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家》讀後感合集(14篇)

讀後感1.6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讀後感合集(14篇)

《家》讀後感 篇1

我是在感恩節活動中加入媽媽+大V店的。初次體驗,我在店裏購買了三本精裝繪本,《九色鹿》、《朱家故事》和《雲朵麪包》。其中《九色鹿》是我喜歡的,《朱家故事》是要忽悠娃爸和娃娃們的,《雲朵麪包》是爲了用紅包而拼單的。

從快遞小哥手上接過書籍,滿滿的全是驚喜。粉色的包裝,溫馨而別緻,上面印着:做更好的媽媽,正切合了我加入大V店的目的。是的,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更好的媽媽!打開箱子,繪本書的防震和包裝都很細緻、精美,把三本書捧着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很滿足!這三本書的所傳遞的內容也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第一個拆開書籍,迫不及待讀起來的那個人,竟然是外婆!外婆一向不太支持我買這麼多昂貴的圖畫書,她的理由是孩子根本看不懂,對牛彈琴!但是現在外婆卻要一睹爲快。她一口氣讀完了三本書,臉上洋溢着笑容,雖然沒說一句話,但是我看得出,外婆也已經愛上了這些繪本。是呢,這種老少皆宜的書籍誰都不忍心拒絕!現在我完全可以把外婆列爲家庭親子閱讀計劃的主力軍了。

第二個對這些書表示好奇的是爸爸。平時他對親子閱讀不排斥,但似乎一直沒有用心參與進來。我隨手把《朱家故事》遞給他,這本書對他最合適。我悄悄的觀察他,看到他認真的閱讀完這本書,眼睛裏閃耀着光芒!直到昨天晚上,我在給女兒洗澡的時候,她跟我說:“媽媽,爸爸講的故事越來越好聽了!”,結合這兩天爸爸積極主動幫我帶娃的種種表現,我知道,《朱家故事》教育爸爸的目的達到了!

第三個喜歡這些書的就是女兒了!對於這些書,她愛不釋手,不停的讓我給她讀,即使到了吃飯的點,不管外婆怎麼在餐廳呼喊,她就是拉着我不放,帶着哭腔央求道:“媽媽,把《朱家故事》再講一遍吧!講完我就去吃飯!”。

今天早上,女兒在客廳找我,當她看到我在整理牀鋪時,她突然很不好意思起來,羞澀的走到我跟前:“媽媽,我現在還小,個子才這麼高,沒法幫你疊被子。”“哦!是嗎?!”,我假裝不在意,“媽媽,要不你教我吧!我在幼兒園學過疊衣服,我幫你疊衣服吧!”,我隨手給了她幾件衣服。看吧,《朱家故事》教育女兒的目的也達到了。

已經忘記第一次接觸兒童繪本書是什麼時候,但可以確定的是,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深深的愛上她了!精美的圖畫,厚重的質感,讓我對她愛不釋手。她已經成爲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感謝孩子!感謝繪本書!讓我的家庭親子閱讀生活充滿無限樂趣!

《朱家故事》主要內容:

80年代初期的北京,電視還沒有普及到每一個家庭。許多孩子聚集在有電視的人家驚奇地觀看黑白的移動影像,這是那時候的孩子們偶爾才能享受的特別待遇。在那個缺乏具體影像的年代,小喇叭廣播填充了孩子們大把的空閒時間。廣播裏講故事的聲音引導着孩子們在幻想的夢境中徜徉。故事中的每一個形象都是千變萬化的。孩子們在自己的心裏面,爲每一個形象描畫着不同的臉譜,故事中出現的任何場景都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可以對號入座的對象。“嗒嘀嗒噠嘀——”的音樂聲至今依然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迴響。

但是電視推進的速度,大大地出乎了我們的意外。孫悟空的臉一夜之間,在孩子們的心中被定格成一個五顏六色的桃子形;機器貓藍色滾圓的身子簡化了孩子們眼中形狀各異的線條;奧特曼機械揮動的手臂變成了孩子們嬉笑打鬧時整齊劃一的程式化動作。孩子們在電視機前不肯挪動的身影讓越來越多的家長擔憂起來。

可是我相信,在任何一個年代,孩子們都擁有幻想的能力,因爲那是他們的天性。重要的是成年的我們能否像當年的小喇叭廣播一樣,給他們一個適時的引導,提供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

安東尼·布朗就是這樣一位引導孩子展開想象的高手。有很多大人看安東尼·布朗的書,覺得那些超現實主義的畫面有些匪夷所思,擔心孩子們會看不懂。可是我們可曾意識到:長大的我們過於清楚地看着現實中的真相。童年的我們所看到的場景,不恰恰與安東尼·布朗的超現實畫面不謀而合嗎?記憶中平板長方、掛着白色蚊帳的大牀就是精雕細刻的舞臺;一條毛毛的大枕巾裹在腰上,就變成了孫悟空的虎皮裙;一支筷子上系幾根毛線,垂下幾條穗子就變成古代美人頭上斜插的`鳳簪……在孩子們的眼中,任何一樣東西都會因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不斷地隨機而變。

當很多家長苦惱於自己的孩子過多地流連在電視機前的時候,不妨和他們一起讀一讀安東尼·布朗的圖畫書,他運用超級寫實的繪畫技巧將圖畫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樣物品都描畫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真實到完全不輸於電視畫面所能表現的程度,讓孩子們如身臨其境般地看到故事的發展。他又將超現實的手法潤物無聲地運用在圖畫書的創作中,呈現給孩子們一幅幅夢境般的畫面。奇思妙想的變化潛藏在畫面的各個角落,無聲地將故事娓娓道來,代替了文字的講述。畫面中所描畫的情節準確而又有所保留,引導孩子們從畫中所描繪的情節聯想到更多不同的變化。比電視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圖畫書的畫面是永恆實在的,當孩子們一遍一遍地翻閱圖畫書時,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新發現。

對於充滿想象力的孩子來說,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對他們有着莫大的啓發和鼓勵。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裏工作的老師們可能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在畫畫的時候表現出抗拒或者沒有興趣,他們會說:“我不會畫。”或者“我畫不像,不知道畫什麼”。

《家》讀後感 篇2

家是一片孤寂的沙漠。

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創立者和最高統治者,年輕時苦學得了功名,多年爲官,退歸林下,廣置田產,修建房屋,兒孫們知書識禮,老太爺四世同堂,事事如意。他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到戲院看戲,到朋友家打牌,與朋友們組建九老會,輪流宴客作客,鑑賞書畫古董。在他的心目中,這個家庭興旺發達,他相信它還會興旺發達下去。只是在這和平與愛的表面下卻充滿着仇恨、鬥爭和犧牲。

高覺新是這個紳士家庭的長房長孫。他的父親高克文曾做過廣元知縣,辛亥一齊,就辭官回了省城。覺新中學畢了業,即從父命,不再升學,19歲就進入西蜀實業公司工作。他的婚姻也完全由父母做主,因爲姨媽錢太太與繼母周氏的一點衝突,他不能與兩情相悅的表妹錢梅芬結婚,由父親在祖宗的神主前,用拈鬮的辦法決定了婚姻。因爲對家庭的順從,他斷送了前程和感情,可他想不到反抗,只在心中爲自我痛哭。不能說父母對他不疼愛,父母視這聰明聽話的兒子如珍寶,像寶貝一樣地珍愛着,但他也像傀儡一樣地被玩弄着。高覺新和弟弟們一樣,也喜歡閱讀新思想的書報,但卻在過舊式的生活,因爲他肩負一房的職責。年僅20歲,父親就去世,父親去世的前一天,六歲的五妹死去,父親把繼母和弟妹託負於他。爲了家,覺新願做一個犧牲者,他的願望只是使弟妹長大,好好做人,替爹媽爭口氣。現實壓得他太難受,一味地敷衍忍讓並沒有好的結果,梅表姐死了,瑞珏也死了。

這家庭中的杯具還有鳴鳳和覺慧的感情。鳴鳳自幼喪母,從9歲到17歲,在高家做婢女的這八年,她聽命令,做苦事,流眼淚,吃打罵,最終還是難逃無終局的苦刑:被主人安排給馮老爺做小。鳴鳳也不懂得反抗,她相信世間一切都是由一個萬能無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的,她相信這簡單的信仰,相信命運。高府裏的生活單調,夜靜更深時,她也憂心於看不見一個光明的去處,不知自我歸宿何在,唯有濃密的黑暗。高覺慧的愛並不能拯救她,反添痛苦。感情使她有許多美妙的幻夢,卻又把她丟進黑暗的深淵。她愛生活,但生活卻面面關住她,只留給她一條墮落的路。湖水吞沒了她的生命,未留下一絲痕跡,還像原先那樣平靜。

