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孟子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孟子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孟子讀書筆記

孟子讀書筆記1

孟子還是在樑(魏)國失望了,原因很簡單,梁惠王死後,樑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沒有君王的樣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麼畏懼。這樣一個“註定”成不了氣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學說不可能寄託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離開樑國,去到試圖勵精圖治的齊國。而齊國招賢納纔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學宮就設在齊國,學術氣氛之濃厚,賢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應該能在齊國有所作爲。不過,由此卻看到儒學的“造反”理論顯然是一個缺失,或者說,儒學是講究實用,試圖在目前能擁有的資源上進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亂秩序再進行重建。在儒學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數是個體修養上的自我超越,所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憂君憂民,卻沒有想着改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建,所以當遇到 明君就積極入世,遇到昏君則退隱山林,獨享琴棋書畫之樂。

此1.7章開始,主要是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1.7章的對話比較長,說的當然還是仁政王道。齊宣王心中想的是稱霸,所以和孟子談話一開始就問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蹟,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學習的榜樣。但是孟子把齊宣王裝了進來,後面的話題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邏輯展開。孟子說了齊宣王由於不忍心看牛將死而哆嗦的樣子,而把用於釁鐘的牛換成了羊,這個事情估計齊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齊宣王的做法,說有了這種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過,孟子話鋒一轉,批評齊宣王“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也就是對禽獸有仁慈之心,但是卻不能愛撫百姓體現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關於人的本性問題,或許是一個僞命題,既然提到就接着講。孟子對此的態度是“性善”,認爲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論證主要在“四端”說中,說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產生恐懼和不忍之心,這種恐懼和不忍之心來自於本性,而不是外在環境附加的。不忍心,在於將心比心,是看到他人處於困境、身處磨難而產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齊宣王爲什麼“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呢?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作爲個人來說,對禽獸仁慈而對他人仇視,即使在當代社會仍然存在,即使在我們個人身上也會有存在的痕跡。當外出旅遊,半路遇上大風雨,急需找個地方來避雨,那麼最能幫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紅磚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卻不一定能熱情相引,說不定還閉門相拒。如果說人皆有不忍之心,爲什麼同樣情形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究其原因在於,人與人之間有了物質障礙,這種物質障礙以財富爲代表,從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說,財富多一分,防範之心就長一分,權力高一分,防範之心就長一分。所以,齊宣王能夠對禽獸仁慈,那是因爲禽獸不會豔羨他的財富和權力,更不會採取各種手段去謀取他的財富和權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範,能出於“本性”地仁慈一下,設想,在宮殿上要殺的是一個試圖謀反他的人,齊宣王極有可能樂於看到這個犯人被處死——儘管犯人如何地恐懼哆嗦甚於牛。人是動物的敵人,但動物並不是人的敵人,人的敵人是人。動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過,人把這種自保性誇張成了佔有,外在成了財富,已經超越着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積的財富保管好,必然出現防範之心,即使是所謂夜不閉戶的盛世,不閉戶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麼,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否就不去追求財富?人人貧而相樂?顯然不能這樣認識,財富的追求是人的社會性使然,擁有財富也就能夠作爲一種存儲而利於自己、家人的生存和發展,同時還能夠獲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滿足自己更多的慾望,客觀上還推動着社會的發展進步,這是應該倡導的,也是社會制度認可和保障的。被財富和權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借用孟子說的一個字:“功”。功,功德,雖與佛家所說的功德不同,但類似,即都能夠用自己所長、所有對他人進行幫助,這種幫助不是讓自己傾家蕩產地去做(當然這樣做值得欽佩但不值得推廣),而是在保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下去關心幫助他人,而自己擁有的財富越多、權力越大,那麼能夠幫助的範圍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對學校的捐助、對貧困學生的幫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口碑,這樣把財富獲取和功德相聯繫,從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既能“富潤屋”,也能“德潤身”,達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幫助,這種不忍心推廣開來,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與人的關係纔會和諧而不緊張。

孟子讀書筆記2

作爲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爲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爲夷、轉難爲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爲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爲,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涌,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書筆記3

坦白地講,一直沒有讀過孟子及其作品,因爲本人喜歡道家,尤其是《莊子》。現在拜讀過這本書,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樣都爲我們留下了非常燦爛的文化,他們和諸子一道形成了中國人的核心價值體系。

