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

讀後感1.9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1

最近我看了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這本書。海明威是美國著名小說家,9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被譽爲“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並且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這本書給我啓發很深。

這本書的內容是:從前古巴有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他已經八十多天沒有打到魚了。這天他決定去很遠的地方打魚,於是,他還沒有等天亮就划着小船去打魚了。幸運的是他看到一條十分罕見的“怪獸”——兩米長的馬林魚。老漁夫立即拿起船上的繩子套住馬林魚,可魚大勁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最終馬林魚因疲憊不堪死了。老漁夫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然後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將馬林魚拖到船頭。正當老漁夫沾沾自喜時災難又降臨在他的頭上:一羣兇狠的鯊魚正侵略着他的“戰利品”。老漁夫立即拿起魚叉跟鯊魚做殊死搏鬥,可最終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漁夫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了。

雖然老漁夫最終還是輸,但他這種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永遠感動並激勵着我。正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我相信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就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2

海是調皮的頑童,它有時平波如鏡,有事掀起狂潮巨浪,與正真的勇士試比高下。人的精神是無形的,它可以深藏在人們內心裏一動不動,也可以一觸即發,用它難以形容的威力與惡勢力作鬥爭。

一位以打漁爲生的老人,一望無際的大海,就算是正值壯年的男子漢在大海面前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更何況是一位老人?然而這位老人卻戰勝了這片汪洋,又有誰能像那位老人一樣與幾十條鯊魚作戰,是什麼力量促使老人去戰鬥呢?是精神,是頑強不屈的精神。

可以消滅一個人,就是打不垮他,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老人回到岸上,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就連漁網魚叉也沒有了,他輸了嗎?沒有,他是最後的勝利者,他的精神戰勝了一切,因爲精神是世上唯一無法戰勝的。即使一無所獲仍舊堅持不懈地爲自己的目標而奮鬥,不正是《老人與海》給我們的啓示嗎?

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精神,他就是這個世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戰勝的人。是的,的確可以戰勝一個人,但就是大不挎它,或許那些所謂的“勝利者”會贏得某些人的掌聲,但在人們內心深處有種聲音在說:“你們的勝利是最可悲的!”爲什麼我們的英雄在戰場上可以無所畏懼,爲什麼我們的勇士在刑場上可以昂首挺胸呢?因爲人類不可泯滅的精神,是無法戰勝的正義。

我們應該歌頌那些古今中外擁有這種精神的人。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3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看到許許多多的書,這些書有的讓我知道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怎麼樣面對,有的讓我知道了許多人生的道理,其中著名作家海明威寫的《老人與海》讓我體會很深。

這本書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古巴有一位老漁夫名叫聖地亞哥,有一次他連續84天都沒有打到一條魚。於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大馬林魚,綁在自己的小船邊。在回港的路途中,遇到了無數次鯊魚,他用了一切辦法去反擊。最後,在到港以後,那隻大馬林魚就剩下一條脊骨了。雖然只剩下一條脊骨,這種精神也無法摧毀他英勇的意志。

我以前一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難,就打退堂鼓,不想把這件困難圓滿地解決掉。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每當我想退縮時,就能想到聖地亞哥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激勵我堅持不懈,幹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有意力,不能被困難嚇倒。我要感謝這本書,讓我及時找到了自己的缺點,在她的幫助下,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都將是授益非淺的。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4

讀完《老人與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堅強不屈的人才能嚐到勝利的果實,半途而廢的人永遠都不能成功。

《老人與海》主要講述了:老人出海捕魚時,釣到了大馬哈林,雖然老人深知自己在力量,體能上都比不過年富力壯的魚,但他並沒有半途而廢,而是跟這頭150磅的魚比起了忍受疼痛的能力,當魚漸漸浮上水面時,老人便用魚叉終結了他的性命。在返航途中,老人遭到了鯊魚的襲擊。雖然鯊魚被擊敗了,但老人的繩子和魚叉都沒了。老人並沒泄氣而是把刀子綁在一隻船槳的柄上,讓自己擁有了武器。兩個小時後,老人又遭遇了一堆鯊魚,但老人最後靠着自己的堅持戰勝了它們

《老人與海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堅持不懈終將成功。老人跟魚比,在數量,力量,武器上都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充滿了劣勢,那他是怎樣戰勝鯊魚的呢,讓鯊魚敗在他手上的呢?他靠的是什麼呢?他靠着的是自己的堅持不懈。所以說我們也不能半途而非。

故事中的老人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毫不氣餒,但現實中的我卻是呢麼的半途而廢,小時候我想學架子鼓,爸爸支持我,但是我自己沒有堅持下去,半途而廢了。讀完老人與海之後,我才明白人不能半途而非,現在,我一定要重拾打架子鼓這個興趣,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5