覺慧是這個家庭的叛徒,他雖大膽,但畢竟還是少年,經濟上未能自立,思想上也還幼稚,但他總算是逃出了這個家。他痛恨這個家庭,痛恨浪費青春和生命的生活,期望做一個與長輩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幼時的期望是能做一個劫富濟貧的劍俠,到中學時他相信的是愛國的熱情和改良主義,“五四”一齊,他又變成了人道主義者。他的思想在逐步變化,他雖有熱忱,但也有卑怯,當他明白鳴鳳第二天就要出嫁後,一夜思索的結果是準備放棄,因爲他所謂有提高思想年輕人的獻身熱誠和小資產階級的自尊心。他在《黎明週報》中所寫的空幻、崇高的文章,改革社會、解放人羣的夢想,在現實面前變得蒼白無力。

張蘊華(琴)和覺民的感情總算沒有步梅表姐和覺新的'後塵。琴不是逆來順受的梅表姐,但也不是許倩如。她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來的,她入了女一師,又期望入外專,讀大學,儘管在親戚們看來,女孩子天天在街上走,失了大家閨範。琴的母親張氏雖疼愛女兒,但也

不能對女兒千依百順。她老了,不願再聽親戚們的閒話,只想安靜地活幾年,不再找麻煩。琴對母親沒有抱怨,僅有感激,她愛她的前途,但也愛她的母親。她對倩如說,你的理智能夠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則被感情征服。

高家是省城北門一帶的首富,但這個家庭不像表面上那樣轟轟烈烈,詩禮傳家,五叔高克定偷偷在外面娶了姨太太,欠了大筆外債,做過西充知縣的四叔克安也暗中支持克定,高老太爺一死,一家人就因爲家產開始起爭執。無疑這個家庭是在衰敗下去,只是它在崩潰途中還在捕獲更多的食物。家是遲早要散的,覺慧期望它早點散,像這樣驚驚惶惶,唯恐散去,結果依然免不掉一散,這才難受。到底有一天要倒的,早點散了,好讓各人走各人的路。

舊家庭中的人不能決定自我的前途,不能決定自我的感情和婚姻,女青年不能進學堂,不能剪髮,甚至要裹小腳,12歲的淑貞的小腳成爲母親誇耀的東西,也成爲哥哥姐姐們嘲笑的資料。家庭中的人不能違反家長的命令,只能順從,順從的覺新沒有青春,沒有幸福,也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期望。即使是五叔克定犯了錯也要捱打,做父親吩咐的一切,毫不遲疑。

舊家庭和禮教固然是束縛,但家庭中的人也靠它討生活,好像是此刻的所謂“體制”。人之所以自願被束縛,是因爲他需要保障和安全,情願交出自由,換得麪包和諂媚的狂喜。禮教之所以惹人厭,是因爲它虛僞,它要給這種彼此依靠的關係披上一層僞裝。紳士們明明興奮的是那些豔俗的粉兒戲,教訓子弟的卻是《戒淫淺訓》。親情固然珍貴,但親情之下也有仇恨和鬥爭,禮教宣揚的完美使這種親情變質,如同迷信一樣,不再被人相信。覺慧的新道德未必就高明過舊道德,崇高的東西總是空幻的,宣揚得過於完美的感情只會歸於冷漠。愛應給人帶來幸福,卻也帶來這麼多的苦惱。

巴金先生在歷次重印的序言中反覆說,反封建的事業還沒有完成。

其實,任何時代,人間都只是一個演杯具的場所,不管是不是有封建家庭。跟着時代走,也未必得酬報。

《家》讀後感 篇3

暑期閒來無事,重溫了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讀完之餘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尤爲書中被封建禮教殘忍毀滅的美麗女性叫屈、心疼!其中最令我觸動的便是美麗溫婉、善良多情,卻又愛而不得、抑鬱一生、華年早逝的梅表姐——錢梅芬。

梅芬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千金小姐,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愛好詩文且修養極深。她與表哥覺新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兩家也有意親上加親,但只因雙方母親在牌桌上鬧了意見,便賭氣拿兒女的終身大事向對方報復,一句“命相不合”,便輕易地斷送了他們純真聖潔的愛情以及垂手可得的幸福。後來梅芬屈從於母親的意志,嫁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陌生人。更爲不幸的是,新婚不久,丈夫便夭亡了,面對婆家的惡氣相待,梅芬只好回到頑固的母親身邊,恪守着“從一而終”的封建節烈觀念,壓抑的過着尼姑庵式的生活。但她仍念念不忘覺新,整日自怨自艾,以淚洗面,最終憂鬱成疾,悽慘死去。

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的身上由內而外散發着中國傳統美德的熠熠光輝。她忠於愛情,安分守己,隱忍柔順,處處替別人着想。明明母親對她不幸的婚姻負有主要的責任,但她從未抱怨過她,反而總唸叨着自己拖累了她。每當傷心之餘,她免不了痛哭,但總是躲在房裏或倒在牀上蒙上頭,唯恐驚擾母親和他人。儘管她心裏還愛着覺新,可是她又不願影響覺新的生活,只能獨自忍受着感情的折磨。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際,仍叮囑別人,千萬不要讓覺新知道她吐血的事。她沒有因自己的失意而對瑞珏(覺新的妻子)有絲毫的嫉妒和忌恨,反而真誠的對她表示羨慕和喜愛,當瑞珏敞開了胸懷接納了她,她則向瑞珏表示了由衷的.感謝。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確,如梅芬,如此美好的女子,卻悽然一生!她有愛的渴望,卻沒有追求愛的權利;她熱愛生活,卻不能正常生活;她渴望幸福,卻偏偏得不到幸福。正值青春妙齡,卻痛感人生無趣、生不如死,最終香消玉殞,這樣的悲劇怎不令人心痛?

我認爲,梅芬的不幸,是與她的性格和追求分不開的。懦弱的她,每當面對不公時,只會一味地隱忍、順從,缺乏反抗精神;她一生的追求也僅僅是愛情。對於一個善感多情的女子來說,雖然這樣的追求無可厚非,但她不該在愛而不得後,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只一味渾噩沉浸在往昔的回憶中。她的情感格局太小,她的內心缺少陽光。因此當她純真的愛情理想破滅後,年紀輕輕的她便覺此生無味,心如死灰。心頭無法消除的傷痕,使她多愁善感,鬱鬱寡歡。“看見花落要流淚,看見月缺也會傷心。”皺紋過早的爬上了她的額頭,病魔也悄悄地纏上了她的身體。可以說,懦弱隱忍的性格和狹小的情感格局是造成梅芬悲劇的直接原因。

但是,造就梅芬悲劇的深層原因,則是當時嚴酷的封建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禮教。

梅芬同覺新,自幼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即使用舊的婚姻標準來衡量,他們也是非常合適的一對。但只因雙方母親在牌桌上鬧了意見,兩個年輕人的愛情便被輕易斷送了。這絕非僅僅指兩位母親的意氣之爭,它體現着幾千年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強大威力。梅芬後來正是按照“天經地義”的舊禮教嫁給了一個不認識的男人,但結果卻是她不幸的青年居孀。面對婆家的欺凌謾罵,她只好無奈地回到親手扼殺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頑固的母親身邊過着尼姑庵式的生活。當她在成都重新遇見覺新時,本來有着滿腹的心事和一腔熱情渴望對覺新訴說,然而種種殘酷的“規矩”和“禮數”卻讓她望而卻步。她的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不幸,吞嚥着心酸,任憑家長的擺佈。當覺慧鼓勵她起來與封建禮教和環境作鬥爭時,她卻認爲,“一切都是無可挽回的了,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我的境遇是不會改變的。”在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禮教思想的長期束縛下,梅芬的思想和精神已經變得麻木不仁,始終沒想到要去反抗,要去努力爭取自己的人生權利和幸福。在這種不公、罪惡、吃人的制度下,像梅芬這種生活的弱者、命運的順從者,只能被擺上封建禮教的祭壇,成爲可憐的犧牲品罷了。

讀着梅芬的美麗與善良、悽慘與不幸,我忍不住在心裏咒罵起過去那個兇殘、野蠻、荒唐、愚昧的罪惡制度來,我忍不住爲可憐的梅表姐叫屈、心疼。中國已進入21世紀,儘管封建制度已經滅亡,但當初與之共生、共存的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有些卻頑強地活了下來,並在今天改頭換面,公行天下。被封建禮教戕害的“梅表姐們”雖然早已無聲無息地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之中,但是她們的悲劇對於如今身處科學文明時代的世人來說,仍有警醒意義。

《家》讀後感 篇4

《百家講壇》是由河南省文化廳主管主辦、傳奇故事雜誌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讀歷史爲主旨,集知識性、品位性、趣味性爲一體的文化刊物。20xx年,《百家講壇》分爲紅、藍兩個版本出版。

《百家講壇》(紅版)以正說歷史爲主,強調探究歷史真相。同時,還將涉及地理、天文、文學理論等諸多方面。在20xx年,我們將誠邀名家、專家,加大原創、首發;推出重量級人物,打造歷史經典;更系統、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權威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文學性和生活化並存,使刊物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

