以不受時空的束縛,可以比身邊的人看得長遠一點,視域更大一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自己的那點破事,在宇宙和世紀看來都不是事。

第三,人終究要學會忘記。打了多年仗的奧雷里亞諾上校學會了如何忘記戰爭,擺脫了那些痛苦的記憶。難過的是,馬爾克斯也沒有逃脫家族遺傳病,最後失憶了。馬爾克斯尚且忘了他的《百年孤獨》,我們又還有什麼記憶不能抹去?

記憶力太好不是件好事,很慶幸自己的記憶力不太好。鬼片中的鬼從不會想起,書中難過的片段也會忘卻,過去會被漂白得只剩些只鱗半爪的瞬間。自己那麼熱衷於寫日誌和公號也是爲了留下些回憶吧。

最後,還是希望更多的人去讀讀這本好書吧。網上有更通俗易懂的人物圖的版本(只是更喜歡自己花時間畫出來的版本),結合着去看就能懂這本奇書。

讀《百年孤獨》有感2

在喧鬧中,人們時常尋覓寧靜;在不安中,人們時常尋親冷靜。他們卻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孤獨的境界。

在模糊的記憶中,第一次觸及到這本書,還是不求甚解地揹着“守信是一種財富,不應該隨意虛擲”在無數次凝神的瞬間,就會想起這本書,可以稱得上與他神交已久。當我懷着虔誠的心靈翻開這本名著後“正入萬山圈子裏”的眩暈與迷茫感隨着頁數的增加而愈發縈繞在我心間——立刻就被書裏面各種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人物名弄的思緒混亂。但唯—慶幸的是,整個布恩迪亞家族的性格正如題目所展示的一樣——孤獨。

孤獨,成爲了他們家族的名片。但又會有人疑惑了,難道作爲家中頂樑柱的個、烏蘇娜,也孤獨嗎?沒有錯,她眼睜睜地看着子孫後代一個個地陷入孤獨的深淵,她努力地料理着家庭,裝飾着房屋,難着這不是種逃避孤獨的積極表現?但她最終也無法擺脫寫在羊皮紙上的命運,遺憾而逝。家族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人被螞蟻吃掉的結局也不出意外地接踵而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悲劇性的結局與時代的改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就像前言介紹的那樣,這一本書映射的則是拉丁美洲的興衰史。這本書巧妙地領着我們去見證了拉丁美洲的歷史變遷:科技的發展,新道路的探索,現代化的推進,殖民者的入侵,原著居民的反抗以至最後對命運的安排舉手投降。在起於孤獨到歸於孤獨中,亦或有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孤獨鬥爭,亦或終其一生溺身於情慾,成了拉丁美洲興衰史的真實寫白。

這個興盛近百年的家族以及整個馬孔多在一夜之間消失在拉丁美洲的大地上,永永遠遠的與孤獨爲伴。說到孤獨,孤獨是每個人的宿命,愛與友誼不能根除它,只能安撫它。不要寄希望於消除孤獨,這是天方夜譚。孤獨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看看那些垂頭喪氣的,看看那些望洋興嘆的,心中不免有着孤獨,連那些外表開朗的人,也會有承受孤獨的那一時刻。顯得忙碌的都市人,也不免孤獨,這時他們就三兩成羣,沉迷於燈紅酒綠,喧鬧繁華之中,然而最後一切又是歸於孤獨。

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裏面而在許多人中間。即使不是一個人,我們也會感到孤獨。看着別人與同學分享暑期的趣事,聽着一些遊戲愛好者滔滔不絕地談論着遊戲。即使在眼前,在耳畔,也瞬間有着鄰若天涯的孤獨感,既然我們無法抵抗,爲什麼不去好好地享受孤獨呢。《百年孤獨》中的家族,努力地抵抗孤獨,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奈的被孤獨埋葬。他們成了歷史,從上古到現在流淌了近千年的歷史被孤獨所侵蝕。孤獨不會隨着時光的滔滔江水而匯入大海,也不會隨着有佳人的陪伴成燭火焰影。不如以巨人的姿態站起來俯視它,去找尋孤獨,去了解孤獨,去適應孤獨。

孤獨,我們不妨將它看成是我們的朋友,一個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朋友,一個會陪着自己一路走下去的朋友,一個在萬般喧鬧中讓你聆聽自己心跳的朋友,直至化成一抔黃土之後,他也會一直陪伴着你。

讀《百年孤獨》有感3

十五歲的寒假,坐在火爐邊,捧着一本《百年孤獨》,第一次進入馬爾克斯的神祕造夢術。我並沒有被後來在很多地方被反覆誇讚的開頭所驚豔,也沒有被那些圈圈圓圓,繞來繞去的名字觸發焦躁的神經,記住各個名字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並沒有爲難到我。從始至終,我都沉浸在馬孔多的幻夢中。在那之後的好幾年間,我也沒有想明白是什麼讓我着迷,但那是真真切切的着迷,捨不得放下。

國小時候也作爲乖學生在老師的推薦下閱讀過一些小說,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被我當睡前故事的《駱駝祥子》,和老師堅持讓買的《魯賓遜漂流記》。但它們沒有留下什麼印記。我那時怎麼能體會到祥子的無奈和魯濱遜的浪漫呢?現在應該是能體會了,卻在打開小說世界的大門之後,不願看了。因爲我終於知道,口味有許多種,而我已經找到我喜歡的那幾種。正因爲書太多了,所以在看大名鼎鼎的《生死場》,《狂人日記》時體味不出其間厲害,才能放心大膽地承認,真的不喜歡,先放棄好了。就連作爲生物專業的自己,第二次鼓起勁翻開《物種起源》從序言開始就難以繼續之後,也可以坦然地面對自己,再給自己一些時間好了。然後鬆一口氣般地,把書還到圖書館。

