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元節

中元節節日知識通用6篇

中元節2.4W
中元節節日知識1

中元節孕婦是不可以去燒紙的。孕婦最好避免中元節燒紙活動,以免陰氣甚至鬼魂的妨害。此外,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生活角度考慮,中元時節路邊人流量還是很多的,爲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燒紙造成的空氣質量不佳,周邊的環境也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若是女性此時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中元節節日知識通用6篇

另外還有種說法:孕婦體質弱,晚上出門會碰到不乾淨的東西,會跟着人來。如果必須出門,最好帶上一些茶葉米或是在衣服上插一枚針,但建議晚間最好不要出門,更不用說燒紙了。

中元節燒紙什麼時候燒最好

中元節燒紙時間一定要選在天黑透時再去,一般是晚上9點以後,12點之前。

燒紙錢是鬼節期間最爲隆重的祭祀活動,根據地域的不同,燒紙錢的時間各有不同,有的地區會提前燒紙錢,在七月十四這天燒。但一般來說,七月十五晚上的燒紙錢活動最爲隆重。

傳說七月十五晚上子時,閻王爺就要把鬼門關上,因此那些孤魂野鬼們就會趁機搗亂,人們爲了防山神野“鬼”入屋,家家戶戶在屋裏屋外燒紙錢,點上香和蠟紙將自家房屋圍住,小孩晚上不得出門,以防亂中被野鬼抓走。

中元節燒紙注意事項

1、首先從買紙錢說起,要買那種質量好的,票面小的,以前都是自己用模子印的那種,畢竟是給先人的,也表達生者的哀思。要燒衣服或者別的東西的,在上邊寫上封字,然後寫上寄給誰誰的。

2、再就是要找個正確地方,一般都在十字路口,大一點的十字路口,現在在城市裏一般城管管的都比較嚴格,所以一般都在城市邊緣的十字路口處。

3、紙錢儘可能都十來個一起疊成對三角形的,注意帶上一根結實點的小木棍和防風的打火機,以便易於燃燒。

4、時間選擇上一般都在天黑透時再去,路上儘量避着點人,不要和任何人說話,如果遇到路口有燃過的灰跡儘量繞着走,如果實在繞不開要嘴裏說聲對不起借過。

5、要燒紙時一定要劃個圈在裏邊燒,西北角留個缺口,在地上寫上要燒給人的名字,嘴裏唸叨着一些送錢的話。

6、在燒紙時一定要注意嚴肅,不要嬉笑鬧罵,另外燒之前要點燃兩張扔到圈外面,以打點過路的孤魂野鬼。

7、一定要用木棍扒拉着燒完燃盡才走,以防止風把火刮出來引起火災。

8、燒完之後回家前儘可能去人多的地方,例如超市、商場、步行街等地方走一圈。

中元節禁忌什麼

1、忌半夜晾衣服

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裏,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髮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爲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3、忌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4、忌半夜慶生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說“鬼”字

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6、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7、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爲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中元節節日知識2

爲什麼中元節晚上不要帶孩子外出

中元節又稱七月半節、盂蘭盆節、地宮節等等。有關中元節的傳說有很多,其中以佛教敘述的故事較爲精彩,據說中元節當天是地府特赦的日子,幾乎所有的“好兄弟”都會在當天出沒探望親戚,爲了緬懷“好兄弟”,民間巷子裏的村民,都會在中元節那天燒冥紙。

中元節當天天氣較爲陰冷,孩子容易感染風寒。農曆7月14日當天夜晚,天氣逐漸變得寒冷,由於早晚溫差大,部分夜間出行的小孩,很容易因爲天氣變化問題感冒着涼,其次夜間風比較大體質弱的孩子,還會出現頭暈打噴嚏的現象,因此農曆7月14日當晚,家長儘可能的不要帶着孩子到處溜達,以免感冒着涼。

孩子在中元節夜間出行,容易被搗蛋孩子捉摸。有些不懂事的孩子,還會在當晚戴着面具去捉弄夥伴,這麼一來孩子的心情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加上週邊路口都是村民焚香祭拜的身影,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傷感,而且晚上很有可能因此睡不好,影響次日讀書上學。

中元節當晚出行,加劇孩子的心理負擔。衆所周知,中元節當天主要是爲了緬懷“好兄弟”的,孩子們看到這些焚香燒紙的場景,心理難免產生焦慮,此外有些孩子出於好奇,就會向父母問東問西,此時父母也不好給孩子做過多的解釋,此外有些孩子聽到村民在十字路口唸叨,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爲村民在說胡話呢?一旦父母給孩子做解釋,勢必加劇孩子的心理負擔。因此,中元節當晚儘可能不要帶孩子在夜間出行。

中元節又稱爲什麼節

中元節,也叫七月半、鬼節、盂蘭盆節、齋孤、施孤、亡人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稱爲中元節,佛教稱爲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裏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佛教說法

佛教將該節取名爲盂蘭盆節,據說盂蘭盆可以解先忙倒懸之苦,舉行盂蘭盆會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而超度歷代祖先的佛事。

佛教典故

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飯一到口邊就化爲灰焰,佛祖釋迦牟尼告訴他,必須集合衆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濟度,目蓮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後來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爲禍人間。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盆節這一節日。

道教說法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爲“三元”)

正月十五日稱爲“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爲“下元”——是爲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的普度便統一在七月十五日舉行。

民間稱謂

施孤是潮汕地區對中元節的稱謂,齋孤是江淮一帶對中元節的稱謂,稍有不同的是,節日週期由七月初至七月底,可自己選擇。

中元節節日知識3

中元節,也叫七月半、鬼節、盂蘭盆節、齋孤、施孤、亡人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稱爲中元節,佛教稱爲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裏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元節燒紙有什麼講究