《百家講壇》(藍版)走出“正說”歷史侷限、弘揚深度悅讀、縱論社會生活。在“尊重歷史,兼顧藝術個性”的前提下,要求文章的寫作方式有進一步的突破創新:無論是資料的運用、觀點的得出,還是各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各種歷史事件的歸納總結等方面,均採用“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的合理取捨的表現原則,從而形成“以故事講人物、以人物講歷史、以歷史講文化、以文化講人性”。

《百家講壇》被人們所喜愛。它已不再是一書了,它深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自20xx年7月9日《百家講壇》欄目在中央電視臺開播。我之所以喜歡看百家講壇是因爲它介紹詳細,在講述歷史事件時還會介紹人物的一系列情況。比如易中天三國之庭審諸葛亮中開篇說:這是一場謀殺的指控,事情發生在一千多年前三國鼎立時期,涉案雙方名聲顯赫,涉案一方的諸葛亮被指控是殺害關羽的罪魁禍首。一直以來關羽兵敗被擒,爲孫權所殺,似乎在歷史上已經無可爭議。這一指控的提出不僅使關羽之死蒙上一層神密的面紗,也衝擊了諸葛亮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到底有什麼根據?諸葛亮和關羽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在開篇給人留一線懸疑,吸引讀者的目光。隨後,藉着一些文學記載,抽絲撥線,否定了這一荒謬的說法。有一位學者說:"諸葛亮胸懷天下,而關羽無疑是他攫取權利的`最大障礙,"周思源教授說:"這個無疑,我覺得很值得懷疑,不是無疑,而是有疑,文章說諸葛亮胸懷大志,他曾經對徐庶等三個好友說`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朋友問他"你將來幹什麼?"諸葛亮笑而不答。這位學者就說諸葛亮難以啓齒。在劉備稱帝后,關張的地位就高於諸葛亮。

因此,對一心想要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在劉備身邊具有極強的排他性的小圈子,是他仕途的阻礙。周思源教授否定的回答:"胸懷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優秀美德,以天下爲己任,這是普遍性的,爲國爲民做一些好事,不等於要做皇帝,也不等於要做宰相。諸葛亮曾自比於管仲,樂毅。兩位都是良相主帥,是國君的主要輔臣。主要是輔佐國君,而不是要當皇帝,是希望自己可以輔佐君王,成就霸業。"時人,莫許之。"有人覺得他說大話,怎能和管仲,樂毅相比。諸葛亮爲什麼在這個問題上笑而不談呢?周思源教授如何回答呢?他說"關鍵就在於`仕進可至'這四個字,諸葛亮自比於管仲,樂毅這是理想,並不是已經做到了,可以做到也不一定做到,徐庶等三個好友你們最多隻能做到州和郡這樣的官職,是他不便說有點貶低朋友,另外,荊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不滿足於,那麼他也要等到鎮守荊州的關羽,幫他打敗東吳,他再收拾關羽,當時劉備他還未成大氣候,還不過成爲割鋸一方的時侯,他總共只有荊州益州,兩個地方,他的佔略地位超過益州,諸葛亮當時怎麼除掉關羽?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何況他沒有這樣的作案動機。諸葛亮真的想當惶帝,容易了,隨時可以找個藉口把無能的阿斗搞掉,他多次摔軍作戰,劉備去世後諸閣亮掌握軍政大權,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摔軍南征。一個有巨大政治野心的人最怕離開他的老窩,最怕別人也有野心,在你不在京師時,把你搞掉,而諸葛亮多次帶兵出征。他確實沒有野心。

後文,又以《諸葛亮受排擠嗎》爲辯題來解釋闡述觀點。諸葛亮借孫權殺關羽的可能性。時光的流逝,可以沖刷掉掩蓋真相的迷霧,穿過歷史的長河,人們對諸葛亮借刀殺關羽這一指控的探究不單純是對真相的執着,更不是名人效應的附和,而是如何去看待人們心目中那個原有的形象,當諸葛亮走下神壇,在歷史的顯微鏡下,他是否依舊是那個千白年來爲歷朝歷代所景仰的蜀國丞相。諸葛亮的高潔品質,偉大的人格,將志未酬身先死,都非常感動,可想而知,世世代代都非常敬重諸葛亮。從這可以看出在講述完後還有教授自己的闡述,想法。這也正是我喜歡看的另一個原因。

《家》讀後感 篇5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是一位熱情的、有思想進步的、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巨匠之一。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在大家看來這三部作品好像是不能分開來的,可是因爲本人的懶惰,暫時只看完《家》這部作品。

本書以時代中最年輕的一代爲主線,着意表現了其與靠着封建制度循規蹈矩而殘存的上一輩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然而令我讚歎的是,作者恰恰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能夠最大限度的展示各個階層,不同人赤裸裸的心聲。關於情,關於理,關於一個壓抑時代下“奴隸”與自我的鬥爭,還關於那些與時代中最容易爲讀者和世人所忽略的小人物的內心世界。巴金的妙筆毫無保留的描述了一個真實的時代和真實的人。

關於家,冠冕堂皇,氣勢宏偉,作者曲折的筆下從硃紅大門前座落的石獅,穿過疊嶂的園林,踏着木拱橋下潺潺的溪水,和着眼前豁然開然湖泊,似乎這所有的一切都讓你漫遊了一次夢的國度。她端莊,優雅,瑰麗,浪漫,你似乎還可以想象這奢華的背後是怎樣的一戶雍容,高貴的人家。然而,就像看着落葉,看似飛翔卻在降落,讀完《家》的心情是沉重的,這種沉重在於那樣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家卻處處洋溢着窒息的浪漫。希望與絕望在兩代人之間化成模糊的界限,或者說是希望恰恰帶來了毀滅,它似乎理直氣壯的矇蔽着有着封建權威的高老太爺的雙眼,卻麻木了克明克定的一代人,他們有着寶貴的經驗,那就是理所當然的遵守爲他們設計的這一切,甚至於感恩所有即將沉沒的榮譽。

如果說覺新在封建制度下是無反抗主義者的話,那麼不如說他是殘酷現實下承受了巨大痛苦的.勇者。覺新生活的時代註定了他是十字路口上最艱難的徘徊者,時代的犧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爺的威嚴,下啓羨慕着覺民的勇敢與追求。即使文章中並不是正面的表達這一個犧牲者,但其細膩的心裏刻畫讓人感受得到這是一個承受着非人痛苦的弱者。在隨遇而安的“懦弱”者身上,他無疑是把生活處理的最好的一個,他深愛着梅表妹,卻從不辜負瑞鈺的感情,面對兩個深愛的女人,任何一種選擇都是痛苦的,而這種痛苦卻深沉的藏在一顆受傷的心裏,想着麻木,因爲這不再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卻放不下身邊愛着他和他愛着的女人;而孤獨月夜,偶然的思念,卻化成深深的自責。在現實社會下,他可以放棄追求新潮的夢想,可是卻放不下兩個女人之間的愛。對於毀滅的夢想,他擁有着下一代人最後的底線,那就是沒有隨風漂流,而是用詮釋愛的這種極端的苦痛變成了對封建社會提出挑戰的最後利刃,是悲壯的離去,無聲的戰鬥。

關於鳴鳳,是感受最深刻的人物。作爲高府任人使喚的丫鬟,並不是說她有着與其他丫鬟不同的的一面,恰恰是她的共同性,把整個社會帶入了人權的黑暗中。刻畫鳴鳳的深刻性,代表整個封建時代最底層人的生活和痛苦。作爲高府中的小角色,抑或是歷史中的小角色,鳴鳳所代表的底層人的命運和思想很難爲後人所察覺,而《家》卻很深刻的敘述了一類人的掙扎,然而,這種掙扎最悲劇性的表現在這是一場在現實中毫無意義的鬥爭中鳴鳳久久等着希望的火光,她單純的以爲和覺慧的愛情可以改變她的命運,儘管他們的愛情深沉而持久,但也沒有換來鳴鳳死後覺慧撕心裂肺的“殉情”之念,而是漸漸的淡忘,如同生命中一次心曠神怡的登高遠望,成爲了記憶,也淹沒在記憶之中。但是,鳴鳳又是熱烈的,她早就察覺現實殘酷的一面,夜深人靜,在燈光下的痛苦;苦苦等待和培養的愛情最終還是變成了欲罷不能處處躲着的奢侈品;婉兒的出嫁,更令她敏銳的感覺到死神來臨的恐怖。她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心愛人的到來,也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死亡。當希望徹底的破滅後,她走向死亡,選擇抗爭,壓抑的死去,喚起一大批人的起伏心靈。

《家》的人物內心或矛盾,或壓抑的袒露,是拋卻了時代溝壑的表達,是一道心靈的長廊,走着不同的人,卻有着相同的感受。

在我們看來,家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在你寒冷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溫暖的關懷;家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池水,在你口渴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清涼的感受;家就像是一雙溫柔體貼的大手,當你感到沮喪之時,它可以讓你振作起來。家,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因爲有了家,我們纔有了賴以生存的空間,也是因爲有了家,我們才體會到了世間真情所在。

