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讀後感1.75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擺渡人》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擺渡人》有感(15篇)

讀《擺渡人》有感1

我十分喜歡閱讀文學作品,尤其是世界名著,體會和領悟全世界的文學大家們的文化底蘊,從這些優秀的作家身上學習到知識和營養,而《擺渡人》就是一部我很喜愛的作品。

《擺渡人》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但在途中發生了意外。迪倫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在那兒,她遇見了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人——崔斯坦。他的任務是把迪倫的靈魂安全地送到天堂。在這期間,遇到了許多波折,但最後還是完成了任務。可是,迪倫捨不得崔斯坦,就回去找他……我對書中印象最深的人是——崔斯坦。

首先,他是對愛情十分專一的人。雖然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都不會放棄這份情感,甚至會爲了愛的人捨棄自己的生命。現在社會就缺少這種人。

其次,他也是對一件事盡心盡力完成的人。舉個例子吧,要把迪倫送到天堂,沿途要經歷很多困難,但他沒有放棄,而是費盡自己全部的力氣完成。之後,當他接到下一個把靈魂送往天堂的任務,也依舊盡心盡力去完成。

最後,我覺得他一個十分完美的人。對愛情專一,對工作專注。特別是愛情。這讓我想到一句話:真愛之路,從無坦途。作者:蔣雨航

讀《擺渡人》有感2

老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我很好奇:百度人?主人公是不是很聰明,什麼都知道呢?

老姐說:“這是鬼故事吧?”我一陣好奇:“爲什麼啊?”老姐義正辭嚴地回答:“因爲人死後要過一條河,渡你過河的不就是擺渡人嘍!”聽她這樣一說,我的好奇心又要出來多住幾天。

正如老姐所說,這是一個“鬼故事”,但這個“鬼故事”是會讓人唏噓不已的故事,它並不恐怖,卻讓人心憂;它並不偉大,卻讓人感動;它並不真實,但卻透出了愛的真諦。

崔斯坦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又要來活兒了!”他等待着下一個靈魂的到來,帶它穿過荒原,荒原是每一個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的必經之路,途中會有惡魔出現,把靈魂帶到惡魔的組織。而崔斯坦的任務就是帶領靈魂安全抵達另一個世界。靈魂會把那個世界當成“家”,送到之後再去領下個靈魂,就這樣來來回回。這就是崔斯坦的使命,此時他正和往日一樣等待靈魂朝他走過來……

15歲單親女孩迪倫,在獨自尋找自己從未見過面的父親,但突如其來的意外,使從列車裏逃出來的迪倫來到了這片荒原,她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卻不知她是唯一沒有逃出去的人……崔斯坦這次要等的靈魂便是迪倫。

是不是很奇怪,爲什麼迪倫會跟崔斯坦走?是的,崔斯坦要引導許多的靈魂,這些靈魂形形色色,爲什麼會跟崔斯坦走?原來,崔斯坦在引導一個靈魂之前會自動了解到這個人的一切,他會變成那個靈魂所信任的樣子,或愛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從不認識的人,只要靈魂會和他走。他沒有固定的容貌,在每一個靈魂面前都是不同的,而他的容貌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如果問崔斯坦多大了,或者他自己原本長什麼樣子,這連崔斯坦自己都不知道……

迪倫和崔斯坦踏上了這段不平凡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15歲的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她會讓他講這個世界的故事,講他曾渡過的有趣的靈魂。崔斯坦本不該對這個15歲的靈魂說過多的東西,但當迪倫問起時,他卻不知如何去拒絕。崔斯坦對迪倫說,其實荒原的地形由每個靈魂的心境而成,天氣也是通過靈魂的情緒變化而變化的。當崔斯坦爲了保護迪倫而受傷並“失蹤”後,迪倫獨自待在安全屋裏,她看到的荒原卻是紅紅的'一片,天是紅的,地也是紅的,空中,地下,天上,都是恐怖的惡魔,是的——這就是離開擺渡人後——真正的荒原!

當靈魂離開自己的擺渡人,幾乎沒有機會可以存活下來,她們很難接受這樣怪異的、充滿惡魔的荒原。但迪倫做到了,她“活”了下來,因爲她的心中有一種力量,那就是愛的力量,這種力量使她得以存活……

當崔斯坦從惡魔的魔爪裏逃出來時已經遍體鱗傷,迪倫很自責,如果自己走得快一些,讓太陽晚些下去,這樣崔斯坦就不會受傷了。這讓崔斯坦感到很不可思議,在崔斯坦的印象裏,人類靈魂都是自私到沒有邊際的。

到達荒原的盡頭時,迪倫鼓起勇氣向崔斯坦表白,崔斯坦答應迪倫嘗試和她一起去往那個世界。但迪倫發現崔斯坦並沒有和自己一起走,她痛哭流涕,整個人都崩潰了。

據說來到荒原的另一頭就是來到了靈魂的家,它會投射出靈魂家的模樣,使靈魂能夠把這裏當成“家”。但是迪倫走過荒原的盡頭,另一個世界的模樣依舊是那片荒原。“因爲有家人,所以纔有家”“想念一個地方,多半是因爲留給你回憶的人”。這麼說來,迪倫所念所想不是崔斯坦又會是誰呢?

