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艾青詩選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1.5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艾青詩選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艾青詩選讀後感集錦15篇

艾青詩選讀後感1

《艾青詩選》這本書的封面,有着一副圖:乾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沒有一點綠色,枯黃的樹,生長雜亂的枝幹,我明白當時的人們過的很辛苦,糟糕。

打開書,一股書香味撲鼻而來,帶領着我進入書的世界。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愛這土地》。這首詩創作於抗日戰爭初期。當時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世界裏,在絕望中無力的嘶喊着,想爲國家做點什麼,卻無能爲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這篇詩的開頭作者將自我比作一隻鳥。鳥在這個生態環境中是渺小的,短暫的'。鳥是辛勤的,它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學會飛翔,圍繞着這祖國飛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爲祖國歌唱。可是在國家有危險的時候,它也要盡力爲祖國歌唱。“嘶啞的喉嚨”,讓我們看到了一隻飽受折磨的鳥,顯然它已經唱不出優美的歌聲,可是它仍在歌唱着,這是它用生命發出來聲音,抒發了對土地義無反顧的執着和不放棄。

詩歌就在這樣的基礎下,進一步展開了對鳥兒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風,黎明。它們都是遭受暴風雨的打擊,悲憤滿懷和奮力抗擊的形象,與下文鳥兒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這隻鳥兒在歌唱土地,河流,風,黎明時,將自我也與着土地融爲一體,投身懷抱之中。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隱含了願意爲祖國獻出生命之情。

“這被暴風雨所擊打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這看似是排比,其實“暴風雨所擊打”,“無休止吹颳着”,“悲憤的河流”這些告訴我們,當時艾青所魂牽夢縈的他熱愛的土地,正遭受着打擊,滿是傷痕累累。

“河流”“風”,象徵着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悲憤”“激怒”,表現出人民對侵略中國的暴行表示憤怒,和意志昂揚的戰鬥精神;“黎明”,象徵着充滿生機和期望的解放區,“無比溫柔”表達了人民對那裏的嚮往。

最終一節很直接的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深沉”一詞,可能仍是無法表達出艾青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後面緊跟着的省略號,似乎還有無盡的情緒在涌動着,使讀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這首詩在問答中,將詩的情緒推上了高潮,表達了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艾青融合個人悲歡於時代悲歡之中,反映自我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之中。艾青對祖國的熱愛,我們看在眼裏,敬佩於心中!艾青的精神,我們值得學習!

艾青詩選讀後感2

讀了《艾青詩選》裏的很多詩,發現都是在感嘆人民生活的艱難困苦,爲民族命運的擔憂和一直追求光明,當我遇見《盼望》時,我卻又是另一番心情。

都說我們的人生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帆船,我們不僅是船長,還是水手,舵手,艾青說“一個海員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另一個海員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譁,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這是我最喜歡的詩句之一,因爲少了悲愴的氣息,呈現的是一種豪邁慷慨的氣魄。不管是盼望出發還是盼望到達,這樣的海員都是勇敢堅毅的.,他們不怕遠方未知的驚濤駭浪,不怕前方的狂風驟雨,有了這份盼望,他們會果敢地克服即將面臨的任何艱難險阻。我捫心自問,我心裏有這種盼望嗎?答案是模糊的,因爲我並不能找到那份清楚的盼望。

記得在大一的一次大學生職業生涯課上,老師讓我們輕輕閉上眼,聆聽着優美的輕音樂,讓我們想着我們的未來,可是當時我的腦海中總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將來會在什麼樣的公司裏工作,不知道可能會有怎樣的經歷,不知道將來的家是什麼模樣。可當老師問道有多少人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將來的生活的,我發現全班150人只有4,5個人舉起了手,我認識到原來大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是如此的一無所知,就算是國小生也會大膽地想,但我們現在都少了那種兒時的魄力了,兒時那種純真的理想在如今看來好像成了荒誕的幻想。沒有了心中的盼望,我們便不會更加努力地生活,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感覺上了大學以後變得頹廢了,變得庸碌了,我曾經多次尋求原因,可總是不了了之了,現在我堅信了,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缺少的那份“盼望”。

讀完《艾青詩選》,我真正認識到了一個“用生命爲祖國頌唱”的艾青,“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的寫照,更多的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我現在大學生活的思考,我會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說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會找尋近期的“盼望”,我會像那些海員一樣,盼望着我的大學生活的出發,盼望着我以後理想生活的到達。

