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

讀後感2.6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差不多先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可笑:白糖和紅糖差不多,山西和江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自己找錯了醫生,請來牛醫,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與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明。”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上可差的太多了。”

但我冷靜下來又一想,還笑別人呢,我自己還不是這樣嗎?課外語文考試時把“休息”寫成了“體息”,白白丟了一分,卷子發下來了,我還不是認爲差不多,不應該減分,還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寫成“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後寫道:“無數的人都以他爲榜樣,於是人人都成爲了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要驚呼,這怎麼能成呢?如果打仗時,部隊潛伏在敵人後方,準備發動襲擊,這時如果有人動一下,如果咳嗽一聲或倦曲一下腿,就可能會造成全軍覆沒;發射衛星,如果科學家計算時小數點錯一位卻又認爲差不多而不糾正,結果衛星掉下來,那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啊…。

我們不能成爲“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2

寒假裏,我無意中讀了一篇文章——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讓我感觸很多,我們來分享一下吧!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差不多先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買東西不顧質量,把紅糖買成白糖;學習不思進取,陝西和山西不分;工作敷衍了事,十等於千;就連自己病重,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也認爲牛醫和人醫差不多,臨死前居然說:“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他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認真呢?”最終因爲“差不多”這樣的毛病而一命嗚呼了。

這讓我想起了前蘇聯“聯盟1號”宇宙飛船,由於“差不多”導致的種種失誤而造成的宇宙飛船和宇航員失事。

在差不多先生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我的影子。書寫不認真:“兒子”少寫一橫居然寫成“兒了”,“0”寫成“6”,“9”寫成“4”;計算馬虎:加號看成減號,加法算成減法……

通過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凡事不能差不多,一旦差不多,什麼事也幹不好,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以後我要認認真真學習和做事,絕不做第二個“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3

近代的很多文章都揭示過國人的劣根性,胡適的這篇《差不多先生傳》另闢蹊徑地採用了獨特的寫法,即用樸素簡練的白描,兼用嘲諷和誇張的手法,描寫出了國人此時的這種“病”。

這篇文章是差不多先生的畫像和生平傳記。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來描述這種毛病,他將這個人叫“差不多先生”,這位先生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對他來說,紅糖與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陝西是差不多,火車發車遲與晚差不多,看病找獸醫也差不多,最後白白搭上了性命,諷刺意味十足。整篇文章寫作手法輕鬆活潑,這種手法秉承了胡適先生一貫的溫和作風,但是其談論的問題卻是非常不輕鬆的。差不多先生雖然死了,卻爲很多人崇拜,認爲其不計較,看得破,想得通,是有德行的人。對於這種偷換概念的誤讀對於社會的影響,作者表示了深深的擔憂,想用文章來警醒國人——這是一種病。文中的幽默諷刺手法讓這篇文章成爲了善意的規勸,而不是激烈的口誅筆伐和抨擊攻訌,這也是文章的很大的特點。

這種差不多精神已經成爲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一種陋習,想要根除實在相當不易。現代社會這樣的人還有大把的存在,他們感覺一切都是無所謂的存在,這是一種無追求的.,無追求的,不求上進的壞風氣,我們應該時刻警惕,摒棄壞習慣。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4

《差不多先生傳》是我國著名學者胡適先生的一篇傳記題材寓言,文章諷刺了當時中國社會那些處事、處世不認真的人。《差不多先生傳》中說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很不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他經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由此我想到,在我們的企業也一定會有爲數不少的差不多先生。工作當中含糊不清、得過且過,這種事情發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帶來的附加影響各不相同。如果發生在行政、後勤等部門,例如:辦公室打掃的不乾淨、資料整理的不夠規範、庫房亂七八糟,他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定位,會限制你職業生涯的進一步發展。要是發生在安全生產第一線,試想,如果作業車輛維修以後輪胎的螺絲沒有擰緊、車間機電設備的連接部件焊接質量參差不齊,後果難以想象,帶來的影響或許更加直接、更加難以承受。所以,這麼多年來,公司纔會狠抓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個人認爲,任何一家企業,無論你的制度如何健全、管理多麼完善,決定安全的關鍵因素一定是以人爲本,只有把所有的差不多先生鍛造成標準化尖兵,企業的安全發展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5

今天,我去新華書店,看到書店門口推出了新書《差不多先生》。我進去粗略的翻了一下,還行,就買了吧!