作爲“亞聖”的孟子對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久,我們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概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鳳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早已穿越了千年的歲月,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談及學習時,有一點叫做“尚友”。怎樣跟古人交朋友?吟詠他們的詩,閱讀他們的書,同時還要討論他們在當時的所作所爲。比如,大家喜歡讀歷史、傳記方面的書,瞭解古人的生活、志向與作風,就等於跟古人做朋友一樣。《孟子·滕文公上》中說“有爲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這種方式獲得了成長。

在談及教育時,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爲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啓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

再來看看孟子對“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爲人格的重要遠遠高於財富、權力、地位,孟子還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產生“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慾。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仁人志士。

孟子讀書筆記4

《孟子》全書我並沒有通讀,對於孟子思想的整體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閱讀過程中,儘可能的查閱背景資料去加以瞭解。在讀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時,感觸頗大。此篇主要是告子與孟子在討論內在的心理善惡與外在的行爲關係上。

告子認爲,仁是內在,義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說“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 他年長而我尊敬他,見面問聲:爺爺好,也許還扶他過馬路。但這並不代表我心中對他有尊敬之情,因爲從小父母老師就告訴我,要尊敬師長,而他爲什麼值得尊敬,尊敬之處在哪裏,我不知道。這是我的家教、習慣使然。就好比那東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爲白色的東西,是隨從它外表的白色,裏面是啥,我不知道啊。這就是義是外在行爲的表現。爲什麼說仁是內在呢?他覺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愛護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愛,親人之間的愛,是存於內心的,是內在的,這是無可爭議的。而孟子呢,他很厲害,雄辯之術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爲例:“嗜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萬事萬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難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麼不同嗎?難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嗎?你吃東西的時候不分敵我,不分種族,因爲喜歡,你就去吃了。爲什麼談到愛人的時候,你就開始挑三揀四,不能如你吃東西一樣,去包容呢?

細細揣摩一下二者的觀點,不難發現,告子的所言,可以歸結於一個“性”字。開篇便講:“食色,性也。”我吃東西,喜歡吃辣的還是清淡的,紅燒還是清蒸的,這完全取決於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點辣的,上火了,我就吃點清淡的,或者說,我還要吃辣的!隨着我的性子來嘛,人活着爲了什麼,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樂嗎?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對啊,我也可以試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強迫我去愛我敵人的兄弟啊!萬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長戈,刺向我的親弟弟呢?這不等於我害死了我弟弟,這我還能就開心嗎?這是違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寬廣,他認爲人性本善,只是在環境的影響下,纔會有善惡之分。“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這不怪他,既然環境影響使他變壞了,那麼給他換個環境,以我之仁心、愛心,去改變、淨化他的惡,不就可以了嗎?所以孟子認爲君王要施行仁政,講究仁義,感化邪惡,發揚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很難說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觀點,難以討論個透徹。其實,孟子所提出的“仁義”,已經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孫丑章句上中,講:“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浩然正氣是集仁義所生,若是行爲有違反自己內心的,氣便會消失。氣都消失了,況乎仁義?更不用說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說,是很多儒家知識分子在後期成長中主要選擇的兩條路,隨性如詩仙李白,講仁如詩聖杜甫。但在當今社會,主張人的解放,大衆意識的甦醒,這種隨性的思想越發的被人接受。反倒是過分提倡物質,講究現實,愛談柴米油鹽,孟子的這份仁,卻是淡出大衆視線。爲什麼呢?因爲他太理想,沒有現實性,沒有利益可撈,只談奉獻,不可能實現,誰又會去做呢?事實上,孟子的仁義,是站在至高點上提出的,他是一個宏觀指引我們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訴你去哪家買醋會比較便宜。但是我們要去學習,要去做,要去爬這個至高點,不能因爲不能實現就放棄。因爲仁義,好比海里的燈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學好、做好仁義,可以使我們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讀書筆記5

