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

電影2.8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4篇)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1

《英中戰爭》中的一個個鏡頭把我們帶回到19世紀初期,清朝封建統治走向衰落,做爲西方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的英國,把大量的輸入中國,毒害中國人民。1835年,中國有200多萬人吸食,害得無數人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沿街乞討。

林則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張禁菸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上書道光皇帝,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不趕快禁菸,幾十年後,中國恐怕沒有能夠作戰的士兵,也沒有充作軍餉的白銀了。道光皇帝擔心擔心造成的危害對自己的統治不利,於是派林則徐爲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

1839年初春,林則徐日夜兼程直奔廣州,沿途打聽消息,掌握了廣州販賣的許多情況。一到廣州,林則徐便雷厲風行與官員鄧廷楨、關天培商定整頓水師,加強海防,接着召集所有地方有識之士,揭發逮捕了31名重要煙販,特別嚴懲了英國老毒販顛地,對拒交的外國商船斷絕一切供應,三天之內,迫使他們交出了所有的。林則徐把收繳到的230萬斤,在虎門海灘上統統銷燬,引起萬衆歡騰,山呼海嘯。

林則徐的所作所爲驚動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無私無畏的民族英雄。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他把禍福榮辱都拋之腦後,挺身而出,披荊斬棘,力挽狂瀾!林則徐的偉大壯舉,消滅了英帝國主義的威風,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日子,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面對當時最強大的英帝國義,是什麼力量使林則徐有這樣的膽量和氣魄呢?是民族的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新時期,國家和人民同樣需要林則徐這樣的好官,具有民族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我們的國家肯定會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2

9月30日星期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紅領巾》。

這部電影的內容是:四個現在二十一世紀的孩子,一天上山游泳時,有兩個男生忘記帶泳褲,就用四人的紅領巾當泳褲。正當他們遊的'時候不小心掉入了時光隧道,來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並遇到了四個共產兒童團團員:鐵柱、八妹子、馬原和二娃子。四個共產兒童團團員得知他們不是壞人後,其中一個少先隊員郝強悄悄地把馬原的手榴彈偷走去打敵人了。二娃子爲了找郝強,自己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最後,鐵柱他們爲了把少先隊員他們送回時光隧道,也都犧牲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我們要學會尊重,學會珍惜。我們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正如紅領巾,我們要尊重紅領巾,纔對得起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革命烈士啊!紅領巾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更該珍惜這條用烈士鮮血染紅的紅領巾,它帶給我們的是現在美好的生活,它帶給我們的是少先隊員的光榮與責任。

革命烈士爲我們爲而犧牲,只把染滿鮮血的紅領巾留給我們。我們要珍惜紅領巾,尊重紅領巾!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3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過:“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無疑置否,。爺爺就是這樣的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忠實地實踐着愛國的使命,爲祖國的振興作出了感天泣地的不朽勳章,成爲萬人景仰的人物。

影片《我的法蘭西歲月》生動地再現了鄧爺爺青少年時代的光輝形象,讓我們在重溫鄧爺爺年輕時精神風範的同時亦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怎樣愛國有了更深的理解。

清朝末年,列強入侵,軍閥混亂,民不聊生。鄧希賢(。爺爺的學名)苦於報國無門,救民無路,遂懷一腔救國濟世的熱誠,和同鄉兩位夥伴一起遠赴法國勤工儉學。然而,法蘭西並非他們想象中的天堂。很快,他們就因拖欠住宿費被學校停學,生存也隨着陷入絕境。

身處異國他鄉,求學無能,求工無望,一日三餐毫無着落。這是多麼令人恐慌的一件事情啊!這時候,只要有一線生存生機,誰都會牢牢抓住不放。

幾經周折,機會終於降臨!商店的老闆同意讓他們扮演小丑招攬生意!一個同伴留下了,鄧希賢和另一個同伴卻義無返顧地走了。他們挺着堅硬筆直的脊樑,走了!

他們走了,我卻哭了。在生存與尊嚴面前,他們毅然選擇了後者。雖然,前途茫茫,心路茫茫,然而,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在舉目無親、人情淡漠的異國他鄉講骨氣——這,對於年僅16歲的孩子,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勇氣,這勢不可擋的勇氣,就來源於血脈裏汩汩流淌的愛國深情。否則,生存的慾望會戰勝一切!

  國小生看愛國電影觀後感4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7月。它的發生是日本密謀已久的。觀看《甲午風雲》,我深深地被鄧世昌那偉大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爲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兩次請戰均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鄧世昌和那些愛國將士雖然犧牲了,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我十分痛恨那些貪生怕死的清朝官員,他們雖然是中國人,卻不想爲人民的利益而戰,貪生怕死,遇到戰爭就退縮,他們的罪行讓他們失去了當中國人的資格,和鄧世昌等愛國將士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鄧世昌是一個願爲國家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願爲民族犧牲自己的人,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我們要好好的學習鄧世昌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在>長大了以後繼續發揚這一種精神。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爲祖國的繁榮富強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