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親子

10~12個月寶寶親子游戲指導

親子2.13W

一 、戶外行走訓練

10~12個月寶寶親子游戲指導

10個月之後的寶寶逐漸進入了行走訓練的關鍵期,隨着他們月齡的增加,他們的活動能力逐漸增強,活動範圍也相對擴大了,室內的活動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他們大動作發展上的需求,他們更願意到戶外去,在與自然環境的交互活動中,發展各項大動作技能。

針對這一特點,我在設計親子活動課程時,特意將10~12個月寶寶的行走訓練活動安排在戶外進行,讓寶寶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嘗試練習行走,體驗不同的環境給他們帶來的不同感官刺激,提高寶寶平衡行走能力的同時,促進其他方面的同步發展。

根據多次開展10~12個月寶寶戶外行走訓練親子指導活動的實踐,我總結出了三個保證此類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要素,即環境創設要體現多樣性,材料提供要有層次性,家長指導要有針對性。

一、創設多樣性的環境

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教師在活動前精心創設活動環境這一環節顯得尤爲重要,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就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發展動作、積累經驗。我們在開展戶外行走訓練活動時,不僅要關注寶寶動作能力的發展,還要考慮不同的環境帶來的不同感官刺激,挖掘環境的多樣教育功能,豐富該活動的教育價值。

寬敞的草地和平整的塑膠軟地是我們早教指導中心主要的戶外活動場地,在這一寬敞而又安全的場地上開展寶寶的邁步行走訓練是非常適合的。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小腳來回走一走”的活動,引導寶寶在成人的攙扶下,在草地和塑膠軟地之間來回行走。活動過程中,我還鼓勵家長幫寶寶脫去鞋子,讓寶寶穿着襪子在草地和塑膠軟地上行走,感受這兩種場地給寶寶帶來的不同感官刺激。

當寶寶走在草地上時,他們不僅能感覺到草地的柔軟,也能體驗到小草紮在腳底有點痛,又有點癢的感覺。然而,當寶寶在塑膠軟地上行走時,又能體會到與走在草地上完全不同的感覺,塑膠軟地是有一定硬度的,寶寶在上面行走時,他們的腳底不但能感受到地面的硬,還能感覺到地面的粗糙。其實,成人根本不需要用語言去告訴寶寶這些不同的感官刺激,通過觀察寶寶與環境的互動情況我們發現,寶寶已經自主體驗到不同的場地給他們腳底帶來的不同刺激。因此,活動中就會出現有的寶寶拒絕將另一隻腳踩在草地上,只願意在塑膠軟地上行走。

“小腳來回走一走”活動是針對10個月剛剛開始學習邁步行走的寶寶設計的,當寶寶12個月大時,他們的行走能力在不斷提高,有的寶寶已經能開始獨立行走,有的寶寶也已經能拉着成人的一隻手較平穩地邁步行走。這時我便將寶寶帶到我們早教指導中心最有特色的場地——高低起伏的小山坡以及“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遊戲區域,在這兩個富有野趣和童趣的環境裏,我們和寶寶一起玩“你好,你好”的遊戲,在遊戲活動中進行寶寶邁步行走的訓練。

在高低起伏的小山坡上行走對寶寶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來說是一個挑戰,寶寶要在行走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身體的位置,嘗試控制身體的平衡,努力使自己在小山坡上不摔倒。而“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遊戲區域對於即將能獨立行走的寶寶來說,則起到了推進其行走能力進一步發展的作用。寶寶在與家長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時,在家長的鼓勵下,他們在“七個小矮人”之間嘗試着獨立行走。在這兩個區域開展的邁步行走活動,不但能使寶寶在有趣的環境中不斷挑戰自己的行走能力,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過程中,他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越來越多的寶寶敢於、樂於獨立行走。

二、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

0~3歲嬰幼兒的發展存在着較大的個體差異,對於月齡段越小的寶寶來說,這種差異就越明顯,即便是同樣月齡段的寶寶,在行走能力的發展上也是有個體差異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活動前,應該充分了解班級裏所有寶寶目前的發展水平,然後再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提供不同的活動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寶寶的動作發展需求。

