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經典】《活着》讀後感

讀後感2.1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着》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活着》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 篇1

本來想先看影版,看到書架裏的書就點開一口氣讀完了。高一時的語文卷有一個老福貴牽牛福貴的片段,才知道這是選自《活着》第一次聽說這本書。其實,我很早就接觸餘華的這部作品了,小時候看過電視劇《福貴》,開頭以爲是喜劇,沒想到越看越悲,每一次甜美的劇情只是爲了下一個更悲的劇情做鋪墊。我爸有個習慣,總是愛把喜歡的電視劇再看一遍,福貴就是在我爸多次追劇的影響下,我已經明絡了大部分情節。我感覺福貴這部劇拍的很好,很多片段都把小說裏的情結演活了。尤其是有慶死的時候,福貴埋有慶看的我心都要碎了,電視劇裏還原度還是很高的,我也一定要去看看影版。

印象中,電視劇裏的結局苦根沒死,騎在黃牛身上,福貴牽着牛走在路上…書裏,真的很現實,很讓人難過。福貴爹孃、有慶、鳳霞、家珍、二喜最後連苦根也離福貴而去,只剩下福貴一個人了,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最後孤獨老去。福貴只是那個年代的一個人物縮影,我想,晚年福貴其實並不可憐,他經歷了那麼多事情,慢慢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不去賭,努力生活,疼惜家珍和子女,一直努力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2

“這本書表面上叫《活着》,可實際上大家最後都死了。”我一和朋友聊起《活着》這本書的時候,就會講這句話。

《活着》這本書給我的閱讀的體驗實在是太諷刺,太戲劇又太過沉默,還摻雜着一些無法理解的苦痛,這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我跟着福貴看他從一個愛好賭博的公子哥變成一貧如洗的窮光蛋,覺得實在是活該。可是看到後面,看着他身邊的家珍、有慶、鳳霞……。一個個死去,看着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殘酷無情地打擊,我卻開始在盼了,盼着能它有一個轉折,盼着福貴最後能有一個被安慰的結局。可越看後面越沒有希望,越看後面甚至想:“接下來福貴也應該要死了吧。”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貴就這麼平靜的接受了一切,作爲家裏最後一個人默默地活着。看到這個結局,我心裏的那些鬱結像是和他的歌聲一起,在空曠的傍晚和風一樣飄揚,感覺也沒有那麼沉重了。回過神來,是他的活着安慰了我。“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中國的思想一直是這樣的,沉默,溫婉,不動聲色。

我們討厭激進地爭執,暴力地衝突,我覺得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其他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活着本身,就值得讓我們去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3

我總認爲最悲痛的事莫過於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着》你會明白,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當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離你而去的時候你才明白什麼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着是我,我會不會繼續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剛開始我罵過福貴,因爲他實在是太敗家啦,可是看到後面我又開始敬佩他,他是那麼堅強。

當生活在80年代的我們還在爲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明白上一代人爲了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當想想這更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當感到幸運呢!

人,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

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在我腦子裏,我仍然清晰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那位爲錢財而受賄的官員,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話:受賄鉅款,只是爲了下一代過得更好,再說,我所貢獻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這就是他活着理由嗎?

當一次次的觀念着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當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着,就要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爲找什麼藉口,因爲“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4

“生活中其實沒有幸福或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的活着”富貴就是這樣一個人,年少的他自私自利,因嗜賭而輸光了家裏所有的財產,因爲他的爲所欲爲,父親離他而去,不久母親也撒手人寰,使他與貧窮·痛苦結下了不解之緣。

讀完這本書,我便一直糾結於作者爲什麼要給富貴安排如此悲慘的結局,不給讀者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但細細想想,作者傳遞給了我們的確確實實是一種正能量,“人爲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富貴在命運的浮沉着不斷的掙扎,他活着僅僅是想自己和家人能平平淡淡地靜靜地活下去,然而,上天似乎註定要與他作對,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女婿,他的六位親人離開了他,最後甚至連他的.小外孫,他最後的希望也被剝奪了,當種種苦難一件件的加於他的身上,他仍然有好面對命運,樂觀的活着,

靜靜的活着。

活着無論經歷痛苦也好,快樂也罷,都是命運所賦予我們的,當我們無力去面對他的時候,不如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苦澀會給我們帶來堅韌,喜悅會贈與我們希望,無論如何,活着就是一種希望。

