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實用]紅樓夢的讀後感

讀後感1.2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的讀後感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紅樓夢的讀後感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

一襲道袍,飄飄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潔而不沾染一死凡塵,她就像那年盛開在她庵外的紅梅,美麗而孤傲,妙玉的美麗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卻是命運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雙亡之後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卻被誤投於深海之中,賈府的放蕩風氣與藏圬納垢,讓她不得不因爲保護自己而對別人冷目三分,甚而讓別人覺得她“可厭”!無非就是因爲她的無權無勢與身份低微。

也許如果沒有讓她遇到玉賈寶,也許她沒有愛上他,甚而爲他走火入魔,也許她便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輩子面對清燈古佛,獨自老去,她也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空虛,但她見到了他,這個第一個待她平等之人,第一個值得她爲之傾心之人,第一個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別之人。

從受到寶玉稱讚時的故作正經到一時真情流露時的面紅耳赤,她難道真的是一個心如死灰的道姑嗎?不,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十八歲的少女,僅僅是被封建禮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氣愛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卻沒有勇氣去衝破那層束縛,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規蹈矩地做尼姑,她便會與寶玉見面機會也沒有,憑藉了賈府的.勢力,豈能容忍此等傷風敗俗的事情出現!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緒,戴上副不可侵犯的聖潔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過餘生?

雖然紅樓夢中有暗示,妙玉會這裏獲得幸福,但我覺得高鄂的續書不無道理,在續書中,妙玉被強盜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慘,但我覺得,讓她在賈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輩子是更殘忍之事,也許此後的她有了一些轉機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到:“檻外人妙玉遙祝芳辰”,檻外人”三個字大有深意,妙玉無疑是聰慧的,她用三個字向寶玉表明心跡,體現她不願讓自己涉足於這紛擾的塵世間,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所愛之人,人人都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是千古悲歌,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妙玉對賈寶玉苦苦思戀,黛玉無疑是幸福的,她畢竟還有一段美好的憧憬與愛情,但妙玉的愛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結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2

暑假的時候,爸爸送了一本《紅樓夢》給我,他還告訴我這是世界名著,希望我能好好讀一讀。可是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讀的稀裏糊塗得,看得我思緒都亂了,我去問爸爸,這本書我怎麼不太看得懂呢?可是爸爸卻不肯教我,爸爸只是對我說:“俗話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意思是不要因爲某些地方不明白就不讀這本書,也許等你讀完後,就會想明白。”

我將信將疑的去看了。真的,真的`很有意思!當我看到寶玉生病了,就覺得很傷心,當我看到寶玉和黛玉玩的很開心,我就很開心,這樣我的心一會開心一會傷心,一會想讓寶玉這樣做,一會想叫黛玉別傷心,就這樣,我在忽喜忽悲中看完了正本書。我去找爸爸,告訴她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很有意思。爸爸說現在你可以去弄明白這本書了。爸爸看我還是稀裏糊塗地。就給我解釋起這本書來。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特別是讀到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真心相戀,本來終於可以拜堂成親了,卻被家長安排與薛寶釵結婚,賈寶玉最終出家當和尚,家門破落。我實在是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爸爸又對我說:“賈寶玉本來是塊石頭,後來神仙點化讓他投胎到賈府變成人。而林黛玉則是寶玉的眼淚化成的。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後來我有問媽媽,賈寶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他們是近親能結婚嗎?媽媽說:“可以呀,古人都喜歡親上加親。”啊!終於弄懂了兩處,看來弄懂一本書還真不容易。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爲它垂淚,讓多少人爲它感動啊!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3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伶俐的模樣形狀,深意的淺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味,瀟灑的文采…

這一切,都是作者依附我國優秀傳統文明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一直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別神韻,飄散着西方文明的芬芳.

