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精選我的元宵節的作文彙編九篇

元宵節2.2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元宵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我的元宵節的作文彙編九篇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是一年元宵節,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聲響徹雲霄,一簇一簇的煙花似流星般流竄,油城的夜晚已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此時的我卻在回味着兒時那難忘的元宵節。

生在豫東和山東交界的農村,童年的元宵節給我留下的印象大都是放鞭炮、看煙花、瞧新娘……最最有趣的當屬小閨女們喜愛的遊戲——七人扎。七人扎,顧名思義由七個20歲左右的小閨女組成,我在12歲本命年時破例參加過一次。記得剛過破五就由年齡稍大點的“招兵買馬”,一旦確定人選,就馬不停蹄地借道具——老太太的扎腿帶。

等待批准加入後,我忙不迭地跑回家,拽着奶奶的腿就解奶奶那雙新買的扎腿帶,由拿出自己爲數不多的壓歲錢,交給組織的頭兒,買些紙箔、香火,還從家偷偷拿來了包子、棗糕、花生、糖等做一部分做供品,一部分當夜宵。

晚飯後,七個人相約一起上街看煙花,那個年代的煙花不像現在這麼時尚,都是些二踢腳、啞巴便、竄天猴什麼的,記得那時五六歲的孩童都要等穿上哥哥、姐姐的褲子纔敢上街瞧煙花,唯恐哪個啞巴便“滋溜”一下竄到褲襠裏。瞧新娘,也是我們這幫小妮子的最愛,我們喜歡站在村口的路邊上,等本村的新娘剛跳下自行車,我們就會蜂擁而上,揪着新娘的包袱看人家從孃家帶來的棗糕盤,比劃着、訴說着、分享着,那滋味完全不亞於自己吃棗糕的那份驚喜和甜蜜。

等夜深人靜,衆人散去後,我們七個小閨女會躲在一個安靜的屋子裏,由“頭兒”請出找老人紮好的“竈王奶奶”,各自擺出自認爲最好的東東做供品,一切準備就緒,七個人依次掏出自己借來的扎腿帶,“頭兒”第一個上陣,微閉眼睛,一邊嘴裏振振有詞地念叨着“正月十五有靈聖,有福的繫個大囤套小囤,沒福的繫個打水罐子單線繩”,一邊將七副扎腿帶依次打結。做完這一切,“頭兒”由衆姐妹陪同、雙手虔誠地拖着繫好的帶子走進庭院用力甩出,根據地上的圖案推斷此人是否有福氣,將來嫁個什麼樣的婆家,還可根據圖案密集的方向推斷出婆家的大致方向。

輪到我係帶子時,我緊閉雙眼,嘴裏唸唸有詞,使勁地繫着每一個結,然後虔誠地、一步一挪地來到庭院,只聽“頭兒”一聲“甩”,我使出了吃奶得勁使勁往高、往外甩,“快來看,快來看,新英系的圖案最方正,看來她還真的是‘粗夫人’(因皮膚粗糙而得此雅號),瞧!她一準得嫁個遠地方……”這個遊戲只給我留下了這些個印象。

80年中期,我技校畢業分配到油田工作,當時的同伴大都嫁到了附近的村莊相繼生子育女,偶爾相聚也都羨慕我有個穩定的工作。

90年代,聽說她們大都是兩個、三個孩子的母親,不過她們憑着自己有文化在家承包了稻田地、養起了雞和豬,丈夫外出打工做積蓄,自己在家賺點零花銷,小日子過的甜甜美美。春節遇到時,她們都催我趕快把自己嫁了吧,千萬別嫁太遠,還說小時的遊戲不靈驗。