崔斯坦把迪倫送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當然還要去繼續引導保護下一個靈魂,但崔斯坦忘不了迪倫,因此他沒有再換自己的名字,但奇怪的是,這次他的容貌竟然沒有變化,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每一個死去的靈魂,來到荒原,其實它們都可以選擇穿過荒原,回到自己死去的地方,回到自己的身體裏,回到人間。但是這是極度危險的事情,靈魂可以在這裏等着自己的愛人來團聚,這是一個希望。但如果選擇穿過荒原回家,途中沒有了擺渡人,惡魔們會更加囂張,那樣靈魂就真的“死”了。他們沒有勇氣,用生命去嘗試,他們寧願選擇等待。當有靈魂試圖要打開通往荒原的大門時,他們是打不開的,因爲他們都在猶豫,他們沒有決心去面對死亡……因爲他們更愛自己,所以崔斯坦說人都是自私的,這一點沒有錯,這就是人的天性啊!

但意外的是迪倫打開了門,她的目的不是回到人間,而是尋找崔斯坦。當然不用說,她的道路崎嶇坎坷,危難重重,不必說沒有帶路人的指引,也不必說滿天狂躁的惡魔,光是離開擺渡人所看到的荒原的真實模樣,就讓人毛骨悚然……但迪倫非常非常幸運,她成功地找到正在引導一個因爲暗殺而死去的靈魂的崔斯坦,崔斯坦沒有改變面貌,沒有更換姓名,這是迪倫的最大幸事,但到底爲什麼沒變,沒人會知道。崔斯坦見到迪倫,無以言表,在他一恍惚的剎那,那個崔斯坦正在引導的靈魂就掙扎着被惡魔們帶走了……這讓迪倫感到十分慚愧和內疚,但還好有崔斯坦在。在一個安全屋裏,迪倫發現一個快被惡魔帶走的小女孩,不顧自己安危去吸引惡魔的注意,給小女孩和擺渡人爭取時間逃跑。崔斯坦出門阻止,試圖把她抓回安全屋。迪倫拼命掙扎,在算着女孩和她的擺渡人差不多安全時,她整個人不再掙扎,任憑崔斯坦把她帶回安全屋。崔斯坦很不理解迪倫爲什麼能爲一個不曾相識的靈魂冒生命危險,迪倫說,因爲崔斯引導的靈魂是因她而“死亡”,她必須做點什麼,才能使自己心裏不至於那麼愧疚。崔斯坦又一次被迪倫所震撼。

崔斯坦向迪倫解釋,他並非不守信用,而是擺渡人根本無法走出荒原,他走不出那道邊界。崔斯坦愛迪倫,因爲這種愛,他也會受傷;因爲這種愛,使崔斯坦忘不了迪倫;因爲這種愛,他沒有更換自己的名字;因爲這種愛,不由他自己控制的容貌也不再變化;因爲這種愛,崔斯坦越來越像一個“人”。他想和迪倫在一起,他喜歡迪倫在身邊的感覺,但他不能。他不能讓迪倫處在危險中,時刻擔心惡魔的襲擊,就算沒有惡魔,崔斯坦也有自己的職業,他不可能陪伴迪倫,他只能在這片荒原中重複一次次的任務……可迪倫卻有其他的打算,迪倫決定要帶崔斯坦回到自己的世界——人間。

是的,回到人間。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靈魂做過的事情——帶自己的擺渡人一起回到人類世界。迪倫和崔斯坦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去尋找那輛發生事故的火車。在車裏迪倫差點倒在地上,本能反應地用手去扶地,卻不知這一扶,自己就暈了過去。醒來後的迪倫正在被解救中,她發現身邊沒有崔斯坦,自己心痛不已,痛恨自己在那一瞬間鬆開了崔斯坦的手。醫護人員艱難地把迪倫從車廂裏擡到外面,但迪倫身體的痛遠遠不及心裏的痛。在這時,她看到那個男孩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對身邊人說了什麼,便起身朝着迪倫走來,他握起迪倫的手,迪倫艱難地幾乎耳語地吐出“你還在”,那男孩說:“我在,因爲你需要我!”

迪倫是幸運的,因爲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

讀《擺渡人》有感3

黃昏降臨,橘紅色、鮮紅色和酒紅色的餘暉交織在一起,一望無垠的荒原被染成了一片殷紅。黑魆魆的山洞似乎變得越來越大,鐵軌向大山曲折前進,消失在黑暗之中。迪倫緊緊握着崔斯坦的手,堅定地向隧道口走去。他們眼含笑意,消失在了荒原的盡頭,重回現實世界。可他們並不知道,在此間隙,惡鬼隨着他們,已悄然臨世……

迪倫遭遇了交通事故,受傷嚴重,全身多處骨折。儘管她疼痛難忍,身軀被輪椅所束縛,等待着她的只有母親的責備、同學的嘲笑與老師的不滿,但只要崔斯坦在她眼前,這一切便瞬間化爲烏有,取而代之的是興奮與喜悅。

米歇潘說:“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他們在一起,生活漸漸走向正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迪倫和崔斯坦發現在兩人之中存在着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他們牢牢的束縛在一起,若試圖分離,將遭受死亡的.痛苦。其他人若是遭遇如此境地,恐怕會擔驚受怕、怨天尤人吧。而迪倫和崔斯坦卻恰恰相反,他們毫不畏懼,反而對此感到欣喜。想來,誰也無法將他們分離了,他們對於對方,只有最真摯而純潔的愛意。