以下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形貌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範圍高大,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言語優美,此外還有一些顯着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觀賞.我以爲在中國古典四臺甫著中《紅樓夢》是可以讀屢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樣。

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讀高中時,其時看書更多注意故事情節,爲了更快知道末了的結局,書中的詩歌大多跳過了。看完後爲書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

前年,女兒要看《紅樓夢》,幫她借了一本成人看的,她看了幾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再看了一遍。我才知道高中時沒有讀的詩歌寫得是多麼的好。作者曹雪芹要是不是家境中落,看透了情面冷暖、人情冷暖,他寫不出《紅樓夢》,作者把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於小說裏,他埋頭寫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以爲《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盡頭,名、利皆是空,不要爲他人做嫁衣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紅樓夢不愧爲中國四大奇書之首,我讀了感嘆萬千,以爲十分有趣,但最令我傷感的是書中人物生命的軟弱,裏面的太太小姐公子們都是養尊處優,稍微受點風寒就會大病不起,緊張的甚至會失去生命

表現落魄公子賈瑞,見了王熙鳳起了色心,卻不識王熙鳳不是好惹的,效果受了王熙鳳的教訓,大冬天子夜受了涼,得了風寒,加上自己相思成疾,末了居然理想致去世。然後是秦鍾,也是受了風寒,加上心理打擊,沒幾天就沒了命,可惜他一表人才,正處花樣光陰。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4

即將枯萎的絳珠草,無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煉成仙。兩位因灌愁海水,結下一段生死緣分。高山晶瑩的絳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報,聽說神瑛思凡下界,於是要用一生的淚水交換,換取他的回頭是岸,以報答灌溉之恩。當年看到這裏,深深被絳珠仙子的高尚宏願和無私行爲所感動。後來方知,絳珠黛玉,名別體殊,實乃香魂一縷所化,本爲一人,從此深愛不已。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遂染無醫之病。初見化爲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終於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閒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爲了讓寶玉早啓慧根,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5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6

說來慚愧,還是師範剛畢業時,隨便翻了翻《紅樓夢》。因爲實屬才疏學淺,讀不懂其意,也就沒了閱讀的興趣,一直到現在也沒讀過四大名著的《紅樓夢》。

暑假裏,有幸從學校圖書館借了本《蔣勳說紅樓夢》第七輯,通過蔣先生的解讀,我對紅樓夢的部分章節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第七輯解讀的是紅樓夢中的第六十一回到七十回的內容。

解讀細緻,易於讀者理解。比如第六十一回柳家說的話:“人打樹底下一過,兩眼就似那黧雞似的,還動他的果子!蔣勳先生緊接着解釋黧雞是一種鬥雞,柳家的形容那些果子的“看護人”就像鬥雞一樣,眼睛睜得圓圓地盯着你,好像說你是不是要偷我的果子?因爲只要你進過水果樹底下,你就有嫌疑。前面還有一段解釋,說大觀園的果樹都分給不同的老媽媽老管,新鮮水果摘下來以後,她們可以拿出去私自賣,賣了以後賺的錢和主人分。讀到這裏就理解柳家說的話,水果不像以前掉在地上爛掉都沒人理會,現在一個水果都不能隨便摘。

蔣先生能夠還原到人物當時的年齡來解讀。賈寶玉當時也就是一個十四的少年,和大觀園裏的丫頭情同姐妹,因爲當時最小的9歲才能進來,16歲就要出去嫁人,寶玉就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他有一副菩薩心腸,他愛惜所有美麗的事物跟青春的女子,他是賈家族中的寶貝,其他人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只有寶玉可以例外,所以當彩雲爲了不連累別人,而承認自己偷了玫瑰露給賈環,寶玉處於小男孩、小女孩之間的情誼,把這件事承擔了下來。所以,作者解讀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對寶玉的心疼,是因爲他心疼所有的人,他心疼所有的.生命,寶玉對每個人生命的尊重也應該受到尊重。

解讀人物特點不參雜個人感情,而是作爲一個旁觀者客觀去解讀。比如興兒口中的王熙鳳:“嘴甜辛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一臉笑;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鳳的這些特點,是根據她一步步逼迫尤二姐自盡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的,隨着故事的發展讓讀者對王熙鳳有了這樣的認識,對尤二姐充滿了同情。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最好還是把《蔣勳說紅樓夢》所有的讀一讀,再讀《紅樓夢》時或許會略知一二。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7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題記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滾滾紅塵演繹出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繁華褪盡,留給我無限的啓迪。在拜讀着曹雪芹的《紅樓夢》時,我看透了世間的悲歡離合。

