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熱】

讀後感2.9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熱】

《紅樓夢》讀後感1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便被接到賈府撫養教育。後來她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雖無父母卻嬌生慣養的生活,因不願與人交流而養成了孤傲的性格。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裏別號瀟湘妃子,才華橫溢。林黛玉與賈寶玉因從小結緣,從相識、相知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兩人奇幻浪漫的色彩,並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從小就飽受寄人籬下的辛酸,懂得謹言慎行,察言觀色。況且賈府家大業大,勢利之人與羨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地瞭解這點,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賈母多提要求,所以寶釵一段話、幾兩燕窩就讓黛玉感恩在心,卻又不免傷心自己沒有雙親撐腰,亦無兄弟姊妹可以仰仗。置身於人影婆娑的大觀園,她卻是隻身一人,能當做知己的也不過寶玉一人而已。但自從寶釵來到賈府之後,金玉之說讓黛玉心裏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語地對待寶玉,無非是想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的黛玉讓人心疼。

黛玉感花傷己,吟唱《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聽之不覺慟倒于山坡之上。黛玉之死不僅是因爲寶玉娶了寶釵,也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無奈和失望。她註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會的犧牲者。

喜歡她的孤傲冷豔,清高脫俗,才情滿溢;喜歡她的一塵不染,率真純淨,多情婉轉。一個款款而來的女子,爲芸芸衆生步入凡塵。她的清淚都源自那份純淨,所以喜歡她所有的嬌嗔怒笑。

我們一直全力以赴追逐着現實的理想抱負,眼前有太多燈紅酒綠,耳旁有太多喧囂嘈雜,心裏有太多浮躁不平。轉過身去,總希望有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寧靜致遠的世外桃源,沒有名利的追逐;總希望有一張張笑靨如花,細語如絲的真摯面孔,真誠透徹。於是將心中那些隱着的但是蔓延靈魂深處的期望精彩地編織起來。因爲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因爲許多丟失了純真的靈魂,也因爲還有一個夢想的堅持。

所以說曹雪芹用黛玉那一雙純粹微蹙的眼睛,冷冷地看着這茫茫世界中的世事變遷。

《紅樓夢》讀後感2

滾滾紅塵,攜着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多麼熟悉而又神祕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後繼,傾其一生只爲解得其中真味。對於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祕。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爲之驚歎,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於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着頭腦,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則是讓我糊里糊塗,如置身雲裏霧裏,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着,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並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複雜。我學會藉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於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穫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後,我終於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爲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祕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穫可能就很有限。於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後,便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祕也才逐漸隱現。

隨着進一步深入瞭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鑽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採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紅樓夢》讀後感4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

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

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紅樓夢》讀後感5

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著作,從明清一直流傳至今。時間之久,足以見得其價值。此書表面上是講大觀園中的生活與寶玉、黛玉的愛而不得。但我認爲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

如第97章,寶玉在封建家長的掉包計下娶了寶釵爲妻。黛玉得知後便一病不起,含恨而終。寶玉在考取功名之後,也帶恨出家。寶釵最後只得孤獨終老。他(她)們三人都是受害者,被封建社會的思想所迫害。在這種封建迷信下,讓三個本可以更幸福的人,最後都以悲劇結局。兩個毫無情義的人,因爲一句“金玉良緣”被鎖在了一起,真是可笑。我覺得作者不僅是在單純的描寫寶玉和黛玉悲涼的愛情,更是在諷刺當時封建思想,訴說包辦婚姻的弊端。

我忍不住拿《紅樓夢》中的封建社會和我們現在的社會作比較。現在的社會提倡自由戀愛,沒有了包辦婚姻。大多數人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封建迷信更是幾乎沒有了!曾經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會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很多不好習俗的約束。比如古代的“三從四德”“裹腳”等等一系列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不可思議,甚至毫無人性的習俗。而現在的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不再有什麼男尊女卑。法律上也出了許多保護女性的條款,女性的地位和安全感直線上升。可這僅僅是我們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依舊是像《紅樓夢》裏一樣男尊女卑,所以他們的發展更是落後於我們國家,他們國家的女性甚至於不敢在晚上出來,因爲搶劫、槍殺,實在太危險!他們國家保護女性的條約又實在是少之又少,在他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我們國家幾百年前的社會風氣。