伊索說:“有些人因爲貪婪,想得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另一位擺渡人蘇珊娜爲了回到現實,正與傑克的靈魂進行着一場交易,他們也成功的重回世界。但他們之間的紐帶卻是骯髒黑暗的。他們的賭注,只有貪婪和自私。他們只想到自己:爲了自由,蘇珊娜欺騙了傑克;爲了逃離,傑克在審判官來臨時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蘇珊娜。他們的貪婪,讓自己墮入無盡的深淵。害人害己,得不償失。

與此同時,更多的惡鬼穿過時空的縫隙,來到了人世,開始殺害無辜的生靈。迪倫和崔斯坦親眼目睹自己的過失所造成的可怕後果,陷入了極度不安和悲傷的痛苦之中。迪倫和崔斯坦沒有拋棄彼此,他們與審判官商定,攜手共戰來到人間的惡鬼,以換取一生相伴。

最終,他們成功了,憑藉的就是那份愛與善意。他們既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蘇珊娜。正如審判官所說:“他們之間的紐帶是邪惡的,源自貪婪;而你們兩個之間的紐帶明亮、淨朗,閃着光芒,我不願將這光熄滅。”

其實,“惡鬼”“審判官”和“紐帶”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但他們又好像存在於人們的心裏。惡鬼好似貪婪與自私的化身,其自然是邪惡黑暗的,唯有愛與善意,方能使其淨化。而審判官就好似人們心中的一個天平,他說一不二,讓我們做出命運的抉擇。

菲·貝利說:“心靈是其自身命運的主宰。”當迪倫和崔斯坦直面生存、死亡與愛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愛。他們這一路走來,遭遇了許多磨難與生死抉擇,但他們依舊不改初心,傾聽着自己心靈的訴說,保留着內心的那一方淨土,最終收穫成功。

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迪倫與崔斯坦那般幸運,但愛與善意,終究是最永恆的保障。所以,從現在起,保留着內心的純淨與善良,無悔的活着。

讀《擺渡人》有感4

“如果命運是一條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還未翻開書之前,我印象中的擺渡人是傳統意義上撐着雙槳,用漁船載別人渡河的人。但看了此書後,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擺渡人是“陰間使者——黑白無常”的一種存在,他們的任務便是帶着死人的魂兒向閻王爺交差。這樣奇幻的構思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一口氣讀完了它,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構思可謂是別出心裁了。

“如果我是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本書中的主人公迪倫去探望父親的路上不幸死去了,能看見的只有那個男孩崔斯坦,她一心只想回到列車上去,但崔斯坦卻催促她前進。最終,在遭遇了第一次魔鬼的侵襲後,迪倫從霍斯特口中瞭解到實情,她並不是唯一的倖存者,相反,她是唯一死亡的人。去往地獄的路上,迪倫和崔斯坦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迪倫的關心讓崔斯坦對她產生了好感,兩人暗生情愫,也正是因爲這些情愫,讓到了安全地帶的迪倫毫不猶豫地在“生命”和愛情中選擇了愛情,不畏懼死亡,重返荒原,只想要和崔斯坦在一起。也許是上天被迪倫的勇氣感動了,也許是崔斯坦擺渡的靈魂滿了數,兩人都變回了人類,結局是兩人在現實中見面了。

在整個故事中,我和迪倫一起經歷從“生”到“死”,從“荒原”到“安全之地”,書中生動的描述讓我身臨其境,在荒原的夜幕到臨時,我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想着他們會不會被魔鬼捉住,下一個安全屋能夠保護他們嗎?小時候經常幻想人死後是什麼模樣,懷有對鬼神的敬畏之心,看着電視中的孟婆湯、奈何橋,十分好奇。

不忘這本書的簡介上寫着: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癒小說,令千萬讀者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但故事的`發展一直很平緩,雖然新奇,但沒有感受到治癒、救贖,直到迪倫毫不猶豫地回到荒原,擰開了門把手,看到她深愛的崔斯坦和傷害她的惡魔,她義無反顧,一路沿着來時的方向,向未知探索而去。我明白了崔斯坦一路對迪倫的保護,使她不被魔鬼吞噬,是對迪倫靈魂的救贖。迪倫不畏懼未知與困難,義無反顧地回到荒原,只爲愛。她的愛同樣治癒了崔斯坦,讓崔斯坦有了去往迪倫的現實生活中的想法,兩人雙雙回到人類世界是最爲圓滿、令人期待的結局。

回到現實,我不禁深思,曾經閱遍了生死近乎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跳出自己一遍又一遍往返的荒原,向愛人的世界走去。迪倫同樣從一個自卑、軟弱的女孩開始變得勇敢,打破常規,不限於安全之地,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在日復一日、完全複製的生活中,早已經忘記了那個有遠大夢想的自己。曾經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而今早已習慣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其實只有突破限制,纔會有更好的自我,就如同擺渡人美好的結局一樣,我們的夢想也會是美好的。

讀《擺渡人》有感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書中的迪倫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變成了荒原,走出的只是她的靈魂而已,在那,她見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催斯坦。兩人在跨越荒原的日子裏相依爲命,她愛上了他。因爲愛,迪倫重返荒原,她不再害怕,只因心中有愛。