曹雪芹是清代小說家、《紅樓夢》的作者。字夢阮,號雪芹。他是一個曠世奇才,雖貧窮,但他創作了這部著作。喜歡這部名著,更喜歡其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

寶玉情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爲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這就是《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他出身於顯赫的封建大家庭裏,卻是一個叛逆者,他一心追求真摯的感情,毫不顧及家族利益。他和黛玉終究陰陽永隔。一個身心俱碎,含淚九泉;一個萬念俱灰,遁入空門。封建社會,給他造成極大的痛苦。

看透世間,我讀懂了他.......

黛玉傳

"可嘆停機德,誰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那黛玉的`美貌,叛逆的思想,爲那花殘落到的嘆息,無一不浮現在我眼前。她的美貌連王熙鳳也感嘆:"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她的內心敏感,葬花時,她追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用"一抔淨土掩風流"。聽人唱起"只爲你如花美譽,似水流年",便順口吟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名句。

看透紅塵,我讀懂了她......

之所以喜歡《紅樓夢》,是因爲作者"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刻苦,是因爲那動人的故事情節,是因爲那才能不凡的王熙鳳、大大咧咧的史湘雲、淡然冷漠的惜春、村氣十足的劉姥姥......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聽一曲紅樓吟唱,看世間悲歡離合,夢一回紅樓沉醉,品紅塵滾滾......

《紅樓夢》帶給我的不僅是動人的故事情節,也爲我編織了一個美好的文學夢.....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8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總算被我咬文嚼字的肯完了,好辛苦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阿諛奉承、隨機應變的王熙鳳。

書中第三回描寫王熙鳳的出場:先是王熙鳳那放縱無忌的笑聲使黛玉在心裏奇怪:“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讓人一看便知在這王熙鳳家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接着寫“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鳳“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只見她初見黛玉,便攜起她的手,細細打量後,仍送回座位上才誇獎她的美貌,以迎合老祖宗的歡心。接着又道:“想要什麼吃的,什麼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鬟老婆子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顯示出她的權勢、威嚴,使黛玉覺得這既是關心,又是警告,警告自己往後的一舉一動切不可邁錯一步,因爲這“只管”兩字以將她束縛在王熙鳳的管轄之內了。寫到她爲黛玉喪母的不幸感到難過,用帕拭淚,等賈母一說“我纔好了,你倒來招我”等話時,她又馬上轉悲爲喜,破涕爲笑,眨眼工夫,就由哭變爲笑。一個虛僞、玲瓏、見風使舵、的面目已映在眼前。

王熙鳳之所以能威壓衆人,不僅因爲她是榮國府老爺賈政的內侄女,更因爲她阿諛奉承,被家庭統治者所賞識,這就造就了她兩面三刀、潑辣、狡詐的性格。由家庭推及社會,整個封建社會正是由這樣的人把持着,難怪內亂,人民遭殃了。

王熙鳳的出場、鐵檻寺弄權、潑醋打平兒、借劍殺人、抄檢大觀園……這個性格剛烈、直爽,甚至被有些人認爲是“潑辣”、“陰險”的璉二奶奶,是寧榮二府有一無二的,更是封建家族有一無二的女強人!喜歡鳳姐的脾氣,不嬌柔造作;只可惜這樣一個女子,要強、好勝了一輩子,到頭來遭人冷眼,曲解了她的心,孤苦一人走上了黃泉路,這個昔日威風大震寧榮府的王熙鳳,可憐一生爲家計爭強,卻是“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9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百多年前,曹雪芹耗盡一生心力爲我們上演了一出《紅樓夢》,讓我們瞭解到人情的冷暖,讓我們看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每每看一遍“紅樓”,我的眼淚便會在不經意間流出,我承認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那你呢,是否曾爲黛玉焚稿而流淚,爲大觀園中的生離死別而感動呢?

