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薦】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出名著作,它講評了從東漢末期到晉朝一統一段時間的政治軍事鬥爭,小說刻畫很多個性鮮亮的人物,主要人物有劉備、曹操、孫權、曹丕、曹植、曹彰、張遼、徐晃、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魯肅、周瑜……那裏面最令我感動的兩位英雄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

劉備深受老百姓的敬愛、將臣的忠心。他愛民如子,寧可錯過生命,也不願遺棄汗室老百姓;他最器中的將領勝子,看着趙雲抱着劉禪殺出曹軍的重重的包圍,捨不得將軍,竟至將親生骨肉劉禪棄之於地;他更尊重人材,三顧茅草屋,請出天下奇才諸葛亮,戰曹操,抗東吳。正是劉備這種善良而高尚的'質量博得的臣民的完全一樣擁護,博得三分天下。

諸葛亮是書中最富裕智慧的人,他清楚知道天體地理,陰太陽曆算,排兵佈陣,安頓撫慰老百姓,可以說能文能武,智勇雙全。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敵兵……在一場場鬥智鬥勇的較量中,他是那樣子的胸有成竹,處之泰然,真是令人羨慕。諸葛亮更一個盡責盡職的丞相,他“鞠躬盡瘁,死然後已”的神魂激發鼓勵着一代又一代熱愛自己的國家志士。

讀完《三國演義》,我知道了做人要有道理想,有志向,寬大爲懷,學問精深多才,這麼能力成事件,能力變成國度的棟樑。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

說起《三國演義》,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周瑜之死。都說周瑜風流倜儻、氣質非凡,但不好就在這心胸狹隘。巧了,我也是在這裏想不通。不過,我相信,周瑜的智慧不在諸葛亮之下,何必要去妒忌他呢?這我可得好好想想……

就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周瑜這個人物其實是很完美的,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卻來烘托了諸葛亮,讓諸葛亮佔去了一個閃耀的舞臺。

周瑜的音樂天賦也是極高的,他的《廣陵散》也是赫赫有名的,並稱諸葛亮能聞絃歌而知雅意,聽出曲中之音。可見周瑜是有多麼的才智啊!

經過一番尋找,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三氣而致死,而是因爲大*戰,右肋受了傷,又因戰*事緊張,沒有時間痊癒,最後漸漸地惡化,致使其在行軍途中傷口崩裂,死於巴丘,年僅35歲。

周瑜也是英年早逝,但卻給我們後人帶來如此深刻的印象,周瑜不愧爲三國中的“周公瑾”!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

呂布戰三英大敗而逃,張飛追之,箭石阻回。衆諸侯爲三英慶功並報捷與袁紹。孫堅得令進兵卻不得袁術糧草致兵敗而大怒。而董卓愛將李傕欲說堅與其主聯姻,堅怒斥之。卓怒而無策,李儒獻策退兵洛陽遷帝於長安以圖迎合童謠。卓獨斷遷帝,殺逆己者,搶掠錢糧火燒洛陽,一時間生靈塗炭,百姓被迫從之。孫堅得入京都,恰得玉璽,大喜過望忙退兵離去。時曹操追擊董卓得勝回,不悅盟軍之形勢竊以爲恥而去,席散各諸侯盡去。荊州劉表的袁紹密令阻擊孫堅並困之,孫堅難逃。

孫堅十七歲時便孤身斬殺盜賊,在漢末討賊,討黃巾,徵邊關,戰無不勝,確實是漢末難得的良將,不過最令其出彩的便是這次討董。

此次討董的關東諸侯聯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大都虛張聲勢,如大部分諸侯,或者戰績不佳,如曹操,惟有孫堅一人,不單戰之,而且頗有勝績,稱這支討董能逼得董卓遷都孫堅當爲首功。

正因孫堅勇猛無比,所以董卓甚畏懼之,討好於他,要求和親,將自己女兒嫁於孫堅之子,可見董卓對之的畏懼,而孫堅拒絕之,之後董卓離開洛陽,也是孫堅第一個入洛(自然,他一直在前線。)撲滅大火,將董卓發掘的'各王公貴族的墳墓掩蓋。(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一事,曹操董卓都幹過)關東諸侯,最忠烈者英雄,非孫堅莫屬。

但是,英雄也有自己的弱點,孫堅有將才,對朝廷忠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弱點,便是政治能力太差。荊州刺史王睿被殺,孫堅也不能控制荊州,反被劉表控制。結果孫堅還不得不再和劉表作戰,要奪回之,結果被偷襲而死,一代英雄就此殞命。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讀後感《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700字精選》。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臺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纔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爲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爲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

