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經典【15篇】

讀後感6.86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目送》讀後感經典【15篇】

《目送》讀後感1

人都有溫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着野火的龍應臺。散淡的文章裏,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裏行間;隨意而寫的閒適中,把臺灣的風土人情傳遞了出來;即便寫的只是家裏的日子,還是在不經意間把一個大家的深刻隱約的顯露。

貌似不着邊際的表述裏,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溫情。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揚厲愛深愛切的感受,只是隨手把撿起日子裏的點滴,然後,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默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溫暖。

寫親情一般都回難以自持在濃的化不開的情感裏。可是,《目送》不會讓你如此,即便筆者的母親腦萎縮不認識自我的兒女,可是你也會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滿愛意的孝順中,看到燦爛的人性,把你溫暖的留下含笑的熱淚。書的最終寫到作者的父親埋葬故里,族人把這個從臺灣回來的孩子按照當地風俗榮光下葬。你會爲鄉里人們那打不斷的骨肉相連而浩然落淚,那是自豪的淚,交織着民族大義的淚。一句,族人們就像迎接自家裏十幾歲走丟的孩子一樣的,在幾十年後接來了從臺灣回來的骨灰。你不能不爲之動容!

合上書的時候,你的思想會在那一場葬禮的轟轟烈烈中升騰,從一個人的愛,到一個家的親,最終闊到達一箇中華民族的分合。你會忍不住想,哪些走丟的優秀華夏兒女,又有多少,又會葬身何處呢扼腕嘆息裏,桑梓依舊在,青山永不老。

這就是大家的文筆,不着痕跡裏,就寫出了大視野大境界。

有時候,甚至,你都會讀的心不在焉。或許,這是兩岸下筆不一樣的思維所決定,可是,你的思緒還是會不絕如縷的隨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兇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因,即便是寫生活裏的點滴和瑣碎。你能夠從另外的世界裏,看到他們社會裏的風情,也能清晰的'比較出我們自我生活裏的各種劣根,甚至你還能看到制度裏的黑洞。不避諱能直言,在溫情的文字裏依然能真實的傳遞批判的力量。

剛猛而深刻犀利的龍女俠,在《目送》裏回到生活的真實煙火,用隨意即興的日子,淡然的描繪出我們共同的親情。做起了孝順的女兒,回到了碎所裏的母親。做女兒,那般溫潤智慧;做母親,一樣絮叨,一樣在代溝前聳肩表達深廣的無奈。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讓我們共同去經歷,一齊去相互目送,一齊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浩茫的人生裏!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看這本書,有很多感受都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就是心裏莫名的又覺得好像學到了一些什麼東西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者說是人之常情。在這似懂非懂的感覺下,我還是有所收穫的。

一個國家有大筆的經費用於戰爭,而領袖們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打着的旗號是“國家統一,讓人民回到自己的國土上面”。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一場戰爭會帶來多麼大的影響,會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不便。你想收復領土的原因是爲了讓同胞迴歸祖國,如果我們雙方友好合作,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他們一樣可以隨時回家。那麼領土是不是需要收復還有那麼重要嗎?

國家爲什麼要富強,那是因爲國家只有富強了別人纔不會欺負我們,我們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一切都是爲了人民羣衆,那麼人民幸福了,其他的還重要嗎?

歷史上總是一筆概括人們所承受的苦難,將作爲一名軍人應該做的事情無限的誇大。將戰爭的勝利反覆的渲染,將國家以及人民的恥辱一筆概括。

難道我們沒有權利去了解真實的歷史和歷史發生的經過嗎?也許只有我們在瞭解經過的同時會更加的感恩國家給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呢?

越向後看就越覺得有很多方面,國家、親人、朋友等,我們會因爲生活無法陪伴父母,會因爲時間的推移兄弟姐妹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會不斷的結交新的朋友。

隨着時間我們會慢慢的改變,我們無法想一些人解釋我們的處境和生活,我們也無法理解他們的處境和生活。我們應該感恩我們生活的這樣安逸,而他們卻無法得到基本都生活。突然間有了想去支教的念頭,我沒有高薪可以去捐獻,在還依靠父母的年紀我也無法做更多。