如果我現在回想起高中的語文課有什麼美好的回憶的話,其中之一就是把《霍亂時期的愛情》藏在課桌上成堆的資料下,貓着腰忘情地閱讀了。一想起那場景,就連高中的教室都不那麼沉悶了,彷彿窗外平行射入的每日都一樣的天光,都在悄悄跳舞。我清楚地記得我買下它的那一天。中午放學去小吃攤吃午飯的時候路過一家教輔書店,也會在門口擺一些暢銷書。我本漫不經心地經過,卻被暗紅色的封面吸引,猛地停下回身拿起摸了又摸。一般來說,因爲網上更便宜,我不會在實體店買書,但在我剛看完《百年孤獨》之後,毫不猶豫地買下《霍亂》。那本書後來封皮都被翻到磨損,我那麼愛它舊舊的樣子,我那麼愛它讓性子急躁的我一看就平靜下來的神奇魔法。爲了追求故事體驗的完整性,我會強迫地以從頭至尾的順序閱讀小說,決不因爲好奇而跳躍。這個習慣從我還不懂的欣賞故事情節的時候就養成了。可是,在讀完一遍之後再讀,我發現,《霍亂》的任何一頁翻開,都可以順利地往下讀,彷彿一個隨時都能進入的幻境,甚至在沒人時我會忍不住念出聲來,它近乎是詩了。後來知道馬爾克斯是如何在少年時期就對西班牙詩集倒背如流,也就不奇怪了。但還必須要感謝工作紮實負責的翻譯,這一點真是救了命了。

我想來想去也說不出爲什麼被《百年》和《霍亂》勾住。後來好像知道一些了,在我讀了《活着爲了講述》之後。

大概是從大學開始,得益於一個苦惱不知怎樣爲我挑選生日禮物而把我對馬爾克斯的迷戀當成靶點的摯友,每年生日我都會收到馬爾克斯的小說,這些書漸漸把封皮內部列出的“主要作品”湊起來。《活着爲了講述》一直沒有看,是因爲覺得不是講故事的書,想先看他講故事。當然,事實上,《講述》不是一本小說,但的確是在講故事,而且,不知多少人會慶幸馬爾克斯自己寫了這樣一本關於他自己的故事,這將勝卻他人執筆爲他作傳的千言萬語。

在看《講述》之前,我從未好奇過《百年》,《霍亂》這些故事是怎麼來的,但《講述》中對他早年故事創作的緣由回憶,無疑是對包括我在內的衆多讀者的福利。他如何受到上校外公的影響,如何追溯父母年輕時相愛的旅程,如何將街坊真實發生的讓他心驚的兇殺案落到紙上才終肯釋懷。對於講故事的擅長,也許是天賦,但沒有哥倫比亞動盪的環境,沒有他從小生長於其間的龐大家族,沒有家裏家外機敏包容的衆多女性,沒有和他一同奮鬥在艱難的新聞業的一衆同仁,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爲之着迷的馬爾克斯。

和《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一樣,《講述》也是一本充滿力量的書。是什麼樣的力量呢?是真誠的力量,是執着的力量,是樂觀的力量。真誠是這本書最堅實的基礎,他回憶作家生涯萌芽階段面臨的困頓,苦澀,卻也伴隨精彩的經歷。認真描述伴隨他事業發展的每一個夥伴,這讓關於他的一切更加有跡可循。執着是他對新聞和寫作的執着溫柔而堅定地敲打着讀者的心。樂觀,則是他年輕時期面對種種困境的強大心態。這種心態在回首時可以總結爲樂觀,其實在當時或許也不是刻意的告訴自己要樂觀面對什麼,而是因爲心裏有一件除它不做的事情(當作家),所以物質,甚至家人的理解,都不那麼重要了,即使沒有,也不構成不開心的原因。我想這同樣是一本,年輕時和年老時看感覺會很不一樣的書,但我很慶幸我現在看到了。

《聰訓齋語》中談到讀書時的一段話,我深以爲然。“且從來拂意之事,自不讀書者見之,似爲我所獨遭,極其難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於此者,特不細心體驗耳”。後來我每每遇“拂意之事”,想到這段話,會好受一些。雖然我讀書少,知道的古人拂意之事少,但道理絕對是這個道理,於是心便放寬了。而《講述》的整個內容,有一個方面,就是馬爾克斯,以及他的家庭經歷的“拂意之事”。對他的家庭來說,這個“拂意”是貧窮,對他本人來說,比貧窮更甚的,是年輕的他在朝着作家這條路踏過去的重重未知和阻礙。這阻礙有家人的不理解,他對自己能否成事的懷疑,以及創作過程中本身的糾結。但他絕不是爲了講述這其中的不順,因爲在這個“故事”的結尾,他在朝着更好的前途邁進,是以一個上升的曲調結尾,彷彿是勝利者的姿態。如果童話是爲了讓小朋友相信生活的美好的話,那他的故事就是我初見生活面貌之後的現實主義童話。

故事的結局,他成功了,這不是以他終於在不惑之年能憑版稅過上物質豐富的生活爲標誌,也不是以他獲得諾貝爾獎爲標誌,甚至也不是以他的魔幻現實主義世界讓衆多信徒得到心靈的平靜與慰藉爲標誌,這隻以他堅持下來了,一直在做那件非它不做的事爲標誌。這讓你不認爲只因爲他最終獲得的這些成就他纔是他。他就是他。

讀《百年孤獨》有感4

我常戴着沉默的耳機,我也沉默,就好像整個世界都沉默。

我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我欣賞所有通透的靈魂。

我禮遇孤獨。

孤獨是與生俱來的,從帶着孤獨呱呱墜地,到逐漸與這個世界建立更廣泛更深層次的聯繫,去認識孤獨、去逃脫孤獨、去享受孤獨,最終帶着孤獨而去。誕生伊始,我們用“哇哇大哭”對來自陌生孤獨的深深恐懼做出迴應;到稍微熟悉了一些,待在母親的襁褓裏“嗷嗷待哺”,一個“小把戲”就能把我們逗笑;然後又長大了些,我們與玩具、與卡通書、與動畫片爲伴,我們試着與孤獨相抗,去擺脫,甚至妄圖去戰勝孤獨,卻不知道如蚍蜉撼樹、螳臂當車般不知量力;再長大一些,我們發明了更多的花樣,逃脫孤獨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錦衣美食、美景佳人,甚至黨派政治、戰爭、宗教倫理也是我們抗拒孤獨的產物;再長大一些,我們終於明白孤獨是無法戰勝的,試着與孤獨達成最後的諒解,簽下不失尊嚴的“投降書”。

段評:勤於積累,學以致用,詞語的巧妙運用爲文章錦上添花。有意識的使用具有誇張效果的詞句,起到了一定的強調效果,引發讀者想象和共鳴。

《百年孤獨》的“百年”,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百年,從第一代布恩迪亞到第七代布恩迪亞之間,這個家族長達一個世紀的歷史。

《百年孤獨》的“孤獨”,是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和布恩迪亞家族以外的人的孤獨,也就是所有人的孤獨。