書中說,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佈;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陽光、寧靜如水。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像荒原,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怎樣,終點在何處。而在跨越荒原的途中,惡魔就是人們的心魔,是人的貪婪、懶惰、墮落、猶豫等等,會將靈魂拖入深淵的`魔鬼,而在荒原之中,天氣的好壞反映了我們的心境。

最後的最後,故事圓滿收場,“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千言萬語,不過一句,原來,是你。千山萬水,不過一場,餘生,不悔。

書中還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擺渡人,其實就是你靈魂深處所期待的人,人生一世,如一場旅途。在旅途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中荒原。而在荒原的掙扎中,我們對待荒原的態度便是我們心境的反射,能夠一直陪伴自己的擺渡者,其實就是內心強大的自己。

讀完《擺渡人》,它告訴人們,在這個人間,沒有誰是能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每個人都會失敗,只是有些人堅強面對,有人的一味逃避。我們應要堅信,有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人生會更加生動。

時間永遠都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用堅強的信念,形成心靈的支柱,擺渡自己。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讀《擺渡人》有感6

迪倫在去見父親的路上死於火車事故,在摸索着走出隧道口的時候她遇到了自己的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的使命便是把每一個靈魂安全地帶領出荒原,然而這是一段極其兇險的路程,晚上各種看不見的惡魔會從四面八方冒出來撕咬着靈魂並且攻擊着擺渡人,它們要把靈魂拖到地下,成爲它們的美餐。如果在天黑之前到不了安全屋,那麼他們就會凶多吉少。沒有擺渡人的保護,想要獨自走過荒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崔斯坦不能控制自己的雙腿,他的生活就像一個監獄,指令讓他去哪裏他就得去哪裏,永無止盡地輪迴,即使他不願意做這項工作也別無他法。看慣了過多的悲傷,聽慣了過多的.抱怨與痛哭,他的靈魂也在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他讓自己變得冷漠、變得不近人情,爲的就是少聽一些靈魂的悲悽之詞。然而這一切都在他遇到迪倫之後改變了。

迪倫得知自己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救後的淡定,她對自己死亡的坦然接受,觸動了崔斯坦。一路上,這個天真無邪、柔弱但很勇敢堅強的小姑娘深深打動了他,融化了他那顆冰封的心。愛意也在他們天天相處與共同面對磨難間產生了,然而這份愛並不能得到善果,因爲"天堂之門"是崔斯坦永遠過不去的,而那卻是迪倫的歸宿。一道門隔開了他們兩個人,卻割不斷迪倫對崔斯坦的愛與思念。真愛驅使着迪倫,使她不想在這裏漫長地等待着與家人的團聚,而是通過伊萊扎找到重返荒原的大門,她要去找她的擺渡人,那個她愛着的擺渡人。

沒有了擺渡人的引領與保護,迪倫在荒原上的路是極其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那些黑乎乎的東西抓去。她一面要憑着記憶尋找回去的路,尋找安全屋,尋找崔斯坦,一面還要想方設法不引起那些東西的注意,要想法擺脫它們。在幾次和那些東西的交戰中,她都險些喪生,每次都是要找到崔斯坦的意念讓她堅持了下來,並且最終得以脫險。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走完荒原一半的時候,她終於遇到了她心心念唸的崔斯坦。從此,她帶着他向荒原起始處走去,她要鑽回到她的軀殼去,她要獲得重生,她也要把他帶離這個"監獄".

相對於迪倫的堅決,崔斯坦顯得有些猶豫驚慌,因爲他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每次都是把靈魂送到"天堂之門",從沒有往回走的時候,他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他幾次要勸阻迪倫,要讓她重新回到"天堂之門"去,可是他卻拒絕不了迪倫。終於,他們一天天向出事火車走去。

又回到這個地方,迪倫有些緊張,崔斯坦更是恐慌,他不相信自己能夠進入迪倫的世界,他半憤怒半絕望地哀求迪倫放棄。但面對崔斯坦最後的勸說,迪倫的嘴繃緊了,顯出決絕的樣子,她一隻手緊緊抓着身邊的崔斯坦,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如果她能和他一起走完這最後的一小段路,帶他回到她的世界,他就會安然無恙,她強迫自己相信這一點。終於,她回到了自己的軀殼,獲得了重生。而當她被擡出隧道的時候,她看到了坐在隧道出口左側的崔斯坦。

他成功了!她也成功了!

《擺渡人》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你堅信並且付出行動,沒有什麼不可能!

讀《擺渡人》有感7

一本書、一個世界、一段故事,有時候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想象力,人死後的靈魂依然是一個實體。第一次看到《擺渡人》時,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爲了消遣時光。看到書的封面畫着一個老人拿着船槳在大海中央靜靜地坐着,好像在遠望,又好像在沉思,自己的腦海中空空如也,想象不到接下來的情節。然而,進入其中才發現,它的故事意味深長、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書中描述的是一個15歲的女孩迪倫爲逃離自己一片狼藉的生活,踏上了尋找久未謀面父親的那趟列車。然而旅途並非想象中的美好,幸福也沒有如約而至,而是災難從天而降——火車竟然在中途發生了事故,她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其實她纔是唯一的逝世者,幸好,她遇到了她的靈魂引路人崔斯坦,他在那充滿邪惡又人煙稀少的荒原上用寬容的態度和勇敢的精神帶領着迪倫、保護着迪倫,穿越茫茫荒原走向了終點,在這期間他們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可這份愛註定是他們所承受不起的,因爲他們都有自己的歸宿和使命。當迪倫跨越這段命運終點時,轉身後,崔斯坦卻早已消失在茫茫荒原中。驚恐又痛心的迪倫做出了一個驚天決定,原路返回那充滿恐懼又邪惡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這會讓她再一次陷入無限恐懼中,甚至是灰飛煙滅,但這都難以阻擋她尋找他的堅定步伐。我想此刻的迪倫,迎來了她真正的成熟,她不再是那個畏畏縮縮、戰戰兢兢的小女孩,她願意爲愛衝破所有的障礙,勇於承擔,勇敢面對,即使沒有任何保護,她都堅信自己的初衷......

