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

讀後感1.7W

長達二十年的通信,漢芙心繫英格蘭,那是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可每次都因缺乏資金而止步。當收到最後一封信時,得知弗蘭克·德爾去世的消息,她整夜未眠。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歡迎大家閱讀!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

《哈瓦那特派員》中這麼說:“人口研究報告可以印出各種統計數值,計算城市人口,藉以描繪一個城市,但對城裏的每個人而言,一個城市不過是幾條街巷,幾間房子和幾個人的組合,沒有了這些,一個城市如同隕落,只剩下悲涼的記憶。”對於1969年的漢芙來說,這家書店,這條街就是這樣的,於是這本書是一本悼念逝去的書,紀念二十年年間人心的一場奇遇。

初識此書,是在一部電影裏,買來看看,沒有特別驚豔的地方,讀後卻久久忘懷不了、唏噓不已。

據說這是一部愛書人的《聖經》,不算是愛書人,但也囫圇吞棗的看過許多書,尤其喜歡這一本。毫無疑問,漢芙愛書,她付錢買書,自付腰包寄食物託朋友送絲襪,但仍覺得自己佔了好大便宜。她說:我打心裏頭認爲這實在是一樁不划算的聖誕禮物交換。我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頂多一個星期就吃光抹淨,根本休想着還能指望過年;但你們送我的禮物,卻可以和我朝夕相處,至死方休;我甚至可以將它遺愛人間而含笑九泉。甚至到最後仍然得出我虧欠他良多的結論。

這似乎和我喜歡書信的理由不謀而合,喜歡寄出那一刻的欣喜,後來收到信的開心以及沒有等到時的失落。以及寄信人的等待和收信人的等待,這期間錯過的時間差就像天然酵母滋生了更綿長的感情。

漢芙喜歡弗蘭克,這應該不足以形容她對他的感情,這是一場20年的精神之愛,看到最後他,他們仍然沒有見過面,而是弗蘭克的妻子寫來信告訴他弗蘭克逝世的消息。我想弗蘭克和漢芙確實是精神相通的,不然他妻子不會在信中說,我過去一直對您心存妒忌,因爲弗蘭克生前如此愛都您的信,而你們倆似乎有許多相同之處、、、她最後說了一句像我這樣一輩子孤寂以終的人想必大有人在吧。讀到心酸。

漢芙最後說如果你正巧經過查令十字街84號,能否爲我吻它?我欠她的實在是太多了。

海蓮·漢芙,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一九九七年四月九日去世。終生未嫁。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

某一個週六,我在圖書館待了一下午,讀完這本書。

這是一個窮困潦倒卻樂觀自信的小作家和一個古板舊書商之間的通信來往,結集出版後卻被奉爲“全世界愛書人的聖經”。何以被奉爲聖經?我並不太理解。

海蓮,生活拮据,以寫字爲生,結實儒雅又富有學識的書店經理弗蘭克,在長久的通信中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愫和友誼。志趣相投的男女很容易產生共鳴,就好像《明亮的星》裏,那位孤芳自賞的芬尼小姐,因爲一本詩集而對濟慈發生愛情。

海蓮與弗蘭克的第一封信,是請求弗蘭克幫忙找一些書,弗蘭克則回覆她關於書的情況。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裏,他們的信從中規中矩到心心相惜,海蓮成爲“弗蘭克先生的漢弗小姐”,弗蘭克是“海蓮的弗蘭克”。連那間海蓮一生從未踏進的書店,也在海蓮的朋友們口中變成了“海蓮的書店”。他們的交流在談論書之外,開始有了生活,情感,信仰方面的交流。

有趣的是,弗蘭克的妻子和兒女以及他的同事們也先後加入了爲海蓮寫信的隊伍,海蓮在郵寄書款之餘,也會爲處在困難中的“英國朋友”們寄去一些生活物資。雖然他們從未見面,海蓮卻已經像是老友般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了。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好奇弗蘭克妻子諾拉對海蓮的態度。後來在諾拉與海蓮的通信中,諾拉坦誠自己曾經嫉妒過海蓮,因爲弗蘭克是如此喜愛讀海蓮的信,而自己卻從未與丈夫有過如此知心的交流。