艾青詩選讀後感3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篇寫於1938年的詩歌,滿懷着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假如”的開頭、“鳥”的泛指,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都流露出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用筆喚起民族精神的'藝術追求,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艾青寫得好詩還有很多,幾乎每一首詩都可以讓人感受到生活的“藝術”,當然這“藝術”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情懷,都有着向上的力量。《吹號者》體現無私的奉獻,不畏犧牲的精神;《啓明星》追求光明,厭惡黑暗的願望,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善良、堅忍、勤勞的含義。他的詩如同寒冬裏的一束陽光,照在動亂的大地上,照在久經風雨的臉上,如此的溫暖!他的詩宏壯激昂,直擊人心!他寫得詩給了壓抑已久的人們帶來了希望,給祖國千千萬萬的青年帶來了動力。猶如寒冬裏的火,照亮了大地,溫暖了人心。這是鼓舞人心的樂曲,是撕裂黑暗的尖刀,刺破了黑暗,發出人們不屈的怒號!

他的詩色彩斑斕,用濃墨重彩發泄胸中的鬱氣,血紅、土黃、青灰、雪白、暗綠、藍色,五彩炫耀卻不光奪眼目。光與影的交錯變換,寫實和象徵交織,彷彿一卷慷慨淋漓又韻味悠長的水彩畫。獨特視角的刻畫,細膩哲思的融入,都承載着他對民族命運深情的關懷,如同那面直率的鏡子,給人無限的啓迪。

輕輕合上這本《艾青詩選》,通篇樸實無華的修飾,看似平凡的話語,彷彿都在訴說這個民族曾經經歷的苦難。土黃色的封腰、豆綠色的背景、墨青色的枝葉,彷彿都在訴說着那段炮火紛飛的年代,一位革命作家對祖國的赤誠之愛,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沉的自然流露,深刻的憂患意識,博大的歷史襟懷,略帶“憂鬱”的感情色彩,卻如“誓詞”般的莊重,彷彿中華大地千萬兒女共同對命運發出了吶喊。艾青,不只詩寫得好,他的情操、情懷、精神都需要我們慢慢的品味。

艾青詩選讀後感4

人的一生中,一共有多少個時代的印跡呢?或許只有一個或兩個,但接下來的詩人,他的一生中共有三個時代的印跡。

艾青,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一位重要詩人,他的詩大多以時代背景爲主,以此來展開敘述。艾青在創作早期和中期,既傾訴了對被侵佔的國土的熱愛,又傳達出對光明與美好生活的期盼;詩人重出詩壇後,詩風發生了很大變化:詩句更爲整齊,詩情更爲深沉,詩意更爲警策。

這是悲憤時代的印跡。《大堰河——我的保姆》,這是艾青創作早期的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全是可分爲十三小節。第一小節描述了“我”和大堰河的階級出身不同,但有着血脈聯繫;第二小節反覆詠歎“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目的是爲全詩奠定了感情的基調,表達了對大堰河的喜愛與讚美;第三小節表明了大堰河已經故去,詩人描寫了她墳墓和家園的淒涼景象;第四小節是以分鏡頭的形式回憶了在大堰河家裏生活的情形;第五小節以“啊,大堰河,你爲什麼要哭?”寫出詩人強烈的不捨之情;第六小節是以回到自己家中與回到大堰河家中作對比,表現了“我”在自己家裏的陌生感與拘束感;第七小節寫出大堰河勞動時的樂觀態度和她爲自己而付出的'艱辛;第八小節表現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淳樸情感;第九~十小節表現了大堰河的臨終情景,含淚離開了這淒涼的世界;最後十一~十三小節作者回到了現實,用兒子對母親的讚美擴大爲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敬愛之情。

這是愛國時代的印跡,《我愛這土地》,這是艾青創作中期的作品。全詩展現了作者的赤誠之愛,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鳥,不知疲倦地圍繞着祖國大地飛翔。用“假如”開篇,以“嘶啞”來形容鳥兒的歌喉,接着又寫歌唱的內容。有生前到死後,鳥兒魂歸大地,最後以鳥的形象代詩人的形象,直抒情感,表現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這是深沉時代的印跡。《魚化石》,這是艾青創作晚期的作品,是他重出詩壇之後吟唱出的一曲獨特的詩歌。這首詩藉助魚的一生表現出一種生物被無故埋沒的事實,抒發了詩人對已逝去的生命的祭奠與惋惜之情。一開始是以魚的歡樂開篇,後來它遇難,只好化爲化石藏於地下,直到多年後被地質勘探隊員發現並保留下來,藉此抒發情感。