當然,故事是感人的,而結局也是美好的',他們在這個光明的世界再次相遇了。當看到她嘴角顫抖着露出了微笑對他說:“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時,淚水已經毫無徵兆地淹沒了臉頰,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災難與不幸,我們依然能緊緊相擁,不曾離開。

故事的主人公雖然是成年前夕的少女,但每個人都是從青春這個階段過來的,很多人年少時的夢想和情愫在青澀的時候雖然沒有實現,但可能綿延至成年也並沒有放棄。在成年之後的工作生活裏,當大多數人都變得越來越成熟、表面榮辱不驚的時候,如果內心仍然能夠保持被一些人和事觸動、對生活還有所期待和渴望,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

從生到死,從死赴生。每每回想起書中的情節,心中不免還有悸動、擔心和恐懼,但更多的還是感動和欽佩,面對生活中任何渺茫的希望,她都會渴望去改變,並堅信人生的每個奇蹟都由自己去創造,迪倫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如果我們的人生被抹成了一片黑暗,我們有沒有勇氣去掉黑暗尋找光明?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枷鎖,而是心底的懦弱、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擔憂。信念決定了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纔有可能抵達人生的美好彼岸,離合和悲歡是可以逆轉的。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希望你不管經歷多少的世事磨難,歸來時仍能保留少年時的赤子之心。

讀《擺渡人》有感8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再次進入輪迴,你又願意爲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題記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爲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他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眼前盡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他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兒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刻意在此等待。命運從他們相遇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這本書牽扯到了太多關於人性的思考。裏面包含着父母之情,愛情之情,友誼之情。

迪倫,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女孩, 卻與常人不同,她使擺渡人崔斯坦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崔斯坦,一個擺渡人,他不知道他是誰,他一生下來便爲那些靈魂擺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無數次的生死離別,讓他的心變得堅硬無比。他變得不再同情,冷漠,他認爲這只是自己的工作。可一切在迪倫的到來下,發生了改變。

在與迪倫相處的時間內,他發現了這個看似無理取鬧的小女孩,會關心自己。在他受到惡靈傷害時,她冒着生命危險去救他。 他發現這個小女孩並不是十分討厭自己的母親,只是性格上的缺陷令她沒有朋友,她總習慣於把自己包裹起來,只有與崔斯坦相處的這段時間,她才能真正地敞開自己的心扉。

就在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的時候,離別終要到來。崔斯坦知道迪倫不會願意離開他,所以他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讓迪倫安心地走進那扇門。可他卻怎麼也不敢相信,迪倫爲了找到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不顧惡靈的騷擾,勇敢地跨上了回去的路程。

在她與崔斯坦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生死抉擇之後,終於打破了界限,有驚無險地回到了現實社會。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珊的擺渡人,因爲窺探到他們逃離荒原,也心生嚮往,渴望來到現實世界生活,爲此他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並引發了一場鉅變……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可以安然無恙的'時候,命運的審判者就然降臨。它無聲無息,強大而神祕冷酷的下達着判決:

擺渡人,

你離開了荒原,

放棄你神聖的職責,

你要失去你在人間竊取的生命,

你將返回荒原成爲那些惡鬼中的一員……

但是靠着迪倫與崔斯坦的堅持不懈,他們依然完成了命運的審判者交代他們的任務。但是蘇珊珊卻沒有那麼幸運,他要重返荒原,從此以後再也無法來到人類世界。

小說的結尾,“崔斯坦無奈的嘆息一聲。迪倫笑了,逗他很好玩,無論是男朋友還是目前的生活。都讓她很開心,她舒適看着他那鈷藍色的眼睛,這也是他最初給她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低頭吻着她,她的胳膊摟着她,把她抱得更緊,迪倫的心跳開始加速。現在她的生活無比美妙鮮活。”可謂是皆大歡喜!

讀《擺渡人》有感9

史鐵生在他的書中寫過,他的奶奶告訴他說,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他自己也提到,這就是他對於死亡的最初的認識。

人類向來就有着對於死亡的恐懼,這一份恐懼不僅僅是對於逝去時生理上痛苦的恐懼,更多的則是對於未知的恐懼,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嗎?這樣一種近乎飄渺的想法使得大多數人對於死亡是談之色變。

然而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好奇驅使着人們對其的想象,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擺渡人》系列中描繪了一個“荒原”——這是一個所有死去的靈魂必須穿過的一片佈滿恐懼而荒蕪的土地,“荒原”的世界裏充斥着惡鬼,倘若靈魂被惡鬼抓住,便會逝爲他們的同類。幸運的'是荒原中也有着許多的擺渡人,負責將靈魂引導穿過荒原,最後得到重生。

《擺渡人》之中所描繪的世界帶給我很大的觸動,我想這本書被評價爲一本極好的所謂的治癒系小說,原因可能在於它給讀者構造了一個死亡後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不是充滿恐懼的,相反,這個世界顯得沒那麼殘酷,每一個靈魂都有相對的擺渡人的幫助,最終可以獲得重生。甚至在這個世界裏還有極其美好的東西——愛情。

這不由得引起了我對死亡的思考。人類爲什麼如此懼怕死亡?

