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矛盾論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09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矛盾論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矛盾論讀後感範文

主席《矛盾論》全文構思嚴謹,有一個縝密的邏輯結構。

文章第一部分介紹兩種宇宙觀——即形而上學的見解和辯證法的見解,這是論述矛盾的世界觀基礎。“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第二部分論述矛盾的普遍性。這一部分作者寫得比較簡略,因爲作者對黨內絕大多數同志的認識水平已經作了客觀的分析,認爲“矛盾的普遍性已經被很多人所承認,因此,關於這個問題只需要很少的話就能夠說明白;而關於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則還有很多的同志,個性是教條主義者,弄不清楚。……爲了這個緣故,當着我們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則的時候,我們就先來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然後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最後仍歸到普遍性的問題。”作者對於客觀狀況有一個正確的分析,對全局有一個得心應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講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幾種情形。“首先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進而,“不但要研究每一個大系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且要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長途中的每一個過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質。”進而,“不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中的矛盾運動,在其相互聯結上,在其各狀況上,我們務必注意其特點,而且在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也有其特點,也務必注意。”進而,“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務必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務必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這就是在部分的邏輯結構: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層層明晰,渾然一體。第四部分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這一部分開頭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還有兩種情形務必個性地提出來加以分析,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見,第四部分是對第三部分的細化。作者在這一部分的最後一段說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關係。“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如果不研究過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這兩種情形,也就是說不研究這兩種矛盾狀況的差別性,那就將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體地懂得矛盾的狀況,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的方法。”這樣就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聯結到了一齊。

第五部分講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這是對前面資料的深化。

第六部分講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這又是對第五部分矛盾鬥爭性的細化,作者明確了“我們回答道: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最後,第七部分,作者進行了總結。這七個部分層次關係清楚,邏輯結構明晰;部分與部分之間、論點與論點之間銜接過渡自然。這充分表現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統領全局的潛力。

特點之二,例證豐富。作者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他對馬克思、列寧等革命導師和先行者的著作閱讀廣泛、理解深刻,能夠熟練地援引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同時,作者的國學根基也十分深厚,對古籍中的典故能夠信手拈來,對《漢書》、《資治通鑑》、《水滸傳》、《山海經》、《淮南》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舉的例中,主要關於革命的例(因爲當時所處的歷史條件和寫作針對的對象),但不侷限於關於革命的例,還有關於自然科學等等的例。這些足以見出作者知識的淵博。可見淵博的知識是進行創作的前提條件。

特點之三,語言準確而生動。這是一篇哲學論文,對於論文而言,語言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這篇論文語言的準確、精煉已經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見的詞彙,但卻十分精確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思想內涵。比如說,作者論述運動的相對地靜止的狀態和顯著地變動的狀態時有這樣一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狀態中所顯現的面貌。而統一物的分解,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便都是事物在質變狀態中、在一種過程過渡到他種過程的變化中所顯現的面貌。”作者像連珠炮似地一下羅列了十數個詞彙來說明矛盾的統一的狀態,個個不一樣,但個個精當,個個準確,讓讀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統一狀態,是相對地靜止的狀態。同時,作者駕馭語言的潛力還體此刻生動性上,作者能夠用很通俗幽默的語言闡明深刻而嚴肅的哲學命題。如在講矛盾的同一性要在必須的必要的條件之下這個道理時,有這樣一段。“爲什麼雞蛋能夠轉化爲雞,而石頭不能夠轉化爲雞呢?爲什

麼戰爭與和平有同一性,而戰爭與石頭卻沒有同一性呢?爲什麼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東西呢?沒有別的,就是因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必須的必要的條件之下。缺乏必須的必要的條件,就沒有任何的同一性。”這些語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聽懂的話,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十分之近,作者用這麼活靈活現的語言詮釋了深奧的道理足以見出作者用語之生動。

相比之下,時下一些所謂的論文給自我披上了一層艱深晦澀的外衣,自以爲這樣就能夠顯出自我的學識和水平。這些作者忘記了論文的宗旨。我們作研究寫論文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向人們展示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和結論因而促進理論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這些作者弄了一條厚厚的面紗把自我喬裝打扮起來,自我以爲很美,殊不知已經隔絕與別人進行目光對視和交流的機會,結果是於人於己都沒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