回到家,我仔細的看了起來,真令人發笑:熊貓和貓差不多;紅豆和綠豆差不多;紅糖和白糖差不多;江西和江南差不多,就連他死時,他的家人請錯了醫生,請來獸醫,他也說差不多,還有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他斷斷續續地說:“活人與死人差…差…不…多,萬事業…只…只…只…求相似,不求……求精…確…確,別……別…別…太…較…較…較…較…較真…真…真…了…………。說完,便嚥了口氣。我心想:這人太傻了吧,人活着與死了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一些東西表上看差不多,可實際卻差得太遠了。隨後,我又陷入了沉思。

我就是這種“萬事只求相似,不求精確”的人呀,“體息”和“休息”差不多,“路斷”和“路段”差不多,“切除食指”和“切除十指”也差不多,如果醫生在做手術中,把切除食指“當成了切除十指”。那病人要受多少罪呀!

書的結尾還說:“從此以後,人人都變成了差不多先生。”我讀完這本書,又聯想到:如果人人都變成差不多先生,那將是怎樣一副嘴臉。所以,我們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什麼事都要精益求精,不學差不多先生,覺得萬物都差不多,可一比較,差得遠呢。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傳》,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太可笑了:白糖與紅糖差不多,山西與陝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生,他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與死人差不多,不要太精確。”哪有怎麼傻的人呢?我忍不住笑了,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上可差多了!

但我冷靜下來又一想,還笑別人餓,自己還不是這樣的嗎?2年級有一次考試時把“休息”寫成了“體息”,白白丟掉了一分,卷子發下來了,我還認爲差不多,不應該減分。還有一次,我寫日記時,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當時還以爲差不多,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現在想一想,如果是醫生在開處方時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後寫“無數無數的人都學習他的榜樣,於是全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女士)。”“天哪!”,我忍不住要驚呼,這怎麼成?打仗時部隊潛伏在敵人後方,準備發動襲擊。如果有一個人動一下,如咳嗽一聲或捲曲一腿,就可能會造成全軍覆沒;發射衛星,如果衛星掉了下來,那會砸成多大的損失啊!........

看來物品們做事情是要處處求精,越精越好,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樣。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如此。

……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傳》,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是可笑:白糖與紅糖差不多,山西與山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與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確。”“哪有這麼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上可差太多了!”但我冷靜下來又一想,還笑別人呢,我自己還不是這樣嗎?考試時把“休息”寫成了體息,白白丟了一分,卷子發下來了,我還認爲差不多,不應該減分;還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當時以爲差不多,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現在想一想,如果是醫生在開處方把“切除食指”寫成“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文章最後寫“無數無數的人都學習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要驚呼,這怎麼成?打仗時部隊潛伏在敵人後方,準備發動襲擊,如果有一個人動一下,如咳嗽一聲或捲曲一下腿,就可能會造成全軍覆沒;發射衛星,如果科學家計算時小數點錯一位又認爲差不多而不糾正,結果衛星掉了下來,那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啊!看來,我們做事情是要處處求精,越精越好,不能象差不多先生那樣,事情才能成功。

達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如此。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胡適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傳》。有一位先生姓差名不多,叫差不多,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他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何必太完美呢?”

差不多先生,因爲凡事只要求差不多,把自己的命都送了。可最讓我心寒的是,他死後,大家居然都稱他爲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還送他一個法號“圓通大師”。

我覺得,“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不是一種好德行,是一種懶人的行爲。就像我們身邊的一些小朋友做題目時,只要答案差不多,也不問爲什麼要這麼做,交上作業就完事了,可到了考試時,題目稍稍有一點改變,就不會做了。還有些小朋友,像我,做完了作業也不檢查,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追求那麼完美,關鍵時候就鬧笑話了。這不有一次我就把“俄羅斯”寫成了“俄羅欺”,把“太陽”寫成了“大陽”,差不多先生真害人不淺啊!