在這本書中,死亡似乎只是輕描淡寫的事情,從迪倫在火車事故中身亡再到其父母在睡夢中離世,作者並沒有用足筆墨描寫死亡的痛苦和親人的悲痛。相反,將注意力放在了“死者”身上。其中給我觸動較大的是迪倫的媽媽就算是在得知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仍然拒絕同擺渡人穿過荒原,而是依舊想回去照顧女兒,在通往荒原的路上,她一直唸叨的也是迪倫。當自己已經死亡後,她依舊最放不下的是她的女兒。這可能也是許多人對於死亡恐懼的來源——有許多生前的東西是無法放下的。

而對於迪倫,她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不顧自己可能變成惡鬼,也一定堅持以2倍的速度在危機四伏的荒原中加緊趕路,爲的就是能換回自己的父母能夠重回人間,這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儼然已經超過了生與死的界限,同樣沖淡了對死亡的恐懼。

所以我想,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該怎樣面對終點。死亡真的是一切的終點嗎,我想不是的。所有的終點都可以成爲下一個起點。死亡只是宣佈了一個人主觀意識的終點,但是這將不會是一個人客觀所處的世界的終點。這個世界註定會銘記一些人,這個世界愛註定是不會被遺忘的。

就像史鐵生後來寫道,“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想,靈魂註定會在死亡後的荒原裏發光,以真實的愛,照亮生者世界的每一個人。

讀《擺渡人》有感10

晨光透過半掩着的窗簾,射進房間。桌上的《擺渡人》靜靜地躺在那兒,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愛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蕩……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女孩兒在看望了父親的道路上遭到了車禍,成爲了唯一一個死去的人。她的靈魂來到了“荒原”,並在那裏遇到了她的擺渡人。擺渡人帶她穿越荒原,躲避惡魔。在這期間,女孩兒和擺渡人漸漸相愛。但是,當女孩來到靈魂所在的地方時,卻不得不與擺渡人分別。而後,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尋找那消逝了的愛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經的擺渡人。他們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車邊,女孩兒進入了自己的身體,活了過來,擺渡人也由此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這,讓我感受到了生與死的界限。有時,他們只是一秒鐘的區別,卻把人劃分到兩個不同的世界。許多人都懼怕死亡,而死,又何嘗不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它人們想象中的冷血,殘酷,可怕,它只不過是一場冒險,一場時間的把戲,一個新的起點。當擺渡人訴女孩,她已經死去了的時候,女孩並沒有害怕。事實如此,你又能怎麼能改變?生與死,不足以爲奇,不足以爲懼也!

對於許多人來說,死亡更是一種解脫,一種赦免。

記得小時,好朋友笑笑的爺爺生了重病,醫生說到剩下的時間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聲嘆氣,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爺爺時而發高燒,時而高血壓,又忽然低血糖,天天泡在藥湯子裏,痛苦極了,有一次我去看笑笑時,正撞見她在探望爺爺說話:“我倒是覺得,死亡對我來說,是一種快樂,釋然。不計自己的病痛,光是家人們的.關心,我就無以回報了……”

文中的女孩,更是坦然,她對死的麻木,讓見多識廣的擺渡人都都爲之震撼。

不只是她面對死亡的平靜,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氣。

愛的力量有多大?我不曾去衡量,也不敢去衡量。也許,有比爲愛而犧牲更爲強大的力量吧。

當然,愛一個人。不只是要一顆有熱量的心,更是需要勇氣。女孩在來到靈魂聚集之地時,她還是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日子,十分想念那失去的愛情。她離開安全之地,獨自踏上危險的道路的勇氣是多麼感人!她的愛,是多麼偉大,以至於不顧千辛萬苦去尋找擺渡人。她的勇氣給了她希望,雖然可怕的惡魔給她留下了陰影,但她依然是那麼堅定!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梁山伯對祝英臺的熱愛,以至於年輕輕輕就憂鬱的死去。而祝英臺對梁山伯的一片癡心,給她反對父母的勇氣,讓她願意跳入墳墓,與愛人在一起。當兩人化作蝴蝶雙雙飛去,這是否讓他們感到幸福?

這,就是勇氣,就是愛的力量。女孩寧願身處危險,也不要放棄,她和擺渡人的愛情之路是那麼坎坷而又甜蜜。

陽光依舊,擺渡人已翻到最後一頁。眼裏的潮溼,彷彿還未離去,生、死、愛情,讓人嚐盡世間五味,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

讀《擺渡人》有感11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孤獨而無助,同學的嘲弄、母親的冷漠,爲了重溫久逝的父愛,她踏上了開往遠方的火車。不幸的是途中突發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

似乎專爲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帶她走向無邊的荒原,當她逐漸明白自己纔是惟一的遇難者之後,並沒有悲觀頹廢,而是跟隨上帝派給她的擺渡人,越過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澤地惡水湖……面對隨時而至的惡魔羣起而攻,稍有不慎,就會魂飛魄散,成爲孤魂野鬼,墜入地獄,亦幻成魔。

因爲責任,崔斯坦終於護送她到達靈魂的`天堂,並再去擺渡一個接一個的靈魂,機械地周而復始就是他的工作,從不曾思考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因爲愛,迪倫竟走出多少冤魂夢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從柔弱到堅強,從被擺渡到反擺渡,並最終帶領崔斯坦重返人間!