從宏大的隱喻來講,由第一代布恩迪亞開拓、創建,在第七代布恩迪亞被螞蟻吃掉時被颶風從世界上抹除的小鎮“馬孔多”,就是整個的人類文明社會。

這個社會也有由生到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代布恩迪亞都在“個人的奮鬥”和“歷史的進程”的交互作用下上演着一出出、一幕幕。這一出出、一幕幕隨時在發生,又隨時在消亡。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發生如何?不如何。

消亡如何?不如何。

有誰在意嗎?只有“個人的.奮鬥”會在意,甚至當風雲撥清之後,“個人的奮鬥”也不覺得在意。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懷念的父親帶他去見識的“冰塊”,而不是三十二場失敗的武裝起義,與十七個女人生下的十七個兒子,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正在發生的一次槍決。上校衰敗的餘生,在鑄造小金魚、融化小金魚的循環往復和徒勞中變得稀薄,稀薄到消失於家人的視線、稀薄到生命悄無聲息的湮滅、稀薄到第六代的布恩迪亞詢問馬孔多居民的時候,他們已經遺忘了上校和他的家族。

“無論走到哪裏,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段評:語言簡潔,描寫細膩生動。

在孤獨面前,生命變成一場揹負着洶涌情慾和罪惡感的漫無盡期的放逐,一道一道疼痛的傷痕,手在黑暗中凝固成孤獨的姿勢,生命像鳥一樣遷徙。

烏爾蘇拉是阿爾卡蒂奧的妻子,她活了一百一十五歲,死的時候只有胎兒大小,一百多年的壽命,她卻不覺得自己曾經活過。她爲布恩迪亞家族奉獻了一生,以至於徹底瞎了以後還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用,“她暗中記下東西的位置、人們的聲音,繼續憑記憶‘觀看’患白內障後看不到的事物”,“沒有人覺察到她的失明”。在馬孔多那場長達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雨還沒停的時候,年幼的第六代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和阿瑪蘭妲總是把烏爾蘇拉“當作一個陳舊的玩偶在角落裏拖來拖去,給她披上花布條,往她臉上塗滿油煙和胭脂,掛上蜥蜴和蟾蜍乾屍、念珠和阿拉伯人的古舊項鍊”。雨停之後,烏爾蘇拉才發現這一切,她難過地哭了一場,可她明明大喊着自己活着,孩子們卻說着祖母死了,祖母死了。她還能做什麼呢,也許哭就是她所能做的最瘋狂的舉動了吧,。

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一個有一個的孤獨時刻,就像我們所有活在世上的人一樣。其實在閱讀過程中,這些孤獨大都沒那麼起眼,但也有那麼些個時刻,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被綁在慄樹下風吹雨淋好多年、奧雷里亞諾上校在小金魚的重複熔鑄中終其一生、烏爾蘇拉瞎眼多年卻一直不被發現、蕾梅黛絲不流世俗隨風飛去、麗貝卡幽居暗室幾十年化作乾屍、阿瑪蘭妲經歷兩次深刻愛情卻終生不嫁、桑德索菲亞爲家族操持一生卻又從來不被注意到、費爾南達爲了家族名譽努力奮鬥最終只能眼睜睜看着巨大的宅子破敗、第六代奧雷里亞諾喪妻喪子又不得不獨自面對家族的百年曆史……仔細想想,孤獨蝕骨。

馬爾克斯說:“只是覺得人的內心苦楚無法言說,人的很多舉措無可奈何,百年一參透,百年一孤寂。”那什麼是孤寂,我想起的不是孤單和路長,也不是那些沒有燈光的夜晚一個人的悲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和天空中閃耀的星光,在我的理解裏,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獨。周國平說:“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那麼如果你經常感到孤獨的話,不要見怪,整個城市也不過是幾百萬個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

你曳着長髮向黑暗中游去,落了一池清明與水秀。

有人輕輕打亮了一束光,微微照亮臉龐,躊躇着,心存感激。

後來萬丈迷津,你義無反顧地遁於黑暗之中,甚至萬劫不復。

我說,匪夷所思。

我想,不足爲奇。

讀《百年孤獨》有感5

以往全是假的,追憶是一條沒有歸路的路,過去的一切初春都無法復原,即便最狂亂且堅毅的感情,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實際,只有孤獨永恆。摘自《百年孤獨》。

傍晚時刻,落日將全球蒙上一層若隱若現的色調,純潔的只歸屬於朝霞的孤單輝煌映照在每一個生存在這世界的人的身上。大家爲活著奔忙,持續反覆着出世身亡出世的全過程,在性命的動盪不安中起起落落,過着孤單的人生,追憶着孤單的以往。如同布恩迪亞家族持續發展趨勢又持續衰落而最終消退在這個全世界,這好像是人生永恆不變的孤單的循環。月盈則虧,盛極則衰更是這世界上每一樣事情轉變的必然規律沒什麼能得到永世,亦沒什麼能在此生維持不會改變。

書裏烏爾蘇拉曾封建迷信名叫l阿爾卡蒂奧r和l奧里亞雷洛r的人l雖然與生俱來r擁有 不一樣,並例舉家族有史以來反覆以這兩個名字取名的人,覺得叫阿爾卡蒂奧的人都性情慾望,而名叫奧里亞雷洛的人都性格內向。這看上去沒什麼邏輯性卻切切實實變成了這一家族的實際這何嘗不是一種循環?布恩迪亞家族在經歷六代之後問世的又一個真實的布恩迪亞,而全部家族從馬孔多的創始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到最終結束家族的神話傳說一樣的微生物,從一個人剛開始返回了一個人完畢。

大家一絲不掛趕到這個世界,一眨眼,也將一絲不掛地回來(朱自清),每一個人的人生好像都僅僅從生出來就剛開始走向身亡,但大家身臨其境,每一個人的人生是何等不一樣。沿途的風景仍然多變,即便大家僅僅走向孤單的愚昧遊覽的遊客。

大家終究會孤單確實是不可置否的真知,但假如任何人都由於這一真知而丟棄了自身的理想和理想,人類世界該怎樣發展趨勢,怎樣轉變成今日的樣子,又怎樣能命運般走向最後的孤單。林語堂寫過:人世間沒有一個人覺得肯定的考慮理想化僅是一種堅信另一世態的心情,無論那是什麼世態,要是和人們如今的局勢不一樣就得了。由於對自身終究會孤單地去世而覺得不滿意,因此 不心甘情願安守現況,纔會抱有活著的期待。

司馬遷遭到宮刑,此後缺失了將家族發揚的工作能力,更缺失了以男生的真實身份活著的自尊,若是他從此消沉地走向孤單,那中國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該由誰撰寫?

