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1.9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精選6篇)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1

當我帶着新奇的心情打開張文亮的這本散文詩——《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那一句句清新優美的詩句,猶如春雨般的滋潤着我的心田……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爲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真奇怪,爲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爲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鬆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書讀完了,那些語意雋永的句子,在我心頭“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當我認認真真的讀完這本書後,感到真是受益匪淺。故事中的“蝸牛”多麼像我班上的孩子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

1、教育是慢的藝術,不能忽略孩子的個體差異。

緩慢爬行是蝸牛的天性,爬得飛快就不是蝸牛了。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個體。千人千面,一人一性。作爲教師,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孩子的個性,而是尊重孩子,在他的個性上引導他發展進步。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孩子。他是一個特殊的幼兒,入園以來,他很少說話,而且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複一些單調的話。他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他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有時遇到不開心的事會出現尖叫,而且行爲態度極其隨意……這個孩子就像蝸牛一樣,在牽着這隻“蝸牛”旅途中,我焦慮,甚至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常常對他說:“孩子,你怎麼就學不會呢?一年時間,怎麼就看不到你的進步呢?”我對這隻蝸牛拼命催、拼命拉。他依然以原來的速度緩慢地挪動着。不過,至少它在前進。面對全體孩子,我們不能忽略孩子的個體差異。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由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需要等待。

都聽過“拔苗助長”的故事,也都知道拔苗助長只能造成負面影響。其實,在我們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沒有人願意停下來。放慢了腳步的人只會感到恐慌。一切都在速成:養殖場的雞、大棚的蔬菜、速食麪,甚至是現代的孩子,爲了成績,也在速成。什麼興趣班、什麼素描班,這不是速成,又是什麼?這讓我想到了印第安人的一句諺語:請別走太快,等一等靈魂。想到了那些像種子一樣在地裏的孩子。他們扭動身軀,找尋光明,怯生生地吐出嫩芽。但等待他們的是不停的催促:“快點,哎呀,快點呀!”不斷催促成就的到底是童年還是“痛年”呢?孩子的學習、發展,會有快有慢,教育者要學會等待。無數事實證明許多在少兒時期的所謂“發展慢”的孩子,後來卻成爲了“作家”。被老師下評語“反映遲鈍”的孩子可以成爲愛因斯坦,被父親抱怨是白癡的孩子可以成爲羅丹,被長輩認爲資質平庸的孩子可以成爲達爾文。

3、教育是慢的藝術,給孩子和自己多一點時間和空間。

也許,當我們放慢步調,與他們一起欣賞、領略沿途的風景時,我們可以發現在愉悅了身心的同時,也給孩子增添了一份希望。蝸牛的故事還沒有結束。讓我們繼續聽完這個故事。咦?我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我聽到了鳥聲和蟲鳴,我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是我急着趕路,沒有給孩子和自己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吧?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2

初讀此書,說實話,看不懂,倒不是那種語言晦澀令人難以理解,只是我感覺,簡單溫暖的文字背後,一定有我還直到現在都無法理解的東西,會與“養兒方知父母恩”有相通之處吧。

書以上帝讓我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爲起始篇章,在經歷焦灼,不安,煩躁之後,撥開烏雲,重見日出,豁然開朗,突然明白,原來,在這段看似艱辛卻又始終被幸福籠罩的路途中,真正的導遊,一直是被自己有時幾乎有些嫌棄的蝸牛。

書有十五個章節,內容更不似小說般連貫,中心,卻始終圍繞在如書中的我般的家長和如蝸牛般的孩子身上。無論是教我上課的毛毛蟲,教我讀書的螳螂還是來自蚯蚓的聲聲呼喚,小蝌蚪的讚美,都無時無刻不體現出成長道路上家長與孩子間那種無法言喻的默契而又深沉的關係:孩子成長的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些時候,看着孩子如蝸牛般緩慢移動的步伐,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一度懷疑自己聰明的基因爲什麼在孩子的身上的不到體現,爲什麼會這麼笨,他們更想用自己超乎孩子百倍的力氣去提着孩子走,可是做什麼都是徒勞。

