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科普知識

古詩鑑賞技巧(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鑑賞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鑑賞技巧(集錦15篇)

古詩鑑賞技巧1

一、檢測語言

易:解說語言的表層含義

08【北京卷】12、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③題。(10分)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①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①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酒來排遣。

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裏各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於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現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認爲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徵,並簡要分析。(4分)

【答案】(1)風格特徵:沉鬱悲愴或深沉凝重。(2)簡要分析:這首詩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融鑄爲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鬱、凝重的風格。(意思接近即可)

07【天津卷】16.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黃氏延綠軒 [明]高啓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注]溼。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蕪,叢生的草。

(1)“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麼作用?

(2)“一時放春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答案】(1)寫出春雨後水邊草木之貌;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

(2)表現了春光濃重,撲面而來,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難:分析語言的深層含義

1.煉字型

一般提問:這首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爲什麼?

變式提問:某字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答題步驟:1、指出該字 2、解釋該字含義(表層、深層)

3、描述該字所在詩句的景象 4、揭示作者傳達的深層情感

5、評價表達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題套路:某字在詩中的意思是(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情景,淋漓盡致地

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中“隱”“沒”兩字的表達效果。

【答案】“隱”字在詩中是“隱沒(於)”之意,寫出高高的樹陰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沒”字在詩中是“淹沒(於)”之意,寫出了銀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襯托出時光催人離別,難捨難分的心緒。

07【全國卷2】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峯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注]塵垢:塵埃。

(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

【答案】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後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羣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峯”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尾聯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案】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裏忙於耕作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爲“新晴”,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靜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幅畫面活了起來。

2.一詞領全詩型

一般提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爲什麼?

答題步驟:1、該詞對錶達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內容上)2、該詞在結構上、表達效

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山行即事 宋王 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溼,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③鷗性:海鷗,性喜在海上隨潮迎浪,上下飛翔。狎(xiá):戲耍,玩弄。

首聯的“議”字是全詩的關鍵,爲什麼?

【答案】(1)“議”字用了擬人的手法,這兩句是說,天空的雲塊來來往往,忽聚忽散,彷彿在討論要不要下雨,筆法輕快,表達了詩人喜悅的心情(2);在結構上,“議”字統領了頷連和頸聯,頷聯寫“陰”,頸聯寫“晴” 。

08【全國卷Ⅱ】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

(2)這首詩表現作者什麼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

【答案】 (1)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2)表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後的寂寞和感嘆世態炎涼的情緒。詩的一、二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從這些淒涼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後的寂寞愁緒。三、四句寫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嘆。

3.分析語言特色

一般提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變式提問: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1、點明語言特色(明確,簡練)2、結合相關詩句分析(具體)3、分析表

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具體)

答題套路: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 ),如( ),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多病所需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這首詩的語言有什麼特點,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這首詩語言風格自然清新(1)如“堂上燕”、“水中鷗”,意象淺近,;“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口語化,自然質樸。(2)作者飽經離鄉背井的苦楚、備嘗顛沛流離後終於獲得了一個暫時安居的棲身之所,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此時的閒適心境。

小結:檢測語言——解說表層含義:字面意義①

表現景象②

分析深層含義:表達情感③

突出主旨④

評價形式作用:表達效果⑤

答題時依序答出,避免遺漏;依據詩作具體情況適當減少項目,不牽強附會,強加於“詩”。

練習:

1、途徑秦始皇墓 許渾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裏,路人唯拜漢文陵。

前兩句寫作者途經秦陵的所見所感,“崩”的含義是?(答:一是指始皇和秦帝國的滅亡,一指秦始皇在人們心目中形象的崩塌)

2、甘草子 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珍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欄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請賞析“亂灑衰荷”中的“亂”字的妙處。(答:一是寫出雨跳珠亂濺的視覺景象和雨灑衰荷發出的凌亂聲響,一是表現出憑欄凝佇、寂寞無聊的女主人公心緒之亂)

3、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中哪個字錘鍊的好,請簡要賞析。(答:“亂”字。一是寫出杏花紛繁茂盛、紛紛凋零的景象,一是表現等待情人的主人公忐忑不安的紛亂心緒)

4、宮詞 武衍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指宮殿)。唯有落紅官不禁,儘教飛舞出宮牆。

第二句的詩眼是哪個字?爲什麼?(答:“鎖”字。一是寫出滿庭春色被閉鎖在宮廷高牆之內的景象,一是表現宮女被鎖宮中以及宮女的青春年華被鎖在重門之內,白白消逝)

5、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指寺廟)鍾,泊舟微徑度深鬆。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西南四五峯。

請賞析“畫出西南四五峯”中的“畫”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一是寫出山峯從雲霧中顯露出來的景象,一是用擬人手法,賦予雲以生命“畫出”,生動表現出山峯的美妙如畫,一是表現觀者——詩人的驚奇與喜悅之情)

6、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塞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爲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這首詩以“悲”字貫穿全篇。試結合這一特點鑑賞一下詩的語言特色。

7、雨過山村 王建

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着中庭梔子花。

田家少閒月,仲春時節正是農家繁忙之時,婦姑相喚,冒雨浴蠶,可詩作結尾詩人卻收筆於“閒着中庭梔子花”。請對“閒”字簡要賞析。(答:是以“閒”襯忙,從側面表現無人能閒,唯有花閒。)

二、檢測意象

易:確認意象的特點

06【浙江卷】16.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麼哥,尋不得也麼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爲“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 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徵,而 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分)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1)流水 白雲 (2)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08【廣東卷】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木芙蓉 呂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着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2)呂詩着重描寫的是逍遙閒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範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淒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閒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悽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難:分析意象的寓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變式提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的畫面2、概括氛圍特點(準確)3、分析思想感情(具體)

答題套路:這首詩描繪了一幅( )的畫面,營造了一種( )的氛圍,從而表達了

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的意境:

【答案】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塞外遼遠闊大、雄奇險峻的畫面(襯托出邊塞“孤城”之小),營造了一種雄闊、蒼涼的氛圍,表現了盛唐詩人廣闊的胸襟。

07【浙江卷】16.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後回答問題。(6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溼,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後,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爲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

(1)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4分)

【答案】(1)燕子 興亡 (2) ①劉詩今昔對照,寓情於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②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③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

08【江蘇卷】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4分)

(2)“總爲浮雲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蹟,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2)比喻。①憂君王爲奸邪所矇蔽,憂奸邪爲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三、檢測內容和情感

易:檢測層次內容

一般提問:這首詩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題步驟:1、指出具體是幾個層次2、分別解析層次內容

07【江蘇卷】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送 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答案】翹首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難,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