也許這些都是我的藉口如果願意你可以很節約將這些錢拿去捐贈但是你沒有,我因爲有牽掛所以做什麼事情都很束縛。

我有太多想做的,因爲生活、因爲我不能自私放下父母不敢去過自己的人生。畢竟我們的父母是很傳統的,我還有點害怕的,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想法。有的時候很想問他們是我的幸福重要還是你們所謂的安逸重要,爲什麼我就應該承擔這一切。

《目送》讀後感3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一起閱讀了《目送》。這本書是龍應臺“人生三書”的第三本,是一本情感性的文集。全書包含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衰老、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龍應臺深邃、憂傷而又細膩溫暖的文字,觸動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對親情、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是《目送》中最爲經典的句子,也是流傳最廣的。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感慨,更是一份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思索。當子女長大了,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便不再像兒時那樣親近依賴父母了,此時尚未讀懂人生中最深的親情和眷戀;經過歲月的歷練,光陰的浸染,當子女能體會這份濃濃的厚愛時,父母卻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慢慢老去,最終留下的只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讀完全書,我掩卷沉思,一縷淡淡的憂傷在我心間縈繞。比我高一個頭的兒子即將中學畢業了,這也意味着分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回首這一路的攜手,總有一些溫馨的畫面定格於記憶的深處,揮之不去。當我牽着他的小手,將他送進幼兒園大門時,他不停地回頭,在人羣中尋找着我,小小的眼眸中盛滿了依戀,這時我的心總是變得很柔軟。一眨眼的功夫,他上國小了,每天晚上,他坐在書桌前寫作業,我捧着一本書讀着,柔和的燈光下,這一刻靜謐而美好,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凝固,我們相處的時間再久一些。很快,兒子上中學了,隨着學業的加重,他也越來越忙碌,我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留給我的只是匆匆而去的背影。我有些失落,但很快又釋然了:你有你的方向,而我不必追。

人們常說,龍應臺有一支從容的筆,一個個平凡的文字在她的筆下熠熠生輝,道破了世間百態,是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我問兒子讀完了這本書,有沒有什麼感悟?他沉吟片刻,告訴我:“媽媽,我想到了兩個字——珍惜。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相處的每一段時光。”聽了他的回答,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親子閱讀使得這本書在兒子的心裏留下了印跡,也爲我們在心靈上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被書香浸染的光陰真好!

《目送》讀後感4

我的腦海中總浮現着這樣的場景——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每一個人都要走過的路。路中,站着一個人,一個母親。她看着,目送着,凝望着。孩子像迫不及待離開巢穴的雛鳥,義無反顧、毫無留戀地奔向那個他們心中的“遠方”,奔向生命的綻放。可他們從沒有回過頭。

從沒有回過頭。

父母,已經飽嘗人間疾苦哀傷,正在漸漸衰老、退化,用他們蹣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枯敗、死亡。可時光卻不讓他們回頭。

不讓他們回頭。

這也許就是目送。這本書中,作者用深邃的眼光、深情的筆觸,緩慢而又憂傷地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既有款款深情,也有絕決冷漠。通過這些文字,我們能體會到人間深情以及離別惆悵。

其中,我記憶深刻的是《回家》這一篇短小的散文。一個女兒牽着母親,好不容易纔把嚴重失憶的她拉上了火車,而那母親卻鬧着要回家。女兒明白,媽媽要回的“家”是一段時光,那曾經美好、溫暖的快樂時光……但她不得不安慰母親:

“這班火車會帶你回家。”

看過不由心酸。一個腦萎縮的病人,連最親最愛的孩子也不記得了,卻只記得“回家”。

在這個時候,面對記憶的失去,生命的流逝,作者也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母親在“回家”這個信念的支持下,越走越遠。她固執得不讓你追上。

人生無非就是這樣一場又一場的相送。

當那英姿勃發的年輕的孩子腳步慢下來,面上滄桑起來,明白過來回頭看看時,卻只能看見蒼老的父母,相扶相依着,蹣跚地走向死亡。

正如他們的父母中年時的目送一樣。

永遠追不上,趕不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在現在這個節奏快得嚇人的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想一想父母的苦心,看一看時光的流逝。當某一天你明白了“停下來”時,其實就已經錯過了。

我不希望之後我的人生會有那麼、那麼多的後悔、心痛,所以,不能總想着“之後”再去珍惜、去懷念,而應該從“現在”開始,作出一些改變。

《兩本存摺》中寫道:“‘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只給溫暖心愛的人。”多一點時間的付出,生命中就會有更多的美好和溫暖。