時處步伐匆匆的年代,爲家庭生計奔波在工作的家長,很少會有人會停下腳步看看路邊的風景,理由很簡單-他們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你們是否想過,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會是你們在他們取得優異成績時大肆的'讚美,在因爲作業出錯或是成績不好時無休止的批評與謾罵嗎!我只是想說,世間的人,被榮耀光環籠罩的時候從來不缺讚美鮮花與掌聲;跌落谷底時,也從來不會缺少背後的議論嘲諷和批評。榮耀後的讚美與失意時的批判,真的不缺你一個。

培養一個孩子,會是一個家長一生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而自己,便是那個心智漸趨成熟的主人公。作爲一個二十歲左右的成年人,帶着些許幼稚和絲絲成熟,對於教育孩子,我幾乎沒有什麼概念,對書中的內容,我只能從孩提的回憶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不管怎樣,家長的一份耐心,一份執着,一點默默的支持,都會成爲孩子一生的財富,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

人常說,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書寫一個故事,而故事是否擁有完美的結局,在於你,在於孩子,在於你和孩子究竟能形成多大的默契,也真心祝願在這條路上正在行走和還未行走的家長和孩子們,終會擁抱最蔚藍的天空,你們,都會是最好的自己……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3

兒子——八年前你如約的來到了我的身邊,給了我做媽媽的權利,我驕傲。我成爲一個母親,瞬間感覺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看着身邊的這個小人,從此以後你將是我的全部。

而當有一天我看到了《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這首詩,不由自主的被裏面精湛的語言深深吸引併爲之感動。因爲我是一個脾氣特別不好,又性子特別急的媽媽。這篇文章讓我彷彿聞到一股暖暖的愛的氣息。

牽着一隻蝸牛散步,大家都知道蝸牛揹着重重的殼,那是一步一步往前爬,而你牽着它散步,必須放慢腳步,跟着它的節奏慢慢的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你會發現原來慢下來,看到的是更一種不一樣的美。

就如同我領着身邊的這個小朋友,拉着他的小手,低頭看着他,慢慢的走着。細細品嚐到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味道,彷彿走進了一個充滿寬容、善良、愛心的美麗世界。

我們教育孩子不正像牽着蝸牛去散步嗎?在這個艱難跋涉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孩子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要經受無數次的錯誤、挫折和失敗,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我們家長不能只會一味地責怪孩子,更多的應該配合老師認真地去對待每一位寶貝。他們畢竟只有七八歲的年紀,有一顆美好的童心,你不能總是用你的思想來硬生生的駕馭孩子,而應該對他們細心地呵護。

孩子們就像可愛的小蝸牛一樣,他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因爲他還小所以做事情不會像你一樣快,別總催他“你不會快點嗎?你能不能抓緊時間?你到底怎麼回事……”不要總是用這種責怪的口氣,因爲你無緣無故的大吼大叫,寶貝們也許會感覺特別的莫名其妙。因爲他們已經非常盡力在做,只是他的步伐就是那麼小,他的思想不會像你那般成熟。請你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完成。因爲他們就是一隻小小的蝸牛,總以爲是“我”在牽着蝸牛在散步,其實是上帝讓蝸牛在牽着“我”在散步,是孩子們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什麼是天真無邪,什麼是真正的沒有利益下的真誠的語言和笑容。他的一句“媽媽,我愛你……”真的是發自他小小內心最真摯的表達,“寶貝,媽媽也愛你,一生一世……”

也許有時候是我們走的太快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不僅我們自己走的快了些,似乎無形中也讓我們的寶貝們也走的快了。現在回頭想想,自己非常慚愧,才感悟到,其實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你要放慢自己的腳步,和孩子一起走進他的世界。

雖然也有被孩子的淘氣氣的崩潰,也有失去耐心的時候的大吼大叫。然而,孩子的內心是無比純淨的,他們可能睡一覺就忘記了。第二天依舊在他成長的點點滴滴中,向我們展示了很多的美好和樂趣。只是我們的腳步走的太快,快到已經忘記了欣賞,忘記讚美。對不起寶貝,媽媽還要放慢自己的腳步,多陪你,牽着你的手陪着你慢慢長大……

