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選】《水滸傳》讀後感

讀後感3.12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1

在溫暖的書房裏,我捧着《水滸傳》看得津津有味,感受着梁山好漢的豪情義氣,想象着那些威風凜凜、重義氣的英雄、大俠們。

北宋年間,奸臣當道,民不聊生,許多英雄好漢不堪欺凌,奮起反抗,有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武松醉打蔣門神等充滿英雄氣概的精彩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片段,魯智深慷慨解囊,給父女倆一些盤纏讓他們回家,並找鎮關西理論失手將其打死,從中我能看出魯智深是一個正直、善良、愛打抱不平的人。在經歷重重困難後,一百零八將齊聚梁山,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梁山好漢們接受朝廷招安,平西遼、徵方臘。令人痛心的是,最後一百零八將死的死、走的走,而宋江、盧俊義、李逵等人最終也沒有逃脫奸臣高俅、楊戩等人的'的毒手,慘死在奸臣手中。

書中還有生動感人的細節值得我們學習,如李逵殺虎救母,李逵本想接母親過去享福,途中母親卻被老虎吞食。李逵只能將失母之痛忍在心中,含淚殺虎,“自古道: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那一陣風起處,星月光輝之下大吼一聲,忽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虎來,但見:一聲吼叫轟霹靂,兩眼圓睜閃電光。”李逵“趁着那大蟲的勢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蟲頜下”。這些描寫生動體現了李逵“手執鋼刀探虎穴,心如烈火報冤仇”的心情。

讀到最後,我不禁爲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的結局而痛心,念英雄好漢氣概,恨奸臣當道陰謀。梁山好漢爲人仗義、豪爽,爲窮苦百姓着想,他們的英雄事蹟流傳至今,家喻戶曉。我不迷戀小鮮肉,我不追捧大明星,梁山好漢已經成爲我心中的英雄,他們令我敬佩。

《水滸傳》讀後感2

要問中國哪幾本書最出名?非中國四大名著莫屬。中國四大名著的版本五花八門,有繁有簡。這四本書中,我最不理解的就是《水滸傳》了。於是,這幾天,我又重新品味了這一本流傳千古的書籍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也是形象真實的描寫農民起義故事的章回小說。書中栩栩如生的刻畫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描寫了北宋末年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宋江等好漢奮起反抗啊、舉行起義的故事。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都讓我們深深陶醉在其中。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次仔細品讀書籍,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體會。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他們當中的魯智深了,魯智深是梁山泊排名第十六的`英雄,人送外號"花和尚魯智深"。他見義勇爲、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是一塊名副其實的"硬骨頭"。在關於他的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則故事中,他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卻只因聽了他們的悲慘遭遇就立馬要爲他們報仇。

這是一個多麼正直而又勇敢的英雄好漢吶!試想,若我們聽到他人的悲慘遭遇,會立馬就爲他人打抱不平嗎?恐怕更多的是懷疑吧。有人說,魯智深只是一個會點拳腳功夫就衝動行事的人,沒有吳用的聰明才智。可我認爲,一百零八位好漢都有各自的本領,更何況,如果魯智深沒有這樣的"衝動",又怎麼可能會做到"三拳打死鎮關西"呢?

細細品味下來,水滸傳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那些好漢在當時的時代下都這麼努力,作爲青少年的我們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水滸傳》讀後感3

在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四大名著》,其中《水滸傳》是我首選的,我結合了電視一起看。這本書主要講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爲首的一百單八將梁山好漢的故事。其中,宋江是這部小說中的核心人物,人稱“及時雨。”他待身邊的人親如兄弟,更是不顧自身安危助晁蓋等人截取生辰綱。他仗義疏財,孝順父親,所以又稱“孝義黑三郎。”帶領衆多的梁山好漢從聚義到最後被朝廷招安的一系列事蹟。