也許,當愛人不得不“遠去”時,我們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但在離別來臨之前,我會一直陪着你,走好遠好遠的路,看好多好多的風景,說好多好多的話。

就算背道而馳,也請你,回回頭。四目相對,相視一笑,足矣。

《目送》讀後感5

一本龍應臺的《目送》散文集,捧在手上不算厚重,但細細閱讀後,書中的內容卻重若千斤,令我感觸良多。既然我們生命中那些“目送”——至親至愛的漸行漸遠,甚至離去,都註定是必然,那麼行孝更需要及時。

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而及時行孝更是當今社會人們所必須學會的。

及時行孝,是指孝順父母不能等,一些於心底許下 “對父母行孝”宏願的人,總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衣錦還鄉再孝敬父母,從容盡孝,可是他們的千算萬算卻沒料到父母已經等不及那些 “來日方長”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位20xx《感動中國》人物——揹着母親去上班的陳斌強老師。他用感人至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及時行孝的含義。

他如此說道:“小時候,媽媽總是用一根布帶揹着我,現在,我用它來揹着媽媽,媽媽患上了老年癡呆症,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她知道我對她好,我也知道,不管怎樣,她仍舊是我的母親,她說要和兒子在一起,於是我就用那根比我年齡還大的布帶,將我和媽媽緊緊地綁在一起,揹着媽媽去上班。”深夜一點幫助媽媽上廁所,五點到六點給媽媽穿衣、洗臉、餵飯,再去上課。陳老師也有孩子,可他認爲,給孩子的愛,孩子可以理解,孩子也可以等,而媽媽卻沒有時間等。這豈不是一場 “孝更絕倫足可矜”的目送?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有孝的意識,更別提及時行孝了。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其中第18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被大家通俗地理解爲:“常回家看看”。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宛如沙漏悄悄流逝,讓我們從懵懂變得成熟,也讓深愛着我們的父母額上眉梢刻上歲月給予的滄桑痕跡。如果說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泓深泉,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汪洋;如果說我們對父母的愛是一株綠楊,那麼父母對我們的愛便是一片茂林。既然知道光陰似箭,爲何不珍惜與父母朝夕相處的珍貴分秒?既然知曉,我們又怎能不及時行孝呢?

縱使我們都可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迴,我們都可能無奈心酸地面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但是,我們可以在再多的遺憾和不捨下,凝住淚光,用充滿愛意與釋然的.眼眸,去目送那些我們生命中最愛的人,去目送那些我們今生今世的難得緣分。

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是必然。而目送所教會我們的是:行孝須及時,且行且珍惜。不要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懊悔。

珍惜現在。

珍惜每一個相處的朝夕。

珍惜目送的緣分。

《目送》讀後感6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龍應臺的《目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作者的兒子準備離開臺灣,去國外唸書時,送兒子離開時,兒子的背影。隨着丈夫的離去,剩下的只有龍應臺自己一個人。通過兒子的背影,我感受到了與兒子之間親情的紐帶,儘管只是背影,但也表現出兒子離開時獨立堅強,不希望父母擔心的背影。或許這是親情,在與不在,不強求,只求能目送你遠離。

這本書最感動我的故事是描寫母子之間親情的故事,從年少時的懵懵懂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長大後的追求獨立,這些成長的故事,與我們又是如此相似呢。而應臺也詳細寫道,她與在國外唸書的兒子的通信方式之一是互相寫信,這樣漫長又略顯浪漫用心的交流方式,確實是很真摯的交流,而我現在似乎已經很難願意拿起筆寫下一封信交給朋友了。“從前時間過得慢”,卻與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格格不入,但也不是未曾沒有想過拿起筆和紙,寫下一紙情書,貼上用心挑選的郵票,投遞到附近的郵箱裏,讓這封信漂洋過海隨風而去,去到父母、朋友的身旁。

