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通用15篇)

讀後感3.24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假期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爲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近30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心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2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 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

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

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3

童年時,讀書如看雲。

童年是等待的童年,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假日,等待着過節常常在企盼、在幻想,歪着頭凝望天上緩緩飄過的浮雲盼望着長大,盼望着流浪,盼望着去看山那邊的那片海。

世界上最亮的那雙眼睛,是屬於童年的。

童年時看雲是看世界。在孩子的眼睛裏,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奇異精彩。譬如看雲,有時如山巒壯,羣峯疊翠;有時如棉花狀,絮團錦簇;有時如水紋狀,煙波浩渺;有時如瑪瑙狀,瑰麗多彩;有時又作輕紗狀、煙狀、獸狀真是變幻無窮,奧緲莫測。云爲孩子們打開了一片千姿百態的世界。而書則引領孩子們走進了一個千姿百態的地下迷宮。小孩讀書是憑着一種好奇的天性和發自內心的原始活力,毛手毛腳地一頭扎進《西遊記》、《水滸》、《三國》、《說唐》等古今名著,一路看下去,一路東張西望,沿途引發許多奇思妙想,找到了許多成年人無法體悟得到的樂趣。

童年是屬於夢幻的。生活在夢幻裏的小孩子讀書,是用一雙純真、澈淨如琥珀的雙眼去打量書裏的精彩世界,亦如看雲,只能看個大概。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恬淡,小孩是讀不出來的。原本識字不多,只好一目數行,蹦蹦跳跳地看下去。於是,讀書成了嘗書,淺償輒止,也就嚐個半分,因爲冷不丁碰上艱澀的文字就啃不動了,剛嚐出點新奇味,就乏了,歪在書頁上,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臉上還漾着淺笑,也許是同書裏的主人公碰上面了呢。小孩讀書是趴着讀,趴在書上翻呀翻的。然而,正是這趴着看個大概,嚐個半分,一本好書,就深深烙在了孩子的腦子裏,伴其一生,甚至影響其一輩子。因爲,以孩子們渾樸、天然的好惡和純潔的心態去看、去嘗書,看到的或嚐到的恰恰就是最美好純真的東西。

青年人讀書是在吞書。青年人血氣正盛,精力噴薄,滿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以其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的毅力,毫無顧忌,橫衝直撞,取捨由我,進退自如,在知識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邀遊,隨意攫取。年青人讀書不帶絲毫的功利性,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如飢似渴地吞,不講章法地吞,以其奇異之思想、敏銳之直覺,徑直叩開文學、經濟、哲學、歷史等許多學科的大門,幾乎到了肆無忌憚,毫無節制的地步。海是博大、深遂的。海是一本大書,是一本從古到今歷經無數人翻讀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盡讀的大書。而書浩如煙海,包羅萬象,貫通三界。爲讀懂海的雄偉、海的神奇、海的深奧,年青人以其充沛的精力,精銳挺進,孜孜不倦,如攻城略地,吸納精華,在書海里縱橫捭闔,勢如鷹擊長空,其於知識信息、資料的吸收,俱兼收幷蓄,來者不拒吞之,以求其廣博。然而得之精華何其艱難?即便吭哧吭哧地閱遍《四書》、通讀《五經》,也因黑燈瞎火,不辨門徑,亂走一氣,何窺堂奧?只能是得之璣羽,失之鵬鯨了。於是,好讀書的年青人總因不求甚解,難免掩卷了無得,心中時怏怏。然而,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要從實地行,直造光明域,唯有拿出懸樑錐股的意志,鍥而不捨,方能融會貫通,正所謂埋頭讀書,擡頭做人。前者要的是一股吞的虔誠與韌性,後者講的是一種挺直脊樑的骨氣。意即讀書如做人,應當自信不迷信,活讀羣書,敢於批評征服,勇於超越自我,以啓發心智,陶冶性情。倘若是一味地頂禮慕拜,毫無取捨,爲書所役,淪爲書的奴隸,則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但海永遠是寬容的海。她一味慈愛地接納和包含着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好讀書的年青人,以其極富營養的風、浪和陽光,滋養和溫潤着年青人的羽翼。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纔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爲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爲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爲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爲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爲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爲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學生人格;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爲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4

