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熱)元宵節的作文9篇

元宵節2.8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元宵節的作文9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閤家團圓又喜慶的節日,人們在元宵節放鞭炮、吃元宵,圍在一起說說笑笑。下面,我先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元宵節。

從前的元宵節主要是看燈,舞龍舞獅,歷史上,燈火通明的長安街,萬家燈火的紫禁城旁,都是充滿了中國味道的元宵節。到了現代人們開始燃放煙花了,看完花燈再看漫天綻放的煙花,成了慶祝節日必不可少的.環節了。

今年元宵節有點不太一樣,因爲我那淘氣的弟弟回來了。

早上,我帶着弟弟去集市上買鞭炮,鞭炮攤子上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我和弟弟竟然看的眼花繚亂,眼冒金星。我們買了一些鞭炮,想什麼蝴蝶煙花、坦克鞭、甩鞭還有小金魚等等。

臨近傍晚,我們全家位子一起吃飯,吃着想跳美味的湯圓,吃完湯圓,我們就拿着買的鞭炮,去大街上看煙花了。

煙花開始了,首先“出場”的是一個柳葉形狀的煙花,五顏六色,長長的“柳條”在空中慢慢散開,緊接着心形狀的煙花出來了,只見兩顆心慢慢連在了一起。菊花形狀的煙花最多,在後面朵朵綻放,爲天空佈景,將黑夜變得如同白晝。一朵朵絢爛的煙花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讓人陶醉其中。

然後我們也開始燃放自己買的煙花了,點燃一個小坦克,它噴着火向前跑去,點燃一隻小蝴蝶,蝴蝶向空中飛去。我的小弟弟被這氛圍感染了,拿着手裏的煙花和其他小朋友你追我趕起來,整條街上都被孩子的笑聲充滿了。

天上、地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熱鬧啊!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有賞花燈的習俗。我一直想自己扎一盞漂亮的花燈,今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我們南京日報的40名小記者來到了甘家大院,跟曹真榮老師學扎花燈,曹老師60多歲,從八、九歲就開始學扎花燈,是扎燈老藝人了,曹老師今天教我們扎兔子燈,事先他已經把兔子燈的骨架紮好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兔子燈的骨架上膠、裹布、剪下多餘的布、剪鬍子、眼睛、眉毛、修剪。老師發了工具和材料,我們就開始扎花燈了,我按照老師說的步驟先給小兔子的頭部上膠,接着在上面裹了一層白布,然後剪下多餘的布,小兔子的臉就紮好了,但是,沒有五官,然後用紙剪出鬍子、眼睛、眉毛,貼在小兔子的臉上,這樣,小兔子的頭部就紮好了。我又在小兔子的身體和尾巴上上膠,再裹上一層帶亮片的布,清秀小巧的小兔子燈就誕生了。

明天就是元宵節,到時候,提着親手扎的.漂亮的小兔子燈,該是多麼的美妙啊!所以當老師讓我們把花燈送給甘家大院裏的遊客時,我是十分捨不得的。後來,我看到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隔着窗子在觀看屋裏的花燈,臉上露出喜愛的表情,我就提着我扎的花燈跑過去,對老奶奶說:“您喜歡這盞小兔子燈嗎?”老奶奶邊點頭邊說:“喜歡、喜歡!”我說:“那我就把這盞我自己扎的小兔子燈送給您,並祝您元宵節快樂!”老奶奶接過小兔子燈,連聲說:“謝謝!謝謝!”看着老奶奶滿心歡喜的樣子,我心裏也很開心。

雖然不能拎着親手扎的小兔子燈過元宵節了,但想到它能給老奶奶帶來快樂,我也就感到很快樂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我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有剪紙,生宵,元宵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

過元宵節當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的名子還有個故事呢!

很久以前人們把湯圓叫元宵。袁世凱知道了覺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嗎?於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湯圓。從此元宵又名湯圓。元宵的餡有很多。有紅豆的、芝麻的、還有綠豆的……

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裏,媽媽大叫;“小心點,別燙着。”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可少不了觀花燈。吃完元宵,我和老爸來到天一廣場。這裏的花燈可真多啊!