自從上了大學,與父母不在一個城市。每次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見到他們。與他們的交流幾乎變成了在微信視頻聊天。生日時,發一句生日祝福話。這樣的交流方式與面對面聊天是存在很大差異的。這樣我們的溝通是碎片化的',幾乎只有在想起來了之後,我們纔可能會想起電話另一端遠在家鄉的家人,而微信上經常聊天的的卻是天天見面的舍友、同學、或者素未謀面的學習夥伴。而遠在另一邊的父母爲了不打擾到學習,所以幾乎不會主動發消息。所以,我每當我想起家人,首先必定會打開微信,點開家庭羣,找到最近的照片,迫不及待地分享給他們。雖然他們少有回覆,但是我知道他們有在認真看。

每次離家上學,都是父親送我來高鐵站。其實,我每次進去前都是和父親提着行李箱和我一起等車,囑咐我這個東西帶了嗎?那個東西帶了麼?然後在發車前5分鐘,就讓車站外的父親先回去,於是就隔着玻璃看着父親的背影漸漸遠離,而我也不得不回頭,走向即將駛往學校的高鐵。這樣,我希望以後都能一直看見父親的背影,每一次都能來高鐵站送我,讓我安心的離開。

看了《目送》之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每次回家,跟在他們身後,看見父母幸福快樂的背影。看着他們相親相愛。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一個推着自行車的女人和坐在車上的孩子”是《目送》這本書的封面,給人一種八十年代的滄桑。本書首篇《目送》講述作者與自己的兒子在兒時、少年、青年、成年時的關係。孩子漸漸成長,鬆開母親緊握的手,向着美好的.未來走去,卻留下一片背影給母親。從“他不斷回頭”到“一次都沒有”和最後的“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作者在淡淡的憂傷中也懂了些什麼……

作者的兒子的成長之路上與母親越來越疏遠,甚至在作者等候他的一個回頭,都等到了不知何時。也許是年少時的一絲叛逆,他厭煩了聽膩了;也許是長大了,他想要更多的自由;也許是可以獨當一面,不再依賴母親了……總是有無數個“也許”, 填補着與母親保持距離的一個藉口。但是,他是否知道,他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個孩子。所有在他背後的默默付出與無聲壓力,母親還換不回兒子的一個回頭。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迫切的等待的背後,是無邊無盡的失落。母親用愛養大了兒子,6歲時,兒子還"視線與我凝望的眼光隔空相會”。16歲了,就將一個人的背影拋給了母親。僅僅10年,母子的關係就漸漸從相互告別到獨自目送。此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在作者兒子的背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每週回家,返校時,母親總在耳邊絮絮叨叨:“外套帶了沒”,“學校伙食怎麼樣”,“晚上睡覺冷嗎”……這些普普通通的話語,將母親的情愁,默默地織入我的耳裏。我的舉動也無異於作者的兒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無論是龍應臺對她兒子那一回頭的無限等待,還是朱自清望着父親爬過月臺流下的眼淚,都是最親的人沉默的愛。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如燭光冷映空山穴,點亮微幽的光,是淡淡的憂傷與懷念。《目送》告訴我:要珍惜現在,不要等到一回頭,卻沒了熟悉的目送,留下一個孤單的背影。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目送,可以有一個回頭,一個笑臉,一個眼神,一通電話……

小小的目送,包含了滿滿的親情。勸君珍惜少年時,珍惜相聚相伴。讓每一次回首都有一層更溫柔的光澤!

《目送》讀後感8

有時,任何形式的愛都會感動人心。——題記

偶然,發現書架上靜靜地躺着一本淡綠色封面的書---《目送》,我在我的記憶中搜索着,想要尋找一點關於這本書的記憶。可是很不幸,我似乎並沒有讀過這本書。靜靜地坐下,拿起它,發現腰封上有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全書的主旨所在。讀完,發現這本書講的是父愛與母愛。可是這世間的愛又豈止父母對我們的愛呢?

我的思緒又被拉回了那個雨天,大雨傾盆,澆彎了樹枝,澆折了小草,澆落了蝴蝶,澆溼了人羣。因爲雨勢過大,所以我不得已,才急忙跑到一幢大樓底下,這才阻止了調皮的小雨滴再跑到我的衣服上來嬉戲玩耍。

不知是什麼原因,樓下的通道內停放着多輛有大有小,有新有舊,有輕有重的自行車,可能是自行車也想進來躲躲雨吧!可是通道本來就狹窄,加上這些自行車以及來來往往的人羣,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人們進出都要側着身,慢慢的挪出來,以免一個不小心,就碰到了這些“龐然大物”。