世間之書多矣,有些書讀後如雁過無痕,在你的內心深處難以留下印跡;有些書讀後宛如湖中漣漪,雖有一時的盪漾之美,可終究輕拂而過,難有深思。然而徐飛老師的著作《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則讓人體驗到醉後的清醒:醉是因爲書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讀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則是因爲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思考與啓示讓人產生頓悟之感。

我很喜歡徐飛老師對氣象一詞的解讀,在他看來一個氣象萬千的讀書人,不拘泥於個人習見,不執著於一己私念,而是將生命打開,向一本本好書打開,向豐富多姿的生活打開,善於吞吐吸納,如此纔有一種開闔的氣度。而我翻開這本書,則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生命,領略生命深處的詩與思、真與美。

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文如其人。書中的文字如徐飛老師本人一樣優雅和高貴,沒有華麗的修飾,卻能讓人安靜地思考。徐飛老師的QQ和微信暱稱都是優雅的刺蝟,他很喜歡這一稱謂。優雅的刺蝟典出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代表着外表堅硬而內心柔軟、優雅高貴的讀書人形象。在徐飛老師看來,銳利的刺容易傷害別人,而乏力的優雅卻會成爲美麗的空殼。深刻卻不世故,圓潤而不圓滑,正如徐飛老師所獨具的文風特點:安靜的文字背後浸潤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師提倡作爲思考者的閱讀姿態在閱讀時應伴隨思考,反觀生活。本書中,四大思考貫穿始終:對經典的思考,對閱讀本身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教育的思考。

對經典的思考源於徐飛老師身上的學者情懷,這種情懷是對真理的渴求與探索。閱讀經典是一條充滿艱辛的尋求智慧的旅程,通過閱讀經典獲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園。對閱讀本身的思考,使徐飛老師跳出了傳統的閱讀經驗,在讀書中學會讀書,自我摸索出一套讀書方法。無論是專業發展的主題性閱讀,還是以言傳言的表述性閱讀,以及觸類旁通式關聯性閱讀,這些閱讀不斷豐富徐老師的教育生活和內在生命。讀書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與狹隘,讓我們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對於人生,徐飛老師用了成全一詞,我想,這裏的成全是對讀書人的期許,是對人生的釋然,人生的圓滿便是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作爲教師,徐飛老師用最厚重的筆墨書寫了對教育的思考,書中的思考不僅包括對語文學科的思考,還有對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師每讀一本書都會伴隨思考,大多寫成讀書筆記,近幾年,他單發表的讀書筆記就達二十多萬字。他以自身的讀書姿態告訴我們:未經思考的讀書沒有意義。

 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

徐飛老師將自己的讀書史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浪漫滿足興趣;第二階段,現實應對工作;第三階段,綜合成全自己。只有經歷一、二階段的浪漫與功利,才能到達第三階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斷完整。這裏的成全自己不侷限於對現象的思考,而是抽象於自身的意識世界,反覆咀嚼,將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爲自己的結構。當讀書超越功利層面到達審美層面,讀書本身就是讀書的目的。實際上,功利式閱讀在短時間內或許見效,但這種片段式、割裂式的閱讀,會逐漸讓讀書成爲一種負擔,將思維僵化於單獨的場域內,難以使人獲得整體智慧的提升。

徐老師將玖玖雅集教師書友會的讀書宗旨定爲爲學生讀書,爲自己讀書。徐老師已將教師這一角色深深烙進了自己的生命裏,他提倡,爲學生讀書,讓讀書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懷與教學智慧。我想起著名關懷倫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內爾諾丁斯的重要觀點:好教育就應該極大地促進個人和集體的幸福。往深處說,爲學生讀書與爲自己讀書並不是二元對立關係。教書是一門讓師生獲得更多幸福的職業,因爲教師在閱讀時將職業角色與自我人格合二爲一,讀書的過程是個人滿足與服務學生的雙重行爲,它本就存在於教師本職工作的範疇,是教師實現自我的必然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徐老師所倡導的讀書傾向是爲着幸福的閱讀。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一句話:在最後審判的那天,那些偉大的征服者、律師和政治家前來接受他們的獎賞王冠、桂冠或英名鐫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萬能的上帝看到我們腋下夾着書走近時,他轉過身來,不無歆羨地對彼得說:瞧,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裏沒什麼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讀書人不需要外在的獎賞,因爲讀書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伍爾芙的`這一觀點,在徐老師的這本書裏也會有最好的呼應。

