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必備)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5篇

讀後感1.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5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每當我聽到這首《橄欖樹》,我總會想起那個與衆不同的她。

我感激她,感激那個十三歲就離家,逃學去墳場看書的她。她熱愛旅行、閱讀,閱讀和旅行是她人生中的兩顆星,快樂與痛苦都夾雜其中。結婚在撒哈拉旅行中進行,失去親人同樣也在旅行中。正是這沒有數學觀念,不願爲金錢工作的.她,所以我感激她。因爲她是我心中永遠的三毛。

我感激她,因爲她有一顆赤熱的心。她不喜歡看醫生,卻喜歡“懸壺濟世”,幫那些也不喜歡看醫生的撒哈拉威人婦女。她異想天開,卻事事都成:長了癤子,便用黃豆糊擦在上面幾日便好;牙有洞了,就用指甲油來補牙,卻再也沒有痛過。

我感激她,感激那個富有情調的她。她的家雖然在墳場區,卻是個天堂般的家園。輪胎鋪上坐墊,就變成了一個鳥巢坐墊;深綠色的大水瓶插上一束怒放的野地荊棘,便有了一種強烈的詩意;棺材板上放上厚海綿墊,便成了沙發……

我感激她,感激我雖然沒有去過撒哈拉沙漠,卻領略到了它異常美麗的壯麗景觀,使我深深的被它吸引,讓這美麗的地方永遠留在了我心中。

我感激她——三毛,一個奇女子,一位流浪者,又是一位爲愛停留的人。瑰麗的撒哈拉,溫情的生活。是她,給我們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勇氣,告訴我們,生活中不是要物質財富,而是追求精神財富。

我感謝她的浪漫、真性情和瀟灑,給我及大家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靡無數讀者的散文作品!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2

高中時候,同學們都在瘋狂的看三毛、金庸,那時候就是讀個文字、看個熱鬧。再次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卻不僅僅是撒哈拉的熱鬧,還有熱愛生活的三毛。

三毛是一個愛好自由、熱愛生活、灑脫的人,她的文字情感真實,語言自然、清新、樸素,沒有太多粉飾,總是將生活的原貌和智慧自然的展現出來。

《撒哈拉的故事》起因是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三毛決定背起行囊,在沙漠中尋找生活的真善美。作品圍繞三毛在沙漠的幾年生活爲主線,寫了撒哈拉當地的風土人情。三毛的文字總是有趣、生動、新鮮,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結婚記》中,講述了三毛與荷西結婚的場景,幽默風趣,讀到了深愛;讀到《死果》這篇時,緊張、神祕的心情一直伴隨着讀完整個章節才得以緩解;讀到《沙漠觀浴記》,好像身臨其境一般,跟隨着三毛的描述,時而覺得噁心,時而覺得愚昧;而讀《娃娃新娘》時,卻時時感受到悲涼、悽婉,嘆息撒哈拉民族婚嫁的陋習。

讀了三毛的書,有一種灑脫濟世的熱情,她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深刻的.道理;用樸素的文字描述的平淡的生活、風土人情但是卻讓人歷歷在目。

正如三毛在此書中寫道“生命的過程,不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常常是什麼滋味,纔不枉來走這麼一遭!”,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卻有同樣的熱情。願我們每個人能把生命的熱情投入到有意義的生命過程中,爲我們的青春寫下一筆有顏色的滋味,也不枉年邁時的回憶有了色彩、有了品味。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3

週五的晚上,打算選部電影來放鬆一下,挑着挑着就看到了一部好久前想看的片子《沙漠之花》。靜靜地看完了。

片中女主角沃莉絲?迪裏小時候和父母生活的沙漠像極了三毛筆下的撒哈拉。

爲了擺脫父親爲了五隻駱駝的聘禮將她嫁給六十歲老頭當第四任老婆時的沃莉絲,像極了《娃娃新娘》裏的姑卡,不同的是,沃莉絲醒悟了,她逃離了,她想走得更遠;但姑卡卻屈服了,是無力反抗的屈服,從此過着如大多數沙漠姑娘一樣的一生。

徒步穿越沙漠到摩加迪沙投奔外婆時的`沃莉絲,像極了《搭車客》裏形形色色的撒哈拉威,都是不懼惡劣環境朝着目標穿行,心裏都有着盼頭,只不過,沃莉絲的盼頭更飄渺,她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走出沙漠,穿過沙漠後會不會有她想要的生活。