忽然,一個瘦削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裏,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向四周張望了一會兒,皺着眉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向通道左側看去,發現那裏還有一小片空地,便用右手托起一輛自行車的車頭,左手握住三腳架,把它搬到左側。然後把所有的自行車都搬到哪兒,一輛靠着一輛,排得整整齊齊。我看着這位氣喘吁吁的老人,心想:他是看車的嗎?不,不可能!那他是爲了……

我正想着,就聽見老人“哎呦”了一聲,我望過去,就看見老人一手扶着腰,眉頭緊皺,臉色慘白,我連忙跑過去,扶着老爺爺,關切地問他:“老爺爺,你咋麼了,沒事吧?”爺爺頭上佈滿了汗珠,虛弱地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想當年一手就能提一輛呢!”我說:“爺爺,要不我扶您過去坐坐吧,我來搬這些“大塊頭”。老爺爺也點頭了。

我正要搬時,才發現那些自行車憑我一個人根本就搬不動。也許是老爺爺的感染,大家你一輛,我一輛地搬自行車,通道也漸漸寬敞通暢了。搬完,大家都默默離開了,我目送着大家的背影,眼眶也漸漸溼潤了,心裏感到一陣陣的暖意。

也許,這就是愛帶來的感動吧!

《目送》讀後感9

《目送》是龍應臺整篇《目送》的開序篇,淡淡的文字蘊含了濃濃的父女情、母子情,幾許慨嘆,幾番唏噓,盡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自己的父親。

當女兒帶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向我涌來,我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獨生子女的標籤是他們特殊的符號,在前無版本可借鑑後無來者可重複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讀本都是紙上談兵。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現實與理想的的錯位,困擾着我這個摸着石頭過河的母親。

我清晰地記着女兒在我面前傾訴她的第一次被欺騙後的痛哭流涕,我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對女兒說:“只有經歷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經歷許多,才能返璞歸真。”當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是否已開啓了目送女兒的程序?在生命的長河裏,我目送着女兒從一開始的彷徨迷離到後來的堅定從容,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的漸行漸遠……在時間與等待中,我靜等花開。

在這裏,我不得不提我的父親,一個給我生命,帶我成長的男人。不知從何時起,父親迷上了種菜,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裏一放,就立刻啓程回家,從不做過多的停留,跟他說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個便飯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頭犟驢。只是,我心裏知道,他怕驚擾我們太多,怕給我們添太多麻煩。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緣於我所說的一句話“現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他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裏,所以,種菜成爲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種的菜吃在嘴裏是安全的,含在心裏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靜放在家裏的蔬菜,想起他一個人躑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

從何時起,我細數自己額角的皺紋,卻驟然發現父親頭上日益增多的白髮;在感嘆歲月催人老,體力大不如以前時,卻兀地發現父親爬樓梯時的'一步三歇。父親——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緊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10

第一次接觸《目送》還是高二那年,那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幾乎降到了冰點,叛逆、網癮、成績下滑、爭吵不斷。無心學習便看起了閒書,書裏面的文字像有什麼魔力似的,呆呆地望着書本,眼眶不禁溼潤了起來,第一次因文字流淚。

那時候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只爲提供我和我姐姐的學費,只有年底才能見上幾天,初五六便得動身去工廠。小時候的週末或是暑假,爸媽總帶着我和我姐幹農活,插秧,打稻穀亦或是砍柴,採蕨菜。那時候總抱怨很累,卻不知那便是家的滋味。而如今呢?似乎以及感受不到家的存在,每到放假時,看着校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總在想我的爸媽會不會出現呢?那時候有家長給同學送零食、衣服之類的,我總是一個人呆着角落。總是不斷的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爲什麼我沒有陪讀的父母,似乎只有在遊戲中我才能忘卻一切,在那裏都是公平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我似乎連目送他們離開的機會都沒有,總是在睡夢中時,他們便背起行囊遠赴他鄉。而我也無數次被教育懂事、聽話,理解父母,可誰又理解我呢?也正是目送讓我感受到直擊人心的文字力量,也讓我對文學着了迷。

