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中秋節吃月餅的民俗

中秋節4.31K

導語: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以下小編爲大家介紹中秋節吃月餅的民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秋節吃月餅的民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民俗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節吃糉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食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最早形成時期,史籍中沒有十分確切的記錄,其實,月餅成爲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

最初,月餅是用來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漢代,已經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但那時並不是節日食品。每年中秋,人們都要用精緻的糕餅來祭供月神。祭供完畢後,全家人再將糕餅分吃,表示閤家團圓。

“月餅”作爲一個專用名稱,最早見於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和周密的《武林舊事》。那時,它也只是一種普通的餅狀食品。

月餅成爲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始於明代。中秋節民間家家吃月餅的習俗,與歷朝歷代逐漸盛行的賞月活動密不可分,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民俗專家表示,隨着時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和花樣越來越豐富,製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爲中華民族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文化傳統。

民俗專家稱: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第二大節日

22日迎來了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民俗專家介紹說,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盛行於宋朝,是中國第二大節日。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又因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於是中秋又有“月節”“月夕”“八月半”“八月會”“追月節”等與月有關的名稱。此夜,人們仰望圓月,渴望與家人團圓,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中秋節”這個詞在古代很早就出現了,但是那時候中秋節還沒有成爲正式的節日。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宋朝時,中秋節逐漸盛行。到了明清時期已經成爲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身在異地的遊子們都紛紛回家與家人團圓,共慶中秋佳節。在唐代,中秋節期間主要是賞月、玩月。北宋時期,則以祭拜月亮爲主。南宋時期,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後來許多地方又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習俗。

民俗專家表示,中秋節的習俗雖然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期盼團圓幸福,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