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還有在“遊動”的`魚兒。真是五花八門!

都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花燈,只要一按按紐,兔兒便會唱起歡樂的歌。我連忙拿起我的兔子燈加入鬧花燈的行列。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仙居縣,我們家鄉的元宵節可有意思、可熱鬧、可好玩啦!

傳統的元宵節是農曆正月十五,可我們仙居卻把正月十四作爲元宵節。據說,元朝的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敵人元宵節這一天來攻打,便把元宵節提早了一天。後來,人們便把正月十四作爲元宵節。

元宵節期間最特別的是每年正月十四夜,家家戶戶做“菜羹”吃,就是把家裏的'米粉加入野菜雜食做成;正月十五要吃“鹹酸粥”,就是把春節以後吃剩的好菜都放在一起煮。

元宵節也是花燈節。在正月十四這天夜裏舉行花燈會,人們聚在一起賞花燈、猜燈迷。花燈的品種琳琅滿目,其中就有首批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民間稱爲“唐燈”。在鄉村,還有舞龍、舞獅子的習俗。各種板凳龍、卷地龍、九獅挪球等表演,都非常有特色,十分好看。家家戶戶在門前迎龍、迎獅子。迎了龍、迎了獅子,表示這一年會有好兆頭。

家鄉的元宵節蘊含了幾千年來仙居人民的智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情。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春節過後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的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內紅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在中國元宵跟湯圓是兩回事。元宵跟湯圓在古代統稱“湯圓”。後來時移事遷,北方稱之爲“元宵”南方稱之爲“湯圓”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東籍書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媽媽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來了

媽媽拿出從老家捎來的糯米粉,倒在簸箕裏,接上一碗涼水,取出從超市買來的凍餡,就着手做元宵了!媽媽先將幾個蘸過水的黑芝麻餡兒放到簸箕裏,飛快的晃動簸箕,餡兒上就裹上了一層糯米粉。接着,媽媽又熟練地將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餡兒過一下涼水,再次發到簸箕裏滾動。如此四五次,一個玲瓏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幾次失敗後也做好了幾個元宵。

做好之後放到通風處晾曬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滾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餡兒,溜進冒着嫋嫋輕煙的沸水裏,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涼後,元宵上桌啦。白淨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個,迫不及待的送到嘴裏。輕輕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來。糯而不黏的皮兒,香兒不膩的餡兒,嚥了下去,嘴裏依然留着芝麻的噴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圓月一樣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2月27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掛燈籠、燃煙花、放鞭炮這是爲什麼呢?我帶着這個問題,到書本中去找答案。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答案。原來,有一位獵人無意中打死了一隻神鳥,天上的玉帝聽到了這件事情,大發雷廷,打算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燒掉凡間所有的畜。天上有一位善良的仙女,她聽到了玉帝的`話,馬上來到凡間,把這件事告訴了人類,人類聽了非常着急。這時,一位老人說:“我們在這三天家家戶戶掛滿了燈籠,燃放煙花,手拿火把。”到了這幾天玉帝看見人間火光沖天,就以爲大火正在熊熊燃燒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元宵節掛燈籠、放煙花的緣由啊!祖國的每一個傳統文化裏都藏着一個神奇的傳說啊!我深深地又一次陶醉在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裏。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儋州市中和,這是一座古老的城鎮。受蘇東坡遺風影響,那裏的元宵節可熱鬧了!

元宵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街小巷都搭起了形狀各異的彩門,彩門上分別貼着當地人題寫的對聯。到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元宵節這一天早上,年邁的奶奶就開始忙碌着包元宵饃來拜祭祖宗,其他的大人們也都在忙着準備豐盛的菜餚,迎接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最讓我高興而又難忘的.是吃過早飯後,哥哥就領着我到街上去看那熱鬧非凡的景象了。

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調聲隊”的隊員們身着統一的盛裝,男女各站一排,手拉着手,用本地方言集體對歌,演唱時只見他們的手臂和身子隨着節奏前後擺動。雖然沒有音樂伴奏,但他們優美動聽的歌聲吸引來了許許多多的觀衆。