宋江仗義疏財、扶危濟貧,而我有一位太姥姥——媽媽的外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家,她也是一位樂善好施的人,說起我的這位太姥姥啊,就要從她的父親說起,他是早些年間附近有名的赤腳醫生,他教給我的太姥姥(他的女兒)一門生存的手藝——收驚。這門手藝可不得了,無論大人、孩子只要被驚嚇的哭鬧不止或者嚇到精神恍惚的人,我的這位太姥姥用對方的一件衣服、一碗米在對方的頭、手心、還有腳掌部位一邊安撫,一邊嘴裏念着我們聽不懂的詞,最後,通過小碗裏面米的紋路就能夠準確無誤的告訴對方被驚嚇的原因而破解,一收一個準。後來我太姥姥的這門手藝名氣越來越大,甚至很多人都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求助的人們當中也有不少經濟條件貧困的,我太姥姥不但不收他們的錢,還會把家裏的糧食分給他們,有些孩子帶來看的也會送點錢給孩子,還會經常幫助村裏的孤寡老人買一些生活用品,久而久之,我的'太姥姥就成了方圓十幾裏有名的大善人。她的善舉也影響了她的子孫後代,並把這門手藝傳承了下來,而且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宋江VS我的太姥姥都是樂善好施、心的善良的人。我爲我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長輩而感到自豪。

《水滸傳》讀後感4

在茫茫的文學之海里,《水滸傳》散發出別樣的色彩。《水滸傳》在衆多的文學作品裏脫穎而出,迸發出不一樣的色彩,熠熠生輝。而《水滸傳》裏描繪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爲這本書畫上了一筆濃厚的文學色彩。他們就是《水滸傳》中梁山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好漢。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爲背景,塑造出了梁山108位好漢的形象。

在《水滸傳》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武藝高超,謙虛忍讓的林沖,他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英雄”二字。

在教頭時期,他忠君愛國,原本過着幸福的生活。可美好時光易逝,高俅義子高衙內看中林沖妻子,林沖比較開始忍氣吞聲,不願背叛朝廷,觸怒上司,但他的退讓沒有讓他得到什麼。反而被高衙內霸佔妻室,並被設計誤入白虎堂。在衆人的求情下,他才免於一死,比較後被髮配滄州。但到了滄州,卻因爲拿銀子稍慢,被差撥萬般侮辱。但是林沖忍氣吞聲,一直在忍耐。原本是一個武藝高強,受人尊敬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現在竟在一些無名小輩面前,低聲下氣地賠笑臉,這是多麼可悲啊,真是造化弄人。

同時林沖也有寬容的一面,在充軍路上,林沖被薛霸董超萬般欺凌,差點被吊在樹上被一棒打死,所幸被魯智深所救。正當魯智深正想殺死兩個小人時,林沖卻選擇原諒他們。因此林沖的“寬容”值得我們學習。

在林沖的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我們引以爲戒的地方。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個寬容的胸懷。需要引以爲戒的地方就是他太過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不能勇敢的站出來。因此我們要學習他的優點,而將他的缺點引以爲戒。

《水滸傳》讀後感5

在這個暑假中我又一次的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同樣也使我收益頗豐,讓我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想大家也必須對《水滸傳》的故事也瞭解不少,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水滸之中講了太尉高球原本是個無賴,因爲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雲直上,無惡不作。使得武松、宋江、楊志、魯智深等一批人實在被逼無奈從而揭竿起義、落草爲寇進行開始反宋朝統治的故事,其中把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間的義氣描述得淋漓盡致,其中把他們受到朝廷壓迫是在被逼無奈的事情刻畫的十分曲折,使人不禁便爲對當時宋朝的統治感到十分不滿,一種憤慨也油然而生。看完了這本書我也記住了2個字“忠、義”。

“忠”是對祖國,對兄弟,對身邊的親人。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我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宋江被困江州時,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景下準備隻身劫法場,要明白這是一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可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這一個“義”包含了太多太多,樑上的好漢們爲了自我的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爲了這一個“義”他們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爲了這個“義”。這個“義”雖然僅有三筆可是想要書寫他確實要付出的很多很多,甚至會以生命爲代價來書寫這個字。

在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個具有熱血性格的漢子,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使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當今是和諧社會,不能再“拔刀”相助,可是我們必須要有分辨是非的'本事,明白誰纔是正義的,並要幫忙弱小,不能仗勢欺人。