《活着》讀後感 篇5

《活着》這本書,餘華寫得平靜,沒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靜,應對書中老人的一生經歷,心裏並沒有波濤翻滾,這是那個中再平常可是的生命。

老人叫福貴,從富家少爺到下層百姓,如同一個,將這個把靈魂都置於嫖賭中的少爺劈醒,纔開始珍惜身邊的親人,打算重新開始。

命運似乎因爲福貴犯的'錯而要刻意懲罰他,破產後接連着喪父,爲母抓藥是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親早已亡故,女兒鳳霞也因一次生病成爲聾啞人。之後成立了,家裏所有的東西都歸了。妻子在這期間得了軟骨病,並且日漸嚴重。福貴一家禍不單行,兒子有慶死於採血事故,爲救縣長夫人被一個無情的醫生奪去生命。女兒鳳霞死於生產,只留下了兒子苦根,四年後,女婿二喜死於工地事故,就剩富貴和外孫相依爲命了。死神連這僅有的幸福都不肯給福貴,又奪去了苦根的生命。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葉小船,遊蕩在這個海洋裏,小船的力量又如何海洋呢?福貴僅有受着命運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者,活着,就像小船僅有隨着波濤時起時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讓陷下去一樣。

福貴的一生是平常的,卻有一種力量讓人在合後爲他感嘆。是他強着親人的,灰暗的的力量,一種的力量;是他無論多苦多難,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着的力量,一種生命的力量。

《活着》讀後感 篇6

合上餘華的作品集,淚水溼潤了我的眼睛。是啊,活着是多麼一件簡單的事,可又是一件多麼難的事啊!

徐福貴一家到處奔波勞累,直到最後的死去,他們是爲了活着;有慶的死換來了一個小生命;鳳霞的死換來了她的孩子——苦根的活着;二喜是爲了苦根活的更好而死去;家珍的病是爲了家裏人更好的活着而累出來的.,直到最後的死去;徐福貴在戰場上死裏逃生是因爲他知道活着的好……徐福貴親手送走了他的一個又一個親人,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女兒,他的女婿,他的孫子……他還是要活着。

想想現在,大街上的人匆匆忙忙。路邊的飯店門口站着一位笑迎迎的老闆;瞪着三輪車的老大娘叫喚着:“賣……”,工地上的農民小心翼翼地站在幾十層樓的高處;超市裏收營員機械地收着錢……所有的所有都是爲了活着,活的更好。有時想象他們可悲,唉,我何嘗又不是這可悲人羣中的一點呢?有時想想他們堅強,不管遇到什麼他們都要努力的活着。“活着”多麼簡單的兩個字,可做起來又是那麼的艱難。它會要你付一生的代價,他會要你付全部的精力,它會吸掉你所有的血液……活着有苦有樂,有起有伏,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活着有……不管是高尚的人還是平凡的人在活着的面前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爲了活着而不斷地努力着,只是他們所收到的成果不同罷了。

活着真好!

《活着》讀後感 篇7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這句經典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過,《活着》這本書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句名言。“福貴”作爲主人公,他的人生經歷就是這本書所圍繞的事件。半生福貴半生貧,最終明得終身理。文中有一段是寫福貴沉浸在賭博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知不覺的陷入了龍二的`陰謀當中最後輸光了家中所有財產,讓一家人淪落爲階下囚,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人心險惡,但就是這樣慘痛的教訓才讓福貴從黑暗當中一點一點的給拉了出來,一次一次的慘痛經歷讓福貴越發的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最讓人感動的是家珍和他的孩子們,即使自己丈夫嗜賭如命也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他的孩子們即使是在年幼也懂得關心父母不讓父母爲自己擔心。這不由得讓我們所反思,我們身處於富康的社會難道不應該懂得回報父母一點一滴的汗水嗎?哪怕是不讓父母爲自己所煩惱也是值得我們去多做的。

最後我想《活着》這篇文章是值得我們去閱讀的,它讓我們懂得感恩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富貴不求,只甘於做個平凡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完一生不也是自古以來的人們所向往的嗎?

