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通用6篇)

讀後感3.1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通用6篇)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1

幾乎可以說從一翻開序言就已經被作者真誠客觀的分析深深吸引,裏面談到很多教師或者班主任已然麻木的問題,並且很誠懇地一針見血,把問題的根源拔出來放在你面前,讓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反駁背後的真實想法實際上就是作者的觀點,只不過自己沒有來得及細想就被其他同事的態度即所謂的經驗快速地同化,年紀輕輕已經變得麻木。它把班主任當作一個區別於其他職業的`專業化更強、也更需要學習和提高的職業,很多觀點都是可以用來解釋爲什麼我們的工作有時候很難做、很不願意做……

這是一本對所有班主任都有實際意義的好書,沒有高高再上的說教,空洞的理論。更多的是實際的教育案例,加上作者理性的分析。 他講出了很多我迷惑和未知的看法,看得我有點坐不住了。 說到教師作爲“學習者”角色,他說“教師這種職業對人最大的害處之一,是使他習慣於教訓別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斷強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學習者’的身份,最後使‘活到老,學到老’淪爲一句虛僞的謙辭。” 說到班主任影響學生的手段----“說服”,他提醒“許多班主任對說服期望值過高,看不到說服的侷限性,他們竟然以爲:我一‘說’,你就應該‘服’,既然我說得對,你爲什麼不聽?不聽就生氣。”他還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名言教育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名言。” 說到教師的愛心,他認爲“關鍵不是教師有沒有‘真心’,而是有沒有教育智慧。”我反思自己對待學生,清楚自己的科學性不夠,也就是教育智慧還是不足啊! 說到教師工作的邊界,他批駁“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論調,因爲“教師工作是有邊界的”、“教師是學生一生的指導者,但不是學生一生的承包者”。所以,老師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也不要太把自己不當回事……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2

作爲一個教師,習慣於高高在上,教訓學生。這也是教師的一大弊病。教師強化了自己作爲教育者的身份,完全淡化了自己作爲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從而導致了教師整體素質並不是很高。

王曉春在他的《尋找素質教育的感覺》中曾經說道:“我不得不遺憾地說,有些老師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卻養成了不反思的習慣。他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無論遇到什麼事,絕不想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介紹外國的經驗,他就說:‘人家是外國,咱們是中國。’他就不想,既然同屬人類,爲什麼不能互相學習;你說有些優秀教師的經驗,他就說:‘人家老師和學生的素質高,我比得了嗎?’你局一個教師失誤的例子,他聽了反感,你知出他自己的失誤,押回千方百計給自己找理由。總之,他老有理,戰無不勝。”像這樣的情況,我們身邊也有,出現這種情況,多數與自己的思想有很大關係,他們絲毫不想改變自己,卻總想要求別人、改變別人。這種教師,真的是有些封閉和僵化,幾乎失去了學習的能力。可有趣的是,他們總說自己並不保守。

我們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人應該做一個不斷學習者,才能順應不斷髮展的社會,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形式。否則,教師“厭學”,還怎麼批評學生“厭學”?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多數與教學方法不當有關,一個習慣於填鴨式教學的老師,他自己一定習慣死記硬背,一定習慣於讓學生做簡單重複的無效記憶。靠加大作業量來保證教學成績。這樣的'教學方法,難怪學生不喜歡,難怪學生厭學。相反,如果老師,善於學習、善於發現、善於總結,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中省時高效的方法,學生又怎會討厭自己的課呢?又怎麼會厭學呢?

所以我覺得教師作爲一個學習者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是一個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者,讓自己終身學習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反思,在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教學實際中有意識地改變自己,這樣,纔不愧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3

近期我一直在讀《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後感觸頗深:要做,就該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內容,那就是:主張班主任實現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轉軌,從只會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轉變到逐漸更多采用“幫”的方法上來。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

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者;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管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害怕,恐懼是動力;哄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欣喜,興奮是動力——兩者都主要訴諸感情,比較情緒化。幫孩子則不然。幫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冷靜、清醒,動力是智慧。幫孩子是一種平靜的、理性的交流,當然“幫”也需要“管”和“哄”兩種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定得多反而提價,因爲單一的重複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夥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並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自我,那收穫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明哲。想起去年自己剛做老師,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年輕力盛的“孩子王”,跟着有經驗的老師學本領、學技巧。

而如今一年過去了,我覺得班主任要擅用個人的魅力和威信,讓學生真正欽佩,並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思,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技能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4

這本書的寫作宗旨是:儘量減少行政思維和行政語言,減少空話,大話、套話、廢話,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爲一個教育專業,進行學術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規律,構建其體系,尋找其方法,從而使更多的班主任從“知之”走向”好之“和”樂之“。下面談談我的讀後感悟。

1.以研究型思維看待發生的問題

2.學會分類,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原因

3.醫生給病人看病前 ,先問病因,我們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之前,一定要調查原因