鏡頭裏摩加迪沙的街頭,雜亂無序的行人車輛,像極了三毛住的小鎮阿雍。

……

《撒哈拉的故事》裏我們看到了三毛的灑脫、隨性,羨慕着她和荷西雖條件艱苦卻相濡以沫勢均力敵的愛情,身臨其境般地體驗到了撒哈拉的風土人情。《沙漠之花》卻是從沃莉絲由牧羊女一步步蛻變成國際名模爲主線,真實地批判了對女性極度摧殘的“割禮”。

沙漠裏的故事讓人吃驚又讓人着迷。

願每一個生命都被溫柔以待。

想去看看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到這片沙漠走走。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4

前半部分字裏行間流淌的是三毛對可貴生命的熱愛與珍惜,在撒哈拉那麼艱難的環境中,不論是糟糕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她所展示的都是對她所處生活的熱愛,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不後悔、不逃避、亦不埋怨,以一個自由又豁達的心態去處理她所面對的一切糟心事,生與死,都不如自由。

如果說前部分是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也能輕鬆調侃生活,後半部分看到了她對所處現狀的深思。無力拯救的啞奴,眼睜睜看着爲自由爲子民而戰的那麼美好的巴西里、沙希達屈辱的死在自己族人的手裏,在軍曹犧牲的背後看不清到底是誰在迫害誰,又到底是誰救贖了誰。

她不會赤裸的表達她自己的思想,卻能讓讀者引發深思

我百度了三毛的一生經歷,也瞭解了她作品的先後順序,我知道《撒哈拉的沙漠》是她自由時光裏與荷西生活的寫照,是她的成名作,本書中所有的文字都是拋開她個人生活之外的.思考,在貧瘠的日子裏,我能看到彼時的她的靈魂一定是幸福且自由的,我也知道《夢裏花落知多少》是她最後的巔峯之作,卻是失去她的靈魂伴侶之後的對生活的深思,我不瞭解這本書,卻在瞭解了三毛一生的經歷之後不敢去看這本書,也許是成長了吧,以前覺得順利又開心的故事立意不夠有深度,現在卻寧願沉浸在happy ending裏不願去看到殘酷的真相。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5

《撒哈拉的沙漠》應該算是記敘性的散文集,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個異域風情的偏遠之地,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人性的交織在一起。不是親身去過那片土地的人,簡直實在無法得到更多的信息了,恰好我們的作者在西撒哈拉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給我們這些讀者呈現出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故事。

在內容方面,全書有十七篇散文,大體上一篇一件事情(後附十餘封),這些都是從作者的視角出發的一些列諸多趣味而又離奇甚至是驚險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話,書的名字應該可以取名“撒哈拉奇遇記”。很多故事簡直奇之又奇,堪比奇幻小說,那樣多的戲劇性故事,叫人嘖嘖稱奇,也許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吧(書中的諸多人物形象令人深刻)。作者把她親身經歷的故事娓娓道來,有的令人笑,有的叫人苦,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爲何全部都碰巧讓我們的作者遇上了呢?

說實在的,有些故事讓人想忘都忘不了,無論是愛情婚姻、還是種族衝突,亦或是生活瑣事,我必須承認,作者的文筆頗佳,故事情節都處理的非常到位,而且她還時不時插入一些充滿哲理的段落。想必在異域環境的觸動之下,作者憑藉其紮實的文字功底,想寫出精彩的故事都不難,最後我們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同身受。在這裏本文就不重複故事情節了,書裏那些悲歡離合、風土人情,還請諸君翻看,待來時共勉。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6

讀完了《撒哈拉的故事》 ,特別仰慕這個萬水千山走遍的女子。一本書也能對一個人重新認識,三毛真是個奇女子,有趣的女子,很了不起 ,平凡真實,明確的生活態度,在沙漠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還能如此有趣的存活下來。從來不計較得失,失去的東西不但沒有懊悔,最重要的是還有荷西陪她一起哈哈大笑。幫助鄰居,什麼都借也什麼都肯借。什麼都幫也什麼都肯幫。印象最深的是用指甲油幫別人補牙。荷西,,,,比三毛小了四歲還是八歲的'男子,怎麼說呢,滿滿的都是對他的感激與欣賞,感謝他讓她能在沙漠中有安全感,寫那麼多好故事給我們,愛情很偉大。那麼支持三毛,毫無條件毫無保留的支持,三毛很幸福,也心疼這個女子,在三毛的夢想實現過程中,還好有荷西,幸好有荷西。荷西在她本命年意外身亡,她在十二年後的本命年追隨死去的時候一定像她寫得: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在這個大沙漠裏,她留下了:“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

