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老子》讀後感8篇[實用]

讀後感1.7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子》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子》讀後感8篇[實用]

《老子》讀後感 篇1

如果說,半部輪椅可以治天下,則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

李約瑟說,中國文化就像一顆參天大樹,而這顆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可以見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奇葩。讀了《老子》,我只能說是讀了《老子》,理解了這部鉅著中的皮毛罷了。對於自己,只能說,選出幾個特有感想的來說。

《老子》開篇爲我們講述了“道”,道產生了天下萬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奧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創生萬物的本原。《老子》中認爲宇宙萬物的本原是“混而爲一”道。這與古希臘的很多哲學家的想法很不一樣,泰勒斯認爲萬物的本原是水,亞里士多德認爲火是萬物的本原,乃至後來在科學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出現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這一說,讓我不禁思考:在古代中國,爲什麼會認爲道這虛擬的東西是萬物的本原,而不是跟西方所說的某一特定的物質。難道是文明的本質性不同嗎?“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其實,客觀世界就是矛盾對立着的,可人們卻因爲自己的主觀,有了所謂的美惡、善與不善,這纔有了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等等。可在《老子》裏面,“有無相生,難以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每個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對立面的存在來體現了。也許,這就是我們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這是家喻戶曉的一句經典了,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呢?老子以水來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不就是說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樣,那麼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卻不與之爭。這纔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會,爭權奪利,趨炎附勢,哪能體現善呢?又還有多少人做到無私呢?老子認爲“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長生。”由天地之長久存在,是因爲天地如此無私的奉獻着自己。所以。老子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由於自己的無私,最終成就了自己,如此都偉大呀。其實,《老子》裏講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歡的。關於爲人處世的哲學:“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爲人之道,要求行事須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過,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一個度,應該適可而止。人們不可“盈”,一個人在成就功名之後,就應當身退不盈,纔是長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道之偉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萬物之母呀。老子的《老子》,是那麼深奧,又是那麼深不可測,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顆星,都在這偉大的道里面,渺渺衆生中的我,是多麼想了解這偉大的道呀,只有繼續努力地學習着,才能越來越接近“道”。慢慢地瞭解道,如同數星星般,無窮無盡。 《

《老子》讀後感 篇2

在假期中,我讀了《老子》一書,談不上什麼理解,只能說是一些感想、體悟。《老子》雖然並不是專門論述教育的文章,但是裏面仍然有很多關於教育的思想。它意蘊深遠,讓人思考,常讀常新。

將老子的思想轉換到教育中來,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張清靜無爲,順其自然,這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異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應該順其自然,而不過過分強調主觀意願。教師的權威應該不被兒童感知到,這纔是最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雙方都要處於謙虛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在我們這個年代應該進行批判性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上,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走神,當然可以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聽講!”老實膽小的可能嚇一跳,趕快坐好,但過一陣可能又故態復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會臉色不善,甚至嘴裏咕嚕咕嚕地嘟囔,雖然老師是好意,但傳遞到學生心裏卻成了惡念,課堂的氣氛就有了火藥味。有時課堂上學生竟然和老師頂嘴,僵持起來大家都下不了臺。學生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老師“曲則全”,表揚旁邊的同學來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請走神者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擊地暗示一下,同樣是批評提醒,轉一個彎,大家心平氣和,彼此相安無事,這樣豈不是更好?

老子認爲,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着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爲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對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態,不要過分關注榮辱得失。這樣的話,才能做到通過無爲達到有爲,通過不爭而沒有人與之爭。

低頭靜想,學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揮棒去質疑解難。他們還會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嗎?

