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優秀]《父與子》讀後感

讀後感2.88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父與子》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父與子》讀後感

《父與子》讀後感 篇1

前些天,我從的書箱裏翻到了一本漫畫書,用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德國的卜勞恩畫的,看了讓人忍俊不禁。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的爸爸和書中的父親一樣,其實爸爸並不是我心裏想得那樣兇,他也是一個很愛我的好爸爸。

他們過着無憂無慮,快樂溫馨的生活,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200萬馬克和宮殿的繼承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但他們那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隨着他們到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失搞笑之風。那就讓我來介紹父子倆吧!

爸爸

這位爸爸深愛着自己的兒子,雖然沒有真正爲我們說明,但在他的每一個舉動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時帶着一種傻乎乎的感覺,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衝動。哦,對了,他還經常爲了一些小錯誤,打兒子。不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兒子非常愛他的爸爸;俗話說;打是情,罵是愛。爸爸因爲把孩子當做親人,所以纔打孩子。這是一位十分愛自己孩子的父親。

兒子是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但有時卻會被爸爸“誤解”,招來一頓痛打。他愛他的爸爸,當他的爸爸受到別人嘲笑時,他總會替他的爸爸打抱不平。這個小男孩雖然有一點小聰明,卻總是想找機會不學習,哦,對了,他還很貪吃。就像我一樣,會偷偷拿零花錢買東西,他和我一樣有着純真的遐想,有着無限的幻想。我們唯獨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樂的童年,巨大的空間。

我覺得書裏面的父親很愛很愛他的兒子,有一篇叫《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入睡,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麼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後,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着了,這時候,兒子也摟着父親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爲我也有深愛着我的父親,我也感覺很幸福呢!

《父與子》讀後感 篇2

這學期,我學習了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文中流露出的濃厚的父子親情,深深地震撼了我。

這篇文章主要講: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衝向孩子的學校,當時學校已倒塌,孩子生還的機會渺茫,別人都放棄了尋找孩子,僅有這位父親堅信兒子在等着他。父親不停的`挖掘着。最終在廢墟里救出了兒子。

地震發生後,在學校倒塌的廢墟上,一位滿臉灰塵,雙眼充滿血絲的男子爬在瓦礫堆上挖着、挖着,當我讀到“挖到第38小時”時,我不禁在心裏讚歎:天哪!38小時!那可是一天半還多2小時,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位父親不顧安危和疲勞,去挖掘學校的廢墟救兒子?是偉大父愛和他作爲父親對待兒子的職責心!繼續讀,我認爲兒子也是十分了不起,他信任父親,相信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齊!”。然後,他就這樣等待着父親來救他,並且他不斷給予同學們鼓勵,讓同學們有信心活下去。最令人驚歎的是他說的一句話:“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明白你會跟我在一齊,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我明白你總會跟我在一齊。”7歲的孩子,竟然會在如此危險的關頭,讓同學先脫離危險,若沒有高度職責心和臨危不亂的處事態度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比而言,我十分缺乏這種相互信任。當別人好心幫忙我時,我生怕別人會搞砸了,所以就不領情;當別人耐心提議我時,我會研究別人是否還另有圖謀。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信任是雙方共享的所有關係中最重要的特質。對別人的信任會自然而然地拓展你的胸襟。同時,你也贏得了別人的信任。這世界上,信任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沒有人能夠用金錢買得到,也沒有人可用利誘和武力爭取得到,它來自於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活在靈魂裏的清泉,讓心靈充滿純潔和自信。

《父與子》讀後感 篇3

最近,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地震中的夫與子》這篇文章。文章爲我們講述了一件有關父愛的傳奇故事。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竟不顧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難挖了38小時,救出了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14名孩子。

文中這樣寫道:“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止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在這36小時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大爆炸。可是這位父親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挖了足足36小時。

原來,世界上不僅母愛是無私的,父愛也同樣是偉大、無私的。這令我聯想到了我的父親:我非常喜歡玩電腦遊戲,但玩起來就沒有了時間觀念,父親經常告誡我電腦遊戲不要玩太久,玩太久會傷害到眼睛。而我卻當作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對我的一種愛,一種責任。古人說過:“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正正印證了父親對我所做的一切。

《地震中的父與子》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血濃與水的父子情。更讓我敬佩的是這位父親身上所帶有的責任感。是的,做人應有責任感!這個世界賦予每一個人生存、求知和工作的權利,也賦予我們一定的責任。生命本是脆弱的,是責任賦予它堅不可摧的動力;生活本是單調的.,是責任賦予它豐富的色調。是責任譜寫了這首父愛的頌歌。人類因爲有了責任而生生不息,社會因爲有了責任而日新月異。