我很早就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可到現在書裏的內容仍舊牢記心間。什麼原因使我忘不了它呢?因爲它的內容很精彩,情節曲折離奇。這使我看完後拍案叫絕。

在本書裏,最讓我讚歎的是三國魏蜀吳互不相讓,龍虎相爭。他們有時候邊打邊退,有時候橫衝直撞,還有時候會在敵方必經之路上設陷阱,弄得敵軍魂飛魄散。起先魏國較強,後來因爲蜀吳聯合,赤壁一戰,將曹操打的一敗塗地,帶來的幾十萬人馬只剩下兩三百人了,從此,三國形成了鼎立之勢……一直到最後,中國被司馬氏所佔領。這些是爲什麼呢?因爲在每個國家都有幾位軍師給他們的首領獻計來攻擊敵軍。在三國中,我最喜歡蜀國的五個人,分別是:諸葛亮,劉備,趙子龍,關羽和張飛。劉備爲人講義氣,他志向遠大,信心十足,完全有能力統治中國,可惜因太疲憊而病死。常山趙子龍,關羽,張飛是劉備的愛將之一,都被劉備封爲五虎將,其中關羽被列爲五虎將之首,諸葛亮足智多謀,被世人稱作伏龍先生,與鳳雛先生齊名,人稱他倆爲臥龍藏虎,諸葛亮曾經在敵強我弱的`時候用空城計退敵。

空城計

有一天,蜀軍打了敗仗,逃回營中,但是曹兵追過來了。面對着幾十萬曹兵的猛烈攻擊,蜀兵們個個都準備投降,但這時軍師諸葛亮傳下命令:5分之一的士兵打扮成老百姓,剩下的人躲在營裏不出聲也不能露面,戰旗全部倒下,而他自己卻坐在樓上彈琴。將領們想問諸葛亮:爲什麼要怎麼做。但想想他是軍師,這麼做肯定有他的理由,便將疑問壓進肚子裏。“嗒嗒,嗒嗒……”戰馬的腳步聲離蜀營越來越近,曹軍到了城門口,愣了一會,只聽司馬懿說道:“退兵!”於是曹兵回營了。一位將軍問諸葛亮:“爲什麼司馬懿要喊退兵?”“因爲他知道我做事一向很謹慎,而我將大門敞開一定有其原因,可能會有埋伏,所以就要撤兵了。”諸葛亮答道。聽了這話,大家更佩服諸葛亮了。

別以爲只有蜀國最強,如果你這樣認爲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魏吳兩國見蜀國最強,他們當然不甘心,肯定會想辦法使自己變得更強)。魏國的武將也不少:許褚,張遼,張頜,典韋,李典,夏侯三兄弟,樂進……只有武將沒有謀士可不行啊,郭嘉、荀攸等人都是學富五車的大思想家。吳國也不甘示弱,武有太史慈,甘寧,淩統,潘璋……文有張昭,周瑜,魯肅……

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謀士所用的計謀都神機妙算,有點可將敵軍嚇得魂飛魄散,有的則將敵軍打的落花流水。這些都讓我刮目相看,不愧是羅貫中作品啊!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

三國演義這部書的人物形象性格顯露無遺、活靈活現,也說明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好壞都不能隱埋,所以我們要改掉缺點,每件事做的更好。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首詞寫的是就是三國時期的事情。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五個時段:黃巾起義、董卓掌權、羣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黃巾起義始於鉅鹿人張角,因爲看不慣朝政敗,因此發動黃巾起義。而劉、關、張就此桃園結義,爲朝廷效力。不久就滅了黃巾軍。劉備的力也一天天強起來。皇后的哥哥何進因爲誤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進京。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後,董卓就掌權了。曹操曾想殺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爲拉攏人心,封袁紹爲勃海太守,出讓了赤兔駒給呂布。逼得諸侯聯軍抗董,雖敗軍了,但最後也給呂布所殺。張飛、關羽、劉備三顧茅廬後,請出隱居山林諸葛孔明。諸葛亮提出了聯吳抗曹等計劃,使劉備的大業紮下了結實的基礎。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滅了袁紹、呂布,吳、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佔據強大的北方,劉備佔據西蜀、荊州等,孫權佔據江東。從而崛起吳、魏、蜀,三分天下。最後,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逐漸去世。蜀、吳都歸降魏主司馬炎,三國一統歸西晉。這本書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威風凜凜的關羽,衝動魯莽的張飛,昏庸無能的劉禪,謹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因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爲劉備出謀劃策,建功立業,使他獨據一方,不愧爲臥龍。可惜與諸葛亮平等的鳳雛龐統不幸遇難落鳳坡。