然而秋風瑟瑟,落葉飄盡,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家族的沉落、衰敗,除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憂傷,我們並不能去做些什麼,這就是無奈吧。

《家》讀後感 篇6

你願意爲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麼?或許你會毫不遲疑的說:“會”。那麼你願意包容你所愛的人的過去麼?也許你會憂鬱,那麼先不要急着回答,建議先看看《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被稱爲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鬱形象”,托馬斯。哈代。

《苔絲》寫的就是社會如何把一個純潔、質樸、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走投無路,終於殺人的故事。她以不同的藝術形象成就了一個悲劇,老長老長的故事也因爲這個悲劇的成功成爲了很老很老的人們心中的疼痛。它的情節用現在的觀點看似乎有點老套,但卻深刻反映了古老的宗法制農村在資本主義勢力侵蝕下瓦解的悲劇。苔絲的失貞主要是亞雷。德伯的責任,她第二次落入亞雷。德伯之手是她的父母、安機。克萊和亞雷。德伯共同的責任,而她終於殺死亞雷。德伯則是一位受盡欺凌的弱者的最後反抗。在苔絲身上,我們自始至終看到的是她純潔本性對逼迫她的力量的苦苦掙扎。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淨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淨透明的依然是藍天。

作爲女人,她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臉蛋,和恰到好處的身材。哈代給這個美人加了點色,那就是着重去寫了她的脣,她脣上的曲線。說那是任何男人都會爲之神魂顛倒。紅麗嬌豔,如花沾露的脣,本身就是情種,再加之細緻分明,乖巧柔美的線條,在顧盼流轉間,不動人也難。

苔絲是堅強的,樂觀的,她的命運卻不可逆轉。即使再多給苔絲幾次選擇,我相信她最終仍然會走老路,除非安璣克萊沒有拋棄她遠走他鄉。關於社會的悲劇,家庭的悲劇,人性的悲劇已有很多定論,令我感到嘆息的只有苔絲和克萊的愛情悲劇。兩個人吃盡了苦頭,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點,只是物是人非,苔絲選擇了死亡來成全他們美好的愛情。終究到底是一場空。對於苔絲來說,她承受的苦難遠大於克萊,她內心的彷徨無助克萊永遠體會不到,如若不是苔絲的善良癡心,不計一切的去愛克萊,他們早已成爲陌路人了。受盡苦難的苔絲實際什麼都沒有得到,受盡了侮辱,卻只想到要成全克萊的高尚純潔,最後只能把克萊拜託給自己的妹妹。在這場愛情當中,克萊是完全的操控着,最後的大贏家,苔絲是完全的犧牲者,純粹的奉獻自我至死方休。克萊表現出來的雖然看上去是維護心中那份對愛情的信念,實際暴露出來的是那份冷酷與自私!他愛的僅僅是自己虛構的一個形象,並非活生生的苔絲。如果不是在異國他鄉遭受病痛的折磨事業的失敗我相信他不會還記得有個苔絲在泥沼裏苦等着他前去營救。

愛情的發生,誰能說清楚孰真孰假?天時地利人和都要到位,一點點細小的差錯就能導致去安排的否定。即使最終結爲伉儷,也無從分辨愛情是否真的發生過。她那麼愛安琪兒,不僅是他的容貌,不僅是他的琴聲,不僅是他能給她帶來的一切,甚至包括失去的,甚至爲他所受的痛苦,她都能承受。她記得他說的每一句話,她學唱他喜歡的歌,連他的那些理論,那些她自己還似懂非懂的理論,她都牢記着,奉若神明。

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當安機問伊茲,那個曾經愛他的姑娘,能否像苔絲那樣愛他時,伊茲幾乎脫口而出,她不能,因爲苔絲的愛是無法比的,她可以爲他而死的。在別人眼裏,都能看出苔絲,如此厚重的愛。可見這愛的程度了。

安機正是因爲苔絲獨具特色的純淨才愛上她並向她求婚。可是當苔絲向她所愛的人坦白她那受傷的過去時,克萊爾猶豫了,對愛人的不理解和對感情的不堅定讓她最終選擇了離開。苔絲心碎了,當她幫她的傷口小心翼翼的展現在所愛的人的面前時,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諒。可是愛人卻狠心的在弱小的'苔絲的傷口上灑了一把鹽。

苔絲的愛,不僅表現在歡愉時,全身心的投入。更在於,當她明知道,安琪兒拋棄她,在她痛苦萬分,而安琪兒夢遊時,抱着她走時,她本可以叫醒他,喚回他的愛心,取得召他回頭的可能時,她也在爲他醒來着想,怕他醒來懊悔,而放棄。

雖然後來克萊爾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和狹隘,他的心彷彿看見天上有一顆名叫“苔絲”的星星對他說:“親愛的,現在你原諒我了麼?”

很美的感覺。但是,這終究是一個悲劇,彷彿許多的愛情都是如此。爲什麼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虛僞的道德!離別,等待,彷徨,後悔……雖然苔絲和克萊爾最後度過了五天美好的時光,可是,爲愛復仇的苔絲結局依然悲慘。

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如果你深愛一個人,就應該接受她的過去,因爲過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靈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過去,就永遠無法走進她的內心,她那顆深愛你的心。情到深處是理解,愛到深處是包容,因爲愛,可以讓我們的心像藍天大海一樣寬廣,一樣無私。因爲愛的溫度能溶化一切。因爲,愛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理由。

《家》讀後感 篇7

《孔子家語》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子爲中心的古代傳說彙集,與《禮記》中的某些材料相同,《漢書·藝文志》著錄爲“二十七卷”,顏師古表示懷疑,注云:“非今所有《家語》”。宋人葉適在《習學記言序目》中說:“《家語》四十四篇,雖孔安國撰次,按後序,實孔氏諸弟子舊所集錄,與《論語》《孝經》並時,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爲《論語》,其餘則都集錄,名曰《孔子家語》。”又說:“《家語》漢初已流佈人間,又經孔安國撰定。”

但後代學者對其真僞卻產生了懷疑,認爲是王肅的僞作。有的出版社就認定:該書系三國時王肅書目及《論語》、《左傳》、《國語》、《荀子》、《大小戴禮記》等書資料集合而成。王肅僞造此書,意在爲《聖證論》提供根據以攻擊鄭玄之學。如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雲:“《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疵,卻非肅所作。”指出王肅有所依傍,並非憑空僞作。

到了清代中葉,孫志祖作《家語疏證》,範家相作《家語證僞》,逐篇逐章尋出作僞依據,並指出其割裂改竄的痕跡,似乎《孔子家語》是僞書這一樁公案就此判定了。顧頡剛對清人王柏所言“今之《家語》……意王肅雜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之緒餘,混亂精粗,割裂前後,織而成之,託以安國之名”十分贊同,認爲“絕對正確”,並說:“故今之《家語》,大部分爲編輯,小部分是創作。”又說:“《孔子家語》不但是一部僞書,而且是一部雜湊書。”實際的情況是,王肅獲得了一個早期的本子,然後爲了迎合他與對手的論辯,加入了自己的闡釋。即便如此,《孔子家語》的編纂要追溯到更古老的傳統。

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漢墓出土竹簡6000餘枚,內容有《詩經》、《蒼頡篇》等佚籍,都是現存最早的古本,同時出土的木牘文書中,許多語句在今本《孔子家語》中可以見到。李學勤據此認爲:“早在漢初確已有《家語》的原型,《史記》世家、列傳很可能參考過此書。劉向編集《說苑》,也收錄了其中文字。王肅作解的今本《家語》,大約就是在簡本的基礎上經過幾次擴充編纂形成的。”生也根據阜陽漢墓木牘和《說苑》簡的材料討論了《家語》的真僞及成書年代,結論爲:

(1)從漢初就流傳着一批記錄孔子及門弟子言行和諸國故事的簡書,這批簡書應當就是後來編纂《孔子家語》、《說苑》、《新序》等書的基本素材。

(2)從漢文帝時汝陰侯墓簡牘所見專記孔子言行的'篇章,可以看到漢初孔子學說的發展與傳播。《家語》的編纂,正是儒術發達以及孔子受到重視的產物,舊說孔安國編纂《家語》並作序,應當是可信的。

(3)長期以來,今本《家語》被認爲是王肅僞作,細審各家所舉“罪證”,按現在所知道的古籍編纂與整理的知識加以考察,證據並不充分。

關於《家語》在流傳過程中,有亡佚、改易、增益等各種情形,皆屬傳世古籍所遭遇的普遍問題,不能據此論定其爲僞書。這樣就澄清了過去以爲《孔子家語》是王肅作僞的說法,對於研究西漢初年的學術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阜陽雙古堆和定縣八角廊漢簡與今本比較,一簡一繁,說明今本在竹簡本的基礎上有所增廣補輯,這是古書在流傳過程中經常有的現象。我們不能因爲這些增廣補輯部分將其視爲僞作,也就是說,不能因其流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否定《孔子家語》一書本身的價值。1994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買了一批戰國楚竹書,其中《孔子詩論》中有孔子對《詩·召南·甘棠》的解說,將之與《孔子家語》相比較,兩者基本接近,因此朱淵清確信:“《孔子詩論》是孔門弟子所記孔子《詩》說,《孔子家語》則很可能就是在《孔子詩論》之類原始本子的基礎上鈔撮編成。”