做人應有責任感!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過:“負責任,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如果我們放棄了責任,也就等於放棄了整個世界。”是啊!責任是多麼重要啊!長大成人後,贍養父母是你的責任;成家後,支撐家庭是你的責任;走上工作崗位後,爲社會創造財富是你的責任;愛護環境爲地球減少一份污染是你的責任……它無處不在,連接着你和我,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感。

21世紀的人們,讓我們負起自己的責任吧!這樣明天將會更美好!

《父與子》讀後感 篇4

今天看完俄羅斯傑出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與子》。我深爲文中的激進分子巴扎羅夫的思想言論所欽佩,但又爲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嘆息。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四)是位卓越的、才氣橫溢的藝術大師。他描繪了無比廣闊的俄國社會生活畫面,塑造了種種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靈。他以自己的藝術珍品發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係,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札羅夫。但巴札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劇烈爭論。

小說的結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邁父母無法消解的痛苦之後,接着以強勁的抒情表示了他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堅定信念:“難道他們(指年邁的父母——譯者)的祈禱、他們灑下的淚水是沒有結果的嗎?難道愛,神聖的、真摯的愛並非萬能?哦,不!掩埋在墓中的不管是顆多麼熱烈的、有罪的、抗爭的心,墓上的鮮花依然用它純潔無邪的眼睛向我們悠閒地張望,它們不只是向我們述說‘冷漠’的'大自然有它偉大的安寧,它們還談及永遠的和解和那無窮盡的生命……”自然生命有其多樣性和無窮性,這是永恆的規律,屠格涅夫以此作爲活潑、樂觀的結尾,讓悲劇得到昇華。在這裏,由不可避免的矛盾引起的悲劇,因認識到世界是個辯證地發展着的過程,因觸摸到強勁的、飽滿的自然生命整體及它內部的和諧性,從而得到了化解。

《父與子》讀後感 篇5

有的人說父愛如山,堅固可靠,最近我學了一篇課文,名叫《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感受到了父愛並不比母愛遜色。父愛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這種愛一直都在無微不至的關心着你,照顧着你,看着你一點一滴的長大,它一點也不比母愛少。只是父親更多的是對你的嚴格要求,可是自從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卻懂得了這個道理。

這一篇課文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在混亂中,有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去找兒子,找兒子的過程中不斷有好心人去勸阻他。可是他總會問到:“誰願意幫助我?”可是沒有人給他一個肯定的回答,他就會埋頭接着挖,消防隊長和警察都阻擋他,可他還是不聽勸阻,直到他挖到第38個小時找到了他們……

當我讀到12個自然段的時候,覺得這裏就是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片段時,總會不禁感慨道這位父親真偉大,爲了找到兒子,這位父親不眠不休的找了38個小時,這位父親爲了找到兒子奮不顧身,而文中的阿曼達被父親找到的時候,第一時間並沒有先讓自己急着出來,而是先讓同學們出來,這種先人後己的精神值得讓我們學習。

而這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父親,說我寫字不好看,說我考試考不好,反正我在我爸爸的眼裏就是這樣不好那裏不好,這個應該這樣做,那個應該那樣做,必須要聽從他的話,必須要做的規規矩矩,每天都是對我嚴格要求,可是文中的父親卻爲了找兒子奮不顧身,感動至極,在我的`眼裏爸爸對我太嚴格了點,我甚至有一點厭惡我的爸爸了,可是爸爸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想讓我長大以後有出息,纔會對我要求嚴格,看到阿曼達那先人後己的精神,就會想到自己的同學動不動就吵架,斤斤計較,因此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父愛並不比母愛遜色。,懂得了父愛也是一種力量,只是你看見摸不着。

《父與子》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一篇短文《父與子》,我心裏一直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

這篇短文講了在日本,有一對父子去郊遊,兒子因好奇下到坑裏出不來,兒子求助父親,父親對他置之不理,最後他自己想辦法爬上來的事。

讀完後,我就一直很不明白,爲什麼文中的父親對兒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呢?難道他一點兒也不心疼自己兒子在下面又哭又喊甚至還罵自己嗎?經過反覆讀短文後,我終於弄明白了,原來那位父親並不是不想幫助兒子,而是想利用這一次機會,讓兒子自己明白遇到困難要自己解決,不要一直依靠父母親,要自己學會獨立,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長大,讀後感《《父與子》讀後感200字》。