張海迪五歲時易患脊神經神經纖維瘤造成 半身不遂,但她沒有捨棄,依靠自己的勤奮通過自學完成了中國小、國中和高校的專業知識,並學習鍼灸,變成不折不撓的楷模。經歷過痛苦,假若她此後因存亡的循環墜入黑喑,那她變成傷殘人後寫成的著作和不計其數被她鼓勵的人們將動向何處?

史蒂芬霍金20歲得了盧伽雷氏症,僅有三根手指能夠主題活動,基礎與活死人無有,假如他確信每一個人終究會孤單地去世而喪失期待,談何今天《時間簡史》的光輝和物理的迅速發展趨勢?

甘於運勢的人始終不容易被永載史冊,是由於她們寧可把自己關入永恆不變的孤單中渡過人生。雖然我們無法防止那樣的孤單的結果,但人生優劣是否並不僅參考一個人是不是去世,只是這個人做爲宇宙膨脹澎漲的一瞬問世的處在孤單循環的性命,是不是能在他短暫性的幾十年間親身經歷最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即便追憶是一條沒有歸路的路,他的一生也如詩一般的渡過去(林語堂)。

大家人生的結果已定,不過是走向孤單的道上。兩者之間怨天尤人荒蕪人生,比不上抱有活著的期待一點點向孤單走去。如同豐子愷常說:即然無處躲藏,比不上愉悅。即然沒有淨士,比不上靜下心。即然沒有如願以償,比不上釋懷。

看那一天邊閃亮的金色太陽,即便它終究會應對黑喑,走向孤單,但不管晚霞還是落日都這般漂亮,撒落在的身上的霞光帶著孤單輝煌,這般令人魂牽夢縈,讓人無法拒絕。

即便認爲自身的情感早已乾枯得沒法給與,也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物品能轉動內心深處的弦;大家終究並不是天生就做真實的自己的。摘自《百年孤獨》。

讀《百年孤獨》有感6

《百年孤獨》這本書我第一次聽說是在高三的時候,那時候我有個同學說他想看這本書。我當時也挺搞笑的,畢竟沒有聽說過這本書,一個只知道讀書和看小說的讀書少的糙漢子理科女,所以很是疑惑,被人家鄙視了一通才知道原來是本著作。從此對這本書印象很深,但是太厚了,我一點想去讀的慾望都沒有。

大三那年我舍友剛好帶了這本書,出於好奇,然後我就跟他借了書,看了大概一個多月,看完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隱居的家庭變成家族,後來又滅亡的故事。這個家族由於後來渴望外面的世界,做出的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所有的故事發展遵照着書中一位預言家的預言,最終這個家族在與命運的抗爭中宣告失敗,整個家族的最後一個生命都沒有存活下來。——這是我看完一年之後的記憶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簡介: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讀後感·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祕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爲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然後我覺得非常抱歉,我完全沒有讀出來這裏面的各種暗含的東西。

然後講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幾個片段吧:

1、恩,這個應該不是片段,而是整本書。就是這本書吧,它裏面的人物關係以及名字的重複率已經達到了一種我十分頭疼的程度,可能是我記外國人的名字的能力比較差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索一下關係圖輔助閱讀。

2、就是書上有一位最漂亮的女孩子蕾梅黛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喜歡用手指摳牆上的灰土下來吃,,我一度不能理解。後來好像有個女孩子出生了也叫這個名字,就是爲了紀念她。

3、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也就是第一個叫何塞的人),他因爲沉迷鍊金最後精神失常被綁到樹上,但是一直過了幾十年纔去世。作爲一名愛乾淨的讀者,我對此非常不能苟同。

4、還有就是最後一幕,描述這個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一代被預言命中,最後淪落爲螞蟻的食物,這個家族的歷史結束在那一刻。這一幕我印象深刻。

看了快一年了,也都記不清了。恩,綜上所述,我是一位非常不合格的讀者哈哈哈。

不過我有個朋友和我說,《百年孤獨》這本書,在一個人不同的年紀會讀出不一樣的感悟。或許,22歲的我讀出來的是無法理解的文化和各種詭異以及混亂的場面,未來32歲的我可以讀出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吧。

然後我剛纔網卡的時候搜索了一下別人寫的書評,深感自己丟人不學無術!

讀《百年孤獨》有感7

就在上個週末,我將《百年孤獨》看完了。百年孤獨是一本世界名著,我在讀它的時候花費了不少時間,因爲裏面的故事情節,人物劇情等,都要用一個外國讀者地方身份去翻譯,下面常常備註着他國語言,風俗習慣的,實在是難懂,所以我只能細嚼慢嚥,慢慢品味這本經典名著了。

作家馬爾克斯是一位魔幻的現代主義作家,這本書所表達的孤獨,一個家族的百年曆史,讓人不寒而慄,每一個叫孤獨的字眼不斷從書本里面涌現出來,我看着也跟書裏的故事一樣糾結,一樣想從情節中解脫,但是我不能,書本中的人物更加不能,因爲生命中的故事是註定發生的,被故事選中,沒資格懵懂。

書裏最深切的是考驗人們內心深處的愛,但是他們大多數用冷漠,無畏的姿態將它表現出來,甚至是宣泄着自己的孤獨來索取愛,索取他人的關愛,這似乎應該稱之爲憐憫,觸及人們心靈最脆弱的地方,最溫柔的部分,都是這些東西會被現實的物質所磨鍊,到最後也許什麼都不剩下,誰也沒有理由理解你的冷漠,自己的內心應該具備自我溫暖的功能,甚至要做到主動去溫暖他人,關愛他人。

看完這本書的我還在書中的情節裏久久不能調整過來,也許這是這本著作給予我的反思吧。《百年孤獨》是一本值得解剖的著作,我將它珍藏着了,說不定哪天又想看了呢。

讀《百年孤獨》有感8

我的第一本《百年孤獨》是考上高中時表姐送我的開學禮物,一頁都沒讀,就再也沒見過那本封面是個老頭子的《百年孤獨》。現在想想,那時的我何來孤獨,又怎麼能看懂,縱使現在的我也不敢妄言理解孤獨。