《三國演義》裏的《三顧茅廬》最令我記憶深刻。在這個故事中,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想學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顧茅廬,只要用你的真誠打動對方,就一定能行。還有一個故事:在劉備起兵七十萬水陸並進攻吳爲關羽報仇時,張飛衝動鞭打兩個部將,在晚上兩個懷恨在心的部將因一怒之下殺死了酒醉未醒的張飛,一代虎將死於非命。也告誡了我不要魯莽行事,意氣用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我讀三國演義後的感想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7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各具神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書中雖有這麼多衆多的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家們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爲主體。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要角色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大加讚賞,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的活靈活現,不禁讓我們讚歎。

讀完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羅貫中不僅文筆好,智慧我想也超乎常人。就先說在他的筆下戰場是多麼的栩栩如生,讀者就像身臨其境一樣。每個人物描寫的都那麼飽滿,性格非常的突出。例如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其手搖羽扇,運籌帷幄的瀟灑形象,千百年來已成爲人們心中“智慧”的代名詞……

不過你要是把《三國演義》當成歷史書看就大錯特錯了。歷史上實際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這段故事,這是作者的藝術虛構,其目的是爲了表達關羽不辭艱辛千里尋兄的忠貞之節和義勇之慨。儘管"過五關、斬六將"在邏輯上經不起推敲,但它卻符合聽三國故事而無暇辨別地理方位的廣大民衆的審美心理,天長日久,"過五關、斬六將"不僅已被人們接受,而且已經成爲典故。我們只能說這就是羅貫中的才華吧。

如果問我你喜歡《三國演義》裏面的哪個故事?太多了,一下子回答不了吧。但我最喜歡的就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了。草船借箭:從諸葛亮趕下軍令狀,就能看出來他絕對是個做事情沒有把握是不會嘗試的人。我想劉備要是沒有諸葛亮,他很肯能戰勝不了疑心頗大的曹操。諸葛亮不僅是足智多謀還是個天文學家,要不說人家是神人呢!那我們來說說火燒赤壁吧。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諸葛亮是怎麼預測到風向會有變化呢?或許人家比天氣預報員還專業吧。

讀一遍《三國演義》原着,便有一次收穫。我現在的理解都是很淺的,要想真正的品味《三國》,感受《三國》要讀很多遍纔可以呢。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8

陽光明媚,我懶洋洋地坐在家中玩三國殺。望着手中的“劉備”和“趙雲”兩張武將牌,我擡起頭,瞥了一眼一旁的《三國演義》,不禁浮想聯翩,腦海中又浮現出硝煙瀰漫的戰場。

東漢末年,烽煙四起,羣雄割據。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吳三國鼎立,一時間,神州大地戰亂不休。在那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中,有一場戰鬥已然烙印於我心中。那,就是長阪坡之戰。

在那次戰役,趙子龍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故事廣爲人知。也正因如此,趙雲與劉備父子的關係格外親近。他,用自己的身軀承受了一切,綻放出鮮紅的血花,臉上卻只有淡然的'微笑,心中唯有對主公的忠心耿耿。我想,趙雲當時懷抱阿斗,在生死線上徘徊時,心中肯定已留下遺言:保護小主人的責任,趙雲至死不渝!是啊,他爲了劉備,爲了阿斗,也爲了糜夫人死前的心願,更爲了大漢江山,雖死不悲!

人與人之間不一起經歷一場場生死歷練,怎能成爲至交,不曾將自己或親人的生命託付於對方,怎有絕對的信任?生死與共,纔是極致的友誼。

同樣,劉、關、張三兄弟也在桃園結義後,爲對方出生入死,關羽敗走麥城不幸身卒,張飛遭手下刺殺後,劉備執意伐吳。這舉動雖有些魯莽,卻也體現出兄弟三人感情之深厚。他們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這也不愧於他們當年立下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算世界背棄了關羽張飛,劉備也會與他們並肩而行。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關係,能超越生死之交。他們的故事,爲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話沒錯,但,誰說友誼不能轟轟烈烈?誰說友誼不能熾烈如火?真金不怕火煉,友誼何時曾懼?