這篇短文讓我想起幾年前我剛學滑冰的事。那一天,媽媽陪着我一起去人民大會堂學滑冰。由於我是一個初學者,所以沒有滑多久,我就摔了一個狗啃泥,並且自己爬不起來了。我不禁開始羨慕起那些學會滑冰的人可以像小鳥一樣自由地滑,又向媽媽投雲了求救的目光,希望她能扶我起來。令我憤怒的是,媽媽競然對我的求救置之不理。無奈,我只好自己試着爬起來。重心還沒站穩,又摔了一個四腳朝天。可媽媽還是對我置之不理,我開始心理抱怨道:哼,你女兒都摔成這個樣子了,你還在那麼裝酷,真是個狠心的媽媽。

一直到現在,我才弄明白,原來媽媽和文中的.父親一樣,都是辦了讓我們不依賴大人,自己學會獨立,好在以後遇到更大的困難並且沒有大人的時候,能夠自己自救。如果當年沒有媽媽的嚴格要求和不幫我包辦的話,我的滑冰也就不會學得那麼快那麼好了。

《父與子》讀後感 篇7

這是一本選材於家庭故事的漫畫,它出自德國漫畫巨匠埃·奧·卜勞恩之手。該書主人公是一對父子,爸爸詼諧搞笑,兒子調皮心愛,是一對世界有名的歡欣冤家。固然這本書裏沒有文字,但其風趣的漫畫,卻讓人更懂得了漫畫的內容。

父與子,他們過着高枕無憂,高興溫馨的生涯,從一對通俗的父子成了200萬馬克和宮殿的承繼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但他們那仁慈、憨厚的性情和深深的父子情不斷隨同着他們到漫畫結束。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感情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掉搞笑之風。那就讓我來引見父子倆吧!

爸爸

這位爸爸深喜歡着本人的兒子,固然沒有真正爲我們闡明,但在他的每一個行爲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十分仁慈,也十分詼諧,還帶着一種傻乎乎的覺得,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激動。哦,對了,他還常常爲了一些小錯誤,打兒子。但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兒子十分喜歡他的爸爸;俗話說;打是情,罵是喜歡。爸爸由於把孩子當做親人,所以纔打孩子。這是一位非常喜歡本人孩子父親。

兒子

這是一個伶俐、調皮的小男孩,他時常會“玩弄”老爸,但還他又會運用他的小伶俐替爸爸處理問題。但有時卻會被爸爸“曲解”,招來一頓痛打。他喜歡他的爸爸,當他的爸爸遭到他人訕笑時,他總會替他的爸爸仗義執言。這個小男孩固然有一點小伶俐,卻老是想找時機不進修,哦,對了,他還很貪吃。就像我一樣,會偷偷拿零花錢買器械,他和我一樣有着純摯的遙想,有着無限的夢想。我們唯獨分歧的是:他有的是高興的童年,宏大的空間。

這是一對高興的父子,這是一對如同兄弟的父子,這是一對搞笑詼諧的父子。

《父與子》讀後感 篇8

在我的書架上,放着一本綠色的書,它就是獲得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的《父與子》。作者卜勞恩用漫畫的形式、誇張的手法展示了他們父子之間的一個個生活小故事,讓人忍俊不禁,我非常喜歡它。

書中的父親非常愛兒子。例如《哄兒入睡》,兒子睡不着時,父親陪兒子玩、給兒子表演,兒子還是睡不着,父親就陪兒子睡,高個子的父親躺在小小的牀上,只能把兩隻腳掛在牀架上。《誤把光頭當足球》中,球掉進了窨井裏,父親下去撿球,上來時,心急的兒子以爲父親的頭是足球,就使勁踢了一腳。父親責罵兒子,兒子哭了,父親馬上又安慰兒子,抱着他親親熱熱地回家了。

書中的父親有一顆“童心”。兒子把墨水打翻在地毯上時,他和兒子一起巧妙地把墨跡“變”成動物圖案,感受《藝術的魅力》。他還和兒子玩在一起,在浴盆裏用玩具軍艦“打仗”、扮小孩陪兒子玩兒童專用蹺蹺板、……。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應該看看《父與子》。