後來聽說馬爾克斯他老人家仙逝了,纔像富豪死了後代們搶遺產一樣,搶購了我的第二本《百年孤獨》。那一次我看了三分之一,便束之高閣。不是情節不吸引我,也不是翻譯的問題。而是剛剛離開校園獨居不久的我,看到這貌似子孫滿堂實則無一人懂我的文字,腦補給我的都是我晚景淒涼的畫面,使我有點害怕。加之我讀書和看電視劇有點像,經常"出畫",看到"鍊金術"幾個字我腦子裏就一直在想:如何鍊金呢?如何鍊金呢?到底如何鍊金呢?看到後來發現鍊金術不是重點,我就去找關於鍊金術的書看去了。

現在手裏這一本是我的第三本《百年孤獨》,這樣魔幻的緣分,促使我還是安安靜靜的把它讀完了。這本書被譽爲"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好宏觀的評價呀!然於我而言,歷史知識僅源於高中歷史課本和一個叫高曉鬆的胖子做的一檔說話節目。讀書不多的我也基本不區分作家流派,從瓊瑤奶奶的言情小說再到神魔小說西遊記,我更不關心一本書是如何推動社會、政治、經濟、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

讀這本書我是做着筆記讀完的,書中男人們的名字相似度極高,以至於後來我把他們想成一個人,這樣就不去想誰是爸爸,誰是兒子,叔叔和二大爺是哪一個奧雷里亞諾或者全是。而且全書無章節,不管看到哪裏停下來回想,都有一種站在沙漠的感覺,眼前荒蕪,內心更是有種被擰乾的感覺。最後被螞蟻吃掉的是肉體,被孤獨吃掉的是靈魂。

書開始的時候,看到癡迷於吉普賽人帶來的新鮮事物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我的感覺是他荒謬的有點可愛。等讀到他的大兒子時,我覺得他太過生性魯莽,不那麼可愛了,二兒子對小金魚的癡迷很像他的父親,我喜歡這腦子發達的傢伙。從第三代開始我就不太注意分清楚他們的繼承關係了,而且有點作者是不是在中國生活過的錯覺,因爲這些子孫有點某二代的代入感,無厘頭的有點討人厭。再到後來,整個家族的衰落,有點《紅樓夢》的感覺,猢猻都死了,樹葉也枯萎了,都是命運吧。

談談這本書裏的女人們吧,我最喜歡的是烏爾蘇拉,很多評論說她無私,偉大,這些詞語好高遠呀!這的確是我眼中的烏爾蘇拉,但是我更喜歡的是她永遠充滿活力,好像什麼問題她都能解決,我愛她,因爲她總能讓我想起美好的東西。如果現實中有烏爾蘇拉,我想和她做好朋友;如果是朋友,我想成爲朋友眼中的烏爾蘇拉。可現實中,我可能會覺得費爾南達的性格弱點在自己身上更突出,對現狀不滿卻沒有改變的勇氣。

全家族的人都是孤獨的,其實真實的世界裏每個人也都是孤獨的,每每想到孤獨面前人人平等,我想對這個世界好一點,想微笑,想說謝謝。這就是所謂好作品給人的感覺吧,先把你心掏空,然後再填滿。

讀《百年孤獨》有感9

“馬孔多正在下雨。”

正如馬丁在《冰與火之歌》中的一句輕描淡寫:“回憶如同用雨水盛接雨水。”可在這背後,又有多少個日與夜的掙扎。哭喊、絕望,以及不甘終被釋然,放下。這又何嘗不是孤獨的樣子?那孤獨究竟是什麼?

——孤獨是對社會的掙扎與無奈。

人本孤獨。

這一點在百年孤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七代人始終重複着的兩個名字,何不正是隱喻着,生命周而復始的輪迴掙扎,出生就看到了死亡,開篇就註定了結局。可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放眼古今,秦漢吳蜀魏晉隋唐宋元明清……羣雄逐鹿、君臨天下,王朝更迭,家國延承、此起彼伏,與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終結又有何異?“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

人本生爲孤獨。

是啊,既然孤獨是人生的常態,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就是爲了孤獨而生。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時空是一把巨大的枷鎖,無論是文明萌芽初起的蠻荒時代,還是滾滾車輪帶來的驚喜與憂慮參半,至始至終,都不過是接受了社會掙扎與孤獨的考驗。

那麼在這喜憂參半的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和麪對孤獨?

許多人選擇在失意時用酒精麻痹自己,也有許多人選擇與世隔絕,只爲在被窩裏盡情地嚎啕大哭。可我們總忘了——物質是孤獨的寄託,精神纔是孤獨的棲息地。

對布恩迪亞家族來說,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錢財不過幾張紙,風吹了就散;愛情不過幾句誓言,青睞的人每天都能換;權利榮耀、青春美貌,這些都太易碎易逝了。當餘音消散,人去樓空時,最終只留下孤寂與死亡相伴。從了孤獨,沒有什麼可以與你永久相伴。

物質都是虛假迷人的,只有精神上的解脫才配與孤獨較量。

可當餘音未散,人山人海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和麪對孤獨?

我的答案是接納並挑戰孤獨。既然人生爲孤獨,何嘗不接受孤獨的考驗去戰勝它呢?這纔是孤獨存在的意義。許多人畏懼孤獨,其實是畏懼失敗,可我們越害怕,孤獨就越猖狂。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亦是如此,如果被孤獨威懾到了,它就一定不會強大,整個社會就會被孤獨的陰影籠罩着,成了一隻井底蛙。

就算是爲了孤獨後的振奮,爲了掙扎後的希望,爲了不讓自己的人生那麼容易通關,我們也要去嘗試一番孤獨啊!這纔是人生爲孤獨的最真實的意義。

馬孔多在下雨,孤獨正審視着我們。

讀《百年孤獨》有感10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後感,苦於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得太凌亂以至於理不出頭緒。然後上網找了幾篇讀後感想找找靈感,但是看完幾篇讀後感後我發現,我好想看了本假書。原來這些亂七八糟的人際關係裏還有這麼多深奧的道理,再一次懷疑我看的是本假書。 不過沒有像他們那樣的深刻感受也未必是件壞事,這樣說明我還沒有過上類似他們那樣的孤獨的日子,沒有感同身受,我還是幸福的。這樣一對比,我生活中的種種自認爲的不幸,都是那麼的渺小與不過如此。不過即便沒有像他們那樣深刻的感受,我也有我喜歡的人物,即便他不是這本書的主要人物,不是這個龐大的布恩迪亞家族的其中一員,但我依舊被他吸引。