陰暗的天空,波濤起伏的海面,一隻小船搖搖晃晃的行駛着,一個老人站在船上,孤獨地眺望着遠方……

這是我和上書後久久不能忘懷的場景。書名爲《老人與海》,是一部寓意深遠的古典悲劇式的小說,也一部英雄主義的交響曲。

海明威說:“我試圖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許多真正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寫得足夠逼真的話,他們也能代表許多其他的事物。”故事描寫的老人聖地亞哥是個倒黴的人,84天沒捕到魚,而別的漁夫都把他看做失敗者。但這似乎預示着一場戰鬥的開始,果然,就在第85天,他真的發現了一條1500磅大馬哈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他對大魚說:“我跟你奉陪到底!”,最後終獲勝利。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魚之後,考驗卻並沒有結束。魚因爲又大又長,他只好將魚綁在船的一邊。回航時,大魚的血腥味引來了鯊魚一次又一次的襲擊。於是,他用盡一切個人手段來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了,他外用舵把來打。儘管結果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意志。上天似乎會憐惜過這樣一位偉大的老人,他將厄運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最終他的頑強意志卻並沒能得到好的結果,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他是個失敗者,但同時他又是個勝利者。

敗在沒有捕到一條有用的魚,勝在遇到困難時的堅毅不屈。

老人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且受益,令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走向美好明天。假如能夠從失敗中獲取有益的經驗,發現成功的曙光,把失敗看成是同鄉成功的必經之路,那纔是從失敗中獲取的'最大的收穫。

雖然小說是小說,生活是生活,我們不可能像老人去一個蒼茫的大海,不服輸地和鯊魚搏鬥,但我們可以在摔倒後,珍藏那枚把我們絆倒的石頭,然後帶着它,負着傷,繼續前行,同時等待天空中的雲霧撥開。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6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叫聖地亞哥的老人在海上捕魚的艱難經歷,在八十四天空手而歸之後,第八十五天他終於釣到了一條比小船還長兩英尺的大馬林魚,在遠離港灣的海面老人與大馬林魚進行了一場驚險的生死搏鬥,原本已勝券在握,後來又被兇猛的鯊魚羣攻擊,三天三夜的戰鬥,當他回到港灣時大馬林魚被鯊魚吃得只剩下白色的脊骨。

故事悲涼得讓人淚溼。

在這三天三夜裏,聖地亞哥老人只喝了一瓶水,爲了維持體力,他只能吃幾乎讓他嘔吐的各種生魚肉,他的左手被劃破流血,然後一次又一次的抽筋,這惡略的條件幾乎剝奪了他所有的戰鬥力。在絕望的處境里老人看到一隻偶然降臨的小鳥,也倍感親切,覺得他是自己的朋友;他看到海豚自在的戲耍,羨慕着他們相親相愛;後來他爲要殺死大馬林魚而難過,他覺得它也是自己的兄弟;他甚至覺得吃掉他馬林魚的大鯊魚是美麗而崇高的,因爲它見什麼都不怕。就算在最絕望的處境裏,他的心依然充滿了對溫情與關愛的嚮往。

在大海上三天三夜極盡絕望的廝殺裏,老人一次又一次喃喃自語,要是那孩子在就好了。那是一個叫馬林諾的小男孩,老人曾教會他捕魚,所以孩子愛他,時常去看他,並給他帶去好吃的沙丁魚,陪他喝啤酒和他一起討論棒球賽的消息,在老人的心裏這孩子幾乎是他所有力量與勇氣的源泉,是他能夠盼望的依靠,是他對溫情與關愛的信仰。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二戰後的古巴,作者海明威用文字忠實的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艱辛和危難,以及人們面對複雜危險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無法排遣的悲傷和絕望,一種來自胸臆的無聲吶喊充滿對戰爭的厭惡對溫情的嚮往。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我們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看歌舞昇平,享現世安穩,每個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當珍惜這世界的和諧。

  和平,是人類共存的一種現實選擇。

戰爭終究是蕭殺的,他毀滅着人類共同的家園,摧毀着人類關於生存的信念和生命自身的尊嚴。嚮往和諧安寧美好的生活是人類的共性,也是最終的道德所歸,人心所向。

在危險的自然環境面前,全人類應當攜起手來共同對抗那些洪大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颱風,和日漸惡略的氣候變暖,冰山融化。不分國界,民族,我們都是造物主的孩子,改造自然,戰勝自然纔是人類最大的生命主題。

