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在邱吉爾這棵大樹下》讀後感

讀後感3.14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邱吉爾這棵大樹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邱吉爾這棵大樹下》讀後感

讀完《在邱吉爾這棵大樹下》,我忽然想起了在學習七年級思品課《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時,學生舉到的一個例子,似乎有異曲同工之意。

故事是這樣的:草地上有一個蛹,被一個小孩發現並帶回了家。過了幾天,蛹出現了一道裂縫,裏面的蝴蝶掙扎了好長時間,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掙扎的樣子十分不忍。於是他拿起剪刀把蛹捅破,讓蝴蝶脫蛹而出。然而,由於這隻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扎,身軀臃腫,翅膀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

當時,許多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預習筆記上,如:

生1:我覺得這個小孩不應該把這隻蛹捅破,這樣不僅幫不了這隻蝴蝶,反而害了它。

生2:我覺得也是,這隻蝴蝶本來可以自己出來,但是提前讓它從蛹裏出來,它的身體就會比較嫩,無法適應外界的生活,所以死了。我覺得很可惜。

生3:也就是說一隻蛹需要它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和磨鍊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如果我們不讓它經歷挫折,它就無法變成蝴蝶。正如我們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同樣,我們如果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現在就要多磨鍊自己,不要懼怕困難和挫折,而應藉助這些機會鍛鍊自己,讓自己茁壯成長起來。

生4: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除了同學們剛纔說的這一點,我得覺得這個小孩很有愛心,雖然他沒有真正幫助這隻蛹,但是善於觀察,並敢去用剪刀捅破蛹,我挺佩服他的。

生5:我記得生物老師說過,生物都有其生長髮育的規律,破壞了規律這些生命就會變成畸形。也就是說材料中的小孩破壞了這個規律,所以蝴蝶死了。

同學們的表述雖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那就是違背了生物發展的規律,就會過早的夭折。蛹不經過掙扎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人不經歷生活的風雨就無法戰勝人生道路上的挫折。邱吉爾的幾個孩子就是因爲受大樹的呵護太久太多,沒有自己體驗過生活的苦難,所以,婚變這種對平常人來說只是一般挫折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時卻變成了致命的'打擊。

萬物皆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成長有成長必經的風雨,學習有學習必受的苦,少了這些就不能修成正果,就像僧佛得道一樣。

想想自己作爲母親,爲女兒做了也似乎多了些,每晚爲她剝鉛筆、整理書包,還督促她寫作業,其實這是她作爲學生應該做的,可是現在她卻認爲是我應該做的,從小就缺乏責任意識,長大後很難成爲一個自強的人。如果她今後真的這樣,責任不在她,而在我這個啓蒙老師做了本應她做的事情。

做個好父母不只是給孩子創造優越的成長環境,還應該給她獨立生活的機會,給她吃苦受累的機會,吃苦是福吧!

想想自己在課堂教學的做法,也有不少是越俎代庖之事。有時爲了讓教學進度快一些,便給學生的提綱細一些,其實學生少了動腦思考的機會;有時,爲了讓學生展示中少一些失誤,便會在預習時直接給他們提示,卻讓他們失卻了寶貴的犯錯誤的機會,也就少了一次吸取經驗的機會……如此的事情很多。現在想來,似乎真的是剝奪了學生好多學生過程中必經的環節,只是爲了所謂的完美,所謂的精彩,卻違背了循序漸進的規律,試想等我們的學生像邱吉爾的幾個孩子一樣無法獨立的學習時,每一個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心裏都會充滿着愧疚與不安!

做個好老師,不僅要給學生正確的知識,還要給他犯錯的機會,用經驗讓他們知道今後怎樣不犯錯誤。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別爲眼前的幸福輸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