二十世紀,她們有的當了婆婆、丈母孃,孩子大了,她們也不再滿足於家裏的二畝三分地了,她們有的承包了村裏的飯店,有的`做起了生意,還有的夫妻二人合開了化工廠,做的最大的當屬當年的“頭兒”,她跟着丈夫跑到了攀枝花做起了“選鐵”的生意,前不久還送給弟弟一輛奧迪車,成了我們村裏的首富。年前回來電話邀我們相聚,她們笑我面嫩,說我閒着沒事弄出個13歲的孩子玩,當我說這是我的唯一的兒子時,她們都笑我“太笨了”,當初只會學習,笨到了嫁不出去,還調侃當年的“粗夫人”也沒見享多少榮華富貴,反倒是她們經過這二三十年的摔打到了“啥也不想、享清福”的年齡了。

因都是姐妹,她們的取笑我也沒往心裏去,可細細琢磨還真是那個理:遊戲總歸是遊戲,命運掌最終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個人“基礎”如何,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即便是我們“頭兒”的奧迪車也不是靠當年的“大囤套小囤”換來的。

望着街邊的排排花燈,我彷彿又回到了兒時的那個元宵節,美麗的場景,年少的情懷,甜蜜的回憶……這些元素都與“難忘”緊緊相連,讓我每每想起,便幸福如昨,陶醉其間。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媽媽去公園溜達。因爲今天是元宵節,公園裏熱鬧非凡、人山人海。我和媽媽走到做碰碰車的地方,買了一張票,我站在旁邊等,好不容易等到換人的時候,我沒有搶到車。這時,有個叔叔說:“還有一個空車。”我趕緊向空着的碰碰車跑去。遊戲開始了,我右腳踩剎車,雙手把着方向盤,左右開動車。我因爲開車技術不太好,所以一會兒撞,一會兒……

不知撞了多少次,我的頭都被撞暈了。“時間到”買票阿姨拿着麥克風說。下了車,媽媽對說:“你的開車技術不錯嘛!”我說:“有嗎?”我和媽媽又看夜景。夜景可美啦!有繁華的上海街道;有美麗的大明湖荷花……

夜景使我更加一步認識祖國。

我打了一次氣球,十槍十中,我可不是吹牛皮,獎品是一個紅色的小麪人,我高興得不得了。我還吃着一個棉花糖,抱着做的國徽燈照相了呢。上面寫着幾個大字,是我銘記在心。

我和媽媽準備去放孔明燈。結果是我和媽媽大吃一驚,我們看見一對夫妻倆放孔明燈,整了好幾分鐘都沒放起來,我想:我和媽媽肯定沒戲了,再說,還貴,不是一般的`貴。別人放飛的時候,我在心裏許願,同學們,你們說我聰不聰明呀?

七點鐘,半空中似彩蝶飛舞;又像孔雀開屏,似雄鷹展翅……看着絢麗多彩的天空,人們仰頭翹望,互相指點着今晚的天空;有說有笑的,還不停的發出一陣陣歡聲笑語,個個臉上呈現出幸福的面孔。

我擡頭仰望,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得圓;多麼得大;多麼得亮!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月圓之夜合家歡,萬物復甦始於元。

孩童皆喜元宵夜,故人衆盼此刻聚。

張燈結綵家家樂,喜慶團圓年年有。

傳統習俗綿不絕,元宵佳節聲不息。

——題詩

中國傳統節日繁多,而我們身爲中國人對此卻是一知半解。用明星劉德華在某廣告中對香港服務行業的一句話:今時今日這種態度是不行的。

我在這麼多傳統節日裏,唯獨喜歡“它”。就如東晉宋初時期“田園詩人”陶淵明獨愛菊花一樣,引用《愛蓮說》裏的詩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每種喜歡都是有一個必要理由的,而我喜歡“它”,是因爲一種人月兩團圓的幸福感。“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漢族古俗中,“它”﹑盂蘭盆節﹑水官節合稱三元,都是非常傳統重要的節日;“它”有三寶: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