二十年前當我還在鐵路學校讀書時的青澀年代,時常悲觀無望地苦嘆、恐懼着所要面臨終生居無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時,內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讀過《擺渡者》卻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並非地理環境或海涯天邊,荒蕪的往往是我們逐漸貧瘠的心靈和日趨乾枯的靈魂!

剛踏入社會時,懵懂的世界的確是一片荒原,爲我們排解工作心理各種困惑的師長,無異於就是我們的擺渡人,使我們漸有立足之地!

無論爲官爲商爲國爲家,一項事業、一份工作、一段姻緣、一份情感,總會有時起、有時落,誰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處、不僅一時!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會能體味到陽光其實依然燦爛呢! 猶如書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佈;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如水。你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

一個個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遠都有爲我們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只有堅信自己!堅守內心!穿過荒原、就能彼岸花開!

讀《擺渡人》有感12

自從讀了《擺渡人》這本書之後,我便開始後悔了,後悔自己爲什麼不早點讀這本書。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麥克爾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曾被翻譯成不同文字在世界上33個國家出版。英國報刊曾這樣評價這本書:這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說,也是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學裏被同學們嘲笑的女孩——迪倫。她的母親是一所醫院的醫生——瓊。瓊與丈夫在迪倫五歲時離了婚,所以迪倫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見過她的`父親了。終於有一天,迪倫從母親那兒找來了父親的電話,答應父親星期六去他那兒呆上一個星期,去陪陪他。就在去往父親那裏的途中,迪倫不幸遇到了兩列火車之間的車禍——兩輛火車相撞了。而不幸的迪倫因爲被一個胖女人壓着身體,所以成了這列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逃生出去的人。

迪倫的靈魂離開了身體。當她終於走出火車車廂時,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只有十六歲大小的男孩子。男孩說,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於是,在抵達安全屋的一次次困難經歷(也就是多次遇到魔鬼)中,迪倫與男孩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可是,擺渡人的任務完成了,要趕着去接下一單了,所以,在消失之前,他給了她一個吻。迪倫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候,一個人出來了,把迪倫帶到了一個類似圖書館的地方,這裏保存有所有靈魂及他(她)的擺渡人的記錄。最後,迪倫去了一個德國士兵那兒,從他那裏知道了靈魂迴歸屍體的方法。可是,迪倫並沒有那麼做。於是,那個擺渡人又回來了,勸她回去。而這本書的故事到此也結束了。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感慨萬千,也深深體會到了不少人生哲理。是的,這是一本治癒心靈創傷的書!

讀《擺渡人》有感13

嵐漪河,多美的名字多美的河。

清澈的河水河岸的高粱玉米河裏嬉戲的孩子們河岸上洗衣淘米的奶奶媽媽們,還有不遠的古鎮。一定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清爽的甜甜的風。是的,這是一幅定格在劉補明先生生命裏註定永遠美麗畫。

佔據這幅畫核心位置的是一個對讀者來說陌生又熟悉卻是鐫刻在劉先生心底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楞大。“楞大突嘴笨舌”,“楞大的身材是魁梧的'”,“楞大的腰是弓着的”,楞大的聲名是“遠播”的。但他姓什麼?鄉民們或許知道劉先生或許知道但他們忽略了或許淡忘了,或許,這已經不重要了。

楞大,只是嵐漪河上一個擺渡人而已。

楞大,是一個小人物;楞大,是一種象徵。

我想起了我本家一位兄長,與我父同歲,肖龍,去年離世了。我叫他老哥哥(可不是學臧克家的《老哥哥》),他一生孤單,年輕時與一啞女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無後。村裏不管哪家老人去世,老哥哥就成了主角,他是修造墓穴的總指揮,從我想事的時候起,老哥哥不知道給我們村多少人建造了“陰宅”。我的祖奶奶,我爺爺奶奶我母親我弟弟,我的六個大娘六個大伯的“陰宅”都是老哥哥營造的。

他不計報酬,半斤老酒兩包香菸,足矣。

他去世了,幾乎全村的人都來給他送別,那場面,比我們德高望重的老村長去世的時候宏大多了。

老哥哥,他不就是我們村的“楞大”麼?

劉先生的眼光是獨到的敏銳的,他不屑爲了迎合讀者的某種情味而編故事,他以自己豐厚的人生閱歷爲依託,看到了,抓住了,一個頗俱象徵性的人物;他熟悉這個人物,他理解了這個人物懂得了這個人物並且用自己細膩凝重老辣的文筆,把這個人物栩栩如生地寫出來了,而且,簡短的篇幅裏,讀書筆記.劉先生沒有什麼“雞湯”似的膚淺甚至無聊的抒情和感慨,他把自己濃濃的情感傾向掩藏在簡潔的文字裏掩藏在楞大的喜怒笑顰裏,他高明地讓楞大自己在表現自己。在近來讀到的包括各種報刊雜誌在內的諸多記人散文中,楞大也是一個頗具特色的“這一個”。楞大沒有知識,楞大沒有文化;楞大也沒有一吐衷腸的朋友,在兒子被河水吞沒之後,他似乎也沒有親人了。楞大之“大”,大在活得淳樸活得率真活得無畏無私活得坦坦蕩蕩,大在秉性寬厚他的背就是人們的依靠馱得下所有的人他的博大的心容得下所有的人;楞大之“大”,大在人性所有的最美好的底色中最不可或缺的良善爲本。

