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大全(14篇)

元宵節5.83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大全(14篇)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

說起蘇州的節日,除了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節,最熱鬧的就屬於元宵節了。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農曆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吳中風俗,尤競上元。”元宵節是蘇州人尤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想體驗“原汁原味”的蘇式元宵燈會到山塘街是個不錯的選擇。

山塘街的元宵燈會十分熱鬧,整條街充滿了歡樂和喜慶的氣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掛上了燈籠,給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幾分亮色。民居旁邊的石路上擠滿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花燈,有紗燈、宮燈、紙燈、走馬燈……五顏六色,裝飾精美,讓人賞心悅目。河面上也很熱鬧,一艘艘小船來來往往,船上也掛着紅色的燈籠,尤爲喜慶。兩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條河都亮堂起來了。橫跨這河面的一座座橋,橋上人來人往,尤顯得這個節日的熱鬧。

山塘街元宵燈會的活動豐富多彩,在元宵夜,蘇州婦女早有“走三橋”的習俗。她們一般會挑名字吉祥的橋來走,如壽星橋、吉利橋、太平橋……我走過了紋祥精緻的壽星橋,飽經風霜的吉利橋,後又走上了太平橋,望着遠處,心裏也祝願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橋,我來到一處擺放很多花燈的地方,正看着一個走馬燈,燈的四面畫着山塘街的水墨畫,畫的很好,就像把這裏的景色全搬進這幅畫裏。燈的下面還掛這個一個紙條,上面下着一個燈謎“社會在發展(打一個《水滸傳》裏的人名)”我立馬想到了,是“九紋龍”史進,就這樣邊走邊看邊猜謎,樂在其中。

月亮升空,猶如白玉盤。這時,遠處煙花四起,在上空綻放,絢爛多姿,美極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悅。

元宵節不僅營造了團圓喜慶的氛圍,更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2

廚房裏麪粉亂飛,就像是起了大霧一樣,隱隱約約透出一絲人影。只見那人影雙臂上下揮舞,“霧氣”更加濃厚,瞬間,她消失了。

你肯定好奇她在幹什麼。今天是元宵節,她正在進行着我們的傳統習俗活動——包湯圓。

“做好了!”一個人影從“迷霧”中走出來,正是我。

我穿着圍裙,戴着護袖、手套,全身上下都躺滿了麪粉,像一隻大花貓。掌心中坐着一個怪物:巨大的橢圓形的身軀,白色的衣服中多處夾雜着綠色的'薺菜。

奶奶看了我和湯圓,笑得肚子都疼了:“這是你嗎?我都認不出來了!這湯圓包得太差了,我來教你!”

於是,我像小尾巴似的跟在奶奶身後,聚精會神地看着她的一舉一動。

“首先,揉麪。”奶奶邊做邊說,“其次,用擀麪杖將面壓成一個個又扁又厚又平的圓形。”奶奶才說完,手底下就出現了一個個乖巧的圓麪皮。

“然後,將準備好的餡挖一勺放到麪皮的中央。將麪皮合起來,揉圓,湯圓就做好了。”眨眼間,奶奶手底下就冒出了一個個體形圓潤的湯圓。

於是,我學奶奶的樣子,照着她的方法,不一會就包了好多的湯圓,我漸漸自信了起來。

湯圓包好了,緊接着,就該“洗澡”了。讓它們在滾燙的熱水中快活地游泳。一炷香工夫,湯圓便煮好了。我把它們盛出來,放在桌子上。

我望着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內心十分激動。

它們看似樸實無華的外表下,藏着一個不平凡的心。一口咬下去,軟糯的麪皮裹着薺菜豬肉,讓這人間極品在人們的口中不停地徘徊,令人回味。人間有味是清歡,說的就是此時此刻吧!

