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精選3篇)

讀後感2.2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精選3篇)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1

本月買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書,這本書雖然不厚,但是談論的問題卻是沉甸甸的。

作者總是用一句很簡短的語言作爲開篇,但是卻是直插內心深處,讓人爲之一顫,並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嗎?

對自己的拷問----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這也是現在的現狀,尤其是爸爸們,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爲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應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經睡了,就是自己疲憊不堪哪裏還顧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我周圍一般都媽媽陪伴孩子爲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種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們也說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較淡,但爲什麼對自己孩子繼續重複自己的歷史呢?父親在育兒角色中的缺少,導致孩子一般和媽媽、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爲主,在育兒過程中兩代人的觀念差異必然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這對母親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協調好教育孩子和協調家庭成員關係,這大概本身就是一個課題。

對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這個觀念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書裏還有句話對我來說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說的也是有個孩子體弱多病,媽媽帶他去看中醫時,老中醫說他孩子缺土。按照現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氣。我們就是這樣,從小在家爲主,很少玩土啊之類的東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爲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點風吹草動就生病的循環中。寧寧就想一朵溫室裏的花。

這大概就是看書的收穫,書就像一面鏡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書就像一位學者,向我們娓娓道來爲人處事之道。這本書還沒完全讀懂讀透,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並轉化爲自己的行動,我想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願,也是讀者最大的收穫吧。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2

去年年底,張文質老師在深圳舉辦“大問題教學”研討會,我跑去聆聽講座,很榮幸地獲贈張老師的最新力作《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時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薦給班上的學生家長們閱讀,並在返回老家時,選擇它爲本人春節的唯一攜帶陪伴用書。

這是一本所有已爲人父母的人或即將準備爲人父母的人都應該好好讀讀的書籍,特別是那些孩子還剛剛只有一二歲的年輕父母們,真可以算做是文質老師精心爲大家準備的一份最好的應時禮物了。別的不說,光只聽聽書名——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讓你砰然心動了。

全書就象是聆聽張老師的一個稍長講座一樣,圍繞着當今父母與孩子的教育大問題娓娓而談,可以分有四個部分:孩子的未來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長爲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養正常人;八條戒律也是八個人文常識。我個人歸納爲相應的四點:父母的責任、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條具體的常識。與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藝術》(後面簡稱爲《慢》)不同的是,這裏是講好父母,而《慢》是講好教師、好學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一生的責任,一生的改變

中國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既在學校這邊,也在家長這邊。作爲一個教育學者,張文質老師一直都是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我們可以從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條”飽含了一個父親內心深處的無奈與迷茫、勇氣與信念、責任與抗爭。同時,面對教師羣體,他也是極力主張每一個教師“首先應當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觀念。在《慢》一書中,他說“教師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專業方面的優勢,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麼,無論你對‘本職工作’的過分投入還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的忽略與讓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你個人所有的‘成功’並不能補償子女教育失敗的苦澀與沉重”。特別是在目前中國基礎教育呈現爲“一根筋”、“一隻眼”的應試框架下,學校和老師很難對某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做到盡心盡責,那麼教育一個孩子的核心責任,歸根結底還是應該掌握在我們父母自己的手裏。“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張老師說:生養一個孩子,就是生養一生的責任,教育孩子也就是爲人父母的最大的事業。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爲人父母真是一件驚心動魄的事情”。與每一個學生走進一所學校,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一樣,每一個孩子來到這世上,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好父母。但父母其實也跟孩子一樣,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人,無論是當年所受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着諸多問題。“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這樣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麼品格能夠成爲孩子的示範,有哪些行爲在給予孩子積極的影響”,對於那些不良的品行如懶散、粗魯、急躁、狹隘、勢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有活力和傳染性,容易被繼承,由此父母們要想把這一生的事業經營好,成爲一個優秀的好父母,其關鍵就在於父母們要能夠不斷地改變,以無限的責任心和耐心,一點一滴地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斷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質與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一個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父母以一生的責任,行一生的改變,才能成全孩子一生的發展。

陪伴就是最好的改變

爲人父母要改變的方面可以說有很多很多,比如,改變我們的成才觀、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張老師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沒有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的完整陪伴,教育也就成爲虛無空渺的東西。我以爲,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結構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孩子女,構成爲一個完美家庭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卻有很多很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只能有爺爺奶奶和小孩子女這兩個支點,最重要的第三個點“爸爸媽媽”卻相隔在那遙遠得無從想象的異地,日夜奔忙在電話的那一頭,這樣一個巨大的`漂浮的“家庭三角形”成爲一個又一個孩子成長的危險所在。“下班的路應當是回家的路”,“全家一起吃晚飯”“每天和孩子說說話”……這種陪伴就是最有效最好的家庭文化。“把孩子交給祖父母的家長,是在與未來作一場豪賭”,“無論你在哪裏謀生,一定要帶上孩子”這些令人心碎的勸告,既是一個教育學者的殷切期盼與呼籲,又是一個社會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情懷。

加拿大馬克斯·範梅南教授認爲:“兒童需要安全與保護,才能去冒險;需要支持,才能獲得獨立”他在著作《教育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中指出:“父母有時可能會覺得他們的陪伴對孩子不會有那麼大的差別。那些將自己的孩子長時間放在託兒所的父母往往爲自己找理由說,與孩子在一塊兒的時間少而精比簡單地整天與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離婚的父母可能會試圖從遠處回來與孩子保持見面。可是路途遙遠的撫養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來說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孩子非常明確:()你在那兒就是在那兒,如果你不在,那就是離開了。除了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來關注孩子以外,出現在他們身旁,以一種:‘你在那兒,就在他們面前,隨時可以過來’的安全感圍繞着他們。……有時,正是那些職業或事業型的父母們不願花點時間承擔一些義務爲孩子們營造一個支持性的家庭氛圍。有趣的是,‘支持兒童’一詞成了一個父母離異和離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語。可是,支持孩子並不僅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錢的問題給孩子提供支持,意味着成人可以信賴,可以指望一直他們身旁。”