“它”就是我最鍾愛的元宵節了。或許會有人問我,我對元宵節的瞭解又能有多少?其實我覺得答案不是一知半解,也不是一板一眼文縐縐的,而是我真實感受出來的元宵節。

我眼中的吃元宵:曾經聽長輩們說過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會更好吃,所以從小就是吃貨的我,寧願拋棄出面與小夥伴玩的機會,都硬要乖乖在家學做元宵。晚上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時,的確是覺得好像比媽媽阿姨她們做得更好吃,當時還樂呵呵地認爲自己有做廚師的天賦。

我眼中的賞花燈:書上常說古代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走在街頭彷彿有種依然是早晨的光明。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去賞花燈,只是區別在於皇家貴族是豪華奢靡,而平民百姓則是樸實繁華,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普天同慶。在現代,不太可能會有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這一場景,不過有“花燈會”就不愁熱鬧這問題了。每年在吃過湯圓後,一家子就直奔花燈會去,各式各樣的花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而且還可以現場自己DIY花燈,在賞花燈的同時,還會有一些特色表演來調劑氣氛,花燈會無疑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我眼中的猜燈謎:看花燈當然少不了猜燈謎,我覺得在古代最重要就是這環節,因爲才子佳人可以在此刻突顯自己的才情,然後遇到自己的知己伯樂。小時候去猜燈謎,是因爲有獎品拿,所以總會纏着家人去猜燈謎贏取一些小玩意。而長大後去猜燈謎,除了想挑戰自己的知識量,更多的是體會過去,彷彿能從猜燈謎中穿越到古代,充當一回才子佳人。

我是元宵節的“狂熱粉絲”,狂熱到可以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對元宵節的瞭解不會僅限於此。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話“無雞不成宴”,每逢元宵節這天家裏人都會大肆鋪張,明明一桌子上沒多少親戚,卻硬是要求在餐桌上加多一味關於雞的`菜,還很有理地說“無雞不歡”。小時候不懂,大人們點什麼菜就吃什麼,反正又不用我操心。可長大後就不同了,每次飽餐後看到餐桌上依然還剩着不少菜,最浪費的是那強調無數遍的“雞”居然原封不動,都有種被螞蟻啃骨頭的感覺,渾身不舒服。

剛纔提到的“花燈會”,它除了最大的特色是賞花燈之外,還有就是在花燈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說到小吃當然少不了一次性的塑料包裝盒和竹籤之類的。基本上花燈會過後第二天會產生一種垃圾堆積成山的現象,而這些垃圾大部分是使用過後的一次性塑料物品。

或許大家每次過年都不曾發現這些小細節,但是生活中往往都是細節決定一切。環保口號中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是“地球是我家,大家愛護它”。任何事物都是雙向性的,我眼中的元宵節是喜慶的,也是浪費的。或許我們的作風能使節日過得更加多樣性,但是同時我們也浪費了不少資源。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能把這種陋習當成傳統文化一樣傳承下去,不能因爲一時慷慨造成日後資源短缺問題,嘗試合理消費,以不浪費爲標準,這樣會使過節變得更美好與輕鬆。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4

“元宵節,直熱鬧。看煙花,吃元宵。滿天的煙花真美妙!”真高興,今天又是元宵節。天剛黑,我就早早地登上樓頂等待看煙花。

不一會兒,小鞭炮調皮地上場了,“噼噼啪啪”,它們在使勁鼓掌,熱烈歡迎煙花仙子們隆重登場。“轟”,煙花仙子們穿着七彩的蓬蓬裙飛上了天空,直美呀!我看到了可愛的“芭比公主”,看到了迷人的“睡美人”,還看到了善良的“人魚小姐”……它們踩着悅耳的鼓點盡情地跳啊、笑啊,我深深地陶醉了,也情不自禁地邁開了舞步。

突然,天邊飄過來幾個亮點,越來越多,我很驚奇,仔細地盯着。來了,來了,飛到我這邊來了。哦!原來是許願燈,一盞、兩盞、三盞……我連忙閉上眼睛,許下了今年的第一個願望。

“十五的月亮園又園,十五的湯圓甜又甜。十五的`鞭炮響響響,點着煙花把歌唱。”這個元宵節甜蜜、熱鬧、充滿驚喜,我喜歡!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5