在開展10~12個月寶寶戶外行走訓練活動時,我根據班級寶寶的實際發展水平,選擇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活動輔助材料——呼拉圈、大龍球和小推車。

帶聲響的塑料小推車和大龍球適合那些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行走技巧,即將會獨立行走,但目前還走不穩的寶寶。活動中,有的家長讓寶寶雙手握住小推車的把手,鼓勵寶寶慢慢向前走,也有的家長鼓勵寶寶推着大龍球在小山坡上慢慢行走。此時,家長則緊跟在寶寶後面,控制好寶寶的行走速度和方向,做好保護工作,以免寶寶向前摔倒。

大小不同的呼拉圈則可以用來和寶寶開展“扶圈行走”的遊戲。這個遊戲適合有行走願望,但還沒有掌握邁步行走技巧、平衡能力又較差的寶寶。

對於那些平衡能力較差的寶寶,教師引導家長讓寶寶站在呼拉圈內,雙手握住呼拉圈,鼓勵寶寶慢慢地邁步向前走。此時的呼拉圈是寶寶的“椅背”,它可以幫助寶寶控制身體的平衡,幫助他們完成邁步行走的訓練。在這一環節中,呼拉圈起到的是輔助作用。

而對於平衡能力相對較好的寶寶,教師則引導家長嘗試讓寶寶站到圈外,與家長面對面握圈行走。此時的呼拉圈又成了寶寶的“柺杖”,寶寶在邁步行走的同時,要努力嘗試學習控制身體的平衡。在這一環節中,呼拉圈起到的則是推進作用。

在同一個活動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寶寶的特點和發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活動材料,促進每一個寶寶的動作發展。同樣,相同的活動材料也能適合不同能力的寶寶使用。這些活動材料的提供是否適宜,是否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教育作用,關鍵在於教師的現場指導是否具有針對性。

三、開展有針對性的家長指導

活動的環境是教師預設的,但是寶寶作用於環境的行爲卻是自發的。教師在活動之前預設的'教育目標是該活動最終應達成的教育效果,而非對活動當前的價值判斷。有效的早教指導就應該體現在,教師能針對寶寶當前的活動情況,適時地向家長解讀寶寶的行爲,開展有針對性的家長指導,幫助家長認識到寶寶目前活動的價值所在。

在組織開展“彩色小路”的遊戲活動中,我特意在積木搭建的“彩色小路”旁放置了一些毛絨玩具,設置成不同大小的障礙物,目的在於引導寶寶嘗試在行走中學習下蹲拾起障礙物。在活動過程中,我觀察到班級裏一個11個月大的寶寶在扶着“彩色小路”行走時,突然發現小路盡頭的地上有一隻“毛毛蟲”,於是他扶着“彩色小路”,慢慢地走到“毛毛蟲”跟前,蹲下身子試着想拿起地上的“毛毛蟲”。起先,由於距離太遠沒有拿到,於是他馬上調整了位置,向前又走了一小步,接着嘗試。這次雖然能碰到地上的“毛毛蟲”,但是由於抓握的方法不對,還是沒能拿起“毛毛蟲”。此時,他並沒有放棄,仍然繼續嘗試着。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終於順利地拿起了“毛毛蟲”。

針對我觀察到的這個寶寶的情況,我及時地向家長進行了行爲解讀,幫助家長了解到,寶寶這一系列的探索行爲其實是他的一個思維過程。寶寶在完成“毛毛蟲”的拿取過程中,發現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且寶寶在不斷調整動作的過程中,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發展。

一般來說,家長在活動過程中總是關注寶寶動作的完成情況,而寶寶在活動中的行爲對他們的發展有何價值,這是家長容易忽視的。通過教師的解讀,家長不僅能發現活動背後的教育價值,也能幫助家長學會有效地觀察寶寶的行爲,從而能夠正確地引導寶寶參與遊戲。

