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

讀後感1.1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1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很合我的口味,劉稱蓮老師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學習。

其中讓我感受深刻的是學習篇——學習是一顆糖,這一部分的第二篇:尋找孩子喜歡上學的“吸鐵石”。文中說道,國小生喜歡學習的前提就是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並對學習充滿興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學習充滿熱情並不斷地成長進步。所以沒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辦法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讓孩子渴望和小夥伴交往,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幾塊孩子上學的“吸鐵石”,讓孩子期盼和老師見面,想方設法讓孩子喜歡上每一位老師,從內心崇敬老師,孩子纔會愛上老師的課程,並努力學習。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護,“副科”同樣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生動有趣的,從而愛上學習。讓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滿足,不斷的誇獎和鼓勵孩子,滿足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礎。作者的實踐處處綻放着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

作爲老師,我從中可借鑑的非常多,如何能將自己的課上的生動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師去吸引我的學生;如何讓學生愛上學校、喜歡上學;這是我需要思考和學習的.。

國小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這六年可能會影響他人生後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作爲孩子的國小教師,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引領,這就需要我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不斷的創新,用自己的愛和智慧同家長朋友一起爲孩子引航,靜靜等待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2

讀了《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相比辰辰父母,我們對孩子的付出太少了,雖然我們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關注較多,甚至可用無微不至來形容,但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做得遠遠不夠,自身的行爲也沒有爲孩子提供好的範本。

就拿閱讀習慣培養來說吧,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閱讀任務,孩子有時也能靜下來看一段時間的書,大概一二十分鐘的樣子。但孩子主動看書的時間很少,因爲玩對他來說無疑更有吸引力。爲什麼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呢?看了《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知道問題根源在於我們家長做得不好。

如今信息時代,我們不要說做到天天自己捧書閱讀,就是少看電腦、電視和手機,都很難。一方面是工作生活娛樂離不開,另一方面是難以擺脫這些信息媒介的誘惑。從孩子的角度看來,你們家長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電視,憑什麼要求我做完作業,還要課外閱讀?多不公平喲!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書中提到:無論是辰辰媽,還是鄭淵潔,以及知名的'衆多教育專家,都強調父母閱讀行爲給子女的示範作用。極端的示範案例據說是一位工人老爸,幾乎不識字,但仍在孩子面前多年捧書苦讀,最終影響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學有所成。

看來,改變孩子,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真得從我們家長做起。

首先,避免或減少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玩手機,不用電腦玩遊戲或娛樂。

其次,引導孩子閱讀。找孩子有興趣的書:笑話、故事、科普書籍都可以試一試,讓孩子有書可讀。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漸漸愛上閱讀。

不管家長有沒有閱讀習慣,這幾條首先應該努力做到。當然,家長能有閱讀的習慣最好。否則,想寄希望於孩子自動喜歡閱讀,不太現實,也是未盡到做家長的責任。

俗話說得好:身教甚於言傳。教育孩子,從家長做起!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3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這是一位平凡而優秀的媽媽所做的的真誠分享。她用質樸的筆觸,重溫了女兒國小成長的點點足跡以及這些足跡如何爲女兒鋪就了通往北京大學的堅實臺階。去年家長會,我向家長們推薦此書,我覺得此書不僅適合加油寶貝的父母們閱讀。作爲教師,閱讀此書,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裏,我就向大家簡單介紹我工作中能用得到的經驗。本書我最喜歡的是閱讀篇這一章。閱讀篇講述了李若辰的父母從小爲她營造閱讀氛圍,陪她一起讀書。在家庭條件不不好的情況下爲了讓她能多讀書,爲她買舊書,一有空閒就陪她到書店讀書,爲她創造了喜歡閱讀、方便閱讀的`好環境。並且借鑑了好的教育方法用到女兒身上,還爲我們推薦了不少好的書籍。

說到讓孩子閱讀我覺得這方面很重要。一個人僅僅靠眼睛耳朵大腦吸收得來的知識遠遠比不上從書籍中獲得的多。這也就是說,閱讀將會給人帶來更豐富的知識。那麼,從小怎樣使孩子喜歡閱讀,學會閱讀,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答案。要培養孩子喜歡閱讀首先得給孩子創設閱讀環境,其次家長得以身作則,陪着孩子閱讀。此做法不僅適用於家長,我覺得身爲教育工作者同樣也能用得上。

當我讀完閱讀篇後,真感覺我在學生面前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太少了,導致學生的作文水平沒有提高。所以,今後我要給些時間讓學生們閱讀,課間陪學生閱讀,多給學生推薦閱讀好的書籍,並給孩子們制定一些閱讀計劃。

各位家長朋友、同事,讓我們一起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爲孩子創造好的看書、學習氛圍。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4

在網上看到《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覺得心裏有些觸動,正好兒子剛上高中,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是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了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沒有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很少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等等,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回想兒子在上國小的的時候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時,我沒有吝嗇錢,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但遠遠不夠。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包括了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5

今天讀完了全部內容,最深的感受就是感動。全書的內容淺顯易懂,就是一個個生活細節的真實寫照,可是被如此用心的媽媽記錄並感受了下來。被媽媽如此用心的愛包圍着、環繞着,本書作者的女兒想不成才都很難吧,哈哈。