我們坐在餐桌前品嚐湯圓,聊聊家常,其樂融融。人生短暫,多陪陪家人,平安、幸福、團圓就好!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這裏的每一個節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

傍晚七點多,我就拉着媽媽去星月廣場看花燈。到了星月廣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八個用塑料花裝飾的大字:“幸福、和諧、富民、安康。”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有賣孔明燈、紅牛角燈……的小攤,我便停在一個小攤的前面,讓媽媽買了一個孔明燈。

然後我和媽媽就開始看花燈。啊!廣場上到處亮堂堂,遠遠望去,點點燈光在黑暗的襯托下與天空中的星星融爲一體。正是“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呀!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這裏的周圍掛着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燈,望着這些數不勝數的花燈,我彷彿看到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星星。看,這個花燈上畫着嫦娥與后羿;看,那個花燈上畫着一棵很高的槐樹;哎,那邊還有一連串不同造型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貓……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猶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着合影,相機閃個不停。

看完花燈,我和媽媽坐在一個樓梯休息,看見有許多人在放孔明燈,我便讓媽媽和我一起放孔明燈。媽媽把孔明燈從袋子裏取出來,把鐵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燈撐起來,媽媽馬上把孔明燈下面的那一小塊蠟點着了,我把孔明燈輕輕地往上一推,它就飛起來了。我的孔明燈越飛越高,天上的孔明燈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終盯着屬於我自己的那個孔明燈……

放完孔明燈之後,我就和媽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想:花燈可真漂亮,真希望家鄉一年有好幾個象這樣的元宵節,這樣我就可以多看幾眼那美麗的花燈了,還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燈。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4

一大盤子圓滾滾的,如純潔的小雪球一般的元宵下鍋,煮熟後輕輕的咬上一口,軟綿綿的,裏面香甜的,黏黏的黑芝麻流了出來……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

夥計們,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

這裏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因爲家境貧寒,只能住在宮裏做苦力,不能跟家人團聚。爲此,元宵非常失落。而這時,火神命令東方朔火燒長安城,可東方朔不願意這樣做,這樣全城的百姓以及元宵的家人都會死去。所以,東方朔和元宵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二人把煙花放在城的四周,點燃後,立刻火光滿天,火神看到火光以爲東方朔已經完成了任務,滿意地走了。

皇帝這時爲了感謝他們,讓元宵的家人和她團聚。他們吃着元宵做的甜品,一邊賞着煙花,以及東方朔做的花燈。那些甜品就是人們現在說的元宵。後人爲了紀念他們,放煙花,看花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元宵節時非常熱鬧,煙花不絕,無數的花燈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大街上的人擠得無處站腳,還有賣棉花糖的,賣鞭炮的,賣裝飾品的,賣小玩具的,令人眼花繚亂。

花燈前,有許多人對着手機笑一笑,“咔嚓!”因爲有許多人拍照,難免把別人照進去;小孩子們拉着爸爸媽媽的手跑向賣玩具和食品的小攤,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棉花糖,頭上多了一些閃閃發亮的裝飾品;有的把煙花放在人的'少的地方,點火,響出第一炮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當然有錢人的煙花更漂亮,有的擠作一團在燈籠前……

欸欸欸?他們在幹什麼?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在猜字謎!我也擠進去,拿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一個小兒,三個腦袋(打一字)。這是什麼?哪吒?不對……猛然間看見火光……等等,火光?不就是光嗎?歪打正着啊!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盼望下一次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5

中華兒女從來就視龍爲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由此被稱爲“龍的傳人”。在閩西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客家人都有遊大龍的習俗。大龍是用紙、竹篾和木板做成的。從傍晚三四點開始,有游龍的家庭便把一節節的'龍燈擡出來,到指定的地點拼接起來,整條龍約有40~100節不等。龍尾是單獨擎立的舉着,距離龍身數十米外。表示着“神龍見首不見尾”。

游龍拼接好後,點上蠟燭。各家各戶的青壯年身上都捆着一個牛皮做的碗狀小兜用來擡撐杆。大龍頭前點着火銃,還有擡燈照明隊,鑼鼓隊……游龍所到之處,每家每戶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龍,以求龍的保佑。遊行直到夜裏十一點才快要結束。年輕人們在此時異常興奮,手持大龍,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龍表現出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