二、親子音樂活動

1歲左右的嬰兒聽到音樂已能做出一系列的身體動作,如隨節奏點頭、搖頭、拍手等。個別嬰兒甚至可以伴隨音樂“舞蹈”,跟着音樂叫上一兩句。親子音樂活動多數是家長帶着寶寶進行被動感知、身體空間位移,寶寶在與家長的互動中,相對更有安全感,對緩解寶寶的緊張心理、調整情緒、激發寶寶嘗試和同伴一起活動很有幫助。目前,國內教育領域對3~6歲的親子音樂活動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並且已經總結出學前兒童音樂動作學習的基本規律。但是,對12~18個月階段的親子音樂活動研究還相對空白。

多年來,我們在親子音樂活動的實踐探索中發現,激發嬰幼兒與人交往,尤其是與更具經驗的成人互動,是早教活動的基石和核心;嬰幼兒階段最重要的發展經驗是與環境的互動,包括與成人、同伴的互動經驗。

活動目標

根據12~18個月嬰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我們認爲可將以下四個方面的嬰幼兒發展目標融入親子音樂活動的設計中。

第一,充分調動嬰幼兒的感覺器官。如在活動《跳起來》中,教師提供帶觸角的按摩球,引導家長帶領嬰幼兒撫摸、按壓觸角和滾動按摩球,刺激嬰幼兒的身心、腳心,增強嬰幼兒的觸覺能力。又如,在活動《圍圈圈》中,教師提供了直徑爲6米的彩虹傘,每次一名家長陪伴嬰幼兒躲藏在彩虹傘之下,仰頭觀看彩虹傘,而教師和其餘家長同時上下抖動、旋轉彩虹傘,刺激嬰幼兒的視覺發展。

第二,充分發展嬰幼兒的大肌肉粗大運動能力。如在活動《毛毛蟲》中,寶寶手膝着地模仿毛毛蟲爬行。手膝爬行是一種全身的大肌肉運動方式,活動以音樂爲載體,在遊戲中鍛鍊了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及四肢力量。

第三,充分發展嬰幼兒的小肌肉精細動作能力。比如,在這個月齡段,寶寶的拇指、食指對捏撿拾小顆粒物品的能力需要得到鍛鍊。教師根據這一關鍵期,設計了《笑哈哈》音樂活動,讓寶寶將芸豆撿起放入空的乳酸飲料罐中,做成響瓶樂器,和家長聽音樂共同演奏歌曲。其中不僅發展了手指的精細度、手眼協調的能力,同時也感知到歡快的音樂的穩定節奏感。

第四,發展嬰幼兒的認知能力,通過對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好奇心等的培養,促進感覺經驗的獲得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小烏龜爬山坡》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利用傾斜的長板讓嬰幼兒感知斜坡下滑的現象。

但需要注意,指導家長學習怎樣帶領嬰幼兒玩音樂遊戲纔是親子音樂活動的重要目標;而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讓嬰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樂趣、增加交往經驗是首要目標。除了鼓勵嬰幼兒與其家長的互動,到了18個月,隨着嬰幼兒認生反應的逐漸降低及對周圍環境的熟悉,我們還設計了讓嬰幼兒與同伴的家長進行互動的遊戲環節。例如,12個月嬰幼兒的親子音樂活動《小烏龜爬山坡》中,嬰幼兒和自己的家人通過膝上游戲、上下移動嬰幼兒身體等活動增進親子感情;到了18個月左右的音樂活動《我是小寶貝》中,從一開始與自己的家人互動,到通過變隊形的方式轉變爲與同伴的家人互動遊戲,增加了嬰幼兒的交往經驗。

活動流程

在遊戲設計方面,我們通過多種遊戲形式,引導嬰幼兒和家長反覆傾聽、感知音樂,參考了南京師範大學許卓婭老師設計的“W—E—E流程”中的空間流程:多用半圓、圓圈的空間安排,以便每個寶寶和家長都看到教師的示範;圓圈安排時,教師在圈上作示範。

