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合集15篇

觀後感8.79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合集15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第一部代體古典名著小說,這書上的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起間,在這戰火不斷中出現了三個大國——魏、蜀、吳他們三國,他們經常爭鋒相對發生了許多令人驚歎不已的故事,有火燒赤壁、三英戰呂布、刮過療毒等等的故事。

那麼有些功勞都歸功於誰呢?當然是蜀國的軍師諸葛亮了!就舉一個例子諸葛亮在城裏只有三千兵力,而司馬懿卻有是萬精兵,諸葛亮的兵嚇的東跑西竄亂了手腳,而諸葛亮卻很淡定,他想起了一個計發,那就是空城計,只見他一聲令下:“把城門打開,你們藏在房子裏,而我在城樓上彈琴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別出來。”只見不遠的天空全是塵土,十萬大軍就在不遠處,只見諸葛亮在優雅的彈琴,城門前有兩位士兵在掃地,他們的心情很好嘴上充滿了笑容,司馬懿心想我瞭解諸葛亮他一定會在城裏設下重重機關,然我們大傷體力,最後再發動總攻那可就不好了,有一位大將說道:“這諸葛亮一定沒有多少兵力我們就殺過去吧!”司馬懿又說道:“安全第一撤退!”之間地上的塵土再次飛起。

至此諸葛亮嚇得一身冷汗,但是他最終還是趕走了司馬懿,得知消息的司馬懿氣得都快吐血了!

這諸葛亮真是說什麼什麼就有,說什麼沒有什麼就沒有。他只是神機妙算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2

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我們要多讀書,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三國演義》,書的作者是羅貫中,這本書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書裏面一開始講了蜀國和魏國的誕生,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吳國,三個國家有時聯手,有時卻互相都看對方不順眼,想把對方幹掉;最後,魏國打敗併吞並了其他兩個國家,獲得了勝利。書中我最新喜歡的部分是《敗走華容道》,裏面講了曹操因戰船和主城被諸葛亮燒了,失去了優勢,還有些士兵被火燒死了,無奈他只好逃跑,跑到華容道時,他大笑起來,隨從問他爲什麼笑,他說:“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卻沒在這裏設下埋伏”。突然,草叢裏衝出一大羣伏兵,把曹兵打得屁滾尿流;重複幾次後,曹操彈盡糧絕,只剩下27人,被關羽攔住,曹操懇求關羽放他走,關羽同意了。

書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着十分鮮明的性格特點,如:張飛十分講義氣、關羽十分堅強、趙雲非常忠誠。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草船借箭、火燒連環船、空城計,全是他提出來的。

我十分崇拜關羽,華佗曾給他刮骨療毒,所謂的刮骨療毒,就是先把皮切開,然後用小刀刮骨頭,把毒刮掉;換作別人肯定早嚇哭了,而他卻鎮定自若的跟別人下棋;關羽真是有着堅強毅力的大英雄!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沒有人能永遠高枕無憂,戰爭永遠不會停止;這本書爲我們講述了古代的戰事,這不僅讓我們增長了見識,也讓我們從中體會到了讀書的快樂!

讀《三國演義》有感3

談到《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大家立馬會想到:關羽、張遼、諸葛亮。可到底誰纔是三國裏的真雄呢?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揮之不去。

劉備?曹操?還是孫權?曹操在《青梅煮酒》這一章時稱劉備與他是英雄,那就先比較一番這倆人。劉備在《三國演義》中因他而起的戰役有不少,可他自己卻極少參戰,若不是諸葛亮、趙雲、關羽等英雄好漢相助,恐怕此生連一場勝仗也打不了。而曹操,做一名君王,在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中親自領兵,靠着自己過人的才華,贏得了多次戰爭的勝利,難道這不是英雄之舉嗎?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歇後語吧,“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當趙雲拼盡全力,好不容易纔救出了劉禪,而劉備卻故意將劉禪摔在了地上,這實在不像英雄之舉。而曹操的將士們並非如此,荀彧,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吧,荀彧在曹操還毫無名氣之時就離開東吳,投奔曹操,而這又是爲什麼呢?正是因爲曹操的英勇果斷,會選人用人,不論戰役是勝還是敗,始終都爲之一笑,這種種原因合在一起,難道曹操還不配爲真正的英雄嗎?

好了,說完劉備,再說說孫權。孫權的這一切,都是他哥哥孫策拼盡全力打拼出來的,而曹操的江山是他自己一點一滴打拼出來的。曹操作爲一代軍事文學家,詩詞歌賦,文學武藝,樣樣都行,而孫權在東吳一直沒有什麼大作爲,還把整個東吳的兵權交給了周瑜,這還有可比性嗎?

