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2017《感動中國》觀後感800字

觀後感3.16W
2017《感動中國》觀後感800字一: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打造的頗具影響力的一個品牌欄目,被譽爲“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本次評選投票到2017年1月5日23::5截止。如果您被“寧波守塔人”的事蹟感動,請登錄央視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評選”專題頁面,爲“寧波守塔人”投上寶貴的一票。

2017《感動中國》觀後感800字

五代人守燈塔三位親人獻出生命!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東海域上,矗立着12座燈塔。這裏留下了葉氏家族五代燈塔工的足跡。1883年白節山燈塔建成,漁民葉來榮帶着一家老小上島,成爲中國第一代燈塔工,沒想到,這一守就是一輩子。更讓人意外的是,一百多年來,子子孫孫追隨着他的腳步無怨無悔守護燈塔。五代人百年堅守三位親人獻出生命,燈塔依然亮着全國最佳燈塔工、全國勞動模範……故事的主人公葉中央是葉氏家族的第三代燈塔工,很多人可能都聽過他的名字。

75歲的葉中央頭髮花白,回憶起燈塔工的生活,葉老一下子變得健談起來。1883年,白節山燈塔建成,漁民葉來榮成爲中國第一代燈塔工。1944年,葉中央4歲。他和父親葉阿嶽一起生活在魚腥腦燈塔上,那時候父親已經是一名燈塔工。有一次刮颱風,一艘補給船要進港避雨,父親一頭扎進狂風暴雨中去幫忙,結果一個海浪撲來,船被打翻,父親被捲入大海。掩埋黑髮人,祖父帶着孫兒上了白節山,祖孫倆守着燈塔相依爲命。葉中央在祖父薰陶下,愛上了燈塔。19歲那年,他成爲一名新中國的燈塔工。1971年春節前夕,幾名燈塔工打點行裝準備回家過年,葉中央卻自告奮勇留下來,寫信讓妻子帶着兩個女兒到燈塔來過年,沒想到等來的竟是噩耗。途中,小船不幸翻沉,除大女兒被人救起,年僅29歲的妻子和5歲的小女兒雙雙遇難。葉中央的妻女離世後,他本可以要求組織將他調離守塔一線,但最後葉中央只說“給我換一座塔吧”。這一回,他去了爺爺曾經守過的白節島。葉靜虎是葉中央唯一的兒子。

他本可以當一個合格稱職的拖車司機。1982年,他接了父親的班,成了白節山燈塔的一名燈塔工。孫子葉超羣是個“90後”。2013年4月,大專畢業的他在爺爺和父親的支持下,登上了位於寧波鎮海口的七裏嶼燈塔。驚心動魄的一夜冒着12級颱風,爬上塔頂排除故障“做我們這一行,經常會碰上海難,生離死別見得多了。”

小時候,葉中央就跟着爺爺在白節山燈塔值班,最早聽到的一次海難就是“太平輪”沉沒。“剛好是農曆除夕的前一天,聽爺爺說海上有一艘大船沉沒了,就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在燈塔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哭喊聲,但越來越微弱,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

一早看到,海面上泛着油光。”葉中央說,後來得知這就是讓世人震驚的“太平輪”沉沒事件。他曾在舟山羣島最北端的花鳥燈塔守了3年,那裏被稱爲“遠東第一燈塔”。

“以前根本沒有網絡,有沒有颱風,只能靠聽收音機。對燈塔工來說,碰上險風惡浪是常有的事,我們早就習慣了。”葉中央和記者回憶起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有一年夏天,白節海峽遭逢12級颱風,我們在燈塔值班。一陣電閃雷鳴過後,燈塔電器被擊壞。燈塔失明,船舶隨時都有觸礁的危險。我衝入暗夜,匍匐着爬向塔頂。當時,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讓燈塔亮起來。最後,故障順利排除。別看從值班室到燈塔只有100米的距離,但我足足爬了半小時。我們會在值班室和燈塔之間拴一根“安全繩”,抓着繩子爬行,稍有疏忽可能就被狂風吹落海里。“看得多了,就越覺得燈塔是不可或缺的。

在茫茫大海里,燈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葉中央說得很平靜。無邊無際的孤獨一上燈塔就是11個月,只有海風只見海水葉超羣,這個家族最年輕的守塔一員,仍在鎮海堅守着傳自父輩的這份燈塔情懷,“我剛踏上燈塔的時候,就倍感親切,可能骨子裏頭就和燈塔有一種不解之緣吧。加上我性格比較內向,喜歡安靜的地方。爺爺提議的時候,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新一代的燈塔工,生活不再像原來那樣艱苦,電視機、電腦已經普及。

但白天看海浪,晚上看星光,孤獨如影隨形。剛到七裏嶼燈塔的那段日子,葉超羣卻有些不適應,“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整個島上,走上一圈只要五六分鐘。除了熟悉的幾張面孔,只能聽大海的聲音。很難想象,爺爺一輩子呆在燈塔是怎麼熬過來的。”記者注意到,葉超羣用了一個字眼——熬。沒錯,那個年代的燈塔工要艱苦得多。那時候,他們的生活所需主要依靠補給船,每月一趟。如果碰上臺風天,補給船來不了,他們只有捱餓的份。“有一次刮颱風,補給船到不了。當時島上只剩一個冬瓜,五個大男人就着一個大冬瓜,吃了整整一個多星期。”葉中央說,遇到緊急情況需要與外界聯繫,只能點菸,“有一次我發高燒,連着燒了三天,到後來整個人昏迷了。他們就在島上放三把火求救,我算躲過一劫。”然而,最難熬的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

燈塔工要在孤島上連續工作11個月纔有20來天的休息,這11個月時間裏,只有海風,只見海水,“唯一能解悶的就是抽菸,那時候煙癮很大,一天要抽三包,現在落下了病根。”

2017《感動中國》觀後感800字二: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17頒獎典禮》終於在2017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獲獎者,有爲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爲親人、爲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着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着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麼大的正能量。觀後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爲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蹟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後怎麼活着。

看着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蹟介紹,看後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蹟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爲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爲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麼,她的一生都在爲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爲國爲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鬥,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2017《感動中國》觀後感800字三: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着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着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裏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鬱鬱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爲……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爲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爲只有堅守纔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着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裏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着焊槍,更握住着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爲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託與羣衆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標籤:觀後感 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