孔安國,西漢魯人,字子國,孔忠次子,孔子十一代孫。生卒年月不詳。西漢經學家。安國少學《詩》於申培,受《尚書》於伏生,學識淵博,擅長經學。武帝時任博士,後爲諫大夫,官至臨淮太守。據傳,漢魯恭王劉餘擴建宮室拆除孔子故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較今天《尚書》多16篇,安國將古文改寫爲當時通行的隸書,併爲之作“傳”,成爲“尚書古文學”的開創者。今傳《尚書孔氏傳》,一稱《孔安國尚書傳》,明清學者定爲後人僞託。《史記》作者司馬遷研究《堯典》、《禹貢》等古文,也曾向他請教。後世尊其爲先儒。

既然是“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爲《論語》,其餘則都集錄,名曰《孔子家語》”,那麼,爲了追尋孔夫子的足跡,瞭解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體會他那萬世師表的言行舉止,感悟聖人情懷,哲人智慧,讀《論語》後,《孔子家語》以也應在必讀之列。

本人讀《孔子家語》已經一月有餘,只因文言文底子薄,知識儲備也有限,悟性又差,所以迄今仍未讀完。已經讀過的章節,也沒完全讀懂。只是邊讀邊記,有所感悟,信手塗鴉,連不成篇,自不是鑽研之法。我總想,我們作爲一般的精神文化的傳承者,人類各種精神資源的利用者,只要能對其中的部分內容有所感悟,就達到讀書的目的了。

當然,這個感悟,是今天的,如果到了明天,在新的語言環境中,也許就有了新的感悟。而且,感悟不是實證,與科學或許無緣。請各位批評者明鑑。這裏所列的,是《孔子家語》的一部分,而非全書。就權當是讀書卡片吧,爲了今後查找方便;也權當是求學作業,恭請各位老師批改指點。

《家》讀後感 篇8

說到《審計一家言》首先就得介紹一下他的作者。金十七,男,中國註冊會計師。大學畢業後做過外貿,參加過合資企業談判,後“誤入”審計和財務領域,一“誤”十年曾經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從事審計工作多年,並在美國做了兩年審計。現在是某企業的財務總監。興趣廣泛,從中學時自學計算機編程、微積分和相對論,到大學裏將西方經濟學和資本論一起擺在面前作對比閱讀,再到畢業後的讀史、讀哲、讀心理學,也算讀過一些雜書,但“好讀書,不求甚解”。隨着年齡漸長,讀書的範圍收窄了,但始終不變一定要讀的,是每月一期的《科幻世界》。

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透徹,精闢,全書沒有刻意的用深奧的專業術語來爲我們解釋作者的觀點,反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加上通俗的例子爲我們闡述事實,說道例子,不得不說本書的最成功之處便是他所舉的每一個看似“土氣”實則經典無比的事例。

從序言開始,你就不難看出作者寫這本書的手筆,語調。一看這個序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語言詼諧,幽默,跟一般的經濟學專業書籍有着天壤之別,甚至覺得作者寫作時一定沒有抱着一顆嚴謹的態度。所以起初也就帶着讀一讀的態度,然而,隨着閱讀的深入,這一觀念徹底不見了。

作者從最基本的業務約定書開始起筆,介紹了什麼事業務約定書,約定書的內容應該寫點什麼,應該在什麼時間完成。雖說這些知識非常簡單基本,但往往就是因爲細節的處理不當,導致審計的失敗。所以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必須十分注意。作者在區分業務約定書與項目建議書時,通過老漢娶媳婦這麼一個通俗易懂的粒子,簡潔卻全面的向我們闡述了他們之間的區別。而對於一般人難於區分,容易搞混的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上作者認爲所謂會計責任,就是說企業自己要能夠做出一份完整的會計報表,包括按照會計準則要求的`各種披露和註釋,並且能提供有關的總賬、明細賬和其它會計記錄。而審計責任,指的是審計師根據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和會計記錄來驗證其正確性。

接下來作者花了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有關聲明書的相關知識。聲明書是審計師萬般無奈之後的終極武器,在任何一個審計中,審計師都會對於有些科目和有些事項無法取得完全放心和滿意的證據。這時,就會將這件事寫在聲明書裏。聲明書是以客戶管理層的口氣向審計師賭咒發誓說這些事項都是真實準確無誤 的。在我認爲了解好聲明書的相關知識對以後的工作必是有很大幫助的。不過我們絕對要避免像作者書中所說的聲明書萬能論,雖說它是最終武器,但絕不是萬能武器,這點事要謹記的。

下一個內容,作者就管理建議書展開了闡述。管理建議書是審計師給客戶提的一些建議,管理建議書裏寫些什麼呢?顧名思義,主要是管理上的一些建議管理建議書的內容,一是審計師自己想出來的。當然不是憑空想的,而是在做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企業的一些不足之處。另外一個管理建議的主要來源,是審計師從企業的基層工作人員那裏聽來的。依然附上了適合的實例加以論述。 接下來是我覺得比較生僻難懂的一部分,關於內控系統的部分,我認爲需要多讀幾次纔可瞭解。

另外我自我認爲作者本書中較爲經典的言論之一便是他的“兩個凡是”,此“凡是”,非彼“凡是“。”凡是經營上有動作,財務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財務上有反映的,經營上一定要有過動作。”

後來作者寫到預期在審計工作中的關鍵性作用。只有理解了審計對象的具體含義,有了對事物的理性和感性雙重認識才能讓工作事半功倍並且大大減小出錯可能性。對審計的理解是基於對客戶業務的瞭解和認真觀察的,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有的時候,瞭解了性質,審計師的預期就是這個金額不會太大,而賬上也是如此,這時審計師就可以將其略過其它的審計步驟了;也有的時候,在瞭解了性質之後,審計師的預期是這個金額應該較大,而帳上顯示的金額卻很小,這時審計師就會繼續跟進下去。

此外,對於這部分的閱讀,我認識到了思考對於審計師的重要性。一切的工作如果缺少了思考都是機械化的,出了問題也不容易查出來。而往往,錯誤就因爲少了這一點點的思考。出了注重原始憑證的齊全,還要觀察數據是否合理。同時,在何時“抓大放小”、何時“抓大抓小”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實際考慮。考慮這個“小”是否會影響到工作的“質”的改變。

從這一部分,我瞭解到了審計的基本工作方法,就好像打遊戲的時候你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武器庫一樣。作者將審計的基本方法比作了“七種武器”:如果是對內控進行測試,也就是系統測試,可以有實時實地觀察、詢問、交叉互證式詢問、查看歷史記錄、重新執行等方法。這些都是基本的方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工作,才能在工作方法上如魚得水。在工作認識上,我們始終應該把審計看作一個工程,才能更嚴謹,更好完成工作。

《家》讀後感 篇9

《百家講壇》是由河南省文化廳主管主辦、傳奇故事雜誌社出版的一本以解讀歷史爲主旨,集知識性、品位性、趣味性爲一體的文化刊物。20xx年,《百家講壇》分爲紅、藍兩個版本出版。

《百家講壇》(紅版)以正說歷史爲主,強調探究歷史真相。同時,還將涉及地理、天文、文學理論等諸多方面。在20xx年,我們邀名家、專家,加大原創、首發;推出重量級人物,打造歷史經典;更系統、更系列,突出本刊的唯一性、權威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文學性和生活化並存,使刊物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

《百家講壇》(藍版)走出“正說”歷史侷限、弘揚深度悅讀、縱論社會生活。在“尊重歷史,兼顧藝術個性”的前提下,要求文章的寫作方式有進一步的突破創新:無論是資料的運用、觀點的得出,還是各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各種歷史事件的歸納總結等方面,均採用“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的合理取捨的表現原則,從而形成“以故事講人物、以人物講歷史、以歷史講文化、以文化講人性”。

《百家講壇》被人們所喜愛.它已不再是一書了,它深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自20xx年7月9日《百家講壇》欄目在中央電視臺開播.我之所以喜歡看百家講壇是因爲它介紹詳細,在講述歷史事件時還會介紹人物的一系列情況.比如易中天三國之庭審諸葛亮中開篇說:這是一場謀殺的指控,事情發生在一千多年前三國鼎立時期,涉案雙方名聲顯赫,涉案一方的諸葛亮被指控是殺害關羽的罪魁禍首.一直以來關羽兵敗被擒,爲孫權所殺,似乎在歷史上已經無可爭議.這一指控的提出不僅使關羽之死蒙上一層神密的面紗,也衝擊了諸葛亮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到底有什麼根據?諸葛亮和關羽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在開篇給人留一線懸疑,吸引讀者的目光.隨後,藉着一些文學記載,抽絲撥線,否定了這一荒謬的說法.有一位學者說:"諸葛亮胸懷天下,而關羽無疑是他攫取權利的最大障礙,"周思源教授說:"這個無疑,我覺得很值得懷疑,不是無疑,而是有疑,文章說諸葛亮胸懷大志,他曾經對徐庶等三個好友說`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朋友問他"你將來幹什麼?"諸葛亮笑而不答.這位學者就說諸葛亮難以啓齒.在劉備稱帝后,關張的地位就高於諸葛亮。