 讀書貴在轉化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十足的讀書人,這是高萬祥先生對徐飛老師的評價。真正與十足所展現的是徐飛老師最純粹的一面。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將書本看成自己的摯愛,恰如呼吸,它一定會聯結着心肺,呼吸之間含着你的氣息、你的味道。同時,徐老師的讀書又總是力圖打通書與生活的通道,跳出書本的視野,與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聯結。

這本書共分爲六章。第一章閱讀成全自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教師讀書的意義;第二章在讀書中學會讀書,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了教師讀書的策略;第三章專業閱讀的眼光,體現出學科特點,介紹了語文學科的讀書智慧;後三章是徐老師的讀書隨筆,來一次思想的遠行是哲學、教育學經典著作的讀書隨筆,心靈脩行的藝術是文學作品的讀書隨筆,且教且讀是教學方面的讀書隨筆。整本書既有讀書意義及方法的講述,更有具體生動的讀書示範,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讀書智慧。

徐老師讀書,既有欣賞、接納,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於生活。我很喜歡他的一個比喻讀書如蠶。讀過幾本書,真不值得拿來說事,正如一隻蠶吃掉幾簸箕桑葉,是不值得炫耀的,關鍵還看吐出的絲是否白而長。評價讀書人,不是看他讀了多少本書,而是看他將書中的智慧轉化了多少變成他生命的智慧。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師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他不是閉門讀書;徐老師似乎是實用主義的讀書取向,但他不會功利世俗。

柏拉圖說: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而我認爲,讀書也是靈魂的自我談話。讀《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下來的,我聽到了內心深處冰層碎裂的聲音,我也像徐老師一樣,在水波盪漾中看到了越來越清晰的自我。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5

我閱讀了蘇聯聞名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佈滿信心…

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重,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這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爲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賞識教育讓自由、歡樂與愉快回歸課堂,迴歸孩子的一日生活,賞識教育把自信、創造與成功帶給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自我。我感覺我們在教學上還做的遠遠不夠,作位教師一定把愛心放在第一,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佈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假如教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啓發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熟悉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也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愛孩子,就必須善於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幼兒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心靈感受心靈,育感情贏得感情。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6

通過假期讀書活動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爲,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各級教育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實質。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拼棄舊事,與時俱進 拼棄舊事,緊隨時代步伐。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都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勇於拼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看衰”。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纔會有所所爲;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爲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7

暑假裏,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說作者認爲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爲與感覺爲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爲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爲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爲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着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爲基礎,以愛心爲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爲,國小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爲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爲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爲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爲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爲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反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對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覺是:傳統的德育教育中還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德育教育雖然在內容上顧及到了學生的年齡特徵,能逐步做到由淺入深,由簡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卻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髮展特點。就拿道德規範或知識學習來說,在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初期,還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維,其人際交往活動區域和與外界有效交流量較小時,直接向兒童傳授具體的行爲規範,先入爲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爲影響,使正確的道德行爲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也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當兒童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交流和了解增多,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僞,並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說,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係。總之,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採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國小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是忽視了兒童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爲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效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麼有效的現象。當今的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第三是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學生的道德認知過於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對中國小生採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爲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範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爲他律必然是有時空條件限制的,當學生處於失去外部道德規範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會有不道德的言行。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8

這幾天看了一本關於家教方面的書,裏面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吸引了我。今天把看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會孩子尊重自己的老師

一些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回去後會跟家長說自己的老師不好,而有些家長也對老師千挑骨頭萬挑刺的。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不利,尊重老師首先是一種品質,其次是孩子往往會因尊重老師而努力學習,對於這些父母都應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同時把握好分寸。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起負面作用,不說孩子的老師這不行那不行,要對孩子說:他們之所以能成爲自己的老師,一定具有老師的資格,有許許多多值得學生學習的東西,它包括知識,人格。歷朝歷代的領袖人物都尊重老師,我們普通百姓更應該尊重老師。要知道,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說哪個老師不好,那麼孩子就不會再聽這個老師的課了,因此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其實就是幫助孩子自己。