看完這本書,我的眼淚涌進了眼眶,我的心中充斥着無限的傷感與悲哀,我感嘆舊社會的封建,爲《紅樓夢》中“受害”的三人感到悲哀。同時我很慶幸,慶幸我生活在當今這個社會。慶幸我生在這安全的中國,而不是帶有男尊女卑的偏執思想的國家。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不受控制的直流,淚水如春雨般多而密。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有了極大的感觸。1000人對這本書的想法就有1000種,各個年齡段的人看完這本書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我現在經歷過的事還是太少,看不穿這部著作。我會繼續拜讀這本書籍,我相信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

《紅樓夢》讀後感6

讀《紅樓夢》,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些感動我們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林黛玉,薜寶釵,王熙鳳乃至劉姥姥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讀《紅樓夢》,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讓我產生不同的感覺,一種新的東西也在這些人物中散發出來!

《紅樓夢》中描述了這樣一個人"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的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寶釵,黛玉之類"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個人就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憑藉自己的美麗榮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寶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與她的孃家的家世不相稱,她的家裏老父弱弟,無錢無勢,而賈府卻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並不像鳳姐"蓮二奶奶"的位置那麼可靠,她的花容月貌雖然爲她增色,讓她榮登寶座,但卻不能保證她不受歧視,然而秦可卿到了賈府後獲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視,反而成爲賈母的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這是由於她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她不僅"秉花容",而且"會行事兒"這點就印證了在賈府這個大家庭也即一個社會的環境中會行事,會看眼色是一個多大能耐,此時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寶釵,爲什麼後來會有這樣的愛情悲劇,在會芳園中賞梅,寶玉想睡中午覺,賈母就讓小廝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動接過這一差使,爲的是博取賈母的歡心,在寧府寶玉會秦鍾,二人到裏間小炕上腸敘,秦氏忙進來叮囑寶玉道:"寶叔,你侄兒年小,倘或言語不低頭,你千萬看着我,不要理他。"爲的是怕秦鍾說錯話使寶玉掃興,秦氏病重,賈府還動了一大羣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秦氏甘冒着涼添病的危險,一日換四五遍衣裳,坐起來見大夫,爲的是怕萬一禮數不周,落人非議,……、

如此這麼多,不難看出,秦可卿不細心和要強,但她的這種細心和要強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開罪人,不落人褒貶,從而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紅樓夢》讀後感7

《夢》中茶甚多。有含淚的“千紅一窟”茶,也有高貴的楓露茶;有朝廷貢茶之一的六安茶,也有香氣高爽的老君眉茶;有形如雀舌的龍井茶,也有能助消化的女兒茶;有用各種糧食製成的香茶,也有用各種補品做的杏仁茶。茶,多矣!

《夢》中酒亦多矣也。有百花之蕊釀成的萬豔同悲酒,也有在金谷園釀造的金谷酒;有產於江南的紹興酒,也有用糯米做的惠泉酒;有夫妻雙雙喝的合歡花酒,也有高壓清淡的菊花酒;有醫聖華佗所制的屠蘇酒,也有爲人所獨鍾的香甜的桂花酒。酒,不甚多?

我覺得《紅樓夢》不僅僅是一本書,而且是一種習慣,一種品茶品酒的好習慣。這種好習慣,會陪你度過悠閒的一生。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喜讀《紅樓夢》,愛品茶喝酒之人。媽媽說爸爸不嗜煙不好賭,喝茶喝酒總要滿足他的。爲了爸爸喝好茶的嗜好,媽媽有時會毫不吝嗇地上百一兩、上千一兩的茶葉買來給爸爸享受。有了好茶,只見爸爸抓一小撮月芽似的茶葉放到杯底,用熱水慢慢往下衝,哇,太神奇了,一股一股的熱氣送來了清新與淡香。爸爸捧起一杯茶的悠然,看那層層迭迭的薄霧繚繞,與我一起愜意地讀《紅樓》,說寶黛,談金陵……爸爸還愛喝酒,說實話,他對酒的要求並沒有對茶的要求高,所以不能稱爲品酒,只能說是喝酒。爸爸喝酒的習慣是冬天喝黃酒,夏天喝啤酒。他喜歡那啤酒快把杯子淹沒時所發出的“啪啪”的聲音。爸爸總是會旋轉着杯子,一口一口地慢慢呷着淡黃色的液體,彷彿在體會着喝酒時的樂趣與痛快。興起時,他會情緒高昂地跟我議論 “元、迎、探、惜”,他會興致盎然地跟我爭論 “ 賈、史、王、薛”,他滔滔不絕地跟我談論 “詩、詞、茶、酒”……有酒有茶的日子總是透着那幸福吉祥的氣息。

酒,不能多喝,而茶,每日必飲。看書時品茶,學習時品茶,工作時品茶,濃濃的馨香可直沁心田。酒,在特殊的時候,慢慢呷,慢慢呷,辛辣的味道會給你一種動力。呵,酒和茶,茶和酒,你們都不會被替代啊!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迷人人自迷。“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品茶人之意”也就“不在茶”,而在《夢》中!