因此,對一心想要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在劉備身邊具有極強的排他性的小圈子,是他仕途的阻礙.周思源教授否定的回答:"胸懷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的優秀美德,以天下爲己任,這是普遍性的,爲國爲民做一些好事,不等於要做皇帝,也不等於要做宰相.諸葛亮曾自比於管仲,樂毅.兩位都是良相主帥,是國君的主要輔臣.主要是輔佐國君,而不是要當皇帝,是希望自己可以輔佐君王,成就霸業。"時人,莫許之."有人覺得他說大話,怎能和管仲,樂毅相比.諸葛亮爲什麼在這個問題上笑而不談呢?周思源教授如何回答呢?他說"關鍵就在於`仕進可至'這四個字,諸葛亮自比於管仲,樂毅這是理想,並不是已經做到了,可以做到也不一定做到,徐庶等三個好友你們最多隻能做到州和郡這樣的官職,是他不便說有點貶低朋友,另外,荊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不滿足於,那麼他也要等到鎮守荊州的關羽,幫他打敗東吳,他再收拾關羽,當時劉備他還未成大氣候,還不過成爲割鋸一方的時侯,他總共只有荊州益州,兩個地方,他的佔略地位超過益州,諸葛亮當時怎麼除掉關羽?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何況他沒有這樣的作案動機.諸葛亮真的想當惶帝,容易了,隨時可以找個藉口把無能的阿斗搞掉,他多次摔軍作戰,劉備去世後諸閣亮掌握軍政大權,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摔軍南征。一個有巨大政治野心的人最怕離開他的老窩,最怕別人也有野心,在你不在京師時,把你搞掉,而諸葛亮多次帶兵出征.他確實沒有野心.

後文,又以《諸葛亮受排擠嗎》爲辯題來解釋闡述觀點.諸葛亮借孫權殺關羽的可能性.時光的流逝,可以沖刷掉掩蓋真相的迷霧,穿過歷史的長河,人們對諸葛亮借刀殺關羽這一指控的探究不單純是對真相的執着,更不是名人效應的附和,而是如何去看待人們心目中那個原有的形象,當諸葛亮走下神壇,在歷史的顯微鏡下,他是否依舊是那個千白年來爲歷朝歷代所景仰的蜀國丞相.諸葛亮的高潔品質,偉大的人格,將志未酬身先死,都非常感動,可想而知,世世代代都非常敬重諸葛亮.從這可以看出在講述完後還有教授自己的闡述,想法.這也正是我喜歡看的另一個原因。

《家》讀後感 篇10

巴金先生的《家》,是我一直想讀卻又未曾去讀的,記得九年級有一篇叫做《家的序和跋》。我們的語老師在學習到這篇時,便將《家》的大致情節講給了我們聽,她說的是那樣吸引人,不禁讓我立刻捧起這本書讀。現在,暑假到了,我終於是有時間去讀這本書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封建大家庭中的各種事。有快樂的,悲傷的,令人痛苦的和不合常理的。各種令人憤怒的事的起因都是這個家庭中很多成員的腐朽落後。特別是由於高家祖父的一切所作所爲和太太們的煽風點火。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原當年的封建禮教是那樣可怕,以至於把人逼向死地。其實高覺新的內心並不壞,只是他不敢反抗家裏長輩的命令,可以說親手害死了自己所愛的人和自己的妻子。即便後他有所悔改,但事情都已過去了,後悔也不及。

其實我所一直認爲的家是可愛的,溫馨的,而不是像書本中描寫的那樣,束縛、順從、壓迫,那簡直是太可怕了。書中從頭至尾唯一一個具有先進的思想併爲之付出行動的人,當然,高覺民也是如此,但那是後的,是他在快要失去最親的人的情況下。我認爲既然是要反抗,就一定要是一開始,而不是非等到被逼無奈的境地後,再去反抗,到那時,即使爲時不晚,但給自己、別人不免付出很多痛苦。那麼就談談高覺新好了。

高覺新作爲思想進步,但行爲保守一類的代表,他的坎坷經歷常使人感到心寒。首先,他因順從而被迫不能與自己親愛的人結婚,這導致兩人後都痛苦不堪,所以導致後的他的愛人因痛苦不堪加疾病纏身而最終去世。再到後,又因爲老祖宗的死,他聽從家裏各種太太的話不讓自己的妻子在家中生產,最終導致妻子生下孩子便去世了。這是給他帶的多麼大的打擊啊!也是從這以後,他開始反抗了!其實高覺新的人物設定很巧妙,他既是擁有先進思想的後一輩,又是代表封建勢力的老一輩,他是不敢與家中的各位姨太,太太還有叔叔們作鬥爭的,因爲他承擔的是一個一家之主的責任,所以他所承受的已經夠多了,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已經盡了他的所能了,但這也並不意味着我們不怪他,因爲這個不敢忤逆大人的他,不知傷害了多少人。高覺新的事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有時需要放開自己,雖不說與家人唱反調,但也要忠於自己。

高覺民是一個進步人物,但他的進步還不夠明顯。他相對於高覺新,在行爲上,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有時,他也還是不能作出令人滿意的打算。他是一心一意的愛着琴,只是在有關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才站出反抗,太不正義了!但是,轉念一想,難道人不應該爲了自己,爲了自己所愛的人而去爭取嗎?我們也許又應該原諒他。可是我印象中的.高覺民卻有些懦弱,有事,面對弟弟高覺慧的責罵及嗔怪,總選擇沉默,面對家中大人的建議,也選擇沉默,當自己要被逼成親時,選擇的依然是去找三弟商量,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像是個無腦之人。其實也許應該讚揚他,要不是因爲他的堅持,也許高老太爺也不會那麼大發慈悲的放過他。高覺民讓我們瞭解到自己是要爲自己心愛的人所付出的,因此要敢於想家人或其他的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反抗,而不是整天鬱鬱寡歡,像個被囚禁的犯人。

高覺慧在書中就顯得較爲厲害了,從頭到尾他都在不服不滿,都在反抗。他反抗祖父,反抗大哥,反抗叔叔嬸嬸,他的生活從就只有反抗。哦,還有短時間內,鳴鳳帶給他的愛情的歡樂。覺慧他是一個永遠都跟得上進步思潮的人,不光是在思想上,更是在行動上,我個人認爲他與他的大哥,二哥相比,進步的不止是一點點。他會在祖父不允許他出門時,悄悄地跑出門,會在全家人都同自己作對時,也能冷着臉不理,在二哥覺民碰到難題時,勇敢的幫他解決,即便他也曾嘲笑過他。而這麼要強的他竟然也有過慘痛的一段經歷,那就是鳴鳳的死,這痛苦對於覺慧說是巨大而又短暫的。之所以說巨大,是因爲他曾深愛着這個少女,並且是因爲自己的不注意而沒能幫助這個少女而使他被迫跳湖致死。而短暫,便是因爲在當時的環境下,一個人的死,即便是自己愛的人,那也沒有什麼,那是隻夠人們傷心一段時間的。所以覺慧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了。高覺慧的故事告訴我們,反抗比起嘴上說說更爲重要,但是我們又是決不能將工作爲軸心而不去顧自己所愛的人了,兩頭兼顧,纔算得上精明瞭。

《家》是一篇震撼人心鉅著,裏面只是圍繞一個點展開進行討論,但是卻讓人覺得自己身處其中,貌似任何一個人都與自己有關,他們痛苦,自己也感到痛苦;他們快樂,自己也感到快樂。所以這本書是由內而外地擊垮了我,和衆多像我一樣的讀者。

何其慶幸,讀到這本書。

《家》讀後感 篇11

最近讀了武志紅的著作《爲何家會傷人》對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又有了一些認識,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包括武志紅,海藍,《靈魂擺渡》作者 ,教育行走理念的學者張文質,認爲認識自我得從童年開始。

"童年是一個人生命成長的背景,就像你腳下的土地,你一生都要從中汲取營養!土地的營養不斷地導向你生命的所有的部分。這種‘導’的過程從來不會中斷。所以,我們總要不斷地回到童年,重新從那裏汲取營養,汲取力量,汲取理解。這就是人類的一種非常獨特的生命態。"

這是教育學者張文質在說《保衛童年——基於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對話》中說過的一段話。童年爲一個人的一生奠定了基調,許多心理疾患也是在童年就埋下了禍根。被愛包圍的童年,快樂無憂的童年,將爲一生的幸福打下基礎。陪伴年幼的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和保護。