友誼經歷過生死,何妨與世界爲敵?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9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話揭開了我讀《三國演義》的序幕。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爲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亂世背景下,演繹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形象。

在書中,我讀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三顧茅廬、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七擒孟獲……這些精彩的故事讓我意猶未盡,反覆品讀。

每個精彩的故事都少不了精彩的.主角,每個主角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多疑自負、關羽的忠勇重義、趙雲的英勇善戰……在作者的筆下,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是如此的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當屬關羽和諸葛亮。

最讓我佩服的三國英雄是關羽,字雲長,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不但武藝超羣,對劉備更是忠心不二。他因爲帶着兩位嫂嫂被迫投降,不管曹操賞了他多少好處,他一心只想找到劉備。當他知道劉備在袁紹那兒時,並騎着曹操送的“赤兔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血性男兒,他的忠勇也讓後人敬佩!

最充滿神祕色彩的人物當是料事如神的諸葛亮,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葛亮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後來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行爲打動,纔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出山後,他一直爲劉備出謀劃策,指揮了蜀國幾次經典的戰役並取得成功,比如火燒博望坡、赤壁之戰、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等,他的智謀讓人讚歎不已!

讀完《三國演義》,我仍沉浸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和鮮明個性的人物中。《三國演義》彷彿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歷史畫卷,帶我穿越到了那個充滿豪邁和激情的英雄時代,領略戰火紛飛和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

父母說:“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種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個完整途徑。你應該去讀一讀。”

老師說:“四大名著它告訴我們過得去情天恨海,參得透世間爭鬥,斬得斷利慾薰心,越得過慾望執念,才抵達得了人生光明通達、自在寧靜的終處。你應該去賞一賞。”

而眼前這本《三國演義》正熠熠生輝的擺在我的眼前,我的眼裏是那貪婪的目光,恨不得一口氣把它“吞下”,但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得慢慢的品嚐,讀出它的鮮美之處。

《三國演義》全名爲《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作者爲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它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的歷史風雲。書中塑造了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曹操、孫權、周瑜、呂布等一大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劉備,他的寬厚仁義,公正真誠,而曹操則殘忍奸詐,諸葛亮忠心耿耿……但在我心裏,《桃園英雄三結義》中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劉、關、張,讓我感受到了友誼的可貴。劉、關、張身爲小販的`他們憑藉共同的志向,共同的愛國精神,結成了生死之交。誰又會想到,正是他們之間深厚的手足情,纔有了那一個個英勇殺敵的表現,纔有了那一個個忠君愛國的行爲,才實現了劉關張三人的雄心壯志,才完成了興國大業。

張輔曾言:“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是的,如何才能做一個像劉備這般有情有義,有才有德的人,是我追求的目標。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1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爲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2

九歲生日的時候媽媽送我一套半白話版的四大名著。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讀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妙筆生花以《三國志》爲基礎,記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刻畫了兩百個多鮮活的人物形象。當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思想在字裏行間穿梭,,像身臨其境一樣用心去觸摸那段歷史。這裏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武羣臣爭權奪利,有時候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好像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在講述着一個個或是美麗動聽、或是激動人心的故事,深深地沉浸於故事情節,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也忘記了這是歷史。

三國演義裏面刻畫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劉備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氣的張飛、英勇善戰的趙雲、還有那個被稱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最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深謀遠慮,扭轉乾坤,呼風喚雨、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赤壁之戰七擒孟獲一個連一個的故事讓我有點熱血沸騰,好像自己隨着戰鼓加入了他們的戰爭中,我自己問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國時代我會是誰?孫尚香?小喬?貂蟬哈哈,這是一種猜測而已,生活在這個現代文明的年代裏人們不可能回古代的啦!

讀完《三國演義》,有趣的故事情節,回味無窮的歷史典故深深打動了我。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隨時都在腦海浮現。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我感覺《三國演義》也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寶蓮燈,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還激發着我的鬥志。《三國演義》你是我心中永不熄滅的長明燈。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3

這個暑假,我又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因爲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太精彩了。書中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如“赤壁之戰”“草船借箭”“官渡之戰”這些故事讓我百看不厭。羅貫中把裏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性格也是各不相同,裏面有寬宏大量的劉備,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忠肝義膽的關羽,小肚雞腸的周瑜,陰險狡詐的曹操等等。

我認爲關羽最有義氣,在一場激烈的'戰陣中,他和劉備被打散了。關羽被曹操抓走了,曹操讓他投降,他卻說:“降漢不降曹。”他爲了和劉備見面,放棄了他在曹操那裏的高官侯爵,帶着劉備的兩個妻子和丫鬟千里走單騎,一路上他過五關斬六將,還收下了一個叫周泰的人和他們一起走,終於歷盡千心萬苦,帶這兩位嫂嫂見到了劉備。我可真佩服他。