她的一生,坎坷而又幸福。

如果有人到拉帕瑪島,請也去看看荷西吧。

全部的感想,讓我如此靜心的三毛,我很迷你,我想我……,嗯。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7

一片黃色的沙海,沒有水,沒有太多的植物,只有一羣爲生活掙扎的人們。八歲就出嫁的小女孩,是文明的落後。每天只供應一桶水,是物資的匱乏。居民們沒有見過照相機,是科技的落伍。鄰居家的小女孩偷衣服穿,是沙漠的悲哀。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撒哈拉,都是一個風一樣的女子作家三毛記錄下的故事。

這本書首先打動人的地方是對異域風景和文明的描寫,在書裏,你會看到一個你平時所不瞭解的世界,一個不同的大洲不同的氣候裏發生的故事。這裏的故事雖然有的讀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卻都是真正生活裏的故事。在那個物資匱乏文明落後的社會,沒有那麼完美的居住條件,那裏的人舉止也沒有特別的大方,那裏的故事也是充滿了艱難,一個女子竟然鍾愛那樣荒涼的地方,還有詩一般的眼神望着這片土地。這裏發生的任何故事,在她看來都是別有深意的,她的`文字裏透露着對這些人的可憐,對這片土地的忠誠,這是一部獨特的書。

這本書裏甚至沒有一句對生活艱辛的感慨,有的只是一個外國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這片土地的新奇,對這裏生活的樂趣的挖掘。這部書裏有成羣的駱駝,有奇特的風沙,還有三毛自己簡單地不能再簡單的婚禮。這裏恐怕就是三毛的第二故鄉了吧,其實三毛挺幸福的,在異域找到了自己渴望的第二故鄉,遇到了真心愛着她的荷西,還有遇見了一片從未見過的風景。一個對生活非常敏感的人,纔會寫出這樣細膩的文字了吧。

在撒哈拉的故事裏,感悟那個別樣的沙漠。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8

三毛真的不錯。但,我是第一次讀她的作品,想來也是最後一次。我認爲讀書講求的是緣分,她的作品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可這並不會影響我讀完它。

《撒哈拉的故事》的類別是中國現當代隨筆。它以沙漠爲背景,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不同於中國的源遠流長,這片荒漠有它特有的異域情調。是浪漫,也是寂寞,有追求,也有疑惑。三毛勇敢瀟灑的擁抱它,感受的它快樂與難過。

是朋友推薦的這本書,把它作爲四月讀書是想着它會對我的新聞寫作或許有幫助。我並不會描寫人物間的'對話或者尋找事件中的細節。華麗誇張的語言講多了就會忘記去何迴歸質樸。新聞的真實性正是體現於它簡單平實的語言,使人一讀就會感受到現場的畫面,從而相信它。(僅限本人觀點)在隨筆第二篇“結婚記”中,三毛與荷西艱難不易的扯證歷程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看似漫不經心,卻又堅不可摧的愛情,在兩人簡單甚至有些混亂的語言中展現出來,它變得有趣有味。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兩個目的,一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提高新聞寫作水平,二是豐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學素養。兩個目的都未完全達到,短暫的閱讀並不會產生效果,學習描寫人物對話還在繼續。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一本有意思的書,叫《撒哈拉的故事》。

這本書講的是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的生活經歷。許多異國風俗十分有趣。其中最叫我印象深刻的`是《沙漠觀浴記》。這篇文章是由三毛的老公剪頭髮所引起的。三毛和荷西爲怎麼剪頭髮而發生爭吵,三毛往鎮上走,結果在小路旁發現了洗澡的地方。在那裏才明白,沙漠裏的人身上的髒東西是用小石頭刮出來再衝掉的。老闆娘還說,裏面也得洗。三毛很好奇,到海邊一看,差點嚇得半死:沙漠婦女用了三灌水用類似灌腸的方法洗裏面。文章語言簡練,頗有喜劇性。讀了它,我感觸極深。沙漠裏的人,三五年才能洗個澡,他們認爲洗澡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水就是奢侈品。我們呢?以爲水用之不絕,從不知道節約,到時候,只怕也會像沙漠一樣了。