第二天一早,人們擡着大龍四處遊行給大家帶去好運。正午,大龍直奔指定空曠田野處,預備焚燒。在那兒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幹稻草,並擺上貢品。之後游龍要繞稻草堆走三圈,人們又一次興奮、快速地奔跑起來。龍燈因互相擠壓而破爛不堪。有趣的是大龍出遊的時候人們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漂亮,游龍結束時卻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破爛,才意味着誰家最吉利。最後人們把龍身與稻草堆一起焚燒乾淨,這象徵着真龍火化昇天,能保一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姑田遊大龍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曾被列入過吉尼斯紀錄,當時的大龍有兩百三十七節,遠看彷彿一條巨龍盤踞山間。它真不愧爲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樣的我也期待這20xx年的元宵盛宴,相信這又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6

你知道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哪個嗎?當然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我期盼的元宵節終於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又香又甜的元宵,嘿,心理那叫一個甜啊!吃完晚飯以後,我迫不及待地拉着老爸老媽興沖沖地往廣場上趕。一路上我看到千家萬戶燈火通明,真像置身於燈的海洋。

終於來到了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不時飄來一股股燒烤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廣場上賣各種各樣的發光玩具的攤位引得小朋友們駐足流連,不肯離去。

正在我目不暇接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一輛輛汽車載着鑼鼓隊從遠處緩緩駛來,鑼鼓隊好像都憋着一股勁在比誰們隊打得響呢,你看,他們鼓着腮幫,瞪圓了眼睛,使出了吃奶的勁敲鼓,大地都被震得顫動,我生怕鼓面被他們敲破了。後面跟着的秧歌隊粉墨登場了,一個個描眉畫眼抹着俏皮的紅臉蛋。他們都使出了自己的絕活,有的踩高蹺,有的跑龍燈,有的耍獅子,還有的擡花轎……真是精彩極了!

突然廣場上的燈都滅了,人們安靜下來。廣場上出現了幾個閃亮的大字“祝南大港人民節日快樂”,幾個字的餘光還沒有散去,空中雪亮的煙花“瀑布”一瀉而下不禁讓我想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隨着一聲聲巨響,煙花在天空中綻開,有紅的、黃的、紫的、綠的.、藍的……有的像一朵菊花,有的像牡丹花,還有的像笑臉。我最喜歡的是像一把把金色的稻穗似的煙花從天空灑下。各種各樣的煙花爭相在天空綻開,把天空打扮的奼紫嫣紅好像一個巨大的花壇。

看着滿天絢麗的煙花,爸爸感慨地說我們家鄉真是越來越好了,生活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聽了爸爸的話,我心中默默地祝願: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啊!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7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歡度元宵節。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的家鄉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正月十五鬧花燈,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一個個精緻的小燈,照亮了大街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人們溫暖的心房!咦?這些燈上怎麼有字?原來是“猜燈謎大賽”呀!瞧!那每一個燈籠上都“雕刻”着“中國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燈籠像螢火蟲般吸引着人們,讓人們聚在一起,使這裏充滿着笑聲與歡樂!!

在我們清徐,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正月十六緊接着鬧紅火。這不,我與媽媽、爸爸也是傳統風俗中的一員,正月十六上午,我與媽媽、爸爸去大街上看紅火,讓我看的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首先是堪稱“清徐一絕”的.背棍、鐵棍。表演的同時,我也讚歎在背棍、鐵棍上面表演的孩子們。她們都是四五歲的小女孩,整個上午都在上面綁着,我看着都覺的她們太累了,可她們不哭也不鬧,在上面認真的表演着。她們的表演,讓看紅火的人不時發出讚歎和喝彩聲,更使節日增添了許多歡樂。這時我想起:由於她們的努力,我們清徐的背棍、鐵棍還在今年的世博會上“舞”了一回呢!