但是,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也有缺點,他太多疑了,就因爲多疑而害死了華佗,但是他的優點勝過缺點,不然也不會讓魏氏江山如此穩固。

不過,能在《三國演義》中出現大名,必定也是有過人之處的英雄好漢,能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人物一定是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學習曹操的博大襟胸,學習劉備的爲賢爲德,學習諸葛亮的過人才智。

“東漢末年分三國,說不清對與錯。”我又想到了這一句歌詞,這個問題終於在我心中有了答案。

讀《三國演義》有感4

剛一到暑假我就捧起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

在書中我讀到了狡猾奸詐的曹操,曹孟德;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孔明;善用人才的劉備,劉玄德;忠心耿耿的關羽,關雲長;性情暴躁的張飛,張翼德;武藝高強,長阪坡救阿斗的常山趙子龍,趙雲。還有周瑜、郭嘉、司馬懿、黃忠等人物……

書中我最敬佩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而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篇章是桃園三結義,是這樣的: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人叫劉備,此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那時候國家的秩序很亂,有個叫張角的人與朝廷作對,官府就張貼榜文召集天下英雄去討伐他們。因爲這夥人的頭上包着一塊黃色的頭巾。所以叫他們黃巾軍。

劉備已經28歲了,官也沒當上錢也沒賺着,還是賣草鞋度日。想起自己曾經立下的遠大志向,心裏非常難過,所以他看到官府的榜文後,深深地嘆一口氣。

劉備正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說話,“哼!大丈夫不爲國效力,還在這裏嘆氣,算什麼英雄好漢!”言語間很是不屑。

劉備回頭一看,我的媽呀!這人黑的像一塊兒炭,腦袋像豹子,眼睛像鐵環,滿臉大鬍子,虎背熊腰,像半截黑鐵塔。看他的樣子,劉備就覺得是條好漢。

劉備問他叫什麼名字,這個人說:“俺叫張飛,字翼德,是個殺豬的,剛纔聽到你在嘆氣,所以才問你。”

劉備說自己是漢室宗親,聽說黃巾軍造反,想報效國家,只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空有一番殺敵立功的志向卻不能施展,所以很發愁。

張飛就要跟劉備喝個酒,還要招募一些年輕人,幹一番大事。劉備裝作很鎮定,其實心裏已經樂開了花。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談話,兩個人越聊越高興!劉備覺得張飛豪爽,張飛覺得劉備仁義。不知不覺已近中午。這時劉備看見一個箭步如飛的大漢,邁着大步走進酒館。說:“快給我上酒,我還急着去投軍呢。”

這個人就是關羽關雲長。劉備覺得他是個好漢,就讓他一起來喝酒。以前在家鄉打抱不平殺了一個壞蛋。被官府抓到處躲藏,聽到這裏要徵兵才投軍的。喝完張飛去他家做客。劉備說了自己的志向要招兵買馬,所以關羽特別高興,問是不是人越多越好。能不能帶上自己。劉備,張飛非常歡迎。張飛說他們家有一個桃園,明天去結拜兄弟做一番大事業。

第二天在桃園裏,三人燒香跪拜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洗,從此結爲異姓兄弟。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劉關張好像我生活中的一些人。比如,我們一同學就像張飛,脾氣特別暴躁,一生氣就像核彈爆炸了一樣,她的脾氣就像99℃的水,只要再增加一點兒,就燒開了。

生活中還有的人就像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狡猾奸詐的曹操;忠心耿耿關羽,趙雲,我們要學習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友情,學習諸葛亮的智慧,學習司馬懿的管理,還有學習書中各種人物優點,學習他們的爲人處事方法。

《三國演義》這本震撼世界的名著,要是讓我一點兒一點兒的給你們講,我怕我講上三天三也講不完,這本書要你們自己去細細品味,充分利用時間去讀書,去尋找書中的精彩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羣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纔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爲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爲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爲。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爲何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敵我力量

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那再看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爲,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之,我以爲,三國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總算被我給“啃”完了,好辛苦呀!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使我記憶猶新。例如:蜀國五虎將中,忠義並稱的關羽;魯莽衝動的張飛;勇敢慎重的趙雲;少年成名的馬超;老當益壯的黃忠。我對他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中華智星——諸葛亮(諸葛孔明)。