寶貝你是上帝送給媽媽最珍貴的禮物,我知道上帝的本意是希望我在陪伴你成長的道路上,也能夠有機會去重溫我孩提時的純真。從今天起我要更加努力做個好媽媽,繼續放慢我的腳步,再慢一些,再慢一些,再慢一些,靜下心來多聆聽你的想法,多遵循你的意見。牽着你的手,帶你走進一個屬於你的童話童年。

寶貝你就是媽媽的小蝸牛,媽媽愛你……我們大手拉小手,一直快樂的幸福的走下去,謝謝你的陪伴,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好嗎?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4

昨天晚上的閱讀時間,我給女兒讀了一首作家張文亮的散文詩——《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本來是向女兒表達歉意的,沒想到女兒如此用心,把它寫成了作文。

一直以來,女兒都是我和她爸爸心中最大的驕傲!爲了我們心中對她的那份期望,女兒一直在用盡全力配合我們,做得已經足夠努力、足夠優秀!可我還是一直那麼嚴格地要求着她,甚至用大人的標準來約束她。

這段時間,因爲臨近期末考試,女兒卻經常錯題、錯字,我對她耐心鼓勵過、嚴肅批評過、也曾大聲訓斥過,最後甚至升級到動手打她過。那是上週末的晚上,又一次因爲錯題,我生了氣,並狠狠地打過她的小手。“教訓”過她之後,我接受了女兒哭着作出的道歉和保證。

躺在牀上陪她入睡時,我問女兒:

“媽媽打你,疼嗎?”

“疼。”

“要不,你也打媽媽一下吧!這樣,我們就扯平了!”

“不,我不打媽媽,因爲我捨不得!”

我的眼淚立即奪眶而出,並感到深深地慚愧,而女兒此刻也緊緊地抱住我!這一刻,我讓自己感悟到,其實教育孩子真的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不能過於心急,雖然也有被孩子氣得崩潰失去耐心的時候,也有對孩子發脾氣、訓斥、失去理智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她成長的點點滴滴中向我們展示了她的美和樂趣。只是,我帶領她前行的腳步太快,快得忘記了欣賞,反而使我失去了很多無法挽回的東西。

應該學會去理解孩子,陪着她慢慢去體味生活的滋味,欣賞她在成長中帶給我們的獨特美麗。給孩子一點兒時間,也是給自己一點兒時間,在這時間裏我相信成就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我自己。第二天清晨,陽光照進窗子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就放手讓她在自己的時間表裏作一隻快樂的小“蝸牛”吧,時常和小“蝸牛”一起去散散步,相信一定會發現許多平時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美好!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5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這是作家張文亮寫的一首散文詩。這篇文章充滿了哲理性,同時有一股溫暖的力量,讀完後感受頗深,現把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現在我從事的是特殊教育,面對的是一羣智力障礙的孩子們,我們的學生們在肢體上,心智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障礙,他們就像是文章中說的蝸牛一樣脆弱,行動慢,這就決定了我們教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用愛心呵護我們的“小蝸牛們”,就像母親一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多和他們親近,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同時,愛也是包容,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些時候孩子們可能會達不到你的要求和標準,我們有時可能會急躁,失去耐性,還有時會大聲地向孩子們抱怨:“怎麼還是不會?”也有時會因爲孩子們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向他們大聲呵斥,可是,我們在發完火後是否會想一想:他們都還只是孩子,還是個智障孩子,他們也許已經盡力了,可是仍達不到標準,不妨彎下腰來,說一句:“孩子,沒關係,加油!老師相信你能做到。”然後耐下心來,用適合他們的方式,放慢進度,反覆訓練,讓他們掌握知識技能