《老人與海》這個小小的故事也是二戰之後人類生活一個荒涼的縮影,它在世間流傳,在和平年代當是我們對戰爭的一種痛定思痛的警戒,一種有力的鞭策,在尖端武器高度發達的今天,戰爭,真的是傷不起。

  讓戰爭走開,讓和諧永在。

如果聖地亞哥老人生活在今天的和平世界,他當是住在溫暖明亮的大房子裏,面朝大海,看春暖花開。當然他也不用穿那件不知打了多少個補丁的襯衣,不用住在海鳥糞做成的窩棚裏,不用只打魚,不吃飯,而小小的馬林諾也不用五歲就跟着船出海學捕魚,老人也不必總是夢見獅子,他可以在夜晚來臨的時候安寧的睡去。

那麼《老人與海》就會成爲一個溫馨的故事,帶着飛魚與海豚甜美的氣息。

每個人都是生命大海上漂泊的老人,不分國界和種族,沒有誰不渴望着溫情與關愛,就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世界永遠安寧,美好,幸福和諧,這當是人類共同的心願。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7

我認爲讀書的最大樂趣無過於挑剔了。《老人與海》是我最想吐槽的一本書。

《老人與海》這本書中講的是老人桑提阿果出海打魚,歷經三天三夜與大海搏鬥的故事,最終只是拉回了一條金槍魚的骨架的故事,可是這骨架有用嗎?沒有用費那麼多力氣拖回來幹什麼?

這個故事有時會被人們認爲很勵志。但是首先,在捕到金槍魚後,連人帶船被金槍魚拖着在海面上走。就算是條魚受傷之後,不可能連人帶船在海上航行將近兩天,最多隻能支撐一天,一天之後它就會筋疲力盡,最後死亡;其次,受傷之後即使鋼叉叉着,也會有血腥味,會引來各種魚類進行捕食,由於金槍魚有一個人和一條船的負擔,加之它受傷了,速度不可能和原來一樣快,很快金槍魚就會被這樣一些捕食者獵食,不可能維持兩天,作者把這條魚太神化了。

第二,這條金槍魚被老人成功捕獲後,在航行回去的途中,老人遇到了鯊魚,當時的情況是:老人只拿了一塊木板。作者在《老人與海》中寫到老人用木板狠狠地擊打着鯊魚的腦袋,這木板的力量是得有多大啊,當時還有鯊魚在旁邊啃食着,老人只用木板就驅走了它們?這把老人太神化了!其實魚類的智商是很高的,它們就這樣甘願被動挨打?那可是鯊魚!不可能老人在兩次攻擊後還完好無損地回去。真實才可信,可信才感人。

挑剔書我們才能真正地讀進去,領悟作者的意圖。讓我們嘗試着挑剔吧,挑剔才真正讀進了書本!

  關於《老人與海》讀後感8

當我第一次讀《老人與海》這本書時我才上三年級,那時因爲我第一次數學考試沒有考好,於是我就灰心喪氣、鬱鬱寡歡,覺得自己很笨,天生就是考倒數的料。就這樣,我上課聽講變得十分散神,成績直線下降。後來每次都考不好。這時我在無意間看了《老人與海》,我把自己與書中的老人比較,才發現自己的心靈是多麼的脆弱,多麼的不堪一擊呀!我放棄了悲傷,上課時認真聽講,做完作業後努力補習前面落下的課程,終於在期會考試時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績。而改變我的東西就是《老人與海》這本書。

《老人與海》它向我講述了一位老人的悲慘故事:老人年紀大了,捕捉不到肉質鮮美的魚兒了,別的漁夫都瞧不起他了,但老人不肯向他的命運低頭,他獨自出去捕魚,想釣一條大魚向大家展示他的實力。他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捕獲了一條漂亮而且肉質鮮美的大魚。可是他的努力卻毀於一旦:那條魚因爲個頭太大了,所以老人只能把魚牽在船尾,那濃烈的血腥味引來了一條條飢餓的鯊魚,它們不停地偷吃那條魚,老人寡不敵衆,魚肉幾乎被鯊魚搶光了......但是老人還是不向悲慘的命運屈服。

最近我再次回味了這本書,我不禁對那位普普通通的老漁民產生了崇拜與敬佩,他在我心中簡直就是一位完美的人,他勇敢、善良、博愛......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高傲、永遠不願低下的頭。老人心中有無數條悲哀的傷口,但他卻用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去面對前面坎坷的路程,而不是灰心沮喪地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是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它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裏。你如果被命運戲弄,沒關係,把痛苦和悲傷轉化爲力量,看着前方努力奔跑,頑固的命運也會被你給感動,黑暗永遠抵擋不了光明的前程,成功總會在前方向你微笑,朝你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