時代在變化,詩歌也在變化,唯獨艾青對祖國的熱愛依舊不變。

無論渡過多少個時代,它都會烙下一個印跡,艾青亦是如此。

艾青詩選讀後感5

看到土地,腦海浮想聯翩是“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見到陽光感受光明帶來的溫暖,使我總想起“太陽向我滾來……”,沒錯,這些都是出自艾青的詩。

關於《艾青詩選》,它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他,獲得過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他,是被認爲中國現代詩的代表人物等。他的詩作以其獨有的藝術特色和情感內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比如人們熟知的`《向太陽》《大堰河——我的保姆》,讓現代讀者都難以忘懷。

在戰爭時期,艾青寫出了《北方》《我愛這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向太陽》等,讓讀者以“太陽”“土地”“光明”爲主要意象,讓讀者感受到戰爭時期,列強對中國的清略戰爭的殘忍和詩人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對列強侵略戰爭的僨滿與和祖國同生死,心連心的決心。讓讀者身臨其境。

而在當時的年代時,日本帝君爲了自身的利益去侵略中國,讓人們過着昏天暗地、生不如死的日子讓詩人寫出了《北方》,在1938年,詩人在獄中寫下了《我愛這土地》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祖國的無限讚美和深沉的愛。再之後,人民發起反抗,詩人對希望祖國得到戰爭勝利和光明,於是寫下了《向太陽》這首詩,看出作者對祖國的勝利和光明的強烈願望。

之後,抗日戰爭勝利,祖國迎來光明,如詩人所希望的勝利和光明到來。寫出了《魚化石》《鏡子》與《光的讚歌》等寫出了祖國改革開放也表達了祖國迎來了光明,勝利。

祖國在慢慢強大。

可是,直至現在,那些國家還是不放過我國,因爲他們的野心太強了。所以我們要振興國家。只有國家愈發強大,才讓別人不敢侵犯,不是嗎?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怎麼能讓先輩用鮮血換來的中國,再讓中國人的雙手讓這個祖國墮落呢。

我們是現在的新青少年,更要強大起來來維護祖國,保護祖國母親,不讓先輩的努力白付。中華少年,應心存鴻鵠之志,肩承明月清風,待朝陽升起,待夕陽落下,護我華夏河清海晏,耀我中華,我中華少年定當與國無疆。

付吾輩之韶華,耀吾輩之中華。未惜頭顱灑熱血,甘將熱血沃中華。願民族之巔繁榮昌盛,百盛不衰至此敬禮。

艾青詩選讀後感6

《艾青詩選》是在“”前後做出來的詩篇。詩選總體分爲兩種情感分別是: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當時“”的抗爭。簡潔的語言鮮明的表現出了作者的情感變化,從背井離鄉的深沉悲痛到對光明的努力追求,再到解放後對祖國的熱愛,對光明的讚美。從《太陽》到《向太陽》,從《黎明》到《黎明的通知》,從《復活的土地》到《我愛這土地》。

艾青在低谷時從深沉到振奮,面臨那些苦難,他想過放棄,不過他並沒有一直沉浸在其中而是努力去追求光明,叫醒世界的太陽,給了他希望,重複着光明給了當時千萬個對光明的追求者希望,正是這樣纔會成功平反冤假錯案,人民纔會得到解放。

在那時中艾青沒有選擇繼續走向人生低谷,他擡頭望向的光明,希望。人生也許會經歷隧道,但不要被隧道一時的黑暗挫敗,我們總會和光明相遇。壓抑,黑暗在生活中就像音樂裏的`插曲,破土而出前的小草,只要心存希望,追求光明,壓抑就只是一時的。

光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人內心精神上不可缺少的。種子衝破岩層的禁錮,奔向光明;雄鷹不懼風暴的陰遏,射入蒼穹;駿馬突破繮繩的束縛,馳騁疆場;海燕衝入猛烈的暴風雨,搏擊風浪。追求光明,生活中無處不在。光是無私的,滋潤萬物蓬勃生長“使生命呼吸”,在精神上它帶領我們引導我們走上正確道路“撕開陳腐的靈魂”,追求光明不僅要在那個社會更應該在當下。

光明在文中是“真實的黎明”是“難遮掩的光芒”是“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他舞蹈”,在艾青眼裏那是希望,正如《黎明的通知》裏所寫“我將帶光明給世界,又將帶溫暖給人類,借你正直人的嘴,請帶去我的消息”簡單的話語表現出了,他對光明的嚮往,追求。光明在現在代表着個人內心自由樂觀,充滿希望。