2、學會對孩子放手

曾幾何時,爲人父母后,我生活的全部中就是孩子,爲了他我可以犧牲很多很多,對他更是百依百順,着重於孩子智力培養和身體健康,卻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感受。並且有時教育孩子的方法過於偏激,方式簡單粗暴。對於孩子出現的問題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我總是和同事親朋好友唸叨而不主動和孩子主動交流。李開復老師在培養孩子能力自主選擇方法提出幾點很值得思考:

①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②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

③培養孩子的負責心

④要信任孩子

⑤不要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

僅僅幾點,告訴我們不要過多插手孩子的事事情,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覺的自己爲孩子安排的路就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要服從就行。不要什麼事情都說“不”,給孩子一個機會。

有一句是這樣說的:“偉人後面必定有一位偉大母親”,希望天下每一位母親都能重視自己孩子,教育問題,特別是德育教育,爲了孩子、爲了自己、“愛”就要受得其所。

走親訪友,短途旅行,避暑納涼暑假裏的`每一天就在歡歡喜喜、充充實實的高溫天氣中悄然度過。眼看着假期一天天接近尾聲,心裏不由得暗生焦急之情《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還原封不動地放在原處。終於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忙不迭地翻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照本書說來,大概可以稱爲最後通牒效應吧。

本以爲心理學之類的書很枯燥,都是些抽象的專有名詞和概念,沒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經典實驗、故事及問題情境,喚起了我閱讀正文的興趣。看此書,就像在聽一位哲人娓娓道來,書中教育活動中的心理效應和規律闡釋得如此清晰明瞭,連我這種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讀懂了其中的'道理,受到了些許啓發。那些案例似曾相識,幾乎都發生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而很多效應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不過,冠之以頭腦風暴效應、南風效應、蝴蝶效應等專業名詞,我們的教育活動似乎也凸顯出它的深度和價值來了。

讀到書中真實的謊言一文,我不禁對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讓上了名單的後進生在8個月後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在心理學上,這種由他人的期望和熱愛使人們的行爲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稱爲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在教育中也屢見不鮮。

我班上有個姓馬的男孩子,年齡偏小,貪玩好動,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績在班上差不多穩居倒數第一,孩子們嫌棄他,不願和他玩,常常喊他大笨蛋。爲了糾正孩子們的錯誤想法,爲了使馬同學重拾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些許進步,我努力讓馬同學感受到我對他的期望。一年級期末評語欄內,我這樣給他寫道:大凡後來有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小時候大都是調皮又聰明的,不過他們後來都是把聰明仔細地用到學習上去了.新學期,老師相信聰明的你會越來越棒在課堂內外,相比其他孩子,我更關注馬同學。上課時,他偶爾會專心聽講,我立即表揚他:你們看馬同學眼睛炯炯有神,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哦做作業了,他偶爾字寫得比較工整,我馬上誇獎他:你稍一認真,字就寫得端端正正,真能幹儘管他差不多每次最後一個把課文背出,每次測試成績總在六、七十分間徘徊,可我仍然沒有放棄對他的期望,堅持指導他背好每一篇課文,訂正好每一樣作業,每一張試卷。也許我的不離不棄感動了馬同學,小傢伙在期末複習階段給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幾個歪歪扭扭的鉛筆字:周老師,您放心,我會努力的,我的目標是90分以上!多麼美好的願望,多麼要求上進的孩子!我的內心涌起一股暖流,摸着他的頭說:好孩子,老師相信你會成功的。果不其然,這孩子在期末考中取得了90.5的好成績,位居倒數第二,他那胖乎乎的小手興奮地拉着我的衣角說:周老師,我考到了。雖然馬同學目前仍然屬於班中的後進生,但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次較大的進步。

我想:我們對孩子的期望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爲傳遞給學生,學生一定能感受到這種期望,認爲自己是聰明的、優秀的,從而提高自信心,不斷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我們何不用一種發現的眼光,期望的心理,鼓勵和培養的態度和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啓發每一個孩子,孩子身上一定會產生獨特的羅森塔爾效應。但願我們真實的謊言下,能創造出更多的神奇。