生命的意義在於心態,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你快樂還是痛苦、積極還是消極、感恩還是抱怨。一句話說得好:“生活是一面鏡子,原封不動地反映你的心態。你對生活怎樣,生活就怎樣回饋你。”當你微笑地面對生活,生活會示予你燦爛的微笑;當你哭對生活,生活也還你一樣哭喪的臉。如果你能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情,你就會擁有生命的陽光。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因爲一些小事而抱怨,抱怨工作的辛勞、待遇的不公、生活的不順心,因爲這些使得我們產生了倦怠感,但不管你的心情怎樣,客觀事實總是存在的,與其經常抱怨,說生活的不如意,不如用微笑積極地面對,也許換個角度,會發現許多美好的一面。也許你總在抱怨學生多麼地難教,多麼地不守紀律或是習慣有多麼不好,但你有沒有靜下心來去觀察他們,他們身上有什麼閃光點是值得肯定的,或是有什麼事情是讓你感動的,也許孩子們的一個眼光、一句問候、一個舉動不知不覺的想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樸實而最美好的一面。我們不妨回過頭看一看,看“小蝸牛”們已經前進了多少,而不是去計較他們到底有多慢,對於你來說也許這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這時,你就應該很認真地表揚他們。

教育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有句話叫做“教學相長”,在你教學生的過程中,自己的業務水平也在提高,就如文中所說:“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正是因爲有了我們的這羣“小蝸牛們”,纔有了我們這個羣體“特教教師”,正是因爲他們,我們纔會努力的去開發教材、鑽研教材、研究教法,也是因爲教他們,讓我們獲得了種種的成就,“論文獲獎、公開課獲獎、榮譽稱號”等等,所以,雖然“小蝸牛們”是弱勢羣體,卻給了我們很多很多。我們還是用一種感恩的心去對待他們吧!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讀後感6

最近看了《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一文,感觸很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工作,文章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上帝交給我一任務,讓我帶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我卻嫌他爬的慢,催他、唬他、責備他、放棄他,任他往前爬,忽然,我聞到了花香,聽到了鳥叫,體會到了這些以前沒有的東西,我恍然大悟,原來,是上帝叫蝸牛帶着我去散步。

其實在這篇文章裏,最引我注意的是那隻蝸牛。那隻蝸牛真的很可憐,已經盡力了卻還被責備、被訓斥。我覺得班裏有些孩子像極了那隻“小蝸牛”,無論他怎麼努力,怎麼用功,只要沒有達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得到的總是責罵。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讓孩子學這學那的,給了孩子太多的壓力。教師也嚴格地要求着孩子,把自己主觀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爲了幫他們提高成績,我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但他們似乎總在和我們作對:字跡潦草,作業拖拉,上課分心,下課沒影……於是,我真的生氣了,我厲聲訓斥他們,我剝奪他們休息、玩耍的時間,我打電話向父母告狀。自私的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他們,甚至是苛求他們,卻從未走進他們的內心,聆聽他們的心聲。這羣“小蝸牛”的心裏其實早已受了傷,但在老師的鞭策下,他們只能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但是,我們有誰真正的去了解過學生的內心,又有誰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問題,他們還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還需要父母和老師的細心教導與呵護。而我不正是文中提到的那位牽蝸牛散步的人嗎?作爲一名教師,我覺得嚴格的要求孩子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事情沒有做好的時候,不會的時候,我會去責備他,我會心情急躁、焦慮和不耐煩,恨不得抱着、揹着他,替他往前走。在這樣的心情驅使下,矇蔽了自己的雙眼,急於求成,看不到孩子眼中的歉意,看不到孩子其實已經很努力了,也看不到沿途美妙的風景,最後,孩子受傷,自己疲憊,弄得“兩敗俱傷”。

詩的另一小節是: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慢着!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讀着詩句,心靈觸動的我眼前立刻浮現出了另一番景象:中午時,“小蝸牛”送我一顆葡萄,一瓣橘子;教師節,“小蝸牛”送我一支筆;還有“小蝸牛”熱心幫助老師、同學的畫面……這些悅耳的“鳥叫蟲鳴”,這些亮麗的“星斗”,竟是這些“小蝸牛”送給我的。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慢慢地發現他們原來是那麼的善良,那麼的可愛,雖然他們的成績不好,但他們那顆純真的心足以感動每個人。

有人說:“幸福就像一隻蝴蝶,在被人追求時總是無法捕捉到。如果你安靜下來,他可能棲息在你的身上”。現在,我懂得了我應該停下腳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到一邊,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慢慢掌握住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不慌不忙,因爲,上帝上帝交給我一任務,讓我帶着一隻蝸牛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