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普陀山在哪個省,普陀山典故傳說歷史文化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衆生的道場。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普陀山在哪個省,普陀山典故傳說歷史文化
簡介

普陀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菸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羣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巖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臺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普陀山位於舟山羣島東部海域,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屬於舟山市。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爲“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祕色彩。 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66種百年以上的樹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還有被列爲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峯翠巒、銀濤金沙環繞着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等。大多名勝古蹟,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着美妙動人的傳說。它們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

歷史文化

地處浙江省杭州灣東南海中的'普陀山,峯壑競秀,奇石嶙峋,花木蔥蘢,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風光旖旎。如普陀舊志雲:“名山勝境,本仙真棲息之鄉,絕島荒?罰??駝弒蓯樂?亍R寥送鷦冢?巫庸厙欏!?9]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千百年來,讓文人墨客們感懷不已,留下了不少詠歎之詞。

“海天佛國”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跡令不少遊人用詩文來抒發自己的感懷。如元盛熙明詩《遊補陀》雲:“驚起東華塵土夢,滄州到處即爲家。山人自種三珠樹,天使長乘八月槎。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棗大於瓜。金仙對面無言說,春滿幽巖小白花。”[25]清繆燧詩《梅岑》雲:“子真隱吳市,胡爲在海涯,豈慕巖谷幽,與佛成一家。梅岑留遺蹟,高迥凌青霞。我來當三月,滿林杜鵑花。披襟一長望,海濤浴浮槎。三山如可到,蓬萊路不賒。稚川晚得道,豈真在丹砂。一令復一尉,超然不可偕。”[26]清盧琦詩《詠普陀》雲:“葛井梅岑跡較奇,吳門勾漏隱何時?磐陀石上三生話,蝴蝶莊周兩不知。”[27]等等。這些清新雋永的詩文,爲普陀山增添了許多典雅的文化內涵。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衆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菸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爲觀止。每逢佛事,屢現瑞相,信衆求拜,靈驗頻顯。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爲“半個世界的信仰。”

典故傳說

洛迦來歷

普陀山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稱是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落伽等,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普陀洛迦原爲一山之名,因爲中國人習性好略,或稱普陀或單呼洛迦,久之遂成爲兩個山了。

考普陀山之成爲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原因,在佛教經典上也有明文,當時印度就有幾個補怛洛伽等之說。

我們在華嚴經第六十八卷讀到如下一段經文:“瑟?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衆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爲利衆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時善財童子(中略)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今金剛石俗稱說法臺,石與陀石同在山之西面),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爲宣說,大慈悲法,(中略)我以此菩薩,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衆生,相續不斷,(中略)或以佈施,攝取衆生,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衆生;或現色身,攝取衆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衆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而爲說法,或爲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就。(中略)願令一切衆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這就是有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八參,參觀世音菩薩於此山中,所聞法要,大抵如是。再說觀世音菩薩乃過去正法明如來,早成正覺,因與我們娑婆世界有大因緣,所以他老人家才倒駕慈航尋聲救苦。三十二應,普門示現,無非是要令一切衆生,脫離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不肯去觀音院

相傳,在公元916年,有一個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聖像回國,經普陀蓮花洋時,突然哪裏都是鐵蓮花,船不能通行,慧鍔以爲觀音不肯東渡去日本,於是把觀音聖像供奉在當地姓張的居民家中。從此以後,普陀山慢慢發展成爲專門供奉觀音的道場,慧鍔也成了普陀山的開山祖師。

短姑聖蹟

相傳有姑嫂二人渡蓮花洋來朝山進香,船靠碼頭時,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責備的意思)其無福朝聖,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獨自進山拜佛去了。時近中午,潮水大漲,小船與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餓得發慌。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拎着飯藍走到碼頭邊,向潮水裏投下一些石塊,踩着這石塊來到小巧玲瓏姑船上,說是其嫂進香託她捎來的,說罷,放下飯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起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剛纔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裾溼了一片,心裏頓有所悟,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做的善事。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大士送食時投向潮水裏用以踩腳的石塊,稱爲“短姑聖蹟”。

二龜聽法石

一傳,觀音菩薩在說法臺上講經說法, 東海龍王知道以後派了他的兩個龜相來聽經,沒想到兩相聽得入了迷,不願再回龍宮,龍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將他們化爲了石頭。二傳,這是雌雄兩隻烏龜,因在聖地戲鬧而被懲罰變成了二龜。

標籤:普陀山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