諸葛亮生於亂世,因此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讓他極爲感動,使其甘心爲之驅馳。諸葛亮剛出道,就上演了火燒新野的好戲,殺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而歸。緊接着他又出使東吳,舌戰羣儒,氣勢非凡,達成了聯吳抗曹的戰略。赤壁之戰,他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真當高管仲、樂毅一籌。杜甫的《八陣圖》就是讚揚他而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劉備“崩殂”之後,蜀國陷入一片混亂與危機之中,此時諸葛亮作爲蜀國的頂樑柱,更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地輔佐劉禪(阿斗)。安居平五路,修好東吳,堅持聯吳抗曹的戰略。穩定了蜀國的局勢,然後他又七擒孟獲,平定南蠻,解除了蜀國邊界的戰略;此後更是六出祁山,其中的事蹟如:空城計、 五丈原鑲星等更是廣爲流傳。

儘管諸葛亮最終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宏願,但他的博纔多學、豐功偉績仍流傳後世、光照千古!

讀《三國演義》有感7

這次是我第三次翻開《三國演義》這本書了,但是我每一次讀完後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不一樣的體驗,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主要描寫的是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具有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讓人看了彷彿身臨其境。氣量狹小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情重義的關羽;招賢才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欣賞的是諸葛亮和劉備。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印象,他十分重情義,也很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爲了統一大業,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且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百戰百勝。《草船借箭》這一章節中更加突出了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聰明博學的人,致使草船借箭成功,使得周瑜不得不歎服:“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諸葛亮還曾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使號稱有八十萬大軍的曹操敗走華容道,成爲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感觸頗深。從劉備和關羽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在生活中,幹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遇事要冷靜對待,對待朋友要忠誠,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在學習中,我們應該虛心聽取老師和家長的勸告,不應該因爲一次考試失利就失去信心。我們應該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闊,寬宏大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挑戰。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相互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讀《三國演義》有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又一次走進了《三國演義》,走進了那個羣雄紛爭的年代……

《三國演義》描寫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一百多年間,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個,這些形象無不血肉飽滿,個性鮮明,紛繁多姿,無不刻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三國演義》120個章回裏,我最喜歡第46章《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令我折服。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就命他10日內造十萬支箭。結果諸葛亮夜觀天象,在第三日起霧時,去曹營借了十萬餘支箭,真是一舉多得!不僅讓曹營虧損十萬支箭,還爲東吳增加十萬支箭,難怪周瑜對他心服口服呢!怪不得在“三絕”之中孔明佔據“智絕”一席。諸葛亮令我崇拜,我幻想有一天也能手搖羽毛扇,頭戴綸巾。遇事不再慌張,而是像諸葛亮一樣,縱觀全局,運籌帷幄,機智化解。雖然後世對諸葛亮有些神化,但是並不影響我將他視爲榜樣。

《三國演義》中,劉氏集團成員的重情重義令我折服。關羽被曹操看中,卻依舊千里迢迢尋找劉備;諸葛亮滿腹才華,卻死心塌地做臣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經典之所以成爲經典,不止因爲它的情節,更因爲它給讀者傳達了萬世不變的思想觀、價值觀。“忠義”正是這本書傳達給我們的價值觀。

希望你能翻開《三國演義》,去結識個性鮮明的人物:以“智絕”聞名的諸葛孔明;以“義絕”聞名的關雲長;以“奸絕”聞名的曹阿蠻,還有許許多多英雄豪傑……他們身處亂世,橫刀立馬,力挽狂瀾,譜寫出了一折折令人歎服的英雄讚歌!

《三國演義》令我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9

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頌歌,一首扣人心絃的不朽史詩。娓娓道來,是一個個流傳千古的故事;細細品讀,是一串串刻骨銘心的名字。歷史早已塵埃落定,唯有滔滔江水奔騰不息。然而,那籠罩在心間的迷霧卻久久揮之不去;那響徹過去戰場的號角餘音仍然迴盪在耳際;還有那奔騰飛躍的戰馬的聲聲嘶鳴,如明亮的笛,哀怨的琴,在蕭蕭秋風奏出動人的神韻。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說起三國,人們自然而然地談到愛民如子的,仁義無雙的劉備;忠義雙全,威震華夏的關羽;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孔明。他們以其忠義仁德受到歷代封建統治者的竭力推崇,也倍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敬仰。

但其中有一位刻畫的人物卻讓我不禁爲他鳴不平,他就是背以“亂世奸雄”的太祖—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曹操以反面人物形象走完他戎馬征戰的一生,什麼亂世奸雄,亂臣賊子,陰險狡詐,殘暴無情,曹操被套上諸多罪名,被天下人廣爲傳播。難道歷史上的曹操真的如此不堪?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曹操出生在當時極有勢力的官宦家庭,其父曹嵩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這已是朝廷中的高官。因此曹操從小就衣食無憂,與許多官家子弟一樣,整天穿街過市,飛鷹走狗、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所以《三國志》載:太祖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正業。