胡適先生寫得真精闢,如果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國就成了懶人國。

我希望我不會成爲懶人國的一員,我希望差不多先生的“美德”隨着差不多先生的逝去而永遠消失。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是可笑:白糖與紅糖差不多,山西與陝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和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確。”“那麼怎麼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上可差太多了!”

但我冷靜下來又一想,還笑別人呢,我自己還不是這樣嗎?考試時把“休息”寫成了“體休”,白白丟了一分,卷子發下來了,我還認爲差不多,不應該減分;還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當時以爲差不多,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現在想一想,如果醫生在開處方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病人要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後寫“無數無數的人都學習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天那!”我忍不住要驚呼,這怎麼成?打仗時部隊潛伏在敵方後方,準備發起襲擊,如果有一個人動一下,如咳嗽一聲,就會全軍覆沒;發射衛星,如果科學家計算時小數點錯一位認爲差不多而不糾正,如果衛星掉下來,那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啊!……

看來,我們做事情要處處求精,越精越好,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樣,事情才能成功。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如此。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0

這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傳》,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是可笑:白糖與紅糖差不多,山西與山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與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好太精確。”“哪有這麼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上可差太多了!”

但我冷靜下來又一想,還笑別人呢,我自己還不是這樣嗎?考試時把“休息”寫成了體息,白白丟了一分,卷子發下來了,我還認爲差不多,不就應減分;還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當時以爲差不多,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此刻想一想,如果是醫生在開處方把“切除食指”寫成“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後寫“無數無數的人都學習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要驚呼,這怎樣成?打仗時部隊潛伏在敵人後方,準備發動襲擊,如果有一個人動一下,如咳嗽一聲或捲曲一下腿,就可能會造成全軍覆沒;發射衛星,如果科學家計算時小數點錯一位又認爲差不多而不糾正,結果衛星掉了下來,那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啊!……

看來,我們做事情是要處處求精,越精越好,不能象差不多先生那樣,事情才能成功。到達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如此。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1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差不多”先生》的文章。

裏面的“差不多”先生和我們一樣,一雙眼睛一隻鼻子,加上一張嘴巴,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但他爲什麼叫“差不多”先生呢?原來是他凡事都講究差不多:媽媽要他買紅糖,他卻買白糖;陝西說成了山西;在銀行當營業員的時候總把“十”寫成“千”,“千”寫成“十”……最後他生病的時候居然請了個牛醫,“差不多”先生便一命嗚呼了。“差不多”先生的這種行爲真讓人感到可笑。買紅糖買成了白糖,沒什麼大不了。但如果把陝西說成山西或聽成山西,可就差之千里了!假設一個人要去陝西,而火車售票員卻聽成了山西,給了他一張去山西的票,結果不得而知。

更令我氣憤地是“差不多”先生在臨終的時候說的最後一句話,說姓“王”和姓“汪”的差不多,醫生和牛醫也差不多,爲什麼我卻快死了呢?看到這裏,我的肺都快氣炸了。如果說“差不多”先生生前說了很多關於“差不多”的話,我們還可以諒解;可他快死了還在說“差不多”,並對自己生前的作爲隻字不提,不承認自己的過錯。我覺得這位“差不多”先生真是可恥!

聯繫生活,還有很多差不多先生:醫院裏給病人開條子,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我們可以想象病人當時的痛苦;給病人打的針是注射過艾滋病的針,便會使一個健康的人患上艾滋病!讀完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凡事要認真仔細,不馬虎,不粗心,才能辦好每件事。我們,可不能當“差不多”先生!差不多;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2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不管胡適先生是用辛辣的筆跡描述人物性格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後悔。歸根結底,把做人、做事都做細是個人責任感問題,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就是能做好本職工作。