(2)這首詞以“送人”爲題, 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

【答案】不應把離別(相聚)視爲人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途風波險惡得多。

08【四川卷】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雲,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頃田。牀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爲歸隱前後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1)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案】(4分)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爲第一層次,主要寫嚮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後幾句爲第二層次,主要寫嚮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爲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爲第一層,寫歸隱後的物質生活:“牀邊”之後的幾句爲第二層,寫歸隱後的精神生活。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案】(4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雲”,“風景”比爲“箭”等;③誇張,將“風景”比爲“箭”的同時又兼用了誇張的方法。難:檢測中心意思(分析全詩情感)

一般提問: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變式提問:有人這樣認爲,有人那樣認爲,你覺得呢?請說出理由。

答題步驟:1、表述自己的觀點(明確)2、用原詩句證明此觀點(具體)

答題套路:我認爲( ),原因是( )(從原詩中找到理由並分條陳述)

07【福建卷】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峯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後隱居福建。後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並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步裙、堅貞自勵的情懷。

08【全國卷Ⅰ】12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遊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1)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從全詩看,作者嚮往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緻、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⑵嚮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後兩聯,作者讚歎宿鷺、飛鴻的閒適,接着又彷彿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繫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於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注:春秋時,齊景公遊於牛山,北望國都臨淄流淚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有人認爲這首詩是將“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試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同意。詩人在登高時交織着抑鬱和欣喜的情緒,但詩人在最後借用齊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達出淡然的心境,顯示了曠達的情懷。∕不同意。從詩中的確可以看出情懷的鬱結,但詩人不是故意用曠達的話來表現他的苦悶,而是在登高時交織着抑鬱和欣喜兩種情緒。

四、檢測表達技巧

易:識斷表達技巧

07(北京卷)12.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一③題。(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採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註釋: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採集野菜時唱的民歌。 芣苢: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①《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採集野菜的勞動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2分)

③前人讀這首詩說:反覆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4分)

【答案】①(1分)賦②(2分)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

③(4分)婦女們在田野上邊採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

08【四川卷】12.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雲,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頃田。牀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爲歸隱前後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答案】(4分)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雲”,“風景”比爲“箭”等;③誇張,將“風景”比爲“箭”的同時又兼用了誇張的方法。

難:識斷並分析表達技巧

一般提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變式提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詩人是如何抒發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1、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具體詩句,加以闡釋 3、分析表達效果。

答題套路:首詩用了( )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如( ),從而突

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07【安徽卷】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托鷹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08【山東卷】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8分)

畫堂春 秦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①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無奈之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上闕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2)“憑欄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現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4分)

【答案】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

踏 莎 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近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請分析“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句的藝術手法。

【答案】這句詩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把抽象的感情(無窮無盡的離愁)變成了具體的形象(迢迢不斷的春水)(2)讓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長、時間變久而產生的離愁。

07【福建卷】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峯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後隱居福建。後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錶情達意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後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五、對比鑑賞式

易:有明確提示的比較

06【重慶卷】13. 閱讀下面的兩首清代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

新雷 張維屏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體現在哪些地方?爲什麼要說“只待新雷第一聲”?(2分)

(2)兩首詩的末句寄託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案】(1)“覺春生”、“安排著”、“只待”。因爲只有新雷響後纔會有“春生”和“千紅萬紫”(2)前者寄託了對新生活、新氣象的渴望與期盼;後者寄託了對新生事物的無私關愛。

08【湖北卷】14、讀宋詞聯繫其寫作背景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貌於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後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⑴這首詞體現了侯蒙什麼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詞作予以簡析。(4分)

⑵《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徵意義各不相同,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答案】14.(8分)⑴(4分)①侯蒙幽默詼諧。如戲稱畫他形貌的人爲“良匠”,機智地應對別人的嘲諷。②侯蒙樂觀自信。別人把他的形貌畫在風箏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宮”折桂。③侯蒙志向高遠。結句含意:等到我事業有成時,“看我”怎樣在“碧霄中”自由馳騁吧! ⑵(4分)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徵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徵歷史的滄桑變化。

難:無明確提示的比較

一般提問:對兩首詩或詞進行內容與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也有與學過的課文詩句的對比。

變式提問:請說出兩首詩詞在某方面的相同點或不同點。

答題步驟:1、確認問題的角度或找出相關的比較點 2、結合原詩中具體語句分別進行

分析,分條做答。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注]①汴河:隋煬帝時開挖的大運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龍舟:當年隋煬帝出遊時所乘坐的船隻。 ④不較多:差不多。

⑴兩首詩都以“汴河”爲題材,但所寫的重點不同,抒發的感慨也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⑵這兩首詩的表達方式各有側重,請分別說明。

【答案】(1)李詩重在通過敘寫汴河春色和隋宮的荒廢,抒發了對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

傷今之意)。皮詩看似爲汴河洗刷“罪名”,實則巧妙地對亡國之君進行了強烈的斥責。

(2)李詩以描寫爲主,觸景生情;皮詩以議論爲主,欲奪故予,角度獨特。(意思對即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 雨 周邦彥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雖然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相近,但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你喜歡哪一首?請自選一個角度略作分析,說說自己偏愛其的理由。

【答案】杜詩要點: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風格(“好雨知時節”);

②借擬人修辭塑造形象(“知時節……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③展開想像,寄託情感(“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④虛實結合,富於變化(眼見與想像)⑤言有盡而意無窮(“紅溼”“花重”聯想到滋潤萬物)

周詩要點: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風格(全詩不見一個“喜”字);

②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耕人”、“花”、|“鷗”的作用);

③結構佈局的變化性(先言他物,側面表現,後見主體,正面突出“春雨”,前後呼應、補充)

古詩鑑賞技巧2

語文詩歌分析,孩子們往往不能對是個的理解很不到位,主要是沒有抓住重點和掌握技巧。詩歌分析的技巧策略。

一、意象搭橋,進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恰當的意象組合,就能營造

一個優美的意境。人物形象:包括詩中人物和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的形象,憂國憂民的形象,鍾情山水的形象,懷古傷今的形象,兒女情長的形象等。景物(環境)描寫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託物言志。言近而意遠,只有把詩中的意象通過聯想,再加以重新組合,再現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才能進入作者所描繪的意境之中。

二、尋找規律,把握情感

詩歌是抒情的語言藝術,準確鑑賞詩歌的關鍵在於把握詩歌裏所表達的感情。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大概可分爲以下八類:惜別、離別、思鄉、諷喻、懷古、報國、詠景和戀友之情,作者的情感都能通過意象在詩中充分體現出來,如:古人常通過遊子、折柳、天涯、家書、歸雁、明月、秋、落葉等意象,表達思鄉之情。平常要多積累總結