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名爲互悅機制的心理效應也很有教育價值。班級裏的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表現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喜歡,我認爲這種兩情相悅應建立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信任之上,從而彼此產生好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班級和諧的氛圍。

班上有個學生姓金,是個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孩子,加上塊頭大,經常把同學弄哭。金同學的家長又常把過錯強加到別人孩子身上,既不承認孩子的錯,也不接受老師的建議,以爲老師故意找家長的茬。這樣一直惹事生非的孩子,幾乎沒有孩子喜歡他,作爲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很惱火,要說喜歡談何容易。這樣的孩子,這樣的情況,置之不理肯定行不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金同學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飯量大,不挑食,每次就餐表現最好的就是他,也許這是唯一能樹立他良好形象的地方。因此,我推薦他擔任他們桌的桌長,孩子們也同意了。金同學工作非常熱情,尤其在我面前更加幹勁十足,吵架也罷,擔任桌長工作也好,無非是爲了引起大家的注意,體現他個人的價值。一次,他這桌的孩子把飯倒翻了,我趕緊拿了掃把打算清掃。金同學立馬放下手中的調羹,扯着大嗓門向我喊道:周老師,讓我來,你去吃飯好了!說着,一個箭步過來就把掃把拿走了,很快就把地上的飯粒掃得一乾二淨。看着他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對他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回到教室,我第一時間表揚他:金同學雖然年紀小,卻工作認真,勇於承擔責任,真是個小小男子漢!從此,他努力以男子漢的標準要求自己,髒活重活搶着幹,還主動爲班級、爲同學幹這幹那。金同學還會和同學吵架,我故意把原因歸結爲因爲塊頭大,力氣大,纔不小心把同學弄哭,還給他戴上高帽子:你是班上的大哥哥,一定能保護好班上的同學們。每次,他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漸漸的,孩子們喜歡上了金同學,金同學也喜歡上了大家。正如書中所說,走進教室,回到家裏,告訴我們的孩子吧,他們是被接納的,是被喜歡的,也許這會成爲孩子新生活的開始。這就是你喜歡他,他喜歡你的心理效應帶給我們的驚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及鮮活的案例介紹和演繹了衆多心理效應,條條效應都爲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學實用的方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學習用書。如仰八腳效應教我們爲師者不僅要可敬,還要可親;暗示效應啓迪我們從各方面入手,用多種方式讓班級充滿暗示的積極力量;80155法則告訴我們班級管理應預防爲主,干預有方,他律不如自律

幾小時囫圇吞棗般的閱讀僅僅是走馬觀花,泛泛而讀,其中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書不厭千回讀閒暇之餘,一定會再次走進它細細研讀,對心理效應達成真知真信,並自覺自願地將它們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而每一個孩子,無論優秀還是後進,無論喜歡還是惹人厭,都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本本生動的圖書,需要我們用愛接近,用心體會。只有讀懂了他們,我們才真正實現了教育的效應。讓我們走進每個孩子的內心,用心靈碰撞心靈,用智慧點亮智慧,在讀書中,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共同行走在快樂的成長道路上!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9

教師的個性強有力地影響着學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影響着他們的生活。(前蘇聯心理學家彼得羅夫斯基)

寫在前面

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願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願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所謂《學記》有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可知,教師的人格魅力所產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有些方面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本書告訴我們要具備以下五心: 淡泊名利,積善成德,有顆敬業心。關愛學生,幼人之幼,有顆慈愛心。公而無私,一視同仁,有顆公平心。謙虛坦誠,仁慈和善,有顆寬容心。精益求精,永於創新,預科進取心。我認爲這五心的核心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之本愛,既愛自己的職業,也愛自己的學生。獻身教育,甘爲人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教師要善於養德,養勤勉敬業之德、愛生奉獻之德、誠實有信之德、謙和團結之德、公道正派之德、與時俱進之德,守住自己的道德良心,出色履行自己的天職,人民教師的形象纔會可敬可愛,絢麗光耀。

我們都知道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單單是個人修養、人生境界的問題,而是一種不可或缺或無法替代的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師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來陶冶學生,在學生眼中,教師還要做到威而不令、嚴而不死、親而不猥、活而不散、寬而不亂、博而不驕 、新而不怪 、雕而不俗、剛而不犟 、憤而不私,儘管我們要求教師不至於盡善盡美,而我們要爲這個目標不懈追求。

