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我是貓》讀後感9篇

讀後感1.6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是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貓》讀後感9篇

《我是貓》讀後感1

我在暑假裏讀了一本非常精彩的書。這本書就是《我是貓》。《我是貓》這本書是夏日漱石的經典作品。這本書主要講了這本書的主人公擬人化的“無名貓”在一次奇遇中被好心人窮教師給收留了。

在窮教師的家中這個被擬人化的貓以貓的角度觀察着人們的心靈。這隻愛思考又俱有紳士風度的貓兒。但是它至死也不會捕捉老鼠。在這本書中有一些比較搞笑的劇情比如說:“無名貓”剛來到窮教師被窮教師的女兒戲弄。

偷吃年糕把牙粘住了,還有窮教師的好朋友給他的搞笑偏方,比如說寒月給窮教師的治喂病篇:“每吃過一頓飯就要把吃的東西都吐出來,胃裏是空的這樣就不會在拉肚子了。”故事裏還有很多這樣的搞笑情節我就不說了。

我最喜歡這本書中的貓兒和窮教師,喜歡窮教師是因爲他樸素大方,不計較。總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人。喜歡貓兒是因爲貓兒有一個愛思考的大腦,和一雙愛觀察的眼睛。這是本非常好看的書。聽了我的介紹希望大家能看看這本書。

《我是貓》讀後感2

由於在五年級上學期對《我是貓》節選課文的學習,讓我對夏目漱石先生的小說《我是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假期裏,我完整地看了一遍這部小說。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這本小說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隻剛生出來的小貓因爲長得太醜,被人唾棄。逃離危險後,它被一個人稱“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所收養,從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好奇,偷喝啤酒後不慎落入了酒缸中,最後被淹死了的故事。

通過閱讀這本小說,我不僅被作者的寫作風格和詼諧幽默的語言所吸引,更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在讀完之後的一些感悟,通過小說中這隻貓對人類世界的描述和看法,我發覺身邊那些不能用語言和我們交流的小動物其實是有自已的想法的,它們也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個體,它們也是有尊嚴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尊重和愛護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愛護、保護它們吧,不要讓它們像這隻貓一樣死後才能安息。

《我是貓》讀後感3

一個或是一羣慘笑的,平庸但扭曲,穩妥又掙扎的“知識分子”的靈魂,因不能享受而謾罵,因不能玩味而嘲諷。其中高尚的部分又好比沙河裏的黃金,廖若晨星。

直面真相令人顫抖,觸及本質令人有切膚之痛。而人生的好處就在於精神的病入膏肓往往相伴於實體生命的終結。敘述別個靈魂的病例不亞於解剖自己,結局要麼冷酷要麼歇斯底里。不如退讓爲貓,以玩味的目光爲靈魂做最後的審判。而審判對象們的差別,也許僅僅在視死如歸和引頸受刑之間。對貓來說,都過於容易了。

貓在偷吃人的年糕之過程中悟出了三條真理:一、機緣難得,一定要抓住;二、一定要直覺地判斷吉凶禍福;三、臨危之時,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的。想一想,還就是這麼回事。

機會太少了,80後上國小時,大學不要錢,上大學時,國小不要錢;該工作了國家不分配了,機會錯過了;機會沒有趕上,所以,現在自己找工作,難免辛苦點兒。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抓住機會。

《我是貓》讀後感4

《我是貓》是一本很好的書,它以犀利的`筆鋒,強烈的諷刺了日本當時的腐敗社會,讀者只要細細品讀,必須能夠品出作者寄託在這本書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大家一齊來看一看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裏吧,請仔細看。

文章站在貓的角度上,俯視日本社會的風尚,粗暴、邪惡似乎已經成爲了日本的代名詞。可是,作者一人是絕對不能改變日本的,所以,作者把這種思想寄託在這本書上,期望日本看到它,能夠改邪歸正,與別的國家能夠友好相處,這是作者最大的期望,可惜這個夢想還是沒能讓日本改變,我們感到十分惋惜。

在《我是貓》中出現了很多主角,這些主角大部分都與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驚人的相似,都是貪婪的化身,雖然有一些人相對來說比較善良,可是貪婪、無知、強暴還是這些人的特色。