其次是扭秧歌,秧歌隊邁着整齊的步伐,眼花繚亂的舞步,優美的舞姿,讓人耳目一新。鬧紅火的隊伍各式各樣,彩車上面裝飾着各種水果土特產,讓人看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最後是舞龍,舞龍隊賣力的表演,目不暇接的旋轉,引來了全場的讚歎!歡呼……

晚上的架火更是讓人看得不忍離去,有像高山流水一樣的瀑布,有五彩繽紛的禮花,還有五光十色的綵球,各種各樣的彩色光環穿梭在天空。頓時天空成了花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海洋……

20xx年的元宵節,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開開心心的元宵節!

20xx年的正月十六,比以往更加紅火,它讓我興奮不已!更讓我難忘至極!回味無窮!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8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回家鄉歡度元宵節。

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的家鄉雖然偏僻,但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幾乎都回家,所以家鄉到處人來人往,歡聲笑語。

進家片刻後,我隨媽媽去點香。我們要點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麼粗大,一米多高,而且這一柱香非常精緻漂亮,表面有一條張牙舞爪的龍盤着,那條龍栩栩如生,正要騰空而起,真是“神龍盤玉柱”。到了大宗祠,這裏早已香菸嫋嫋,許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們來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見盤在香上的龍張着大嘴,好象要來一招“靈龍吐珠”,又像是對我們說:“主人,你們終於來了,我已等非常久了,快把我點上吧!”大伯與二伯合力將桶與香搬到一邊。接着二伯拿出隨身帶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後點着火。頓時,微小的火苗就迅速變大,變成一條火龍。非常快油燃燒完,火滅了,“龍香”上不停地升起縷縷煙霧。

點完香,我們又來到二伯家門口,吊上鞭炮,等待歡慶遊行的隊伍的到來。聽二伯講,村裏有個習俗,就是每逢元宵佳節的`時候,鄉里都組織迎春遊行,遊行的隊伍來到哪家門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遊行的隊伍所過之處,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二伯正談着,遊行隊伍已來到門口,只見長長的遊行隊伍像一條長龍,東不見頭,西不見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緩緩向前進。有的吹橫笛,有的彈琴,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着“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點響了鞭炮,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鞭炮聲伴着歡慶隊伍動聽的笛聲、琴聲、鼓聲,組成了一首歡慶元宵的歌。

望着緩緩離去的遊行隊伍,我想:元宵的慶祝活動 ,不正象徵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國繁榮昌盛嗎?看到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裏大喊:“我的家鄉,我愛你!”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9

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明白這一天是元宵節。

早晨,鞭炮噼裏啪啦,這是人們迎接元宵節的到來。外面白皚皚的一片,連雪花也來向我們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

一轉眼到下午,迎來元宵節最熱鬧的時刻。

晚上,我們吃着香噴噴的元宵,爸爸說:"在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然後代表全家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甜蜜,元宵是在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又稱''元夕節''"燈節”和“燈夕”。”

在元宵節的夜晚,我們在外散步,走在充滿喜氣的大街上,看見一個人羣,裏面還傳出敲鑼打鼓聲,我趕緊擠進去一看:原先是一羣老人們在扭秧歌,她們在腰間繫根紅色的絲綢帶,向左,右,前,後地扭着,她們雖是老年人,但她們很靈活,在扭秧歌的時候,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上下翻飛着,很有秩序,

很整齊。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節奏扭起來。

然後我們又去商場,商場的燈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紙糊的……然後燈的種類也有很多如: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但燈的形狀大多是虎頭形的,燈上的圖案大多也是老虎。

當我們回家時,廣場上放起煙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黑的.夜空中頓時盛開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被迷住,那一顆顆騰空而起的五彩的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帶着亮晶晶的東西,像下起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