孟子:民本思想的先驅者。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孟”思想後來也成爲中國封建思想的主流。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學”思想加以發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學說。“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義”來治理天下。孟子提出這樣的政治理想,根源於他的民本思想。隨着奴隸制的逐漸瓦解,人的價值提高,戰國時期人的力量更充分地顯示出來,統治者也不得不重視百姓的力量,於是重民思想發展起來了。孟子更進一步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民貴君輕思想。在此基礎上,他還提出了暴君可誅的主張,還指責了暴政之下嚴重的階級對立:“庖有肥肉,廝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人民羣衆在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革中的作用,有合理的民主因素。但他的思想依然是剝削階級的,他雖然看到了社會分工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現象,但他以社會分工爲理由來論證社會上剝削制度的合理性。

孟子提倡仁政說的基礎是性善論,他的性善論是道德論和認識論的統一他提出要找回善心,就要按照“盡心”、“知性”、“知天”的認識路線,這便是孟子的認識論,這種思想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它的進步性是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是對西周以來傳統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天命觀作主觀主義的改造。

孟子讀書筆記6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纔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裏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爲,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懼同情的的心理,這不是因爲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爲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爲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爲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爲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此節有兩個重要觀點,一個是“人皆有不忍之心”, 這是孟子倫理學中"性善說"的心理學基礎理論,也是由此推及的孟子王道愛民政治學說的理論基石。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即來源於此。第二個觀點是人有“四端”,即同情之心,羞恥之心,謙讓之心,是非之心即。有了同情心才能將心比心,建立起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友愛關係;有了羞恥心,纔會自覺的把自己的行爲置於羣體中比較,產生自我約束心理,纔不會做出傷人害人的事情;有了謙讓心人與人之間纔會互相尊重,互相友愛,也才能自覺去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有了是非心,才能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自覺從善棄惡。由這兩個觀點可以看出,孟子是主張“人之初性本善”的,由此才產生對孔子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學說的進一步發揮。

孟子讀書筆記7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爲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爲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爲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着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說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裏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爲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說是決定爲善還是爲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爲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爲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爲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着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首先,社會的穩定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只有穩定的環境中,才能求得前進和發展。孟子提倡的和諧相處,執中有權的原則及方法,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統一性,對我們不斷協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使上下級之間、各行業、各部門之間處於和諧狀態,具有積極的啓示。同時,它又爲社會的和諧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礎。其次,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強調治國爲政要愛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與民同憂同樂、獲得民心,進而安定社會和統一天下,主張國君要把人民當作三寶之一,提出了“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得乎丘民而爲天子”的卓越見解,深刻地闡述了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將先秦時代“民爲邦本”的思想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爲了維持社會的和諧統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對社會進行經濟約制的主張。這主要包括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制度、制民恆產的土地制度、“取於民有制”和薄收賦稅的財政賦稅制度、優先照顧窮困的撫卹制度。

當我們今天做事時,總會不由的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意識,當我們面對災難,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不禁要感慨:華夏兒女的優良傳統與善良之心。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千年前儒家學說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後千萬年不變的美德、傳統。

孟子讀書筆記8

能淺顯讓人聽得懂而又意義深遠的話,纔是有用的話;能將簡簡單單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議別人,推己及人,這纔算真誠的建議。

君子的操守,是從自己開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議別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平。人們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卻跑去要求別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長滿了雜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卻天天跑別人田裏去建議要怎麼怎麼除草!這是病,輕點叫“吃瓜羣衆”,嚴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對自己沒啥要求,對別人要求卻很嚴格。這種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這些道理全用在了對別人的要求上,自己卻從來沒行動過。我們如何真正的學到道理呢?不是簡單的讀書,簡單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斷的去做,自己做的過程,纔是學習這道理的過程。

王陽明說過:知是行動的開始,行動是知道的結果。你以爲自己知道了,卻沒有行動,那是因爲你其實是並沒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讀書,永遠都不會知道。

孟子讀書筆記9

不忍人之心,什麼意思?以前我也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孟子:行爲與責任的故事》之後,我才懂得了什麼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興趣,不妨聽我一一道來。

《孟子:行爲與責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聰,小順,鐵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無工作的青年,後來遇到了一位老道爺爺,那位奇怪的老道爺爺偏說孟子哥哥是轉世的孟子,經過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後,孟子哥哥將成爲下一任總統但奇怪的是,他在聽完老道爺爺的一席話後,毅然決定:不當總統了!