一曲紅樓,唱盡人世浮華,訴盡世間離合,道盡人間悲歡;一曲紅樓,響徹天穹,使天地爲之動容……

這場“夢”註定以悲劇結束,我們無力改變它。因爲它發生在封建制度之下。當時的叛逆只有死路一條。我們只有默默地祈禱,期盼賈寶玉與林黛玉能在世外仙林中過着幸福甜美的生活。

林黛玉從小喪母,沒有受到禮教婦德的教育,保持着純真的天性,愛自己之所愛,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後來她寄人籬下,變得更加孤獨。在這個冷漠的世界上,她唯一的知己是賈寶玉,今生唯一愛過的'人是賈寶玉。但兩人的愛戀註定是一個悲劇。他倆都追求自由,但這種叛逆與封建制度格格不入,只好一個仙逝,一個遁世。“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死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首葬花吟似乎早已預見了這個悲劇。

賈寶玉一生癡癡傻傻、瘋瘋癲癲;林黛玉一生哭哭啼啼、猜猜疑疑;薛寶釵一生圓滑處世;王熙鳳一生算計他人……可最終都只落得一個“悲”字。賈寶玉遁入空門,林黛玉香消玉殞,薛寶釵獨守空閨,王熙鳳反誤了卿卿性命……

我不喜歡那個認爲天下女兒眼淚都要給他的狂妄寶玉,但我卻欣賞那個一生只對黛玉癡情的寶玉。

我不喜歡那個整天猜疑的黛玉,但我卻佩服追求自由與愛情的黛玉。

我不喜歡那個處世圓滑的寶釵,但我卻有些憐憫獨守空閨的她。

在這紅樓之中,不論貴爲皇妃,還是賤爲奴隸;不論憤世嫉俗,還是恪守禮教;不論蹈身檻外,還是順天任命;不論溫和靜淑,還是曠達不羈,最終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東,春流到夏……”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0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嘆惋的吧!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爲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1

窗外細雨如絲般地飄灑着,在幽靜的夜空下,傳來了一曲悠揚,清麗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那柔美的旋律,獨特的音色早已使我陶醉其中。然而這一切又怎麼比得上我手中《紅樓夢》的魅力?

撫摸般深藍的封面,早已感受到它深邃的古典氣息。翻開,微微泛黃的書頁也好似歷史的沉澱。當然,更吸引人的`還是它的內容。它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線索,着重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的興衰,從側面表現了作者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不滿。此外,它刻畫了許多集美貌,賢淑和智慧於一身的優秀女子。香菱的苦命,襲人的賢惠,湘雲的開朗,晴雯的無奈,無一不讓人悲嘆。更有寶釵和黛玉這兩位絕世女子,幾乎集中了中國古代女子的所有優點,每每讀到她們,我都感慨萬千。

尤其是林黛玉,我認爲她是整部書裏的靈魂人物。她有喪失父母的悲涼,有寄人籬下的悽苦;她秉絕世容顏,連鳥獸都不忍見她落淚;她的詩文悽清纏綿,讀了讓人心動傷感。一曲《秋窗風雨夕》寫盡了秋夜,秋雨的悲涼,一句“今日葬花人笑癡,它年葬依知是誰”更讓人斷腸。她的詩文每一字每一句都讓人從心底升起一種悽苦之情,久久不能疏散。加之身體虛弱,病痛纏身,讓人對她有不盡的愛憐。她不似寶釵的圓滑,因此被人認爲清高,刻薄。她的真性情,她的敢愛敢恨,她的勇於付出更是在對寶玉的愛情上表露無疑。她敢於沖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追求真愛,這與薛寶釵構成鮮明的對比。她的柔情,她的細膩,她對寶玉的至死不渝,無一不讓人心醉神癡。最後寶釵出閣寶玉娶,她將一塊方帕帶着自己破碎的心,投入火中,化成灰燼,在令人心寒的喜樂中,帶着無限的哀思魂魄歸西。這種海枯石爛的愛情少人的嚮往?林黛玉,這三個字蘊含了多少美,多少天地精華?