三、由表及裏,解讀詩文

首先,要正確理解詩歌的內容就應當深入地瞭解詩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時代背景。

其次,注意分析詩題,詩題是詩的“眼睛”,分析詩題也是正確把握詩的主旨的重要途徑之一。

然後,仔細研讀詩歌語言,特別是關鍵字句、修辭手法和所用典故等;注意捕捉隱含信息,有的詩句語意雙關,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結合全詩細心揣摩,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從整體上把握詩歌意境。

總之,要多讀、多思考、多積累優美的古詩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並注意同類型詩歌的比較。

古詩鑑賞技巧3

鄭老師的複習指導課環節清晰,突出練習指導,顯現了複習指導課的特點。導入課堂明確簡潔地提出課堂任務目標。課前練習交流環節,呈現學生作業答案,引導學生評價交流,引導結合學生現實的答題體驗歸納答題的相關方法和規範。這一環節,一進入課堂的正題,就呈現學生的作業,讓學生在真實的答題體驗中探討考點,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練習交流環節,及時地引導學生將前一環節總結的方法規範在課堂上進行運用練習。課堂小結和作業佈置都突出了課堂的指導重點。整節課環環緊扣,務實求真。

鄭老師的這節課是一定的有實效的。鄭老師的這節課立足於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發現作答古代詩歌表達技巧類鑑賞題時存在的問題並尋求解決之法,希望能通過這樣的課堂指導,幫助學生在課外練習中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答題能力,最終實現課堂的指導作用。學生在課堂的練習中,賞析詩歌時,能努力練習抓關鍵詞句。回答問題時能學着運用對應的答題規範,得分情況總體上是有進步的。

鄭老師的教態親切自然,使得任務艱鉅的複習課平添一種輕鬆氛圍。當然,個人還有幾點建議,供商榷。如:一堂複習課,交流答案時,可以安排一道題板演,這樣,整個解題和答題的問題及改進過程就更直觀了,對於學生的指導將更有意義。再如:突出整體把握的指導,在指導中,引導學生鞏固整體把握詩歌的技巧,也可以提高學生答題的得分和信心。等等。希望這些建議,能爲鄭老師提供一點思考,更好地思索如何引導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養成整體把握的習慣,提高能力;怎樣在複習指導課中視學生情況靈活地調整指導程度等等。

複習課,因爲有着不遠的大學聯考作爲最終的評價,其效果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鄭老師的這節課展示一種的嘗試,也爲我們更好地探索有效複習課的上課方式提供了思考點。

古詩鑑賞技巧4

古詩鑑賞只有做到兩意方能規範答題。兩意:一是指切中題意,二是指詞能達意。所謂切中題意,是指答題首先要吃透文本,其次要研透題幹,最後還要參透命題旨意,做到四讀二看。所謂辭能達意,是指答題一定要注意流程,要做到分點論述、思路清楚、條理清晰,完成三答。

四讀

1.讀文本。

讀懂文本是答題的根本保障,以20xx年全國卷Ⅰ12題(2)小題爲例。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

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

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

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2)從全詩看,作者嚮往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案:這首詩的後兩聯,作者先讚歎宿鷺、飛鴻的閒適,接着又彷彿看到了漁翁的扁舟,由此引發波流萬世功的感嘆,進而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2.讀作者。

知人論世是古詩閱讀解題的一把鑰匙。聯繫作者的身世境遇、思想品格,能更確切地理解詩意題旨,進而準確答題。比如,20xx年上海卷16題是賞析王安石詩頸聯中雪和朱的表達效果。答題時,只要能聯想到王安石改革的艱難困苦和最後遭遇失敗,便可領會詩人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慨嘆仕途坎坷,年老色衰的境遇。

3.讀題目。

古代詩歌中,有的題目就是主旨,有的題目則標明瞭所詠物象,有的題目則寄寓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從中,我們可以獲取有用信息。比如,20xx年福建卷7題是選用杜甫流落四川時的詩歌賞析表現手法。答題時,我們就可以從題目漫興中獲取相關信息。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

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死點污琴書內,

更接飛蟲打着人。

注:這首詩寫於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案: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人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着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暱。全詩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閒之情。

4.讀註釋。

粗心的考生常常會忽視文本後面的註釋。其實,不起眼的註釋裏時常包含答題內容,有時甚至隱含着命題的旨意和答題導向。比如,要回答20xx年安徽卷12題(1)小題就必須結合作者人事遭遇的註釋。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初入淮河四絕句(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

波痕交涉亦難爲。

只餘鷗鷺無拘管,

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爲北宋腹地,現已成爲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係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案: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後兩句實寫鷗鶩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願望。

古詩鑑賞技巧5

1 設問方法:某某(名人)在某某著作中評論這首詩(詞)時說道,“……”。請結合這首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2 設問變式:(1)詩的前兩句,有的版本作“什麼”,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2)這首詩歌中的某句,有的版本寫做“什麼”,你認爲哪一句更妙?爲什麼?

3 解答提示詩論評析就是結合詩論具體評析作品,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就對某首古人評論的詩發表意見,表示看法或贊,或批,或分析指瑕等。它在題型設計上多采用古評今釋方式(即就後人對某首古人評論的詩發表意見,表示看法)來命題。做題時先要初步瞭解詩論評析句本身的含義,這樣才便於對症答題。當然,詩論涵義許多時候只須明白其基本大意,答題時不需在題中答出來。

4 答題模式:(1)明確涵義。但)表明觀點。(3)闡述理由。

5 答題示例:(20xx年大學聯考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曉上空泠峽

王鎧運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

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爲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於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該詩充分展現了一種傲岸氣度。我贊同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評論該詩的觀點。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爲抒寫情懷作了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於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爲風浪發愁爲何事,其實這裏的“不解”爲“不在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後從容自信的心態。第四句中“臥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傲岸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

上面就常見的十種古詩詞鑑賞題型,分別作了提示,反覆強調的是要求“問什麼,答什麼”,不要漏掉一些要點,儘量做到答題到位、規範、不丟分。我們複習備考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詩歌鑑賞題,先按題型分類,然後按要點作答。當然,答題有法,答無定法。具體鑑賞、作答時也不能硬套,仍要注意靈活性、準確性。

古詩鑑賞技巧6

考綱陳述:

(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第一步】準確解讀文本:在瞭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1)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某一詞語),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

(2)下看:看註解提示,瞭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3)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一兩個詞作爲句眼,特別注意詩歌中的表現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如:孤獨自寂)。後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第二步】明瞭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小口徑問題什麼答什麼,大口徑問題一般要包括三個要點:

(1)採用的寫作手法:常見寫作手法(技巧)見後面所附四大類13小類。

(2)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麼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麼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內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後照應,虛實結合,先總後分,一問一答)

(注意:不同類型題目的三個要點的側重點不一樣,問什麼則什麼是回答的重點;且三個要點的順序要根據具體題目的類型有機組合。)

【第三步】詩歌鑑賞簡答題: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答題方法。

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類(意象即詩中描寫的人、景、物)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哪些意象?

