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必備】元宵節的風俗作文3篇

元宵節1.3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風俗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元宵節的風俗作文3篇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1

今年得元宵節,我過得很快樂,不是玩得快樂,而是做得快樂。

老姑開啦一家燒烤店,元宵節晚上,我去店裏玩。

哇,店裏得生意真火!客人很多,桌桌滿員,有得不是同來得客人只好擠在一張桌上吃啦。見此情景,我想,也別閒着啦,幫忙吧。雖然我不會烤串,但我會爲客人倒茶水,送餐具,上肉串什麼得,總還可以吧。

我拎起一壺水,哪桌客人要水,隨叫隨到,不一會兒,我便忙得臉紅紅得,頭上汗水淋淋,真是不亦樂乎。有得客人還直言誇獎我,說小小年紀,能幫大人做事,真啦不起!我聽啦心裏那個美呀!姑姑家得小表弟看見啦,也來湊熱鬧,但他只能拿餐巾紙給客人,太小嘛,只有四歲。一次,我端啦一盆豆腐湯,上樓給客人送去,盆子慢慢變得很燙,但我堅持着,不一會兒,我手都麻啦,已不知道燙啦。那時我想,如果我手一撒開,不僅客人不滿意,而且還會給姑姑這小店添麻煩得,最後穩穩地放在客人面前。幹着幹着我就順手啦,客人來啦問要什麼,然後把單子傳到後廚房,哪桌吃完啦,就收拾哪桌,等着下拔得客人來。

後來,有一桌客人因着急,走啦,而這時肉串纔剛剛烤好,他們還沒結帳。姑姑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後來姑姑看我表現不錯,就獎勵我肉串吃,我也享受啦客人得待遇,真是高興極啦。

我在這次幹活中知道啦,大人也不容易,掙錢這麼難啊!

這個元宵節,我沒有像以往一樣吃元霄看彩花,而是在姑姑得小店裏忙啦一晚,不過我得收穫真多。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2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鑼鼓喧天、張燈結綵。今天是元宵佳節,我要看燈去!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大街上。只見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式各樣的花燈早已擺放好,把整個大街照得如同白晝。我被吸引到一隻金光閃閃的牛燈那裏。這隻“金牛”頭戴一朵大紅花,牛角上掛着中國結,非常喜慶。在中國,耕牛象徵着五穀豐登,象徵着勤勞。站在“金牛”前,我許了一個願:祝願農民伯伯今年又有一個好收成,祝願我們祖國的經濟牛氣沖天。

我又向西邊走去。嗬!好漂亮呀!只見一個個走馬燈呈現在我眼前。走馬燈上裝飾着蓮花、菊花,還掛着好多盞紅燈籠,非常精緻,格外漂亮。我們的祖國不就像一匹在草原上奔騰的'駿馬嗎?

我順着人流往前走。那邊人頭涌動,那麼多人在幹什麼呀?我快步走過去,好不容易纔擠到裏面。原來是秧歌隊呀!人們打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好多人物,演繹着取經路上的種種傳奇。我覺得創作者構思巧妙,獨具匠心。這一神話故事的再現,不正是鼓舞人們在世界經濟蕭條時勇於克服困難、奮鬥進取嗎?

正在我欣賞這精彩的表演時,又被一陣陣悠揚的音樂和一陣陣歡歌笑語吸引過去。我看到前面搭建了一個漂亮的舞臺,臺下人頭攢動,觀衆圍得是裏三層外三層。臺上,演員們正在唱歌跳舞,好不精彩,好不熱鬧!他們在歌唱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歌唱人民富裕安康的新生活。同時,也在祝願祖國未來20xx年裏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看着這一幕幕場景,我感慨萬分。20xx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週年,這30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單是20xx年中國就發生了很多大事,備受世界矚目。百年一遇的雪災,5·12汶川大地震,祖國蒙受空前災難,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衆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國人民永不言敗的精神。“神舟七號”發射成功,並出色地完成了高難度的太空行走,展示了我們祖國高超的科技水平。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輝煌的20xx年過去了,我們進入嶄新的20xx年,祝願家鄉五穀豐登,祖國蓬勃發展,世界友好和平!

元宵節的風俗作文 篇3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一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一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一月十五日,此後每年一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一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一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一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一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爲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爲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標籤:元宵節 風俗