有時,書中父親的愛是愚蠢的,愚蠢中透着可愛。比如《差透了的家庭作業》,父親幫兒子寫作業,結果第二天老師來家訪,狠狠地打父親的`屁股。《孩子吵架大人鬧》中,兒子和小朋友打架了,“搬”來了雙方老爸,愛子心切的老爸動起了手,孩子卻和好如初,開心得在一起玩了。

讀完這些,我們都能體會到濃濃的父愛。是呀,天下的父親沒有一個不疼自己的兒女,都在時時刻刻地關心兒女的健康成長。我的爸爸也很愛我,如果我犯錯誤,也會像書裏的父親一樣,耐心地和我講道理。俗話說:“人無完人”,“打是疼,罵是愛”,如果爸爸媽媽打我們,也是關愛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也應該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事情,將心比心。

如果你要看一本能讓人大笑的書——選擇《父與子》,沒錯的!

這本綠色的小書,至今我還時不時地翻看它。

《父與子》讀後感 篇9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五年級上冊語文書裏的一篇課文。

文章講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可教學樓已變成了廢墟。就在他感到絕望時,他突然想起他經常跟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開始在廢墟上挖掘,不論旁人如何勸阻,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他都在挖。他就這麼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

38個小時啊。看到這裏,我不禁爲這位父親的堅持而感嘆。那位父親就是如此,堅持在廢墟里挖掘!堅定的信念,連老天爺都爲之動容。奇蹟就這樣發生了,他的.兒子沒被砸着!房頂壓下來是沒錯,可是卻形成了一個大三角,他就在這大三角里。不僅如此,還有其他14個孩子都在這!可他們的爸爸媽媽們呢,他們去哪裏了?他們沒有堅持去找孩子。

這種堅持往往是成功的最後一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踏出這一步呢?在烈陽下跑完400米,這對大人沒問題,對我們這種嬌生慣養的小孩子可就難了。記得那次體育課的400米跑考試,沒有多少人是在1分30秒內跑完的。這些沒在1分30秒跑完的速度不是慢,而是不堅持。很多人在跑最後100米時,速度已經慢下來了。炎熱的太陽,長途的長跑,沒有多少人能夠堅持。最後一圈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走着回去的。可是有些人,跑到最後的50米時,在其他人都是走着回去的時候,咬着牙,努力讓自己跑得更快,拼着過了終點!1分29秒!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堅持,奇蹟就會發生!

《父與子》讀後感 篇10

在有的人眼裏,信任不過是一粒芝麻,微不足道,而這種人,是不會懂得生命的奇蹟是怎麼來的。而有的人,是把芝麻放到放大鏡下看的,當然,這種人的.親朋好友也會對他很講信任、講義氣。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裏的父親一直記着他常對兒子說的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於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時,有很多人的父母來到學校,痛苦一陣後便都絕望地走了,但這位父親卻不聽別人的勸說,一個人冒着生命危險去廢墟中尋找兒子,挖了38小時後,他終於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原來,這兒還有14位同學,都活着,14個幼小的生命啊!終於在這父與子中的信任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也有這樣類似的事。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叫我保管一樣東西,她把那東西給了我,原來是一封信,她叫我千萬別拆開看,我答應了,可是,好奇心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天使,不斷促使我去拆開那封信,可我的手又縮了回去,我的良心告訴我:別人是信任我,才把信拿給我保管。

於是,我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星期,一星期後,她到我家來要信,她告訴我,這信上是她寫給她母親的信,是她們之間的祕密。她說完這些,我回憶起一星期前,如果我當初看了這封信,那我就和小偷差不多嗎?於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頓時明白了:這是朋友間的信任。

世上還有許多,就像《地震中的父與子》因爲信任而創造的奇蹟的事例,我覺得人人都該對親人、對朋友相互信任,我們的世界纔會更美好!

《父與子》讀後感 篇11

“不論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是一位父親常對他兒子說的話。可能就是這句話,締造了一段生命的奇蹟!