充滿希望,追求光明在普通生活中上也發揮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是多彩的,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經歷,每個人面對這些經歷的方法也不同多是一味抱怨或樂觀面對。抱怨並不能改變生活方式和方向,最多也只是使心情變得更差,而充滿希望第一改變的便是心情變得美好,有追求的動力才能成功。

在人生低谷時,擡頭望向光明,追求希望,突破那層黑暗。充滿希望和追求光明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美好社會的指路燈,雖然失望常有,但是希望無窮,光明無限。

艾青詩選讀後感7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 —題記

橘黃色的書頁承載着中華兒女堅強無畏、勇敢不屈的精神,艾青筆下的詩雖簡短,卻在向我們訴說一個個故事。我喜愛艾青的詩,我覺得這些詩句不僅僅是一個個漢字的排列組合,它們也充滿感情,讓我讀起來熱血沸騰。“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是艾青對這片土地最真摯、最深沉的愛的表達。艾青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卻以筆爲武器向帝國列強表達強烈的憎恨,對國人進行吶喊,他用他的詩告訴我們:勿忘國恥,牢記歷史。人們眼中的春天是希望,每個生命的生長都會伴隨着希望。文人墨客喜歡吟詠春天,不論是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還是朱熹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都讓人沉浸在春的美好之中。而艾青筆下的春天是充滿力量的:“春天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夜間開了,在那些斑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的,那些夜是颳着風的.,那些夜聽着寡婦的咽泣,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隻飢餓的野獸,舐吮着年輕人的血液,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於是經過了悠長的冬日,經過了冰雪的季節,經過了無限睏乏的期待,這些血跡,斑斑的血跡,在神話般的夜裏,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裏,爆開了無數的蓓蕾,點綴着江南處處是春了,人問:春從何處來?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艾青把烈士的犧牲與春天的到來直接地聯繫起來,除了表現出對反動派瘋狂屠殺的憤怒和仇恨之外,還表現着一種堅定的信念:任何瘋狂的鎮壓和屠殺都無濟於事,烈士們所付出的鮮血代價,是以迎來一個更美好的春天作爲報償的。

光明的到來,使萬物復甦,衆生一片歡欣鼓舞。“從遠古的墓塋,從黑暗的年代,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植向它舞蹈,使河流帶着狂歌奔向它去。”太陽從遠古的墓塋、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黑暗的年代滾來,暗示着光明誕生於黑暗和死亡。“當它來時,我聽見,冬蟄的蟲蛹轉動於地下,羣衆在礦場上高聲說話,城市從遠方,用電力與鋼鐵召喚他,於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開,陳腐的靈魂,擱棄的河畔,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艾青用太陽謳歌光明,那時候的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太陽象徵着希望與自由,它將永不泯滅。讀完《艾青詩選》,我感慨良多,它讓我相信沒有永久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艾青詩選讀後感8

化身爲一隻鳥,飛過一片土地,天是陰沉着的,下着暴風雨,大粒的雨珠打擊着這片土地,激怒的風無休止地吹颳着,侵略着這片土地。悲憤的河流洶涌澎湃,反抗這暴風雨。那林間灑落下一束光,是無比溫柔的黎明。鳥死了,卻不願離開這片土地,死了,連羽毛也要腐爛在這土地裏面。“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詩人艾青誠摯的愛國主義。詩人把自己比作鳥,表達被侵略的土地的屈辱感,傳達民衆的反抗情緒,謳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這是一塊災難深重的土地,但艾青深愛着農民,深愛着這片土地,因此也深愛着祖國。

艾青的詩,充滿着,淡淡的憂鬱,卻飽含着對土地的深愛,對祖國的熱愛。

北方,是悲哀的。無垠的荒漠上,塞外吹來的無情的沙漠風肆虐地蹂躪着北方的生命,十二月的寒風,帶來寒徹心扉的冰涼,遠處的村莊,上坡,河岸,頹垣等都披上了土色的憂鬱,感嘆着這個時代的悲哀。北方人民臉上的無奈,是那種從心底深處流露出的悲痛和對光明的'熱切的渴望。北方人民是不幸的,北方的國土是災難的,低矮的住房,稀疏,陰鬱。而來自南方的艾青,卻愛着這悲哀的北國。這廣大而瘦瘠的土地,有着祖先們不屈不撓的精神,飽含着無私博大的愛。這片土地,承載着中國千萬民衆的信念,承載着遠方的未知的卻一定會出現的曙光。艾青,深愛着這片土地,深愛着這廣大的祖國。