可愛的教師們,我們每天面對繁複的工作,面對那一羣各色的學生,我們要讓自己時刻相信:

相信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渴望被信任與尊重,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渴望能和教育者平等交流和溝通。只要你相信每一個孩子,你就能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看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你就會相信,即使是一株小草,有一天也會開出像海洋一樣繽紛的花。讓我們學會耐心,學會等待,等待學生慢慢學會,慢慢領悟;多一點信心、少一點失望給他們鼓勵,多一點積極、少一點消極給他們希望,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性急來等待他們成長。

也讓我們對自己、對學生、對未來、對生活充滿自信。情是雨露,愛是陽光。春風走過的地方,花兒次第開放,讓愛成爲教育的果實!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0

最近,我閱讀了《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從教師人生最需要什麼、教師職業最需要什麼、教師教學最需要什麼、教師教育最需要什麼四個大板塊的69個建議來向我們簡述了作爲一名教師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這本書闡述了教師生命的活力,靈動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樂與幸福。對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師最需要什麼?那就是一顆對於教育事業灼熱的心,憑着這一份灼熱,教師自然而然會積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會樂於奉獻、勤於探索、勇於創新。

我們要做有師德、有責任心的教師。陶行知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灼熱心靈中,產生於教師的魅力之中。教師要有魅力,對學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學生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教師的魅力不僅僅來自得體的穿着、脫俗的談吐、嫺靜的舉止、美好的姿態,更來自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來自教師的優良人品,來自教師的善良與關愛,來自教師的寬容與公正,來自教師的敬業與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做到言傳身教、爲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爲去感染學生,教師的一份關心與愛護,一個會心的微笑,學生都會感到那是一份無比的關懷。當我面對學生時,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然後真誠地去讚賞他們,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教師要善待學生,耐心對待學生學習過程的偏差,堅持循循善誘,努力剋制急躁情緒,誨人不倦。在任何場合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在矛盾激化的場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調控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能力。當你準備批評你的學生時,你要學會控制你的情緒,千萬不要讓情緒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對學生應該有寬容之心,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爲教師我們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在教學中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多一點讚許,少一點挖苦;與其責罵,不如讚美。

我們要做勤奮的學習型教師。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讓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儘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課前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考慮教法。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要不斷追求自己的專業進步,不斷樹立危機意識,對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要能靜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做學問。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多聽課,聽課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學藝術、教材處理辦法、知識點的引入辦法,如何與學生溝通的藝術等,特別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此外要經常反思,可以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一些事件、經驗,爲改進教學積累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師,要有包羅萬物的知識,能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完善的人格喚醒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吸取營養。

未來社會是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學習已成爲最重要的人生權利。一個人要想不被社會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嚴、有價值,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積極的人生目標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調試、自我學習,以更積極的方式生存和發展。有一位教育家這樣斷言,作爲教師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作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創新的眼光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

讀了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我覺得我們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瑣碎的忙碌工作中,要騰出時間學習,騰出時間反思、總結,多看書,多動筆。同時,我們要學會享受讀書的樂趣,讀書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爲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樂趣,而使讀書成了負擔。只有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我們纔會主動去讀書。會像一粒渴望成長的種子一樣,努力的在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雖然不能說,讀書學習是我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卻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一本好的書,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能夠敲開你的心靈,並激勵你去嘗試認爲不可能的事情,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今後,我將多讀書,讀好書,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1

現在大家在談論做教師太難了,社會的壓力;家長的壓力。所以老師們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今天我在 新華書店看到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如獲至寶,認賬的讀了 起來,收穫非淺.

