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陸犯焉識》讀後感6篇

觀後感1.1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陸犯焉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陸犯焉識》讀後感6篇

《陸犯焉識》讀後感1

一年100本的計劃終於過了半[鼓掌][鼓掌][鼓掌]。花了將近13個小時,看完這一本。百感交集,很難描述此時的心情。

陸焉識,這個能背誦詞典能背誦整本英文經典能在腦子裏寫書的記憶大師,精通多種語言,並且還有旁系成就的留洋博士,因爲繼母包辦娶了馮婉喻而牴觸錯過了年輕時代的愛情;也因爲特定時代的冤假錯而在牢裏受盡了磨難也因此錯過了他本該張力無限的青春。

當然,也因爲這些旁人無法想象的經歷,他慢慢讀懂了馮婉喻,讀懂了那個他生命裏最偉大最無私的女子。爲了活着,他煞費苦心地裝結巴,勇敢地克服艱難歲月中的各種不堪;爲了表達愛,他千里迢迢歷經艱辛只爲看一眼電影裏的小女兒,他不眠不休只爲寫一部獻給妻子的真情告白。

終於,在他年逾古稀,牙已掉光的`時候,他獲得了自由。當他戴上假牙,亟不可待地飛奔回家,卻發現他十分渴望給予愛的婉喻,已經不認得他了——站在她面前的他,已不是他——他永遠並且深刻地活在了她的記憶裏。

雖然他被孩子們像踢皮球一般踢來踢去,也承攬着繁重的跑腿還有洗衣“業務”,但他依然,僅僅守候在妻子身邊,用盡全力讓妻子心中的他在現實裏復活。

妻子走了。當踢皮球事件衍生到女婿和兒子那裏,陸焉識悄悄地走了,他選擇了重回那個曾經他渴望逃離的地方——沒有了婉喻的日子,也許,只有那裏能讓他感覺到安全吧。

《陸犯焉識》讀後感2

在這本《陸犯焉識》中,我看到了陸焉識的浪子回頭,但沒有看到馮婉喻的變化。

馮婉喻,自始至終,對陸焉識有着幾乎信仰一般的愛。在他心中,自己與孩子都遠比不上丈夫——他帶着孩子省吃儉用,卻用半個月的工資給丈夫買螃蟹;他不容許旁人說陸焉識的壞話,即使他當時有些神志不清,即使說那話的人是他的兒子。我看他對待陸焉識,就像是在敬神。陸焉識儘可以對他粗暴,對他冷漠,他已經在心裏爲陸焉識找好了藉口——他的陸焉識是完美無瑕的。

在這本書的後半段,馮婉喻極其粗暴地對待想要包辦父母的大女兒。我陰謀論一下,他是不是幾十年前就想這麼對包辦他婚姻的姑媽了,然而直到現在,沒有了禮儀的束縛,他才這麼肆意地做了。馮婉喻真的`愛陸焉識這個人嗎?如果是,他爲何對包辦婚姻有這麼強烈的怨恨,爲什麼對陸焉識本來不愛他沒有絲毫的反應?我想六年的時光和陸焉識回國後的態度足以讓他認識到這一點。

因而,我傾向於認爲,馮婉喻愛的是一個他理想中的陸焉識,一個愛他的好丈夫,也許是現實中的陸焉識留美時產生的。現實中陸焉識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被馮婉喻理解爲是愛他的表現,因爲“陸焉識”是不會不愛他的。如果連對方反饋的愛都沒有——儘管我覺得這可能是他想象的——他還有什麼理由這樣無怨無悔地對陸焉識好呢?

《陸犯焉識》讀後感3

嚴歌苓把陸焉識當自己人,替他說了不少心裏話,甚至替那一整個時代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知識分子都說了句話。而且語調不卑不亢,甚至帶着點難得的幽默和自嘲,其中的智慧又非常人可以企及。我於是想起自己的父親,想着他失去的以及正在消逝的多年自由,他倒是沒有陸焉識那樣的'學識,甚至他的學歷在我眼裏也是個迷――究竟是國小畢業了還是沒有。但這都不重要,他像陸焉識一樣在人吃人的社會裏至少還活着,還拼了命在逗他唯一的女兒開心。這比什麼都寬慰人心,就好像一個人多餘的棱角總要磨掉的,不在那茫茫的青海草原上,也要在北方的極端寒冷裏。

於是我能做的,也就是陪着他說說心裏話。當然他的沉默與掩飾比什麼都堅硬,這是一個從小沒有父親,作慣頂樑柱的男人的堅硬。他沒有陸焉識的本事,能夠在心裏盲打一篇篇書信體文章,也不忘着做學問。可我總相信他天賦異人,再沒有比他更勇敢聰明的男人,勇敢的有但沒有聰慧,聰明的有又不夠義氣。我幾乎帶着對我自己父親的崇拜與懷念,用了10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裏的36萬5千字。我於是得以從過去八年的思念裏抽出一小段空隙,去讓自己變身爲書中陸家的一部分,一個從20xx年的末尾硬擠進去的自己人,以此把心裏話聽的更貼切些。

《陸犯焉識》讀後感4

嚴歌苓將人物置於社會歷史演變的大環境中,在展現不同人物本色、命運的同時也還原了一個時代的真相,特別是小說的開篇,境界宏闊,頗有史詩的氣魄。

關於時代和具體的歷史事件,過於敏感的話題,不好言說,但確實是一個幫我們較好地還原本真的一個窗口,通過小說中很多的事件和人物可以幫我們窺探到當時的歷史,或者說一個知識分子眼中的時代之殤。其中的太多東西,比如關於人性與看客,人物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知識分子與大衆,情感與自我的救贖……值得我們去反思。