本書的作者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全部的愛和包容,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成長軌跡,總結下來,有三點值得讀者們學習效仿:

一、每次遇到學習或成長中的一個難題,作者都是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上,去和孩子一起面對解決。這樣的方法,爲孩子以後面對一些學習或生活的難題時,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即:把自己放到當事人的位置中,一起協商解決,而不是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俯視地解決;

二、尊重孩子的選擇,這種尊重不僅指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作者也是先考慮孩子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考慮家長的經驗。這樣做慢慢形成了孩子獨自決斷的非常重要的能力,這個能力,應該是一生都受益無窮的;

三、作爲孩子的媽媽,在書中也是無意地透漏了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閱讀了很多育兒和教育方面的書籍,即:作者對教育孩子的'這些理念建立在閱讀大量的書籍之後,就是說,作爲孩子父母本身的個體,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的。只有先照顧好了自己,這種照顧既包括身體的照顧,也包括精神的照顧,才能在一定量的知識體系裏,帶着獲得的智慧和理性,充滿信心地去引導孩子。所以,自我成長,永遠是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項之一。

讀完此書後,更深地體會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任何一個方面的困惑、不解、矛盾和不知所措,在對應的書中都能找到答案,關鍵是願不願意去找,去發現。一旦找到了,這個解決辦法必定是受益匪淺和長久的。

再次感謝本書的作者,幫助我解決了面對上國小一年級女兒的許多不知所措,不僅解決了,而且現在非常地確定自己要怎麼做,如何做,希望更多的人能讀一讀這本書,謝謝!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6

近段時間,有幸拜讀了劉稱蓮老師的《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劉老師對孩子的精心照顧、睿智用心深深打動了我。在書裏,陪伴也是一種愛這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

對於陪字,我是有着深切的體會的。雖然身爲教師,但同時我也是一位家長。在向家長們學習的同時,我也在自己摸索着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在對孩子的陪伴方面,我深感不足和愧疚。

在看《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書時,作者對孩子的精心照顧,用心之深打動了我,也觸動了我。我在反思我的時間都去哪了?是不是除了工作之外,我真的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工作之外的時間我在幹什麼?

現在想來,恐怕不是我沒有時間,而是認爲對孩子的陪伴不那麼重要。現在更深切的明白:對孩子的愛不是給他攢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禮物、爲他洗了多少件衣服,而是體現在我們是不是能真正靜下心來,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在陪伴中傾聽孩子、理解孩子,成爲孩子的心靈港灣。

孩子們稚嫩純真的心靈還感受不到物質的重要。他們真正渴求的`、需要的是每天父母的擁抱;需要感知在父母眼裏自己是多麼的重要;需要父母給與他安全感;更需要知道當自己失敗時、受挫時、父母會在家裏等着他,給他安慰,而不是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承受。

說到這裏我還是深感愧久,自從有了閨女,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她的身上,對兒子的照顧太少了,總認爲閨女小,需要更多的關愛,完全忽略了兒子的感受,我常對兒子說,你是哥哥要讓着妹妹,雖說也不錯,但在兒子心裏也許不這樣,總認爲媽媽不管我了。有段時間兒子到家就發小脾氣,我批評他,老大不小了,怎麼能那樣。後來纔想,原來這是兒子在發泄心中的不平,細想是自己的不對,這些曰子對兒子的陪伴太少了,應該多些時間陪陪這個小孩。

現在懂得了:養育一個孩子,不是用錢,而是用心!

《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讀後感7

自從有了孩子以來,特別是孩子上國小以來,陸陸續續讀了一些關於孩子教育與成長的書,說實話受益良多。就像有人說過,我們購買了一個新產品會有一個說明書,而我們生了一個孩子,作爲新手上路的父母,我們沒有慣例可循,我們在摸索中前進,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其實有了孩子,特別是孩子上國小以來,我發覺做父母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孩子大了有他獨立的思想和想法,他的想法越來越與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如何在這中間引導他的想法符合我們自己的想法,其實我自己都有點困惑。關於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有時我覺得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自己在面對孩子的成績時一樣會緊張,會覺得有壓力。特別是二年級開始,我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學習,養成不需要媽媽的習慣,可是他的成績就會起起伏伏,很多知識掌握得不牢。在這中間是一種糾結與擔心的心情,特別是當孩子成績不好,表現不好的'時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教育孩子。所以讀了這本書,我還是有一些觸動的,我希望用一些適合孩子也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培養孩子。讓我自己陪着孩子慢慢的成長,而不是我去代替孩子成長。很可能現在孩子一時表現會不到位,希望在以後的時間讓孩子能夠自由快樂的成長。我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接納他所發生的一切,然後陪着孩子一起面對,一起成長。

然後,在孩子的成長中離不開學校和老師,我很慶幸給孩子選擇了一個開放而擁有良好校風的學校,很慶幸孩子遇到了有愛心而且認真負責的老師,在這方面我要做的就是經常跟老師溝通,發現孩子的問題,與孩子一起共同面對,並解決問題。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老師,愛上學習,讓他在健康的環境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