變式問:這首詩歌爲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或: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

注意詩歌中有固定含義的意象:

1.離別類:雙鯉、尺素(遠方來信),月亮(思鄉或團圓),鴻雁(遊子思鄉懷親或羈旅傷感),寒蟬(悲涼),柳(喻離別留念或代故鄉),芳草(離愁別恨),鷓鴣鳥(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艱辛或離愁別緒),南浦(送別之地),芭蕉(離情別緒),燕(惜春或戀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變遷,或傳書敘離情或遊子漂泊),關山(思家),長亭短亭(送別),陽關曲(送別的歌聲)。

⒉.情愛類:蓮(音同“憐”表達愛情),紅豆(男女愛情或友誼),紅葉(傳情之物)。

⒊.人格類: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殘敢爲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潔),鬆(傲霜鬥雪堅守節操),

⒋.悲情類:梧桐(象徵悲涼),烏鴉(衰敗荒涼),杜鵑鳥或子規(象徵淒涼哀傷或思家思歸),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滅),猿(悲傷)。

⒌.其它類:崑山玉(人才),折桂(科舉及第),采薇(隱居生活),南冠(囚犯),柳營(軍營)。東籬(高雅,潔身自好)

形象型題

設問方式:

①這首詩以什麼爲詩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畫了什麼形象。

②刻畫形象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③形象的具體特徵是什麼。

④形象所表現的情感特點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詩詞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詩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詩詞的形象,要根據詩詞描繪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意象、意境的特徵和情與景的交融,進而理解詩人寄託的思想感情,體會形象蘊涵的哲理。通常從形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動靜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總體特徵和意義,並以此爲“中心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徵,結合詩句內容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

答題要點:

①什麼樣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徵。

③形象的意義(詩人寄託的思想情感和蘊涵的哲理。)

示例:問: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與楊萬里《暮熱遊荷池上》:“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頭深藏碧傘中。”兩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試簡析兩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特點。

[答]擬人表現手法。杜詩的“綠荷”因“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沉;而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詩歌的表達技巧往往表現在三大方面: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表達方式是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其中抒情表現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爲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抒發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了文天祥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英雄氣概。

間接抒情常見的有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景抒情顧名思義就是藉助景物來抒發情感,《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藉助於“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的魂牽夢繞、久久不忘。《如夢令》中李清照對春光的留念惜別之情,正是藉助於海棠花一夜之間已是“綠肥紅瘦”的景象來抒發的。

古詩鑑賞技巧7

老師教態親切隨和,古詩鑑賞考點的剖析有條不紊,教學任務基本得到了落實,學生的學習反饋較好。教師聲音悅耳、語言活潑,有效地調節了課堂氣氛。教學環節銜接自然,品詩的意味比較濃郁。

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從目標定位來看,教師的古詩複習課都把目標立足於“讀懂古詩詞”,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但日常的古詩複習中,不少語文教師是忽視了“讀懂”這一必需的環節,而直接進入“鑑賞”,使學生對詩詞的感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觀點,進而死記硬背,並不能形成能力。老師教學目標定位於先讀懂古詩詞意思,後分析古詩技巧,目標定位對大部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實際情況而言是比較準確的。

(二)從課堂教學來看,我覺得有以下的亮點:

第一、在複習課上發揮大學聯考真題的作用,無論是導入還是精講、練習,都以大學聯考真題爲材料,拉近了學生與大學聯考的距離,也讓學生具體認識大學聯考考什麼、怎樣考。

第二、老師的閱讀指導能重視緊扣文本,這在古詩詞閱讀中尤爲難得。

第三、老師能重視方法的歸納總結,而且方法比較到位。老師歸納了古詩表達技巧鑑賞題目做題方法:明確手法——具體分析——點明效果。並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審題不清、技巧不清、無從下手、分析不細。並找出了對策:圈畫關注、熟記技巧特點、多看練習、積累經驗、多看課內、立足整體、抓準關鍵。老師較好地爲學生進行古詩詞閱讀的答題指出方向。

第四、老師的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複習課的特點,講練結合,即時反饋,而且練的形式比較多樣化。能遵循 “講——練——評——練”這樣的模式,尤其是教師的精講方法,師生的相互評點(賦分評點更能激發興致),而一些有缺陷的答案可能更會引起學生的思考,促進吸收,這應該是複習課精華所在。

以上只是本人對老師複習課的粗淺看法,總的來說啓發很大。

古詩鑑賞技巧8

詩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東西,詩人要通過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詩人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捨的深沉而濃郁的友情。

這裏,筆者把古代詩歌中典型的意象例舉一下:

古詩中的月是一個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懷遠是古詩中的永恆主題。用月烘托青絲是常用的手法。月這個意象表現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鄉。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第二是月的陰晴圓缺與人的悲歡離合的情感聯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三是情愛或相思。比如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第四感傷歲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古詩中的水這個意象,常用來喻時光飛逝。比如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水還可以用來喻愁情。比如還是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古詩中的菊這個意象,常用來喻高尚品格。如墮地良不忍,抱枝寧自枯。菊還象徵傷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的菊。

古詩中的梅這個意象,常用來喻高尚情操。如陸游的《詠梅》。梅還可喻純潔。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詩中還經常用到鴻雁這種鳥作意象。來象徵孤獨、思鄉、念親;還可喻書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懷李白》中的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在古詩中的燕,也是一個常見的意象。常象徵離愁、相思、感傷等。比如劉禹錫的《朱衣巷》中的燕,晏殊的《浣溪沙》中的燕。燕還可表現美好的意象。如《詩經.穀風》中的思爲雙飛燕,銜泥巢君屋就象徵愛情的美好。

當然,古詩中的典型意象遠遠不止這些,這裏只是例舉一些,權作拋磚引玉。

古詩鑑賞技巧9

常說的意象、意境概念:

意象,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詩歌中的具體的人、物、景等。意境,就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爲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這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感情以及對生活的理解、認識和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徵以及內在的意蘊的融合統一。“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這些意象與“獨”、“縹緲”、“恨”、“寂寞”、“冷”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徵意味的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孤獨、淒涼的氣氛,但詩人的心念卻非常堅定,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意境。

揣摩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

1、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2、建功報國

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游《書憤》

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o少年不識愁滋味》

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o赤壁懷古》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理想不爲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溫庭筠《商山早行》

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o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o塞下秋來風景異》

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o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4、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昔勝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o昨夜雨疏風驟》

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o明月幾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o明月別枝驚鵲》

5、長亭送別

依依不捨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古詩鑑賞技巧10

一、考點分析及應對措施

從近幾年的全國各地的會考卷中不難發現古詩詞鑑賞已成爲一大亮點。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大學聯考相銜接,大學聯考中每年都考。二是體現“新課標”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縱觀各地會考試卷,古詩詞鑑賞的考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品味詩詞凝練、含意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