故事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可怕的地震讓昔日充滿歡笑的城市頃刻間淚流成河。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便馬上衝向他兒子的學校,可眼前的學校早已成爲一片廢墟。爲了救兒子,他不顧一切,用自己的雙手在地上挖呀,挖呀……38小時後,那雙淌滿鮮血的雙手終於救出深埋在廢墟中的兒子以及兒子的同學們。那一刻父子二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文中的一幕幕,不停地浮現在我的腦海,眼眶久久地溼潤着。

“不論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我都和你在一起!”話雖不長,但字字源於一個父親對兒子真摯深厚的愛。這愛,築成父親頑強堅韌的毅力和無私忘我的精神。對於兒子而言,父親的這句話同樣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和堅定的信念。在生死悠關之際,他堅信父親說過的話,不但自己處事不驚,還安定了同學們的恐慌情緒。從而爲父親來搭救他們創造了有利條件。是的,是偉大的父親,父愛譜寫了這曲震撼人心的生命的頌歌。

“不論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我都和你在一起!”我的耳邊不斷迴響着那位父親深沉慈愛的.聲音。它像一串強勁的音符扣動我的心絃。我的父親,不!天下所有的父親不都這樣無私爲了兒子嗎?

我的爸爸雖然每天工作着,但也陪着我遊戲,陪着我學習。

記得一年夏天,我在外面玩,爸爸在家看報。忽然,一聲叫喊驚動了爸爸,爸爸跑到前面一看,我的手正在流血,我的手被門夾到了。爸爸馬上抱起我,往路上跑,爸爸說:“疼嗎?如果疼就咬我手吧!到了醫院,由於手是十指連心,不能上麻醉,而且要縫針,所以很痛,我從淚花中看到堅強的爸爸好像也哭了。後來爸爸每天早上都帶我來換藥。讓我感到濃濃的父愛。

最後,願天下父親永遠開心。

《父與子》讀後感 篇12

在我一到五年級的學習生涯中,讀過許多文章,但是有一篇卻讓我記憶深刻,它就是——《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任何人的勸阻,歷經了38個小時辛苦挖掘,並且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終於在廢墟里救出兒子和十四個同學的事。文章歌頌了偉大的父愛。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而文中的幾個片段更令我感動:“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再來阻擋他”。從這裏我可以體會到這位父親執着的信念以及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而“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中充分描寫了父親救兒子時的外貌,神態,從而也讓人體會到這位父親爲了兒子,決不放棄,對兒子的承諾十分遵守,也體現出這是一位信守諾言,堅韌不拔,有責任感的父親。

我們都知道,在災難面前,人類是弱小的,但是這位父親卻不畏艱險,冒着生命的危險去救自己的`兒子,這可都是源於他經常對兒子說的那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仔細想想,在我的生活當中,我的父親也是這樣的,每天晚上他已經足夠疲憊,可每天早上他都頂着沉沉的睡意,堅持送我上學,我也勸說過他,可是他卻常常對我說:“你的未來比我的身體更加重要。”每次聽到這句話,我便會從心裏感嘆到:父愛是多麼的偉大啊!

母愛是慈祥的,而父愛則不太善於表達,常常會使我們不理解他,但是在危難來臨的時候,父親總會挺身而出,這種父愛的力量是任何東西都不可替代的。

《父與子》讀後感 篇13

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後,我懂得了一位父親爲了兒子不怕各種困難,因爲他盡了一個父親應有的父愛。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長途堅持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這篇課文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父親堅持不懈、努力挖掘,不怕困難、不怕艱辛、無比堅定,不顧勸阻以及時刻爲孩子着想的濃濃父愛之情。

父親不怕困難,願意爲兒子付出一切,別的家長都走了,而他還在不停地挖,許多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了,人們都認爲他精神失常了,但他一心想着兒子,不再理會旁人的勸說,當他挖到38小時,他終於聽見了兒子的聲音,當時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說明了父親爲了救出兒子,自己這麼苦都還在堅持挖掘,這是爲了自己的兒子呀!

沒有這無私、高大堅定的父愛,誰也不可能堅持這樣長時間的`、危機四伏的挖掘,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父親那濃濃的父愛嗎?

生活中,我也常常體會到父愛。

每天爸爸都會送我上學和我說再見,一次,快遲到了,一到門口,我忘記和爸爸說再見了,剛跑一下,爸爸,忽然叫住我:“拜拜,好好學習哦”,然後,跟我揮了揮手,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涌進,從那以後,每天爸爸都要跟我再見並鼓勵我一句,這段時間,我感到了父愛,從這不經意的動作中體會到爸爸對我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

《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正是有了這堅定的父愛,才能把兒子救出來的。

有些父愛是無言的,從那細心的動作中可以看出,有些父愛是嚴厲的,從那一聲聲訓斥可以看出,有些父愛是關心的,從那聲聲問候可以看出,有些父愛是美好的,從他陪你的玩樂可以看出,有些父愛是是幽默的,從那聲聲笑話中可以看出。

總之,一句話,生活中誰都離不開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