親子音樂活動的動作設計首先遵循從非移動位到移動位的規律。移動位的動作多數選擇能給嬰幼兒帶來身體落差感的動作,通過一定的空間位移帶來的刺激感,感受遊戲中的快樂。

比如在音樂活動《小烏龜爬山坡》中,寶寶先是坐在家長的腿上,家長通過上下顫動膝蓋幫助寶寶感知音樂;之後,家長站起來,在唱到歌詞“爬呀爬呀爬到了高高的山頂上”時,將寶寶舉過頭頂,在唱到歌詞“嘰裏咕嚕嘰裏咕嚕”時快速將寶寶從頭頂放到地上,讓寶寶體驗身體下降時帶來的刺激感。

其次,遵循從單純動作到複合動作的規律。如在音樂活動《我是小寶貝》中,活動開始的遊戲僅僅是寶寶和家長用手捂住臉藏貓貓、到活動的末尾則是家長和寶寶共同圍成圓圈站隊形,接着家長帶着寶寶變換隊形,找到新朋友繼續遊戲。

親子音樂活動的動作順序遵循坐着做上肢動作、站在座位前做動作、在自由空間狀態下移動可走動、在隊形中移動的規律。

比如,在《小小馬兒》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先讓家長扶着寶寶的手按照音樂節奏拍打大腿,感知音樂節奏,並在歌曲末尾“你真好”處親吻寶寶的手心,增進親子感情;接着,寶寶坐在家長的腿上,通過感受家長膝蓋的顫動來體驗音樂節奏;然後,寶寶和家長都站起來,家長扶着寶寶的腋下,左右晃動寶寶的身體感知音樂節奏;最後,家長揹着寶寶圍着圓圈行走,和寶寶共同遊戲。通過這四個環節的設置,一方面讓寶寶多種形式、多次感受音樂,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家長逐步熟悉音樂節奏和旋律,慢慢了解遊戲的玩法,利於家長順利地和寶寶互動遊戲。

親子音樂活動的道具運用遵循從徒手探索到聽音樂玩道具的規律。

比如,在音樂活動《跳起來》中,教師提供了按摩球作爲遊戲道具,讓寶寶學習滾球、向上拋球等動作技能;接着,再利用按摩球的彈力,讓按摩球“跳起來”,體驗歌詞中“跳”含義。再如,在音樂活動《小烏龜爬山坡》中,教師在活動開始提供了烏龜的發條玩具,讓寶寶觀看烏龜爬行的路線;接着提供了一個長板,家長用膝蓋架起一頭成爲斜坡,寶寶嘗試讓烏龜玩具頂端滑下來,感受物體在斜坡上自然滑落的現象;然後,家長扶着寶寶的手跟着音樂節奏讓烏龜玩具一步一步爬上“山頂”;最後,家長將寶寶當作“烏龜”,將其抱到滑梯頂端,從滑梯上滑下來。

音樂體裁

12~18個月的親子音樂活動適合選用短小、朗朗上口的音樂小品。一方面,音樂小品結構簡單,適合本月齡段的嬰幼兒聽辨;另一方面,家長在反覆遊戲後容易記住歌詞和旋律,能夠回家之後和嬰幼兒反覆遊戲。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

而12~18個月的親子音樂活動不適合選用結構複雜的歌曲,因爲結構性高的音樂,寶寶很難聽辨,對寶寶而言意義不大;家長也需要花大力氣聽辨,造成了認知負擔,認知負擔重了,難以體會到遊戲的樂趣和顧及與寶寶交流,其實情感交流纔是親子音樂活動中最重要的。所以,教師通常採用帶有歌詞的童謠,既讓家長通過多次遊戲學會歌曲,鼓勵家長在活動中邊遊戲邊歌唱,烘托活動氛圍;家長也能通過歌詞進一步體會到音樂的快樂,從而帶動寶寶快樂遊戲的情緒,如《小小馬兒》、《跳起來》、《圍圈圈》、《小小烏龜爬山坡》、《看我怎麼跳》等。