婚戀觀也是可以回溯童年的,有些人的婚戀觀就是修正童年的的錯誤。24歲的張麗在廣州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她愛上了大他三歲的同學王江,因爲王江符合她理想中的男人形象。張麗在廣州長大,她爸爸跟另外一個女人離家出走,直到她十六歲纔回家重新和媽媽複合。因此,張麗恨爸爸,她發誓一定要找一個和爸爸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再讓孩子重複我童年的災難!"而王江正是這樣一個人。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每個人至少要經歷兩次"誕生",第一次是從媽媽的子宮誕生,第二次是戀愛。每一次分手都是心靈的修復。在熱戀當中,我們會變成孩子,戀人也會變成孩子,我們一起退行到童年。這時,我們互爲對方的理想父母,又互爲對方的孩子,這是戀愛的關鍵期,這階段決定了我們是重複童年,還是修復童年。戀愛不只是兩個人的舞蹈,也是兩個家庭過去的舞蹈,因爲我們的舞步是在童年學會的。

回溯童年,童年的記憶總是有選擇性的,在許多人的心目裏,童年是用來裝點記憶的紋飾,但在文質老師的心裏,童年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其實說起來,還原到童年的時候,生活中有些處境是很苦澀的,有時候是很尷尬的,有的時候是很無奈的.!——我的父輩們,由於他們成長的、生活的、生存的極爲艱難的處境,他們生育了我們,也養育了我們,但是他們沒有好好地教育我們,更沒有很好地愛我們!但這一切的經歷,都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構成滋養!這種滋養需要我們不斷去回溯。只有在這樣不斷地回溯過程中,我們才能理解我們痛苦的緣由,才能從這個痛苦的緣由中繼續擴張我們思考的視野,把它放到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命運中不斷地去反省它。"

我們總是習慣記住那些傷害,那些不堪的悲傷的消極記憶,從而會學會了很好的僞裝,從不肯真正認識自己並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作家畢淑敏在《我很重要》裏更是高揚了生命的主體意識——"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着我們不重要。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着,爲光明在奮鬥着,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着。"所以,無論我是誰,我得成爲我自己,我爲自己重要地活着,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生命。

正確認識自己,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開始,面對問題不逃避,不對抗,不完美,才美。爲何家會傷人,爲何你會有痛苦的記憶,那就是沒擺正自己在家裏的位置,在一個家庭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夫妻關係,而並非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理清了這些關係,你就會不再控制子女,不再把他們攥在手心不肯適時放手,不會再抱怨父母,有些人一生之中都處在怨恨父母的情緒之中,而社會,學校,國家主流意識又告訴我們對父母要孝順,明明受了傷害,誰都不理解你,你自己也在埋怨與自責中糾纏,不分裂纔怪呢?而這種分裂又是沒有人理解的,認爲你是咎由自取。這當然是極端的例子,更多的是爲什麼有些人會不相信愛情,會婚姻破裂,婚姻之所以容易成爲愛情的墳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是我們過去家庭模式的複製。會遭遇各種負面情緒困擾,好好回溯你的童年經歷,回溯你的成長經歷,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你的人生閱歷中,特別是青春期以前。

願每個人都健康快樂地生活,從認識自己開始,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出發。

《家》讀後感 篇12

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講的是一個在封建制度下的一段家族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不同的人因有着對社會不同的認識和反抗而帶來的不同的命運。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當時覺悟的人是少數的,大部分人是不幸的。

有覺悟的人勇敢的熱情的反抗制度反抗命運積極熱情的存活着,就像是覺慧一樣的存在。而不幸的人在現實面前選擇了逃避、妥協、屈服,喪失了自己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了,就像是覺新一樣的存在。曾經有無數的爭議,讀者都在猜測說這本書是巴金自己的家族史,是自傳,人物也帶有一定的現實對照性。可現在看來,無論是與否,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成功了,它的真實性和現實性深深的感染着每一個讀者,爲這過去的可愛的生動的做了不必要犧牲的人們而悲哀而痛哭,爲這無抵抗主義和作揖主義的軟弱人們的憤恨,爲這睜眼看社會的人道主義者的覺醒而激動。

這個家族裏所發生的事情正是整個社會的人們所經歷着的事情,他們具有着相同的普遍性。在書中,明顯的存在着兩代人的生活軌跡。一代是以太祖爺爲頭的老一輩。一代是以覺慧爲頭的年輕一輩。他們中的人有着相似性卻又有着各自的不同。在過去,太祖爺是一家之主,他的命令是不能違背的不可抗拒的,它代表着封建制度的專制性。而後來呢,它遭受到挑戰了,新一代的子孫勇敢的打破了被束縛的枷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一種社會的前進性,可誰又能看見,在這艱難的前進中是腳踩在無數冤屈靈魂的屍體之上行進的呢。

每一條新的道路和探索總是艱辛的,每一個在時代思想交替的時期中的人們總是處境艱難的思想掙扎的。在書中體現最明顯的是長子覺新,理應說他應該有着一個明媚的未來,尖子生、出國深造、找一個相愛的姑娘結婚生子。然而命運卻帶他走向了另一個世界。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自己並不愛的女人、一個沒有歡喜也沒有悲哀的情緒。他沒有一句反抗的話也沒有反抗的思想,不用反抗的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對環境的逆來順受與軟弱感讓他得過且過,尤其是在服從的基礎上得來的也東西也還算安穩和平。

就算曾經在思想上他是痛苦的憤恨的,他也曾奮鬥過,可行動上他終究是妥協了,放棄了曾經的關乎青春的熱情和幻想。與他處境相類似的還有三老爺克明,雖然出國留過洋,後來是省城的著名大夫,但在封建制度面前依舊保持沉默,無所反抗。他怕爭吵怕鬥爭所以妥協求那一點點的安穩。他們是矛盾的,在做着自己內心不認同也不願意做的事情,成了這個社會的傀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覺慧,他從來都熱血沸騰的,上學堂,支持對禁足的解除、支持剪短髮,支持新思想,辦報刊,與外省同樣熱血青年取得聯繫等等。

他清楚的看到家道的衰敗和可愛的人們不可阻擋的走向滅亡的道路,但他卻無能爲力,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墜入生命的谷底,再沒有生的痕跡。他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是清晰的並且一寸一寸的`在他體內生長的。在失去自己最愛的女人——鳴鳳的時候,在看着梅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凋謝的時候,還有大嫂因爲可笑的封建禮教和迷信斷送生命的時候,他是憤恨的甚至是處在情緒爆炸邊緣的,不能容忍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發生,刺激着他的神經遷怒着他的靈魂,更加堅定了他要從這個家逃離的想法。

只有逃離了這個家,他才能得到身體上靈魂上的解脫,最終,他也做到了,在船上回首時,對這個家道了聲再見,對這個舊社會道了聲再見,就向着那廣闊的前方光明的前行了。作爲一名女性,在看到文中女性的遭遇的時候,真的會思考一下作者藉助琴的口所問出的那兩句:“難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嗎?”“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了幸福呢?”隨着社會的發展,她們不公平的命運在被反覆的遭到質問,新一代女性的呼聲正在被同代無數姐妹們呼應着。這是希望的火花,是不滅的精神,是女性青春爲自己綻放美麗的象徵。

正如巴金先生自己在書中寫的那樣,他們其實不僅是他們個人了,更是中國社會中一羣人的代表。這樣的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歷史是代表着無數個同樣家庭的遭遇的。看的讓人心痛且有着一種無力感,但最終我們看到的是人們正走在一條道路上——衝破這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建立新思想。雖然路途艱難卻不斷前行着,並堅定的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家”是酷似沙漠般寒冷的孤獨的家,是舊的封建制度下的家,不要也罷,總會有新的社會風氣注入,更換着世人的血液建立着一個溫暖的和諧的家的。

《家》讀後感 篇13

讀完了《家》的最後一頁,一股激流仍在心中涌動……

我覺得書中最有魅力的東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覺慧一羣象徵着一端,覺新連同老太爺一羣象徵着另一端。關於覺慧的個性,第三回就已經明顯了——幼稚、叛逆、熱情。剛在督軍暑懷着滿腔激情抒發了多時積累下的憤慨,卻又在家裏和老太爺吵上了一通。於是,覺新的話語在旁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爺爺跟你說什麼話,你只要不聲不響地聽着,讓他一個人去說,等他話說夠了,氣平了,你答應幾個‘是’就走出去不是更簡單嗎?”好一次矛盾,好一次思想的撞擊。

說到覺新,便讓我想到了梅——在覺新知道自己的訂婚日後,“他絕望地痛哭,他關上門,他用鋪蓋矇住頭痛苦。他順從了父親的意志,沒有怨言。可是在心裏他卻爲着自己痛哭,爲着他所愛的少女痛哭。”在父親告訴他要去西蜀實業公司,在他面臨着一生的理想被強制剝奪之時,“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裏打轉:‘一切都完了。’他的心裏藏着不少的話,可是他一句也不說。”又是矛盾,又是思想的撞擊。