他就是來自意大利負責安裝和調試自動鋼琴的琴師皮埃特羅.克雷斯皮。

我不止被他的金髮,他的教養,他的端莊,他的禮貌,他的善良,他的認真吸引,還被他正直可靠,爲愛割腕而死所吸引。我大概可以想象出他初來乍到時出於禮貌與主人保持適當距離的彬彬有禮的模樣,將自己關在客廳,心無旁騖的裝好自動鋼琴的認真的模樣,還有對待自己未婚妻的紳士模樣,即便他曾經在麗貝卡衝動的糾纏中錯生激情,但最終找到了真愛,那就是阿瑪蘭妲。在經歷了婚禮因爲各種原因一直被推遲,看着親愛的未婚妻就在眼前但還是要保持紳士風度,沒有與她有什麼肢體接觸,到之後與難以忍受等待的麗貝卡在不在爲何熄滅了的燭火裏接吻,相擁,在自己衷心不移等待婚期時卻接到何塞·阿爾卡蒂送來的一句“我和麗貝卡就要結婚了”這些種種之後,在烏爾蘇拉充滿歉意的週二聚餐中與阿瑪蘭妲相愛,並在一個星期二向阿瑪蘭妲求婚。這一切似乎驗證了何塞·阿爾卡蒂說的那句“如果您真喜歡我們家,那還有阿瑪蘭妲呢”。但最後阿瑪蘭妲還是拒絕了他,這樣的打擊與內心的崩潰,他最後選擇了割腕自殺,遠離了這個帶給他一次又一次傷害的布恩迪亞家族。

皮埃特羅.克雷斯皮的一生也是孤獨的。在無盡的愛與愛中輾轉,受挫,到最後逝命。就像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後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後會發現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後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皮埃特羅.克雷斯皮與麗貝卡就是那兩條相交後愈行愈遠的兩條線,而皮埃特羅.克雷斯皮與阿瑪蘭妲就是那兩條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的線。真愛明明就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

反正我們終究會孤獨,與其和孤獨爭個你死我活,不如與孤獨爲伴。與孤獨爲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夥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羣裏讓它保護你回家。不過,對於現如今的我們來說,所謂的孤獨不過是對着無情感的屏幕,手指習慣性的上下滑動,看着不痛不癢的內容,無所事事的孤獨感罷了。對於這些孤獨感,能做到不過於晚上少熬夜,躺在牀上了不要來回刷手機,越刷越孤獨,胃不好就少吃辣椒冷飲過熱食物,容易發胖體質管不住嘴就多運動,一個人待着時就看看書,好東西都值得花時間,所以無論你現在多辛苦也別放棄,想想已經堅持了多久纔到這裏。再想想那些每天不足六個小時的睡眠,兩天用完一支的中性筆,無數杯速溶咖啡下活蹦亂跳繼續衝刺的日子,我們不是在透支着生命,只要你想贏,這些都不算什麼,有何況區區孤獨呢.

其實人的一生,真正合適的對象,真正有幸福感的瞬間,配額該是大體相當,誰也不會更多,誰也不會更少,全在於一念之間。因此,如果恰好有這樣一個人,他願意與你一同捱過這漫長的黑夜,也願意傾聽你的滿腹牢騷,而你需要做的,只是拉住她的手,別讓她撲個空——那麼,爲什麼不呢.不過在緊緊抓住她的手之前,你需要更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更加的有資本可以留住她,同時你也需要更努力的克服在前進時一直圍繞在你身邊的孤獨。到最後你會發現,你所走過的那麼多個孤獨的夜晚,痛苦的時刻都是值得的,爲了更好的。希望以後的你會感謝現在的你的努力與堅持,會驚訝與現在的你的毅力與忍耐力。爲了以後的日子,加油。

讀《百年孤獨》有感11

很多人可能認爲《百年孤獨》人物關係混亂,難以讀懂,但實際上,這是一本值得多次讀,反覆讀的名著。

第一次讀時,我們就可以感受到書中有着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特點——時間、空間上的混亂。例如:書中第一段“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佈石頭的河牀流去,河裏的石頭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第二次讀時,就能明白其實整個布迪恩亞家族就像一個車輪,不斷的前進,不斷的重複,不斷的磨損,最終走向覆滅。他們族中人不斷重複前人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羊皮卷中的祕密,暗示着他們重複的命運,重演着相同的悲劇。第三次讀時,就可看到書中各件事中和他們各個人身上的悲劇色彩。例如:他們家族初到馬孔多時,馬孔多鳥語花香,充滿活力;後來,阿瑪蘭塔·烏蘇娜帶來的每對黃鸝鳥在被放生在馬孔多後,都毫不留情地飛離。這不僅僅是指馬孔多的逐步消亡,更多的是指布迪恩亞這個家族的改變,從新生般的活力四射到老去般的暮氣沉沉,最終無可抑制的走向覆滅。還有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最美的姑娘——梅梅(雷納塔),她的結局頗具奇幻色彩,書中寫她和白牀單一起飛向了天空。就我的理解而言,有兩種可能,一是加西亞真的給了梅梅一個奇幻的結局,她因過於美麗,在曬牀單時,被上帝帶走,和白牀單一同飛離。二是暗指她死了,美人早消。白牀單就暗示死亡。無論是哪種可能,這樣的描寫都是美麗的,爲她的離去渲上了一種神祕美麗的奇幻色彩。美麗而單純的她走了,和潔白的牀單一起飛向天空,這又給書多添上了一抹感傷。

一直喜歡《百年孤獨》,一次又一次地讀,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品讀這本經典。

讀《百年孤獨》有感12

烈日照在蒙塵的巴旦樹上的嗡響,午休的昏厭中響起的火車汽笛,撥開爬滿這棟房子的蔓藤條,我推開了奧雷里亞諾封塵已久的大門,這裏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像一場無聲電影以迅雷不及掩耳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他,以及他的父親,在那個遙遠的下午…

如果真的像敘述普通小說一樣講述這本著作的話,我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因爲這是一個主旨深邃冗長且沒有多少波瀾的故事,在整個主線中,布恩迪亞經歷了從淳樸的鄉村生活到戰爭、革命,接着殖民思想的侵蝕,再到一切歸於平靜後的絕望、滅失,任何作品與之所處時代的陰影都是密不可分的,在賦予了它拉丁美洲歷史反抗的背景的同時誕生了一個家族。但如果只是這樣,經典將不再是永恆的經典,我們會發現很多細節都明明白白地折射着人類生活的發展過程,暗含着某個成長哲理。