4.以學生的'現實爲工作的起點,而不是以自己的目標和要求爲起點

5.班主任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工作的方式就是不同的,做好班主任應同時具備以下角色意識:教育型管理者、學習指導者、學生的平等對話者、學習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不可以拿一種角色的身份去處理本該另一種角色處理的問題。比如,教育的問題就不應該用管理的方法去處理。

6.細化班級任務,學生能做的,班主任堅決不做

7.把得罪人、難做的事,班主任自己拿來做,比如:紀律問題、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等

8.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班級有貢獻的人

9.班主任工作有自己的邊界,邊界外的事不做或少做

10.考試要爲育人服務

1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自主策劃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

12.先穩面,再抓點

13.想想自己管理中有多少教育的因素

14.教育學生要服從真理,而不是怕某個人

15.看一個班主任的真正水平,往往要看他如何對待“非評價”一類的問題

16.管理是爲教育服務的,而不是相反

17.當你手裏只有一把錘子,那你看什麼都像釘子

18.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相互作用和交流信息

19.對話的結果是整合,是求同存異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5

這是《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中第六章《班級日常管理》中第三節內容,看了這節內容,我對照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發現我有以下一些地方需要改進。

我的班級管理也分成三級,但是班級管理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仔細想想,我的班級管理者職責也很明確。我這個班主任是一級管理者。我負責選定班幹部和小組長,監督二三級管理者工作,處理二三級管理者的“疑難雜症”。可是,因爲我這個班主任還兼職本班的語文和英語課,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備課、上課、完成學校所交代一切差事,處理班上典型事件等,對二級管理者工作指導和監督不到位,有時,還害怕耽誤他們的學習時間,有些事替他們幹了,比如催促小組長批改家做,瞭解批改情況。二級管理者是班委。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監督、幫助三級管理者(小組長)的工作,處理小組長解決不了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報告班主任。現在的結果是,不管大小事,班幹部都要報告給我。哪天我沒有提醒他們打掃衛生或檢查作業,他們就有人忘記這事,或者有人不服從二級、三級管理者的管理。我這個班主任也顯得很忙。想來,二級管理者的效果不好,原因是我的包辦、代替架空了他們,也讓他們養成了依賴心理。三級管理者是小組長。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做好分內的.工作(比如收交作業,批改家做),提醒本組同學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情。我班的三級管理者只有一類是專項小組長。一組四個人,每人都是專項小組長。即:語文、英語、數學、衛生四個小組長。其中,只有語文組長和英語組長一直在盡職盡責,而數學組長和衛生組長就好像是擺設,沒有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數學老師不喜歡學生批改家做,衛生我天天督促、提醒,我想這與我重視學習的態度和衛生包辦的作風有關。

我今後工作改進重點就是:盡好自己一級管理者的職責,對二三級管理者的工作做好指導和監督;另設一個常務班委和常務小組長;凡屬下能做好的,我絕不越俎代庖。我想這樣我就有更多的精力抓大事,我的工作也會輕鬆很多。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6

班主任也需要專業?班主任工作都有哪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可否借鑑?用心做和用力做、讓我做和我要做之間究竟有多大區別?……帶着這些疑惑,我打開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著作《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

有多少人,如我一般,把班主任僅僅看作是班級的管理者,可事實上班主任更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的平等對話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更是終生學習者。

讀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我一直忙於的班級日常管理僅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班風的建設和對問題學生的診療是獨立於班級日常管理之外,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捫心自問,我卻從未把這兩部分當成“正事兒”。

班主任既然是一項專業工作,那麼做這項工作就需要有科學的方法。以前總說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可是這種藝術性的提法到很多人那裏就變成了隨意性,變成了膚淺性,成爲拒絕深入學習的擋箭牌。王曉春老師告訴我們,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門科學。因此,我們更應該帶着科學的態度去深入研究,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鍛造班主任工作本領。正如這本書封面上所說:儘量減少行政思維和行政語言,減少空話、大話、套話、廢話,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爲一個教育專業,進行學術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規律、構建其體系,尋找其方法,從而使更多的班主任從“知之”走向“好之”和“樂之”。

“想想自己,面對自我”是我從此書中讀到的另一種收穫。太多的時候,我們班主任太無私,無私到總想着學生的成績、學生的進步、學生的成長,以至於無私到太“忘我”,忘記了自己的成長、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收穫。改變別人那麼不易,我們卻天天在做;改變自己,主動權就在自己手中,我們卻壓根沒有做。比這種沒有做更可怕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這種意識。真的有一天,我們覺醒了,我們改變了自己,進而影響了別人。我們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到那時,“不費吹灰之力”的神奇,你會體會得淋漓盡致。

讓我們從疲憊和焦慮中走出來,做一個明哲的班主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