教育,是要遵循規律的,就像道德經裏所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萬事萬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靜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順應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盡力而爲,順其自然。

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教育也是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老子所說:“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在書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從自然現象引到社會道理。在論述君主要居於百姓之下就是因爲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逐漸丟失了這種敏感。我們缺少了從細微處看道理的能力。這是一種洞察力,也是一種理解力,更是一種闡釋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鍛鍊。

《老子》讀後感 篇3

今年春,忘了是幾月幾日,先生拿出三個紫砂杯,讓我從中選一個,說是在文化城那邊買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個上有“修心養性”字樣的杯,蓋上還有一個小“太極”。由喜讀《道德經》到偏愛與“道”有關的書和物,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老子》第二十八章我覺得對“修心養性”是有幫助的,他教人順乎自然、安守清靜、無爲、不爭之心、爲天下式。二十八章曰: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

如要解釋這段話,就是說:

知道要用雄(剛強)的手段保護自己,可卻不與人爭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順),這樣,就會如天下溪流歸注,得到天下人的歸服,最高的不變的德不離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達到純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兒是神的肯定”之說。

知道要顯露表現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卻不與人爭表現,而甘願隱伏,甘居黑暗。這樣的人能成爲天下人的榜樣和典範,其最高的不變的德不會出差錯和過失,而能返樸歸真,迴歸於純天然而與道合一(無極乃太極之母)。

知道光榮和富貴的一面,卻不與人爭光榮與富貴,而甘居恥辱和平常。這樣的人心胸開闊,得天下人的歸服,其最高的不變的德是充足的,更能復歸於萬物的本來,樸是至真至純的'。

樸被破壞,樸散成爲具體的器物。聖人在樸被破壞的基礎上,以渾樸的原則建立管理和領導,所以,善治和完美的管理是順天道,使萬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從無爲而無不爲。

老子主張順乎自然,一切不要勉強。人工有損自然,因爲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驅迫,而不自主的在那裏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麼?便是萬能的天道。所以人當服從天道,不能自作主張。莊子說:“吾在天地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

老子主張清靜無爲爲人道之極軌,守不爭之德,守住清靜、柔弱、抱一、寡慾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則修行。我們凡人如照此修心養性,對身心健康是大有好處的。

今天中午聽一位醫生談某文章上說,把病人分兩組:一組服藥,一組學《道德經》,幾個月後,學《道德徑》這組的療效好過另一組;我想,這可能就是人們說的,心病(煩惱心)還需心藥治。人迴歸於自然之心,也就無所謂心病了;這也就是佛法講的清淨無染之本性,本性清淨無染,何來心病?

《老子》讀後感 篇4

《老子》一書作爲我國先秦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我覺得有它的獨到之處,它的思想內涵非常深刻,而且它所講述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政治、文學、爲人處事之道等等。我等小輩只能從字面膚淺的理解,其中也許有對也有錯的地方,但皆爲我個人的想法。

《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爲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可以喻之爲高層決策者,常常沒有存私心,以百姓的需要爲自己的需要。一心向善的人,我也以善心、善意對待他;用心不良的人,我也同樣以善心、善意對待他;這就是思想品德向善的表現。誠信的人,我信賴他;不守信用的`人,我也以誠信對待他;這就是思想品德以信爲本的體現。聖人處在廟堂之高,吸氣的樣子,因爲天下混亂了他的心智,老百姓都注意他的一舉一動,聖人都害怕它。

《老子》當中的治國治民的思想與方法,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意義。

當今的高層決策者,我覺得應該從中國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其有益的成分,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老子》一書,非常值得學習、借鑑。古之聖人都以老百姓的想法爲自己的想法,作爲現代的高層決策者更應該以老百姓爲重,想老百姓所想,思老百姓所思。廣大的老百姓是我們社會穩定的根基所在,決策時,不能以公共利益爲藉口而損害老百姓的利益。我覺得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誠實的,既然老百姓是如此,作爲決策者更不能因爲老百姓的善良和誠實而覺得好欺負,在決策時一而再,再而三的犧牲老百姓的利益。對善良和誠實的,要將心比心,對於心不善和不誠信的人,要通過教化,感化他們。決策者站在廟堂之上,不要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要親近羣衆,深入羣衆,聽取他們的心聲和意見。要注意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因爲你的一舉一動都在老百姓的注意之下,古人對此都心存畏懼,現在的決策者更應該保持敬畏之心。