“多年之後,奧雷里亞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百年孤獨》最值得懷戀與思索的一句話(也就是它的開頭),短短的一句話,卻容納了未來過去和現在三個層面,而這一切就像是一場預言,在人還未出生時就已被規劃好的,是梅爾加德斯用他超乎尋常的眼光看到了一個家族的消亡,並記在羊皮古捲上等待他們自己去破譯自己的命運。愛默生認爲:“我們應當假設某種預定的諧和計謀中必然要有被未來應驗的遠見。”我不說愛默生的“預定諧和有多適用於這個家族,至少梅爾加德斯有這樣的智慧,而我們也需這樣的智慧,而我們也需這樣未卜先知的能力,清楚地知道做一件事的後果,承擔的風險以及自己努力會挽回怎樣的回報。

海明威說:“必須面對永恆的東西,或者面對缺乏永恆的狀況。”布恩迪亞家族就是不滿足於純粹的生存,有無法達到完美的境地,才選擇了獨樹一幟的生活方式,譬如捆綁自我,封閉自我,沉淪自我,在反抗孤獨的同時又暗暗接受着孤獨所持有的高傲感,布恩迪亞家族就是這樣的一個矛盾體。黑格爾說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對立才能衡量出來。”馬爾克斯正是抓住了這樣的矛盾點。

可是,“孤獨”究竟是什麼?

生命的神祕性是不言而喻的。史懷哲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式“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人們可以給予彼此鼓勵與寬慰,可人類最終將孤身前往自己的歸宿,就如同來時的隻身一人。

孤獨的本身就具有它的意義。孤獨是在這樣一個大千世界找不到一個真正理解你的內心,而是產生的情感。這種孤獨是從自身而言的,是帶着一定的疏離感的。就像《百年孤獨》裏的麗貝卡,那個將自己包裹在高傲的厚殼裏,孤老終身的女人,她沒有奧雷里亞諾上校那種與生俱來的孤獨,但我卻從她的身上找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直以爲自己自命不凡,不願和同學們深交,很多人都說我是一條泥鰍,圓滑,通宵事故,處理事情遊刃有餘卻不平易近人。而當我在書中找到了自己可能的未來時,我也明白該該變了,就如馬爾克斯所說“等他們睜眼,看到的已成現實。”我希望現實是我能放下高冷的架子,真誠地交朋友。

《百年孤獨》告訴了我另一個真理——別讓時光停在過去。如果一直在爲自己過去因習慣而養成改不掉的藉口,那麼人便被空氣裏瀰漫着惰性所感染,最終令一切衰朽,停滯的熾烈塵埃所降服。過去只能用來懷戀而不能成爲今日的複製品。

馬孔多的夏日一去不復返了,這座鏡子之城將在奧雷里亞諾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抹去,我靜默地合上了這本經典之作——《百年孤獨》。

讀《百年孤獨》有感13

家族中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布恩蒂亞家族?漫漫百年,整整七代,孕育了精力永遠旺盛的烏爾蘇拉,熱愛科學的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蒂亞,勇敢堅強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蒂亞上校,美貌絕倫的蕾梅黛絲,身體強壯的阿爾卡迪奧,意志堅定的阿瑪蘭妲求知慾旺盛的奧雷里亞諾……這個完美的家族卻遭受着上帝的詛咒,陷落在深不見底的孤獨的泥淖裏,點點下沉。這個龐大的家族,無論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最後都必然走向孤獨,正如一開始羊皮捲上就寫好的文字,一場註定的悲劇。當那個豬尾巴的孩子剛掉落塵世,便是時候結束了——上帝之手伸來橙色光球裹挾着颶風,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後代和關於他們的記憶,一切都被抹去,但讀時卻感到並沒有什麼值得惋惜的地方,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回想着看這本書時跳動着的一幕幕,卻不記得自己看時有特別興奮或特別悲痛的心情,文字像水一樣在眼前流過,即便是難以理解的家族譜,時而現實時而魔幻的寫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歷史……這些那些打亂我讀書節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當然地被我接受,我仍然以幾乎不動的姿勢一頁頁看下去,看的時候在想什麼我並不清楚,就好像小時候放暑假剛剛睡醒的午後,我躺在牀上看着牆上的時鐘一分一秒走過。我沒有起牀,也沒有在等待些什麼,我在幹嘛呢?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議的,在讀這本應該不算是喜劇的故事時,我竟然涌起一種類似於平靜恬然的快樂。就好像我知道人終究會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陽光的瞬間,仍然忍不住微笑。

關於這本書到底要傳達的真諦?我卻一點也說不準,只能清晰地感知到這是個宏大的命題。說是一本寫人類精神姿態的書也好,說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現代文明世界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也罷,我雖能瞭解這家族百年浸淫着的孤獨感,但始終沒有共鳴感,也許是我世事閱歷太淺了,有過寂寞無聊卻不知孤獨滋味。有人說“能在馬爾克斯字裏行間中讀到乖戾和憤怒(而不是魔幻)的人才是真正讀懂了這本小說。”這種孤獨滋味或許應當以一生生命爲味蕾才能淺唱的吧!

讀完這本書,到卻有種命運的淡淡薄薄的淒涼感。看拉美文學有一點最頭痛——百年家族代代傳襲着相似的名姓,似乎也同時承襲了上一代的命運和永無拜託的孤獨。大地上在一遍一遍地重演着輪迴的人生,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做了拆拆了做的小金魚也好,一遍遍縫着自己的殮衣也好,禁錮在羊皮卷中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可終究逃不出淪落的命運,無力的掙扎。我看着這幾代人的命運從手中滑落,就像在看一部快進的文明史紀錄片。心情平靜如止水,任何興衰更替也掀不起一朵漣漪,可平靜之下,那種對命運的無奈,卻讓我的心皺縮不已。

孤獨,人類這尾巴。可對這轟轟烈烈的百年家族而言——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讀《百年孤獨》有感14

說到《百年孤獨》這本書,不得不提作者馬爾克斯,馬爾克斯出生在哥倫比亞阿拉卡嗒卡,他童年時代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因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話傳說和鬼怪故事。所以,在他童年的思泉裏,充滿着另一個靈幽的世界,至此,鑄就了他創作的重要源泉。