這本書之所以會成爲經典不光在於它的情節更在於它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水滸傳》讀後感6

《水滸傳》是中國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成篇小說,同時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滸傳》就必然有出彩之處使之流傳千古。

《水滸傳》裏的人物都描寫刻畫得生動傳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鮮明的色彩。例如:“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他是一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在書中提到,魯智深與九紋龍史進還有打虎將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時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漢和翠蓮二人,在聽了翠蓮對於他們生活的描述之後,魯智深對他們抱以同情心,當即就決定要幫助他們返回東京。

在閱讀正文之前,我在書中的導語部分了解到,魯智深的性格略微魯莽,但同時他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就好比在他得知鄭屠欺負金翠蓮父女,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幫助他們逃跑,故意激怒鄭屠,三兩拳就打死了惡霸鄭屠。而在對付鎮關西的過程中,他考慮到了要拖延時間讓金老漢父女走遠了再動手,然後通過先激後打的策略使得鄭屠首先持刀動手,造成了因爲口角鬥毆的架勢。也讓讀者瞭解到這是一場正義的鬥爭,的比較後因爲他力量過大不慎將鄭屠給打死了。

可面對這種場面魯智深並沒有慌亂的逃走,而是通過“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等話語讓自己脫了身。從這一片段,我們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魯智深有勇有謀的人物特點。

在魯智深急躁,有勇有謀的特點中,我還喜歡他的重情重義。就好比在他知道史進失陷華州城時,不聽朋友的勸阻,心急火燎趕去救史進,說:“都是你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報知。看酒家去如何!”可比較後史進沒救出來,自己反而被抓了。雖然此例子不少體現了魯智深的魯莽急躁,但也反映出他的重情重義。

在這麼多描寫魯智深的片段中,我們感受到他的正氣凜然、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爲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挺身而出……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知道,見義勇爲要講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正義之事。

《水滸傳》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知道了裏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他們從到受到朝廷招見,再到破遼兵,遭到謀害,從此失敗的英雄故事。讀完這本書,給我腦海裏留下了兩個字:忠,義。

忠是指好漢們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親人,朋友等盡心盡力。宋江在利誘,迫害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其中有一個例子:林沖被逼上梁山後,他的妻子對高俅之子的屈辱,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就是忠。我們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做到了忠,但是,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義。其中這個義字,包括了很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皆爲兄弟,他們爲朋友赴湯蹈火,兩面插刀,就只爲了義,他們爲人民除暴安良,消滅惡派也爲一個義。由此可見,一個義,是先要有忠在會有義,況且要達到義有時要用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幫老人過馬路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水火之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義,可以想象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的'人,就是一個高尚品德的人。古往今來有許多英雄好漢,捨生取義,捨己爲人。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正義他們可以不顧生命,因爲他們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消失,奮鬥的激情已經被摧毀,只是他性格被一些醜惡的東西消化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格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過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義。

一個人,必須要忠義相間,這才能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8

一個能爲朋友兩肋插刀的英雄;一個見義勇爲、打抱不平的好漢;一個力大無窮的勇人……魯智深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看完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才真正的領略到這位英雄的俠肝義膽!

他是經略府的提轄官。官雖不大,可人卻長得壯實、魁梧!他生得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鬍須。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絲戰袍,腰繫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幹黃靴。這幾句話,就把這位大英雄的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

他愛替人打抱不平。正如書中那樣:他因爲看不慣鎮關西對待金家父女的無禮,便故意去他的肉鋪刁難,後來又因鎮關西的一次頂嘴從而引發了兩人的“戰爭”。魯智深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這充分表現了他見義勇爲、嫉惡如仇的人品!第一、二拳也許是因爲他實在看不過去鎮關西欺負人的.表現,所以這兩拳純粹是爲了金家父女和那些受過鎮關西欺負的人打抱不平;可第三拳就完全是爲了自己心中的正義感爆發了!

因爲他的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鄭屠。因爲要逃命,所以剃髮爲僧。可他卻不守寺中規矩,一心向往寺外的安寧生活,所以依然私底下揹着長老喝得酩酊大醉。因受不了寺內的吃齋唸佛而偷偷跑下山去——大口喝酒吃肉!這充分說明了他嚮往自由,嚮往山下自由生活的心!