另外,可以選擇少量的世界名曲,但只限在相對安靜的環節中出現,主要是讓嬰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被動感受節奏和旋律,兼具穩定情緒的作用。比如,教師播放《海瓊斯小夜曲》,帶着寶寶和家長圍着教室邊緣散步。家長模仿教師的動作,寶寶則在家長的懷抱中被動感知。由於教師所設計的動作簡單有規律:行走、左右搖晃、蹲下站起、中間聚攏、再向後退成圍圓等,寶寶在與家長的交流的同時,也進行着同伴交流。

家長指導

家長參與親子活動時本身會緊張,尤其在認爲自己不能勝任的情況下,會更緊張,而緊張會使家長聽辨音樂的難度加大。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營造寬鬆的遊戲氛圍,不僅要給與寶寶表揚,同時也要鼓勵家長,尤其對於節奏感弱的家長,不能在集體面前單獨指導,否則會使家長尷尬、緊張,更無所適從;對於有些性格較內向的家長,更不宜給其壓力。

比如,琪琪媽媽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在親子音樂活動中總是很緊張,因爲每次都沒有辦法卡着節奏做動作。剛開始,老師始終希望通過自己的動作示範來提示媽媽,但是發現越提示,媽媽越緊張,動作越混亂,無所適從。每回音樂活動之後,媽媽都是帶着琪琪匆匆離開。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雖然琪琪媽媽依然很緊張地做着動作,且沒有一個動作是在節拍上。但是老師沒有直接指導媽媽,而是把動作做得更誇張,動作轉換的語言提示更提前一些,希望給琪琪媽媽更長的心理準備時間。活動結束,老師特地表揚了琪琪媽媽:“琪琪媽媽非常認真地在和寶寶一起遊戲,很投入哦。”琪琪媽媽靦腆地笑了。漸漸地,由於老師不再過多關注琪琪媽媽的動作,並且時不時給與一定的鼓勵,琪琪媽媽上音樂活動開始放鬆了,雖然動作依然無法跟着節奏,但是明顯自信了很多。

其次,可找適當的機會和個別家長交流,先要肯定家長自身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其努力對孩子的好處,拉近了和家長的距離。家長帶孩子來參加親子活動,出發點是希望孩子得到發展,以及學會如何指導孩子。當他知道自己的行爲對孩子有益處時,會強化這一行爲。

比如,一次活動後,老師和琪琪媽媽進行了簡單的交流,肯定琪琪媽媽在音樂活動中努力爲孩子樹立榜樣。媽媽聽到老師的具體表揚,非常開心,甚至說出了真實的自我評價:“真的嗎?我倒是沒有想到這點,我就是覺得要帶着寶寶玩起來!老師,不瞞您講,我不太能夠和您一起做動作!”琪琪媽媽開始願意對老師說出自己的困難,這說明琪琪媽媽面對教師的心態已經徹底地放鬆。

再次,可以給個別家長一些家庭親子活動的具體建議。比如,多聽自己喜歡和熟悉的歌曲,一般由於聽的次數多,多數成人還是能夠掌握這類歌曲的節奏,只有成人掌握了穩定的節奏感,才能讓孩子感知到節奏;回家複習學會的音樂小品,在家中和孩子繼續遊戲,如果家長唱歌有困難,可以用念歌詞的方法,帶孩子玩,降低難度,便於在家中開展遊戲。

比如,在和琪琪媽媽個別溝通時,老師抓住機會說:“沒關係的,媽媽不要太介意。其實,全身心投入遊戲對寶寶纔是最重要的。媽媽在家裏可以帶着寶寶聽聽自己熟悉的音樂,然後用膝蓋和着音樂上下抖動,或者將老師上課的音樂念成兒歌,帶着寶寶一起玩。”琪琪媽媽表示很願意回家試一試。就這樣,經過一年的努力,琪琪媽媽終於能較自如地跟着老師帶寶寶一起玩音樂遊戲。

總之,教師一定要給家長信心,只有家長有了信心,才能培養孩子的信心,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