這就是熱鬧歡騰的元宵之夜!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城,往往春節結束時,小城內的熱鬧與喜氣還未散去,人們也彷彿對春節的美好還有些意猶未盡。因而元宵節的到來,再一次將小城的熱鬧推向了高潮。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每逢節日,各地都會用各自不同的風俗來慶祝這一天,然而家鄉的元宵節,很多風俗與外地一樣,大抵都是吃元宵,賞花燈、放鞭炮等。

當太陽西下銀盤似的月亮升上漆黑的夜幕時,才宣告元宵節的正式開始。這時全家要坐在一起吃元宵,吃過了元宵之後纔可以去賞花燈。元宵又叫湯圓,大多數是以白糖、玫瑰果仁、芝麻等爲餡料,再滾上糯米粉從而製成的一種小吃,吃起來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又有團圓,圓滿之意,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吃過元宵後,便可以去燈展賞花燈了,一進入燈展,便宜好像進入了燈的海洋。街邊上擺滿了形式各異的`燈,頭上也懸掛着許多彩燈,而這些燈的造型也十分生動。有的是張牙舞爪的蜈蚣,有的是青蔥翠綠的松柏,有的是吐着氣泡的金魚,有的是雍容華貴的牡丹形態不一,種類繁多,令人目不睱接。而前來觀看燈展的人也不在少數,小孩子們穿着過年的新衣顯得十分精神,又因天氣寒冷小臉凍得紅撲撲的,手裏又拿着燈籠互相追逐,因而又顯得活潑可愛,而青年人則在街邊皺着眉頭仔細思索着自己所拿到的燈謎,老年人則在認真欣賞着花燈,並時不時地讚美幾句此外,街邊的叫賣聲也是此起彼伏,顯得整個燈展更加熱鬧了。

穿過燈展便來到了廣場上,此時的廣場上也是同樣的熱鬧。家鄉特有的高蹺隊和舞龍舞獅隊也在隨着鼓聲心情表演着,廣場的周圍也在不斷放着煙花,圍觀的羣衆也在這個火樹銀花的夜晚裏喜笑開顏。

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在這個節日裏人們寄託着他們對家鄉深深的愛戀,寄託着他們對家鄉一年的期許,寄託着他們對家鄉美好明天的肯定!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1

今天,就是我最喜歡的、過完年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我喜歡元宵節,其實有一個“簡單粗暴”的理由——我愛吃元宵。我吃元宵也並不一定吃些比較貴的水果味,最合我口味的就是普通的黑芝麻餡。吃元宵時,咬一個小口,再吸一吸流出的.餡兒,就可以把剩下的一口吞掉。一個下去,回味無窮,還想再吃一個、兩個、三個……

吃過元宵,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環節——賞煙花和放鞭炮。我們一羣小孩兒早就吃飽了,一個個急不可耐地讓着要去玩兒。大人們不耐煩了,就下樓去了。沒人有一兩根小煙花,高高舉起,爭先恐後地讓叔叔幫忙點着。一會兒,大家手中的煙花都綻開了,聽到的只有煙花一個勁兒地在“哧哧”作響。又一會兒,手中的煙花燃完了。嬸嬸去買了,我們沒事幹,就去欣賞天上的煙花,只見它“嗖嗖”飛上天,一下子就炸成了一朵花。各種顏色的花開了出來:粉綠色、紅黃色、紫黃色、紅綠色、粉藍色……許許多多的花盛開在深藍色的天穹裏,旁邊的小星星做點綴,那是一幅怎樣高超的畫技也描繪不出的畫卷!

嬸嬸回來了,發給每人一盒炮。我的是手榴彈——一拉那個小環,它就冒白煙,再扔出去就妥了。起初,我還有些不敢,但看到別人扔的不亦樂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鬥着膽子扔了一個,也沒那麼可怕。不怕之後,就一個接一個地放,非常好玩兒。放中型煙花時,二叔把我們抱起來,轉着圈在煙花上“飛”,膽大的他還敢直接跨過去。