曹操的叔父看不慣他放任無度,便屢次向他父親告狀,曹操也因此受到責備。於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見叔父,便假裝中風之狀。他叔父驚慌跑去找他父親,可當他父親到來時卻見他完好如初。從那以後,叔父再說曹操的壞話,他父親都不相信了。少了叔父的約束,曹操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可見少年時的曹操是一個頗有心機的人,竟能將他的父親和叔父玩弄於股掌之中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爲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樑國的喬玄等人認爲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才能,在少年時的曹操身上就初顯鋒芒,也是後來曹操成爲一方霸主的資本之一。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三國演義》改編自《三國志》。主要講了蜀國、魏國和吳國三國羣雄紛爭,爭霸王,最後卻被司馬炎統一天下的故事。在三國時期,誕生了許多英雄豪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心耿耿的關羽,才華橫溢的曹操

上面的人物,我最喜歡的就是曹操。他才華橫溢,作出了: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這樣優美的詩句。但他太多疑了,以至於最後因爲殺死了華佗,無法治頭痛而死。

一提到曹操才華橫溢,我就想到了我的鄰家小哥哥大奇,他的繪畫技術就好比曹操作詩的才華。即使他並沒有學習過繪畫,但他畫出來的東西都像真的一樣。有一次我去他家玩,他給我看他畫的幾把槍,當時我驚訝的都說不出話來,就呆呆的在那望着他手上的畫。我心想:如果把這幅畫掛在牆上肯定都以爲這就是真的槍,真的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我看着這幾條筆直的線條,對他說:這幾條線,你肯定是用尺畫的。當然沒有啦,這幾條線是我自己一點一點描出來的。看着我臉上半信半疑的表情,他決定在我面前示範一遍。只見他的手輕輕在紙上描繪着,來不及多想,一把槍就從他的手上流了出來。正在我驚訝時,他告訴我:其實我剛開始線條也畫的歪歪扭扭,只是一天天的練才畫的這麼好。

小哥哥讓我明白了:所有的成功不止靠天賦,還要靠後天的努力和堅持不懈。就像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一樣。

帶着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前進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生動地記錄了那時蜀、魏、吳三個大國之間的鬥爭。

這本書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更是膾炙人口。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於字裏行間,真是很妙。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歷史演義小說大多是批古判今。《三國演義》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曆史,又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給予我們一些啓發,讓我們增長見識。它不但真實地反映了三國曆史的真實面貌,還反映了許多明朝社會內容。讓我們大開眼界,更好的瞭解歷史。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軍事鬥爭以及社會矛盾。書以劉備集團作爲描寫的中心,隱含着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稱:“因爲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代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書中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死於寶雞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爲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機智,勇敢,忠誠。他幫助劉備解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諸葛亮也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往往使人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也是波瀾起伏,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可見作者多麼“偏心”於諸葛亮。

讀完《三國演義》,讓人感覺驚心動魄、熱血沸騰。它讓我瞭解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也讓我觀摩了各種大戰。不愧爲四大名著之一!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我最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系列鮮明而生動的人物形象,《三國演義》總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一個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千人。其中有被毛宗崗稱爲“三絕”的諸葛亮、曹操和關雲長。比如還有:“身尺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的諸葛瑾、“常勝將軍”趙子龍……

《三國演義》的原名叫《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叫《三國志演義》。它主要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故事,主要是以曹操、劉玄德和孫權爲首的三個國家分別是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個不同的國家,但是都有相同的志向,能夠統一天下。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國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集團的矛盾、衝突和鬥爭爲主要,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中的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之間尖銳而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和軍事中大大小小的矛盾、衝突和鬥爭。

讀了《三國演義》以後,讓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曹操的狡詐多疑、趙子龍的武藝高強和忠肝義膽的關雲長。我們應該學習劉玄德的善良仁義、諸葛亮的謙虛謹慎的品格,不能學曹操的狡詐。

讀完讓我感受到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宏偉氣勢。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此書作者羅貫中,全書主要講了蜀、吳、魏三國爭天下,隨着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三國勢力漸漸減弱。司馬懿駕崩後,三國不久便被孫皓征服開闢了西晉王朝。

讀了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悟,最大則屬“驕兵必敗”和“不能對人太粗魯”。驕兵必敗的例子很多,如博望坡諸葛亮用計,讓子龍、玄德詐退。而夏侯惇以爲他們不禁打,部下勸莫輕敵,可他就不信,只顧催軍緊追。致曹軍大敗,糧草盡失。關羽敗走也是自已以爲很牛,才輕信諸葛瑾的。而張飛被範疆張達刺殺就是因爲殘暴。我受益匪淺,我敬佩諸葛亮足智多謀,敬佩劉備仁慈,關羽重義、張飛英勇……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

讀了三國演義,我不禁想到了水滸傳。水泊梁山上的好漢和三國演義的人多麼像!宋江似劉備,吳用似孔明,林沖似關羽,李逵似張飛……不愧都是名著,人物像,寫的也精彩!