2、對名句的分析理解。

3、詩詞節奏的劃分。

4、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詩詞的表達技巧。

6、詩詞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詩詞鑑賞這類題目的一般所選材料來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課內向課外發展。

從閱卷場反饋信息看,學生失分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詩詞中的詞語,典故等基礎知識積累不夠。2、分析問題時張冠李戴,或者脫離文本,不結合全文或背景來分析,3、表達時語言空泛,分析問題不具體,不全面。4、缺少必要的詩詞鑑賞術語,造成表達不準確,針對以上情況,老師應採取以下一些應對措施。

(一)、指導學生揣摩語言,理解作者“煉字”的技巧,尤其體味詩句中關鍵的動詞、形容詞,以及運用修辭方法的字句。

(二)、學一首詩,一定要學生明白詩歌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審視題目,詩題是詩的“眼睛”分析詩題、是準確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過詩題,我們可以知道作品的內容是寫景詩、懷古詩、詠物詩,還是送別詩、詠史詩、敘事詩。從而大致推斷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詩中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關鍵詞語或句子來體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結合詩歌意象體會作者感情。一般情況下“景樂則情樂”“景哀則情哀”如,“枯藤老樹昏鴉”讀出的就是淒涼,“好雨知時節,當春及發生”讀出的則是喜悅。

(三)、弄清詩歌創作採用了什麼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比、襯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虛實結合、借古諷今、動靜結合、引用典故等。瞭解這些手法便可在鑑賞時得心應手。

(四)、答題時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內容,還是語言、表達技巧,讓回答什麼答什麼。

(五)、掌握必要的鑑賞術語:

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風格流派:如李白的飄逸灑脫,杜甫的沉鬱頓挫,蘇軾的曠達豪放,柳永的柔美婉麗等。

評價主旨: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表現手法:卒章顯志、畫龍點睛、託物言志、象徵、寄寓、寄託、側面描寫等。

語言特點:勾勒、濃墨重彩、惟妙惟肖、詩情畫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盡致。

語言風格:行雲流水、自然流暢、形神兼備、簡潔、洗練、淺顯、明白如話、平淡無奇、質樸、清新、淡雅、沉鬱頓挫、蒼涼、低沉、蒼勁、舒緩、雄健、深厚。

二、關於詩詞鑑賞

(一)、套公式10個字:修辭、內容、特點、效果、情感 總答題模式爲:

“該句運用~~~的手法(修辭),將~~~~~的~~~~~(內容),生動形象的(特點),描繪了一副~~~~~~~的形象或畫面(效果),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情感)。 具體說來: 1修辭:比如修辭就有8種,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 你要找準,沒找準後面也難得得分,實在找不到就說“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什麼虛實動靜也比較常考。

2內容:所謂內容就是把該句用信達雅的句子翻譯一遍~

3再說特點――一般就是生動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幾個概括的詞

4效果:通常就是描繪了怎樣怎樣的畫面,烘托了~~~~~氛圍等

5情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二)、根據所學詩歌的內容與題材歸類:

a懷古詩 。此類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結合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杜牧的《赤壁》

b送別詩。 這類詩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此一吐胸中激憤或表明心態,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c行旅詩。此類詩多抒發久宦在外或長期漂泊或久戍邊關而引起的思鄉懷人之情。

d閨怨詩。 這類詩重在抒發女子對在外丈夫的思念。如《望江南》。

e戰爭詩(邊塞詩)。這類詩表達的是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山河淪喪的痛苦,久居邊關的鄉愁;生活的艱辛和征戰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如《漁家傲》。

f寫景詠物詩。這類詩或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鍾情山水,厭棄官場;或描繪山川,熱愛河山。

感悟詩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現手法,注意積累一些相關的名詞術語。如:寓情於景,寓理於景,借景抒情,虛實結合,以聲襯靜,化靜爲動,直抒胸臆等。(三)、品詩。品關鍵詞句,可以從畫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語言表達、錘鍊詞句、修辭等方面進行品析。(四)、平時學生要多讀多理解性地背誦,並運用到寫作中去,既提高了對詩歌的理解運用,又提高了寫作能力。

三詩詞中常見思想情感的技巧點撥

概括全詩或詩句內容,對詩歌要表達的情感、志向、觀點、哲理等主旨進行揭示。

解答這類題目時,分清體裁、題材和表達方式後,就可以按照相對固定的語言格式概括其內容。如:

①敘事詩的內容主旨:這首詩敘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會現實。

②抒情言志詩的主旨:這首詩通過對……的敘述描寫,抒發了……的情感。

③哲理詩的內容主旨:這首詩通過對……的敘述描寫,揭示了……的哲理。不僅概括的形式相對固定,而且不同題材的詩歌表達的情感、主旨也相對固定,只是敘寫的具體內容不同而已。

四.詩詞曲常見意象

花、鳥、蟲、魚、山、川、草、木等無不可以寫入詩歌寄寓一定的象徵意義。

①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

②鬆――堅貞高潔

③梅花――傲霜鬥雪,不怕打擊挫折,純淨潔白。

④蓮――表達愛情或高潔志趣。

⑤梧桐――淒涼悲傷的象徵。

⑥杜鵑鳥――淒涼哀傷的象徵。

⑦鷓鴣鳥――離愁別緒。

⑧鴻雁――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⑨柳――於留諧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⑩明月――寄託相思。

五.歌鑑賞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明確作者和背景資料。這樣可以確保鑑賞不盲目,但會考閱讀的詩歌大多與作者背景沒有密切的關係,除非有相應的註解,否則,可以忽略。

第二步:讀懂全詩,整體感知,明確題材、體裁、寫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這一步也是鑑賞成功的關鍵,要明確體裁,可以關注標題,如題目中有贈、送、別等字眼,一般爲送別詩;如題目中有登、題、詠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詩或懷古詩,如次等等,當然判定的最終依據是詩的內容。然後感知詩歌描繪的是什麼景象,明確意向、意境的內容和特徵,明確詩人要表達的是什麼情感、志向或詩句中的關鍵字眼,要善於發現詩眼。

第三步:分析詩歌是否有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等表現手法,其關鍵是理清內容與情感哲理的關係,分清是直接表達還是間接表達,看意向有無明顯的對比,有無古今、動靜或虛實的變化等等。

第四步:賞析語言,反觀全詩。看那些詞語使用比較精妙傳神,一般要多注意動詞、形容詞,注意描繪色彩或情感的詞語,看看有無疊詞或連綿詞,進而品析詩句中的修辭格,可以嘗試從表意、結構和音韻三個方面分析某些詞語或修辭格的表達效果。

六、課外古詩詞閱讀賞析專題訓練

舉例分析:

例一、十五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首詩前兩句寫景,你能看出當時詩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樣的?