這本書只要體現了中國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觀點“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認爲每個人都擁有這種“不忍人之心”,他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時間”裏的一件讓人爲之動容的事情。

在一個普通的小區裏,人們出去上班的上班,買菜的買菜,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靜與祥和的。可誰又會注意到,三樓的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寶寶正趴在陽臺上呢!也不知怎麼的,小寶寶的身體開始傾斜。一開始,他的一隻小腳離開了陽臺,漸漸地他的一條腿騰空了,又過了一會兒,他的半個身子都離開了陽臺。多麼令人膽戰心驚呀,可是,沒有人注意到。最後,那個小寶寶的身體以趴着的姿勢往下墜。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趕往這裏,也有的居民眼睛睜的老大,很想去救那個小寶寶,但腿腳都如灌了鉛一般,腦子瞬間短路。一秒,兩秒,三秒,“嗖——”一個身影如飛箭一般竄過人羣,那小寶寶正好落入一位年輕婦女的懷裏,一個小生命免於昇天!原來,那小寶寶的爸爸上班去了,媽媽又去買菜,便把小寶寶放在了陽臺旁的推車裏。而小寶寶又陰差陽錯地爬上了陽臺,這才導致了剛纔這一幕的發生。不過,這小寶寶上輩子一定積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記者採訪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個小寶寶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說:“我的手臂雖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個小生命,我覺得很值得!”於是,記者又問她,你爲什麼能如此處變不驚地去救那個與你非親非故的小寶寶呢?那位阿姨輕鬆地說道:“其實我當時也沒想什麼,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並沒有講太多話,但她的話卻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

其實,當別人遇到生命危險時,不管是什麼人,只要看到了,一定會去救他。那不是爲了得到他父母的報酬,也不是爲了得到別人的稱讚,更不是爲了不想聽到“見死不救”的譴責。這只是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們要堅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讀書筆記10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軻,是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爲“孔孟”。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着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書中有的許多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雖然善,但是有時侯也會迫於本性的情勢與慾望,作出非善的行爲來,這樣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與義兩者不可兼得時,就應捨生而取義。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因此我們就該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孟子讀書筆記11

晚上,我從書櫃裏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讀了起來,書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時候讀書和學習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我對讀書學習有了更深的體會。

故事主要的內容是:孟子很小時候和母親相依爲命,母親很重視兒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養成一名有學問的人,可是孟子總愛貪玩,沒有拿出足夠的毅力去讀書,更不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親當着兒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斷了。孟母傷心的說:“你不專心讀書,半途而廢,將來也會像這匹斷了的布一樣,成爲廢物。”孟子恍然大悟,後來便發奮學習,成爲了一位有名的大學者。

讀完這個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說得對,學習就像織布,一絲絲織成寸寸,一寸寸積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斷,成爲了廢物。讀書學習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決心,拿出堅定的毅力,不斷地學習積累,就不會隨隨便便地成功,這樣,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廢了,而且長大了也不會成爲一個有出息的人。

從一年級學起,到了三年級,我也有過這一類的事,因爲貪玩,所以學習成績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級,學習下降了,回想起來,感到慚愧,我要改掉這個壞毛病,長大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孟子讀書筆記12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爲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爲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爲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衆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衆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爲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體現。《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這句知看似現在的社會分工關係。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讓人不敬佩嗎?

2 作爲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爲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爲夷、轉難爲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爲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爲,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涌,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歸順而非霸天下,王與霸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於愛人,仁政的中心在於愛民。

孟子的抱負,在於使諸侯國施行仁政進而王天下,雖然其很多地方都說到七十里而王,但實際上還是認爲大國施行仁政進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雖然先後到了不少的諸侯國,感覺上他對滕、鄒、魯等小國不夠盡心,而在魏、齊兩個諸侯國花費較多的心神,特別是齊國。孟子根據對當時形勢的把握,認爲春秋以來連年的征戰使民不聊生,人們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來解救,就如同被倒懸的人希望得到別人解救那麼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個國君能夠施行仁政,那麼天下民心必然歸順,從而達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這個期望在梁惠王身上並沒有實現,短短的魏國之行,一年以後梁惠王就死了,而繼任的樑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個能施行仁政的人。而當時的齊國,國勢正盛,土地寬廣,人口衆多,賢士雲集,因而孟子先後兩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齊國,而且時間很長,第二次去已經71歲高齡,仍然試圖說服齊宣王施行仁政,以實現自己的抱負,但結果與齊宣王的意見相左,鬱郁而去,齊宣王甚至沒有派人來挽留。 如果說王天下是孟子的終極目標,那麼起點就是在國內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個層面:一、保護現有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持續利用,從而保證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離開國土;二、教導百姓自給自足,保證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時國家要重視生產的季節,使百姓能安心生產;三,減免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四,在前三個方面都實現之後,再進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愛幼