《活着》讀後感 篇8

人是爲了純粹的活着而活着,而絕非爲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餘華《活着》

第一次讀餘華的小說,當時是從十點讀書上看到的,對於一個佛系女來說,更多的是每天夜裏去聽主播磁性的嗓音下,講述着富貴的一生,每天聽上兩小節,陪伴着入睡,思考着人生。

無可厚非的是,悲劇往往比喜劇更能扣人心絃,死亡在作者小說中司空見慣,可是非得要至親全部離開,小說的'主題就格外的鮮明?也許這是對富貴的報應,從一個衣食無憂的大戶人家的少爺,活着就是享樂,人生沒有目標,吃喝嫖賭,堵着堵着一發不可收拾,家底敗光。黃粱大夢終於醒了,富貴開始轉向人性的善良一面,勤奮勞作,愛護家珍,疼愛兒女,溫情猶在,然而苦難卻一直牽絆着富貴,身邊人相繼離去,就連不到三歲的小外孫都不放過,只剩富貴一人孤苦伶仃,還有那頭老黃牛,他給黃牛也起了富貴的名字,揭示了主題。

生易,活易,生活卻不易。我們聽了好多前輩的經驗也沒法切身領悟,非得撞的頭破血流才安安分分,從青澀學生時代到入社會,這個轉換是否適應?想必大多數人都感同身受,社會不好混,可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這是真的。

要用的東西都很貴,所以抓緊時間提升自己。好好愛自己。

《活着》讀後感 篇9

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題記

活着?活着爲了什麼?爲了榮華富貴,還是爲了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可活着就只能如此嗎?當我看完《活着》這本書後,人爲什麼而活就會浮現在我的面前!

故事的主人公福貴是個典型,舊社會敗家子。用福貴父親的.話來說,我是他的孽子。當福貴嗜賭成性後,慢慢的他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賭博上。到後來,本來錦衣玉食的福貴少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一家老小從寬大的房子裏住進了簡陋的茅屋裏,也因此,父親去世了。母親生命倒下,家珍拿出僅有的兩塊銀元,讓福貴去城裏找郎中治病。可是事實並不如此,福貴被拉去當壯丁每天餓着肚子過日子。

到後來全國解放福貴可以回家時,母親已經去世了,女兒鳳霞因大病變聾啞。但他沒有在幻想榮華富貴,反而只想平凡的過日子。

可是上天似乎總與福貴開玩笑,家人朋友相繼離她而去,難道這就是報應嗎?

到了最後只剩下福貴一個人了,但他卻堅持活着。餘華說過,活着是一個充滿力量的詞語,他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責任,忍受現實幸福或苦難!

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唉聲嘆氣,但是也有人努力前行,雖然那些努力前行的人話不多,但是他們確實一直都在努力着。所以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猜我更加真切意識到應該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美好每一天!

《活着》讀後感 篇10

我是否真的活着?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是否真的以我們該有的意義真正的活着?這是我讀完餘華先生的《活着》最想思考的,希望以此也能引起大家共鳴。

《活着》一書中,主人公福貴在一個黃昏的午後,以向"我"傾述的口吻,講述了他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福貴的'前半生是無憂無慮的,他本是他人羨慕不急的富家闊少。可人往往一旦擁有就不懂得珍惜。他把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所有,全部砸在了一個叫賭場的地方。於是福貴終於失去所有,以前的所謂富貴全都化爲浮雲。一切都改變了,可在我看來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爲在失去所有財富後,他卻收穫了人生該有的精神財富。他終於以其該有的活着方式真正的活下來了。

福貴由富變窮了,父親被氣死了而妻子被老丈人帶回孃家了就連母親瞬間年邁不堪了。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太大的改變,我以爲福貴會扛不住了。但福貴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承受力勇敢的站起來了。他把幾畝地租下並下定決心養活一家人而妻子也終於帶着剛出世的兒子回家了,他以爲生活的光亮就在前方了,可命運就愛開玩笑。隨後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孫子相繼離他而去。但他仍好好的活下來而唯一陪伴在他身邊的那頭老牛成爲了他活下去的精神寄託。

在那個殘忍的年代福貴經歷了太多我們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他把生離死別都看透,他以自己的那份堅強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真正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閱讀體驗,相信所有讀完《活着》的讀者還都能記得這本書帶來的心理恐懼經歷。