我最喜歡這裏面的兩個人物是諸葛亮和趙雲。他們兩個人,一個驍勇善戰,智勇雙全,另一個才識過人,料事如神。要是諸葛亮和趙雲是蠻族的首領,何愁天下不在手掌之中,還不殺得三國的軍隊片甲不留。趙雲一身是膽,對劉備更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當年長阪坡一戰,他獨自一人,在曹操的軍之中來去自如,斬殺曹操手下的十幾名猛將,他還救出了一個陪在兩位嫂嫂旁邊的丫鬟簡雍,隨之又殺入曹軍之中了,還搶了一把非常好的寶劍,青鋼劍,另一把好寶劍是倚天劍,在曹操那裏。趙雲在亂軍之中又救下了甘夫人,他把甘夫人送到張飛那裏,還被張飛誤解,以爲他叛變了,然後他又衝入曹軍之中。在枯井旁找到了阿斗,最後終於回到了劉備身邊。劉備還裝模作樣,把阿斗摔在地上,我懷疑是不是那時候阿斗被摔傻了。

諸葛亮自然是神一樣的傳說,赤壁之戰前夕,他和周瑜誇下海口,說三天便有十萬只箭,還立下了軍令狀,把周瑜樂得晚上做夢都會被笑醒。在第三天早晨,他知道曹操多疑,大霧天不敢出戰,便使用草船騙了曹操十萬多隻箭,把曹操氣了個半死,結果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華容道被關羽擋住,驚呆了。哎,但是關羽太重義氣,把曹操給放走了。

我最喜歡諸葛亮用的空城計,簡直和神差不多了,他讓趙雲獨自一人守在城門口,自己在城頭上面彈琴,沒有一絲雜亂,讓司馬懿帶領的魏軍白白後退十餘里。自己就帶着老弱病殘,悄悄地溜走了,可真厲害呀,我要是魏軍統帥,就應該殺進去,我們可是有十萬大軍呀。

不過我還是很佩服諸葛亮,一個空城計,嚇得敵軍後退十餘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4

一次,我生日。爸爸給我買了本《三國演義》。

當天,我就把它細細的品味了一翻。文中許多人物都被羅貫中刻畫的栩栩如生。如:曹操的謹慎;諸葛亮的.機智;劉備的謙遜;周瑜的小肚雞腸……。其中人物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去讚揚如:關羽的重義;魯肅的老實;……。

《三國演義》顧名思義講的就是三個國家的興衰敗亡。而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指蜀、吳和魏。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先說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而且頗重義氣在華容道放過了曹操。他忠於劉備,雖然最後戰敗但未降敵,最後還死於非命,但他的精神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然後我就說說諸葛亮吧!亮生來才智過人,劉備可視他爲“國寶”啊!劉玄德三顧茅廬之中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重視了。在三國中,他無疑是最具才華的人了。而且在劉備病故以後還立下了許多大功,如: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道伏殺魏名將張郃;奪取武都、陰平;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總的來說我看完了《三國演義》也應了諸葛亮那句話‘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5

今年暑假,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閱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之後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纔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後,一向爲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纔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

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爲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歎說: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能夠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着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齊走。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後的北伐都不能成功!

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戰勝一切的攔路虎!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歷史長篇章回小說,是我國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獨特手法刻畫出了一千多個個性鮮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英勇的劉備、張飛、關羽;忠實國家的王允;小肚雞腸的周瑜;還有個兩面人物曹操……

使我受益匪淺的還要數“薦杜預老將獻新謀將孫皓三分歸一統”這一篇章。吳主孫休聞司馬炎已經打敗了魏國,知道必要伐吳,便立大帝孫權太子孫和之子孫皓爲帝。但因孫皓即位後兇暴日甚,酷溺酒色,讓羊祜有了可乘之機,派人前往洛陽請伐吳,司馬炎看見了大喜,派人去伐吳。當時的孫皓昏庸無能,沒有作戰計劃,敗在了司馬炎手裏。於是東吳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縣等全部歸西晉,司馬炎又封孫皓爲歸命侯。三國也歸於西晉了。它讓我明白了做“王”要盡到責任的道理。

我最喜歡的人物當讓就是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瞭,他的智慧不得不令我驚歎。劉關張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總之就是一句話:《三國演義》是一本老少皆宜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