這本書,看起來是發生在作者身上的事,其實也在提醒人們:節約用水!莫以爲水多就可浪費。也許對你來說,水資源豐富,對全世界來說,水太少了!我們不僅要從節約每一滴水開始,我們還要發展科技,循環用水,科學用水。請大家看看這本書,仔細想想,你就會明白,水是生命之本,水是最寶貴的!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0

看過三毛傳記,結果是第一次看三毛作品,慚愧慚愧,一翻開就停不下來,一星期內抽空看完。感動我的是三毛那心懷大愛的美好品質,同一件事情,她通常不會想到這個人令她多麼惱怒,她習慣於想到這個人的此時行爲是因爲什麼而造成的,因此她反而對傷她的人可憐起來了,忘記了自己受到的傷害。

她與荷西之間的愛情超越了物質,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與日俱增的情比金堅,太令人羨慕。

再者就是三毛的家人對三毛的'愛護,兄弟姐妹們間相親相愛,父母的愛最爲珍貴,如涓涓細流,無時不刻都在滋養着三毛,如三毛所說,無論發生了什麼,家門都爲她敞開着,所以三毛無所畏懼地闖蕩,追求內心深處的自由。這也令人羨慕不已。

so,如三毛所說她是太幸福了,親情友情愛情她都有,而且還是最高質量的,嗯,她值得擁有,因爲她也給了旁人最好的親情友情愛情。

相信許多人喜歡這本書也都因了這麼一個善良活潑,時而瘋癲,時而大義凌然的三毛。哪怕我從她這幸福祕笈中得了一點點的點化,也夠我往幸福的路上奔上幾百公里了吧。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1

心自由而人善。

三毛和荷西,逃不開的話題。

兩個人的感情恰如其分,是真正的扣合,同樣自由的心,同樣善良的人,同樣不拘一格,自在天地。

荷西的舉動怕是一般人很難做出來的,這個男人如此瘋狂,令我敬佩,一股腦的衝勁和激情不值得崇拜,我欣賞的是持續的'動力和不斷的學習來一步一步,親手實現自己的目標,旁人看起來或許不值一提的,有悖常規的目標,可是,誰又在乎呢?荷西不會,三毛不會,我也努力不會,這是真正的自由,心之所向,皆爲遠方。

正如三毛所說,她是幸運的,在每個人都只能活過一種人生的世界上,她倒活過好幾種了。多年的沙漠生活,有苦有甜,驚險驚喜接踵而至,她的心也很開,甚至生死也當做尋常,的確,一切皆有因果。

我們看完這書都應問問自己,什麼是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人恐怕只有一生,名利場裏轉一圈,沙漠裏晃半生,或是遊刃有餘於多元世界,或是安分守己,在安樂圈中平度一世,都是活法,於你,不後悔足矣。

當然,我們都有親戚朋友,還會接觸好多好多陌生人,真誠以待,也都是一種經歷和體驗,每個人和另一個人人生交叉的那一點,其實也是美妙難言的。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2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海子這句著名的詩句中,樸素明朗、清新雋永的語言,讓這份自然而真摯的美好情感表露得熱烈而坦誠。

在美好的青蔥歲月裏,我無數次幻想自己就是詩句中的主人公,在無休止的旅途中一次又一次地面朝着大海,沐浴着海風,迎着海邊升起的朝陽忘卻塵世間的一切煩惱。對自由和漂泊旅行的嚮往,讓當時的我單純地認爲這樣的旅行就像是一件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直到我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認識了一個叫三毛的`人。

撒哈拉是一片大海,一片沙海,遠離塵寰的喧囂,白天異常酷熱,晚上又非常冰涼,缺水讓那裏的人掩蓋不了身上散發的濃濃的體臭;沒有教育和知識讓那裏大部分的人根本無從知曉自己今年幾歲;沒有警察和正義,對神靈的迷信讓人害怕。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會因爲《撒哈拉的故事》而愛上記錄着主人翁的煩惱、憂愁、幸福的沙漠風情。這個遙遠而新奇的世界使得旅行變成一種流浪,三毛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而她卻依然懷着一顆淡定而堅強的心,忘記了惡劣的環境,用她心中洋溢出的浪漫奇想,讓枯燥而艱辛的沙漠生活產生了無限的情趣。雖然過着入不敷出的貧窮生活,但是,他們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書中那些質樸而又感人的故事,讓每一個讀者心生羨慕。

人們必須學會大度,別去思忖現在的快樂是否勝過以前的快樂。當現在成爲過去,你就會明白,健康生活着的我們永遠都是快樂幸福的。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3