餘華冷靜地敘述着生活的殘酷,他就像一個理智的外科醫生用手術刀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溫情脈脈的仁義假象中解構出來。每一次看到富貴可能會往美好方向發展的時候,作者緊接着都會無情地把這些幻想一一擊破,甚至可以說是用更加殘忍的方式將富貴推到了更加悲慘的境地。

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被強烈的情感衝擊着,迫不及待地將整本書讀完,闔上書本,胸口似乎被幾大團棉花堵着,悲慟到了極致,只能無言。很難想象在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那些事情的情況下,我這個八零後竟然會被感染到了如此境地。看完了這本書,難以名狀的複雜情緒揮之不去,是悲哀,是壓抑,是無奈,又或者是其他,無話可說,言語在此蒼白無力。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生命如此脆弱,可是又如此頑強,就像富貴在經歷了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亡後還能和老牛在陽光下回憶。或許這樣的苟延殘喘已經不是悲劇所能形容,可是痛苦到了極致就帶來了麻木,之後人反而得到超脫。

對於富貴而言,他不會考慮“人活着爲了什麼,人爲什麼活着”這樣追問生命終極意義的大問題,活着就是他與生俱來的本能,活着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餘華似乎要告訴我們:本質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並無任何意義。那麼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麼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

《活着》讀後感 篇12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絕藏,老年做和尚”

——餘華

距我第二次看完《活着》已相隔一年多了,前後看了三次,每次心境都翻天覆地。

這次我看到的是:生與活

生與活是不同的。

生,是讓生命延續的這個結果。

活,則是生命延續的整個過程。

全書借富貴的人生,完美的闡述了活的這個過程。整個過程讓我不能釋懷,不管多久都不能釋懷。

文末富貴買的那頭老牛,讓我感到未曾有過的親切。

之前看過一句話:“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老牛一樣”,如果悲慘是錘,那富貴就一定是那頭老牛,而《活着》講述的就是老牛受錘的過程,這個過程殘忍而又綿長。

從內心來講,我是拒絕這樣的劇情的,但是太過貼切,讓我不得不去承認;農村出生的我,從小就聽老輩們講述這文中的那個時代,我很幸運沒有吃過樹根,樹皮和野菜。

起初,我是很想講講自己的故事的,現在細想一下,富貴這樣的人都只能算做時代產物的一個縮影而已,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何足掛齒?

《活着》讀後感 篇13

《活着》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孃,也喪了兒女。說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着。

他曾經年少輕狂,賭博輸光了家產,從遠近聞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農。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時就被槍斃了。他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又曾經,他被抓去當兵,在軍營中度過了好幾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而福貴還是倖免於難,挺到了戰爭結束。這又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爲了什麼?爲了金錢?爲了名利?不!只是爲了活着!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麼金錢,什麼名利啊!你來了,並沒有帶來什麼,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麼。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着只是爲了活着。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溫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着。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麼艱辛、殘酷和神祕莫測。活着的確很難,他飽受着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着!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可是他至少還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着》讀後感 篇14

《活着》寫了七個人的生與死。鳳霞難產而死;有慶在校長生孩子時,爲她獻血而死;二喜在工地上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家珍因自己的一雙兒女死了,傷心過度而死;苦根吃豆子撐死了。只有福貴還活着。

其中有慶的死最悲催。一個年幼的孩子,爲了給校長獻血,在抽血時,臉色由梅紅變蒼白,由蒼白變青紫,直到死也不說一句話。就這樣,被活活地抽乾了血。

有慶難道連死都不知道嗎?還是他心中,校長的生比自己的死更重要?這個人讓我百死不得其解。現在有慶這樣的人物在我們身邊已經非常少了。但像他這樣能爲別人着想的人還是挺多的.。就說我們班的譚老師吧,她是我們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在我們眼中應該是很厲害的人,她就是“標準答案”。可有一次,譚老師在算3X+1=13時把X算成了5,我一看這道題,掐指一算結果X是4。我正要舉手的時時候,我們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x不是5而是4。”譚老師仔細算了一遍後,說:“哎呀,果然錯了。幸虧你們提出來,以後有錯都要及時提出來!”我們聽了,不但沒有嘲笑譚老師,反而更加敬重她了!我們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我們不但要像有慶一樣爲別人而活,我們更要爲自己活。

我明白了餘華想借有慶告訴我們,活着有多難,死卻如此簡單,唯有爲自己活,才能活出風采!

標籤:讀後感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