的良好的社會風尚。這四個層面是逐步遞進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麼這個國家君主的仁德就會聲名遠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這個國家來,到那個時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後,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於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爲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並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後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爲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並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於征伐他國,必出於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並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詳細。如對於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爲了救民於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於出於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於民心的重視及其對於仁政的闡釋對後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着較大的影響。

(一) 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爲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捨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爲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慾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於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 他認爲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 專心有恆

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有所作爲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說明有爲者必須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覆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

(四) 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爲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啓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爲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筆記13

寒假裏,我讀了《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讀了這句,使我知道梁惠王是個貪圖利益的人。然後孟子對梁惠王說,如果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爭利益的話,這個國家就危險了。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仁義的心,國家就會太平、慢慢地強盛起來。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我理解這段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仁義的心,有了仁慈和道義,心中充滿關愛和禮讓,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和諧了,大家都團結了。只要團結國家就可以強盛。這讓我想到,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只要人人都講仁慈和道義,不爭奪利益,處處關心、禮讓他人,那麼家庭一定會很溫馨,同學之間關係也會很融洽。

讀《孟子》這本書不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文言文很難懂,但我會努力讀下去。

孟子讀書筆記14

孟子爲了實現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於各國,遊說於各諸侯之間。然而,孟子的遊說似乎並沒有起到任何的一點作用。孔子說,春秋無義戰。而在戰國更是如此。即使這樣,孟子還是希望憑藉着自己的力量能夠爲天下蒼生謀求哪怕只是一國以內的和平。而前往了被秦國所打敗,亟需重振國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見面梁惠王就說了“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的話,對於梁惠王而言,利吾國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卻不明白怎樣的利纔是利吾國。於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義”實於天下,將使天下皆幸矣。這種利不是小利,不是個人之利,而是以百姓爲優,以天下爲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幫助自己重獲土地,重新獲得昔有的聲譽與威望,這種利纔是他所要的利。但這只是蠅頭小利,只是爲了梁惠王一個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後來孟子又有了“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爲不多矣。”所以,司馬遷說:“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這樣的一個庸人而已,卻還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麼就可以有利於整個魏國百姓。只是,這樣的希望最終也成爲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講利,只是不講私利,不講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義,是關乎天下百姓的義。這樣的堅持,使得孟子沒有能夠像騶衍等人一樣取的生前的光輝,但這樣的堅持也使得孟子爲後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學習的榜樣。司馬遷,在寫史記之始,曾有好友壺遂問他:孔子爲什麼要做《春秋》?意思即是問他爲什麼要做《史記》,當時,司馬遷說明了兩個理由:一爲刺譏,即通過對歷史事實的批判意識,辨明是非,決斷疑惑,增強人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爲治國者提供一面歷史的鏡子,讓他時時警覺,把握前進的方向。二,則是頌揚。但是由於李陵事件,司馬遷被迫施以宮刑。智者修身,仁者愛施,忠義之士好施捨,忍受恥辱必須勇於決斷,行事在於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於世的根本。所以,禍之大者莫過於利慾薰心,悲痛之極莫過於傷心,行爲的醜陋莫過於侮辱祖先,恥辱之極莫過於宮刑。

而司馬遷就接受了這樣的恥辱,是一死了之還是忍辱偷生?司馬遷選擇了後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說過的“利”。對於司馬遷而言,自己一死確實可以解脫這種在世的恥辱和痛苦,但是,那樣既不能完成《史記》的重任,也會被認爲是求生乏術,罪大惡極,不能自免纔去死的。如果活下來,那麼《史記》就可以完成,那麼至少爲後世後人留下可供學習參照的隻言片語,爲後代的君王治理國家,後來的賢臣義士提供一點依據,爲百姓創造一點福祉。就是懷着這樣的想法,司馬遷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記》。

這樣的利與義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在孟子與司馬遷的身上得到了映證的。

標籤:讀書筆記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