最後,我們點燃了沖天炮。它在天空中發出彩色的小火星,還有巨大的響聲。今天的鞭炮聲震得我耳朵都疼了好久,煙花更是令天上的星星都遜色了好幾分。這時,一盞孔明燈飛過,我也不管它靈不靈了,抓緊低頭許了個願:希望我每年的元宵節都這麼快樂,一年中的365天更是要加倍快樂!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2

新年剛剛過去,元宵節就悄悄的來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街小巷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想着又能吃到又香又甜的元宵,我心裏有着無限的期盼。

這一天,我早早就起牀了,催着媽媽趕快去超市買元宵,媽媽拗不過我,就帶着我高高興興去購物了。超市的人可真多啊!尤其是元宵櫃檯前,擠滿了人,各式各樣的元宵,讓人眼花繚亂。我挑了半天,買了兩袋又大又圓的元宵。接着我和媽媽有買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我們就滿載而歸了。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吃着元宵,一邊商量着今天晚上怎麼過節。一會兒,我就看見好多人就要去觀燈了。我們也收拾了一下,馬上就出發了。在路上,我看見樹上掛着一串串彩燈,五顏六色,有紅的、綠的.粉的......

來到體育場,已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體育場上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幾隻兔子在進行拔河比賽。這裏的兔子用很大是勁把那邊的兔子拉過來,那邊的兔子生氣了,用更大的力氣把這邊的小兔子又拉了過來,他們就這樣一直比賽着,咦?那裏怎麼一羣人圍着,是在看什麼?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家會動的小人在拉二胡,可有意思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路邊的`樹上掛着小動物的頭像,我想知道那些小動物是什麼?就一個一個仔細琢磨,原來是十二生肖的圖,要是走近看,就像真的一樣。我們有說有笑,邊走邊看,不一會就到家了。我又累又餓,把剛纔剩下的元宵都吃了。吃完後,我看着電視,不小心就睡着了。

今天我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元宵節,我想每天都過的和今天一樣快樂!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3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裏人山人海,花燈會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蘆邊吃邊看。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那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後,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着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後是雙層的,接着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後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都沸騰了……

那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着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裏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我們看到一半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爲在花燈裏,這個是我見到的最有意思是:花燈里居然還有三隻活羊,燈箱裏還有一羣小雞,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擡起頭“咩?咩?”地叫喚兩聲,然後又繼續吃它的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羣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

啊!今年的元宵節之夜真美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4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一個高潮,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隨着城市的高速發展,高樓林立,元宵節的味道自然淡了許多。可在我的家鄉——紹興,可就別有一番韻味了。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在西漢,正月十五日已經收到了重視,是漢武帝祭祀“太一”的'活動,不過元宵節正式成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傳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舉行,那是,昌安古鎮便會舉行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

花燈會。家家戶戶都會糊紙燈,各色的紙細細的木條子,陳列在木桌上。人們先把木頭框架綁牢實,有個大致的形狀,再把紙糊上去,用畫筆稍作點綴,一個活靈活現的花燈便做成了。這事兒很簡單,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每當一個花燈落成,孩子們便爭先恐後地幫他們把紙燈掛在門前的鉤子上,花燈呈整齊的一列向前綿延,好看極了。

到了晚上,花燈中點上燭,整條街在一瞬間亮了起來,觀者便更多了。紅火的花燈,配上紹興特有的粉牆黛瓦的民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卻也別有一番韻味。花燈各式各樣,有兔子樣的,有荷花樣的,有湯圓形的,也有一律畫着精彩故事情節的。可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要數墨池中的大白鵝了。大白鵝漂浮在墨池上,通體白色,透過燭光的照耀,竟有些半透明,橘紅色的嘴是扁平而長的,觀者圍在湖邊,伸手便能觸到。

在這一天,人們還必須吃元宵啊!一家人團圓,圍坐在桌前,一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捧在手中,一口咬下去,粘稠的外皮微微開裂,甜甜的餡兒滑入口中,細細品味,和家人談談心,也是一種美好幸福的生活。

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寄託着人們美好的心願——新的一年闔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花燈和元宵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