我最喜歡元宵節。去年的元宵節令我十分難忘。

那天我們一家在一起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媽媽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不一會兒,媽媽準備煮湯圓了。我真是迫不及待。

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有意思吧!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裏的路上,我看見幾一羣十來歲的小朋友,提着一隻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在街心花園愉快地玩耍,他們跑到哪,小燈籠的光就亮到哪。小燈籠的燈光將街心花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啊!元宵節多麼美妙的節日呀!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6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喜氣洋洋,燈火通明的狂歡節裏,人們都要放鞭炮,迎龍燈,好好慶祝一番。

夜幕降臨了,人們開始在大街小巷裏迎龍燈。龍燈有長有短,可都裝扮得十分漂亮,它們在小城街道上穿梭,爆竹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夜空,代表了人們在新的一年裏美好願望。

煙花如火箭般地飛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圖案,有的好似一朵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綻開笑臉;有的又如一羣快樂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玩耍;還有的像滿天星,閃閃爍爍,虛無縹緲……

最搶眼還是要數孔明燈了,它們在夜空中隨處可見。每盞燈代表着希望與夢想,帶着人們的`祝願與祈福,在藍天中搖曳。它們飛越千山萬水,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期盼帶給遠方的人們。

元宵節的月亮也格外地明亮,晚會的節目也精彩紛呈。今年的元宵節真是熱鬧非凡,明年的元宵節我一定要親手迎龍燈,給元宵節增添一片生機。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7

鎮江的習俗是除夕夜晚上吃餃子,大年七年級早上吃元宵,鎮江人自己家包的元宵和我們南京人包的元宵不一樣,我們這邊的元宵是實心的或包一點點糖,吃起來一口一個,包起來既省時間又省力氣。

鎮江那邊元宵包的特別大,大多數是菜陷,有青菜肉陷、有野菜肉陷,蘿蔔絲肉餡,而且皮薄餡大,吃的時候要用筷子輕輕托起來,不能弄破皮,要特別小心,每次婆婆都要再三叮囑我,不能把餡弄到汁裏,可是每次吃到最後的時候我碗裏就變成了菜湯,婆婆就會摸着我的'腦袋笑着說“恩,還不是地地道道的鎮江人。”

這就是鎮江元宵和南京元宵的區別。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和觀花燈。經過我們大家的商議後,決定:先觀燈展再吃湯圓。

就這樣,我們便出門觀花燈了。一路上,我們邊唱着奶奶教我和姐姐的`歌謠:正月十五月兒明---正月十五月兒明,家家戶戶鬧花燈,走馬燈,憑氣轉,轉出一片好風景。邊欣賞着路旁色彩絢麗的花燈。這花燈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富有新意。

觀完花燈,天色已晚,於是,我們便回家了。回到家中,媽媽爲我們每個人都煮了一碗花生湯圓,邊吃湯圓邊回想起過世的奶奶教給我的另一個歌謠:正月裏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花燈,耍獅子舞大龍,圓圓的湯圓碗裏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只覺得嘴裏的湯圓更加香甜了。

我的元宵節的作文 篇9

今年竹北的元宵節燈會活動是在文化公園舉行的,因適逢暖和的天氣,人潮就顯得增加了許多,看起來非常的熱鬧,充滿了歡樂喜氣的景緻。

文化公園裏有許多不同造形種類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馬、長頸鹿、大熊貓、龍……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有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着合影,像機閃個不停。

公園的草地上,有許多小朋友提着花燈、玩着仙女棒;還有人在放天燈,天燈隨着輕風徐徐的上升愈飛愈高,就好像許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閃呀閃的,非常漂亮;還有許多人在放煙火,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夜空點綴的'五彩繽紛,我的耳邊還不時傳來大家的驚歎聲!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橋上看到天空中煙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閃閃的變化着,真是吸引迷人,我們一家人遲遲捨不得回家,直到累了,才踏上回家的歸途,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