“混”進“水先生的語文生活”,讀到了好多優美的好文;讀到《楞大》,聯繫十幾年來我對劉先生的瞭解,自然想到了前人的一句話:“有境界自成高格”。

“養其大者爲大人”;強者自渡,善者渡人。

“太陽出來一盆火,你家的喜事少不了我。姑妞嫁個好女婿,坐在轎裏偷着樂。”

好喜歡,楞大敲着竹板吟唱的這個喜歌……

讀《擺渡人》有感14

《擺渡人》故事梗概:單親女孩迪倫人生不如意,探望父親路遇車禍,死亡,擺渡人崔斯坦負責將死去的靈魂穿過荒原帶到安全地帶,擺渡人會依據靈魂的取向變成他們信任的外貌,荒原也會依據靈魂的心理狀態呈現不同的樣子。迪倫和崔斯坦擺渡過的其他人很不同,在路途中,兩人因爲種種原因相愛了,但是!擺渡人的任務只是將靈魂帶到安全地帶,而自己卻不能進入,於是在到達目的地的瞬間,他們就分開了,崔斯坦繼續擺渡下一人。迪倫想要回去找崔斯坦,打探到路徑,女人告訴迪倫可以回到荒原去,但很危險,之前有很多人都想穿過荒原回到自己的身體裏,但因爲內心的恐懼而放棄了。迪倫勇敢的進入了荒原,並遇到了崔斯坦,二人一起逆穿過荒原,崔斯坦儘管一直不相信能回到現實世界,但迪倫則滿懷希望。最終,她倆都回人間了!

這是一個寓言式的故事,靈魂是誰的?誰是誰靈魂的擺渡人?什麼纔是真正的超度?故事情節不復雜,有點像戀愛故事,又不像是戀愛故事,不知道爲何這本書的`評價很高,可我覺得他宣揚的應該就是幾個觀點:

1、你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的心中意願;

2、善良和愛,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助力器;

3、要相信愛的力量,要相信意志的力量,這會幫助我們取得我們所想要的;

4、勇敢的去嘗試,勇敢的去愛,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讀《擺渡人》有感1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無意間在推薦書籍中看到這本書,被其中的擺渡人三個字所吸引,更準確的說是好奇,擺渡人?是什麼?貌似在我現有的生命字典中沒有這個詞彙,說實話我不太理解是什麼,就這樣因爲好奇想讀這本書深入瞭解其概念及含義。

故事以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爲主人公展開,故事開端她的世界陷入一片狼藉,遭遇同學的欺凌,嘲笑,老師的不公對待,本來家庭就不健全的她,就連唯一最親近的媽媽也是整天忙於上班,根本沒人理睬於她,她感覺糟透了,終於忍無可忍,打破了生活中的沉寂,等來了計劃中的週末,一張直達東京的車票,去尋找她從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等她醒來,火車到站時,身邊的人不是父親的形象,是一個比他稍年長的男孩,這裏也不是東京,而是一片荒原,就此,開始了一段荒原之旅,也是一段驚險刺激中帶着戀愛之味的甜蜜之旅!

崔斯坦,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名字很好聽,果然,人如其名,他帥氣,勇敢,他完全符合迪倫,一個15歲女孩對戀愛中男女的所有標準。他們一起經歷了荒原上被惡鬼追趕的種種困難,崔斯坦拼了命的保護迪倫,不被成爲惡魔的飽餐之物,終於成功地將迪倫護送到了荒原的另一邊,所謂崔斯坦口中的安全地。這一段荒原逃脫之旅,卻驚奇地變成了一段戀愛之旅,只是這段旅途需要荒原這個特殊的催化劑,使得兩個人的'感情升溫,他們彼此相愛,在迪倫到達崔斯坦所謂的安全地後,她不甘心就此接受這一切,她想念崔斯坦,她怕瓊(媽媽)擔心,她需要回去,必須回去,這是她現在最需要做的。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找到了回去的辦法,而且還是跟她心愛的崔斯坦一起,回到了真實世界中,她向瓊編造解釋了崔斯坦的出現以及發生的事情,儘管瓊很不喜歡崔斯坦,但是迪倫和崔斯坦成了不能分離的彼此,一旦超過十米,迪倫遭遇的車禍便再次上演,瓊沒有辦法,便送崔斯坦和迪倫一起上學,到了這裏,第一部結束,留給人無限的遐想……

其實是一段愛情故事,卻不按以往的套路,以擺渡人和靈魂的視角講述和呈現了生死和愛情,確實很新穎,很贊!

然而看完第二部,不是很滿意,最終還是沒能抵過以往愛情劇的完美大結局,迪倫和崔斯坦收穫了愛情,過上了真真切切的人類真實生活。可能作者還是秉承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只是故事情節,雖說是小說,我卻在想真的會有擺渡人嗎?如果有,我的擺渡人又是誰,我也想遇到崔斯坦!

崔斯坦,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名如其人。

標籤:擺渡人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