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淺談西方道德心理髮展理論學習有感

讀後感1.91W

  【摘要】本文將從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機制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的啓示三個方面闡述西方道德心理髮展理論。

淺談西方道德心理髮展理論學習有感

道德心理學是一門集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的多學科相互滲透融合的交叉學科,通過研究主體的道德心理髮展及其結構特點,從而更好的服務於道德教育的實踐。正如當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論家科爾伯格說過:“道德哲學和道德心理學乃是探討道德教育的兩個基本領域。道德心理學研究道德是什麼的問題,道德哲學則考慮道德發展應該是什麼的問題。要爲道德教育提供一個合理的基礎,就必須把心理學上的‘是’和哲學上的‘應該’這兩種探討結合起來。”在閱讀了部分道德心理學的書籍和理論之後,個人比較感興趣的還是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的道德心理髮展理論,以及這些理論對於處於不同階段的個體的道德教育的借鑑意義。

一、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機制理論 皮亞傑的理論是認知發展的階段理論,他認爲在每一個連續的階段中,認知發展都發生了質的改變。他根據兒童這一主體的認知發展把認知分爲了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皮亞傑認爲,認知發展得以發生的主要機制被稱爲平衡(equilibration),指的是認知結構與外界環境需要之間達到的平衡。當兒童與外部世界發生相互作用時,他們遇到的情境與自己對世界的預想或者關於世界的觀念不相匹配。皮亞傑在這裏主要是以兒童爲研究主體探討了兒童的認知發展機制。事實上不僅僅是兒童,在人類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時候,人們的道德認知是不會停止的。也就是說,道德認知的不平衡狀態不僅僅是兒童所特有的,隨着現代社會道德危機的出現,多元價值觀的碰撞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各種倫理的非倫理的信息不斷的刺激着人們的已有的正在發展的認知行爲。如果這種不平衡狀態沒有外力的介入(及時的糾正等),那麼那些新的違背倫理價值的觀念很可能會被這一羣體順應爲自己道德認知的一部分加以儲存。由於新接收的低俗信息將會完全有別於原先兒童和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信息,因此他們很難通過同化這一過程獲得新的平衡狀態,如果他們試圖將接受的新的低俗信息與原本已經樹立的但還不穩定的道德框架進行同化,那麼就會產生一種道德同一性的混亂。同一性與對同一性的混亂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提出。他提出了所謂的個體人格發展的心理社會理論。其中同一性和對同一性的混亂時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處於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正在形成一些概念,如他們是誰,對他們來說什麼纔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他們的價值何在,他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等等。他們試圖將自己的多方面整合起來——智力、社會、性別和道德從而達到一個整合的自我同一性。出現同一性混亂的人將不能順利的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同時也會導致他們對於道德的認知出現混亂從而引發各種道德危機的出現。在青少年或者兒童對周圍虛擬環境中出現的新的信息進行認知的時候,由於虛擬社會的低俗信息會與處於認知發展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在現實世界中的道德理解產生排斥,所以他們只能採取順應的過程,如果採取了強制同化的過程那麼就會出現道德同一性的混亂。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對低俗信息的順化會導致在道德認知中出現現實道德與虛擬道德兩種道德認知的矛盾。最終究竟是從外界或者虛擬世界所接受的不良信息和倫理規則在主體內心進行內化還是現實世界中正確的倫理道德觀被內化爲精神,就取決與外界對於主體的各種規制和道德教育,這也就是道德教育在這種方面的重要性。它將會直接干預處於認知發展階段的主體的的道德認知和內化機制,從而達到事前預防或者事後補救的效果。

二、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柯爾伯格傾其一生心血從不同的角度對道德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在借鑑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心理學成果基礎上,他圍繞人的道德認知能力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分析。1958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並於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進行了修正,爲西方道德心理學和道德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科爾伯格按照道德判斷結構性質的不同將個體的道德發展劃分爲三個水平六個階段。