除了諾貝爾獎、魔幻現實主義和《百年獨孤》,大家好像對馬爾克斯一無所知。

大多數沒能讀完《百年孤獨》是因爲卡在了第一頁一大堆相似的人名上,我也深感疑惑,導致我看到後面內容也要反覆翻閱前面內容,才能對得上全文。

《百年獨孤》講述了布恩迪亞七代人的神奇生活,小鎮的百年興衰,以及一張A4紙都列不完的人名(和紅樓夢有的一拼),反映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翻天覆地的歷史,被譽爲“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著作。”

孤獨?怎麼理解這個詞語?尼采說孤獨有三個狀態:神靈,野獸與哲學家。一個充實自立,一個桀驁不馴,而另一個則是兩者的中合體。這三個狀態完美的概述了布恩迪亞一家人在百年間所承受的孤獨,如果說烏爾蘇拉是神靈般的存在,那麼阿爾卡迪奧映射的則是那野獸。布恩迪亞上校一生遭到暗殺13次,73次埋伏和一次槍決。開槍自殺後奇蹟生還,戎馬一生卻在遲暮中失去了信仰,最終與政府簽訂合約,年老歸家,每日守着父親留着製作小金魚的工藝,抑鬱而終。他一直渴望拋棄孤獨,可他永遠也離不開註定的孤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孤獨中保持高傲。

在《百年孤獨》這本書內,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就是烏爾蘇拉,從一開始的近親結婚到“長豬尾巴”的言論,就註定了整個家族孤獨的宿命。她一生爲了家庭默默付出,年老後失明,靠着獨特的能力掌控家庭最後的餘地。難道不是一種宿命嗎?烏爾蘇拉這個鮮活的人物瞬間有了流動性。任勞任怨的性格阻滯她的生長性。

寫到一半,我突然卡文了,我在想,天哪,這一部世紀文的讀後感竟這麼難寫,難寫的點在於獨孤是一抽象的名詞,每個人對於孤獨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讀後感——寫的就是真實的感受,此刻的真實感受就是想再去把它重溫一遍,因爲每一遍的感受都不相同。

往後,孤獨是常態。

很喜歡豆瓣那句:“因爲年少的無知與浮躁,我差點錯過了它,所以當你還未嘗試痛苦,當你還未開始看透生命,請你好好收着它,不要讀它。”

讀《百年孤獨》有感15

這已是我第二遍讀完《百年孤獨》了,讀的時候廢寢忘食,深深沉浸與作者的文字之中。可是讀完之後心中卻充滿了荒涼的悲寂感。我驚歎於馬爾克斯的敘述能力,在他的小說裏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有生動可信的現實,不僅展現一個家族的起源、興盛和慢慢走向毀滅的歷史更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布恩迪亞家族一百年的歷史中出現了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爾蘇拉;有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里亞諾上校;有純潔如天使的雷梅黛絲......但是其中最讓我感到唏噓和難忘的卻是那個不服輸,勇敢地對抗過命運但又最終失敗的麗貝卡。

麗貝卡11歲時帶着父母的骸骨來到了布恩迪亞家裏,她剛來的時候的樣子彷彿活生生的的出現在我的眼前——青綠色的皮膚,圓滾緊繃如一面鼓的肚子......這是長期體弱多病,忍飢挨餓纔會出現的狀況。看到她,我彷彿看到了世界上千千萬萬個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兒童們,我的腦海中浮現出老師經常教導我的話語“成功永遠是在歷盡艱險之後方能獲取,不要迷茫,不要糾結。現在有多麼艱苦,恰恰就代表着將來會有多麼的幸福。”在她兒童時期已經經歷了常人所無法承受的厄運——父母去世,跟着皮早商人跋山涉水、千辛萬苦纔來到了馬孔多;以泥土和石灰牆皮爲食;失眠症的折磨......可是幸好,生命中的苦難並沒有打倒她,反而讓她浴火重生。當她脫去孝服的那一刻,她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白皙明淨的面容,冷靜果敢的內心。此時此刻,我的心慢慢展露出一絲笑顏,我爲這朵盛開在困難之中的花由衷的感到欣慰。

當她和皮埃特羅互相相愛時,我以爲作者終於散發了他的慈悲之心,讓這個沒有布恩迪亞家族血統的女子能夠擺脫宿命,獲得幸福。但是我錯了,因爲她的宿命也是歸於孤獨,然而她的孤獨與布恩迪亞家的孤獨,特別是上校和阿瑪蘭妲這樣的孤獨有本質的區別,上校和阿瑪蘭妲最終一個選擇徹底失去回憶以消除個人獨特性來結束孤獨,一個選擇抱着高傲的羞怯和處女之身下葬,他們都沒有超脫孤獨得到真正的平靜。而麗貝卡的孤獨是個人選擇而不是宿命,她雖然因爲阿瑪蘭妲的種種阻攔和意外難以成婚,可是她突然間又愛上了回家的浪子第一代何塞並閃婚。在這一過程中,她的孤獨短暫的消失了,但是無情的意外殘忍的剝奪了麗貝卡的愛情,她於是投降認輸終於回到孤獨的本性,開始孤僻的吃土。

烏爾蘇拉曾在內心中對麗貝卡有過獨白。其實這獨白也是作者所真正想要展示給讀者——“擁有衝動心性和熾熱情慾的麗貝卡,才擁有無限的勇氣。”從克雷斯皮到阿爾卡蒂奧,麗貝卡的判斷更多出於本能,這也是烏爾蘇拉所認爲的布恩迪亞們缺少的最重要的品質,他們不像麗貝卡如此敢於表達自己,甚至具有一種永不回頭的桀驁。麗貝卡的存在本身指出了關於孤獨的一種不同可能性,或者說是存在形式。

但是無論是麗貝卡,布恩迪亞家族甚至是整個馬孔多小鎮,都是命運悲劇的實踐品。經過對其的掙扎、反抗後最終還是屈服了命運的安排。在後來的人生中麗貝卡依舊有可以走出那件小房子的機會。可是她卻一直把自己緊緊地鎖在房裏。這大概就是作者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吧:她的命運就是這個家族和小鎮的濃縮。孤獨充斥着她的內心,對孤獨的反抗是徒勞的,反而會使自我更加封閉。直至一場颶風將其抹去,至此命運悲劇終結。

標籤:百年孤獨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