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1.8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集錦15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

今天我們讀到了《被討厭的勇氣》第八頁“心理創傷並不存在”。我特別喜歡這篇文章中哲人說的一句話“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在我看來每一次創傷都是一筆財富。

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每一個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而那些帶給我們痛苦和煩惱的人是我們優秀的老師。因爲失敗,我們學會了拼搏;因爲情傷,我們學會了愛;因爲當衆出醜,我們學會了處理尷尬。因爲錯過,我們學會了珍惜。因爲遺憾,我們學會了抓住機遇。人生的每一次創傷,都是人生的一種歷練。碰到一次苦難,我們就成熟一次,碰到一種災難,我們就會變得更加的堅強,所以我們應該直面困難、勇往無前。

受過傷的人一定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創傷,對我們成長都有益處。但是關鍵在於我們自己對創傷的處理方式,你讓他成爲創傷,他就是創傷;你讓他成爲經驗,他就幫助你成長。魯迅先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沒錯,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每天每件事情都是未知的。我們必須經歷。所以我們每一個活着的人,都是勇士,因爲我們敢於面對未知的明天。

現在我也懂得了“成熟”的真諦,少了一些傻笑、少了一些沒必要的碰壁、更少了傷心欲絕。慢慢地成長起來,漸漸地放開腳步走向未來。

記住我們要讓每一種創傷,都成爲一種成熟的階梯。即使是失敗了,我們還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我們應該跌倒了馬上爬起來,而不是所謂的憧憬、幻想奇蹟的出現。

最後我還想說,餘生還很長,不要過度的活在失敗的過去和龐大的負債陰影中,過錯只是暫時的磨難,而沉淪卻是永遠的遺憾,走過去了纔會發現更加優秀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

這本書有多紅,應該不用我多說。周邊很多人都做了推薦,2年前我應該聽過曉書童講過這本書,當時也覺得有一些道理頗爲精彩,能講到我心裏。這次重新閱讀,也對於其中的一些點很有共鳴。

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一直常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是多麼的巨大,家庭的不幸給這個人畫上了悲劇色彩,先天的不幸似乎爲後天的悲劇打下了可以被理解的伏筆。但是阿德勒認爲:過去不重要,怎麼看待過去纔是重要。因爲過去是死的,而我們是活的,我們不能被過去所束縛。過去不一定能決定現在,能決定的是當下最真實的想法和對於當下想改變的勇氣

課題分離

爲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快樂?很多煩惱?因爲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擔心不被喜歡,擔心被討厭,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是阿德勒認爲:我們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怎麼做到這個,用課題分離去實踐。舉個例子:你去追求一個人,但別人不喜歡你,所以你很痛苦。如果使用課題分離就是,你喜歡別人是一個課題,跟別人願不願意喜歡你是另外的課題。你喜歡別人是你的課題,她願不願意接受你,是她的'課題。每個人做好自己的課題就好了。這點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工作上,仔細想想真的有很多案例,有時候我也經常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花時間花精力投入,最終還沒人說你好,事後自己想想心裏窩死。終於現在在哲學層面,我給自己找了條道路,首先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找好邊界感,儘量不要讓自己因爲人際關係讓自己難過,然後做好自己認爲應該做的,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只解決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別人的課題。因爲別人如何對待你、要怎麼做,那是別人的課題。自力更生於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和有邊界的處理別人的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3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於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爲,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於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於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於當下,當下的要做什麼,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爲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麼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爲,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爲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爲改變意味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爲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痹的藉口。哪裏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於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爲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爲,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4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世上或淺或深的行走。在我因爲恐懼而只能躲藏時,在我被難過壓得不敢邁步時,它是我珍貴的救贖。它助我走出荊棘,並向更遠的未來開戰!

那份珍貴的救贖,是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從一個平凡的情景入手,由小事引出了一個個讓人頓悟的道理。

青年有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房間中閉門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擁有和正常人一樣的工作,很想改變目前的自己,但是他害怕踏出房間,只要他踏出房間一步,馬上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青年認爲,朋友可能是曾經遭受過心靈創傷而造成這樣的現狀。

哲人卻認爲,這與過去沒有關係。“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有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是這樣吧?”哲人的觀點基於阿德勒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用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對話的形式,探討如何接納自己、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獲得幸福等人生話題,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都是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忠實追隨者,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爲“阿德勒的`哲學課”。

人往往缺乏“被討厭的勇氣”——當對方沒有回覆你的請求,你擔心是對方討厭你;當對方向你借錢,你擔心拒絕讓對方生厭而違心同意;你在陌生場合害怕表現,擔心別人的指指點點……這些表現的本質都是懼怕在社交關係中被討厭,但事實上,我們都應該學會“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常常與他人比較,形成對自己不必要的期待,但就像哲人所說:“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爲剎那的“此時此刻”,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