因不守寺規,而被長老罰看守果園。又結識了一羣小潑皮。因爲野餐碰上烏鴉,潑皮們正準備搬梯上樹掏鳥蛋,忽見魯智深兩手抱樹,把柳樹連根拔起!這不得不說明他力大神勇!

做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義”字,自從林沖吃了官司,他就多方打聽,終於知道林沖會經過野豬林,後來又幫助林沖安然無恙的被押送到地方!這不正說明了他爲朋友兩肋插刀嗎?

魯智深的品質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水滸傳》讀後感9

學習講究一個“靜”字,我們現在遇到困難,一定要冷靜。

在《水滸傳》中,有許多的英雄好漢,其中我最喜歡武松。全書一共用了十回來描繪這個好漢。要想全書才一百回,用了整整十分之一的篇幅,所以我認爲作者是非常敬佩武松的。武松自從景陽岡打虎開始,怒殺潘金蓮、鬥殺西門慶,再到義奪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最後逼上二龍山。他有一個缺點:太魯莽,一生殺了不少人,可以說他的人生是用別人的鮮血點染的。

武松的缺點也是水滸好漢普遍的缺點,他們一生氣就殺人,十分不理智,沒有想過冷靜。當然,那是奸臣當道、時代所趨。可是現在不同了,時代在變化,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不可能你一生氣就殺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冷靜。

這個星期六,我和媽媽在一家餐廳吃飯。我們吃得好好的,不知怎麼門口就有一陣嘈雜聲。我探過頭去仔細一看,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不知怎麼吵了起來。他們周圍似乎有一陣火藥味在瀰漫,好像隨時都會打起來的`架勢。從他們的對話聽出,原來是他向年輕人問路,年輕人不高興告訴,他就火了,霎時間胡言穢語不堪入耳。還好有個女的吧年輕人推走了,中年人乘勢用手指着年輕人,臉上青筋暴漲,咆哮這:“年輕人跳什麼跳!”媽媽低聲對我說:“他們兩個之中至少一個是素質低下或脾氣暴躁的人。上次有個新聞就是這樣,兩個人爲了一點小事打了起來,其中一個人死了。所以說以後不要隨便和別人吵架。”我聽了意識到冷靜的重要性。

所以說:“衝動是魔鬼”。現在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冷靜。等到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以前的困難,根本算不上什麼。

《水滸傳》讀後感10

在我看來,書就是一個美味的麪包,而我則是一個要吃麪包的孩子,正好印證了一句話“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

我愛看電視,但是我更愛看書,今天我又捧起了《水滸傳》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水滸傳》主要講了108個英雄好漢在梁山起義,最後卻被官兵們殺死的故事。在《水滸傳》我最喜歡智多星吳用,因爲他十分的聰明,就算是官兵衝上梁山時,也並未見他有任何的失態,不慌不忙地指揮着梁山好漢們去反擊。如果沒有他,梁山應該早就消失了,我感覺宋江最可憐,因爲他的老婆跟別人勾當,自己卻毫不知情,後來他的好朋友發現了他們的勾當,告訴了宋江,宋江知道了後怒火中燒,晚上就殺了他的老婆。官府打算讓來宋江去充軍,在半路上被魯智深救了,和他們一起投靠了梁山。我在這麼好的'環境裏如果都不好好學習,那我的良心都會過不去啊。有一次,我被媽媽冤枉了一下,便禁不住地大哭起來。和他們相比,那小小的一點痛又算得了什麼呢?他們被打,被罵,什麼也沒說,一滴淚也沒掉過,我不會再哭了。

《水滸傳》中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從這短短的兩個故事中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不一定會是美好的,但是我們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變他,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有一個好朋友。如果不是宋江的那個好朋友,宋江連自己老婆和別人勾搭的事都不會知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好朋友,我還知道了知識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水滸》、《三國》、《紅樓夢》、《西遊記》四大名著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長大我也會不時地翻閱它,不會忘記童年美好的讀書回憶。