《紅樓夢》已成爲我心中最美的東西,它的魅力,無法阻擋;它的魅力,餘味悠長;它是天上最亮的星,世上最美的眼睛。她將帶着我的期待我的夢,陪我走過一生......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2

夢,它果真如夢幻般,生離死別,總是在一霎間發生,沒有一點餘地,只留下了千古遺恨。

如果沒有那蕩氣迴腸的愛,沒有那至死不渝的執着。這一份愛或許會隨着時間消逝。然而,我始終相信在天上他們一定會相見。縱使這滿紙荒唐言,也願意相信林黛玉與賈寶玉在天上團聚。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沒有完美的結局,再次相見也是滄海桑田。誰又記得誰,留下的也只是黛玉的綿綿淚水以及滿腔柔情。

我爲她感到惋惜,如果我有能力,我願給她另一番天地。就當作一個夢。

這的確是一個夢,夢裏的她還是那麼楚楚動人。沒有母親的`逝去,父親的失意,沒有進賈府,或許她的一生真能改變。

但她還是要見寶玉的,爲這一段奇緣,爲一句""有緣千里來相會"",他們會相見。

夢裏,她沒有疾病纏身,沒有薛寶釵的橫刀奪愛,沒有衆人的欺騙,他們會白頭偕老。

就像所以的喜劇一般,美好的結局總讓人嚮往。可這一世中,他們的愛情能感天動地,催人淚下嗎?他們就像千千萬萬的普通夫妻,不爲人所知曉。

因爲畢竟,我不是曹雪芹,他們是不會改變,太完美的結局反而葬送了他們。

他,還是那個玩世不恭,卻細膩如水的人;她,還是那個疑心重重,卻敢愛敢恨的人。

沒有或許,夢最終還是會破滅,太多的假設只能是一種心理安慰。

淚水是最終伴隨她走完一生的東西。這淚水中包含着太多。對世態炎涼的恨,對寶玉的不捨。是什麼造成了一切,是賈老夫人,還是璉二嫂子?

不,他們都沒有錯,他們做的是那個時代認爲正確的事。所有的人都認爲他們會是對的,光宗耀祖,權力地位,這纔是一切,沒有人願放下這一切而在乎一段真情。

人沒有錯,只是那該死的禮教教錯了他們,爭權奪勢,這是他們""正確而遠大的最高理想""。

沒有人在乎一滴真情的淚水,在乎一份真摯的等待。

紅樓夢,夢一場,夢時迷茫,夢醒時,卻早已物是人非。一種相思,兩人同愁。已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了心頭。

一場夢,無論流了多少淚水,多麼不捨,夢總是會醒。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3

四月二十六,正是芒種節。按照風俗要祭餞花神。大觀園中的女孩子們早開始忙礙了,吾獨不見黛玉。而寶玉見到黛玉總是躲着自己,正奈悶自己哪裏得罪了她,卻發現地上有許多落花,於是他兜起落花,奔到那天和黛玉葬桃花的地方。

再說那黛玉因昨夜到怡紅院遭拒後,心裏很不是滋味,於是吟起了《葬花吟》。聲音悽美動人,讓人好不傷感。

林黛玉爲何能吟出這麼一首淒涼唯美的詩呢?這就要提起她的身世了,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賈敏的獨生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到榮國府撫養。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真,與寶玉同爲封建的叛逆者,她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京網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所以昨夜寶玉沒有和黛玉相見,自然讓黛玉心中又氣又悲,吟出“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由落花無人憐愛哀嘆自己身世苦。

而黛玉自從進賈府第一天,知道這裏不同於別處,自是做事處處小心。雖有賈母等人的疼愛,而敏銳的她更多感受到自己被人冷落,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更真實的表現了自己寄人籬下處處提防。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老落人之兩不知!”感嘆青春易逝,縱使自己如今擁有稀世容顏,也逃不掉歲月的侵蝕。且自己現在身在他人家中,即使老死也無人知曉,感嘆自己的身世。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林黛玉詩書精通,所以性格不免有些孤傲,她以爲自己原本高潔的情操也能不被這腐朽污濁的社會所浸染,表現出她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鳥兒一樣擁有一雙翅膀可以飛翔,也表明她不受封建束縛,背離封建禮教,追求自由的精神。