當你不敢接受,不敢拒絕,不敢面對,害怕再次被別人討厭時,請記住這句話:“必須有人開始。即使別人不合作,那也與你無關。我的意見就是這樣。應該由你開始,不用去考慮別人是否合作。”

讀完這本書,我好像一下子頓悟,滿心欣喜與暢快。我會永遠記住這些真理,我將做到“不懼黑暗,開戰未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說: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羣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爲在同一個平面上、並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裏,無法從過去的影子裏走出來,認爲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爲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裏。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爲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爲中心”,相反,相互干涉纔是“以自我爲中心”,干涉等同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着,想着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6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說:“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說:“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說:“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爲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爲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閱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7

8月初去往英國旅行的飛機上,用了5個多小時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發現真的是帶對書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來閱讀的書籍。

這本書雖然採用的是兩個人對話的方式撰寫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超然居住在鄉野的哲人之間的對話;看似有些理論的直接闡述,但是由於故事性不夠,其實讀起來還是比較晦澀的。不過在讀的過程中,由於很多觀點是“煥然一新”的,甚至是顛覆和挑戰你原來很多的認知的,所以讀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品味,細細反芻的過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於之前聽了唐捷老師的心領袖,所以有些觀念不完全陌生,彷彿找到了依據和出處的感覺。唐老師的課程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很深的,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就如這位書中的青年,當他聽到一些觀點的時候,不僅是懷疑,有時是憤怒,跟我們過往接受的教育,常規理念以及社會主導規範都有相違背的地方;他會質疑跟哲人的觀點,甚至公然挑釁哲人的說法,但是隨着對話慢慢深入,開始接受和理解,最後帶着自己的理解去踐行。

最近我也在探詢心智模式如何從2。0規範主導(活在他人的期待裏,活在各種角色裏,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爲)過渡或者說進化到3。0自主導向(依着自己的價值觀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爲自己的選擇負責)。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對立的'立場,如何從爭對錯,論輸贏到能夠以更多元,多視角看問題,能夠包容多種觀點;從各種社會規範的角色裏隨時跳脫出來,擁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種“應該”觀念的束縛,比如我應該做個他人眼裏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員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種角色,同時又能自由地脫離出來。這種生活在他人眼裏看來或許會有些自我,也許會遭到其他規範主導人士的質疑,甚至“被討厭”,活成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如唐老師在心領袖的項目中所說,當你進化了的時候,可能朋友都要換一波人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

這本書的作者是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全書採用對話體的形式,通過青年和哲人的論辯,對阿德勒的思想展開論述。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爲“心理學的三大巨頭”。

我覺得無論是哲學還是心理學,都是爲“活得更好”而服務的。人們研究這個或者閱讀相關的書籍絕不是爲了顯擺使自己顯得高深莫測,而是爲了使人類或使自己活得更好、獲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後記裏也說了“哲學用只有專家才能看懂的語言來敘述,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這本書裏沒有太專業晦澀的詞彙,每一句話都能看懂。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麼容易被人接受。書中“青年”的困惑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釋完全是反常識的,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觸及過的思維,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會接受的。

有時候我們被慣性束縛了,覺得無路可走了,不如換一個思維試試(反正都無路可走了,換個方向又不會怎樣)。比如我們慣於把現在的困境歸結於過去的原因,而甘願讓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變,其實這只不過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是給自己的一個藉口。

比如我們人生的很多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我們怕被別人討厭、我們私自對別人進行干涉、我們時常和別人爭鬥,其實進行課題分離、把他人當作夥伴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簡單、輕鬆;比如我們不斷詢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就是在他者貢獻中獲得價值感,而他者貢獻又與他人無關,不需要別人付出對等的回報、不需要別人的評價;比如我們總是給自己設立許多目標、目光總是聚焦於未來,其實我們應該關注於當下,認真地過好現在的每時每刻,到某一個節點該來的自然會來,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體會一下與之不同的心境:在未來設立一個目標,焦躁迫切得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忽視了當下的美好,甚至當下的事情都沒做好)。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心中的許多困惑和煩惱也隨之解開,讀罷,感覺神清氣爽了許多。當然,還要付諸實踐,人生纔算真正意義的解鎖。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9

這本書的作者是岸見一郎(哲學家)、古賀史健(自由作家)。全書採用對話體的形式,通過青年和哲人的論辯,對阿德勒的思想展開論述。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爲"心理學的三大巨頭"

我覺得無論是哲學還是心理學,都是爲"活得更好"而服務的。人們研究這個或者閱讀相關的書籍絕不是爲了裝使自己顯得高深莫測,而是爲了使人類或使自己活得更好、獲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後記裏也說了"哲學用只有專家才能看懂的語言敘述,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這本書裏沒有太專業晦澀的詞彙,每一句話都能看懂。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麼容易被人接受。書中"青年"的困惑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釋完全是反常識的,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觸及過的思維,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會接受的。