艾青的詩裏,有太陽,有火把,有黎明。這是在舊社會的黑暗混亂中對光明希望的追求。這是對生命的不倦歌唱。艾青的詩,是一代中國人的夢想,一代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執著信念,是一種深沉的力量,喚醒國人的愛國之心。那時的社會,是黑暗的,是戰亂的,而每一首詩,都浸潤着詩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還有,對這土地對祖國誠摯的愛。

如今,社會和平安定,是艾青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們所期盼的。而我們,依然要擁有夢想,拼盡全力爲之奮鬥。熱愛這片飽經風霜的土地,熱愛養育我們的祖國。要好好學習,懷揣夢想,爲實現中華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

艾青詩選讀後感9

因爲學習美術的緣故,這個暑假來杭州學習。因爲過於匆忙,所以我沒有來得及買《艾青詩選》。過了兩個多星期,媽媽來看我,帶來了我期盼已久的書----《艾青詩選》。

媽媽從行李箱中掏出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綠色、白色相拼接的書封面,一種清新的感受涌上心頭,嗯,一定很有趣!

翻開扉頁,最先看到的是目錄。其中,《我的父親》這首詩吸引了我,趕緊翻至244頁:“但是我拂逆了他的願望,並沒有動身回到家鄉,我害怕一個家庭交給我的責任,會毀壞我年輕的生命……”看到這裏,一種相似的感受油然而生。有時,別人會跟我講一些大道理來勸我放棄自己正在做的事,希望我如他/她所說一樣,而不是現在的我。我就會很害怕,我如果聽從了他/她的看法,我會比現在更優秀嗎?我會開心嗎?我一定得這麼做嗎?……思緒開始像彈彈球一樣在地上、牆上胡亂穿梭。最後,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不!我要堅持下去,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不論結果如何,只有這樣,纔不算是揮霍青春,也纔不會後悔。

後來,我又看到一篇令我深思的.詩歌——《少年行》。“一個熱情而憂鬱的少年,離開了他的小小的村莊”,爲什麼他會感到“熱情”?“憂鬱”又是爲什麼呢?“熱情”是因爲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意願了,“憂鬱”則是要離開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以及關係十分密切的朋友了。就好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孫少平,弟弟孫少平走進城市,沒有什麼大成就,但他收穫了心靈的高貴和精神的富足,這也是他出農村的目的,成就了自己。換做是我,我一定會跟隨自己的意志,選擇離開。“我不喜歡那個村莊----它像一株榕樹似的平凡,也像一頭水牛似的愚笨,我在那裏度過了我的童年”,其實我也不太喜歡我的家鄉,而不是與他們一樣。因爲在那裏,我是平凡人中的一員,我不想要平凡,我並不普通,我要優秀,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迪就是:不能揮霍青春,揮霍青春就是犯罪!要好好學習,成就自己的意願,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陳宇璐,你要加油!

艾青詩選讀後感10

認識沒有地平線,地平線只能存在於停止前進的地方,而認識卻永無止境。

冬日的雨天,捧一杯暖茶,坐在書桌前,細細品着那本《艾青詩選》,有一道光射入冬日的黑暗中,照亮了前方的路。

“即使我們是一根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幹’,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當艾青在黑暗中度過了三年,光對他的意義也變得尤爲重要。“但是有人害怕光,有人對光滿懷仇恨爲了偷竊財富、壟斷財富,千方百計想把光監禁,因爲光能使人覺醒。”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在名利、利益、金錢面前,我們也露出了貪婪的嘴臉。而光,能夠幫助我們時刻清醒,召喚我們前進,激勵我們,鼓舞我們。是光,告訴我們: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爲社會、爲他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懂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才能張開我們有力的翅膀,遨遊在人生廣闊的天空中。艾青是一位追光者,他通過筆來喚醒沉睡,麻痹了心靈的中國人民。他就是一道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

因爲新型肺炎疫情出現了,它正在一步一步摧毀着我們的家園,爲了全國14億人民,他們停下了旅遊的腳步,回家的腳步,外出的腳步。疫情,會隔離病毒,但它不會隔離愛。看着那一張張請戰書,我不經感嘆人民的力量。所有的`醫護人員,紛紛申請到達一線作戰。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抗擊病毒。面對疫情,人們捐上百萬口罩,藥業。給處於黑暗中的人們送來了一道道光亮。而醫護人員們就是追光者,他們爲了“大家”,捨棄了“小家”。