《紅樓夢》讀後感8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爲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

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爲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爲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紅樓夢》讀後感9

說到《紅樓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原名《石頭記》,全書由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爲線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史爲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內容。

《紅樓夢》的開卷詩讓我印象最爲深刻:“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兩句詩,把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揮發得淋漓盡致,那句“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更是頗爲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名著!

《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有:率性單純,溫和善良,無功利心,同情心強,反對封建思想禮教的賈寶玉;美麗而敏感細心,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蔑視高官權貴的林黛玉;穩重隨和,野心勃勃,城府極深,極會拉攏人心,恪守封建婦德的薛寶釵;精明能幹,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心狠手辣,天下陰毒之能事的王熙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嫺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弱西子勝三分。”明明是這樣一個妙人兒,卻寄人籬下,只能悽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真是令人惋惜!

熱鬧的“元妃省親”;有趣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悽慘的“黛玉焚稿”。作者曹雪芹幾乎是用生命去完成《紅樓夢》的創作。“披閱十載,增刪是十五次”就是這樣認真的態度,成就瞭如今的傑作《紅樓夢》。且看那金陵十二釵,就這麼十二個人,在作者的筆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徵,作者把這些人物刻畫得是那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就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紅樓夢》寫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實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高度縮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最後的結局都很悲慘,賈母歸天,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含恨而亡,王熙鳳魂歸金陵,一個風光無比的的賈氏家族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合卷沉思,令我感懷不已。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他們,悲慘命運是自然註定的。相比之下,我們則是無比的幸福,我們生活成長在如此美麗的社會裏,家庭是如此的和睦幸福,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學習中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勤奮努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去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

《紅樓夢》讀後感10

她,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也醉了世人——走進《紅樓夢》一書,我被她深深吸引,她就是林黛玉。

她,“兩彎似蹙非蹙肙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有着天仙般的美貌;她,行動如風拂柳,嫺靜如花照水,嬌嬌柔柔,惹人憐愛。從對她寄人籬下的憐憫,到對她出口成章的欽佩;從對她哭哭啼啼的厭煩,到對她病若西子的憐愛;從對她故作清高的憎惡,到對她焚稿斷情的痛惜……林黛玉一生悽慘的命運令我扼腕嘆息。

她身上的氣質是常人所不可比擬的,她的文采和才華令人讚歎。對於她來說,詩就是她情感和精神的寄託。讀着她寫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種莫名的傷感便不禁涌上心頭,花落了花不知,人死了人不知,這是怎樣的悲傷啊!一首《葬花吟》道出的也正是她一生淒涼的感情和衝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她的一生是坎坷悲慘的。她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身世沉浮,與寶哥哥錯過,爲了報恩,流盡了眼淚,那個時代的她,也許怨過,也許恨過,命運的作弄,他和她彼此錯過,只是過客……我曾埋怨黛玉命運的不公,讓她臨死前都沒能看懂寶玉對她的愛有多深。但是,我又爲她慶幸。若是她活得長久一點,看到賈府被抄的人間慘劇,豈不是要把眼淚流乾?以黛玉脆弱敏感的心,如何能承受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以黛玉的高傲、純潔,她如何面對那樣一個污濁的世界?倒不如“質本潔來還潔去”,做她高傲清高的絳珠仙子,暢遊於“太虛仙境”。

《紅樓夢》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爲線索,真實而生動地刻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種種人情世態,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和腐朽。透過林黛玉,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紅樓夢》,也更加深入地瞭解了林黛玉當時所處封建社會的黑暗。我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她悲慘的命運而惋惜。然而,正如封建社會必然走向覆滅,在那個時代,黛玉註定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終究是黛玉醉了紅樓,亂了浮華。走進《紅樓夢》,邂逅那一抹溫情,那一世淒涼……