(當時詩人孤獨難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淒涼。)

2、詩評家認爲此詩之妙妙在後兩句,請簡要分析。

(詩人推己及人,擴大瞭望月的範圍,境界高遠。明明是自己懷人,偏說“秋思落誰家”。表現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秋”字在詩中除交代季節外,還起到什麼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2、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

(面對殘燭,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讀親友詢問歸期的來信,心中充滿歸期無期的孤寂。)

七、實戰演練:

1.山中留客(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爲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陰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暉”用一“弄”字,有何表達作用?

(1) 三、四句說“縱使晴陰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爲什麼會“沾衣”?詩人如此寫有何意義?

2.浪淘沙?懷舊 (李煜)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1)詞的上片和下片分別寫了什麼?

(2) “天上人間”一句流露了詞人怎樣的心境?

3.梅花絕句 (陸游)

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

愁絕水邊花,無人問消息。

(1)前兩句爲梅花的出現展示了一個怎樣的背景?

(2)你對詩中的梅花形象怎樣理解?

4.雪中偶題(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1)這首詠雪詩在景物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作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對這首詩宋人有不同評價,有人說它“奇絕”,也有人說它“淺俗”,你怎麼看待?

5.絕句 (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1)詩的前兩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何特點?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傳神,請簡要賞析。

6.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裏, 一山放過一山攔。

(1)末句的“放過”和“攔”用得精彩,爲什麼?請簡要分析。

(2)本詩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哲理?是怎樣來表現這個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戌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詩中“僵”與“孤”,寫出了詩人當時怎樣的處境?它們在詩中有什麼作用?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願望?

8.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前兩句中的“外”、“斷”、“復”從哪三個角度寫作者貶居之苦,有什麼表達作用?

(2)一般人是“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但本詩的後兩句不同,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複雜心理?簡要分析。

9.閨怨 (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1)詩中“孤”字含義豐厚,請做簡要分析。

(2)這首詩通過主人公思婦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遞進表達的?簡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爲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這首詩以誰的口吻,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詩詞寫作上的特色。請聯繫詩中“春江正渺茫”作簡要分析。

11.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樣用“寒”“孤”兩字,營造出與除夕歡樂團圓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鄉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這樣的表達有什麼獨特作用?簡要分析。

12.從軍行(王昌齡 )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土谷渾。

(1)詩的前兩句用“日色昏”和“紅旗”構成了怎樣的一幅邊塞軍旅圖?簡要分析。

(2)作爲邊塞詩,本詩洋溢着怎樣的感情基調?爲什麼?簡要回答。

13.雨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本詩前兩句用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後兩句寫得饒有趣味,請作具體賞析。

14.夏意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蔭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1)本詩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現了怎樣的“夏意”?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2)襯托是古詩創作中常用的手法,請舉詩中的一例進行賞析。

15.新晴 (劉?)

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餘。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1)第二句中“無人”兩字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2)本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請具體賞析其藝術效果。

16.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前兩句寫春末夏初景物特點,請具體賞析。

(2)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7.秋江 (道潛)

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陽已微。

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

(1)前兩句詩充滿畫意,很有色彩感,請簡要分析。

(2)試從“實”與“虛”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18.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⑴ 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詩前兩句所呈現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

⑵ 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9.鷓鴣天(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1)這首詞的內容與《西江月?明有別枝驚鵲》相同,都是描寫_________________ 。

(2)詞的上片在描寫春天的景象裏,有哪幾個詞用得非常傳神?

(3)“春在溪頭薺菜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0.題奉晚(周敦頤)

花落柴門拾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1)這首詩中哪一句話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

(2)詩人描寫昏鴉時爲什麼用“點”而不用“只”?說說你的理解。 21.早梅(張謂)

一樹寒棒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1)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梅的什麼特點?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2)本詩主要表現了梅花怎樣的品質?

22.七步詩(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 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這首詩用豆和豆秸比喻什麼?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反映了什麼?

九、會考語文課外古詩詞閱讀鑑賞答案

1.(1)答: “弄”字賦予山光物態以勝人,顯示蓬勃生機, “山光物態”在春暉沐浴下爭妍鬥豔,足以景色迷人和誘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會“沾衣”是因爲深山中空氣新鮮、溼潤.“以景誘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詩人高人一籌之處.

2.(1)答:上片寫春寒愁感.下片寫家國恨情.

(2)答:流露了詞人內心世界生與死的矛盾,是絕望者的希望.

3.(1)答:空曠、寂寥、清冷、潔淨.

(2)答:高潔而寂寞,無人問津,是罷官而不得起用的陸游自身的寫照.

4.(1)答:選擇景物很有典型性.詩人選擇了“僧舍飄雪”“歌樓密灑”“漁人晚歸”三個經典場景.既突出表現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現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提示: 這是開放題,可任選一個角度回答.如:“淺俗”體現在語言,全詩語言通俗,明白如話;“奇絕”體現在寫景,選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別是“漁人披得一蓑歸”這一景象描繪富有詩情畫意,也表現了詩人對漁人的崇敬之情.

5.(1)答:景物:江、鳥、山、花.

特點:碧綠、潔白、青蔥、火紅。

(2)答: “欲”字妙在用擬人手法賦予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

6.(1)答:這兩個詞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山山相連的特點,寫得生動,富有情趣。

(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解決了,又一個問題出現在眼前,周而復始,永無止境。用“行山路”這個意象來隱喻“人生充滿矛盾”的這一哲理.

7.(1)答:“僵”、“孤”意爲臥病在牀,孤苦無助,其作用是以“僵臥孤村”來反襯“不自哀”,更顯其志堅定不移.

(2)答:表達了作者要爲收復失地、統一祖國而獻身的強烈願望。

8.(1)答:從空間的隔離,聯絡的斷絕,時間的久遠三個角度來寫,強化和加深了作者貶居期間的孤苦情緒.