讀完以後,我對這些傳世英雄感到敬佩,也爲這個歷史故事感到驚奇。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三國演義〉〉是一部名著經典,在羅貫中的筆下,敘訴了一個又一個的情節,塑造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這些人物裏,我最佩服義薄雲天的關羽了。

在桃園三結義之前,張飛和劉備認識了關羽,他說的一句話使我感慨萬千:“快拿酒來!別誤了我去投軍!”這說明了關羽是個有血性的漢子,願站起來爲國家,爲百姓做點事。

在曹操正爲華雄而苦惱時,一個雄渾的聲音便喊道:“我願意出去斬下華雄的人頭!”那就是關羽。在袁紹看不起關羽時,關羽卻無所畏懼,並立下軍令狀,說如果不勝華雄,甘願被砍頭。不出所料,在曹操爲關羽斟上熱酒等待那會兒,酒還未冷,關羽便提着華雄的人頭走了進來。這也是關羽的“義”。

劉備徐州戰敗之後,關羽被困,曹操看重關羽,他馬上派張遼去勸降。可關羽是個有血性的漢子,寧可頭斷,也不屈服。可他爲了兩位嫂嫂,也只能忍辱負重。他的做法也可以說是“義”。雖然曹操給關羽許多金銀、美女,關羽也無動於衷,全部交給兩位嫂嫂。曹操給他新戰袍,他也把新袍穿在裏面,仍把劉備送的新袍穿在外面,說看到舊袍就彷彿看見兄長劉備了。真是個義氣人士。

和關羽相比,呂布就“不義”了,他貪圖美色,本是董卓的義子,司徒王允爲了保住大漢的江山,就必須剷除董卓和呂布。於是他派出舞女貂禪,讓他們爲貂禪而爭起來。最後,呂布聽從王允,殺死了董卓。真可稱之爲小人。

如今,人們已對這個“義”看得

很輕,經常爲一些小利而出賣朋友、民族、國家的利益。我想,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講個義與誠信。中國人一向以誠信爲本嘛。一個人如無小“義”,絕難成大氣候。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中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讓我手不釋卷,讀來欲罷不能。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的我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拜年的歷史風雲,再現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爲代表的“魏蜀吳”三國羣逐鹿、三分天下的故事。在這本書中,許多英雄人物讓我敬佩不已。劉備爲了成就大業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重情重義,俠肝義膽;諸葛亮巧用“空城計”,足智多謀;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始終有統天下的壯志雄心。

在衆多故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以後,決定南下一統天下,他派出了八十萬大軍來作戰。劉備派諸葛亮舌戰羣儒,與孫權聯合抗曹,他們知道自己的大軍不比曹軍多,可他們還是英勇作戰。周瑜利用曹軍不習慣水戰的弱點定下火攻之策,巧施苦肉計,派黃蓋詐降。曹操聽取龐統的建議,將戰船連在一起。諸葛亮巧借東風,黃蓋帥率軍士點燃柴草在赤壁火燒敵船,大敗曹軍。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和周瑜展現出的驚人智慧是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

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也同樣需要智慧和勇氣。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成爲強者。去年我去宋城玩,一座鐵鏈橋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看着在橋上開心地晃動的遊人們,我也心癢難耐,禁不住上了橋。誰知我剛走了幾步,橋晃動得“翩翩起舞”,嚇得我趕緊跑回了爸爸媽媽身邊。站在橋頭我有點不甘心,難道真的過不去了?我心想,這只不過是一個膽量和技巧的問題。我注意觀察在橋上開心地行走的遊客們,逐漸悟出了技巧。於是,我壯着膽子再次走上橋,順利地走過了橋,我的臉上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對於我來說,也是成長中又一次成功的挑戰。

一本好書就像一盞指路燈,讀《三國演義》,我領略到了古典名著的精華。我要像英雄們那樣,敢於戰勝困難,挑戰自我,做自己生命的強者。

標籤:有感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