而我們應該配合他們的工作,纔是最大的貢獻。“你們安全了,14億人就安全了!在防疫賽場上,我們一定贏!感謝爲過好這個年正在努力付出的所有人!加油武漢,我們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感謝這些保護大家的追光者們,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美好幸福的未來生活。光,是光給我們帶來希望,給我們帶來生命。

“我永遠歌頌光明,光明是屬於人民的和光一起勝利,勝利是屬於人民的,和人民在一起所向無敵。”

艾青詩選讀後感11

翻開這本充滿中華韻味的書籍,專屬它的書香隨之在我的鼻尖綻放。一個明朗的早晨,我一字一句,開啓了這場心靈的洗滌。

“爲什麼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看到這句詩歌,你是否也在一念之間感到熟悉?它來自艾青先生的作品《我愛這土地》,不僅是它,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從艾青的筆下流傳開來。深沉憂鬱的藝術滲透了他的靈魂,他賦予那個時代的中國一個新的黎明。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詩中,他以土地象徵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以海流與風象徵中華人民百折不撓的反抗鬥爭;以黎明象徵希望的解放區……嘶啞的聲音正高歌對這片土地至死不渝的忠誠,紙上的筆墨正釋放對國土淪陷的滿腔激憤!在這“被暴風雨所擊打的土地”,詩人爲之如鯁在喉,爲之流淚。

不僅是對國家的真摯情感,艾青的筆尖也多次朝向了赤貧農民。

“哪兒需要我們,就在哪兒住下,一個個帳篷,就是我們流動的家……”從蠻荒走來,人們永遠不停地前進,探索大地的祕密,從一個個移動的帳篷到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從沉重的推車到鐵路……祖國離不開人民,更離不開樂於奉獻踏實上進的人!如同橋頭那幅宣傳標語所道:“人人都是祖國的寶……”

《帳篷》生動描寫了建築工人的勤勞與付出,而身爲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是否更應該不懼挫折,砥礪前行!今日的`我們在前輩留下的繁華中茁壯成長,看到眼前日新月異的景象,不禁感嘆祖國的富強。在這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背後隱藏着的,或許是我們對生命的思考。

人應該永遠不停地奔跑,只有這樣,才能一直保持停留原地,停留在正好適應社會的階段。然而現在的我們,僅僅是在爲起跑未雨綢繆,便有人失意彷徨,有人以爲已經盡心竭力,這當然是不明智的。

“像是一碗水潑到地面,被曬乾了,看不到一點影子;“時間是流動的液體,用篩子,用網,都打撈不起。”艾青先生告訴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當時間被具象化,它就像一碗潑到地面的水,就像列車頭上冒出的煙,是再也無法迴轉的存在,我們要珍惜。

我們要持續在人生路上奔跑,勇敢在心靈上跨越。

合上書本,我長呼一口氣。艾青先生那激越、深沉、奔放的筆頭久久刻畫在我的心間,他教我進一步理解了真摯的情感與向上向善的人生理念。

艾青詩選讀後感12

“一堵牆,像一把刀,把一個城市切成兩半,一半在左邊,一半在右邊,”一句話,一個比喻,營造出一種淒涼悲憤的氣氛,語氣用詞中能夠深深體會到一種恐懼與一種淒涼,被侵略的恐懼,孤獨無奈的一種淒涼,體現出一種隱隱約約的熾烈的心情,深思才明白,他對異族情感有着深刻理解,對異族蘊涵着深厚的感情。

是艾青,曾在中國詩歌史上書寫過兩段輝煌的樂章的艾青。

他融匯了民族與世界兩方面的美學價值,把現代詩推進到繼“五四”以後的第二高峯的,他憑藉更爲激昂的熱情和更爲成熟的藝術手法引起世人的關注。

艾青的詩大都表現出對土地,對人民的喜愛。他的《我愛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涌着我們悲憤的河流,這無止境地吹颳着激怒的風,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暖的'黎明。”能讓人深深地體會到愛國之情的強烈。詩中可見他對於時代生活和人民總是那麼的質樸與純真,從中表現出他坦蕩的赤子的忠誠。