終於,新、慧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達到了高潮——那是在第三十一回覺慧勸覺新幫助已被強制訂婚的二哥與他真愛的琴結婚的段子——“‘你爲什麼這樣生氣?他們只曉得他們的意志應當有人服從,所以你二哥的反抗也沒有用。’‘沒有用?你也這樣說?怪不得你不肯幫助二哥!’‘我又有什麼辦法呢?’覺新以爲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你不記得爹臨死時是怎樣把我們交給你的?你說你對得起爹嗎?’”覺新被擊中了傷處,“‘我如果處在你的地位,我決不像你這樣懦弱無用,我一定會親自斷了馮家的親事!”覺新這時早已抽泣起來,最後,“‘你真是個懦夫!’覺慧這樣地罵了哥哥一句,就走開了。剩下覺新一人,房裏十分孤寂,十分陰暗,空氣沉重地向他壓下來……”是的,多麼激烈與深沉的矛盾啊!覺新的懦弱不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與無謂的犧牲多對得起爹一些麼!而如果繼續下去,琴不將是第二個梅麼!我彷彿也陷入了一片孤寂,在無邊的黑暗中思考……

這種由矛盾所導致的黑暗是讀《家》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的,然而《家》中卻會時時在那些空隙之處讓你看到火光。思維突然遊走到了梅與覺新妻子的'那個段子——“‘梅表妹,我明白你的心事。’她覺得自己也要哭了。‘我知道你們兩個當初感情很好。…他當初真不該娶我。…現在我才明白他爲什麼那樣愛梅花…’……‘…大表嫂,你想,我的痛苦,又向哪個傾訴?沒有一個願意聽我訴苦的人。我的眼淚只有往肚裏吞……杜詩說: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然而要不使我的眼枯,我的心又怎能安放呢?…最近眼淚少很多,可心卻常痠痛不止,好象眼淚都流在心裏似的…大表嫂,你不要爲我悲傷,我是不值得你憐惜的……’這盪漾着一個不幸的生存的悲哀,訴說着一段悽哀的故事,它們一字字、沉重地壓着瑞玉溫柔敏感的女性的心。她忽然微笑了,是淒涼的微笑,感動的微笑。她把兩隻手壓在梅的肩上‘梅表姐,我真是喜歡你。我恨不得把心也交給你…以後就認我做你的妹妹罷…只要你過得好,我心裏也高興…你答應我你要常常來,這纔是你不討厭我,而且原諒了我…’……”

在矛盾中,友情、親情、愛情以及那所有包含着美好、善良以及那所有值得感動的東西好似一股股暖流滌盪着這片孤寂,使黑暗中得以浮現出躍動着的星光。而隨着小說線索的行進,這光也似乎更亮了。

……老太爺剛罵完了克安,“他衰弱地躺在這裏——失望,幻滅,黑暗。沒有人分擔他的痛苦和孤寂,這時候他才明白他在這個家庭裏的真正的地位了”——一切太遲了……在他臨死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來到了那個房間——“他把眼睛埋下去看覺慧,他的嘴脣動了,瘦臉上的筋肉弛緩地動着,他好象要做一個笑容…‘你來了。他…他……馮家的親事不提了。……你們要好好讀書。唉,要……揚名顯親啊。我很累……你們不要走。……我要走了……’他閉了口,手冷了……”

又一個人死了,是瑞玉,是在臨產時……終於,“覺新的兩眼突然放出光芒,用他平日少有的堅決的語調說‘我說過要幫你的忙,我現在一定幫你……我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做……’……他忽然自語:我們這個家需要叛徒,我一定要幫三弟成功。你們看着罷。家裏頭並不全是像我這樣服從的人!”

有很多人因爲黑暗而死,而那些留下的,那些在黑暗與矛盾中潛行着的人卻分明有着一股激流在推動着。這股激流因爲矛盾而真實,因爲矛盾而珍貴,因爲矛盾而深沉,因爲矛盾而被賦於真正的內涵——我又一次被感動了,因爲就在那個年代,多少還有一個不小的羣體在這股激流中尋找着新的自我,彌補着情感與思維方式的不足。在黑暗與矛盾中,那些被激流鼓舞着的人,有的勇敢地保護着自己青春的棱角不被抹去,有的即便被抹去了卻又最終找回;然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確是這股激流在本質上教着一代又一代崇高而理性地探求着所有的事與物,追求着理想,追求着自我價值的一種嶄新的體現。因爲追求,因爲崇高,這股激流才永恆地感動着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息……

……那一天,覺慧乘上了船。船下的激流將把他帶向未知,帶向一個新的起點。“他最後一次把眼睛掉向後面看,他輕輕地說了一聲‘再見’,仍舊回過頭去看永遠向前流去沒有一刻停留的綠水了。”

我實不忍心不把《家》中一切值得思考的段落列舉於此,但也只有真正讀到《家》的每一句每一字後思維纔會真正有所感悟,心靈纔會真正有所感動。也在此真誠地希望這股激流在所有人的心中永不停息!

《家》讀後感 篇14

正如於丹教授所說“只有清楚地瞭解自己的內心,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點,才能夠去善待別人” ,我們總在怪別人不理解自己,可是我們何嘗想過,其實自己也不認識自己,我們雖然無法向莊子那樣,夢到自己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從而得出“究竟是自己做夢化爲蝴蝶了呢?還是蝴蝶做夢化爲了自己了呢?”的想法 ,但是我們可以向莊子學習,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推斷所有的事物,只有真正認清自己,纔會懂得如何認清他人,而不必把自己的方式強加於人。在當今社會上,不認識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而把自己的方式強加於人得更是數不勝數,小到家庭,大到社會,每當產生矛盾時,就必然有爭吵,自然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正如混沌的開竅,漁網教子的方式,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的自知之明是如何重要,而我們又要如何能做到自知之明呢?于丹說:唯有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雙靈魂的眼睛,始終審視自己。從認識你自己,到傾聽你自己,到涵養、孕育你自己,這是一個美好的人生歷程,通過莊子,通過於丹,我更加認識了自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不外化。所謂的“外化而內不化”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外表隨物變化,而內心有所堅持,凝靜不變,而“內化而不外化” ,說的是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人的內心應該堅持住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我們生活的時代時時刻刻在變化着,漸漸地,很多人把持不住誘惑,過分追求名和利,看看那些貪官,貪一點又一點,最後落得坐牢的下場,如果他們能堅持住自己心中的尺度,時刻提醒自己不被外在影響,那麼也不會在監獄中度過餘生。我們再來看看小悅悅事件,越來越多的扶人遭官司的事件讓人們漸漸對自己的行爲產生質疑,更對這個社會產生質疑,於是,更多的人變得冷漠,對身邊發生的事件視而不見,小悅悅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面對那麼多變數,究竟還有多少人能繼續堅持自我?現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對千變萬化的外在

世界而內心不變,如果我們沒有內心的定力,就會隨波逐流,桀驁不馴,本着內心的寬容和洞察,隨遇而安,不與世爭,這樣的話會少了很多紛爭,少了很多矛盾。

莊子面對生死的態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絕不找死,第一點我無法參透,更加做不到,死對於莊子來說彷彿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他在《大宗師》篇裏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子桑戶死後,子情張和孟子反一個在編輓歌,一個在彈琴,對着子桑戶的屍體唱歌。在現代,我從來沒聽說過有誰會這樣做,當初我爺爺去世時,我只知道哭,只知道自己以後都沒有爺爺叫了,我想,如果誰在辦喪事時又唱又跳,說不定會被罵沒良心吧。雖然我無法向莊子那樣談笑面對死亡,但是我絕對贊同他的不找死,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如此美好,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爲何要輕生呢?即使對這個世界有多麼地不滿,但只要我們活着,活着就有希望,還記得那個故事:一隻小蜘蛛在往牆上爬,爬着爬着,前面有一塊湮溼了的雨跡,小蜘蛛一爬到潮溼的地方就掉了下來,然後,這個蜘蛛又從牆角開始爬,再爬到有個有雨溼的地方又掉下來了,如此一遍又一遍,周而復始。蜘蛛都懂得不屈不撓,我們爲何要輕易輕生呢,再想想司馬遷的忍辱負重,想想霍金受病魔的折磨,想想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我們還有資格輕生嗎?!這個世界還是充滿精彩與希望的。

通讀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這是一種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纔是真的細膩意境。於己於人,無論在何種崗位上,環境只是一種需要順應的外在世界,需要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並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我們充當的任何一個角色都需要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爲我們已經做到盡心盡力。而作爲一名平凡普通的政協人,我最大的快樂,就是用自己樂觀豁達的心態去感染周圍,讓大家感受這份真誠的快樂。

芸芸衆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人人會在這個世界上遭遇危險,面臨困境,會在一些突然而來的變故中從遭遇內心的挑戰,如何去做到處變不驚?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複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 道家提倡,活在當下。也就是說,儘可能的做好現在的事情,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纔可能獲得一個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