(2)答:表達作者因等待團聚過久,在團聚即將來臨之際,突發不祥之感,深怕出現意外而團聚不得的複雜心理。

9.(1)答:既寫月影的孤單,也寫出了思婦的孤苦心理

(2)答:表達了她對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懷念。先託鴻雁爲信使;再寄希望藉助夢境團聚;最後只好變成月光灑瀉親人的身上。

10.(1)答:以送者對行人的口吻,表達了作者與友人離別時,悵然悽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寫春江煙雲迷漫,遼遠而又含混,一如離人迷茫無奈的`心緒,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1)答:作者通過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館裏,青燈寒光如豆,詩人影只孤孑,營造出一種孤寂清冷悽然的意境。

(2)答:不直寫自己思念故鄉,卻言故鄉思我,能把思鄉之情表達得更婉曲含蓄。

12.(1)答:“日色昏”極言大漠風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軍事形勢的緊張;“紅旗”即寫色彩的明麗,也寫軍隊的強勁凌厲.由此構成了一幅在大漠蒼蒼、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軍半卷紅旗,卷塵挾風,奮勇挺進的畫面。

(2)答:因爲軍隊主動驍勇,戰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詩洋溢着輕快振奮的感情基調。

13.(1)答:對比。用“雨前”所見和“雨後”情景兩相對比,表現了作者面對滿園落紅殘春油然而生的嘆惜之情。

(2)蜜蜂、蝴蝶見此殘景,也大失所望,紛紛繞牆而去,它們相信春色正在鄰家院子呢,這也讓作者也不由地懷疑“春色在鄰家”.作者把原無理性的蜂蝶賦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心理寫得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14.(1)答:表現了涼爽、清幽、寧謐的“夏意”.主要通過小院的深幽,竹蓆的涼爽,正午樹陰滿地,詩人安然入睡,時有流鶯清韻傳來,來構成一個別於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麗,紅豔如火與庭院綠樹,清蔭遍地相映襯,既在色彩上紅綠相綴,又在光線上明暗相映,能給人流麗而清邃的感覺.用末句“流鶯時一聲”來襯托前三句所營造的寧謐幽靜之境,以有聲襯無聲;也以動襯靜,以鶯之流飛,讓整個畫面陡然靈動豐滿起來。

15.(1)答:既寫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後,面對青苔滿地、綠樹濃郁,卻無人共享、共語的遺憾心情;也爲下聯“唯有南風舊相識”鋪墊,爲上下聯之間的樞紐之詞。

(2)答:三四句以“南風”爲主角,用擬人的手法把這位“舊相識”寫得趣味盎然.“偷”顯示“南風”的詼諧,似有意與老朋友開玩笑;“開”“翻”寫與老朋友的熟識程度,其關切之情可見.可以想象在“無人”的情況下,“南風”將帶給作者多少安慰。

16.(1)答:第一句從顏色的角度寫,用“淡白”“深青”寫梨花

和柳葉,言梨花已盛開,柳已老;第二句從形狀角度寫,以柳絮紛飛,梨花滿城,言春已去,夏將至;兩句之間,以“柳絮飛”呼應“柳深青”,以“花滿城”呼應“梨花淡白”,極精工,以此簡潔地寫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點。

(2)答:惆悵。作者由花開花謝,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暫,年華似水,發出“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慨。“惆悵”一詞包含了作者對生命短促的感慨和無奈的思想感情。

17.(1)答:第一句將耀眼紅楓與青白酒旗相綴,第二句將白沙洲渚與微紅夕照相映,而兩句之間用火焰般的楓林秋色與絢麗的夕照晚霞相映襯:滿天滿樹的紅色,真是絢爛之極,好一幅色彩濃麗、美不勝收的畫面。

(2)答:前三句爲“實”寫,末句爲“虛”寫。前兩句從視覺角度寫絢爛的秋江暮景;第三句從聽覺角度寫蒼茫中的柔櫓聲聲,以上三句似畫境,勝樂聲,但句句寫“實”。結句冷然一問,卻是憑空想象,是虛筆,但從景聯想到人,由實而虛,卻使意境更悠遠空靈。

18.(1)答: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着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或答“表達了詩人對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

19.(1)農村(田園、鄉村)風光

(2)破、鳴、點。

(3)答: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欣賞、流連之情。

20.(1)吟餘小立閒幹外。

(2)答:因爲詩人寫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自然更像“點”,用“點”比用“只”更形矣。

21.(1)答:開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古詩鑑賞技巧11

情景交融 將感情融會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的描摹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着對春雨的喜愛之情。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借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畫面的敘寫闡明某種道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對西林的景物描繪之後發表了富有哲理的議論。

對比襯托 在敘述和描寫過程中,爲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爲對照和陪襯。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這樣的動景寫春澗的幽靜,以動襯靜,是反襯。這種表達技巧常見於懷古詩中,它往往通過今昔對比反映盛衰變化。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通過對越宮遺址對比描寫,表達盛衰無常的感慨。

藉助修辭 詩詞中用得較多的修辭有比喻、借代、排比、誇張、擬人、設問、反問等。賀鑄《青玉案》“試問閒愁都幾許熞淮ㄑ灘藎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運用了設問、比喻、排比的修辭。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運用了誇張、比喻。杜甫《江村》“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愛水中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格。

託物言志 借寫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託蟬言志: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

虛實結合 虛寫和實寫相結合。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夜雨”是寫實,“共剪西窗燭”是擬虛,表達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使用典故 古詩詞中常常運用典故,一方面使詩詞內容更豐富,另一方面也給讀者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在考題中出現的典故應是大多數考生熟悉的。如1996年大學聯考題中出現的三個典故就是如此,“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南陽臥龍,成名八陣圖中”,依次是曹操、孫權、諸葛亮。

渲染烘托 這兩個詞本是繪畫的傳統技法,在詩詞中也經常用景物描寫來渲染某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某種心情。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首句“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着吳地的江天,織成了無邊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

古詩鑑賞技巧12

【複習目標】

1、能夠熟練背誦八上古詩,能夠正確無誤默寫八上古詩;

2、能夠結合古詩主旨回答理解性默寫題型;

3、掌握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並能靈活運用

【複習重點】

1、能夠熟練背誦八上古詩,能夠正確無誤默寫八上古詩;

2、能夠結合古詩主旨回答理解性默寫題型;

【複習難點】

掌握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並能靈活運用

【複習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複習過程】

一、課前2分鐘積累

二、比賽導入

規則:分成2個大組參加比賽,每組指定一首必須背誦題目,任意指定學生背誦,背上則該組加5分;

《七律 長征》、《詩人 領袖》、 《春望 》《泊秦淮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過零丁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己亥雜詩 》《望嶽》 、《錢塘湖春行 》、《登飛來峯 》

《雁門太守行 》、《別雲間 》

三、默寫檢查

規則:每個小組成員先自行完成,然後排1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直接寫答案),速度最快者依次序得5、4、3、2、1分;

(一)識記續接型

1、五嶺逶迤騰細浪, 2、 ,甲光向日金鱗開

3、浩蕩離愁白日斜,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城闕輔三秦, 6 、 ,干戈寥落四周星。

7、白頭搔更短, 8、 ,誰家新燕啄春泥。

9、飛來峯上千尋塔, 10、 ,靈旗空際看

11、僵臥孤村不自哀, 12、蕩胸生曾雲,

12、恆山是“五嶽”之一,請寫出其它四“嶽”:東嶽,西嶽 南嶽,中嶽

13、唐宋八大家:

(二)理解識記型

1、文天祥《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兩個詩句是:, 。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開鳥鳴反而使詩人杜甫生出憂國和思親之情,即所謂的: , 。

3、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把現實與夢境自然地聯繫起來以抒發強烈愛國之情的句子是: , 。

4、《過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兩句詩是:“ ,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 , ”已成爲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間表達深情厚誼的不朽名句。

6、《己亥雜詩》中表達詩人對理想和信念的執着追求的詩句爲:, .