水平一:前習俗道德

階段一:以懲罰和服從爲定向,對於個體要麼順從規則,要麼受到懲罰。

階段二:個體往往採納個人主義和交換取向,以自己最大利益爲出發點來考慮是否應該遵守道德規範。

水平二:習俗道德

階段三:個體願意按照大家對自己的道德期望行事。

階段四:個體重視社會體系,包括法律和履行義務。

水平三:後習俗道德

階段五:個體意識到社會契約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並試圖找到平衡點。

階段六:以普遍的公正的倫理原則爲定向

所謂“習俗”一詞是指個體作爲社會的單元,應遵守的社會相關準則。科爾伯格認爲大多數7?10歲的兒童、一些青少年及成年罪犯的道德發展處於前習俗水平上,此時各種準則和社會期望對於前習俗水平的個體自我來說是一些外在的東西,個體僅僅是通過這樣或者那樣的行爲來獲得獎懲或者避免懲罰,比如他們隨人意識到未成年人出入網吧是會招致懲罰的,但是他們會採取偷偷摸摸的行爲來避免被發現。10-17歲的青少年一般處於習俗發展水平。此時,各種準則及他人尤其是權威人士的期望與處於習俗水平的自我是一致的,或者說已被個體所內化,他們將會遵守哪些他們認爲正確的規則與倫理規範。多數成年人(一般是20歲以後)達到後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的個體已經能將自我從各種準則及他人的期望中分離出來,並會根據自我選擇的原則做出他對社會準則的評價。此時他們已經意識到良心和社會體系的重要性,知道遵守法律和履行道德義務的.重要性。道德發展階段與人的年齡沒有必然聯繫,這如同與人的道德水平一樣,並不是人的年齡越大,道德發展階段就越高。科爾伯格看來,階段六是最高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心中自有行爲準則,並且自身潛能得到最大發揮。這一最高階段的首要原則就是公正,只有經過一定階段的發展纔可以使個體形成公正的道德原則。因此這個發展階段在道德認知和行爲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是道德發展的最高程度。

三、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的啓示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是迄今爲止最全面的道德發展理論,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不同情境下的道德發展過程幾乎都與科爾伯格所認爲的發展脈絡相符。杜威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長或發展???理智的和道德的發展。受杜威的啓示,科爾伯格主張以發展作爲道德發展的目的。正是在這一前提下,科爾伯格進一步制定了以道德兩難問題的討論作爲促進道德心理髮展的實施程序。科爾伯格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道德階段的發展,而不是灌輸特定學校、教會和國家的固定的習俗。”因此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對於教師對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一)教師對學生道德思維和行爲水平的預期應符合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額點

根據道德發展階段理論,預期過高與過低,都無助於幫助學生的道德發展到合適的水平,應當根據兒童道德認識發展過程的規律來實施道德教育。在他看來,個體的道德認識的形成過程是在受教育者自身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下道德經驗的不斷結構化過程。因此,道德教育既不能低於也不能高於學生現有道德發展水平。低於現有發展水平,顯然就沒有教育意義了;高於現有發展水平,往往就成了空洞說教。在這兩種情況下,教育都不會有多少效果。從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教育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道德教育科學化、系列化的過程中,建立道德發展的階段模型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道德教育的側重點不僅僅是簡單的規則灌輸,更應當是道德理性的啓發與道德情感的啓發的結合

科爾伯格在提出他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的引子就是一個著名的關於丈夫爲病重妻子偷藥的道德兩難問題。科爾伯格認爲這類兩難問題的引入,有助於啓發受教育者的道德推理能力,並促使其向更高階段推進。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人們面對不同的環境和需要,其道德行爲會出現某種倒退,表現出與道德認知不相符的情況。在實際情況中,除了要借鑑科爾伯格理論中的精華之外,也不應當忽視道德情感教育等其他教育手段的結合運用。

綜上,倫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更側重於對個體道德心理機制的研究,因而初讀還顯得十分粗淺陌生,今後我還應更加努力學習這方面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