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個德育教育者,又想當好一個學科老師。可是這樣的兩手抓,似乎在實踐當中沒有收到我想象的結果,往往顧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認爲我是負責任又盡心盡力的。對於每一個學生,一開始的時候我都給予平等的愛,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愛漸漸的變了:對於好學生聽話好學的學生,我是打從心裏喜歡他們;而對於那些老是犯錯誤而且屢教不改的學生,我甚至有點消極的情緒,可是越是這樣這些不聽話的學生越不聽你的話,作業也不完成了 ,上課也就乾脆不聽,成績不斷下降。

我看了的 李老師 的.案例我今天怎麼去應對這種困惑。李老師說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然後纔是一個學科老師。師愛是教師應盡的師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這是一種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這纔是人性的師愛!我明白了自己並不是放棄了學生,正是這個矛盾的愛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個好教師!我相信經過時間的磨練,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愛學生,做到怎麼樣的愛學生才能更好的讓他們健康成長。

在教學方面,雖然我們標榜素質教育,但是到現在爲止,恐怕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的教育中應試教育還是佔有重要的地位。形勢和現實所迫,我們不得不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的提高,這是我們教師壓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貪玩的、不愛學習的;學生所感興趣的並不是課堂上的東西,而是課外的東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學生令人頭疼的分數,一定會令我們心裏充滿了壓力。我們有時候都會困惑爲什麼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差,爲什麼那麼難教。其實這個當然有學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師的原因。也許我們的課堂沒有接近學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許沒有教學的藝術。李老師指導了我們,學生的因素是我們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師的因素則可以由我們自己控制,我們要當一個合格的學科教師,一定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用自己的知識魅力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與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課堂,認真備好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作爲一名老師,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學這兩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會找到平衡點,經驗和不斷的反思會讓我不會顧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變成一個優秀的教師!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2

寒假裏,閒來無事,翻了翻兒子的許多書被一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愛的教育》,就拿來讀了。這本書是國中學生必讀書中的一本,在我上中學時,還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也從沒讀過這些書。其實,書對我們來說,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你有需要,你就可以讀你喜歡、感興趣的書。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愛的教育》,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書中描寫了一羣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呢?兩個孩子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 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着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說:“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爲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羣天真的孩子,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老師的的一個擁抱,撫摸,對孩子來說,也許比嚴厲的批評效果更好。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的學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孩子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孩子時,孩子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 父母。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3

廣泛的閱讀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嚮往真、善、美,擯棄假、惡、醜;有助於溝通個人與外部世界的聯繫,使學生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獲取信息和知識,拓展視野。快一起來閱讀教師假期讀書心得吧。

通過假期讀書活動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解放思想、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爲,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纔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各級教育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實質。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拼棄舊事,與時俱進

拼棄舊事,緊隨時代步伐。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對教師的挑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都必須緊隨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勇於拼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4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爲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爲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願我會做好!

教師假期讀書心得15

如果要偏愛,那就偏愛每一個幼兒吧。

——題記

因爲家有小妹在幼兒園,有一天在去接妹妹的時候,看到了幼兒園的一個黑板上寫了這麼一句話,還加了書名號。通過題目我敏感的捕捉到這可能是她們今天的培訓內容,於是,迫不及待的從手機上去搜索,原來,還不是一本書,只是一篇文章,是講述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關愛的。同樣是老師,平時很少接觸幼師這個行業,也是看了之後才之知道幼兒園老師的辛苦和付出。其實作爲老師,我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學生的愛,一直以來都覺得我很愛我們班的學生,但是前幾天去家訪的時候,看到學生家長眼神中流露出對孩子的關切和愛意,才意識到,我對我們班的孩子所謂的那種愛,是那麼的少,那麼的淺,完全沒有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孩子我在班裏甚至都沒和她說過幾句話,但是她卻是爸媽心中的寶貝啊,我們做老師的如果能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寶貝,那還會有什麼工作上的難度呢。帶着這樣的反思,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作者有這樣一段話:假如我們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規、聽指揮,假如我們總是用成人的標準評價孩子的創作、孩子的行爲。假如我們對孩子的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勵,孩子的潛能就會在我們的管教中慢慢的銷蝕殆盡。

看到作者的.話,很是感慨。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天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通過學習書本的內容和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情感是最少的投資,收益卻是巨大的,愛的力量永遠大於一切,正如書中所言:心中有愛,高地闊;讓愛成爲習慣,讓愛在我們工作的細節中展現,愛不會受損,但是愛需要表達,愛的極致就是寬容。

愛學生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一句宣言,也不僅僅是一份承諾,它應該有科學的方法和細膩的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讓自己更有耐心,更寬容,孩子父母的眼神,不僅盯在學生的身上,對我也有深深的觸動,只要我對孩子沒有那樣的眼神,那我就做的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