輾轉匆匆,先前的那一本《目送》被我弄丟了,如今要畢業了,又買了本新的。父母仍在外務工,他們也依舊嘮叨,讓我存錢買房,娶媳婦...殊不知母親的頭髮已經斑白,父親總是腰疼。在他們眼中哪有什麼“望着你的背影漸行漸遠,用背影告訴他們不必追。”母親總喜歡“出爾反爾”,高中那會兒就說等上大學就不管我了,進入大學時說畢業了就不管我了,如今畢業了還有管我找什麼樣的工作,買什麼樣的房子,就算這些都達成了,她也會想辦法制造羈絆管我。

我多想告訴她:你只需要目送我長大,你纔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似乎他們也聽不明白,做不到。因爲他們一生都在追逐孩子的背影

去年年底,和姐商量給父母買養老保險,計劃着有時間帶他們去旅遊一趟。記得過年給他們買了一雙鞋,他們一邊抱怨我亂花錢,一邊不忘數落鞋子不好。總說他們的眼光纔好,買的`東西多麼物美價廉,而我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倘若高中時期的我定會跟他們掙個高低。而如今我也學會了“出爾反爾”,嘴上應和着他們不再亂花錢,心裏總想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目送》對父女母子關係總結誠然是對的,可真相是如此的直擊人心。父母一直在追逐我成長的背影,而我也做不到只是目送他們老去的背影離開,用盡全力,去抓住那終將離去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臺,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悅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我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我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爲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此刻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我的視野時,才明白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明白,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明白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能夠這樣想象嗎?

感激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爲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目送》讀後感12

這個寒假,周圍的朋友都去遊玩了,陪伴我的,只是一本書——《目送》。看着龍應臺淡淡的敘述,從目送晚年的母親開始,以目送衰退的父親結尾,龍應臺用她平淡沉穩的筆觸,訴說了她對生活的感悟,對周圍事物的見解……從她的敘述中,我認識了一段靜默的時光,體味了一份陳舊的心。

閱讀中總有想流淚卻眼眶乾乾的感覺,龍應臺內心無法抑制的苦澀和悵惘,讓人情不自禁得想流淚,可她那平平淡淡的口吻,又讓人慾哭無淚。那些埋藏在靈魂深處熱烈卻又無法言說的感情,卻又被淡淡地敘述出來,讓人時而悲痛,時而無奈,時而感動,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讀到這段文字時,喉嚨不知什麼時候哽咽了,讓我體味到隱隱的.淒涼與哀傷。

其中的《跌倒》一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指出了現在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爲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而這樣,必教育不出優秀的,有擔當的好孩子。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兩本存摺》裏有這樣一段話: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裏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積累,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去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地法兌換。這引人深思,也告訴了我們時間的珍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抓住時間啊,這是龍應臺作家對我們真摯的囑咐啊!

《目送》一書,龍應臺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動人的詩意。在這本書中,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刻領悟。再多的不捨和遺憾都是生命的過程,那些都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堅定地往前走,用回憶癒合過往的傷,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3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龍應臺的經典語錄在一些文章裏經常被引用到,其實早就看到過,但當時沒什麼感觸,直到自己爲人母后,才深深懂得父母對子女的那種不捨。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門工作時,我也曾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馬路盡頭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突然有種不想他們離開,想讓他們再多陪我一會兒;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以前經常反感媽媽的嘮叨,想逃離的遠遠的,現在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但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變,他們不會用太對的言語去表達愛,但現在我懂得他們對我的愛有多深。

現在無論是工作或者生活上總喜歡和爸媽說說遇到的事情,快樂的他們跟着一起高興,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跟着一起擔憂、焦慮,然後想辦法,這就是血緣關係,一家人的心永遠都是在一起的。但他們漸漸老去,身體也漸漸不如從前,還會有一些病症,媽媽去年身體有些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查出腦膜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生長很慢,基本不會影響生活。那得知病情的那一刻,突然就覺得心很疼,我知道媽媽心裏也很在意的,可是在我們面前總是表現的很堅強,說自己沒事,以後定期複查就可以。作爲子女一定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陪他們,愛護他們。

現在自己已爲人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更加懂得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是偉大的愛,無私的愛,不計回報的愛。記得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揹着小書包送進教室,總忍不住從窗戶往裏望幾眼,想看看他在幹什麼,適不適應新環境,幼兒園裏好不好。漸漸的他長大了,他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送他到學校他會毫不回頭的就走進去了,但是我還在張望着他的身影,目送他進學校,直到看不到他。現在兒子已經成爲了一名國小生,有時候作業的時候會控制不住跟他發脾氣,想想能陪伴孩子的時刻就現在這幾年,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多抽出時間陪他們,一起看書,一起玩耍,一起旅行等等,到他們獨立,到他們長大。