寥寥的一段話讓我腦補了這樣一個故事。妻子偶然發現丈夫經常與一位美國女士通信,兩人你來我往,每當收到信,丈夫總是迫不及待地打開,然後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認真而沉浸地回信。或許這位妻子,也曾在丈夫同事們的玩笑話裏捕捉到一絲曖昧訊息,女人的好奇心總是很強大的,有一天,她終於看到了那些信,從信裏,她感覺到那位美國女士學識淵博,且幽默風趣,與丈夫志趣相投,與自己截然相反。雖然信的內容毫無苟且,坦蕩光明,她仍然出於一個女人的敏感和不安,試着按照信上的地址,寄出了自己的第一封信。

諾拉能向海蓮坦誠自己曾經的嫉妒心,說明她早已解開心中的芥蒂,在後來的交往中,海蓮多次爲諾拉一家寄送生活物資,諾拉也贈送海蓮一條鄰居老太太親手織的圍巾。這兩個磊落的女人,很快便結成了友誼。(寫到這裏,我不禁笑了一下:這要是放到中國的電視劇裏,會不會又是一場“回家的誘惑?”)

我一直認爲文字比語言更容易走進他人的內心。人在寫作的時候,其實是與自己對話,一支筆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着此時此刻的真實想法,剖析着自己的內心,而在語言交流中,往往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違背自己的本意,因此,文字能比語言更加打動人。頑固地不愛沈從文的張兆和不是也沒躲過沈從文的“情書攻擊”嗎?

或許二十多年的書信往來早已讓信之彼端的兩個人有了超越友誼之外的情誼,海蓮的朋友和弗蘭克的同事們的揶揄和調戲就是證明。然而這些“調戲”並沒有讓這段感情最終發展成爲愛情,他們的關係,最終是發乎情,止乎禮。

  《查令十字街84號》讀後感900字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裏出現了一本被譽爲讀書人的《聖經》的一本書——《查令十字街84號》。在我未看書的內容時,腦海裏就想着查令十字街84號這家書店究竟是個什麼模樣,世界上真的會有人和從未謀面的人通信二十年?這聽起來很奇妙。

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才發現人的情感、心思還有情誼真的會漂洋過海漫溢在世界每個角落。海蓮·漢芙在文藝週刊刊登的廣告上發現了一家經營絕版圖書的書店,並在1949年10月5日寄出了第一封跨越時光的信,這便是這場書緣的開始。當我們深入讀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封封的信承載着海蓮·漢芙與弗蘭克·德爾等人的深厚情感,更加體現了海蓮·漢芙的善良,性格率真,弗蘭克·德爾的紳士風範與兢兢業業。

當漢芙知道戰後的英國經濟困難,物資缺乏的時,她慷慨大方地寄給了弗蘭克·德爾等人一些肉類、雞蛋等食品,甚至還有昂貴的長統絲襪。要知道,那時的漢芙自己的生活並不寬裕,但她依舊毫不吝嗇,這不就是她的善良嘛,甚至讓書店的員工將她視爲自己的親人,紛紛和她通信。同時,當愛書的她發現弗蘭克·德爾寄給她的書質量不行時,也會生氣,並指出他們的錯誤,這不是她率真性格的體現嘛。另外,正人君子的弗蘭克·德爾也漸漸將自己的家庭情況告訴漢芙,且一直兢兢業業爲她尋覓好書。一封封信將每個人的所有情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至始至終,漢芙與弗蘭克·德爾都沒見面。弗蘭克·德爾成了漢芙的“弗蘭克先生”,而漢芙也從“敬愛的漢芙”成了“親愛的漢芙”,無形之中,倆人的情感都表現了出來,以致讓弗蘭克·德爾的妻子諾拉嫉妒。

長達二十年的通信,漢芙心繫英格蘭,那是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可每次都因缺乏資金而止步。當收到最後一封信時,得知弗蘭克·德爾去世的消息,她整夜未眠。當所有淚水流盡之後,再多的悲慟也無濟於事,她只能將二十年來與弗蘭克·德爾的所有通信整理出來……這是她對弗蘭克·德爾的精神之愛啊!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信任、坦誠,這種情感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見了,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像漢芙那樣,對他人善良、坦誠,愛護書籍,多看書,也要像弗蘭克·德爾那樣兢兢業業地完成每一件事。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走在查令十字街上,親眼看一看這個演繹着二十年時光奇遇的書店。

最後,“你們若恰好經過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這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讓人鼻子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