在日常的安全檢查工作中,發現設備上的安全防護存在小的問題,而自認爲只是小問題,不會發生安全事故;或者是設備上的一個緊固螺栓沒有擰緊,感覺只是一個螺栓沒擰緊,還有五個螺栓沒有鬆動,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太認真。時間長了,思想麻痹了,意識放鬆了,終究會由小問題轉變爲大的安全隱患而導致發生安全事故。在特殊工種操作證的審覈工作上,起重機械指揮操作證Q3與行車工操作證Q4同樣是Q,僅僅是3與4的數字不同,但是起重機械指揮工與行車工的工作性質存在本質上差別,

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做任何事不光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身邊的人負責,安全工作上,要有“零容忍”態度,產品質量上“零偏差”的工作責任。那麼,我們要說,每個人活着就要活出精彩、活出價值,要勇於思考,尊重原則,有感受,有追求,堅決不做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3

今天,我讀胡適先生的《差不多先生》,感覺真是好笑,同時對我的觸動也很大。山西和陝西差不多,獸醫和人醫差不多,死前居然說:“死人和活人差不多”。

唉!這位先生還真有意思呀。突然,我覺得這位差不多先生很熟悉啊,好象是我的縮影,我自己就經常有這樣的毛病,我常常把休息寫成體息,把食指寫成十指,幸虧我不是醫生,要不病人可就慘了。一筆之差, 表面雖然看着差不多,但實際就差十萬八千里了。我來舉個例子吧! 就山西和陝西吧,一個面積是143萬平方公里,一個是84萬平方公里,一字之差,這面積可就差得多了!

通過看這本“差不多先生”的註釋,知道:原來胡適先生開始也是這麼個人,他的家人一起勸他,他也意識到了差不多的危害,終於胡適先生改掉了這個毛病,爲了讓大家不要向自己一樣,特地寫了《差不多先生》這本書,提醒大家引以爲戒。

我下決心也要改掉我的差不多的毛病,凡事都要做到認真,請大家監督我,同時我也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學差不多先生啊。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4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差不多先生,做什麼事都很馬虎,告誡我們凡事都不能差不多,不然後果會釀成大錯!

當我看到差不多先生在一個錢鋪裏做夥計,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罵他,他還笑嘻嘻地說:“千字比十字只多了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看到這裏,我覺得差不多先生對工作的態度,很不認真!做事,也很馬虎。如果算賬,本來只要給十塊,結果給了一千塊,麻煩就大了。

突然,我想到了我們班上有位同學,寫名字只寫兩個字。有一次,寫課堂作業,他只寫了後面兩個字,以爲老師會認識。結果,他寫完後,交給老師的時候,老師看了看他的名字,生氣地大叫:“你呀!寫個名字都寫成別人的名字去了!還有,你爲什麼只寫後面兩個字?你以爲你是誰啊?”他不明白,嘴裏嘟囔着:“我怎麼寫成別人的名字了呢?反正差不多就是了呀!”

以後,我們凡事都不能用“差不多”,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擺正姿態,做到對工作和學習等任何事情,認認真真,盡職盡責!

《差不多先生》讀後感15

今天,我讀了胡適寫的《差不多先生傳》,覺得差不多先生實在是可笑:白糖與紅糖差不多,山西與江西差不多,就連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錯了醫生,請來了牛醫,也認爲牛醫與人醫差不多,死前還說:“活人與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確。”“哪有這麼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嗎?表面上差不多,實際差得太多了!”

但我冷靜下來想了一想,還笑別人呢?自己還不是也一樣嗎?在上次的考試把“休息”寫成“體息”,白白丟了一分,卷子發下來,我認爲差不多,不應該減分;還有一次,在做媽媽給我買的練習卷中我把“切除食指”寫成了“切除十指”,當時認爲差不多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現在一想,如果是醫生做手術把“切除食指”當成“切除十指”那病人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後寫“無數的人都以他爲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天哪!”我忍不住要叫道“我的上帝啊!”如果科學家計算時小數點錯一位卻又認爲差不多而不糾正,結果衛星掉了下來,那麼造成多大的損失啊……

看來,我們做事情要處處求精,越精越好,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樣,事情才能成功。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如此。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