《水滸傳》讀後感11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是施耐庵。

這本書主要寫了北宋末年,朝廷黑暗,民不聊生,有一夥人在梁山泊替天行道,各路好漢紛紛響應,成了一百零八將的故事。這108人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做起事來乾脆利落。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武都頭醉打蔣門神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讓人讀起來心生欽佩。有一首《好漢歌》這樣唱道:。水裏火裏不回頭哇。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唱盡了108將的勇氣,但是他們不光有勇,更有謀。

在智取生辰綱時,晁蓋和吳用定計是智則智取,力則力取。在黃泥岡上,七個人扮做賣棗子的客商,百勝扮做賣酒的'。先喝了一桶酒給楊志看,又在另一桶酒中假裝偷了幾瓢飲,吳用拿藥在瓢中,又舀了一瓢,百勝又把酒搶來倒在桶中,讓楊志相信把送的人都麻醉了,劫走了生辰綱。這表明了吳用的神機妙算,事事有把握。在生活中,我們有許多時候還是要用到這個巧字,做事要有計劃,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做。有些事情我們不能一直“硬碰硬”地用一個思路,或許你換一個思路,難事就簡單了。

有一次和爸爸打賭背《逍遙遊》,我想一口氣吃成胖子,一天背出來,抱着一本《莊子》死記硬背,背得我眼冒金星,頭腦昏昏,還是沒能背出,心裏直埋怨莊子,心想雖有莊子,且不能背,吾獨且奈何哉!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先熟讀一段,理解意思後再背。第二天先溫習這一段,熟讀下一段,按照昨天的方法,滾動背誦,沒幾天《逍遙遊》就被攻克了。同時,我還聽別人吟誦,來把握它的韻律和節奏,這樣我就可以出口成章了。

從讀《水滸傳》這本書我體會到: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更要有解決困難的智慧。

《水滸傳》讀後感12

這階段,電視上正在播放《水滸傳》,我只有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可以看,我爲了更多的瞭解《水滸傳》,我特地到書店買來了原著,細細地反覆讀了很多遍。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長篇小說,和《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並稱爲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將,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羣,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法術,哪一個不是奇才?我真是佩服作者施耐庵那超人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故事情節一環套一環,娓娓道來,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不忍放下。

我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這樣一個人對於宋江卻是忠誠無比,惟命是從,唯唯諾諾,甚至可以爲宋江豁出命去。他就是忠義的黑旋風李逵。他雖然不是水滸的主要任務,但他的忠義深深打動了我。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對素不相識的人講義氣。而對自己的國家忠誠,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忠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捍衛了做過的尊嚴,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新中國。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這真是一本值得人反覆閱讀的一本好書。

《水滸傳》讀後感13

《水滸傳》主要思想傾向是宣揚忠義。其主要人物宋江被作者描繪成忠義的化身,如宋江剛上山,九天玄女降下的法旨中有“全忠仗義”,排坐次時天上降下來的石碣也有“忠義雙全”。 當宋江被立爲山寨之主時,他首先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衆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爲股肱,一同替天行道?? 聚義廳今改爲忠義堂。”宋江要把水滸英雄個性“血氣剛猛”之無拘無束的俠義引導到“替天行道”的忠義道路上來,使水滸的個體英雄俠義服從於梁山泊集體的忠義。小說以“忠義”爲指導思想來塑造宋江,並且描寫了以宋江爲首的一支“全忠仗義”、“替天行道”的武裝隊伍。而且小說在歌頌宋江等梁山英雄的“全忠仗義”的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貪官污吏、惡霸豪紳的“不忠不義”。

“忠義”的基本解釋爲忠心和義氣。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而義呢?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義”字是春秋戰國時代註冊的專利,見諸儒、墨、法各家文本,主要是一種人際關係規範。然而,在當時和以後,對“義”的詮釋和發揮,卻歧異不一。簡捷地說,統治者認爲,你越是服從他,維護他,你就越“義”。而在老百姓看來,水滸英雄的殺貪除霸,劫富濟窮,恤孤扶貧,纔是他們心中應有之義。這種“義”的存在,使水滸英雄們彼此傾慕,心心相契,共同的人生趣味使他們聚在一起。培育出互相悅好,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情誼。“忠義”作爲個體道德行爲的當然之則,在正史裏是超越具體個人的感性生命的。封建正史忠義觀念強調的是道德準則本身的價值,在正史裏面往往被描寫爲履行封建倫常而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水滸傳》讀後感14