他的詩也有對光明的追求與呼喚。呼喚《太陽》,呼喚《黎明》,他追求用最淺顯的語言表達出深厚的感情,他以全部的感情氣勢磅礴地謳歌了“只知放射,不求報償”、“大公無私,照耀四方”的光明,着力鞭撻了“凝固得像雪花崗岩”似的黑暗。這些具有真率、樸素、單純、明快的有獨特風格的詩中袒露出他對政治與人生的極高的見解,有極高的美學價值。他的詩有的慷慨悲憤、深沉淒涼,有的如行雲流水、淺吟低唱。無論怎麼樣,人們總能感覺他作品上籠罩着一層憂鬱,但又並不是憂鬱導致的頹廢,仍有蓬勃向上的感情。他後期的詩作《傘》、《鏡子》等,感情平實而有熾烈,想象新奇而又自然,形象鮮明而有概括,詰言口語化而有音韻美。各種特色互相聯繫和互相依存,形成了鮮明的意境,正是他詩歌藝術的魅力所在。

中國土地上的這束光同時也照亮了世界。他的詩描繪那種人類共同的情感,超越了國家與民族的界限,關懷整個世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可與歡迎。

智利詩人魯達稱艾青爲“中國詩壇的泰斗”,法國政府授予他“法國藝術最高勳章”。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以中國人的詩情,將世界上愛詩的人聯繫在一起。這是詩人藝術創造的產物,滾滾的詩情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風格截然不同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風靡詩壇的朦朧詩和新生代詩。

艾青是特殊的,也是唯一的。他是中國土地上的光芒!是世界上最強烈的光芒。

艾青詩選讀後感13

一首首沉鬱蒼涼的詩歌從他的筆下流淌出來。在筆尖與紙的觸碰與摩擦間,他對祖國、土地與人民的愛傾瀉而出。字裏行間他深沉地唱出了祖國與土地曾經遭受過的種種災難。這位“太陽”與“火把”的歌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思想,他便是被人們稱爲“歸來的詩壇泰斗”——艾青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艾青沉重悲壯的懷念了他兒時的保姆——大堰河。大堰河是中國悲苦的勞動婦女的一個縮影。他忍受着地主們的壓迫、醉酒丈夫的欺辱,同着自己一生數不完的艱難困苦含淚離開了人世。至死她口中呼喚的依舊是孩子的名字。大堰河把她孩子畫的花花綠綠的“關雲長”貼至竈旁。即使在夢中,他夢見的依舊是孩子娶了嬌美的媳婦,親切的喊她“婆婆”,大堰河是勤勞的,她從不抱怨什麼,只是含着笑勞動,通身閃耀着中華民族堅強、勤勞的光芒。艾青在表達自己對昔日保姆的懷念與不捨時,也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人民的多災多難,以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展望。

艾青在法國留學時,受到了象徵主義的養分,在他的詩歌裏,意象十分豐富。艾青對“光”“黎明”這一系列代表新生的意象有一種特殊情感。在那個國土淪陷、民族危亡的關頭,他滿懷對祖國的摯愛與對勝利的渴求,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與對新世界的展望。“光”是溫柔的、是明亮的,象徵着知識、智慧與自由土地,象徵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及辛勤勞作於土地上的人民。

太陽也是作者抒發自己情感的一個主要載體,在不同時期,艾青使太陽的形象也有着不同的風采。在20世紀30年代,詩人用它揭露和控訴這個畸形的社會,抒發了自己的不滿與憤怒,在抗戰前夕則用它激勵全國團結一心,覺醒起來,投入戰鬥,爭取勝利,在人們奮起抵抗時,詩人用太陽表達自己歡喜,興奮的心情。太陽亦是中國光明前途、革命必勝信念的象徵。“太陽”的到來則代表了新的'希望與生機。

詩人艾青作爲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時刻用他的筆提醒人們一定要奮起抗戰,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他的筆觸細膩,唱響了無數人的內心世界。在詩歌中,他把敘事、對白與抒情有機結合到了一起。不拘一格的自由書寫與歌唱使他獲得了自己的語調,是一次“語言的解放”。

艾青以“民族的憂患爲己任”的寫作主場,把詩歌與顯示相結合。他對民族的痛苦與希望的歌唱,喚起了一個時代的巨大共鳴。因此艾青的詩歌對人們而言,也極具感召力。中國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被稱爲“艾青的時代”。