除此之外,小說對於人物的塑造頗爲成功,恩娘、馮婉瑜、丹珏、馮子燁等人的形象都刻畫的深入人心,甚至連戲份不多的韓念痕也都刻畫脫俗驚豔,讓人在心動之餘不忍忘懷。婉瑜則讓人看到了聖母的影子,恩孃的精明讓人在反感的同時也不由得心生佩服,而丹珏與子燁的存在也讓人看到了時代給人的創傷,特別是丹珏的結局讓人不由得心生悲涼,那個孤獨倔強、唯一保留焉識氣質的小女兒最終也沒抵得住時代與世俗的洪流,最終被劉家以外來者的姿態架空,成了又一個“無能”的陸焉識。

就敘事本身而言,看得出作者也是頗費心思的`,其有意將時間打碎穿插在不同的事件中展開敘述,或者索性將完整的事件打碎穿插在不同時間進行事件的還原。以孫女的視角展開故事的敘述,深入其中,出於其外,顯得自由靈活且不失本真。而老辣純熟的語言、深刻的諷刺和比喻都無不看出作者高妙的藝術表達力。當然,由於完整的時間和事件被打散,所以敘事難免會顯得凌亂,個別的人物和細節的處理略顯煩瑣,但這都不影響這本小說整體的藝術價值。總體而言,它是一本可讀性較強、值得我們欣賞玩味的書,值得推薦。

《陸犯焉識》讀後感5

在不忍釋卷的同時,腦海中一直過着畫面。兩天時間看完了嚴歌苓寫的三十六萬五千字的小說《《陸犯焉識》》。當看到一半時我己爲書評取好了題目“人性的韌度”。

人性是藝術永恆的主題。人性的韌度如同座標系,在正反兩個方向上到底能延伸到什麼刻度,這也是永恆的話題。小說選取了四個極端的環境來展示人性的韌度。我們知道只有用極端這個平臺才能將事物的特質完全暴露。而我們的歷史是完全符合極端這個詞的所有含義的。

從抗日戰爭前小布爾橋亞氛圍中營造的風流倜儻的濁世翩翩佳公子到抗日戰爭中堅持品格、德義而坐牢的衛道士式的紳士是第一次蛻變,從解放戰爭時期的半理想半現實主義者到解放後入獄二十年勞改中的蟑螂式生存者是第二次蛻變,從政府特赦出獄後的不適應者到最後歸屬時的領悟者是第三次蛻變。三次蛻變四個場景,我們看到了在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革中,人性象過山車一樣從正無窮向負無窮飛速滑落的過程。好在,最後迴歸了原點。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的感悟。因爲這部小說交織了愛恨情仇的所有元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銳和直覺,深刻刻畫了歷史大變革中各種人物的面貌,畫出了一幅生動而各具特色的人物羣像圖。通過個體人物的命運在極端條件下可能達到的.高度,鏡像印射了這個種族悲劇命運的必然性。作者技法是高超的,意識流的寫法在時空交錯中呈現出一種黑白分明的強烈對比,讓人的情感冷熱交替,在冰火兩重天裏感悟極致。我想這可能得益於旅美作家的身份和好萊塢專業編劇的職業訓練。

如果說有缺點,我覺得是主角陸焉識出獄回上海後的生活敘述得有些羅嗦,可以精簡一些。

這本小說好看,耐看,值得看,看後忘不掉。我想這應該是一名讀者對作者最好的褒獎了吧。

《陸犯焉識》讀後感6

這本看得有點久,也看得有點斷斷續續,所以對故事也就看了個大概,決定週末把電影看了。

不過真的很感動,馮婉瑜對陸焉識的愛,好幾處看得我想落淚。

全書彷彿在寫兩個人。前半生的浪蕩恣意,骨子裏的倔強使得這個陸焉識不願意接受妻子,或者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愛上了她。後半生的牢獄生涯裏,他不再是風度翩翩的公子哥,成爲沉默的結巴老幾。他文雅的名字和滿腹的淵識被簡單的編號埋沒,他成爲大荒漠中一根枯黃但隱隱生長的草。

而婉瑜,用盡自己的一生去愛陸焉識的婉瑜,到死也爲他辯解的婉瑜,就這樣離開了。不公平,她爲這個男人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可卻沒有真正享受到這份遲到了半個世紀的感情。

不過我始終還是看得太散,很多細節處沒有深究,姑且先放一點印象深刻的文字吧。

「她是一個容易掌控的'人,水一樣的透明無形,誰都可以浸染,可以用不同形狀的花瓶,水晶杯,玉鉢,爛泥壇給她塑形」

「中國是個啥地方?做學問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國人最要緊的是發明這種機器那種機器,中國人呢,最要緊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鬥。你不懂這個學問,你在中國就是個沒用場的人」

「妻子悄悄問:“他回來了嗎?”丈夫於是明白了,她打聽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個人,雖然她已經忘了他的名字叫陸焉識。“回來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還來得及嗎?”妻子又問。“來得及的。他已經在路上了。”“哦。路很遠的。”婉喻最後這句話是袒護她的焉識:就是焉識來不及趕到也不是他的錯,是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