聯想當下的社會現實,什麼城市暴力拆遷、刑訊逼供、城管暴力對待小販、羣x性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情何以堪!我試問,這個社會到底爲何了?廣大的社會民衆爲我們的這個社會的發展繁榮做了巨大的貢獻,甚至付出了一生和生命。在有時候,一句公共利益就抹殺了他們的希望和理想,這些決策者的良心何在,責任何在?公共利益是大事,沒錯。但公共利益需要不應該是隨意損害老百姓利益的理由。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貫徹羣衆路線、切實轉變作風,多做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實事,堅決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行爲。社會不和諧了,所以需要和諧!和諧社會關係你我他,也關係社會和國家,不但普通民衆有責任,決策者也有責任。而且決策者負有更大的責任!決策者的任何決策都會影響很多人,影響非常廣泛,所以要非常謹慎。

老百姓是水,決策者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宜審慎!

《老子》讀後感 篇5

《老子》又稱作《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爲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爲“道”,而且老子認爲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爲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爲“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爲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爲,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爲“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爲“常德”。而稱道爲“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爲“有”,又可以稱爲“常有”。老子認爲“知常爲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爲,不輕易爲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爲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爲“襲明”,或“習常”。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爲,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爲“反”或“復”。所以老子纔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爲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老子》讀後感 篇6

現在,當你走進書店時,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關於如何面對挫折和如何與人打交道的書。這些叫做雞湯的書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人們的口味,給了人們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精神慰藉。我在這方面讀了很多書,但我總是覺得空虛無聊,直到我讀了于丹的《莊子經歷》。

這本書,這本書是于丹讀完《莊子》一書後的感受。她仔細研究了莊子。通過解讀莊子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合現代社會的各種現象,她逐步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指導生活。她認爲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大的境界:感知自己的心,冷漠的心態,符合自然,超越自己的名聲和自己,自由自在。這是一個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思自己的內心,需要大的意識去體會。于丹的'《莊子的經歷》簡單迷人。在享受閱讀過程的同時,我也思考了自己的生活,這真是對心靈的洗禮。

于丹在書中向我們展示了莊子的境界和眼光,教我們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要以心靈、感悟、逍遙、開放的心態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和釋然。但是現在的人,包括我自己,誰能有這樣的心態呢?我們經常被名利所束縛。我們不知道我們真正需要什麼。我們感到困惑,渴望快速的成功和即時的好處。忙碌了一天之後,即使我們終於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內心世界仍然是空虛的,感覺不到任何幸福。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經常被小事困住,不可避免地會與周圍的人產生一些小疙瘩和摩擦。但仔細想想,原因無非是爲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爲了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問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願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要與他人比較,不要遵循他人的行爲,不要盲目地遵循流行,試着用莊的大領域來指導自己,超越所有的名聲和財富,感受生活的最高領域,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態度和幸福的生活狀態。

餘丹還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動態平衡的問題。如果自行車靜止在那裏,它必須依靠汽車支架才能站起來。兩個輪子站不住。但是騎完之後,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駛了,爲什麼呢?因爲它在動態上保持平衡。動態平衡對我們的生活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當世界在前進,我們在原地不動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的時候。如果我們繼續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那麼這種平衡就很容易實現。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信息,保持與時俱進的步伐,發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視野,更好地理解和培養自己。這樣,也許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

讀完于丹的《莊子的經歷》後,心中彷彿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穫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心的氣質,不隨波逐流,盡力激發自己的潛能到最佳狀態,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超越自己的成功!

《老子》讀後感 篇7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爲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爲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爲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因爲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爲《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通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爲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纔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老子》讀後感 篇8

《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言辭簡短,略爲晦澀難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經過後人不斷髮展延伸成爲我國本土的第一門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學說更偏重於精神世界的探索與追求,更加註重個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所謂“仙風道骨”也正是由此而來吧。

老子認爲,一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着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爲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

記得高中老師曾經講過,說青年時期儘量要少的接觸《老子》,畢竟它的內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並不適合情緒應該激昂向上的年輕人,如果看得太多影響過深可能會缺少應有的朝氣。但我想這並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沖突,當我深入瞭解了《老子》這本書之後,發現其中許多道理對於當今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處。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卻越來越忽視精神財富的積累,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存在的各種誘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許能夠給出答案: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生的三個不同心態層次。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我覺得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而有爲則指的是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

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標籤:讀後感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