有時候我們被慣性束縛了,覺得無路可走了,不如換一個思維試試(反正都無路可走了,換個方向又不會怎樣)。比如我們慣於把現在的困境歸結於過去的原因,而甘願讓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變,其實這只不過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是給自己的一個藉口;比如我們人生的很多煩惱都自於人際關係,我們怕被別人討厭、我們私自對別人進行干涉、我們時常和別人爭鬥,其實進行題分離、把他人當作夥伴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簡單、輕鬆;比如我們不斷詢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就是在他者貢獻中獲得價值感,而他者貢獻又與他人無關,不需要別人付出對等的回報、不需要別人的評價;比如我們總是給自己設立許多目標、目光總是聚焦於未,其實我們應該關注於當下,認真地過好現在的.每時每刻,到某一個節點該的自然會,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體會一下與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設立一個目標,焦躁迫切得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忽視了當下的美好,甚至當下的事情都沒做好)。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心中的許多困惑和煩惱也隨之解開,讀罷,感覺神清氣爽了許多。當然,還要付諸實踐,人生纔算真正意義的解鎖。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0

20xx年,應該是我目前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失敗。同時也是在去年,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實是從一開始就在冥冥之中決定好了的,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接觸到什麼樣的人,人生能走多遠。

其實人生彷彿是一段程序,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我羨慕着周圍的人、我也希望我能變成其他人。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認識到自己的實力也有限,沒有背景、沒有房、沒有車、沒有錢、大齡女性還沒結婚、這些甚至以後都不可能有。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人生何其失敗,想要的都沒有。想爭取的從來不會到我手上。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越長大越發現“萬事如意”太難了…申博士失敗、國考失敗、甚至包括研究生找工作的慘痛經歷、那些抱怨、那些不甘心、那些絕望。也許我的一個藉口吧。我已經分不清自己走到這裏是實力還是運氣,我覺得運氣的成分居多,不然我也不會在運氣“用光”的時候這樣頹然不振,對過去、對整個人生都充滿了失望。

也許是自己已經經歷過一遍了,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更能感同身受。其實道理很簡單,天生的因素和過去沒有辦法改變,出生的時候也沒有人問過我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上,以這種方式生活(我其實。真的寧願我從未來過,這個想法一直沒有改變),但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天,我們都有重新選擇如何去生活的權利。所以,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也許我的人生就是平庸一世,孤獨終老,那麼我也要讓自己開心快樂地孤獨終老。

人生貴在不斷學習、不停思考、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這個世界去生存。所以,幸福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的。這本書,彷彿讓我自己複習了一下20xx年的痛苦與釋懷,有很多時候,這些道理,不經歷,永遠沒有辦法完全懂得。

人生不應該進行比較,做自己就好。活在當下,認真活着。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1

高曉鬆在《奇葩說》中提到一個說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不能在要自由的時候就拿出西方的價值觀,要錢的時候就拿出東方的價值觀。用一個高級的說法就是邏輯自洽,自己說的話,所遵守的原則不能互相矛盾。簡單的說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絕對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學家康德的理解中,權利是一個關於與他人外在關係的概念。每個人的權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須要承認他人的自由並能與之並存,這種自由不是爲所欲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則,是一種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麼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麼說的呢?首先,道德是什麼?在我一個學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那麼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又是怎麼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嗎?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字面上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紅燈禁止通行,孝敬長輩等等,是立法的一個依據。那麼自由爲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來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個人欲求的驅使而去做一件事,是無目的的,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東西,是自由意志的產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於他人的`欲求還是自己的欲求的行爲。簡單來說,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或者被期許這樣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是否等於被討厭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這一點,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義一樣,無目的地做事,爲了被討厭來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麼自由就是被討厭,其實應該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在社會中,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人反對,討厭我們的做法,原因是個人期許的不同,然而做這件事是我們的課題,被別人討厭是別人的課題,這個就是阿德勒哲學的一個重要方法,課題分離,爲什麼要進行課題分離呢,因爲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能夠分離課題,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間畫了一條線,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課題,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課題。

建築學家貝聿銘說過,我一直沉浸在怎麼解決自己的問題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築也是自由的。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2

8月初去往英國旅行的飛機上,用了5個多小時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發現真的是帶對書籍了,是一本在旅途中可以沉下心來閱讀的書籍。