一首悽悽艾艾的《葬花吟》道出了一個知性美麗的奇女子,這其間存在的深刻情感,怎樣不叫我們認真領會感悟呢?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4

黛玉葬花情節:那天正是芒種節。前一天寶玉和薛蟠他們去喝酒,晚上纔回來,寶釵去怡紅院造訪。黛玉晚上也過去了,叫門,但是當時晴雯和碧痕吵嘴了沒好氣,沒聽出是黛玉叫門,就說是寶玉吩咐的不管是誰來都不許開門。黛玉這時偏偏聽到了寶釵和寶玉說話的聲音,並且看到他們開門出來,她躲起來傷心,第二天寶玉去瀟湘館她也沒好氣。她出門去找姐妹們。然後就去花冢葬花了,就有了葬花吟。

春逝花落,本是人間常事。殘花飄逝,落紅無蹤,本是人間常態。

可是在黛玉心中,偏偏與他人不同。桃花樹下,葬下花魂。已是消逝的花,在她心中仍就珍貴。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悽婉的無奈中,是寄人籬下的辛酸,是前途渺茫的悲歌。她不是葬花,而是葬了自己的迷惘,葬了自己的一生。花落人亡兩不知,花逝了,無人憐愛,而她自己終究也不過如這一場落花,就那樣死去。

《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與其寄人籬下的悽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用他美妙的'樂譜爲世人重新演繹了《紅樓夢》,被譽爲“用音樂寫《紅樓夢》的人”。他譜寫的《葬花詞》及紅樓十二曲,旋律優美動聽,悽婉深沉。音樂有着文學所無法比擬的感染力與震憾力。但願,通過他的音樂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曹雪芹的內心世界,真正體會《葬花詞》的黃鐘大呂之聲。

每天在勞作之餘,讀一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於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於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

紅樓夢的讀後感 篇15

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其情節曲折,內容豐富,任務都各自獨具特色,更有王熙鳳、賈寶玉其中新人物,尤其吸引讀者眼球,已經成爲經典的《紅樓夢》,更是被導演成劇,把一個個硬生生的書本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熒幕上,讓觀衆更深刻領會其核心內容。

說道《紅樓夢》,不能不提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因爲前世的恩怨,林黛玉從前世的絳珠仙草轉世投胎,許下用一生的眼淚還與寶玉,以報當日滴水之恩,賈寶玉與林黛玉素日朝夕相處,早生情義,可黛玉心思敏感,寄居在榮國府,卻由於她清高自居的個性,常常爲小事傷心難過,她把人生的希望都寄託在寶玉身上,她深愛着寶玉,最後的結局卻以悲劇收場。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多愁善感,反封建禮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賈寶玉則擁有十分叛逆的性格,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遠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與寶黛要求婚姻自主,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封建的道路上越走遠走,最終導致兩人的悲劇結局。

還有一個與衆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鳳,可謂是文中的一大亮點,他的`陰毒人人皆知,作爲榮府”總管“,她作弄權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她生性尖酸刻薄,最後害了全家,但畢竟她很能幹,榮府上下大小事都得她說了算,又善於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喜愛,有因此遭到妒忌,她以她的狠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映象,是對封建社會的殘酷的批判。

《紅樓夢》中的任務有四寶多位,而且個個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寫來如見其人,如聞其事,就拿劉姥姥來說吧。出生鄉村的劉姥姥來到了賈家,鳳姐導演了一幕鬧劇,在賈母那裏吃飯的時候,丫鬟只撿了一個鴿子蛋放在劉姥姥那裏,劉姥姥不知羞恥的說:“老劉老劉,飯量大如牛。”體現老劉的那種直爽,體現了封建官僚與窮苦百姓的差距之大,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

《紅樓夢》以寶黛釵的愛情悲劇以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爲主線,以金陵官族名門四家大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爲暗線,展現了封建社會最終會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達到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