晚上就更是紅火熱鬧了。吃過元宵聚餐後,家家戶戶的人們就好像約好了似的一起來到街上觀看花燈、“‘龍’‘獅’大會”。這時的大街小巷鑼鼓喧天、人聲鼎沸。頓時,鞭炮響起,鑼鼓聲震耳欲聾,原來是“龍”“獅”隊伍的隊員們個個熱情高漲地舞着象徵着平安吉祥與幸福,象徵着健康好運與喜悅的“龍”“獅”過來了。瞧!“獅子”威風凜凜,“青龍”和“火龍”有的前爪相互低着,有的互相纏繞着,還有的“雙龍戲珠”呢!活像真的一樣!舞龍獅的叔叔們個個精神抖擻,他們舞龍的技藝十分了得,左一下,右一下,把整條長長的龍給舞了起來,可精彩了!叔叔們個個汗流浹背,可越舞越來勁兒。

接着迎面走來的是“火把隊”,這些隊員都由七、八歲的小朋友們組成的,這些火把把整個小城照亮了,似乎在告訴人們,來年的生活一定會像這火把一樣越過越紅火。最後來的是“臺角”表演,“演員們”有的在扮演“蘇東坡講學”,有的在扮演“桃園三結義”,還有的在扮演着“孫悟空跪拜唐僧師傅”的情景。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臺角”讓我真想走上前去摸一摸,和他們握握手、說說話。

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家鄉那熱鬧非凡而又具有意義的元宵節。朋友們,相信您一定想到我的家鄉過元宵節吧?來吧,我們熱情地歡迎着您的到來,到那時,您也一定會大飽眼福,更會是別有另一番情趣!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期待已久的元宵節。我興高采烈地跑上街,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大家都忙碌着的情景,處處張燈結綵的畫面。元宵真熱鬧啊!小夥子們欣喜若狂,大人們行色匆匆。

終於,夜幕降臨了。熱鬧的大街安靜下來,大家都在高高興興地吃團圓飯呢!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樹梢緩緩升起,高懸天際,它的出現繪純藍的底色上平添了一點靈動的色彩,給大地披上了一條乳白色的紗巾!

夜悄悄地來了,勤勞的人們忙碌了一天,爲的就是今晚的狂歡!突然,天上“砰”的一聲巨響,打破了這夜的沉寂,原來是放煙花呢!大家聽到一聲巨響,許多人就匆匆忙忙地趕去看煙花了,我也去湊湊熱鬧。哇!這兒人山人海,只見煙花“嗖”的一聲就直衝雲霄。好似脫繮的馬兒一樣想馬上離開那個煙花筒。隨着震耳欲聾的響聲,炸出萬道金花,煞是好看。

這些煙花有不同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等各色各樣。這些煙花不僅顏色好看,形狀也非常好看,有的像天上眨眼的星星,有的像飛逝的流星,有的像巨大的蜘蛛,有的'像參差的竹林,還有的像吉祥喜慶的燈籠,焰火一絲絲、一縷縷,一叢叢,真是美麗極了!我心想;要是我是一串焰火就好了,能變得那麼美麗,飛得那麼高,在天際中看着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看着他們露出那甜美的笑容,即使自己馬上要消失就不會有任何遺憾!

啊!五彩的禮花開滿了天際,如繁星滿天,又如流星飛逝。“星空”下是一羣天真,純潔的孩子在拍手驚呼,我被這過稍縱即逝的美征服了,呆若木雞地望着這神州大地的流光溢彩!直到很久、很久。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始於漢朝。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到宋元時期,京都燈市常常綿延數十里。燈會的時間,漢朝只限於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長到三夜,到明朝規定從正月初八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

唐朝燈會中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有增加了戲曲表演。燈市所用的彩燈,也演繹出 “橘燈 ”、 “絹燈 ”、 “五彩羊皮燈 ”、 “無骨麥秸燈”、“走馬燈”、“孔明燈”等等。

始於南宋的燈謎,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求鳳格等一百餘種,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