7、《泊秦淮》一詩中,表現詩人的憂患意識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具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氣概的詩句是: , 。

(三)遷移應用型

1、如朋友遠行,你借用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兩句詩送別,則略顯示感傷,不妨用王勃的語句“_______,____”來表達一種豪邁的情懷。(2分)

2、陸游在《訴衷情》一詞中寫道:“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意思與此相同的兩句是: , 。(2分)

3、在課內外的探究活動中,我們常常有“站得高看得遠”的感慨,請你用學過的一句古詩來表達:,

4、《夜雨寄北》中詩人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詩句,把對 妻子的思念之情寄託於對未來相逢的設想,而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除表達與親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開一筆,用“ , ”的詞句來表達他對天下人的美好祝願

5、古人作詩常“化用”前人成句。請把下列詩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寫出來。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前人成句_______________ 。

四、古詩鑑賞答題技巧

實例一: 杜甫《春 望》鑑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 ”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

答題技巧:找出這首詩的“詩眼”,

2.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題技巧: 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準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本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爲一體。通讀全詩,談談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題技巧: 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鬱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實例二: 李賀《雁門太守行》鑑賞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1.《雁門太守行》中,“黑雲壓城城欲摧”表達了什麼意思?這句詩好在什麼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題技巧: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覆、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象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着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實例三: 杜甫《望嶽》鑑賞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裏寫出了言無二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題技巧: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抒發了什麼情感,

五:課堂檢測

龔自珍《已亥雜詩》鑑賞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詩人在前兩句中用 、 兩個詞烘托出無限離愁,流露出天高地遠的蒼茫迷惘之感。

2.請你說說對三、四句詩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過零丁洋》鑑賞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詩中以“風飄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寫了 的悲哀;借 和 兩個地名,暗示了形勢的險惡和作者境況的危苦。

2.詩中運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聯。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名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律詩中的第二聯又稱頷聯、第三聯又稱 聯。律詩對這兩聯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

6.“辛苦遭逢起一經”中“一經”指的是 。

7.用你自己的話描述“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國家和作者個人的境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總結

七、作業佈置

古詩鑑賞技巧13

一、抓文體知識

中國古代的詩詞博大精深。鑑賞古詩詞,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古詩詞文體知識,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動。首先,老師要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流變進行歸納梳理,讓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學生不僅要掌握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文學思潮,還要按照歷史順序理清詩歌發展脈絡。其次,還應該對詩詞的格律知識有比較清楚的瞭解,比如押韻、對仗、詞牌、曲牌等等。比如,重慶大學聯考卷詩歌鑑賞題就是宋代王觀的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有兩道題,第一題概括上下片內容,第二道題分析這首詞“新麗”特點的表現。針對這道題來說,如果對宋詞問題知識瞭解多一些,一讀到這首詞,就能夠對其進行一個大致分類。鑑賞起來就容易些。

二、抓詩歌內容

從內容來分,詩歌大致可以分爲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等等。讀到詩歌鑑賞題的詩詞,首先就可以對其大致進行一個詩歌內容的界定。這對於後面的具體鑑賞就界定了範圍。

下面就這五類詩歌的具體鑑賞的要點來談談:

1.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圍,這類詩歌,側重於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在指導學生學習鑑賞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這類詩歌有一個共同的主要特點,那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抓住詩歌中描寫的景物,體會出其中蘊含的情。對於鑑賞答題就很主要了。例如,20xx年全國大學聯考卷古詩鑑賞就是王維的《新晴野望》,這就是一首典型的田園詩。其中第二道題是尾聯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有什麼好處?對於這道題,如果一開始讀的時候,就抓住了“原野”“明田”“碧峯”“白水”這幾個景語,體會到了其中蘊含的情語。回答起來就很順暢了。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託物言志。鑑賞這類詩歌,要注意把握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因素。例如20xx年寧夏海南卷的詩歌鑑賞題,是劉一止的《小齋記事》,就是一首詠物詩,借詠棋琴二物來寫志抒懷。第二道題是作者爲什麼要寫棋琴二物?他借棋琴抒發什麼情懷?答這道題,就要抓住“託物言志”這個特點。要明白,寫棋琴二物,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詩人是在借棋琴發表自己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國事的隱憂。

3.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唐代邊塞詩多作於薊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間,系據親臨邊塞的實際生活體驗寫成。除七言歌行外,多采用長篇詠懷式的五言古詩,將個人的邊塞見聞、觀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爲一體,蒼涼悲慨中帶有理智的冷靜,但基調慷慨昂揚。

宋代的邊塞詩,更多的表現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詩人有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風貌,鑑賞這類古詩,首先把握住時代特點,然後推敲出作品中所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古詩鑑賞技巧14

一、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爲什麼?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爲人稱道,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模式: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裏義;

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爲“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詩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託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4、答題模式:

①找出詩中的物象、意象;

②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悽愴等;

④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啓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裏?

2、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麼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3、解答分析: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繫上下句並結合全詩進行。

4、答題模式:

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

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四、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 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爲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一樣,如李白雄渾飄逸而杜甫則是沉鬱頓挫。但有時候我們不熟悉作者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語言風格,有的曉暢明快,有的民歌風味十足等等。

4、答題模式:

①用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沉鬱、入木三分、煉字精巧、一字傳神、對仗工穩、語近情遙、莊諧俱見……);

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五、分析主旨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提問變體: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

⑵某一詩句的大意或;

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

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答題模式:

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

②抒發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

六、分析技巧型題

1、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題模式:

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誇張得體等。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

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古詩鑑賞技巧15

一、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爲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二、情感、主旨型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憂國憂時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別離和戰亂的痛苦

3.同情人民地疾苦

4.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

2.保家衛國的決心

3.報國無門的悲傷

4.山河淪喪的痛苦

5.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7.理想不爲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

1.羈旅思鄉之情

2.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邊塞思鄉之情

4.閨中懷人之情

長亭送別

1.依依不捨的留念

2.情深意長的勉勵

3.坦陳(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諷今的情懷

4.青春易逝的感傷

5.仕途失意的苦悶

6.告慰平生的喜悅

意境鑑賞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分析詩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題步驟:

(1)考生應該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

(2)簡要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寂悽清,或雄渾壯麗,或沉鬱憂愁,或和諧靜謐,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等等。

(3)根據這首詩的情境氛圍特點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得具體。

答題套路: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種()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大學聯考語文古詩詞鑑賞答題技巧歸納20xx

標籤:集錦 鑑賞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