這本書雖然採用的是兩個人對話的方式撰寫的:對人生充滿疑惑的青年和信奉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超然居住在鄉野的哲人之間的對話;看似有些理論的`直接闡述,但是由於故事性不夠,其實讀起來還是比較晦澀的。不過在讀的過程中,由於很多觀點是“煥然一新”的,甚至是顛覆和挑戰你原來很多的認知的,所以讀的過程是一個慢慢品味,細細反芻的過程,看一下,停一下;思考一下,回味一下,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於之前聽了唐捷老師的心領袖,所以有些觀念不完全陌生,彷彿找到了依據和出處的感覺。唐老師的課程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很深的,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就如這位書中的青年,當他聽到一些觀點的時候,不僅是懷疑,有時是憤怒,跟我們過往接受的教育,常規理念以及社會主導規範都有相違背的地方;他會質疑跟哲人的觀點,甚至公然挑釁哲人的說法,但是隨着對話慢慢深入,開始接受和理解,最後帶着自己的理解去踐行。

最近我也在探詢心智模式如何從2.0規範主導(活在他人的期待裏,活在各種角色裏,用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爲)過渡或者說進化到3.0自主導向(依着自己的價值觀而活,活出自我,自由,自主,爲自己的選擇負責)。2.0到3.0的核心是需要突破一些對立的立場,如何從爭對錯,論輸贏到能夠以更多元,多視角看問題,能夠包容多種觀點;從各種社會規範的角色裏隨時跳脫出來,擁有真正的自我,自由,自主。打破各種“應該”觀念的束縛,比如我應該做個他人眼裏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員工,到我想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色,可以做好各種角色,同時又能自由地脫離出來。這種生活在他人眼裏看來或許會有些自我,也許會遭到其他規範主導人士的質疑,甚至“被討厭”,活成這樣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就如唐老師在心領袖的項目中所說,當你進化了的時候,可能朋友都要換一波人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3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這本書,斷斷續續讀到現在終於讀完了。如果說一本書能夠影響一個人,那《被討厭的勇氣》於我的意義應該就是如此。遇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低谷期,對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說話、不願社交、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只想逃離外部世界。幸而讀到這本書,讓我逐漸打開自己,重新獲得擁抱世界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哲學課,第一次接觸到心理學和哲學竟然還存在聯繫,屬實有點震驚了。在本書中,阿德勒強調:一切煩惱皆來自人際關係。我們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間的關係都屬於人際關係。努力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人生的'色彩會更加豐富多樣。

“現在的人生還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但現在確實是我們唯一真正經歷和擁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觀點是:我現在還小,我的人生還沒走入正軌。我還需要不斷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頂。殊不知,通往山頂的沿途風景,纔是我真正經歷和擁有的。假如無法攀頂,那我的人生就沒有開始過嗎,沿途的風光又算什麼?擺正自己的態度,立足當下,珍惜眼前,活出風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爲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爲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經歷一次次失敗之後,我開始懷疑自我,否定自我,總感覺有股陰影籠罩在頭上揮之不去。直到拿起這本書,我才逐漸意識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視自己的勇氣。敢於承認自己的平凡普通,認真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這就是一種幸福。

感謝這本書的出現,讓我重拾擁抱生活的勇氣。天氣漸暖,春暖花開,打開房門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陽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4

我承認這本書我並沒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寫文章,大概沒有什麼邏輯和結構,只是一些思考,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是一本日本作家寫的,卻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觀點,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據說卡耐基(就是那個寫了《人性的弱點》的那個人)深受這位據說是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著名的人影響。

書中用哲人與青年的對話的形式討論了一些穿着心理學、哲學外衣的問題,內容我不想贅述,我們就只來談談我的看法。對話這種模式相信成熟的讀者一定能識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設置了兩個彷彿對立觀點的人,這種假象的對話甚至可以說是剝奪了我們思考的權力。

全書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內容,但我認爲這種積極向上可以說是消極的,不顧一切的向前,當然這種態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國情需要的,但是作爲有思考能力同時又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一味地吧讀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會意識形態當中,給人們灌輸努力、進步的想法,忽視社會的不公,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

我認爲他所說的進步甚至不算進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是空洞的,即使是問我們的父母,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父母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認爲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無法說出一個答案,甚至已經會破罐子破摔的說:“爲了你啊”。我們的上一輩已經沒有答案,到我們更加沒有,我的答案是隻是跟着社會的車輪往前走,最好的辦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爲負擔的活下去,乾乾淨淨的走,不傷害兩個單純的靈魂。也不知道誰曾有幸見過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在這個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時代。

這本書是同學回借給我的,我問他是寫什麼的,他說是哲學。或許正是因爲這樣我帶着看哲學書的先入爲主來看這本書,這本書就成了一本笑話,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書,看到書的背面寫着:“上架建議:勵志經典、人生哲學”,由此可見,勵志文學總是帶有以上特點的。爲什麼哲學、人生這兩個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5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說:“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例如書中所說:“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呢?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

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

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說:“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爲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

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爲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閱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