燒紙錢的數量多少並不在乎,主要是紙錢上面打的錢多少的個數,有很大的講究,單憑一個“錢”字,是金戈戈三個字組成,所以紙錢上面的錢數,也應該用“金銀銅鐵錫”來計算,一爲金、二爲銀、三爲銅、四爲鐵、五爲錫,六爲金、七爲銀、八爲銅、九爲鐵、十爲錫,十一爲金。“神七鬼八”。一般求神、還願、解災、過節、死了人燒老福紙,還是用六個眼(六個錢)和十一個眼(十一個錢)一排的錢紙爲最佳。祭神、開靈、做齋應該用七個眼(七個錢一排)的最好。送鬼送花盤,七月半燒,應該用八個眼(八個錢)一排的最妥。在燒紙的時候,若遇到不燃的情況,不可把錢紙撥亂了,這樣鬼神很難齊整,鬼神又要來索取,這樣燒紙錢的主人家庭人口難安。

中元節重要習俗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燈的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此時,要數黃河裏放河燈的場景最爲壯觀。

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爲“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放天燈

在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爲在陰間準備飛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昇天的路。

麪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爲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爲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爲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做茄餅

民間認爲,茄餅可以成爲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爲“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中元節節日知識4

一般在6點半以後,即天黑之後。最好在天黑之前回家。一般認爲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這時侯陰氣最重,所以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

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邊或海邊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中元節爲什麼不能出門

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曆七月是地府鬼門大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

因此,在傳統觀念中,這段時間中的一部分“鬼”被認爲是與現世的人們有着血緣聯繫的祖先的靈魂。這些“鬼”是需要各家各戶祭祀的。

當然,被放出來的不會只是“祖先鬼”。中國傳統的清明與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這個“鬼節”與清明不同之處在於,它不但旨在讓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脫超生,而且還顧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也是這個特殊日子的關鍵詞。

有鬼門大開的時候就有鬼門關閉的時候,按人的邏輯來說,鬼也不會在人間停留太長時間。一種說法認爲,在接受祭祀和供奉後,鬼們會在農曆七月底返回陰間;而另一種說法就大大延長了鬼在人間停留的時間,該說法認爲七月半是“放鬼之時”,經農曆十月的寒衣節,再到次年的清明纔是“收鬼之時”。所以,按照這兩種不同說法,鬼們可能要在人間停留一個月或者半年多的時間。

中元節晚上不能做的10件事

1、一定不可以梳頭髮

梳頭髮是屬於禁忌的,按照古時的情況,晚上十二點人們都睡覺了,人們認爲那是鬼魂活動的時間,你若在那個時候梳頭,也就是說你在鬼魂剛剛起牀的時候梳頭,恰好和鬼魂同時梳。所以說,在是一定不可以梳頭髮的。

2、一定不可以打雨傘

打傘也是屬於風水禁忌之一的,風水上是說家裏如果有把傘撐開就會容易引來陰間的人,所以在風水上看來,家裏撐傘是萬萬不得的,平日不行,在鬼月裏更不行,而在陰氣最重的鬼節,更是不可在家中打傘,否則可能給家中招來黴運災禍。

3、一定不可以照鏡子

照鏡子也是屬於風水禁忌之一的,老人都說鏡子裏是另外一個世界,如果半夜照鏡子會把它們驚醒,如果照了必須馬上把鏡子朝下蓋上壓制住怨靈。這是半夜10件不要做的事當中被提起最多的。

4、一定不可以和陌生人對視的

偏僻處遇見陌生人,不要打量對方,特別不要直視對方的眼睛;遇到吆喝讓道的,馬上閃開。

5、倒垃圾也是非常的忌諱的

晚上倒垃圾,意味着家裏空了,財走了。還有個說法,晚上出門倒垃圾,會沾上不乾淨的東西回來。比如,你倒垃圾用的桶子。因爲髒,容易招來不乾淨的東西回家。

6、一定不可以吹口哨

吹口哨也是屬於非常禁忌之一的,在吹口哨,是非常的容易引出死了不甘心的冤魂。

7、一定不可以回頭

按照說法,人的肩膀上有三把火,分別是神火、靈活、天火,晚上陰盛陽虛,是鬼怪橫行的時刻,如果晚上回頭,你會碰了鬼怪的眉頭,會生病,鬼怪的陰氣把你的陽氣驅除出身體,最後就會流年不利。

8、一定不可以數樓梯

據說數着數着就會多出半個階梯,那多出來的階梯下面埋藏着屍體。當然這種說法也是沒什麼依據的,只是自己嚇自己罷了。

9、一定不可以走十字路口

老人常說陰暗的地方容易有鬼魂觸摸,但有一個地方更厲害,那就是十字路口,而十字路口的冤魂最多,也是怪事多發地,所以也有十字路口的零錢千萬別撿的說法。

10、一定不可以撿東西踢東西

半夜,不要揀路邊的東西或者踢地上的瓶瓶罐罐的東西,傳說這個時候,它極有可能是鬼魂的臨時寄身物品,它正在找合適的人上身,你一踢它,它就會從裏面出來立刻上你身。

中元節節日知識5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爲地官赦罪日,下元爲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中元節節日知識6

中元節由來

古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中國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爲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爲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爲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爲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爲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隻超度亡魂,而且更爲無主孤魂和那些爲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着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爲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衆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衆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衆的亡魂。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祭祀活動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衆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爲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爲“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爲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放河燈

人們認爲,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爲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爲陽,鬼爲陰;陸爲陽,水爲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爲歡樂的活動項目了。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可見活着的正人君子們,對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送羊節

主詞條:送羊節、麪塑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爲“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爲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爲送一對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