在我們的一生中,童年是我們最重要的人生階段。任何一個成年人都要不斷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廳開始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給孩子一個溫暖而安全的家庭成長環境,這個簡單而又重要的要求,毫無疑問,對於今天許多家庭而言,構成爲一個殘酷而嚴峻的挑戰。但從教育角度,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爲人父母們首先要做到的最好的改變。

成全孩子的生命發展

張文質老師在《慢》一書中講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說:教育就是要隨順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當的方式來成全人的生命發展。面對今天的教育現實,張老師指出:父母們所要做的,就是運用自己的智慧,抓住關鍵期,用最爲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隻手”的教育變爲“兩隻手”的教育,使缺心眼的教育,變爲培養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麼是關鍵期?文質老師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存在着一個成長的關鍵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歲、7~13歲這兩個重要的階段就可以算做是關鍵期;另一個含義是指一種行爲的發生處起始處。“一個不當或錯誤的行爲剛剛發生時,及時進行教育,效果最爲明顯”。

文質老師所講的這個“關鍵期”理論,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過。我前一段時間閱讀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先驅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發現阿德勒也有類似的表述。他說:“人在四五歲之前就已經有了統一的思維和精神與肉體的合作。在六歲之前,他的人格已經定型,對於人生的意義、追求的目標、處事的態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在兒童發展的前五年,已經具備了一套固定的行爲模式,即他們以怎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對待一切事情,此時,他們對於自己和社會所向往的發展模式已經有了深層次的概念。此後,他們就會利用自己對社會和自我的看法來關注整個世界。”無獨有偶,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中也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說:“隨着語言能力的發展,嬰兒活動的適應及其與別人相處的適應就給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調。當他看着別人做些什麼事,而且嘗試着去理解、去做別人鼓勵他設法去做的事時,他可能的活動範圍就無限地擴大了。心智生活的輪廓形式,就這樣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由此可見,對於一個孩子,在他成長的最初五六年,真的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期。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不以爲然,總覺得他們還小,什麼都不知道,爺爺奶奶幫着帶帶沒有什麼問題,就算有什麼不良習慣,未來的時間還長,有的是時間改正等等。而現在我們發現我們錯過了。

“把0~6歲的孩子教育好了,後面的教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就會比較順利。”爲人父母,就是要以無限的愛,一點一點地努力堅持,用無限的耐心抓住這樣的關鍵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論的態度,尊重孩子個性差異,以溫和而嚴格、義正詞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則,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會變成我們一輩子無盡的麻煩。

當然,張老師在這本書裏,還講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具體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比如他提到的八條人文常識、從“手對手”到“肩並肩”等等,都是非常讓人受啓發的。限於篇幅,這裏就不一一細述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總有一種錯覺,儼然張老師就坐於身前,聆聽着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詩一般充滿了無限魅力的話語,我爲其中無處不在的深厚而赤誠的教育情懷所感動,並一次次地爲老師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見所折服。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彷彿感到女兒也在身邊,她緊緊地看着我,而我則很慚愧很愧疚,臉上火辣辣的。女兒今年22歲了,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是有着很多很多的無知與過錯的。說實在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願意從頭再來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這一次我肯定做得要比以前要好。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後感3

假期學校推薦讀書之二是張文質老師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關於這本書,我早先就讀過,也聽過他本人做的專長報告。張老師主要是講述自己和改變讓孩子也改變的成長故事。

作爲家長,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最初張老師也和我們一樣的嚴厲,暴躁,當發現這樣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關係拉的越來越遠,孩子的脾性變得越來越差,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爲,當他在某些事情上沉靜下來,換一個方式處理時,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不預想的還好。

他的改變帶來的是孩子的改變。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時很好的借鑑。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錯了,我應該不要急於劈頭蓋臉的大聲斥責,而是冷靜處理,問明緣由,和孩子一起分析這事的對錯和教訓。我想起孩子小時候的一件事,現在想來真是不應該那樣處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罵,而是換一種處理方式,那麼也不至於到現在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喜歡上了打卡的小玩具,他的同伴都有,他也想要,但不敢和父母開口要,就在他同伴的慫恿下偷了10元錢去買了兩套,還藏起來。那幾天他是心裏惴惴不安的,畢竟是犯錯了嗎,待最後還是被我們發現了,我知道後,很是生氣,覺得他怎麼能做這樣的事情,偷錢是我一向反對的,也一已給說過了,想要什麼就可以給父母說,父母會考慮買的。千萬不同偷錢。爲什麼當時能點頭,現在卻做了這樣的事情呢?我沒有考慮孩子其實從拿錢的那一刻就後悔了,就知道錯了,就已經有了負罪感了。這幾天他也是不好過的,我們知道兒子是個好孩子。只是一時糊塗犯了這樣一個錯。拿起皮鞋就狠狠地打了屁股,他雖然很疼,也流淚了,但沒有哭。想想自己當時的那可怕的樣子,真不應該。到現在孩子還常提起此事,我知道這已經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了。

教育學生也又是會處理不當,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較靦腆,讓其回答問題,答不上來時,我總是覺得應該給他機會再思考,其實沒有想到他已經感到很窘迫了,正確的處理時應該讓其坐下,給個臺階下。結果還是一再啓發,結果是隨着時間的延長,他內心增加的是氣惱和怨恨,覺得是老師給他過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師的氣,也就不喜歡老師了。

要想讓孩子改變,首先要我們做父母的和做老師的要改變。方法變,效果變。多動腦子,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