艾青詩選讀後感14

《艾青詩選》用了兩天時間就翻完了,抄錄了幾首詩。整體感覺他的詩歌本身與人們對他的評價(或者說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間是十分不相稱的,他的大多數詩歌都不是十分出色,僅有少數的一些還不錯。說他不應當在詩歌史上佔那麼高的地位,是因爲他的詩歌的個人特色不夠鮮明,他的詩的風格是那種十分多見。一般的詩,他沒有爲中國的'新詩供給多少新的東西,所以貢獻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詩後說他的詩與杜甫的相類似,能夠說是〝詩史〞,那麼與艾青的詩比較起來,艾青的詩更應當享有〝詩史〞這個名詞,他的詩的特色之能夠說是題材十分廣泛,但相對又集中,概括起來能夠說是寫出了那個年代貧窮落後中國土地上的歡樂與痛苦,他從國統區到大後方,從農村至前線,從樹林到曠野,一一都在他的筆下得到展現,所以說他記錄下了那樣一個時代是可是分的但遺憾的是他的記錄缺少個性,或者說詩性還不太足,至少在許多詩歌那裏是如此,所以這些詩的認識價值。歷史價值是不低的,但詩的價值卻相對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陽》。《火把》。《光的讚歌》等有名的長詩,在我看來也並非異常出色。 艾青的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人喜歡用程度副詞,〝那麼〞。〝十分〞等,而在對事物進行描繪時,聲。色。形俱全,從各個方面進行描繪,列舉東西時同樣如此,所以這就造成他的詩歌的第三個特點,鋪張。他喜用排比句,有時甚至是六七個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繪。比喻有個缺點,就是新穎的不多,常常採用的是一些大家經常很熟悉的東西,這樣就使得他的詩缺少個人的東西,但這也許正是他的詩廣泛傳播的原因,因爲這樣的詩是大衆化的,不是貴族的,更容易爲大衆理解。欣賞,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認可。

不可否認,艾青的有些詩是十分優秀的,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寫道,〝饑饉的大地朝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着的兩臂。〞《礁石》,〝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裏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麼動人的形象! 艾青的詩質樸。流暢,但不怎樣講究技巧,不注重表達方式的變化,這些也影響了它的審美質量。

艾青詩選讀後感15

一縷風,從遠方吹來,混着木質的芬芳和醉人的書香,令人滿心愉悅。書籍裏一個個文字沉澱着各式各樣的故事:有鐵馬冰河的壯闊氣勢,有胡風邊沙的駝鈴迴盪,有青山排闥的田園休閒,有感天動地的情意濃切……這些都使人沉醉於書中。

魯迅說:“讀書如打麻將,真正愛麻將的人,不是在乎贏錢輸錢,而是摸着麻將的感覺。”其實,真正愛書的人也是如此。我覺得,讀書重在心境。一片陽光,一品茗茶,一本反覆翻過已有幾分雜亂的老書,坐在陽臺旁的靠椅上,聽着樹葉的沙沙響,足矣。

在那些有着紛繁複雜裝飾的書中,我一眼就相中了你。你的外表十分樸素,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舊了。然而,我就是被這樣的你,所深深的迷住了。

一個溫暖卻略顯燥熱的午後,我與你有了第一次相約。拂去你表面的塵灰,你露出了清麗的模樣——一株枯樹,幾隻飛鳥,一葉小舟,一座高山。你就是你——《艾青詩選》。

你的故事很清新,像是乾淨的春日枝頭悄悄探出的嫩綠枝芽。同時,你又溫暖的,讓我在閱讀時,連呼吸都不忍過重。

你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那浮躁不安的.心。那看似波瀾不驚的行文,卻是一列翻山越嶺的綠皮火車,在那外表安靜的車廂裏,我能夠看盡人生百態。微微的酸甜苦辣,讓我受益匪淺,於是我在讀書筆記中留下了你的足跡。我如飢似渴的汲取着其中的水分,來滋潤我荒蕪浮躁的內心,讓它開出一朵清麗的花。

爾後的日子裏,我又在晴朗的午後,牽着你的手坐在窗前。我看到了那名爲《礁石》的組詩,這首詩讓我溢滿水的心,搖晃着,將那晶瑩的水珠從眼睛裏潑灑出來。

你說: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裏含着微笑,看着海洋……這首詩讓我更不捨得離開你。我眺望窗外,天空已微微泛黃,太陽已失去了些許的光澤。閉上眼睛,彷彿我也聽到了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海浪撲打礁石的聲音……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無論你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這也許是《礁石》給我的最深刻的啓示吧。

感謝你教會我如此之思,我又想起了遇見你的那個午後,也忽然想起一句安意如的話:“邂逅一首好詩,如同在春之暮野。”

書香餘韻。因爲書,因爲《艾青詩選》,我的青春不再蒼白,我的人生從此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