每個人都總要學會長大,學着獨自去面對生活裏的風風雨雨。做爲兒女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能常常看到我們,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爲父母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該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陪伴,該放手的時候就要適時放手。就像書中寫的“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14

但願你的眼睛,只看得見笑容,但願你流下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願你以後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題記

“理想”這個東西,在我眼裏,總是虛幻莫測。幼時,在玩具堆裏,翻出那一把自己鍾愛的小玩具,別在腰間,彷彿自己真是一名警察;小時,在爺爺的軍帽,在電視的“升旗”“閱兵”儀式的影響下,總是憧憬着自己能成爲一名保衛祖國的軍人,戰士;等到上學後,又發現教師纔是最最高尚的職業,孜孜不倦,循循善誘,爲了學生,辛勤奉獻;爲了強國,教書育人;等到後來,讀過魯迅,讀過郭沫若,讀過林清玄,朱自清,老舍,冰心……的書後,竟然在墨香的書海里難以平復心情,又繼而勵志要成爲一名作家……

記得這本《目送》是和《繁星春水》一起買的,依稀想起買完這兩本書後,回來的路上正好下起了雨,那天我讀《繁星春水》讀的特別認真,之後,總是在作文中有的沒的提上兩句,覺得特別有文采。再後來,老師佈置寫一篇讀後感,我便寫了上述者,沒想到竟然還在丹陽獲了獎。這一次的作文書目中恰巧也出現了《目送》,我便翻箱倒櫃地找到它,有些灰,但裏面的書頁還都是嶄新的。

我隨手翻閱,僅僅讀了《代序》部分,就愛上了這本書。有些後悔,爲什麼讀繁星時,沒有發現竟然還有一本更值得閱讀的書籍呢,而把如此一本好書擱置在角落了。三天,我便把這本《目送》翻了兩遍。這是龍應臺的一本散文集,“人生三書”中的最後一本。七十三篇感性的散文拼湊起來。寫了父親的`患病離世,母親的年老失智,兒子的成熟離去,以及自己對人生所有的更爲深沉的思考……

《目送》的第一篇文章也叫《目送》,目送過父親和兒子(安德烈)的離開,我不知她當時內心深處到底有多煎熬難過,但是那平靜理性得讓人揪心痛楚的筆觸,彷彿是寒夜裏泛着冷光的碧竹,外界的蕭條瑟瑟,荒蕪慼慼,可能使竹竿也感到很落寞,但竹心依舊翠綠,龍應臺依舊冷靜,使得她,以及她所愛的人像竹一樣得以平行前進,依然向上生長。

可以發現她一向尖銳的筆鋒在這本書中明顯減弱了許多,是否是她也飽嘗人情冷暖,博閱滄海桑田,而對世界對親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呢?

我一剎彷彿讀懂了《目送》,讀懂了龍應臺,我若真成了作家,是否會像她一樣在平淡的日子中,品味出摯愛親情;在歲月的變遷中,醞釀出深邃哲理,在人世間的花開花落裏,而又唱出一首動人的歌呢?若她一般,一掬花葉便是一個世界了。

《目送》讀後感1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一句,是書的中心,也是重複提到多次的一句。本書一直圍繞着這句話來寫,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彼此就這麼一次次的分離。

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只能慢慢地咀嚼這份落寞。然而,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爲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不知多少遍。

每當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再也停不下來。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不必追”這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我知道,花開總有落下的時候,燕子來了也終有離去的時候,天下也並沒有不散的宴席。但,若是真的到了那天,你捨得嗎?熟悉的屋子再也沒有了最親的人,小巷裏再也沒有那個陪你玩耍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在你需要痛哭的時候,遞給你一張餐巾紙……你,想象地了嗎?

作者龍應臺將這樣的分分離離淋漓盡致寫到了書中,巧妙的筆法將每一個人和物都附有了離奇的色彩。生動的語言使每一個場景都能讓人落下淚來。這樣濃厚的感情就是動物也不免被打動,更何況是人呢?

《目送》中,每當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標籤:讀後感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