提起林沖,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妻子,最終還無奈的被逼上梁山,他——懦弱,只懂得“忍”。而我卻覺得這並不是完整林沖,這,只是從前的他;這,也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況且,從他開始決定投靠梁山那一刻起,他就不懦弱了,不是嗎?這,是他一個“反”的開始,反抗這個黑暗的社會的開始。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第六十回。那時晁蓋不幸去世,寨中的人都哭得昏天暗地,不知日夜,更不要說有人來管理寨中事務。眼看梁山的大好前途就要斷送,這時,是林沖第一個從悲傷中清醒過來,與另外幾個領頭商議重新立梁山泊主,這才帶領着大家衝出這片傷痛的灰霾。這時的林沖,就像一頭看到獵物的豹子,躲在樹林裏一動不動,鎮定冷靜地觀察,想着要如何才能奪到“獵物”——和大家一起推翻這黑暗的'社會。能在如此複雜的心情下重拾目標,實在是不簡單。記得我看到這裏的時候,心裏就自然而然地發出聲聲讚歎……

他的意志堅定同樣讓我佩服不已:招安那時,他堅決抵制、反對投降,還成爲起義軍的一員。他不像宋江那樣放棄目標、迷戀功名。他心裏一直有這樣一個聲音:他要改變這個黑暗兇殘的社會。他早已不再軟弱,他就是一頭豹子,一頭決心咬着獵物不放的豹子。

雖然,他最終失敗了,帶着抑鬱離開人世了,但他那種救世熱情,那種冷靜鎮定卻永遠留在我的心裏,而我對他尊敬也不禁油然而生。

回頭看看自己,考試時剩下最後幾分鐘還有疑惑就緊張了起來,一覺得困難目標就搖晃了起來。我,或許也該學學林沖的那種鎮定,那種堅定吧。

林沖,你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真正的“豹子頭”。

《水滸傳》讀後感15

世人常說《水滸傳》裏說的是108個好漢在梁山泊裏造福百姓。其中,頭領宋江更是如此,而且他們個個都是兄弟。可是,《水滸傳》中若是真的只寫了這些的話,那爲什麼其他的書沒有進四大名著,而《水滸傳》卻偏偏“幸運”的被國家列爲“四大名著”之一?難道水滸傳真的知識靠運氣的嗎?只有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去讀,你纔會猛然醒悟:哦!原來它是憑藉着一定的`實力進入了四大名著裏。

上一週,王老師給我們講了《水滸傳》裏的關係。當然,肯定不是什麼好兄弟的關係。比如說李逵,施耐庵老先生僅僅是寫他的莽撞嗎?還是另有其因?王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不可能!李逵肯定不只有莽撞,肯定還有其他的大特點!先不說他的特點,先說他的關係。人們說:“梁山泊裏的人都是好兄弟。”可李逵就不一樣了,不說晁蓋的人對他不好,但就是宋江的人對他都不是很和善。例如,柴進對李逵的態度,雖然書中未寫李逵在柴進家住的如何,但仔細一想,便會知道:李逵的脾氣比武松的脾氣還暴躁,當年武松在柴進家中只能睡在走廊上,更別說李逵了,柴進沒把他扔房外已經算是對他非常的寬容了。

宋江的人對待李逵都這麼差,更別說晁蓋的人了。例如朱貴,當李逵下山去接母親時,宋江明明囑咐他要跟隨李逵一塊走,可朱貴特意晚走一日。這件事先不追究,可李逵去接他母親朱貴也僅僅是囑咐了幾句,並沒有像宋江想的那樣,去監督李逵不準喝酒,不準殺生。從朱貴的囑咐來看,他根本沒有把宋江說的話放在眼裏,也沒有把李逵當做親兄弟來對待,而是把他當做一個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