《紅樓夢》讀後感11

誰是誰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誰是誰性命的.輪換,上輩子的塵,現在的風,數不勝數,悲傷的精魄。

——題記

你出世在封建社會一個逐漸慢慢沒落的家中中,但是封建道德和世俗功利性卻沒法對你造成危害。你的愛像遮蓋着晶瑩透亮的莉花與飛雪流星,纖塵不染。因爲爸爸媽媽的陸續遠去,使你迫不得已寄住在你的外婆家中――聲勢顯赫的榮國府。

殊不知,無依無靠的日常生活,讓你看看盡大家醜惡嘴臉,世俗兇險,使你寢食難安,眼裏含着淚。因此你自矜自身重量,當心防備,用坦率和光芒維護着自身的天真,不掉入世俗,你用比較敏感、驕縱的獨特方法來抵抗封建道德的拘束。

你始終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美得讓人悲傷,美得超然物外。你不是公園裏一朵牡丹花,只是瀟湘館裏的一株竹林,剛毅、純粹;你不是榮國府裏的表小姐,只是榮國府裏的瀟湘妃子,博學多才、知識淵博。

你的才氣不許薛寶釵,詩詞名句揮灑自如。你是否還記得你一直在海棠詩社創建之初“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爲土玉爲塵”的妙句。亦無法忘記你“偷回來梨蕊三分白,借得紅梅花一縷魂”的絕響。以後,你曾復建桃花社,又奪冠軍菊花詩。萬般容貌,千般才華,全是裝點你淡泊絕俗性情的多多的花束,使你更爲傾國傾城。

你是一個敏感多疑的女子,因痛惜飄飄灑灑撒落的桃花運,你獨倚花鋤,悲吟《葬花詞》,爲花落建冢。

你是一個癡心的女子,你本是聖界的“絳珠仙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殊不知,爲報上輩子“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你放棄了自身的高雅真實身份,毅然投入塵世。

但是,花團錦簇,三世情一朝定;花落成冢,半世淚什麼時候盡?你爲情爲之,也爲情而亡。你執着地追求完美着自身的感情和隨意,可你卻並沒發覺,你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悲劇。最後,誰的眼淚或是爲晴雯流盡了。二行高冷的淚無音地滑下,在深夜裏飛舞,飛舞,最終凝固。你懷裏着對愛和自然環境的怨忿,始終地離開,完成了你的承諾:“質本潔來還潔去。”

賞讀《紅樓夢》,讀取的是一種世間百態的紅樓遺夢;殊不知讀你,讀取的是一種傲氣,一種貞節,一種淡泊絕俗的氣場。

歷史悠久的童謠再一次傳來,發黃的書冊又現光澤度。我還在駕鶴西去追尋你的芳蹤,卻只追憶到無盡憂傷與無可奈何。

《紅樓夢》讀後感12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知道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現在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級,那時班裏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裏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着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着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着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說自始至《紅樓夢》時,一直都認爲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說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麼容得下這樣的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纔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13

風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戰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遊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着一種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敗。讀紅樓,令人嘆爲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流事,種種風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爲人,我也去下世爲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也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爲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劇。封建包辦婚姻不僅沒能爲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着“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悲劇。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宏偉?元宵衆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悅?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雲煙。煙消雲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於過去。

張曉風曾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裏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人心底的溫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

輾轉紅樓,忘不了伊細泣獨憐,忘不了伊焚稿斷癡情,忘不了紅樓一瞬卻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14

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題記

《紅樓夢》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爲線,以“木石前盟”爲因,“絳珠還淚”爲由,展開敘述。以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歷程體現當時社會的腐敗等等。具玄幻色彩,集飲食文化、建築美學等等於一書,極具鑑賞價值,可謂是歷史鉅作。

其中很多角色都是耳熟能詳了罷。且說林黛玉乃居“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之一,本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爲報神瑛侍者的滴水之恩,故決定傾淚以還之。也就有了“神瑛灌溉”、“絳珠還淚”之說以及後來的紅塵之事。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極爲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一位比西施還美的“病裏佳人”模樣。林黛玉自小體弱多病,喜哭,其中也寓意着故事的結局終是個悲劇。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美人,與李清照有幾分神似,卻又略勝幾分。在寫菊花詩中,她所作的《詠菊》以“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新”而一舉奪魁,她的詩極具有她自身的個性。“滿紙素怨”“難解愁心”便是她自身性情和命運的寄託。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俯身葬花,泣吟一曲《葬花吟》,此詩以血淚凝成,字字發於林黛玉的內心,是憐花,也是她對自己身世遭遇的感嘆;是寫花,也是在寫自己,情抒發得盡致淋漓,全詩如泣如訴。