記得第一次讀《撒哈拉》時,印象最深的,便是沙巴軍曹的故事。一個揹負着家仇國恨的軍人,卻爲了保護仇敵撒哈拉威人的孩子而失去生命,在這樣悲情的故事裏,仇恨以最英勇崇高的方式化解,留下的是人性的善良與溫存。

而這個故事勾起我回憶的,並不只是軍曹對我的震撼,還有我與同心圓讀書會由此結下的緣分。

20xx年的10月16日,在我27歲生日的.當天,我第一次參加了同心圓讀書會的活動,當期活動的主題是《我心中的書》,要求每個人分享一本喜愛的書,而我分享的,便是《撒哈拉的故事》中的這個沙巴軍曹的故事。

在小組討論中,我向同組的幾個朋友介紹了故事情節,並朗讀了文章的最後幾段感動我的文字,我這個新人與大家之間的距離也因軍曹的故事而由陌生走向信任,我從此開始了在讀書會精彩的旅程。時至今日,那些每週日下午在關中往事包廂裏的溫馨的擁抱與真誠的分享,都始終牢牢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那是屬於讀書會每一個人的幸福的回憶。

所以,我需要感謝三毛,她不僅爲我帶來了書中的那些美好,更將我帶了現實生活中的陪伴和溫暖。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4

同經風霜,同沐暖陽,同享歡樂,同擔悲傷,這是愛情,而愛情,是荷西對三毛。

愛情,是你想冒險我願陪伴。我願爲你放下一切,去到未知的撒哈拉。與你一起觸碰沙漠的荒涼,滿足你驅車穿過沙漠的願望。用你夕陽下歡笑的臉龐取代沙漠生活的滄桑。我願忍住無奈,陪你一齊躲在岩石後偷窺沙漠女人洗澡,只爲在被發現時能夠護你周全。只要你想,赴湯蹈火,與我也是一段安然時光。

愛情,是我願用盡全力讓你忘記生活的貧瘠。我會在滿目蒼痍的沙漠爲你建一座漂亮的白色房子,種上綠植,等着你的.到來,共同演繹一段多彩的沙漠童話。我會在房裏放上你的書本,想象晨起的日光傾泄在你認真閱讀的臉上,沙漠便不再是滄海桑田,而是人間四月天。

愛情,是你一回頭,我就在。我會在你當醫生時,爲有時一籌莫展的你指點迷津。你教會沙漠女人很多知識,卻沒能教會她們將借我們的東西還回來。我雖氣惱,卻還是加班掙錢補貼家用,也填補你生活的空白,不讓沙漠生活的辛苦無趣打擾你。

這是目睹姑卡被侵犯後,撫平三毛氣惱的荷西;是三毛差點葬命死果時心急如焚的荷西;是用全部溫柔對三毛說上一世三曲情話的荷西。他雖不精彩耀眼,也是三毛平淡歲月裏的星辰。

荷西和三毛不僅給我傳唱了一首關於撒哈拉的另類歌謠,更爲我講述了一段好的愛情是能鮮衣怒馬,也能細水長流。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15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爲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爲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爲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爲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爲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這是一首三毛寫的'被廣泛傳唱的歌謠,從小不喜歡學習的三毛選擇輟學去流浪,她流浪到了撒哈拉,給我們帶回來的“禮物”就是這本傳奇——《撒哈拉的故事》。

百度詞條上說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地理上說撒哈拉沙漠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前,是世界第一大荒漠,也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我想我這輩子不一定有機會去那裏,但是因爲三毛清新、有趣的文字,讓我對撒哈拉沙漠有了重新的認識。

她和荷西動手設計房子;買石灰水泥糊牆、補窗戶;用裝棺材的外箱改做傢俱;到垃圾場拾汽車外胎自做“鳥巢”式的坐墊;巧用鐵皮和玻璃自制風燈;用沙漠麻布縫製彩色條紋窗簾;她用相機拍下極荒僻地區遊牧民族的生活;用隨身帶着藥箱爲貧窮落後的撒哈拉威人義務診治;並將日用品等送給當地的人們。

人們常說,文字如人,閱讀她的書,彷彿燭光下品着咖啡,久別回來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說着她遠行的故事,你們的表情不時表現出詫異、表現出驚奇、表現出歡笑。這裏沒有編劇,沒有彩排,只有真實和有趣,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懷念三毛,希望她在天國,能夠繼續去“流浪”,繼續寫下傳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