《我是貓》筆調詼諧,乍看上去像一篇笑話,再細細品讀,發現它是一把利劍,刺得我們心痛。

這就是《我是貓》,期望大家也來感受它的滋味吧,別的就不多說了。

《我是貓》讀後感5

斗膽評一個四顆星,不是因爲不夠好,而是因爲我真的太淺薄了,一顆留給自己進步。這本書我一邊看,一邊在現實中活着,懊惱自己爲何是人,爲何天生如此多劣根性。如果不是人該多好,不會這麼複雜、這麼愚昧。我越想掙脫這些習氣,我就越彆扭,情緒就越波動,猶如文末多喝了兩杯遇溺的貓貓。

但是,生而爲人啊,折騰或者是躺着,力求完美還是漏洞百出,都沒有定向。

回想我時而正經時而叛逆地過了三十載,倒是有點有趣。偶爾看到別人更加精彩的人生,也會十分好奇想去窺探,因此心起波瀾。不過沒事,我只是還需要一點修煉。就這樣,靜靜地躺着吧,靜靜地等着,靜靜地去到那虛無之彼岸。

最後說,這本書實在拖沓,實在燒腦,也實在值得熬住讀完。

《我是貓》讀後感6

很久以前,我在一本漫畫書裏知道了《我是貓》這本書。寒假期間,我和爸爸去書店買到了《我是貓》的原著。

《我是貓》通過一隻貓的眼光,講述了明治時代的一個個故事。書裏借貓的口,講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觀點。書裏面,貓在澡堂、在家裏聽見了哲學家、美學家等人的對話。還有和落雲館發生戰爭。有的對話很無聊,但密探的對話最有意思——爲什麼有許多人都有成爲密探的趨勢?有四種答案。

這本書一直寫到了主人公——貓的死亡。貓還加了一句:“我死了,死後纔得到太平,太平是非死得不到的。”這句話,一開始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終於知道,這是因爲,那時候的社會生活是很不好的。

幸虧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

《我是貓》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我是貓》。這本書是以一位窮教師家的貓爲主人公,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

至死也沒學會捉老鼠的貓兒。

我們人會做遊戲,這隻貓也會:像捉螳螂,發現螳螂我就風馳電掣般撲到他身邊。螳螂一見敵,就揚起鐮刀。我彈了它的頭一下,它就彎了下去。我拎起它的翅膀扔出三尺,飛跑了三圈,它才跑出一米,我按住它,又放開它,又按住它……進行了半小時,它不動了,就一口吃了。

這隻貓死的時候,是半夜喝啤酒醉了掉進酒桶淹死的。

看完這本書,心想:貓和人都是生命,但貓的生命更慘,如果沒有人,貓就會很快樂,所以,我們要好好對待貓,包括所有的動物,讓它們感覺到有人類更好。

《我是貓》讀後感8

今日讀了《我是貓》,貓在偷吃人的年糕之過程中悟出了三條真理:一、機緣難得,必須要抓住;二、必須要直覺地確定吉凶禍福;三、臨危之時,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的。想一想,還就是這麼回事。

機會太少了,80後上國小時,大學不要錢,上大學時,國小不要錢;該工作了國家不分配了,機會錯過了;機會沒有趕上,所以,此刻自我找工作,難免辛苦點兒。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抓住機會。

對於涉世不深的青年來說,第二條真理更緊要。必須要有一雙慧眼,必須要走正規渠道,否則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難免走彎路,上當受騙。尤其是在遇到危難之時,更要多動腦子,多想方法,有道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80後不必煩惱,一隻貓都有如此的經驗,況人乎?

《我是貓》讀後感9

最後出場的是馳名遐邇的貓中美女花子小姐——一隻漂亮的戴鈴鐺的母貓。花子小姐看似“咱家”愛慕的對象,但是冷峻的“咱家”也沒忘記諷刺一把。花子自稱主人是“是天璋院女道士的祕書官的妹妹出嫁後的婆婆的外甥的女兒……”。八輩子打不着的哪竿子親戚,卻是花子崇拜的對象;何況這麼有身份的婦人在花子死後,也沒品地附和着女僕八卦了一下“咱家”,因爲“咱家”有個不得體的主人,所以“咱家”成了一隻“髒裏髒氣的公貓”。真是世俗的邏輯!

這些貓都是“咱家”的同類,所以“咱家”就算要諷刺一把也顯得有分寸些。可是一旦涉及到人類時,“咱家”——作者的代言“貓”,就變得非常地不客氣起來。那麼,一起來看“咱家”眼裏的人的羣體吧。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