她是一位情感清晰的女子,毫不遮掩,愛就是愛,恨就是恨,喜怒全表現在臉上。皆覺得她尖酸刻薄,清高孤傲,全府上下唯賈寶玉一人知她。

賈府上下除賈寶玉外都覺得她不若薛寶釵端莊大方,善解人意,討得人歡喜。可誰又知薛寶釵喜怒皆藏於心,不表於色,更令人難猜真實呢?

賈寶玉是林黛玉的知己,亦是她的心慕之人。他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叛逆的形象,但實則是一個敢於反抗當時社會,反對科舉,不喜約束的一個形象。他可以說是曹雪芹理想的化身。

曹雪芹出身豪門,少時的他不喜仕途經濟,後因一些原因家道中落而一蹶不振。因深感世態炎涼,對當時社會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故有了這集文學藝術、兒女情長於一書的《紅樓夢》。

故事的開始,就蘊意着結果的悲劇。皆言金玉良緣好,誰知木石前盟情長?“木石前盟”終是不敵“金玉良緣”?實則不敵世態人心。

《紅樓夢》讀後感15

月暗夜深,星子泛點點微光。遠有大觀園,驀見紅樓影。

——題記

我倚在暗金漆紅木椅上,眼波微動。玻璃桌上平攤着一本書,那書名人人皆知、耳熟能詳。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其中的確飽含辛酸淚,但我不覺得滿紙荒唐。彷彿雲霧繚繞,我感觸極深,沉沉睡去。煙氣倏忽泛黃,漸漸暈成一張泛黃的相片……

黛初醒

初現好像有神力——我於現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來說如一縷風,而不是他們的同類,雖有觸感,卻悄無聲息。

懷望街那頭,墨色石階旁,蕩一湖春水。素衫的清秀少女被侍女攙扶着上了岸。略顯稚嫩的面頰上,竟多了一絲與年紀不相符的、抹不開的愁容。驀然回首,黯淡的雙眸深不見底,像在微微醞釀……

黛玉,誰都不知道,可我知道,你在思念遠去的故鄉……

釵頭鳳

我飄渺着隨在黛玉身後進了大觀園,拜見了衆多姐妹嬸孃,爾後王夫人來了。我從頭到腳細細打量着她,不知心底怎的生成一股厭惡——我不待見她。渾身上下都擺出闊氣的樣子,脂臉上堆起笑容,那副笑容說多假有多假。她拉起黛玉的纖手,抹了一把淚,言語間盡是惋惜,我張了張嘴,無聲地喊道:“黛玉……她……”她還是少接觸爲好。可黛玉畢竟是不諳世事的少女……這之後,王熙鳳一步步露出尖牙利爪,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居然不怕缺德事做多了不會有好下場嗎?那畢竟是好幾只亡魂。

之後的詩社成立,生澀的太極圖詩題,只有你,薛寶釵,端莊持重、淡漠自律,是一朵豔冠羣芳的牡丹,是最典型的封建淑女。我徘徊於大觀園許久,有時會呆呆地望着你讀詩作賦,卻愣是沒讀懂這人。像鏡中花,似水中月,竟猜不透你的心思。直到夜已深,風已靜,花已眠,人不寐。我無心睡去,才探入寶釵心境,卻瞥見那牡丹叢中有一點幽蘭。似如夢初醒……這才明白。

你纔是那個悵望夜空、寂寞腸斷的人。

應嘆息

我在賈府待了有多久?一年,兩年,還是更久?

寶黛的愛情,是我看過朝暮之後,紅顏憔悴的花落人亡。依稀間,也曾看見那白鶴過寒塘的孤影,黛玉葬花時,那殘月之冷清。那瞬息的繁華與一時的快樂,也驗證了“盛宴必散”的俗語。原應嘆息,這或許是曹雪芹最嘆惘的……

終有一天,我亦離開了。身後是人去樓空的大觀園,曾經的奢華在一夕間灰飛煙滅,白茫茫的大地,不知爲何那麼幹淨。

我如夢初醒,翻閱着書籍,一下子全部看透,全部弄清。

一沓黃紙,幾點青墨,成就的是一場紅樓秋夢。

標籤:讀後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