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3篇)

讀後感6.46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精選3篇)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1

《一盞一盞的燈》這本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這本書是教師的手記,書中講述了六十多個樸實感人的教育教學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一盞一盞的燈,以小見大,深入淺出,提煉美麗雋永的教書育人精神、教育教學常識和教師職業道理,展現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每個故事以敘述爲主,還原現場或情境,讓讀者從中感受到教育的美、愛、責任。

書中《開在角落裏的花》,一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窗簾鉤成了精》,一個心靈手巧的小精靈;《老師,你很天真》,一位心靈純淨的好老師;《因爲我當年的微笑》,老師的笑有永恆的力量;無一不讓我感動。特別是《不一樣的“阿慢”》和《我想聽你把話說完》使我受益匪淺。

故事中的《不一樣的“阿慢”》講的是一位凡事比別人慢一拍的“阿慢”,雖然慢一點,但總是能做到最好。運動會三千米比賽, “阿慢”獲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機,他的成功與張小兵老師“縱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關係。是啊,教育最像農業和林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要經歷必需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學校和教師不能違背教育教學的規律,拔苗助長;要尊重、保護、發展學生的學習個性,並啓迪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樹立自信心。正是當年張小兵老師“縱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纔有了他博士畢業和獲得四項專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這樣的結局。每個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你亮一點,孩子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過於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爲教師,應該成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強大光源,堅持正確的教育觀,恪守教育常識,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教師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桿和教育的光輝,照耀孩子們人生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在公開課上拖堂是要扣分的,但當一個孩子正在努力組織語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教師該怎麼辦?是立刻打斷孩子的發言,結束這節課的內容,還是堅持讓孩子將要說的話說完?這個難題就發生在黃雅芸老師身上。故事《我想聽你把話說完》就是寫下了黃老師的做法與想法。她堅定地選擇了後者,繼續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話說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說完整,將來他的發言纔會準確簡練、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我敬佩她的做法,我們要向她一樣呵護我們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或許會簡單很多。

每個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如果你這盞燈亮一點,孩子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這盞燈過於暗淡,孩子就可能過於徘徊;教師要用真誠的心,點亮一盞明亮的燈。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2

讀完吳非老師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將老師的作用比喻成“燈”,裏面有幾句話說的非常好。“燈光亮一些,學生就走的遠一些,燈光暗淡,學生就會徘徊。”所以,老師是學生的成長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導者。書裏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們傳遞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滌着我們的心靈,啓迪着我們的智慧。 張小兵老師寫的 《不一樣的“ 阿慢” 》,黃雅芸老師寫的《我想聽你把話說完》,《開在角落裏的花》,《窗簾鉤成了精》 這些有愛心,有耐心的老師,用心呵護着每一個幼小孩子的心靈,成爲一盞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

我回想我十幾年的學習生涯,有幾個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的餘光依然時時影響着我,我的幼兒園的老師,我的國小的班主任,我的國中的.英語老師,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語老師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學的一位老師,想想他們之所以給我留下這樣深的印象,是因爲他們給了我深深的愛,他們對我的寬容,給我的溫暖。雖然我也有錯的時候,可是他們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讓我一直懷念着他們。還有他們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學,也應該給予孩子愛和溫暖,呵護他們的心靈,在他們的成長中用真誠和真心澆灌心靈的花朵。讓自己也能成爲一盞燈,也能引領學生走一段路程。

書中有幾句話說的非常好:“一個人在接受基礎教育的12年裏,會有幾十位老師教過他。他會記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燈一樣在他的生命中長久地閃爍呢?他會記住的是魅力的愛與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時輕輕扶他站起來的,那些在他迷惘時給他指過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時託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絕望無助時投來信任的目光的…… 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鮮明個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盞一盞的燈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畫面中,成爲他青春歌謠中難忘的意象”抄錄至此,值得思考。

  《一盞一盞的燈》讀後感3

這學期我讀了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感受頗深。品讀這本書中的60個教育故事,從序言到後記,讓我一次次的感動。

生命需要照亮,這種照亮首先來自自我,來自理想,來自人性的本質力量。對於教育工作來說,這種照亮更具有真實而永恆的意義。她對於我們自己,對於我們的學生,遠比所有眼前可以爭取到的功利都來得長遠與珍貴。這“一盞一盞的燈”,能點亮我們的記憶,點燃教育的燈芯,更能照亮學生未來的路,也是我們自己前行的動力。在這些故事中,我最愛的是《開在角落的花》。

《開在角落的花》是一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閉症),她在角落被人們時常忽視,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裏,同樣存在美和愛。教育的價值是對生命的尊重,作爲老師更應該關注這樣的孩子,給他們的愛是無所不在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的腳步太過匆忙,我們總在錯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裏尋找到了美。也許,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爲何將這樣的孩子生下來,不能像我們常人一樣享受生活,其實不然,她的心裏其實不需要你的憐惜。因爲,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藍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陽光,而清清,這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卻能看到花壇角落裏被人們忽視的小花,能懂得欣賞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表達內心的歡喜!看到這樣的孩子,內心是一次的震撼!

我班的趙藝同學是智障兒,不會寫一個字(包括名字),整天用水彩筆在自己的臉上塗鴉,有時還放聲的裝哭,看見老師來了就用一張白毛巾一邊擦眼淚一邊大笑,把眼睛擦得紅紅的,惹得老師哭笑不得,有時把同學的本子淋溼後再撕壞,把老師用的田字格撕得不成樣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兩個小動作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一次是我用抹布抹窗臺,他快速的來到我身邊,“老師,我來抹。”他話沒說完,我還沒回過神來,我手中的抹布已經被他一把搶過,認真地抹起窗臺來,()我的心莫名的痛了一下,有多少個優秀的好孩子在我身邊,對我抹窗臺熟視無睹,他們玩的好開心,而趙藝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當時他是怎麼想的,抑或他根本什麼都沒想,他就那樣說了,並且那樣做了。記得第十三週星期二,醫院來我們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叫留守兒童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小會議室,我班的趙藝同學在我的帶領下,剛走到操場,他一看見那麼多陌生人站在小會議室外面的走廊上,立即躲在我的身後拉着我的衣角,跟着我進了小會議室,健康檢查的最後一項是抽血,我撫着他的肩,連聲說:“不痛、不痛、不痛一點都不痛”他也跟着我反覆着說:“不痛……不痛……”並且不斷地搖着頭。抽血剛一結束,我彎下腰正準備去叫他跟我一起回教室,沒成想這孩子一下子站起來,說:“老師,我們走。”說完,擡腳就走出了小會議室。這一瞬間,我的心又一次感動,他居然曉得叫老師走。我在他後面慢慢吞吞的走,心裏一邊感動着,步子就走的慢了些。誰知他走到操場上,轉頭看見我走得很慢,又叫了一聲“老師,走快點,跟緊我,別丟了。”說完他就放慢了腳步,真的害怕我走丟了,這個時候的我,心靈再一次震撼(其實我心裏是五味雜陳),誰說智障兒沒有情感?他們也有情感美。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着極其豐富的情感,只是他們平時不容易表露,也不容易被別人發現和認同,他們的智商不高,情商確是驚人的高。他們就像是開在角落的花朵,需要我們細心發現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美。面對趙藝這樣的孩子,作爲老師的我,內心是一次又一次很大的促動,讓我知道對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尊重,讓他們在的愛的環境裏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僅每個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其實,有時候孩子的一個舉動也能夠點亮老師的心靈,讓每一盞燈,照亮彼此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